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反思资料

更新时间:2022-06-10
类型:doc
大小:41.50 KB
页数:5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课件 > 一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教学反思一、《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讲是一堂比较抽象的课,他们还不能深刻理解各种图形的特征。为了让孩子们掌握好本节课的知识,我用一个较为生动有趣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平面图形是由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来的,让他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知识都与我们数学是息息相关的,培养他们多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本节课设计较为严密,能抓住重点,难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来着重讲解,能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让学生感悟平面图形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但是有些地方仍然做得不太好,让学生把画好的平面图形贴到黑板上,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板书设计上不大好,应该先帮学生分好类,老师先在黑板上贴好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然后一组一组轮流上去贴,但是我却交代不清,而且高估了学生的能力,没有深入去理解一年级的学生。本堂课能强调平面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得来的,强调学生在回答问题是一定要强调面,例如:黑板的面是长方形。学生在回答问题是有一个错误就是喜欢把圆说成圆形,最主要的原因是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种说法的影响。二、《十几减9》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活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在新课标指引下,我在课上充分尊重学生,不但让学生独立尝试、探索,交流,充分肯定学生的合理算法,而且还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因此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这堂课中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较实在的体现。“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对于后边“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为“十几减几”退位减法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三、《十几减8、7、6》教学反思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心里想着学生已经能把十几减9得计算方法说得较好了,那么只要学生能把方法迁移到新知的学习中,学习十几减8,7一定没什么问题的。可在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反应着实让我大吃一惊。绝大多数学生看了“15-8”后都知道等于7,可是在交流算法的时候却没有这么热闹。个别孩子提到了“破十法”,但有的学生还不知该怎么“破十”——减不知减几,加不知加几;用“相加算减”的方法时,由于对8,7加几这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熟练,想起来也是磕磕绊绊,速度慢正确率也不高。看来我高估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口算能力。特别是对于“破十法”,我们不能只教给学生“破十”的方法即“怎么破”,还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这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就比如“十几减9”,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虽然想到了先用10-9=1,但是他们只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想到的。至于为什么要“破十”也就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他们却不明白,更别说还没想到的学生了。因为他们没有体验或者是有过这种经历却不曾思考过“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就是对“破十法”没有真正的理解。所以在今天的学习中出现了有部分学生不知道利用迁移或者想到了但不知道该怎么用。看来还得去生活中找一找“破十法”的运用,带着它走进课堂,帮助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我想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真正地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为自己灵活运用。四、《十几减5、4、3、2》教学反思\n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就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而言,学生已经能够顺利迁移,绝大多数学生不仅能自主迁移、正确解答,就连平时不太会表达、思维较慢的几个学生也能顺利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只是速度稍慢。究其原因:一是,学生在同类型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渐渐熟悉、掌握了这种类型的题目的思考方式;二是,重视学生对已学减法算法的口头表述;三是,学生20以内的进位加练习得比较扎实。五、《解决问题(多余条件)》教学反思在整堂课中始终觉得自己有点罗嗦,学生讲的太少,教师扶得太牢,给学生的空间有点狭窄,用我的方式将他们框在一个房间里面,怕他们太自由乱了自己的方寸,在驾驭课堂组织的能力上我离运筹帷幄还有很大的距离。六、《分类与整理》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学生能按照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和排列;在比较、分类、排列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标、表格)呈现分类结果,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例1的情境从解决实际问题入手,将分类的教学与计数(统计)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体现了分类的学习目的。例1的情境和小精灵的话揭示了分类的含义,同时给出了分类的标准(不同的形状)。最重要的是同时揭示了分类的目的计数,从而体现出分类是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而将这些内容呈现在幻灯片上,更有助于帮助学生确定小组讨论的方向。最后,以汇报讨论结果结合多媒体呈现3种分类计数的方法。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本节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我在设计这节数学课时,着力体现以下一些新课标理念:   一.注重情境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如数智慧星、为农民伯伯数花生种子、例举生活中100以内数的应用等,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产生亲近感。   二.本课通过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组内自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由地接力数数、互相之间的猜数游戏、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尤其在汇报小组合作数百以内数的方法时,就是一个小型的学生研究成果发布会。八、《 数的顺序》教学反思 数的顺序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的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1、在教学时,我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填写百数表时,因为学生已经有了数数、读数、写数的基础,所以我让学生去独立填写,从而形成100以内数的顺序的鲜明表象,为进一步加深对各数的顺序的记忆,也为理解和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打下基础。 2、通过对百数表横、竖、斜各方位的观察,使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了解每个数在数目表中的位置、与相邻数的关系,对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此表的观察,从中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九、《多一些,少一些》教学反思 1、利用"猜想"的情景引入新课,为新知识作铺垫,通过数的变化,让学生明确数目增大,比较结果也会变化。根据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我发现学生表现积极学习气氛活跃,用词也很准确。总之引入新课阶段达到良好效果。 \n2、在例题探讨过程中(比较红、蓝、黄球的数量),首先教师应以平等的意识,宽容的心胸接纳学生,亲切地和学生说话。