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材说明: 1、教科书第2至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意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 2、教科书第4至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事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学生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教学建议: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教师出示图之后,不要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分散他们的兴趣,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当他们的好奇心得到满足以后,再带着任务去观察。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数数时,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充分地观察,充分地数。 3、应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观察、数数的活动,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数、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4、应全面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要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以便做到全面的了解。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可以给适当的帮助,但不必花过多的时间。 5、应注意结合教学,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n课时计划2019年8月12日星期一第2课时课题数一数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数习惯。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感知数数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教学重点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 用语言表达观察的结果。教学资源10以内的数字卡片。手工纸片。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引入二、探究过程一、 谈话引入课题:我们平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二、看图数数:1. 激发观察兴趣。(1) 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2~3页彩图。(2) 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3)问: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国旗图(2)师:一面国旗,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4)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三、认读1~10各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学生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学生回答:有1面国旗\n三、课堂总结;四、课外延伸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四、数身边的事物:如教室里的物品,书包里的物品 五、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家人,好不好?学生用数说身边的事物。板书设计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课后反思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4、开放性练习 \n课时计划2015年8月14日星期三第2课时课题比多少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资源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引入二、探究过程一、听故事,提问题教师放录音: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三只小猪分别盖的草房子、木房子、和砖房子)(一)教学“同样多” 请学生听后回答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同样多。)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一边看书一边回答同桌合作,摆学具卡片,边摆边说。\n三、课堂总结;四、课外延伸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三)、教学“多些、少些” 1、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小猪和木头哪个多,哪个少。教师板书:多、少。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二、运用新知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四、作业:下课了和同桌一起画一画花和小鸟,比一比谁画得多,多几个。说说生活中“同样多”“多些”“少些”的例子。板书设计课后反思\n第二单元位置教材简析本单元帮助学生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2、依照学生空间方位的认识顺序进行编排。学情分析对于“上、下、前、后”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到,可以尽量让学生独立辨别,而“左、右”则需教师引导学生从以自身炽心过渡到以自然标志为中心进行辨别。教师要适当把握教学要求。因为“左、右”的相对性比较难理解。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或教师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充分地体验,应避免抽象地让学生判断。“左、右“的相对性仅要求学生了解,不做更高的教学要求。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其相对性。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过程与方法本单元主要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有关“位置”的活动,从中感司位置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从而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法与学法本单元的学习,主要通过操作、实验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有关“位置”的活动。教师应加以必要的点拨,让学生开动脑筋,在活动中理解知识,通过交流,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本单元适合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2课教学。\n课时计划2019年8月15日星期第2课时课题上、下、前、后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其相对性。2使学生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过程与方法本单元主要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有关“位置”的活动,从中感司位置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从而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上、下、前、后”的含义,会用“上、下、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资源挂图、小动物贴图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引入二、探究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位置师:现在交通便捷,而且有序,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画面一: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画面二: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二、探究新知(1)教学“上、下”的位置关系。①观察画面,认知“上、下”的位置关系。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师:对,是红绿灯,它们的作用可真大。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联系实际提问:刚才,同学们把3盏灯的上、下位置关系说得很清楚,(板书:上下)再看看,在我们的教室有这样的上、下位置关系吗?我们的身体上呢?②学生自由说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自己看到的情景。学生尝试用“上、下”说主题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n三、课堂总结;四、课外延伸练习。把数学书放存课桌的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数学书的上面,然后把你的双手压在文具盒上面。说一说,数学书上面是什么?你的双手下面是什么?(2)教学“前、后”的位置关系。①认知“前、后”的位置关系。下面,请小朋友继续看画面,绿灯亮了,汽车继续前行,这时,画面上有几辆车,你能不能用“前、后”来说说它们又是什么位置关系呢?