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x

更新时间:2022-06-22
类型:ppt
大小:16.61 MB
页数:692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课件 > 三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n第1课时认识东、南、西、北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情景导入想一想,你每天早晨上学看见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n早晨,太阳在东边。\n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n二、探索新知早晨,太阳在东方。北西东南1\n图书馆在校园的面。东早晨,太阳在东方。北西东南\n体育馆在校园的面。西早晨,太阳在东方。北西东南\n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北早晨,太阳在东方。北西东南\n大门在校园的面。南早晨,太阳在东方。北西东南\n三、巩固练习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东西北南1.\n东与()相对,北与()相对。南西2.\n北西东南先找出教室里的东方,然后想办法找出其他三个方向。3.\n四、课堂小结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先确定一个方向,再辨认其他三个方向。2.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1)面南背北,左东右西;面北背南,左西右东;面东背西,左北右南;面西背东,左南右北。(2)如图,按顺时针方向,面向北时右侧是东,面向东时右侧是南,面向南时右侧是西,面向西时右侧是北。再通过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即可确定另外两个方向。北南东西\n第2课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情景导入夜晚,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北南西东\n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指的方向是北。大门在操场的下面,就是在操场的南面。二、探究新知2\n下面是我们学校的示意图。教学楼在操场的()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北西\n下面是我们学校的示意图。操场在图书馆的()面,图书馆在体育馆的()面。西东想想我们站在哪儿观察。\n教学楼在大门的()面,大门在教学楼的()面。北南下面是我们学校的示意图。想想我们站在哪儿观察。\n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根据下面的描述标明天安门地区示意图中的建筑物。(1)天安门城楼在国旗的北面。(2)人民大会堂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西面。(3)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东面。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n大门根据下面的描述,标明学校示意图中的建筑物。2.\n大门图书馆图书馆在学校大门的北面。2.\n大门教学楼在图书馆的西面,教学楼在花坛的东面。教学楼花坛图书馆2.\n大门操场实验楼操场在教学楼的南面,实验楼在操场的西面。教学楼花坛图书馆2.\n3.你知道吗?司南古代罗盘指南针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二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n四、课堂小结1.辨认地图或平面图上的方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2.根据确定点观察方向:首先看确定点和要观察点的范围是在左右方向(即东西方向),还是上下方向(即南北方向),再确定具体的方向。\n五、课后训练\n\n\n嵩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n\n答案不唯一小狗小马小羊小兔\n第3课时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情景导入西南北先根据东方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再描述学校建筑物的位置。\n二、探究新知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多功能厅科技楼存车处餐厅3\n多功能厅科技楼存车处餐厅餐厅在校园的角。西北\n存车处在校园的角。东南多功能厅科技楼存车处餐厅\n多功能厅科技楼存车处餐厅科技楼在校园的角。西南\n多功能厅科技楼存车处餐厅餐厅在存车处的方向。西北北\n多功能厅科技楼存车处餐厅科技楼在多功能厅的方向。西南北\n多功能厅科技楼存车处餐厅多功能厅在科技楼的方向。东北北\n三、巩固练习1.在黑板上标出自己家的位置,并说一说自己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先认清自己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黑板或本上画出自己家的位置。\n描述小动物家的位置。学校2.\n学校小兔家在学校的方向。西北北2.\n学校小鹿家在学校的方向。东南北2.\n学校小猪家在长颈鹿家的方向。东北北2.\n学校小老虎家在小猴家的方向。西南北2.\n四、课堂小结辨认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1)直接用指南针。(2)借助身边事物,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中先确定一个方向,再辨认其他三个方向,最后确定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n第4课时简单的路线图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东南看图确定其他七个方向。\n二、探索新知熊猫馆在西北角。去熊猫馆,可以先到狮山,再向西北走。也可以……4\n从长颈鹿馆先向西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南走。\n说一说其他动物分别在狮山的什么方向。\n同桌互相提出问题,并且试着解答。\n三、巩固练习1.生活中的数学。我能在夜空中找到北斗星。燕子每年都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今天刮西北风。\n熊猫馆在动物园的角,飞禽馆在动物园的角。西北东北根据“动物园导游图”回答问题。2.\n猴山在狮山的方向,长颈鹿馆在狮山的方向。西南东南2.\n2.熊猫馆在长颈鹿馆的方向,长颈鹿馆在熊猫馆的方向。西北东南对比两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吗?\n2.海洋馆在大门的方向,大门在海洋馆的方向。东北西南对比两个问题,你有什么发现吗?\n四、课堂小结看线路图描述行走路线:(1)辨认方向标志,确定识别物体或目的地方向。(2)描述行走路线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再确定经过哪些地点到达目的地,最后描述行走路线。\n第1课时口算除法(1)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6÷3=15÷5=8÷4=30×3=24÷6=500×4=2243902000(一)口算(二)想一想,填一填(1)80里有()个十。(2)300里有()个百。(3)240里有()个十。(4)3600里有()个百。832436看谁都能算正确。\n手工课要用彩色手工纸,我先数数这一盒有多少张,好发给同学们。二、探究新知\n把6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问题是什么?怎么列式呢?你会口算吗?60÷3=知道了有60张彩色手工纸,还知道了要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应该用除法解答。1\n6÷3=260÷3=20我们一起来算算吧。6沓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2沓。\n6个十除以3是2个十,就是20。60÷3=2060÷3=20还可以怎么想?\n想一想:600÷3=200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学交流一下。600里有6个百,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百,也就是200。\n三、巩固练习8÷4=()80÷4=()800÷4=()2202003303009÷3=()90÷3=()900÷3=()\n60÷2=50÷5=600÷2=500÷5=6000÷2=5000÷5=301030010030001000\n30÷3=400÷2=9000÷3=60÷2=800÷4=7000÷7=102003000302001000\n四、课堂小结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最高位能被一位数整除)的口算方法:(1)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把被除数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除以一位数;(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多少倍,商也跟着扩大多少倍;(3)想乘法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n第2课时口算除法(2)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口算下面各题你能都做对吗?60÷3=360÷9=80÷4=300÷6=2400÷6=4000÷5=20204004050800\n120÷3=4012÷3=4120÷3=403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120张彩色手工纸,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应该怎样列式?又该怎么算呢?可以把120看成12个十。12个十除以3是4个十,就是40。二、探索新知2\n15÷5=()150÷5=()1500÷5=()33030044040024÷6=()240÷6=()2400÷6=()1.\n(1)84里有()个十,()个一。(2)46里有()个十,()个一。(3)62里有()个十,()个一。想一想,填一填844662认真想一想,再填空。\n66÷3=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求什么呢?要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3\n22应该怎样算呢?66÷3=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每人分得了2沓零2张,就是22张。\n60÷3=206÷3=220+2=222266÷3怎样口算呢?6个十除以3是2个十,6个一除以3是2个一,2个十与2个一合起来就是22。66÷3=\n90÷3=46÷2=96÷3=64÷2=301.233232三、巩固练习\n先算再算÷=96÷3=39030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应注意什么?要把分别除得的结果加起来。不能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弄混。46÷2=÷=632+=30232先算再算÷=24020÷=623+=2032332232.\n64÷2=先算再算÷=26030÷=422+=30232323.\n填出里的数。26÷2=13322144644288248÷=4682412864.\n四、课堂小结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前两位数能被一位数整除)的口算方法:(1)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把被除数看成若干个十、若干个百除以一位数。(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多少倍,商也跟着扩大多少倍。(3)想乘法算除法。\n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64441242064560567864÷4=56÷7=笔算下列各题。816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n二、探究新知256÷2=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3\n12451162860128验算:128×2256你能接着除下去吗?余下的1表示多少?验算一下,左面的计算正确吗?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商应该是位数,1写在百位上。余下的1表示1个十。256÷2=三2256\n请你试着算一算378÷2和378÷6。观察对比37822810891761181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今天学习了什么?要注意什么?一定要注意除到哪位,商到哪位,每一位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6361083137886378÷2是首位够商,378÷6是首位不够商。今天学习的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n回顾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怎样计算?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完之后要验算。\n三、巩固练习2432143622021121.先计算,在验算。35227324220111221\n46365429260133630585575313501555\n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576÷3=1925>3,商是三位数757663390227126\n3.我问你答。456÷3546÷6784÷8656÷4商是几位数?最高位是几?31292931\n四、课堂小结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被除数百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求得的商写在百位上;再用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依次除以一位数,与哪位数相除,商就写在那位数的上面;哪位上有余数,就和下一位数合在一起继续除。2.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没有余数的除法。\n第5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256÷6=_____要插多少页?每页可插6张。一共有256张照片。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n有一本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把256张照片插到这本相册里,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256621442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求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应怎样解答呢?256÷6=二、探索新知4\n256622146424214和6相乘等于24,最接近25且小于25,余下的“1”表示1个十。256÷6=为什么商的十位上是4而不是别的数?