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教学预案第一课时20以内的数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6页第1—3题及练习二十三的部分内容。二、教学目标1.加深对2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巩固20以内的加、减法,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数学意识。2.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多途径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三、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套,本子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导入:(出示宠物小精灵皮卡丘)喜欢他吗?新年快到了,皮卡丘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消息,“动物乐园”要举行“趣味数学”活动了,他想邀请我们一起去参加,你们愿意吗?那我们就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游玩乐园吧。好,出发!(二)创设情境1、数的组成(1)搭木桥(填数)找出桥上数字的规律,你知道接下去应该怎么搭吗?024①独立数,指名数。②同桌互数。③交流反馈。追问:除了两个两个地数以外,你还会怎样数呢?同桌交流合作数数。(2)勤劳花(对口令)前面的勤劳花,如果能做对一题,就会开一朵花,皮卡丘想把它送给最好的朋友小蜜蜂作新年礼物,我们帮帮他吧。①8和( )组成10。②20里面有( )个十。③我比15大,比17小,我是( )。④我比20小1,我是( )⑤8个一和1个十组成( )\n你还能说出小于15大于7的数吗?①指名回答。②同桌合作猜数游戏。(20以内的数)2、比大小(棋牌室)动物乐园已经到了,先到棋牌室内看看。咦,小猴和小狗两个吵个不停,分不出数的大小,我们帮帮他吧。小猴 小狗12 О 1118 О 208 О 8 5 + 5 О 1016 - 8 О 99 > 8〈5 + 小组合作,你知道ٱ里能填几吗?3、计算(1)青蛙跳水(口算)8+9 6+8 9+7 16-2 8+8 19-35+9 12+4 19-10 4+5 12+5 18-4 7+7池塘: 9 17 14 16问:你知道他们要跳到哪个池塘吗?①指名回答。②皮卡丘发现有些小朋友算得很快,你们能把你算得这么快的秘密告诉大家吗?小结:你的发现真是了不起。我们不仅要看题仔细,多练,还要学会去找它里面藏着的小秘密,这样才能算得又快又好。(2)坐火车(填未知数)猜猜花朵后面的数是几。8+( )=17 5+( )=11 12-( )=86+( )=14 ( )+4=13 ( )+( )=10①同桌合作。②反馈交流。4、滑滑梯(第几)(图略)一共有( )只小动物,你最喜欢谁?你能说说它在队伍中的位置吗?(三)开放题问题:\n1、我想玩:___和___,应付____ 2、如果我有一张10元纸币,我可以玩_____,应找回__,算式:__如果我有15元,我可以玩___,应找回___,算式____3、小朋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四)课堂总结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皮卡丘说你们才是今天的“数学小能手”呢!那小朋友们在今天的乐园中,你都学到了什么?对,其实这些知识我们都学过,这节课我们是复习课。希望小朋友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更多的数学问题。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认识物体和图形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6--117页第4—5题及练习二十三的部分内容。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和名称。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乐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体上有面,面在体上。四、教具准备电脑课件一套,本子五、教学过程:(一)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1、师导课:今天,老师请来了几位小客人,它们来了。(\n多媒体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光盘伴着轻快的音乐手拉手走出来。小朋友你们好,还认识我们吗?我们是谁?)2、举例: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形状的物体?3、练习:数一数(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1、导入:师:现在让我们动手摸一摸、看一看自带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各个面,你有什么新发现?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把自己的发现跟组内的同学交流。师边说边播放多媒体课件。2、学生动手操作:师:如果想把你看到的图形让别人也能看到,并且看得更清楚一些,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出描一描。(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师:简介三棱柱,按照刚才的方法从三棱柱上画下一个图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多媒体演示)3、学生来说说每个物体上各有几个这样的图形。4、这些图形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请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看。看看吧!(多媒体课件播放十字路口的斑马线、红绿灯、标志等)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从这些标志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你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5、讨论、交流: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图形?6、练习(1)数图形(2)拼图形\n师: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不但可以拼出美丽的鱼,机器人,还可以拼出其它美丽的图案。