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板书:前、后)师:你喜欢哪辆车,就用“前、后”说说它的位置。练习。a.出示十二生肖图,让学生说说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谁排在谁的前面,谁排在谁的后面。b.教室里的座位也有前、后这样的位置关系,看看你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同学的在另一个同学的(被念到的同学请站起来)。还可以问:从前往后数,他的前面有几个人?后面呢?三、运用知识.巩固练习(1)师生一起玩“做一做”的游戏。然后同桌两人出座位玩边说方向位置边拍手的游戏。(2)做“说反话”游戏。四、质疑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例子说明吗?学会了“上、下、前、后”的位置知识,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将它们进行应用。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中的“上、下、前、后”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车的位置。学生自由说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板书设计课后反思\n课时计划2019年8月16日星期第2课时课题左、右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过程与方法本单元主要通过操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参与有关“位置”的活动,从中感司位置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从而体会到空间方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教学难点“左右”的相对性。教学资源计算机课件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引入二、探究过程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1、感知左手和右手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4、揭示课题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板书课题:左右)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字下边是个“口”字。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1、摆一摆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2、数一数学生自由说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自己看到的情景。学生尝试用“左、右”说主题图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学生用“左右”\n三、课堂总结;四、课外延伸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从右数橡皮是第--------个从左数橡皮是第--------个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3、说一说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计算机演示印证)5、相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三、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问:相邻是什么意思?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3、摆一摆老师说,学生摆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车的位置。学生自由说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n“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为两段: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两段在编排上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数的认识都是从数的基数、序数含义,写法,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各个方面进行。不同点是:计算的编排方式不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认数与计算分开编排,先集中认识1~5各数,再教学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认数和计算穿插编排。计算穿插在认数(6、7;8、9;10)的各段中,每段在认数之后都有相应的加减计算。“1—5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重点: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难点:建立数感、符号感。关键:使学生经历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一、教学内容1~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认识;0的认识和加减法。二、课时安排(共约10课时)(一)教材分析1~5的认识采用集中编排,从数概念的不同方面:基数、数的顺序,书写,大小比较,序数、数的组成等几个方面进行认识。●充分感受基数含义。具体---抽象---具体(教材中安排从实物→数→实物)通过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回到具体的方式,让学生体会1-5各数的基数含义。●认读数在体会基数的含对基数含义的理解还包括认读数。包括两个方面:一认识数字,会读、知道怎么念。二看数字能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这两方面的任务,应该在体会基数的含义过程中完成。●数的顺序。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由于学生很早就记住了数词的顺序,只要他能认得这些阿拉伯数字(把这些数词和相应的阿拉伯数字对应起来),知道它们的顺序并不困难。现在我们不仅要让他们知道这些数的顺序,还要让他们理解为什么是这样的顺序。●1~5的写法。重视书写、分散难点。由于1~5的认识是集中编排,因此受教材编排方式的影响,1~5的写法也集中在了一起。但这里并不是要求集中教学1~5的写法。实际教学时,老师们要重视书写,但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把写数分散进行。(二)教学目标: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5各数的过程,会读、会认、会写1~5的各数,知道1~5的数序。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书写的习惯。3、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三)教学流程1、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2、实践活动:看图认数、读数,从现实中抽象出数。3、反馈实践,交流。再数的抽象中回到具体。4、利用拨算珠、画点子等活动感知数的顺序。5、有重点指导书写。6、巩固练习并提升。课时计划\n2019年8月19日星期第2课时课题1-5的认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5以内的数的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教学重点熟练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难点掌握顺序操作的方法教学资源小棒、小方块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旧知二、创设情境,数数三、认识1-5各数的形状四、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教师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说说谁多,谁少。1、谈话:观察课本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各有多少。2、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事物的数量。1、教读贴在黑板上擞字卡片1-5。2、请同学们看自己的卡片,每个人发挥想象,同桌互相说一说卡片上的数字形状像什么。3、师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请你们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请你们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并分别用它们摆出你们喜欢的图形。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并在班上说一说学生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并明确:数画面上的事物最好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少的,再数多的。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自己擞实际上产,根据数字卡片上的数字的形状发挥想象。学生可能会说:1像小棒,2像小鸭,3像耳朵,4像小旗,5像秤钩。学生操作,推荐代表上台摆小棒。\n五、反馈实践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们能用小棒小表示出来吗?你们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2、老师拿出3个苹果,并要求学生不出声,在心里说老师拿了几个苹果。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3、同桌之间考一考。请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用1-5各数表示。学生拿3根小棒摆出的图形除了三角形还有其他图形;拿4根、5根小棒摆出的图形除了正方形、五边形外,还有许铄同的图形。