余下的“1”表示多少?结合除的过程,说说竖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实际意义。\n25662214642421256÷6=42……4(页)(张)验算:42×6252+4256答:可插满42页,还剩4张。对了,不能忘了余数。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算?\n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从被除数的百位除起,当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时,将百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3)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三、课堂小结\n四、巩固练习1.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并验算。4327813327481×4324+33274327530568487359\n5305613005568484182247359513259716462\n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386÷4=96……23<4,商是两位数2439224638666\n3.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1)(2)(3)()()()×××38253647598023868165144360223448244\n4.填一填。67(2)678÷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1)678÷的商是三位数,里最大应填()。\n第6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练习课1331221117251414\n\n\n\n\n\n\n\n4899126261114354除以2没有余数除以5余数为1除以7余数为2481261143541262612611149.\n\n\n\n\n\n\n18.\n19个25支29支19.\n\n第7课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4×0=500×0=0×73=000209×0=0×0=0×1=000口算下列各题。乘积都是0。0乘任何数都得0。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n二、探索新知0÷5=想一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2=00÷8=00哪个数和5相乘得0?0和5相乘得0。5\n你会解答吗?(1)小明买了2套中国古典名著,每套花了多少钱?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6\n220820120008804208÷2=104简便写法:220820120008804十位上的0除以2,商是几?使用简便写法,要注意什么?十位上的0除以2,不够商1,写0占位。使用简便写法时,一定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不要商错位置。\n这道题与前面一题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来算算吧。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怎么办?1除以2不够商1,就在十位上写0占位。22162112010161608216÷2=108简便写法:22162112010161608(2)小红买了2套世界名著,每套花了多少钱?求世界名著每套多少钱,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你会列式吗?\n三、巩固练习1.口算下列各题。0÷6=0+9=0÷8=0÷7=0÷5=0÷4=0000090÷3=0÷1=00可要细心哟。\n2.40226093615362462402041222036090639290\n36150652551106624064144220\n在除的过程中,不够商1怎么办?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n3.606÷2=303(元)828÷4=207(元)303-207=96(元)\n(1)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2)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都等于0。()(3)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就有0。()4.比较填空。可要认真想一想哟。\n(1)(2)5.数学诊所。()()××0√80156775670781√624614624024\n四、课堂小结1.有关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不能作除数。2.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笔算方法:(1)在笔算除法的过程中(除的过程中没有余数),遇到被除数中间哪一位上有0且前一位没有余数时,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商0占位。(2)一位数除三位数(除的过程中有余数),在求出商百位上的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上不够商1,要商0占位,余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继续除。\n第8课时商末尾有0的除法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330603261604816084266110\n二、探索新知650÷5=_____(1)650元买短跳绳,可以买多少根?7\n650÷5=05650130350010简便写法:当被除数的个位上是0时,就在它个位上占位。11555650350111550\n245÷8=____(根)······___(元)3082453240(2)245元买长跳绳,可以买多少根,还剩多少钱?55个位还余5,为什么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的个位上不够商1,就商0。\n三、巩固练习5750550212505\n36311602331\n840354003\n四、课堂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是0)的笔算方法:(1)在笔算除法过程中,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末尾是0,且前两位正好除尽,没有余数,这一位上的商就是0,要在这一位上商0占位。(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上正好整除,没有余数,而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又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商0占位,再把被除数个位上的数落下来作为余数即可。\n第9课时练习课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练习课\n\n\n\n\n错误错误错误000391\n\n\n\n\n略11.\n\n\n\n\n第10课时解决问题(1)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二)你能估算出各题的结果吗?你是怎么想的?26÷6≈17÷5≈59÷7≈640÷8=500÷5=60÷3=200÷4=4200÷6=1200÷2=802070010050600(一)口算下面各题834你能都做对吗?想一想什么数与除数相乘最接近被除数,商就是几。\n二、探索新知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住宿3天一共花了267元,求每天的住宿费是多少。题中的“大约”是什么意思?8\n267÷3≈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大约”的意思?我认为求大约多少钱,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的钱数。求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多少钱,应该怎样理解呢?但也要与准确的钱数比较接近,这才合理。知道了3天的住宿费是267元,就是知道了3天的总钱数,求每天的住宿费。每天的住宿费=总钱数÷住的天数,因此可以用除法来解答。\n267元接近270元。不需要求准确钱数,就可以用估算求结果。267÷3≈300100(元)267÷3≈27090(元)应该怎样计算结果呢?因为267元接近270元,用三九二十七的口诀就可以得到结果,算起来很简单。267元接近300元。为什么要把267元估成270元呢?把它估成260元行不行?为什么?280元呢?\n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比80元呢?两位同学的解答合理吗?为什么?我认为都是合理的。因为不需要算出准确的钱数,他们都用估算的方法,很快求出了结果,而且算法很简单;虽然他们的结果不一样,但与准确值差距都不大。肯定比80元多。因为如果是每天80元,3天只需要240元,现在3天花费了267元,比240元多,所以每天就比80元多了。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少。因为3天的住宿费是267元,比270元少;如果是270元,平均分成3份,每天是90元,不到270元,分成3份,每份就不到90元了。\n三、巩固练习学校合唱队为4名男队员购置演出服共用去388元,每套演出服大约多少钱?阅读与理解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知道了买4套演出服用去388元,求一套大约多少钱。不用求每套演出服的准确钱数,可以估算。\n388÷4≈100(元)400用除法计算。求每套演出服大约多少钱,就是求演出服的单价。学校合唱队为4名男队员购置演出服共用去388元,每套演出服大约多少钱?分析与解答\n100(元)388÷4≈400答:每套演出服大约100元。4套演出服的价钱接近400元,每套大约100元是合理的。还可以怎样估?自己试着算一算。学校合唱队为4名男队员购置演出服共用去388元,每套演出服大约多少钱?回顾与反思\n四、课堂小结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被除数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再用整十数、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去除以一位数,口算得出结果。\n第11课时解决问题(2)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估算223÷4的商在哪两个数之间。20与30、30与40、40与50、50与60、60与70、70与80可以把223看作200:223÷4≈50可以把223看作240:223÷4≈60\n二、探索新知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一共摘了182个菠萝,每箱装8个,一共有18个纸箱,求能不能装下。“够装”的意思,就是看看能否全装下。“够装”是什么意思?阅读与理解9\n18≈2020×8=160(个)需要精确计算吗?为什么?不需要精确计算,只需要知道18个纸箱能不能装下,所以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来解决。可以怎样估算呢?可以看看18个纸箱大约能装多少个菠萝。20箱只能装160个,肯定装不下。分析与解答\n182≈180180÷8>20求18个纸箱能否装下,可以先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个纸箱。需要的纸箱肯定超过20个,所以18个纸箱不够装。还可以怎样解答?分析与解答\n他们的分析有道理吗?答:18个纸箱不够装。你是怎么解决的?请和同学交流一下。都有道理,方法一是求18个纸箱大约装的数量,方法二是求大约需要多少个纸箱,就是求大约需要几份。虽然他们的想法不同,但他们都是用估算的方法,简单而快速地解决了问题。182≈180180÷8>2018≈2020×8=160(个)回顾与反思\n答:23个纸箱才能装下。182÷8=22……6(个)(个)22+1=23(个)就是求182里有几个8,应该用笔算。多少个纸箱才能装下?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1828121662262回顾与反思\n三、巩固练习1.估算下面各题。83÷9≈178÷8≈178÷6≈质疑:后两题的被除数都是178,为什么有时看作160,有时看作180?90÷9=10160÷8=20180÷6=30\n2.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估算解决问题。(1)小明4分钟跳绳282下,小英6分钟跳绳357下,平均每分钟谁跳得多?282÷4≈280÷4=70357÷6≈360÷6=6070>60,所以平均每分钟小明跳得多。\n(2)229位老师参加一日游,现在安排了4辆客车接送,平均每辆车大约要载多少位老师?229÷4≈240÷4=60答:平均每辆车大约要载60位老师。\n四、课堂小结在用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读懂题意,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并感受估算方法的多样化。\n五、课后练习1.下面算式的结果比较接近几十?78÷4≈361÷5≈178÷6≈98÷9≈470÷8≈500÷7≈702030106070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想几十与除数相乘,比较接近被除数。也可以想除数与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的第一位或前两位的数。\n\n\n128÷6≈20120答: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20倍。求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需要知道哪些条件?怎样解答?(1)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4.\n385≈400400÷4=100(个)王老师:512≈500500÷5=100(个)李老师:答:李老师打字打得更快。求哪位老师打字打得更快,就是求什么?怎么求?求他们各自每分钟打多少个字,就可以比出来了。求得的结果都是100,为什么说李老师快呢?哪位老师打字打得更快?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是怎样解答的。5.\n256÷3<90一年级:270345÷4<90二年级:360478÷5>90三年级:450答:三年级平均每班捐赠图书的册数最多。你想选择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能说说你的方法吗?我选估算的方法。因为不需要精确计算也能解决问题,而且估算比较简单。6.\n1吨=1000千克7+8+9=24(箱)25×24=600(千克)600千克<1000千克答:可以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解决问题时,我们能不能换个角度考虑呢?7.对啊,当除法不好解决时,能不能用乘法解决呢?把苹果、梨和香蕉都装上车,行吗?\n\n\n第1课时复式统计表第3单元复式统计表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问题1:课余时间,你最喜欢什么活动?(每人限说一种。)问题2:下边有一些活动,你认为男生、女生最喜欢的会有不同吗?怎样验证你的想法?\n二、探索新知活动:调查本班男(女)生最喜欢下面哪些活动,填写统计表。1\n分析数据,提出需求问题1:观察统计表,能验证你刚才的想法吗?问题2:从统计表中还知道哪些信息?在使用统计表时有什么发现?\n合并统计表,回答问题问题:像这样的统计表可以合成一个,怎么合呢?