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案1苏教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及平年、闰年的天数。2.能力目标:帮助学生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发展。初步培养学生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乐于合作的意识,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大、小月的准确判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创设情境出示生日场景,引导学生在伴奏中齐唱《生日歌》。(2)提问激趣谈话:你们喜欢过生日吗?谁来说说,你什么时候过生日呢?还能告诉老师你的出生日期吗?刚才同学们说的出生日期和生日中都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揭示课题:年、月、日。(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师生齐唱《生日歌》,贴近生活的生日场景,创设了宽松愉悦的氛围,为接下来师生融洽平等的交流打下基础;同时从学生的生日和出生日期引入课题,显得亲切自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二、探究新知(1)合作探究同桌合作,其中一人打开“一览万年”,一人打开“探索日记”,两人共同选出一个感兴趣的年份,一边观察年历,一边共同完成各月天数统计表,填好后提交探究结果。各月天数统计表\n研究小组年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设计意图:充分显示网络优势,学生把各自探究的结果上传给教师,由后台程序汇总后,及时反馈在学生面前的是全班学生所探究的不同年份的各月天数情况,为学生进一步交流讨论提供了非常充足、可信的材料,进而自然引发学生对年月日关系的思考。](2)互动交流(教师机显示全班汇总的结果,同时屏幕广播。)引导观察:看看这些年份各月的天数,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回答酌情提出其它问题:31天的月份有哪些?30天的呢?人们把31天的月份叫做什么月?数一数一年有几个大月?30天的月份呢?全年有几个小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有选择地板书。谈话: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是个特殊的月份。有的年份二月是28天,有的是29天,通常人们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称为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称为闰年。(同时板书:平年、闰年)观察二月是28天的多呢?还是29天的多呢?也就是说什么年比较多?[设计意图:讨论中,教师的提问先是开放的,以引发学生的自由讨论和交流,后几个问题则直接指向关键的知识点,以备学生交流中可能出现的疏漏。整个环节,注重让学生在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发现规律,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3)巧妙记忆①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把大月涂上黄色,小月涂上蓝色。交流:观察涂色后的表格,你发现大、小月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②交流:根据发现的规律,你准备怎么记住这些大、小月呢?如果有困难可以点击网站上的“记忆博士”,找一找适合你的方法。(学生自由浏览网页)③学生分别介绍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大小月。两首歌诀记忆法,主要记住大月。(“歌诀一”:要找大月你记住,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歌诀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指名演示左拳记忆法,引导观察:你发现用左拳表示大小月有什么特点?全班跟着电脑数一数。[设计意图:涂色有助于学生感知大、小月排列的规律;找规律可以使记忆成为有意义的记忆;儿歌朗朗上口,增强记忆的趣味性;借助左拳则使记忆更加形象。这一系列活动,通过网络呈现,学生共享学习资源,方便、清晰、有趣。]\n(4)小试牛刀学生在网站上根据图片:国际儿童节、国际劳动节、中国国庆节、小朋友过生日的场景等,判断大、小月及每月天数,对大、小月进行巩固。[设计意图:通过丰富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一些重要节日所在的月份,同时判断是大月还是小月,不仅及时巩固了大、小月的判断,而且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5)细数光阴交流:一年有多少天?怎样计算?小组讨论后,利用电脑上的计算器算一算。学生汇报(注意优化算法):31×7+30×4+28或31×7+30×4+29教师相机板书。[设计意图:虽然有很多同学已经知道“一年有365天”,但经历计算和说理的过程,才是知识真正内化的过程,通过讨论和计算,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平年、闰年的区别。同时,电脑计算器更是了加快了学生的计算速度,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三、拓展运用引导学生进入“星级考场”,自由选择组别及做题顺序,进行练习。[设计意图:“星级考场”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为学生提供了A、B两组题目,A组较简单,B组稍有难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由选择组别和做题顺序,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做对会得到“☆”,做错会看到“再想想”的提示,即时的评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让不同的学生都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成就感。]四、总结提升(1)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都有些什么收获呢?(2)谈话:关于年月日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如:为什么二月有的是28天,有的却是29天呢……)引导学生自由浏览“为你解疑”网页。教师指出:关于年月日的知识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进入“信息向导”,这里链接了很多与本课知识相关的网站。[设计意图:网络是信息流动的河床,涵容着丰富的资源。“为你解疑”导航,充分发挥了网络的这一优势,为学生寻求问题答案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信息向导”则将专题学习网站与外网资源有机链接,学生从推荐的网站中,可以直接快捷地获取更多年月日的相关信息。]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教案2苏教版\n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巩固认识年、月、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季度。2.能力目标: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交流掌握判断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难点:判断平年和闰年。教学资源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年、月、日的认识有了一定加深,但是对于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学生是比较生疏的。这节课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之后,知道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掌握判断方法。预习设计阅读书本第19页,完成下面问题:1.什么是平年?什么是闰年?2.把1997——xx年2月的天数填入下表,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年份1997xxxxxxxxxxxxxxxxxxxxxx2月份天数什么年3.判断平年、闰年的标准是什么?教学过程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1.明确学习任务。2.认定学习目标。二、小组交流预习作业(预设3分钟)把自己的预习成果在小组中交流分享。【板块一】1.宣布学习任务,板书课题。2.口述学习目标。【板块二】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n三、相互交流,自主学习(预设15分钟)1.认识平年、闰年。(1)交流预习作业第一题。(2)根据xx年和xx年二月份的天数来进行判断:xx年是什么年?xx年呢?(3)xx年的二月有多少天?全年呢?快速计算一下。回忆昨天xx年全年的天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闰年有366天,平年有365天,闰年比平年多1天。2.学习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1)交流预习作业第2题。学生汇报填表结果。1997年-xx年各年二月份天数统计表年份97年98年99年00年01年02年03年04年05年06年07年08年二月天数282828292828282928282829平闰年平平平闰平平平闰平平平闰(2)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规律?【板块三】1.认识平年、闰年。(1)师出示结论,并请学生齐读。(2)利用例题,进行巩固小练习。(3)指导学生计算xx年的天数。把xx年的天数和xx年的天数进行比较。2.学习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1)集体汇报第2题。师板书。(2)、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排列规律,并表达出来。\n4年里有三个平年,一个闰年。根据规律,推算,xx年后的哪一年是闰年,再后呢?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交流预习作业第3题。(4)你知道这些年份,它们是平年还是闰年?1980年 1997年 xx年xx年 1949年 1900年你觉得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的判断出来?四、分层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0分钟)1.整体练习想想做做1、2、3。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填空:(1)1975年袁隆平杂交水稻试制成功,这年二月有()天(2)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年二月有()天3.完成第4题。要知道一年有四个季度。4.师出示相关结论。 (3)师板书:根据2月份的天数来判断。(4)小结方法:公历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是闰年;年份是整百数的除以400没有余数的是闰年。让学生齐读。【板块四】1.组织学生进行整体练习,集体讲评。2.出示填空题,指导完成。3.第四题先介绍季度的含义,再让学生说说一年四个季度是怎么划分的,算出今年每个季度各有多少天,填在表格里。\n小华今年13岁,她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为什么她只过了3个生日?5.读“你知道吗?”五、全课小结。【板块五】有什么收获? \n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