1、学生动手用小棒表示。2、学生动用用小椿表示或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3、同桌之间活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9年8月21日星期第2课时课题比大小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n(1)引导学生从事简单的初步统计活动,用象形统计图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2)通过让学生整理3种水果学具,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认识符号“>”“<”“=”,理解其含义。教学资源4个梨、3个桃、2根香蕉、5个苹果、9朵花的图片。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旧知二、讲授新知1、师问: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听?顺数1~5,再倒数。2、与4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几?3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1-5这5个数字。请你试一试1、出示主题图。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教学“3=3”(1)猴子最喜欢吃桃子了,请你们看一看:有几只猴子和几个桃子?每只猴子能吃到一个桃吗?学生回答后,出示:一只猴子对一个桃子。(2)每只猴子能吃上一个桃子,桃子一个也没多,那猴子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3)学生回答后告诉学生:同样多可以用等号“=”表示,并且在图下面板书:3=3,然后熟读这个式子。2.教学3>2(1)吃完桃子,猴子又准备吃香蕉了。有几只猴子和几根香蕉呢?(2)每只猴子能吃到一根香蕉吗?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回答后老师告诉学生:3比2多,3比2大,可以用符号“>”来表示。3>2,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3)看一看“>”,说一说大于号的形状。大于号还可以用手势来表示。教学生读3>2。指名读,齐读。3.教学“3<4”学生回答学生试写学生回答(我发现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是尖尖角对着小一些的数,大开口对着大一些的数,等号是两根一样长的线。)\n三、巩固提高方法同“3>2”。让学生说一说小于号“<”的形状是怎样的?与大于号的形状对比来说。4.区分“>”、“<”和“=”(1)我们认识了“>”、“<”和“=”,(2)汇报记忆方法。(3)游戏:①举牌子,老师说符号名称,学生举起相应的符号。②看谁手势快,老师说符号,学生用手势表示。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这题首次使用关系符号“>”、“<”。不要求学生写“>”、“<”,只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两个关系符号的含义,根据题中的图意在“>”、“<”两边的括号里填上相应的数字。1.思考题。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的方法可能有多种。如:有的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线,用学具摆出兔子多,萝卜少;所以有一只兔子吃不上萝卜;也有的学生数出兔子是5只,萝卜是4个,4<5,所以一只兔子吃一个萝卜不够。2.老师将1、2、3、4、5、=、>、<等数字和符号摆在黑板上,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有3只猴子,2根香蕉,第1只猴子吃1根香蕉,第2只猴子吃1根香蕉,第3只猴子想吃香蕉的时候,香蕉已经没有了,第3只猴子没吃到香蕉。猴子的只数比香蕉的根数要多。也就是3比2多。)怎样记住它们呢?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有什么方法记。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9年8月23日星期第2课时课题第几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2、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的方法学习感知。\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教学难点明确数的方向决定次序。教学资源主题课件,学具卡片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境二、讲授新知1、师生交流。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你们非常熟悉的地方,想知道是哪里吗?2、教学“购票图”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回答学生观察图画,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人。引导学生明白: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n三、反馈练习四、拓展练习),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动手操作,深化感知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关于“第几”的例子。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9年8月27日星期第2课时课题分与合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掌握4和5的数的组成,能够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有序思维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学具操作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能够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让学生初步建立数感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教学资源5根小棒,5个圆片。多媒体/数字卡片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二、探究新知出示计数器老师拨珠:1、先拨两颗珠,问:这是几颗珠,可以用数字几表示?2、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3、如果再增加一颗珠,这时又是几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4、请你比一比:4和3谁大,谁小?请你用符号连接。1、对口令抢答游戏2、玩猜一猜游戏。教师先示范,然后学生同桌互相猜一猜。3、举数字卡片练习。教师任意出示一个数,学生举出相应的组成。如:教师出示4,学生可以举出1和3或者2和2的数字卡片。444╱╲╱╲╱╲1322315555╱╲╱╲╱╲╱╲14233241332╱╲╱╲╱╲1221114个红花片,分一分,有几种分法?反馈情况。读一读,集体读,个别读。游戏,猜一猜。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共有4个园片,左手有2个,右手有几个?共有3个园片,左手有1个,右手有几个?……2.5的组成学生观察并回答这是2颗珠,可以用数字2表示学生回答,并派代表上台写数字3。一名学生回答,并在黑板上写数字4。4和3比,4大,3小。即4>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讨论,动作摆一摆。同桌讨论,然后汇报\n三、拓展练习小朋友都有5根小棒,你能把5根分成2部分吗?学生独立操作。小组交流,把组内意见记录下来。各组派代表全班交流全班讨论得出:读一读。二、巩固发展:1.20页做一做第一题老师出示卡片5,同桌合作各拿出圆片或数字卡片使两人拿出的合并起来是5。比一比哪一桌得出的最多。学会如何找朋友,合并起来是5的,用直线连起来。对口令游戏我说3,我说2,3和2组成5我说2,我说3,2和3组成5我说3,我说1,3和1组成4……三、小结:你学会了什么、学到了那些本领?把今天学的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学生先在小组里讨论,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9年8月30日星期第3课时课题加法(一)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2、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3、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灵活应用。教学难点能从不同的计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二、探究新知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 )3 ( )5。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用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3)教师说明: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2学习加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教师说明: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4)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5)读加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2)(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教师启发学生说出: ①有2只蓝纸鹤,有1只红纸鹤,合起来是3只纸鹤,2+1=3。 ②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合起来是3个小朋友,2+1=3。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n三、拓展练习 ③有2个男同学,1个女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2+1=3。 