\n\n\n问题1:观察统计表,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问题2:你对调查的结果有什么看法和建议?\n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下面哪种电视节目。\n1.问题1:统计表包含哪几项内容?问题2:观察统计表中三届奥运会情况,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正确正确错误国家、金牌数、届数三、巩固练习\n问题:统计表包含哪几项内容?育人小学三(1)班学生体育成绩记录单要求:先将记录单中的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再说一说这个班的体育成绩。男生体育成绩记录单女生体育成绩记录单244023402.\n四、课堂小结复式统计表就是把几个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它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n第2课时练习课第3单元复式统计表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练习课关于上面三届奥运会,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1)中国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多。(2)俄罗斯获得的金牌一届比一届少。(3)每届都是美国获得的金牌最多。√√×1.\n2.下面是育才小学三(1)班同学的体育成绩记录单\n请把这些记录整理在下列表中。(1)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2)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22434400分析:比较男生和女生四个等次的人数多少。\n3.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下面哪类图书。(1)男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2)女生喜欢()类图书的人数最多。\n\n\n第1课时口算乘法(1)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50608010×5=20×3=40×2=5×3=8×4=3×4=153212看谁都能算正确。仔细观察这两组题目,你们是怎样计算的?\n50608010×5=20×3=40×2=5×3=8×4=3×4=153212左边这组都是用乘法口诀直接计算出得数的。右边这组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0。\n二、探究新知怎样列式呢?怎样计算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情境引入,提出问题15×3=?3筐草莓有多少盒?每筐装15盒草莓买3筐1\n10×3=30探究算法15×3=1531545×3=1530+15=4545你会口算吗?\n还可以怎样计算呢?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拓展延伸15×3=45想一想:150×3=450因为15×3=45,所以150×3=450。100×3=30050×3=150300+150=450\n三、巩固练习1.口算35×5=15×5=14×6=13×6=35×2=28×4=17×8=12×7=16×3=220×4=46×2=24×4=140×3=170×4=32×3=39×2=17575847870112136844888092964206809678\n2.做一做。140×4=15×6=150×6=5609090011×5=110×5=14×4=555505623×4=230×4=92920同学们,你都做对了吗?\n3.填一填。360218110080550040090027×320×37×+180×5×5+×\n4.解决问题。21×3=63(人)(1)3辆车最多可坐多少人?(2)80人乘坐这4辆车,能坐下吗?21×4=84(人)84人>80人口答:能坐下。\n四、课堂小结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利用加法直接计算;(2)利用数的组成口算,先把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分别乘一位数,最后把乘积相加;(3)利用竖式计算。2.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把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看出两位数(几百几十数“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在积的后面添一个0。\n第2课时口算乘法(2)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160×5=390×2=150×4=80078060014×3=13×6=24×3=427872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口算乘法,下面我们一起来复习。任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n任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160×5=390×2=150×4=80078060014×3=13×6=24×3=42787224×3再算:4×3=1260+12=72先算:20×3=60160×5再算:60×5=300500+300=800先算:100×5=500\n二、探索新知6×10=情境引入,探究算法(1)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怎样列式呢?你会计算吗?2\n6×10=606×9=5454+6=60所以6×10=605×10=9×10=18×10=40×10=5090180400你会计算吗?计算上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n怎样列式?12×2=2412×20=24×10=240240(2)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怎样计算?\n还可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120×20=2400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因为12×20=240,所以120×20=2400。120×2=240240×10=2400拓展延伸\n43×2=8686×100=8600因为43×20=860,所以860×10=8600。还可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43×200=8600这道题你还会计算吗?\n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310×30=14×20=14×200=9300280280012×30=120×30=31×30=360360093030×20=30×200=6006000同学们,你都做对了吗?\n2.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25×342×20240×330×4036×2024×5015×528×30\n30×3()40×250×30()3×50020×30()200×260×4()60×40>=><3.比较大小\n4.解决问题。12×30=360(个)(1)1串糖葫芦12个山楂,穿30串这样的糖葫芦需要多少个山楂?(2)1串糖葫芦卖3元,30串能卖多少钱?3×30=90(元)\n5.张宏每个月节省20元零花钱,他半年节省多少钱?节省钱数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40元60元80元100元120元\n6.一篇文章4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53接近50,并比50多,50×8=400;53×8结果比400多,所以能打完。\n四、课堂小结1.一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可以转化成一位数乘一位数或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求出积,数一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2.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乘整十数,可以先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求出积,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n第3课时笔算乘法(不进位)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新课导入142822313396用竖式计算。怎样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呢?多位数乘一位数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n133931223663多位数乘一位数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练一练:\n二、探索新知情境引入,探究算法14×12=?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怎样列式呢?1\n4套14×12=?4套4套小刚这样想:14×4=5656×3=16810套2套小红这样想:14×10=14014×2=28140+28=168\n探究竖式写法14×12=168×1214842…14×2的积2套书的本数1…14×10的积(个位的0不写)10套书的本数16810套2套用竖式怎样计算呢?\n乘得的积要分别和乘数的个位、十位对齐。观察比较都是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8168×12144212×1482今天学习的以前学习的今天学习的笔算乘法和以前学习的笔算乘法有什么联系呢?\n三、课堂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再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n四、巩固练习10231.做一做。299×13239362×31333939516×12436384242×22112222\n2.啄木鸟治病。()15443226688408×12348463()×√×88946√\n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7×2=14(天)22×14=308(页)308页>300页能读完。40×7=280(页)280页<300页不能读完。3.解决问题。\n第4课时练习课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练习课1.\n2.\n3.8894631403\n4.\n一本书有300页,如果每天读22页,2周能读完吗?如果每天读40页,7天能读完吗?7×2=14(天)22×14=308(页)308页>300页能读完。40×7=280(页)280页<300页不能读完。5.\n6.\n7.\n8.\n(1)11×25=275(千克)34×20=680(千克)答:大米275千克,面粉680千克。(2)275+680=955(千克)1吨=1000千克,1000千克>955千克答:一次可以运回来。(3)(答案不唯一)这批粮食一共需要多少钱?81×11=880(元)7×20×34=4760(元)4760+880=5640(元)答:这批粮食一共需要5640元。\n9.\n第5课时笔算乘法(进位)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看谁都能算正确。同学们,你都做对了吗?714×21344836627×11577755\n33×21336669333×2119×919×9171前三道题和最后一道题有什么不同?\n二、探索新知情境引入,提出问题48×37=?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怎样列式呢?2\n48×37=?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盒?48≈5037≈4050×40=2000大约2000盒。用竖式怎样计算呢?比2000盒少。\n探究算法48×37=1776×3748643314521776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应该怎样计算呢?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n观察对比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以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有什么不同呢?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现了进位,计算时要加上进位的数。今天学习的以前学习的7627×1157755521776×3748643431\n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342329961782×295468481031566×624742928142914×8278641562166396\n√2.啄木鸟治病。()()2362259811811694×3421461978×4643822517()×√××811129836714√68\n可能是29元吗?可能是30元吗?3.解决问题。李老师带380元钱去商店买足球,发现足球的价钱比25元贵。买了13个足球后,钱还没花完。(1)足球的价钱可能是多少?30×13=390(元)390元>380元不可能是30元。29×13=377(元)377元<380元可能是29元。我猜可能是26元。我想不会超过30元,因为……我们来计算一下。\n我们可以画线段图来分析问题。16元13个足球的价钱(2)如果买完足球后剩余16元,足球的价钱是多少?380元3.解决问题。李老师带380元钱去商店买足球,发现足球的价钱比25元贵。买了13个足球后,钱还没花完。\n380-16=364(元)由此应该思考13×()=364(元)。因为足球的价钱比25元贵,而且通过第(1)题可知足球的价钱可能为26元、27元、28元、29元,进而再通过积的个位4可知足球的价钱应该是28元。所以每个足球28元。16元13个足球的价钱380元\n23×3454×2947×6278×829269782486108156694282291415662463964.计算\n5.列竖式计算24×3627×1415×6236×2524×361447286427×141082737815×62309093036×2518072900\n四、课堂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位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n第6课时练习课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练习课1.926978248610815669428229141566246396\n2.=864=378=930=900=1575=1176=1488=3420\n√3.()()2362259811811694×3421461978×4643822517()×√××811129836714√68\n4.\n5.\n\n6.\n7.\n8.\n9.\n10.225625122520253025422556257225\n第7课时解决问题(1)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解答得正确吗?怎样解答呢?下面的问题你能解答吗?我每天读12页,20天能读多少页?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我们是这样解决问题的: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12×20=240(页)知道了每天读12页,问题是20天能读多少页。我们刚才是怎样解决问题的?