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2019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容量和升1教学反思苏教版《认识容量和升》这堂课是我准备比较充分的一节课,因为像这种课要用大量教具、学具进行操作实验的数学课,教学形式在以往的老教材中几乎没有,而且帮助学生建立升的较为正确的空间观念的难度比较大。建立容积单位的表象及空间观念,估计常见容器的容量,这些内容在老教材中非常薄弱的,以致于部分学生到了高年级对于自己计算出来的容积也不知它的实际大小有多少,比如算出柴油桶的容积是9升,也不知道是错误的。新旧教材的比较,让我感觉到新教材的优点。为了上好这节课,我作了精心的准备——深入钻研教参、教材,精心编制教案,准备了大量教具和学具。借来的水槽、一升的烧杯、250毫升、500毫升的烧杯、10毫升的量筒、滴管;大小不同的碗、水壶、汤勺、饮料瓶、热水瓶等生活中常见的容器。 我是怎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容量概念的呢?我拿出一个热水瓶和一个水壶(水壶的体积要比热水瓶小很多),先让学生猜测谁的容量大,学生的意见分三种:热水瓶的容量大、水壶的容量大、一样大。我把满满的一热水瓶的水缓缓地倒入水壶,最后正好全部到入水壶——学生惊呼,它们的容量一样大。我趁热打铁,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么大的热水瓶,它的容量竟然会和这个小小的水壶的容量一样大。在学生解释后,我及时小结:容量是指容器内部可容纳液体的大小。我想,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建立的容量的概念是比较到位的。\n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升的空间观念的呢?我在课上分成了四个步骤:首先出现1升的标准件: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塑料盒子,让学生倒满红色的水,让学生记忆长宽高都是1分米的塑料盒的容量是1升;其次,让学生观察哪些容器可以倒入1升水,然后我先后把1升水倒入圆柱形的可乐瓶,到入玻璃水壶、倒入脸盆,让学生观察形状不同的1升水,记住它的大小;再次,我让学生把1升水倒入玻璃杯中,看看可以倒几杯,倒入饭碗里,看看可以倒几碗;再次,我让学生猜猜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升,然后用1升的塑料盒把水倒入热水瓶,最后学生发现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升,又猜猜脸盆的容量是多少,再把一升升的水倒入,这时学生发现脸盆的容量大约是4升,等等。在第二个操作环节中,我补充了小孩一天需要喝3升水。在每一个步骤的结束时,我都让学生回顾1升的大小,加强对标准件的认识。由于学生对1升的感知较为充分,所以学生在回答P12第四题正确率非常高。 学生的空间观念不是凭空瞬时就能产生的,我认为学生空间观念需要经过凭借实物到空间想象的两个阶段,而且前一阶段是长久和最具实效的,这节课确定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学生对身边的常见容器容量的了解和熟悉,又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升的表象。 本节课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是放得不开、怕教学任务完不成,给学生的时间还不够充分,学生自己操作少,没能让每个学习小组的同学都能操作。附送:2019年四年级数学下册试卷答案及出题意图一、开心填空。1、2、549+(37+263)(19+21)×482、3,8,3、5.12,2.51,2.15,1.524、16,40805、2010006、17.1017.17、48658、西,北,800米9、30.693.8710、9.549.45二、判断对错。1、√2、√3、×4、√5、×三、精心选择。1、C2、D3、B4、D5、B\n四、计算乐园。1、1,700,48,4.7,5.8,200,0.9,2.3,10,162、215,19,89000,7803、285,312,18,1392五、列式计算。1、2052、605六、巧手操作:略。七、关注生活,解决问题。1、5小时。2、26棵。3、76千克。4、600千克。5、25千克。6、(1)6小时2、(38)3、正常体温4、好转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试卷设计意图中卫五小张凤兰我设计的试卷是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试卷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远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八大板块,试卷在七种题型中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题型有开心填空、判断题、选择题、计算乐园、列式计算、巧手操作、关注生活,解决问题。第一题:填空题。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主要考察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位置与方向、远算定律和三角形)。第1题考察学生远算定律的应用这一道题比较容易,对稳定学生的心态有较好的作用。第2、3、4、5、6、9、10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知识的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及思维提升能力。第7题考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灵活应用。第8题考察学生位置与方向的实际操作与应用。第二题:判断题。考察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第三题:选择题。考察学生学会灵活、敏捷、动脑思考的能力。第四题:计算题。第1题是口算题。检查学生的口算能力。目的在于考察学生的口算准确率、口算速度。都比较容易,这对稳定考生的心态有较好的作用。第2题是简便计算。考察学生能熟练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能力。\n第3题考察四则运算的计算能力。第五题:列式计算考察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的能力。第六题:操作题考查学生位置与方向实际应用的能力。第七题:解决问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读题和认真计算的习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的学习态度。第1、2、3、4、5题中等难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第6题检测学生的观察、审题能力。需要仔细观察找准信息进行填空。总之,一份好的试卷,要体现出本学科的特点,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努力创造探索思考的机会与空间。注重考查学生理解问题,获取数学信息的能力。在出题上,既需要一些传统题型,基本题型,也要在题型上有所创新,变换的采用一些新颖有趣味性的题型,让学生感受做题的乐趣和信心。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更多融入试卷之中,使小学数学命题能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n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