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3个同学,1+2=3。 …… 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含义。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2)做一做的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③汇报交流 4+1、1+4、3+2、2+3、1+3、3+1…… 2看图,体验加法含义。 打开教科书第23页,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3看算式摆一摆。 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学生操作,表述含义。学生操作。 独立操作,边摆边说。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板书设计课时计划2019年9月2日星期第3课时课题加法(二)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2、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3、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心。\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灵活应用。教学难点能从不同的计算方法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旧知二、探究新知三、拓展练习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 )3 ( )5。555514233241导入: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大森林里看看,请仔细观察,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和组内小伙伴说一说。课件同时出示动画情境:先出示树枝上的3只松鼠,伴着松鼠的叫声,又跳来2只松鼠。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根据这一情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求树枝上一共有多少只松鼠,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表示吗?怎样列式计算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3+2=5独立思考,自主探索3加2等于5,你们是怎么算出得数5来的?探讨多种算法。全班交流,展示各种算法。师生评价,总结提炼。不用数数,也不数学具,想一想,用什么方法算3+2=5更简便呢?小结,教师强调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并说明理由利用课件动态展示小猫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说图意,并列式,再在方杠里写得数。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学生认真看图一共有多少只松鼠?学生回答学生先独立想一想,同桌之间再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n4+1=51+4=5订正时指名说说是怎样计算得数的,并引导思考:不看图,不数实物,你能算出4+1等于几吗?学生操作,表述含义。学生操作。 独立操作,边摆边说。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9年9月5日星期第3课时课题减法(一)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n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演示,使学生建立减法的要领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用数学知识交流的意识,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教学重点会计算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确定被减数。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旧知二、探究新知三、拓展练习一、复习导入: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3()4听算式,说得数(或写得数)2+31+31+42+24+13+1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还有谁记得,加法表示什么?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3)教师说明: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2.学习减法算式(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2)教师说明: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板书:减法)(5)读减法算式。教师范读,3.发散联想学生回答:把两部分合起来。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n(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三、巩固发展,学会学习:(1)做一做的左图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②学生操作,表述含义。③说明图中表示去掉的方法。(虚线、划线)(2)做一做的右图(2、3)(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减法算式。②学生操作。③汇报交流5-15-25-35-4(5-55-0)你们是怎么想出得数?2.独立完成26页做一做,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看算式摆一摆。投影出示练习三的第6题,学生边摆边口述。进一步加强对减法含义的理解。4.联系生活,丰富联想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减法算式表示。动手操作,体验减法含义。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看图摆一摆数出来的、用数的组成想5可以分成1和几……板书设计课时计划2019年9月8日星期第3课时课题减法(二)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演示,使学生建立减法的要领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用数学知识交流的意识,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教学重点会计算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确定被减数。教学资源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旧知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三、拓展练习复习5以内数的组成,可采取以下形式:1、师生对口令。2、师生玩“拍手游戏”。3、用“开火车”的方式填□54/\/\……2□□2(1)课件动态显示美丽的树林,教师用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在树林里,5只可爱的松鼠在树枝上玩耍,过了一会儿,走了3只松鼠。(2)让学生叙述情景,并试着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并启发学生提出“还有几只松鼠”)(3)引导学生思考“求还剩几只,该怎么列式计算?”教师提问:5减3得2,你是怎样知道得数是2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5-3=2同学们有的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有的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来计算。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办法来计算减法。现在请同学们相互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5-3”的?(4)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用数的组成计算减法较简便。1、完成“做一做”第2题。学生说数的组成。学生伸手指表示□里应填的数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有不同想法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算的过程。学生可能这样想: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减3等于2,也可能这样想:因为2和3组成5,所以5减3等于2;还可能这样想:因为2+3=5,所以5-3=2相互说一说计算“5*3”的过程。学生说图意。让学生列算式,并填空。\n四、总结评价2、完成练习五第8题右边的小题。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说图意。乘车游戏。教师宣布游戏规则:5个同学做检票员,拿着车号,其他同学每人一张车票,车票上算式的得数就是要乘车的车号,游戏开始,请同学们赶快上车,检票员检票后,上错车的同学给大家表演节目。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减法的知识学生做游戏。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说说自己本节课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9年9月12日星期第四课时课题加减法课型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情景图进行加减法的对比练习,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重点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n教学资源课件。