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n二、探索新知情境引入,提出问题超市一周卖出5箱保温壶,每个保温壶卖45元。一共卖了多少钱?你能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来解答这个问题吗?怎样分析与解答呢?阅读与理解知道了每箱有12个,还知道卖出5箱,每个45元。问题是“一共卖了多少钱”。3\n知道数量和单价,求总价:总价=数量×单价。\n(二)解决问题(1)每箱卖了多少钱?45×12=540(元)(2)一共卖了多少钱?540×5=2700(元)45×12×5=2700(元)可以先求一箱卖了多少钱,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你会列综合算式吗?还有其他方法吗?分析与解答\n解决问题(1)5箱共有多少个保温壶?12×5=60(个)(2)一共卖了多少钱?45×60=2700(元)12×5×45=2700(元)你会列综合算式吗?也可以先求出5箱共有多少个,再求一共卖了多少钱。分析与解答\n知道了卖出的保温壶的数量和每个保温壶的价钱,就可以求出卖的总钱数。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卖了2700元。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同学们,你都做对了吗?因为都是在求几个几是多少。回顾与反思\n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张庄小学新盖16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子。每扇窗子安装8块玻璃,一共要安装多少块玻璃?方法一:(1)每间教室装多少块玻璃?8×6=48(块)(2)一共安装了多少块玻璃?48×16=768(块)8×6×16=768(块)方法二:(1)16间教室共有多少扇窗子?6×16=96(扇)(2)一共安装了多少块玻璃?8×96=768(块)8×(6×16)=768(块)答:一共要安装768块玻璃。\n2.练一练。跑道每圈长400米,她一个星期(7天)跑多少米?方法一:400×2×7=5600(米)方法二:400×(2×7)=5600(米)答:她一个星期跑5600米。\n方法一:400×2×7=5600(米)方法二:400×(2×7)=5600(米)答:她一个星期跑5600米。\n3.说一说。一个果园有26行橘子树,每行有18棵,平均每棵树可以收获20千克橘子。这个果园一共可以收获多少千克橘子?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先解决什么问题?先求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橘子树。先求一行橘子树能产多少千克橘子。\n每行18棵26行18×20=360(千克)360×26=9360(千克)答:这个果园一共可以收获9360千克橘子.先求一行橘子树能产多少千克橘子。\n先求果园里一共有多少棵橘子树。每行18棵26行18×26=468(棵)468×20=9360(千克)答:这个果园一共可以收获9360千克橘子.\n四、课堂小结运用乘法两步计算(连乘)解决实际问题:(1)根据已知条件找出间接量,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运用连乘求总数时,可以先求每一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来求总数;也可以先求总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来求总数。\n第8课时解决问题(2)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新课导入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吧。我们是这样解决问题的: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n我们就按照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下面的问题吧。54÷3=18(次)仓库有54吨货物。用这辆卡车几次能运完?一次能运3吨货物。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n二、探索新知情境引入,提出问题你能按照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来解答这个问题吗?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4\n知道了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再平均分成3组。问题是“每组有多少人”。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阅读与理解怎样分析与解答呢?\n60÷2=30(人)60÷2÷3=10(人)30÷3=10(人)请列出综合算式。将60人平均分成2队,可以求出每队有多少人。再将每队30人平均分成3组,可以求出每组有多少人。还有其他方法吗?分析与解答\n也可以先求出要将60人一共分成多少组。再将60人平均分成6个组,求出每组有多少人。3×2=6(组)60÷6=10(人)60÷(3×2)=10(人)请列出综合算式。分析与解答\n每组10人,3组30人;每队30人,2队60人。解答正确。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这道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因为都是在求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回顾与反思\n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有一种杯子,6个杯子装一盒,8盒装一箱。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方法一:(1)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盒?960÷6=160(盒)(2)可以装多少箱?160÷8=20(箱)960÷6÷8=20(箱)方法二:(1)一箱共有多少个杯子?6×8=48(个)(2)960个杯子可以装多少箱?960÷48=20(箱)960÷(6×8)=20(箱)答:960个杯子可以装20箱。这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我们将在四年级上册学习如何计算。\n2.练一练。方法一:9600÷2÷3=1600(千克)方法二:9600÷(2×3)=1600(千克)答:平均每辆车每次运1600千克。平均每辆车每次运多少千克?\n3.请你选择正确的算式。A:216÷2÷4=27(只)()C:216÷(4×2)=27(只)()B:216÷2×4=27(只)()√×√平均每串有几只纸鹤?一共折了216只纸鹤。布置教室需要2行纸鹤。每行要4串纸鹤。\n四、课堂小结运用除法两步计算(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1)根据已知条件找出间接量,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总数、份数、每份的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总数÷份数=每份的数量。\n第9课时练习课第4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练习课1.\n\n=945=828=956=1008=966=1080=1107\n4.\n5.\n\n7.\n\n\n=11=464=42=643=22=63\n\n\n13.\n\n\n\n\n\n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1)第5单元面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情景导入问题1:想一想,如果两个同学用同样的速度擦黑板、擦国旗,谁先完成?为什么?擦国旗的同学先完成,因为黑板面比国旗面大。\n问题2: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有面,他们是否也有大小呢?请同学们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数学课本和铅笔盒的封面,哪个大?\n二、探究新知问题:你能像这样说说其他物体表面的面积吗?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表面的……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面的面积。初步描述和解释面积1\n认识平面图形的面积问题:物体表面有大有小,以前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封闭图形,是不是也有大小呢?封闭图形也有大小,它们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n摸摸你的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n下面4组图形,分别是谁大谁小?绿色图形比黄色图形大绿色图形比红色图形小黄色图形比红色图形小两个图形一样大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n用重叠的方法比不出哪个面积大\n蓝色长方形比红色长方形大蓝色长方形比红色长方形大\n三、巩固练习1.先用红笔描出每个图形的一周,再涂色表示出它们的面积。\n2.下面是从同一幅中国地图上描出的三个省(直辖市)的轮廓图,比较这三个省(直辖市)的面积大小。\n3.从下面的长方形中剪去一个小长方形(如下图),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都减少了么?\n四、课堂小结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n第2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2)第5单元面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什么叫面积?什么叫面积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千米\n15个小正方形16个小正方形二、探索新知2\n(1)(2)(3)比一比,哪个图形面积大?(3)最大,(2)最小.\n大小不同的格不能相互比较×\n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为了计算面积的统一,常用面积单位来计算。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3\n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1厘米1厘米问题:找一找我们身边有哪些物体的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手指甲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n问题:你能自己用手比画比画吗?看一看,再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用手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n\n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活动:请同学们伸开双臂,比画一下1米有多长,然后四个同学合作,比划1平方米有多大。1平方米到底多大呢?1平方米有多大呢?\n问题: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n三、巩固练习1.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2、测量桌面的面积()1、测量火柴盒表面的面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3、测量教室的地面的面积()平方米4、测量邮票的面积()平方厘米\n2.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1、一个火柴盒的面积大约是6()2、一间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6()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1800(   )4、你的手掌的面积大约是1(    )5、一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n6、房间面积18()平方米8、讲台面的面积是56()平方分米9、小明的身高是145()厘米7、汽车每小时行50()千米\n3.每一格代表1平方厘米,各图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2平方厘米9平方厘米\n4.每一格是1平方厘米,它们的面积是多少?6平方厘米4平方厘米\n四、课堂小结1.用重叠法无法比较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时,可以用间接方法选择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图形来测量。2.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来测量比较准确,即测量图形的面积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4.三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比较: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n第3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1)第5单元面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小亮的腰围是5。练习本的面积约是2。教室的长是8。一张书签的面积大约是8。一支铅笔长18。一张光盘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分米平方分米米平方厘米厘米分米\n二、探究新知摆面积问题: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这样来计算呢?每行摆5个,可以摆3行。它的面积是5×3等于15平方厘米。正好摆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4\n摆图形活动: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空。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n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纸板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排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板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排。533\n这个长方形摆了3排正方形,每排5个,一共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怎样列式计算?5×3=15(平方厘米)5是长方形的什么?3是长方形的什么?15又是长方形的什么?宽长面积×=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n6分米5分米6×5=30(平方分米)如果把旁边的长方形缩短1分米,改成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5×5=25(平方分米)当长和宽都是5分米时,这个图形是什么图形?正方形:边长边长×=面积长和宽变成了什么()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有什么关系?