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认识闹钟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上册)保康县马良镇小柳晶晶\n内容提要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法学法,总体设计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钟表》是一年级数学教材第 1册第 7章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1-20个以内数字的加减法,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本节内容是在第一学期内容的末尾部分,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其他学科和今后数学的长远学习打下基础。\n二、教学目标一般来说,一名6岁的儿每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这样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根据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童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钟面和电子表面,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正确地读、写整时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n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讨论、交流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数感。\n二、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n三、教学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通过提供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来进行教学来突出重点。难点:特殊时刻的认识。通过组织学生用钟表练习拨出整时来突破难点。\n四、教学准备课件,钟表实物,钟表学具。\n五、教法学法教学策略(说教法)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以下方法: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2、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3、实践探索学习法:教学中设置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数学学习的过程。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拨一拨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n六、教学过程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4)思维拓展(5)板书设计(6)引导学生总结全课.\n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n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用课件让大家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的作用。这样引出课题:认识钟表。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景。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n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认识钟面。\n初步认识钟面。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自己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不容易将知识转为内化,如:有的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结合手上的闹钟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点,这样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导的原则。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认识钟面。\n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认识整时。整时7:00\n学习整时的认、读、写。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将2个钟面出示在课件中,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共识:这2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总结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方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认识整时。\n4时-4:00你发现了什么?6时-6:00\n发现了什么?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两个0,冒号,冒号左边是几时就是几时。如7时就是7:00\n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方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利用教材,看84页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钟?自然巧妙地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生活中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练习,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使知识内化。(课件展示)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认识整时。\n你发现了什么?Loremipsumdolorsitamet,consecteturadipisicingelit,seddoeiusmodtemporincididuntutlaboreetdoloremagnaaliqua.Utenimadminimveniam,quisnostrudexercitationullamcolaborisnisiutaliquipexeacommodoconsequat.\n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练习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知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动手拨出时间。1、让学生看课本85页图,让学生边看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做什么”然后让学生写出每个时间,再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这样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源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n小明的一天\n小明的一天\n小明的一天\n小明的一天\n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和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这样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方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3、让学生用手中的钟表学具拨出任意整时,小组互相说出所拨的时间。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n四,思维拓展\n四,思维拓展\n四,思维拓展\n四,思维拓展\n五,板书设计7:00-7时\n六,课堂总结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训练,回家在爸爸妈妈帮助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