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旧知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三、拓展练习(一)复习 1.引导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出示数字、读数。 3.按顺序填数。()3()5 (二)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加法的含义。 (1)学生表演: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把1只红纸鹤与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生1:我看到了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是3名同学。 生2:我看到了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了一块,是3只纸鹤。… (3)师:1名同学与2名同学走到一起,1只红纸鹤和2只蓝纸鹤放到一块就是合起来的意思。(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和起来)。 (4)请同学两人一组,完整地叙述这幅图的意思。 2.学习加法算式。 (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1和2。 (2)师:把1和2合起来,在数学上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原来的1只纸鹤写在加号的前面,又来的2只纸鹤写在加号的后面。 (4)引导学生数一数合在一起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3。 (5)教师进一步说明:把1和2合起来,用加法计算。(板书:加法) (6)读加法算式。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7)想一想:1、2、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呀? 3.发散联想。 (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他能用1+2=3来表示的加法事例。 生1:我有2枝铅笔,妈妈又给我买来1枝,现在我有3枝铅笔。 生2:我们组有1名女生,2名男生,一共有3名同学。 生3:我有1个苹果和2个梨,一共有3个水果。…… (2)(再指纸鹤图)问:这幅图还可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4.进一步巩固加法,并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 (1)看图说说图的意思。动画:小鸟吃米\n四、总结评价 生:原来有3只小鸟,又飞来1只,一共有4只小鸟。 (2)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生:用加法计算,因为是把3只小鸟这一部分和又跑来的1只这一部分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3+1=4。 (3)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你是怎样计算3+1=4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生2:我用组成想的:因为3和1组成4,所以3+1=4。…… 组织学生评价,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出3+1=4? (三)巩固练习 1.动手操作,体验加法的含义。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学生操作汇报交流。 答案:4+11+43+22+31+33+1…… 2.填一填。 3.照样子画一画,再写出得数。 (一)复习 1.看卡片说组成。 2.听算式,说得数。 2+31+31+42+24+13+1 3.看图说图意,列式计算。 3+2=5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昨天我们学习了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新知识。 (二)新授\n 1.引导学生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1)课件演示。视频:减法 (2)看图说图意。 ①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原来有3名同学,走了1名同学,还剩下2名同学。 生2:我看到了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1只纸鹤,还有2只纸鹤。 …… ②请同学两人一组,完整地叙述这幅图的意思。 原来有3名同学,走了1名,还剩2名同学。 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1只,还有2只纸鹤。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拿走、去掉的意思) (3)学习减法算式,感知减法的意义。 原来有3名同学,走了1名,还剩2名同学。 师:原来有3名同学,可以用几表示? 生:原来有3名同学,可以用3来表示。 板书:3 师:走了1名同学,可以用几表示? 生:走了1名同学,可以用1表示。 师:原来有3名同学,走了1名,就是从原来的3名同学这个整体里把走了的1名同学这一部分去掉,(教师边说边用手势 表示去掉的意思)在数学上用符号“-”来表示。 板书:“-” 师:原来有3名同学,走了1名,还剩几名同学? 生:还剩2名同学。 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师:从原来的3名同学这个整体里把走了的1名同学这一部分去掉,用减法计算。 师:3-1=2就叫减法算式。读作:3减1等于2。 学生跟读。 教师小结:从原来的3名同学里把走了的1名同学去掉,就用减法计算。算式是:3-1=2 学生进一步认读减法算式及减号。 由“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1只,还有2只纸鹤”,进一步认识减法算式,同时进一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师:原来有3只纸鹤,可以用几表示?拿走了1只纸鹤,可以用几表示?还剩几只纸鹤?\n 生:原来有3只纸鹤,可以用3表示;拿走了1只纸鹤,可以用1表示;还剩2只纸鹤。 师: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用减法计算。 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因为是从原来的3只纸鹤这个整体里,把拿走的1只纸鹤这一部分去掉,所以用减法计算。 (4)初步感知减法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师:那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可以怎样列式? 出示图: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2只。 生:原来有3只纸鹤,拿走了2只,还有1只纸鹤。 3-2=1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5)进一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师:生活中还有能用减法来表示的事例吗? 生1:我有5枝铅笔,用了2枝,还有3枝铅笔。 生2:我有3本书,借给同学2本,还剩1本。 生3:我有2个苹果,吃了1个,还剩1个。 2.进一步巩固减法,并掌握减法的计算方法。 (1)看图说说图的意思。动画:小刺猬驮苹果 生:原来有5个苹果,小刺猬带走了2个,还剩3个苹果。 (2)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怎样列式? 生:用减法计算,因为是从5个苹果这个整体里去掉带走的2个这一部分,所以用减法计算:5-2=3。 (3)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你是怎样计算5-2=3的? 生1:我是数出来的。 生2:我用组成想的:因为3和2组成5,所以5-2=3。 生3:我用分解想的:因为5可以分成2和3,所以5-2=3。 组织学生评价,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5-2=3? (三)巩固练习 1.通过完成第26页“做一做”第1题中的第一幅小猫图。突破被减数确立这一难点。(这个例题处理分三步) 动画:跑了1只小猫 第一步:先请同学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在下面列出算式。(在学生写算式的时候教师一定要下去了解情况,把学生中的问题及时搜集上来。) 第二步:小组同学一起,互相说一说:图中给我们说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步:是组织全班同学交流,重点放在怎样用算式表示出图的意思? (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5-1=4、5-4=1、4-1=3等等,老师一定要注意把他们都板书在黑板上,然后引导同学说出这样列算式的理由。其中\n5-4=1这个算式,如果学生说成是从5只小猫中减去留下的4只就是跑走的1只,也是可以的。至于把算式写成4-1=3的同学则要引导他们通过倾听别人的意见,使他们知道:列减法算式时一定要从原有的5只小猫中减去跑走的一只,才是剩下的4只,所以算式应该写成5-1=4。) 2.说一说,填一填。 3.请在正确答案上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4.想一想,填一填。 \n 答案: 5.找一找,连一连。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9年9月17日星期第二课时课题0的认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过程与方法\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0的两种含义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0教学资源1-5的数字卡片和一张空白卡片。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三、拓展练习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小猴正准备干什么?(小猴正准备吃桃子。)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2.出示直尺放大图。