边长\n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你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吗?正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n量边求积活动:先量一量,再计算它们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长=宽=面积=长=宽=面积=5厘米2厘米10平方厘米3厘米3厘米9平方厘米5×2=10(平方厘米)3×3=9(平方厘米)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所以……\n三、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长方形的面积。1厘米1厘米24米16米5×4=20(平方厘米)24×16=384(平方米)\n2.计算下面正方形的面积。2厘米2厘米9分米2×2=4(平方厘米)9×9=81(平方分米)\n3.一张长方形的A4纸(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0厘米21厘米如果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30×21=630(平方厘米)21×21=441(平方厘米)\n4.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949×4=36(平方厘米)5×5=25(平方厘米)55727×2=14(平方厘米)\n四、课堂小结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n第4课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2)第5单元面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n(一)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666×6=36(平方厘米)9×2=18(平方厘米)92878×7=56(平方厘米)\n(二)将下表填写完整长(边长)∕厘米59宽(边长)∕厘米463面积∕平方厘米362772282069874\n数学书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26×18=468(平方厘米)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二、探究新知5\n利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下你的课桌面的面积。其实,也就是估计课桌面有几本数学书封面那么大。可以小组合作,多本数学书平铺在课桌面上;还可以自己完成,一本数学书比完,画好标记,接着标记继续比。怎样才能量出课桌面有几本数学书封面那么大呢?\n剩下不够一本数学书面积的地方怎么办?可以估计一下大约是一本数学书封面的多少。利用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下你的课桌面的面积。\n三、巩固练习1.先估计黑板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n2.找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先估计它的面积,再测量它的边长,算出它的面积。\n四、课堂小结已知长方形的长和宽,求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直接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已知长方形的边长,求正方形的面积,可以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直接计算出正方形的面积。\n第5课时练习课第5单元面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练习课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949×4=36(平方厘米)5×5=25(平方厘米)55727×2=14(平方厘米)\n\n\n4.先估计黑板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n5.找一块正方形的手帕。先估计它的面积,再测量它的边长,算出它的面积。\n\n\n\n\n面积:76平方厘米周长:40厘米面积:76平方厘米周长:48厘米面积:76平方厘米周长:52厘米\n第6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第5单元面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n1米=_____分米1分米=_______厘米做一做1010相邻两个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那么,相邻两个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n二、探索新知探究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关系问题:下面这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1分米(10cm)6\n我这样算:边长是1分米,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1分米(10cm)\n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还可以这样算:边长是10厘米,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1分米(10cm)\n探究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想一想: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1平方米=()平方分米表示1平方分米100仿照上面的方法说一说。我这样算:还可以这样算:边长是1米,面积就是1平方米。边长是10分米,面积就是10×10=100(平方分米)。\n1.填空。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8005003三、巩固练习\n2.解决问题。一幅长方形的宣传画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20×4=80(平方米)80平方米=8000平方分米答:面积是80平方米,合8000平方分米。\n3.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面积是300平方分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3=18平方米18-3=15平方米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答:要粉刷的面积是15平方米。\n四、课堂小结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面积单位间的转化方法:(1)较大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单位的数。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方法二:两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2)较小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单位的数。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方法二:量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n第7课时解决问题第5单元面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一、填空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4平方米=()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200平方分米=()平方米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100100400120025\n二、做一做1.小明家的客厅长6(),宽4(),面积是()。2.边长为2米的正方形,面积是()。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11分米,面积是()。4.长方形的面积是128平方米,宽是8米,长是()。5.9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7平方米=()平方分米7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4500平方分米=()平方米米米24平方米4平方米121平方分米16米9001700745\n二、探索新知阅读与理解铺客厅地面一共要用多少块地砖?正方形地砖的边长是3分米。客厅的长是6米,宽是3米。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8\n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我知道了客厅的长和宽。地砖是正方形的,边长是3分米。一共要用多少块这种正方形的地砖才可以铺满客厅地面?\n分析与解答追问: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6×3=18(平方米)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3×3=9(平方分米)1800÷9=200(块)我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砖的面积,就是……\n追问: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6米=60分米3米=30分米60÷3=20(块)30÷3=10(块)20×10=200(块)我先分别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用乘法计算出……\n回顾与反思问题: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n三、巩固练习1.陈俊家的厨房地面长3米、宽2米。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厨房地面,需要多少块?3×2=6(平方米)6平方米=600平方分米600÷4=150(块)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n2.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人行道,需要多少块?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宽6米人行道长90米\n解:90×6=540(平方米)540平方米=54000平方分米54000÷4=13500(块)答:需要13500块。\n3.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面积是3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3=18(平方米)18-3=15(平方米)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n4.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方法一:200×8=1600(平方米)1600×6=9600(平方米)问题:(1)仔细阅读,你知道了什么?(2)理解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4)解答正确吗?说一说你的想法。方法二:200×6=1200(米)1200×8=9600(平方米)\n5.同学们出的墙报,长18分米,宽12分米,墙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在墙报四周贴一条花边,花边的边长是多少米?\n墙报的面积是18×12=216(平方分米)墙报的花边总长是18+12+18+12=60(分米)60分米=6米答:墙报的面积是216平方分米,花边的总长是6米。\n四、课堂小结用面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最关键的是要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灵活选择解题策略,同时要考虑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n第8课时练习课第5单元面积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练习课200900410\n\n\n\n解:90×6=540(平方米)540平方米=54000平方分米54000÷4=13500(块)答:需要13500块。\n米分米厘米平方米\n6.同学们出的墙报,长18分米,宽12分米,墙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在墙报四周贴一条花边,花边的边长是多少米?\n7.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面积是300平方分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6×3=18平方米18-3=15平方米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答:要粉刷的面积是15平方米。\n8.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车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方法一:200×8=1600(平方米)1600×6=9600(平方米)方法二:200×6=1200(米)1200×8=9600(平方米)\n√×××\n\n\n\n\n第1课时年、月、日(1)第6单元年、月、日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1949\n北京申奥成功年7月13日2001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n植树节月12日3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n儿童节月日61你知道这些有意义的日子吗?\n二、探索新知观察你的2016年年历卡,试着解答下面的问题。1、完成统计表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十二天数3129313131313131303030301\n3、你的年历卡是()年的,这一年的二月有()天,这一年全年一共有()天,(写出计算过程)。2、一年有()个月,是31天的月份有(),共()个月;是30天的月份有(),共()个月。121、3、5、7、8、10、1274、6、9、11420162936631×7+30×4+29=366(天)\n你知道记住它们的好办法吗?介绍:(1)拳头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下面的歌诀,可以帮我们记住大月的月份。\n我的生日比教师节晚一天。小红的生日是我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小月的第一天出生的。小刚的生日是我是9月30日的后一天出生的。小明的生日是我出生于8月1日的前一天小兰的生日是9月11日11月1日10月1日7月31日\n我的生日比教师节晚一天。方鸿的生日是9月11日我的生日比植树节后5天。余鹏的生日是3月17日我妈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小月的第一天出生的。妈妈的生日是11月1日我爸爸是上半年最后一个小月的最后一天出生的。爸爸的生日是6月30日\n判断对错:(1)一年有365天。()(2)24个月就是两年。()(3)4月和5月一共有61天。()(4)2011年5月30日是星期一,6月1日就是星期二。