你想试一试吗?学生自由拼图。并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拼成的?各有几个?(3)折图形:师:你会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样的两部分?看谁折的方法多?学生反馈。(多媒体进行演示。))(4)猜图游戏:请你根据下面的图案,判断它是我们学过的哪种图形?(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三课时认识钟表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7页第6题及练习二十三的部分内容。二、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结合生活的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进一步掌握整时和半时的特征。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3、通过练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能进一步理解大约是几时。4、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熟练的认出整时和半时,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n四、教具准备实物钟表、画笔等学生自备,多媒体课件、同桌一张“连一连”的作业纸和一小组一张迪斯尼日程活动安排表。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闹钟的特征:(出示课件)小朋友,你瞧我们的老朋友,谁来了?(嘟嘟)昨天嘟嘟和米老鼠、唐老鸭去迪斯尼乐园玩了呢,你们也想去吗?(想)那要看看我们小朋友今天的表现了。嘟嘟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很有才华,请我们的小朋友帮他做一下自我介绍,你们能行吗?(让学生自由说后出示课件)嘟嘟:我叫嘟嘟,最爱穿着一件有12个数字的连衣裙,我的胸前有两根针,一长一短,短的人们都叫它时针,长的叫分针,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走一圈是12小时,分针走一圈是1小时。我的特长是能准确告诉人们时间。(二)进入游戏情境,激趣练习:1、昨天,阳光灿烂,米老鼠喊唐老鸭该起床了,可唐老鸭迷迷糊糊地看了看表说:“才6点钟,还早呢。”米老鼠仔细一看表,不是6时,而是7时,于是就和唐老鸭争吵起来。(出示课件)小朋友,到底是6时还是7时,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让学生自由辩论,重点说清是怎样认识时间的)师总结: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你们也要像米老鼠一样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2、(出示课件)闹钟显示7:30,唐老鸭和米老鼠、嘟嘟在车上的图。你瞧,他们出发了!你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发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生共同小结:几时半的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两个数中间,就是经过那个数的半时。3、(出示课件)显示闹钟和玩时的情景,你们看他们都在迪斯尼乐园玩了些什么吗?8:00 玩滑梯、跷跷板9:00 溜冰10:30 玩什么2:00 游泳3:30 玩海盗游戏4:30 玩什么你们想玩这些游戏吗?(想)那我们的好朋友嘟嘟给大家出了道题,看谁最棒?(出示课件)嘟嘟说:观察这些钟面,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然后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1)我们把整时的放一类,把几时半的放一类。(2)整时的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几时半的分针\n指向6,时针指向两个数中间,就是经过那个数的半时。(出示课件)嘟赌: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事物的规律,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你们的数学学习就会突飞猛进。可是,我们昨天在迪斯尼乐园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有四只小动物的手表同时丢了,但是他们都只记得当时丢手表时的时间,可是手表是在一个小时后找到的,你们能用自己所学的本领帮帮他们辨认出各自的手表吗?连一连:(以两人一小组完成) 10点半2时8时半12时3、(出示课件)你瞧,晚上回家后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呀?生:唐老鸭在洗脸、米老鼠在照镜子(图的情景旁显示时间)。师:唐老鸭、米老鼠都在这,那我们的好朋友嘟嘟去哪儿了呢?别着急,你看他来了,(出示课件):观察一下,这两个钟面的针,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颇有兴致地讨论着)师:现在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好吗?小结:像这样,7时不到一点或刚过7时,都可以看成大约7时。(出示课件)大约7时(三)活动延伸,加深印象:1、小朋友,这节课学得可真棒,嘟嘟决定带我们班的小朋友也去迪斯尼乐园玩,你想明天怎样安排自己的活动呀?跟同伴合作用上自己身边的学具,可以是边拨闹钟,边说什么时候玩什么?也可以边画时间或写时间,边写或边画你要玩的项目。(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学生在自由讨论时,播放有关迪斯尼乐园的歌曲。2、学生展示、评议、奖励。\n第四课时用数学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17页第7题及练习二十三的部分内容。