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打电话》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2、经历设计打电话方案,并找出最优方案的过程,体验画图分析、交流讨论的学习方法。3、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教学重点:让学生探讨打电话的最优方案的方法。教学难点: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教学过程:一、猜故事引入,设疑激趣:老师知道同学们喜欢听故事,但很少猜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试猜一次。在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要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他的宰相,就让他提一个要求。当时正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宰相说:我向大王要米,你只要把我的棋盘上的第一个格里放1粒米,第二个格里放2粒米,第三个格里放4粒米,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2倍,以此类推,直到把这个棋盘放满就行了。皇帝哈哈大笑说:就依你说的。当放第一排的8个格时,1、2、4、8、16、32、64、128粒米,旁观者大笑着,指指点点。但放到第二排中间时,咯咯的笑声渐渐消失了,而被惊讶声所代替,因为小堆的米不久就增成了小袋的米,然后倍增成中袋的米,再倍增成大袋的米……好讲到这里,你猜猜看,国王要给宰相的米会有多少?请你简单形容一下。(生猜。)像数字2、4、8、16、32、64……成倍增长的数学问题我们叫倍\n增问题,生活中的实例有细胞分裂、浮萍生长、网络传销等等,今天我们就以其中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打电话来研究它所隐含的规律。(板书:倍增问题:打电话)设计思路:用故事引入,学生最感兴趣,马上投入到课堂中来,设计猜故事结果,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引导积极思考:会有多少米粒?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出结果?老师能紧紧地抓住学生使其积极地思考,同时也非常形象地指出什么是倍增问题,学生并不陌生。二、创设情境,探索最优方案1、描述情境,营造活动氛围。(指名读题)学校合唱队周末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要尽快通知其中的7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假设每分钟通知1人。怎样通知所用时间最短?①师做打电话过程:一个一个地通知问:用时几分钟?(7分钟)我是怎样通知学生的?(一个个)②我用图是这样表示的:(课件显示)线上的数字表示的是时间,比如这个学生是在第3分钟得到通知的。你认为快吗?(不快,费时)从图上看,哪些人闲着了?(…)对,要想短时间内大家都得到消息,就得让大家都行动起来,找一个不让大家空闲的办法,缩短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这就需要我们制定打电话的最佳方案,尽快通知7位同学。下面就让大家自己探讨,请一名同学读活动要求。设计思路:学生初步知道用示意图表示事物发展的过程,理解打电话通知最短时间的关键是让大家都行动起来,这样图和过程的演示,学生很快就能接受,从而找对思考的方法。2、小组活动,自主探讨最佳方案\n课件显示活动要求,指生读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活动要求:1)你们组设计了什么方案?需要几分钟?2)第1分钟谁通知谁?(这时有几个人知道消息?)第2分钟谁通知谁?(这时有几个人知道消息?)第3分钟谁通知谁?(这时有几个人知道消息?)……3)画出方案示意图。设计思路: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小组活动来研究、探讨最佳方案,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能很快地发现打电话用时最少的方案,这是老师的说教无论如何也不能达到的。3、汇报分析①汇报方案。②讲评示意图③检验活动结果④小结看来,我原来7分钟做的事情现在只要3分钟就完成了,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说明了人人参与效率高。特别是在自然灾害面前,去年5、12四川大地震后,人人都参与抗震救灾,在尽短的时间里抢救更多的生命。这也是打电话设计了方案的作用。设计思路:先是小组活动,探讨方案,再通过组和组之间、生和生之间的问话,达到相互交流,互相评价的目的;在检验活动中,全班学生都参与,大大加深了学生的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层层递进,学生学得轻松、愉快。4、总结规律①第四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呢?5分钟呢?\n请大家拿出表格,填表,找找规律,看那个小组找得快找得准。②说规律发现一:每增加一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正好是前面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的总数,也就是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等于前(n-1)分钟内接到通知的总人数。发现二: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学生数就是前一分钟的2倍。发现三: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总人数就是前一分钟的总人数的2倍。发现四: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总人数就是n个2相乘。……设计思路:学生说规律,自己怎样理解就怎样说,老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引导学生做到会思、会说、会评。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棋盘上有64个格,最后一个总粒数就有多少个2来乘?(生口答)你有什么感受?通过计算,要把这64格棋盘放满,需要1800亿万粒米,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米粒总数的10倍。这就是被爱因斯坦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市场倍增学的来历。2、池塘里有一株睡莲,它的繁殖速度每天以一倍的速度增长。如果让它不受任何限制地增长,在30天里它就能长满池塘,闷死水中的其他生物。请问:它长满半池塘时用了多少天?3、公司要给两个年轻人发奖金。甲说:我要每天10万元,奖一个月。乙说:我也要一个月的钱。第一天奖1分钱;第二天奖2分钱;\n第三天奖4分钱;第四天奖8分钱;第五天奖16分钱;第六天奖32分钱;……他们谁得的奖金多?设计思路:通过练习,学生能更好的理解在倍增问题中,即使开始时基数再小,经过n次倍增后,结果也会非常的大,非常的惊人。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师适时教育: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参与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