()×√√×\n三、巩固练习1、一年有()个月,其中大月有()个,小月有()个。2、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3、5月的最后一天是()日。11月的最后一天是()日。4、24个月=()年。12747317131302一、填一填。\n5.(1)一年有()个月。1年3个月=()个月。(2)1、3、5、7、8、10、12月每月有()天。(3)4、6、9、11月每月有()天。123130(5)全年有()天。365或36615(4)二月有()天。28或29\n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2个月,你知道她是哪2个月去外婆家的?7月和8月或12月和1月二、猜一猜。\n1.(1)儿童画展从星期几开始?到星期几结束?一共展出几天?(2)5月5日妈妈出差回来,回来那天是星期几?共出差几天?要求:同伴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思考:用什么办法可以验证答案是否正确?三、做一做。\n2.(1)2015年2月14日早晨,牛奶还能喝吗?(2)学习机今天坏了,在保修期内吗?(3)灭火器从哪年开始必须进行检验?要求: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想一想: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n3.为了算出2014年的天数,平平把12个月每月的天数都加了起来。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要求:说一说,写一写。列出算式:\n四、课堂小结一年有12个月,大月有31天,分别是1、3、5、7、8、10、12月;小月有30天,分别是4、6、9、11月;2月是特殊的月份,有的28天,有的29天。\n第2课时年、月、日(2)第6单元年、月、日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问题1:观察年历,想一想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些知识。问题2:关于年、月、日,你还有什么问题?2月很特别,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n为什么一年有365天的,也有一年366天的呢?\n二、探索新知问题:观察这两个月的天数,一样吗?这里有什么知识呢?2\n二月是个特殊的月份,我们把二月份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在年历中,你会发现()月的天数最少,有()天或()天。二2829平年二月是28天;闰年二月是29天把二月份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n二月份的特点29天28天闰年平年平年二月是28天;闰年二月是29天平年全年有365天\n闰年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31×7+30×4+28=365(天)31×7+30×4+29=366(天)闰年全年有366天\n活动:把上面月历中的闰年都圈出来,你有什么发现?\n问题1:关于平年和闰年,你还有什么问题吗?问题2:每一年的天数都一样多吗?一会儿平年一会儿闰年,这么复杂,究竟因为什么呢?\n小知识四年一闰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精确的说一年实际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一年以365天计算,那一年就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少算了约24小时,也就是少算了大约1天。因此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这一天就加在二月,这一年称为闰年。\n年份二月份天数年份二月份天数年份二月份天数198128198228198328198429198528198628198728198829198928199028199128199229199328199428199528199629199728199828199928200029200128200228200328200429你发现了什么?闰年闰年闰年闰年闰年闰年平年平年平年平年平年平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我们的发现:通常每四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一般情况下,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都是闰年。二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n因此,我们在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时,可以用年份除以4,如果没有余数就是闰年,如果有余数就是平年。\n1986年1986÷4=496……21975年1975÷4=493……32014年2014÷4=503……21992年1992÷4=4981908年1908÷4=4771900年1900÷4=475平年平年平年闰年闰年平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n百年不闰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准确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算作365天6小时,实际上又多算了一点,长年累月下去,就造成了很大的误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科学家规定:遇到整百年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小知识\n※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年不是闰年,而2000年是闰年。\n5时48分46秒每过4年几乎多了一日,因此,就要在2月里增加一日,就是四年一闰推到100年时,又将近差了一日,所以又规定百年不闰推到400年时又几乎多了一日,所以规定四百年又闰\n1900÷400=4)160030019004004)160031900400\n1986年是还是闰年呢?说说你怎样知道的?1986÷4=496……2平年因为公历年份不是4的倍数平年平年\n算一算1992年是()年。1973年是()年。1988年是()年。闰平闰1970年是()年。平2100年是()年。平1998年是()年。平\n三、巩固练习1、填空。(1)一年有()个月,()个大月。(2)闰年一年有()天。(3)今年的2月有()天。(4)连续的2个大月是()和( )。127366287月8月12月1月\n2.填一填:(1)一年里有()个大月,()个小月。(2)平年的二月有()天,一年有()天。闰年的二月有()天,一年有()天。(3)2011年是()年,2012年是()年。(4)明年的2月有()天。(5)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月()日。742836583129366闰平28\n四、课堂小结1.2月,有28天是平年,有29天是润年。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2.通常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3个平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100的倍数时,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n五、课后练习1.(1)儿童画展从星期几开始?到星期几结束?一共展出几天?(2)5月5日妈妈出差回来,回来那天是星期几?共出差几天?\n2.(1)2015年2月14日早晨,牛奶还能喝吗?(2)学习机今天坏了,在保修期内吗?(3)灭火器从哪年开始必须进行检验?\n3.为了算出2016年的天数,平平把12个月每月的天数都加了起来。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列出算式:\n\n\n\n\n第3课时24时计时法第6单元年、月、日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情境引入问题1: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时间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2:一天(日)等于多少时呢?回忆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咱们来找找答案吧。\n二、探索新知2.全班交流。活动:拿出钟表拨一拨,说一说。要求:1.2人合作,边拨边说说自己的发现。3.回答问题。(1)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小时。(2)从中午12时再到0时,又经过了()小时。(3)一天(日)是()小时。经过一天,钟面上的时针转了()圈。1212224\n问题:钟面上有红色、蓝色两圈,如果把钟面上时针走过的一天的时间展开,会是什么样子呢?\n问题1:上午9时用24时计时法是几时?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是几时?晚上9时呢?说一说你是怎么知道的。问题2:图里的上下两行数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把钟面上时针走过的一天的时间展开:9时17时21时\n在一天(日)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方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n(8+12=20)晚上8时(普通计时法)20时(24时计时法)\n三、课堂小结普通计时法在时刻前需加上时间限制词,而24时计时法则不需要加时间限制词。从凌晨0:00到中午12:59,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时刻相同;从下午1:00开始,普通计时法的时刻去掉时间限制词加12就是24时计时法的时刻,24时计时法的时刻减12再加上时间限制词就是普通计时法的时刻。\n第4课时解决问题第6单元年、月、日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问题1:你了解了哪些信息?问题2:根据信息,你能提出问题吗?问题3: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我们得抓紧些啦,火车9:00就开了。哦!今天就能见到奶奶喽!下午6点了,终于到站了!\n二、探索新知独立思考: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小组讨论:和同学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问题的。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我们得抓紧些啦,火车9:00就开了。哦!今天就能见到奶奶喽!下午6点了,终于到站了!3\n全班交流: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你是怎样解决问题的?方法1:拨钟面方法2:手指计数方法3:分段计算方法4:计算下午6时是18:0018-9=9(时)问题:你还想到了哪些办法?9小时3小时6小时上午9时中午12时下午6时\n问题1:解决问题时,怎样知道你解答得对不对呢?问题2:回忆,我们看到问题后都做了什么?同学们解决问题时都想到了哪些方法?答:到奶奶家要坐()小时火车。9到奶奶家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我们得抓紧些啦,火车9:00就开了。哦!今天就能见到奶奶喽!下午6点了,终于到站了!\n三、巩固练习1.照样子填一填。18:0623:38下午6:06晚上8时凌晨4:4520:00晚上11:384:45\n2.下午4时爸爸开车走了公交车道,他违反交通规则了吗?没违反交通规则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只有公交车才能在这个车道上行驶。\n取信时间第一次8︰30第二次第三次3.你能标出取信时间吗?每隔4小时取一次信。12︰3016︰30\n四、课堂小结求同一天内经过的时间可分段计算,再把每段经过的时间加起来,也可以用24时计时法的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计算时,两个时刻的计时法要统一。\n第5课时练习课第6单元年、月、日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练习课1.照样子填一填。18:0623:38下午6:06晚上8时凌晨4:4520:00晚上11:384:45\n2.下午4时爸爸开车走了公交车道,他违反交通规则了吗?没违反交通规则在这两个时间段内,只有公交车才能在这个车道上行驶。\n取信时间第一次8︰30第二次第三次3.你能标出取信时间吗?每隔4小时取一次信。12︰3016︰30\n4.5时8时30分6小时30分\n5.=1440=6192=315=46=304=1005\n6.根据下表完成各题。(1)两个剧场上午共放映()场,下午共放映()场。(2)下午最晚结束放映的节目是()。(3)小龙下午3时买当天的票,他可以看哪几个节目?69《迷离的星际》《太空垃圾》《小强的故事》《穿越寒武纪》《小强的故事》\n7.同学们看表演。表演从上午9时开始,预计需要1小时45分钟。带队老师决定11时带同学们乘车离开剧场,合适吗?\n72圈\n\n123456786:158:1510:1512:15下午2:15下午4:15下午6:15晚上8:15\n第1课时认识小数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情境导入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彩笔3.50元橡皮擦0.20元铅笔0.15元日记本3元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么分?\n彩笔3.50元橡皮擦0.20元铅笔0.15元书包45元文具盒18元日记本3元\n二、探索新知认识小数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有关小数的信息,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读一读。\n小结:每个小数都有一个“点”,这个点就称之为“小数点”。小数点左边部分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右边只要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就可以了。在读小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n初步理解0.1的含义这把尺子上也藏着小数呢,你知道“0.1米”在哪儿吗?米就是0.1米,你现在知道“0.1米”在哪儿了吗?谁能说一说你的想法?1011\n小结: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份中的1份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101\n初步理解零点几的含义你能在这把尺子上找到0.2米吗?你找到的0.2米表示什么?说一说你的想法。0.9米表示什么?在哪儿呢?\n刚才我们在尺子上找到了小数,你发现小数和谁有着密切的联系了吗?探究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结:十分之几就可以写成零点几。米()310米()7100.3米0.7米\n三、巩固练习3分米=米1米3分米=米0.31.3\n你知道吗?我国古代用小棒表示数,为了表示小数,就把小数点后面的数放低一格。例如,把3.12摆成\n1元是10角。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1070.7\n1元是100分。7分是元,还可以写成()元。()()10070.07\n0.58.5\n四、课堂小结1.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2.