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2-06-10
类型:doc
大小:73.50 KB
页数:9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课件 > 一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一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一、数与代数  一、复习内容: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2、100以内的数的认识。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二、数的认识(百以内数的认识)  1、正确地认读、写百以内的数。其中要掌握看实物图用数表示,看计数器上的珠子写数字。  2、百以内数的组成。清楚数位的顺序(例如知道从右边数的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掌握数位上数字的意义,明白数的组成。  3、按规律数数。会运用一定的方法来数出所给物体的个数,(例如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还能观察到所给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填空。  4、正确比较数的大小。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例如在59、21、46这三数中,利用59比21多得多,46比21多一些的信息,从而选择结果。  三、数的运算  1.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两位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其中包括进退位的运算)口算至少要让孩子达到每分钟六道。  2.混合运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  3.估算。如:估计50元可以买哪两种玩具,乘车时两个班乘哪一辆车合适。  4.比较。在比较算式和算式的时候,灵活的通过观察,发现规律,不用计算比较出两个式子的大小。会用多得多、多一些、多一点、少得多、少一些、少一点等词描绘数与数的关系。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1、方法:①相加算减②分解法如:12—9=312—9=3过程:想9+3=12过程:把12分解成10和2则12-9=3102先算:10-9=1再算:1+2=31★2、应用题:①已知条件里知道了其中一部分和另一部分,求总数,用加法计算。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一共、共、总的、原有等。②已知条件里知道了总数和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问题里常见的关键字:还剩、还有、应找回等。\n2、100以内数的认识★1、10个十是100,读作一百.100是由10个十或100个一组成,它是一个三位数。2、数数时,可以一个一个的数,也可以二个二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百十个(右边)第三位第二位第一位★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当计数器上个位或十位一颗珠子都没有时,就写0占位。5、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时,计数器各数位上的珠子数和这个数的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字相对应。★6、只有个位的数是一位数,如5、7、2;最大的一位数是9。有个位、十位的数是两位数,如32、2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有个位、十位、百位的数是三位数,如100。100是最小的三位数。★7、一个数,个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一;十位上是几,表示有几个十。反之,这个数有几个一,个位上就是几;有几个十,十位上就是几。8、数的顺序《百数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3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举例:以333435为例:①和34相邻的两个数是33和35;33和35中间的数是34。②比34少1的数是33,比34多1的数是35。③34前面的数是33,后面的数是35;④35比34多1,33比34少1。以52为例:①52和60之间的数是:53、54、55、56、57、58、59;(即大于52小于60的所有数)②52前面的五个数是:51、50、49、48、47;后面的五个数是:53、54、55、56、57。③52前面的第五个数是:47;后面的第五个数是:57。\n★9、两位数比较大小,先看十位,十位上大的数就大,当十位相同时,就比个位,个位大的数就大。★10、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的用法。两个数相差很大时就用多得多,少得多。相差很小时就用多一些,少一些。例如:37634相比较后,37和6相差很大,就说37比6多得多或6比37少得多。37和34相差很小,就说37比34多一些或34比37少一些。11、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如:30+2=32(想: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数是32。)32—2=30(想:32里去掉2个一,剩下3个十)口算方法:个位相加,十位不变;个位相减,十位不变。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相同数位相加减,从个位算起,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要算得即对又快,必须分清不进位,进位,不退位,退位。进位加法可用接数法计算。★2、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时:①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②从个位算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如:24+8=32十个24+1832★3、用竖式计算退位减法时:①数位对齐,即个位对齐个位,十位对齐十位。②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1,个位作10,个位计算完成后,十位要减去1。如:36—8=28十个.1036—8284、各类分解法(1)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35+2=37想:先算:5+2=7305再算:30+7=57\n进位:①35+8=43②35+8=43想:先算:5+8=13想:先算:35+5=40305再算:30+13=4353再算:40+5=451340不退位:35—2=33想:先算:5—2=3305再算:30+3=333退位:35—8=27想:个位不够减,从十位拿出一个10和个位合起来再减,十位3个十拿掉1个十,剩2个十,即20。2015先算:15-8=7再算:20+7=277★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拿出1个十,与个位数合在一起再减,同时十位数必须减少1。(2)两位数加、减整十数35+20=5535—20=55想:先算:30+20=50想:先算:30—20=10305再算:50+5=55305再算:10+5=155010★5、补充:各部分名称相应计算公式加法算式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加数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四、解决问题。  1.情景的问题。灵活根据情景选择正确计算方法,理解生活中用加法,减法解决的不同的语言表述形式,2.提问题。只要求能用三句话完整的表述信息和问题,不过在训练时仍然对于问题的书写进行了一定的训练。  3.常见的量。  \n(一)人民币的认识  (1)回顾和加深各种面值人民币的印象。  ★1、1元=10角(1元钱可以换10个1角)1角=10分(1角可以换10个1分)1元=100分(1元钱可以换10个10分,即100分)★2、简单的计算: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元和元,角和角,分和分单位都相同的才能计算。★3、小数表示法。小数点左边是几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几表示几角,第二位是几表示几分。写作几元几角几分时,是0的可以不写出。左右元.角分小数点(2)(根据实图的张数计算总共()元()角,明确元和元相加减,角和角相加减的原则。并会计算当角和角“满十”后,换算成一元的知识迁移。  