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学生自由说学生看图了解学生说出自己对“0”的认识。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n四、总结评价三、教学0的书写教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学生书空写0三遍,注意笔顺。学生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练习4-4=2-2=5-5=1-1=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9年9月20日星期第五课时课题有关0的加减法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过程与方法\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会计自助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教学资源学会0的加减法的计算,让学生弄懂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的算理。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三、拓展练习有关0的加、减法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小猴看见盘里有2个桃,他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算式是:2-1吃2个呢?算式是:2-2=得几?为什么?看小鸟图列式计算。为什么?练习4-4=2-2=5-5=1-1=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2.一个数加0。出示青蛙图。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怎么知道的?算式是:4+0=得几?为什么?练习2+0=3+0=5+0=从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想一想0+4、0+3、0+5等于几?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想一想0+0等于几?(3)一个数减去0。想一想5-0等于几?(……)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板书:5-0=5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小结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学生边听故事边回答。5-0=5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n四、总结评价1、老师左手拿5支粉笔,右手一枝也没有。两手一共有多少支粉笔。2、完成“做一做”。3、练习六的作业。课后小记:0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教学是要示范指导,学生有的写得很生硬,有的象画圈。学生口答算式,全班集体评价。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先互相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9年9月24日星期第二课时课题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利用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整理和复习,探索发现加法表和减法表的排列规律。2、\n通过分类整理、观察比较等活动,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拓展合理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从不同解放观察事物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提高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的能力。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教学资源课件、加法表、减法表、算式卡片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论引入,提示课题二、联系生活,激趣导入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三、主动探究,寻找规律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复习课,复习0-5的认识及加减法,大家高兴吗?老师也很高兴,我们共同努力上好这节课,好吗?1、复习序数(课件出示情境图)放学了,三位好朋友一起回家,看,他们在电梯口说些什么呢?小绿说:“我家住在第3层,到我家去做作业吧!”小蓝说:“我家在他家下面一层,到我家去做作业吧!”小红说:“我家在他家上面一层,到我家去做作业吧!”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蓝、小红分别住几层吗?老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复习数的组成。我们已经学过了5以内数的组成,你们都知道哪些数的组成呢?1、加法表。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来做个“小小邮递员”的游戏。谁来当邮递员呢?(请一生戴头饰,背邮包当邮递员)今天,邮递员要送的信可真多呀!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5以内的加法算式,请小邮递员先算出得数是几,再把信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吧。小朋友们看,黑板上的信都是5以内的加法算式,这些算式排列在一起,佻们有什么感觉?怎么排列比较好?学生回答小蓝住第2层,小红住第4层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告诉对方,戴头饰的学生拿到信件,认真计算后到黑板上送信。学生轮流当邮递员。\n四、巩固练习,发散思维这是小朋友们自己整理出的5以内数的加法表,仔细观察,说一说,竖看、横看、斜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根据算式的特点和规律,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很快记住它们?1、减法表。实物投影减法表,把部分减法盖起来补充表格表中写出了一些减法算式,还有一些减法算式没有写出来。大家仔细观察这个表,看它是怎样排列的,然后按表中确定的排列顺序把其余的减法算式写出来。请大家根据刚才填写算式的过程,看看表里的减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熟练计算减法。教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学生分组活动:学生交流记忆方法。学生分组边讨论边完成填表的任务。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了哪些排列规律,顺着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为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初步认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把立体图形的认识放在认识平面图形之前,这是符合獐的认知规律的。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立体图形,学生能初步感知立体图形,教学本单元不会很困难。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n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并能辩认和区分这些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方法与过程通过摆、拼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2、促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教法与学法“认识图形”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可以按三个层次进行:知识的引入——知识的教学——知识的应用。这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从知识的引入到运用,要注意体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生活化。在这部分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认识事物都有一个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过程。所以对于每一种图形,都要按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实物引入——抽抽象为一般模型——给出图形名称。最后,让学生说出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种立体图形,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描述所处的生活空间,体现了数学的应用性。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直观教学、快乐教学、合作交流、联想迁移等方法。课时安排本单元安排2课时课时计划2019年9月26日星期第四课时课题认识立体图形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初步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和区别这四种立体图形。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n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资源投影课件、各种立体图形的实物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论引入,提示课题二、联系生活,激趣导入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三、主动探究,寻找规律一、激趣师说:同学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老师巡视。