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和整数的读法相同,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从左到右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就读几,如果是0,也必须读出来。3.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部分的写法写,如果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数字。4.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n第2课时小数的大小比较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小结:整数比较大小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位数不同的,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位数相同的,要从高位比起。你是怎样比较整数大小的?1612    28382863841029978<><>\n二、探索新知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成绩如下表。姓名小明小刚小强小林成绩/米0.81.21.10.9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你能给他们排出名次了吗?1.2米0.9米0.8米1.1米你是怎样比较的?说一说你的想法。2\n8分米0.8米9分米0.9米11分米1.1米12分米1.2米根据它们在尺子上的位置比较。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1.2米0.9米0.8米1.1米\n将小数化成整数比较。0.8米=8分米1.2米=12分米1.1米=11分米0.9米=9分米12分米>11分米>9分米>8分米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1.2米0.9米0.8米1.1米\n取中间值比较。1.2米>1.1米超过1米的有1.1米和1.2米0.9米>0.8米不到1米的有0.8米和0.9米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1.2米0.9米0.8米1.1米\n你能总结一下小数比大小的方法吗?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小数的大小关系。\n三、巩固练习姓名成绩/米小明3.05小红2.84小莉2.88小军2.93第一名小明第二名小军第三名小莉第四名小红3.05>2.93>2.88>2.84\n按体重由大到小给他们排排序。小军43.6千克小芳38.5千克小红37.8千克小强43.9千克43.9>43.6>38.5>37.8\n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1.8<<23.47<<5.006<<70.02<125623247071相邻的整数\n0.9米0.8米1.1米三只青蛙跳远比赛成绩如下。1.10.90.8<<你能给它们排排名次吗?\n0.40.6看图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2.51.8>\n四、课堂小结比较小数的大小时,有单位的数要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实际比较中,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再看小数部分,小数部分第一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第二位上的数,以此类推,直至比较出小数的大小。\n第3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计算。27-1413小结:竖式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加法中,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中,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你是怎样计算的?整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有什么需要注意的?8+647235-296\n二、探索新知小数的加法买1个和1支,一共多少钱?3\n0.8元=8角0.6元=6角买1个和1支,一共多少钱?8角+6角=1元4角=1.4元化小数为整数,再进行加。\n0.8+0.6=1.40.80.6+“4”为什么要写在“8”和“6”的下面?“1”是怎样得来的?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买1个和1支,一共多少钱?列竖式计算。\n不退位减法买1个比1支贵多少钱?8角-6角=2角=0.2元0.8元=8角0.6元=6角0.80.6-0.2方法一:方法二:\n退位减法买1支比1支贵多少钱?1.2-0.6=0.61.20.6-\n小结:竖式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总结提升0.20.8-0.60.61.2-0.61.40.80.6+小数加、减法的竖式是怎样计算的?\n三、巩固练习1.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4+2.7=5-2.4=6.72.66.742.7+2.65.02.4-\n(2)各买1本书,10元钱够不够?6.8+3.4=10.26.83.4+10<10.2所以10元钱不够。6.8元3.4元\n(1)小亮可以买和。(2)书包比文具盒贵多少钱?\n四、课堂小结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n第4课时解决问题第7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芬芬有9元钱,买这两种玩具,够吗?方法1:9-3=6(元)6>5所以钱够。方法2:3+5=8(元)9>8所以钱够。3元5元\n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还想买1个和1支,她的钱够吗?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怎样解答?这道题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二、探索新知4\n方法①:10-6.8=3.2(元)2.5+0.6=3.1(元)3.1<3.2,小丽的钱够了。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还想买1个和1支,她的钱够吗?\n小丽有10元钱,买了1个,还想买1个和1支,她的钱够吗?方法二②:10-6.8=3.2(元)3.2-2.5=0.7(元)0.7>0.6,买够了。\n这两种方法都是先求出买文具盒后剩余的钱,然后再比较剩余的钱够不够用。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都一样,说明了什么?一道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n6.8+2.5+0.6=9.9(元)9.9<10,小丽的钱够了。小结:一道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的方法可以相互检验。还可以把要买物品的价钱都加起来,看比10元多还是少。你能用其他的方法进行检验吗?\n如果把换成,钱够吗?方法①:先算10-6.8=3.2(元)2.5+1.2=3.7(元)3.7>3.2,所以钱不够。\n方法②:先算10-6.8=3.2(元)3.2-2.5=0.7(元)0.7<1.2,买不够。如果把换成,钱够吗?\n如果把换成,钱够吗?方法③:6.8+2.5+1.2=10.5(元)10.5>10,所以钱不够。\n1.方法①:6+2.8=8.8(吨)8.8>8.7所以没有超载。方法②:8.7-2.8=5.9(吨)6>5.9所以没有超载。货车自重2.8吨。它是否超载了?三、巩固练习\n2.小雪带15元钱,她想买1千克黄瓜、1千克油菜和1千克胡萝卜,够吗?\n方法①:15-5.3=9.7(元)4.8+4.7=9.5(元)9.7>9.5所以钱够用。方法②:15-5.3=9.7(元)9.7-4.7=5(元)5>4.8所以钱够用。方法③:5.3+4.7+4.8=14.8(元)15>14.8所以钱够用。\n四、课堂小结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时,虽然方法不同,解题思路不同,但是结果相同,而且不同的方法可以互相检验。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我们要把小数点对齐,这样相同数位才能对齐。\n第1课时搭配(1)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创设情境0、1、2、3、4、5、6、7、8、90、1、2、3、4、5、6、7、8、9两个数码孔可以分别为0~9中的一个数字,你知道这个密码箱可以设置多少种不同的密码吗?\n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我先选一个数字写在十位上。十位上不能是0。把十位上是1的两位数写完,十位上再换一个数字……这样按顺序写,就能不重不漏。你是怎样写的?十个101315十个1二、探索新知1\n能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各有3个,所以一共有9个两位数。用0、1、3、5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十个013151十个031353十个051535\n如果用1、3、7、9呢?能组成12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十位相同,个位不同的两位数各有3个,所以一共有12个两位数。31719十个1十个137393十个173797十个193979\n都是用4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为什么结果不同呢?\n因为十位上不能是0。能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3×4=12能组成12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3×3=931719十个1十个137393十个173797十个193979十个013151十个031353十个051535\n注意:我们在搭配中,要按顺序,搭配时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这样才能准确的找到全部的搭配结果。\n三、巩固练习10×10=100这个密码箱可以设置100种不同的密码。两个数码孔可以分别为0~9中的一个数字,你知道这个密码箱可以设置多少种不同的密码吗?0、1、2、3、4、5、6、7、8、90、1、2、3、4、5、6、7、8、9\n用0、2、4、6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十个024262十个042464十个062646\n分法一分法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六小丽1块2块2块1块1块3块小明2块2块1块1块3块1块小红2块1块2块3块1块1块\n四、课堂小结解决简单的排列问题,关键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可以采用列举法,先考虑高位,再考虑低位,有顺序地依次排列,一一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数。\n第3课时搭配(3)第8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A组球队如下。卡塔尔中国科威特乌兹别克斯坦\n每2个球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卡塔尔中国科威特乌兹别克斯坦二、探索新知3\n把4个球队摆成正方形,可以把任意2个球队直接连上线。①④⑤⑥③②你是怎样做的?\n还可以怎样做的?每2个球队踢一场,一共要踢6场。我先把每个球队与其他球队分别连上线,再……①②③④⑥⑤每场比赛只与哪两个队有关,与两个队的顺序无关。\n4321+++=10如果再加一个球队,一共要踢多少场?\n归纳:物体的数量减去1开始一直加到1等于一共搭配的方法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搭配的规律。\n三、巩固练习想一想,每2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次手。\n①②③⑤⑥⑧④⑦⑨⑩4321+++=10\n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3场。小华—小青小华—小明小青—小明每两个人进行一场比赛,一共要比几场?\n下面5个人每2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多少次电话?\n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5个人每2个人通一次电话,一共要通10次电话。小刚小红小林小丽小明\n\n一共有6种情况。\n四、课堂小结解决稍复杂的组合问题可以用图示连线的方法来完成,组合中不计算事物的先后顺序,只需注意不同组合中的元素。\n第1课时数与代数(1)第9单元总复习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情景导入\n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应内容:精算(口算、笔算),估算。\n二、复习旧知1.梳理口算方法。(1)你能出几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题吗?(2)举例说明怎样进行除法口算。提示:想一想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特例:3000÷5,商的后面有几个0?)600÷2240÷83000÷5\n(3)口算练习。1600÷2=400÷8=2500÷5=800÷2=800÷8=150÷5=90÷3=2000÷4=2100÷7=400÷4=6000÷3=1600÷4=800405010050030305003001002000400\n2.梳理笔算方法。想一想——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注意什么?(1)笔算:378÷66361083137886\n(2)自己尝试验算下面两道题:416÷4=104607÷3=202……14164104416016607320267161044416验算:20236061607验算:+(3)你是怎样验算的?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n238÷6=_____要插多少页?每页可插6张。一共有238张照片。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n238÷6=_______86238想一想: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2本呢?40(页)238≈240240÷6=40大约要插40页。31859544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n6×24=144(张)因为144<238,所以1本相册插不下。6×24×2=288(张)因为288>238,所以2本相册能插下。想一想: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2本呢?\n3.梳理估算方法。生活中有些情况不需要算出准确的结果,这时可以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上面的估算,乘法和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都看成与所给数接近的整百、整十的数进行计算。不同:除法算式找整百、整十的数时,要注意能够用乘法口诀计算。22×4≈8082×3≈240\n三、巩固练习方法①:62×4≈240(个)240<281,不够。281个每筐装62个,4个筐够吗?方法②:281÷4≈70(个)70>62,不够。1.