20元+17元=()元1元+5角=()  5角+5角=()元40元-25元=()  100元-45元=()元2元3角+3元=()8元7角+3角=()元1元2角+8元8角=()  (3)正确利用元、角、分的关系,进行换钱的练习。  (1)一张50元能换成()张10元。  (2)一张100元能换成()张50元。  (3)4张5元能换成()张10元。  (4)一张50元能换成()张20元和()张10元。  (4).会应用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1.笑笑买了2枝铅笔,每枝铅笔8角钱,她买铅笔用了()角钱。  2.一个面包8角钱;一袋牛奶比一个面包贵7角钱,一袋牛奶的价钱是()元()角。  3.一个排球40元,一个篮球比它贵30元,我有50元,买一个篮球,够吗?如果不够还需要多少钱?  \n(二)认识时间  (1)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1、钟面上有什么?①时针:粗短。分钟:细长②12个数字,从1—12③一共有12个大格④每个大格分成5个小格⑤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2、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3、时针走一大格(1时),分钟就走1圈(60分);相反,分针走一圈(60分钟),时针就走一大格(1时)。所以1时=60分;60分=1时。★4、读时间时,先看时针,时针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分针走过每个大格时刻表示的分钟数要记住。★5、时间计算中,单位相同的相加减。时和时相加减,分和分相加减。  (2)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间,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出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几时整(分针指着“12”,指针指着“几”)如:7:00(7时)几时半(分针指着“6”,时针超过“几”)如7:30(7时半)几时几分(先看时针,时针超过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看分针,尺子帮忙看刻度)如:7:01(7时1分)(1~9分中间加0)7:10(7时10分)(3)会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1、在钟面上,时针是又()又(),分针是又()又(),当分针正好指在12上是(),当分针正好指在6上是()。  2、现在是3:42,过5分是()。  3、小名今天早上6时起床,过半个小时吃早饭,他吃早饭的时间是()。  在对于学生的计算准确性的训练上,让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最后要养成回头看的好习惯。  \n解决问题题型1.求和求总数。如:梨有24个,苹果有30个,一共有几个?2.求剩余。如:树上有16只小鸟,飞走了4只,还剩几只?又如:停车场有36辆车,开走一些后还剩9辆,开走了几辆?3.求相差。如:红花有32盆,黄花有9盆,红花比黄花多几盆?(或黄花比红花少几盆?)4.求原来。如:体育室借出18根绳子,还有7条,原来有几条绳子?5.求其中一部分。如:我俩共摘了43个松果,你摘了20个,我摘了几个?6.买东西。如:玩具汽车要56元,塑料娃娃8元,买这两样共要多少钱?东东付了70元钱,还能找回几元?7.求比一个数少几。如:大猫钓了23条鱼,小猫钓的比大猫少10条,小猫钓了几条?8.求比一个数多几。如:比赛中一班得了41分,二班比一班多得5分,二班得了几分?找规律1、通过颜色,形状找规律。★2、通过数字的变化找规律,当每个数都不相同时,先算出每两个数之间相差几,然后再找规律。常用规律:单数13579111315171921……双数2468101214161820……\n二、空间与图形部分  一、复习内容:  教材第一单元(位置)、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二、知识技能目标:  观察物体:1.明确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  2、能正确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及位置。3、位置的表示: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前边、后边。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图形的拼组:1、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  2、能在具体的活动中,将图形进行分割和组合;  3、会用七巧板拼图。  平面图形的拼组⑴区分正方形和长方形长方形的特点:相对的两条长边相等,相对的两条短边相等。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长度都相等。正方形(四条对称轴)长方形(两条对称轴)(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②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③四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可拼成正方形和长方形。立体图形的拼组(1)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面相同。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相同,都是正方形。(2)常见拼组①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可以拼成长方体。②八个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当有好多个正方体重叠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忘数最底层或者最后面被遮掉的小正方体。三、复习重点  观察物体:辨认和区分上下、前后、左右。  图形的拼组:辨认图形,及图形的分割与组合。  \n四、推荐方法及措施:  观察物体:1、提供简单的实际观察活动,进一步提高切身的体验;  2、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图中的人物,想想自己所处的位置。  3、题型可以用连线、填空或判断等形式。  图形的拼组:  1、图形的辨认:  1)、给出各种形状图形,将图形进行分类,能够正确书写图形的名称。  2)、数一数组合图形中的简单图形,也可以与统计部分结合起来复习,例如应用不同图形采取不同的记录方式来绘制记录单。  3)、在立体图形中找出平面图形,清楚什么图形会出现在哪种立体图形上。  4)、在一个有趣图形中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准确的数出不同图形的个数。  三、统计与概率  一、知识技能目标  数据统计:  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  2.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和作出简单的推测。  二、复习重点  统计:  1、结合实际问题,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在实际的情景中通过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并教会一些统计的技巧。  2、根据统计图、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推荐方法及措施:  统计:  1、复习时仍然要创设适当的情景,既让学生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也激发学生对复习的兴趣。从而根据数据现象,制作条形统计图。  2、利用有效的方法从有序排列或者无序排列的信息中,收集到有效的数据。  3、在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采用画圈、打点或者写“正”字等多种方法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避免数据的出入,也可用不同的图形4、在涂统计图时,为避免学生少画、多画的情况出现,可指导学生先根据数据在统计图中作出相应符号后,再将统计图画完整。而在补充题目中已涂好的部分时,还要记得检查题目所涂部分是否正确。  5、要指导学生学会检查。要明白:所有数据之和要和所统计的总数相吻合。  6、为使统计图形美观,要使学生养成利用直尺作图的良好习惯。  7、可以结合加减法或图形来进行复习,加强知识间的联系。8、记录方法和符号没有统一要求,常用的有打“√”、画“○”、用“正”表示等。注意:一个完整的“正”字是5笔。表示数量5。9、在涂统计图和填写统计表时,要清楚统计图里每个小格表示的意思。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