二、教学目标学生能用所学的教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三、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训练:12-69+815-712+817-97+89+54+813-515-813-518-76+42、出示《汽车图》书上的复习图,提问:你发现了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师: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要用到数学,你们还能举一个这样的“用数学”的例子吗?(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多媒体)同学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旅行吗?请闭上眼睛,呜——到了(电脑出示画面《美丽的大森林》)师:这是什么地方,从哪里看出来的?蓝蓝的天空、清清的小河、绿绿的草地、活泼可爱的动物,组成美丽的大森林。森林里,优美的音乐,许多小动物在玩耍。鸭子在嬉水,蝴蝶在采蜜,景色迷人,好热闹呀。大森林不但美丽,还藏着许多有趣的数学知识。老师现在把这些动物带到了我们中间,想知道他们是谁吗?1、组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反馈(1)请打开信封(分组活动,争先恐后地打开信封,倒出里面的小动物和情境图)这些小客人都是第一次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不想和他们玩呀?不过小动物有个要求,就是在玩的过程中,大家要把小动物帖到情境图中,并根据你们帖的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把它写在纸上。你们能行吗?(行)老师:这么有信心啊?那就发挥你们小组的力量,开始吧,咱们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愉快、最成功。1组:天空中,左边帖了9只小燕子,右边帖了7只小燕子,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几只小燕子?2组:草地上,左边帖兔子7只,右边帖小兔5只,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几只兔子?3组:红花上帖了8只蝴蝶,黄花上帖了6只蝴蝶,提出的数学问题是,一共有多少只蝴蝶?4组:小河里12只鸭子在戏水,又游走了5只鸭子,还剩下几只?展示各小组提出的问题。\n师:老师刚才到小组中去,看到同学们合作得非常好,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组提的问题?(根据每组学生分别展示的帖的画面)来点击电脑图。(2)老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你们能不能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呢?(让学生任选一个问题,但不能选自己小组的,分组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互相提问的形式,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只要学生能够说清楚每个问题用什么计算方法,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怎样列的算式就可以了。)(3)然后结合蝴蝶图,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老师:我们重点来看蝴蝶图,按刚才同学们分的左右分,还可以提些哪些数学问题?(小组讨论)学生:1、可以按颜色分。9+5或5+9;2、可以按在飞的和停在花上的。10+4或4+10;3、按大小分。12+2。小结: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能从左右、颜色、飞和停、大小这四个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一共有多少只?”。你们真棒!(三)发掘生活题材,注重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师:你们平时最爱到哪里玩?(出示“我们的校园”背景图)今天小精灵邀请你们到“我们的校园”去玩,愿意吗?1、跳绳活动(闪动画面)让学生说说图意,提出一些什么数学问题。2、跑步比赛,说出图意,并指出问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3、踢球活动(闪动画面)说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教师引导:踢球有什么人?除了这个问题外,你还能提什么问题?怎样解答?4、小组唱:说出图意,并指出问题,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1)踢毽子的、跳远的活动老师:看到这两个情景,你们想知道什么数学问题,又该怎样解答。接着按学生的活动的喜好将学生分成5组。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走到一起,开始小组讨论活动。各个学习小组自己去解决各自选的活动中的问题!(2)重点出示《第五组组合图》点击《第五组组合图》电脑图:选的是跳远、踢毽子、跳绳、分面包等活动,让学生自由提问:①小组1:从图上可以看到有跳远8人,踢毽子有10人,踢毽子比跳远的多多少个?式子10-8=2。②小组2:从图上还可以看到跳远的有8,老师有1人,求学生有多少人?式子8-1=7。③小组3:踢毽子的有10人,跳绳子的有3人,跳绳子和踢毽子一共有多少人?10+3=13(人)\n④小组4,分面包有8人,踢毽子有10人,分面包踢毽子一共有多少人?…………(四)实践运用(开放思维空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你们能用刚才的式子来说说这个式子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让学生自由提问:学生1:操场上有15个小朋友在踢球,4个小朋友在跳绳,跳绳的比踢球的少几个?13-4=9。学生2:妈妈给我买了8本书,爸爸给我买了7本书,他们一共给我买了多少本书?8+7=15。学生3:妈妈买了15个梨子,我吃了8个,还剩几个?吃的比剩的多几个?学生4:爸爸给我买了11辆玩具汽车,我送给朋友5辆,还有几辆?最后教师举几个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到数学的例子。师: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要用到数学,像刚才老师举的例子,都可以用数学来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