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动物乐园

更新时间:2022-06-10
类型:docx
大小:14.02 KB
页数:4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课件 > 一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北师大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动物乐园》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读法和作用,并能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建立符号感。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1、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2、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教学难点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创设情景,发现问题1、课件演示:动物乐园场景。今天,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小动物们都到动物乐园帮忙,热闹极了。我们看看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几只?2、汇报交流。(5只小白小兔,4只小小熊,4只小鹿,3只小猴子,2只小小鸟)3、设疑激趣:来了这么多的动物,到底哪一种动物比较多,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想知道吗?那我们来比一比看。①小组讨论:可以把谁和谁作比较?怎么比?比的结果是什么?A、独立思考。B、小组交流。C、全班交流。②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和同样多、比多、比少。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比较小小熊和小鹿的个数,认识“=”。(研究第一种情况)(1)图上有几只小小熊?几只小鹿?这两种动物,谁多?谁少?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用数的方法来比较。鹿有4只,小熊有4只,所以鹿和小熊一样多。)(2)学习等号小小熊有4只,小鹿也有4只,我们就说小小熊和小鹿的只数同样多,4和4同样多,要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课件出示4=4读作:4等于4(3)写一写。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4)举例:除了4=4以外,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来吗?根据汇报,师板书。看黑板上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等号两边的数一样)“两边相同用等号”。2、认识“>”、“<”(小兔和小猴比、小猴和小鸟比)(1)认识“>”。①汇报。把小猴子和小兔比,小兔子有5只,小猴子有3只,所以小兔子比小猴子多。②引出大于号。\n5比3多,在5和3的中间要用一个什么符号表示?等号行吗?“我们把这个等号变一变,”课件动画演示等号变大于号:把等号左边的口张大点,右边的口变小点,就成了大于号。(让学生体会到符号之间的联系)③这个式子5>3怎么读?(5大于3)。用手势帮助我们记住大于号,课件演示:把右手食指和大拇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2)认识小于号。5比3多,用“>”表示,那么3比5少,应用什么符号表示?课件动画演示:把大于号转个180度就是小于号。“<”的名字叫什么?(小于号)这个式子怎么读?3<5(3小于5)。课件:我们用左手表示小于号,撑开食指和大拇指,“大口朝右小于号”。(3)写一写。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规范地书写“>”、“<”。三、练习与拓展。1、练习使用“<”“>”(1)其他的动物比较的结果怎样?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完成?请同桌交流:说一说几大于几?几小于几?课件逐一出示。(2)引导发现: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①观察这些算式,用大于号和小于号时你发现了什么?②教师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两边相同用等号”。(3)课件出示书第13页“填一填”。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再讲评。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刚才我们学习了比大小,下课后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的?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第二节一、联系生活实例比较。 1、比大小、多少。(1)观察老师的讲台桌和小朋友的课桌,哪个大,哪个小?(2)师再出示两个球,一个篮球,一个足球。比比这两个球,哪个大,哪个小?(3)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一下我们身边的东西,找出两种物体来比一比大小。 (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观察比较,(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发现。)(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现在老师再拿出一个足球,同学们比一比哪种球多,哪种球少。(5)比较时不仅可以比大小,还可以比比数量的多少。例如这一小组的女同学有5个,男同学有7个,比比哪种同学数量多?(6)比较大小的时候,小朋友可以用眼睛看出来,比较多少时,小朋友一般要数一数再比较。下面同桌之间比较一下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学生同桌通过互相数,再比较。)二、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1、感知最大与最小。(1)刚才篮球和足球比,篮球大,足球小,现在这里还有一个球。(教师出示\n一个较小的皮球)比一比这三个球中,最大的是哪个?最小的是哪个? 生:最大的是篮球,最小的是皮球。(2)那足球呢?是不是也最小? 生:不是,足球不大不小。 (学生语言表述不能很清楚,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明白足球比篮球小,但比皮球大。)(3)几个不同大小的物体比较,最大和最小的,都只有一个。2、感知最大与最小,最多与最少。(1)教师出示3杯不一样多的水。比一比,哪杯水最多?哪杯水最少? (指名个别学生回答,教师追问原因。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一样大的杯子,水位最高的水最多,水位最低的水最少。)三、练一练。 1、课本第14页,第1题。 教师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要求,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2幅图和第4幅图教师要关注个别学生,如有发现问题要及时有针对性地讲评。特别是第4幅图,要引导学生观察得出,3个不同大小的杯子,如果水的高度一样高,越大的杯子装的水越多。 第3幅图要引导学生正确数出正方体的个数,因为有的学生会只数正方体的面。 2、练一练的第2题,第3题。 ①教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让学生明白是在给出的数字中分别找出“大于3”、“小于6”的数。 ②学生反馈交流时,引导学生得出“大于3”的数不包括3,“小于6”的数不包括6。 3、第4题,把方糖放入杯子后,哪杯水最甜?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认真观察每个杯子里的水,动脑筋想想,每杯水里都放人一块一样大的方糖,哪杯水最甜?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反馈:生:第3杯水最甜,因为这杯水最少。师:放人一样多的糖,水越少,水就越甜。四、数学故事。1、指导学生观察图,用自己的语言编个短短的故事,先让学生桌交流。2、学生反馈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故事情节中突出两杯水的同变化。3、教师根据学生编的故事提出问题:爸爸,妈妈,谁喝得多?4、组织学生小组讨论。5、小组反馈,教师引导学生代表小组说说小组同学的意见。师:哪个同学说说,你这组小朋友的意见。生1:我们这组认为爸爸喝得多,因为他很渴。师:你从哪儿看出爸爸渴?生1:因为他身上有披条毛巾。生2;我们不同意XX同学的意见,因为爸爸杯中的水只剩下一点了,而妈妈杯中还有很多,所以爸爸喝得多。 师:其他小组认为刚才哪个小组讲得更有道理呢? (学生大部分会觉得第2个同学说得更有道理)\n 师:教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做个实验。(教师把两杯一样多的水分别倒出一部分,剩下的不一样多,引导学生通过剩下的水来推断哪杯倒出的多。)五、实践活动。1、找一找。教师引导学生和书本中的淘气和笑笑对话。看看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和淘气向小朋友们说了些什么?生1:笑笑说:“我找3个比我高的人。”生2:淘气说:“我找2个和我同岁的人。”小朋友们也像淘气和笑笑这样,做个小调查,问问身边的人的年龄,比一比身高。2、说一说。老师看到了每个小朋友都在忙着做调查,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你找到了什么?六、总结:这节课小朋友有什么收获?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