(2)小组汇报。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3)揭示概念。老师拿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2、摸一摸,感知特点。(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图,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2、记忆想像。(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辨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老师说图形,学生想。)学生按要求摆放学生可能回答分成以下几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球:是圆圆的。(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n四、巩固练习,发散思维(3)让学生闭上睛眼按老师的要求摸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摸老师给出的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5)出示位置、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辨认。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1、“做一做”第1题。2、游戏:“看谁摸得准”。(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2)老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3、数图形。投影出示练习五的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完成。(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滚动。(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较稳固。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9年9月30日星期第课时课题我会拼图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或球拼出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过程与方法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或球拼出自己想要的图形的过程,较清楚地向别人说明自己拼图的内容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评论别人的拼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n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或球拼出新的图形。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所拼的图形,并能对别人的图形进行评价。教学资源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二、感知特征三、图形拼组三、主动探究,寻找规律1、利用实物,复习旧知。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在我们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些积木。请同学们看一看,并挑出你最喜欢的一样,告诉小组同学它是什么形状的。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长方体、正方体分别是什么样的?2、揭示课题。师:大家说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来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组。比一比,看谁摆的好,拼的棒。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里拿的积木是什么形状的,请大家看一看,这个长方体的正面是什么形状的?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什么形状?上面呢?现在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起一块积木,其他同学说一说你所看到的那一面是什么形状。师: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现在我们一起去超市看一看好吗?(课件演示)这是一个大型的购物商场,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个柜台上摆放了哪些东西?它们摆放得整齐吗?再仔细观察,牙膏摆成了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它是由多少支牙膏组成的?师:摆放整齐的货物除了能给顾客一种舒心、美的感觉之外,还利于顾客购物,售货员每天清点货物,你们愿意像这样来摆一摆吗?那我们就赶快动手吧。(1)正方体的拼组。师:请每人拿出两块正方体形的积木,拼一拼。你能拼成什么图形?拼成后的图形又是什么形状的。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呀。不管横着拼还是竖着拼,两个正方体都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那么用3个正方体能拼成什么呢?4个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拼图,并说说拼成的是什么形状的。小组合作,看看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形状的图形。\n四、巩固练习,发散思维小组汇报: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拐角: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台阶,也可以拼成一朵梅花;……(1)长方体的拼组。师:刚才我们用正方体拼成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你们想用长方体来试试吗?学生分别用2个、3个、4个……长方体来拼组,看看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形状的图形。(2)正方体、长方体的拼组。师:刚才我们分别用长方体、正方体拼组了一些图形,大家拼得不错,想得也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一起,这样又能拼成那些图形呢?试看看。师:大家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道了它们都有6个平平的面。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借助胶水,制作1个长方体或正方体。老师也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了一些图形,请大家来看一下,你能数出每个图形都分别用了几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吗?小组交流。小组合作拼组学生交流数的结果。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材简析本单元主要由“6和7”“8和9”“10”“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构成。这些内容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本单元内容是全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情分析6-*10的认识和加减法,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经有了基础,掌握6-10各数的书写和各数的组成,以及6-10的加减法,学生不会觉得太困难,但是让学生建立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的要领可能比较困难。目标导向\n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2、使学生掌握6-10各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4、使学生经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观察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构建6-10的数的要领和加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法与学法在教学中,可设计操作和观察活动,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和操作的活动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建立起6-10的数的要领和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表象,让学生全面感受数的要领和形成过程,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15课时安排教学。课时计划2019年10月2日星期第三课时课题6和7的认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并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他们的大小。\n2.通过学生观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教学资源主题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二、感知特征三、主动探究,寻找规律一、复习导入师: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师: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二、探究新知1、教学数数(1)(出示主题图)师说:图上有些什么?指名回答(2)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师问: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师问:还可以怎样数?