\n三(1)班三(2)班三(3)班三(4)班39本39本39本39本估算:164÷4≈40(本)或39×4≈160(本)40>39,够了。160<164,够了。学校为三年级的同学发书,要将164本平均发给4个班,这样分够吗?2.\n三(1)班三(2)班三(3)班三(4)班学校为三年级的同学发书,164本平均发给4个班,每班分到多少本?164÷4=41(本)\n一只山雀一个星期(7天)吃掉了665只害虫,平均每天吃掉多少只?665÷7=95(只)验算:95×7=665(只)3.\n空瓶重量:80×3=240(克)440-240=200(克)一杯水重:600-440=160(克)160÷2=80(克)4.\n68709091100105540÷2÷6÷9=5(元)5.\n6.(1)买1个压力锅的钱可以买几个碗?140÷7=20(个)(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答:买1个压力锅的钱可以买20个碗。7元142元4元\n丁小林家到学校有45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450÷8≈56(米)答:他每分钟大约走56米。7.\n第2课时数与代数(2)第9单元总复习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知识回顾关于“两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学习了哪些相关的知识?计算(口算、笔算),解决问题。\n15×3=12×30=14×30=240×5=1.梳理口算方法。(1)这学期我们学习的口算乘法有哪些内容?你能出几道题吗?453604201200这里的几道题中哪一题需要特别注意?注意什么?240×5=1200,注意不要漏写一个0。\n小结: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n40×10=18×20=70×30=60×70=46×10=30×15=12×60=50×19=55×50=90×90=60×11=27×40=40036021004200460450720950275081006601080(2)口算练习。\n77×117777847134×4827213616323177×11=34×48=(1)边算边想——两位数乘两位数应该怎样计算?2.梳理笔算方法。(2)根据你的计算过程,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应注意什么。\n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n二、巩固练习笔算下面各题。22×24=39×18=64×35=528702224022×248841452839×17831231970264×32532011922240\n(1)你是怎样估计的?33×12≈42×28≈3.梳理估算方法。(2)说一说估算还有什么作用。估算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有时还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4001200\n总结出估算方法:第一种:把两个因数,都看作整十数,然后确定积的范围。第二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看作整十数,另一个不变,然后相乘,最后确定积的范围。\n估算39×41≈25×39≈38×91≈15×21≈38×30≈31×23≈1600360012001000300690\n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1)()×19<600(2)69×()<56003181\n4.梳理解决问题。(1)题目展示:①小芳家所在的小区有21栋楼,每栋18层,每层3户,小芳家所在的小区一共有多少户?怎样列式计算?方法一:18×3=54(户)54×21=1134(户)18×3×21=1134(户)方法二:18×21=378(层)378×3=1134(户)18×21×3=1134(户)\n②饲养场的6头奶牛一周可以挤出牛奶420千克,平均每头奶牛每天可以挤出多少千克牛奶?怎样列式计算?方法一:420÷7=60(千克)60÷6=10(千克)420÷7÷6=10(千克)方法二:420÷6=70(千克)70÷7=10(千克)420÷6÷7=10(千克)\n1.库房里有48台冰箱,一辆货车一次送4台,每天送2次。这些冰箱多少天能够送完?方法一:48÷4÷2=6(天)方法二:48÷(4×2)=6(天)\n方法一:10×50×4=2000(千克)方法二:50×4×10=2000(千克)2.豆腐店有10袋黄豆,每袋50千克。1千克黄豆能做4千克豆腐。这些黄豆能做多少千克豆腐?\n3.计算:34×42=13×55=28×35=64×15=4.估算33×27,先把33看作(),再把27看作(),然后用()×()得(),这就是33×27的估算结果。142898071596030303030900\n5.计算28×42=16×35=28×4256+1121176117657016×3580+48560\n6.在一次捐款活动中,二年级2个班捐了120元,照这样计算,我们学校24个班一共捐款多少元?120÷2=60(元)60×24=1440(元)答:我们学校24个班一共捐款1440元\n7.小伟以每分钟60米的速度从家向学校走去,他从家到学校要走15分钟,他家到学校大约有多少米?60×15=900(米)答:他家到学校大约有900米\n8.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需要喂11千克的各种食物,动物园里有24只大熊猫,饲养员每天准备300千克的食物够吗?11×24=264(千克)答:饲养员每天准备300千克的食物够264千克<300千克\n第3课时数与代数(3)第9单元总复习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知识回顾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你是怎样梳理的?1.小数知识点的梳理。\n小数的初步认识认识小数比大小:0.9米>0.2米,1.1米>0.9米小数加、减法加、减法计算:与整数相同(相同数位对齐)用小数计算解决问题读写小数小数的含义: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1033分米=米=0.3米\n年、月、日年、月、日的知识24时计时法:1年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31天四、六、九、十一月:30天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非整百年份用除以4来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整百年份用除以400来判断普通计时法24时计时法+12-12经过时间计算:开始=结束-经过,经过=结束-开始,结束=开始+经过数:在钟表上数一数2.年、月、日知识点的梳理。\n二、巩固练习1.写出箭头所指的小数。0.41.12.63.94.7\n(1)用小数表示。5分米4米3分米7分米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几个小数排一排吗?(0.5<0.7<4.3)0.5米4.3米0.7米2.实际应用练习。\n方法一:2.3+3.5+3.9=9.7(元)9元<9.7元,不够。方法二:9-2.3-3.5=3.2(元)3.2元<3.9元,不够。牛奶2.3元蛋糕3.5元饮料3.9元(2)东东买一盒牛奶、一块蛋糕和一杯饮料,9元钱够吗?\n(1)29.8-22.7=7.1(千克)(2)8岁到9岁增得最多,增加了2.9千克。(3)7岁的时候,陈东比李明重多少千克?\n(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____________________。(2)24时表示法: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下午3时=____时,16时=______时。年,月,日,时,分,秒15下午4\n(3)公历年份是______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______的倍数才是闰年。(4)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______时刻减______时刻。(5)时间单位进率:1世纪=___年,1年=___个月,1日=___小时,1小时=___分钟,1分钟=___秒钟4400结束开始10012246060\n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8时()晚上9时()早上7时半()下午2时20分()普通计时法的表示16时()23时50分()6时()15时15分()8时7时30分21时14时20分下午4时早上6时下午11时50分下午3时15分\n1.写出下列小数。三十六点五()十三点六二()零点一零九()二点三八()四点五()十二点三零()36.50.1094.513.622.3812.30总结: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按照以前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后面的部分要按照顺序依次读出。\n2.比较下列小数的大小。3.83.45.235.320.850.90.80.083.080.832.052.0><><>>\n3.算一算。4.6+5.8=0.6+0.4=0.36+0.04=0.9-0.5=13.4-1.4=1-0.5=10.410.4120.40.5\n4.填上合适的数3分=()秒120分=()小时4年=()月10日=()小时72个月=()年2小时15分=()分1802482406135\n5.火车6:34从北京开出,10:41到沈阳,经过()小时()分。6.一场足球赛从14时30分开始,经过105分钟,结束时间是()。4716时15分\n三、课堂小结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部分。先比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的数相同,再比千分位上的数。\n小数加减法计算,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从最低位算起,计算时注意“满十进一”或“退一作十”。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n第4课时图形与几何(1)第9单元总复习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旧知关于“位置与方向”我们应该掌握哪些知识?你是怎样梳理的?位置与方向会辨认8个方向:会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北南西东东北东南西北西南\n北东东北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n东南东南从“东”出发,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n南西西南从“西”出发,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n北西西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n东北方向:正东和正北之间;东南方向:正东和正南之间;西南方向:正西和正南之间;西北方向:正西和正北之间。\n二、巩固练习(1)说一说学校、医院、儿童乐园分别在明明家的哪一方向。学校在西南方,医院在东南方,儿童乐园在东北方。\n(2)明明从家向()走271米,又向()走430米到图书大厦。西南北\n(3)明明从家出发到医院可以怎么走?哪条路最近?\n路线一:从家出发向东北走305米到儿童乐园,再向东南走322米到医院。305+322=627(米)路线二:从家出发向西南走271米到学校,再向东北走500米到医院。271+500=771(米),771>627,路线一近。\n\n\n(2)图书馆的开馆时间如图,一天共开放()小时。8怎么得到的?16时30分-8时30分=8时16:30就是下午的……\n\n1.邮局在学校的()面;超市在学校的()面;书店在学校的()面;碧海园在书店的()面。西北东北东南西北书店三、强化训练\n2.森林学校的北面是()家;南面是()家;东面是()家;西面是()家。小兔小狮子小象小熊\n3.“走进科技馆大门,在展厅的正北面有电脑屋,南面有气象馆,在展厅的东北面有环保屋,西北面有天文馆,在展厅的东南面有生物馆,西南面有航模馆。”请你根据小亮的描述,把这些馆名的序号填在适当的位置上。①环保屋②电脑屋③天文馆④航模馆⑤气象馆⑥生物馆②⑤⑥④③\n第5课时图形与几何(2)第9单元总复习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n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复习本学期学习的“面积”的相关知识。关于“面积”你们还记得哪些?你们能把这些知识梳理一下吗?\n面积什么叫面积:物体表面的大小面积计算面积单位1平方米: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分米: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厘米: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长方形:长×宽正方形:边长×边长大小进率\n二、巩固练习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A.教室地面的面积是56()。B.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是4()。C.学校操场跑道长200()。D.操场占地面积约3200()。平方米平方厘米米平方米\n2.填空。6平方米=()平方分米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600800\n3.健身园是长85米、宽66米的长方形。占地多少平方米?85×66=5610(平方米)85米66米\n4.一个正方形的养鱼池,边长是15米,它的水面是多少平方米?周长是多少米?因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所以列式为:15×15=225(平方米)因为正方形周长=边长×4,所以列式为:15×4=60(米)\n5.你会填吗?500平方分米=()平方米7平方分米=()平方厘米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3平方米=()平方分米57008300\n6.请你来当小裁判。①数学作业本的面积约是4平方米。()②学校小操场的面积大约是400平方米。()③我的手表表面面积约是3平方厘米。()④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85平方厘米。()⑤课桌桌面的面积大约是14平方厘米。()⑥教室门的面积是2平方米。()⑦猎豹每小时跑120千米。()⑧数学书的长是27分米。()×√√√×√√×\n7.小红家准备在客厅地面上铺上方砖,需要多少钱?5×6=30(m2)30×60=1800(元)\n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n\n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第6课时统计第9单元总复习\n一、归纳整理1.复式统计表: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会正确认读并进行简单的分析。2.搭配问题: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n我们学过了复式统计表,你觉得复式统计表与单式统计表比较有什么优点?信息全面,便于比较。\n1.二(3)班男、女生喜欢卡通人物的统计情况二、巩固练习\n①喜欢海绵宝宝的男生人数有()人,喜欢大耳朵图图的女生人数有()人。②喜欢()的男生人数最多,喜欢()的女生人数最少。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56哆啦A梦孙悟空\n(1)一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千克的人最少。(2)二年级时,体重在()千克的人最多,()千克的人最少。(3)你还能发现什么?21~2515及15以下21~2520以下\n3.豆豆从家到超市有几条路可以走?3×2=6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