比较多少,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数相比,所用词也会不同。应启发学生用哪个词描述更为合适?那就要采用充分让学生讨论,达成一致,用"多得多"比较恰当。所以"58比15应该'多得多',15比10才应该是'多一些'"。 3、在例题的拓展中,学生举手非常活跃,都想把表现自己,我忍不住多提问了几位学生。其实要让学生用同桌或前后相互说一说,提问形式毕竟有它的局限性,达不到人人参与。 十、《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反思对于例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计算过程,从而得到不同的方法。大多数学生想到的是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而往前数,往后数,如果数的数据不大,是一个好的计算方法。更有聪明的学生已经知道了计算的实质,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或减十一、摆一摆、想一想这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该实践活动能够充分利用儿童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笔者设计一些有层次的“玩法”:尝试摆、探究摆、运用摆、模仿写,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100以内的数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让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中,笔者不仅注重了“基础知识的感悟”,而且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一些数学的意识,如猜想、验证等。学生在猜测用“10个圆片可以摆11个数”后,教师质疑:“到底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那好就动手摆摆看。”……设计的意图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而是有一种“验证”的体验,逐步培养学生检验的意识。十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找一找,看一看认识人民币,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1.准备不足:教师的教具没有准备好,若准备一些真币进行对比教学,效果可能好一些:教学准备不充分,没有课前排好座位,分好小组;学生的学具准备的也不充分。2.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教学环节没有完成。十三、《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反思由于现实情况是:在货币流通、商品买卖中使用的人民币基本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因此,教材始终以“元”为主线,例题和练习均是围绕“元”和“角”间的换算。但为了学生学习的连贯性,我还是加插了“角”与“分”的相关教学和练习。十四、《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材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整十数加、减和相应的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教学时做到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比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场境提供的资源,让学生提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探讨计算方法。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节的探索中,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再如,借助教材设计的“发新书”、“买玩具”等,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情境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2、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本节课的口算,学生应做到能正确进行计算,绝大多数学生应达到每分钟做10题左右。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十五、《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教学反思\n在课堂教学中,能信手拈来,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并导出数学新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数学的关系,让学生通过学习树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的意识。在探究算法时,注意引导学生将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迁移、学以致用的能力。在练习时,注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用情境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愦憾的是在教学时,忽视了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教学和探究算法时,理性够多,感性不足,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利用直观性的教学,如利用教学具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导致了中下生对算理的一知半解。十六、《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1、本课教学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在设计中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己提问题,通过直观操作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算法多样化,注重把操作与思考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操作、交流,让学生经历有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2、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师自身角色的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鼓励学生多动口动脑,训练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十七、《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捕捉图中的信息,能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列出算式,并借助摆小棒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能区别两种算式在算法上的区别。本节课不仅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理解算理、归纳算法以及分析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十八、《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分几十减几和几十几减几这个两个部分。课前,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或多或少的会有自己方法算一算这类题目。所以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动。但我感到除了会算这个任务之外,这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接触和感受退位,所以在教学中还要突出这点。我是在这些方面突出退位想法的。在第一个环节中,以问题“怎样从3捆小棒中拿走8根?”突出个位不够需要从十位退1,从拆小棒体现一个退1的过程。第二个环节中,列出算式后,让孩子谈谈自己的想法,再结合课件中动画的演示,让孩子感觉到不管是哪种方法,都是单根的小棒都不够拿,都需要拆开一捆,只是从哪里去掉的方式不同,算法就不同。十九、《认识小括号》教学反思在进行“小括号”的教学时,我设计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景——买图书,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找钱的问题时,引发了矛盾冲突:10-2+3必须先算2+3,可是怎么才能看出先算2+3?这时我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没有马上出示小括号来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创造一个符号来表明先算2+3。启迪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们结合自己内心的感受与体验设计出各种符号来解决问题,有横线、波浪线、圆圈、小括号、小人、兔子、门等等,显示出自我才能,体现自我个性。教师对学生创造的符号给与充分的尊重,同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差异资源,让学生引出了小括号,把握了小括号出现的时机,突出了小括号的作用,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二十、《找规律》教学反思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n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