引导学生答出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师问: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引导学生答出: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3)师问: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4)师(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2、教学认数(1)师说: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2)师说: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3)师说: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3、教学数序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答出: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同桌互相数一数。教师贴出数字卡片6和7。学生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n四、巩固练习,发散思维(1)教师出示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师问: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5添1是6)。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6添上1是7)。(2)师出示直尺图,只写出0、1、2、3、4、5、()、(),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3)抢答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4、比较大小的教学(1)出示5、6、7的点子图师问: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教板书:5○66○7。师问: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2)师问:谁比谁大呢?谁会说呢?师问: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5、教学序数(1)教师奖励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是几朵。(2)指6名学生到前面。师问:从左数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指名回答)(3)(出示图)师问: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6、指导书写师指导示范: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学生齐数1、2、3、4、5。学生思考5<66<7。指学生尝试在黑板上填符号学生数一数,填在书上,集体订正。学生填在书上。课后反思课时计划2019年10月4日星期第四课时课题6和7的组成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6和4的组成,在学习中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去感受6和7的组成,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2、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6或7的组成,会想到另一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n教学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教学难点亲历6和7的组成过程。教学资源课件、1-7的数字卡片、学具盒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二、探究新知三、主动探究,寻找规律四、巩固练习,发散思维昨天,我们学习了“6和7”,说一说你观察到身边有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6或7来表示。1、6的组成(1)老师这有6个苹果,我想把它分给两个小朋友(教师出示苹果和人像挂图),你能帮我分一分吗?你们有几种分法呢。666666152433422451小组互相讨论有几种分法,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课后反思\n课时计划2019年10月7日星期第一课时课题6和7的加减法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计算6和7的加减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一图两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一幅图能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教学资源口算题卡、课件。课堂结构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引入二、感知特征三、图形拼组一、复习准备5分钟开火车。2+1= l+2= 3+1= l+3=4+l= 1+4= 2+3= 3+2=计算后指定一至二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二、导入新课25分钟1.教师谈话。同学们都会计算得数是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大家会算得数是6和7的加法、6和7减几的减法吗?2.学习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教师配合学生说的过程在黑板上板书:5+1= 1+5=教师:写出的两个算式相同吗?教师:大家都是根据同一组小棒写出的算式,为什么两个算式不相同?学生1:因为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的,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5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1根小棒,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5+1”。学生2:我先看到的是左边的1根小棒,后看到的是右边的5根小棒,所以写出来的算式是“l+5”。学生作答(1)学生摆小棒(两人一组面对面地坐)。教师提醒学生一边摆5根、一边摆1根,然后要求两个学生都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观察,并各写出一个加法算式。(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所写的加法算式学生:不相同。\n三、主动探究,寻找规律四、巩固练习,发散思维教师:由于每一组的两个小朋友坐的方位不同,观察的角度也不相同,所以写出的算式就不相同。(3)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4)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相同?(5)学生两人一组在桌面上摆7个小圆片,先去掉1个小圆片,并让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7-1=?;然后再从7个小圆片中去掉6个,学生根据摆的过程又写出减法算式7-6=?。让学生算出两个减法算式的得数。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计算的方法,并说一说7-1=6和7-6=1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3.学习“摆一摆”的例题。学习“摆一摆”第二组例题。①学生独立完成第二组题目。②引导学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的联系,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幅图可以写两道加法算式或两道减法算式和两道加法算式的联系。③引导学生根据摆和算的过程比较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教师:根据5+2=7和7-2=5,你发现了什么?4.学习“摆一摆”第三组例题。(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3+3=6。(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6-3=3。(3)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如果不摆学具,你能算出3+3的得数吗?怎样算?教师:如果不摆学具,怎样算6-3的得数?教师:4+2和5+2是不是也可以想数的组成进行计算呢?让学生回答后再说一说想数的组成计算这两个算式的过程。教师:可以想加法算出6-2、6-4、7-2、7-5的得数吗?学生:可以。让学生试着用想加法算减法的方法算一算。5.学习写算式。(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6+1=7和6-2=4的写法,并讲解写算式的要领和要求。在这两个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相加的得数相同;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相同。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7-2=5和5+2=7两个算式有联系,如果不摆小棒,想5+2=7可以算出7-2=5。学生:如果不摆学具,我们可以想6的组成:3和3组成6,所以3+3=6。学生:可以去想加法3+3=6算出6-3=3。\n(2)学生练习写算式。(3)学生交流并互相评价所写的算式。四、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的练习。学生先独立计算并在书上填得数,然后交流、评价计算结果,评价时指定几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如果有的学生计算有困难,让他们边摆边算。2.巩固练习算式的写法(教师指定几个算式让学生练习写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