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2014年6月)一、位置三、图形的拼组知识点教学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建议第一单元位置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并通过前面的学习,对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已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但不一定能准确地加以判断,因此,本单元进行集中教学。帮助儿童学会辨别:上、下,前、后,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上、下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学生对左右的相对性理解起来比较困难。1、注意根据学生认识空间方位的特点安排教学。2、在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左右的相对性。例如:观察一张相片:妈妈小红爸爸问:妈妈在小红的( )边。这时应以观察者为标准,与自己的右手对应的一面是右,与自己的左手对应的一面是左。答案是:妈妈在小红的(左)边。如果问题是小红提出的:我的左边是( )。这时,就应以小红为标准,使观察者“站在”小红的位置上,答案是:我的左边是(爸爸)。前、后左、右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学生出现行、列混淆的现象。在具体情景中,根据信息提示,找准行、列是如何规定的,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一般情况下,确定物体的位置以横排为行,竖排为列。确定位置的歌谣:竖为列,横为行,行列位置说端详。前后物体在同列,左右物体在同行。说清位置方便多,小朋友们不要忘。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平面图形的特征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有些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是看不到的,学生容易数错。1、当有些拼好的立体图形中,有一些部位从一个角度看不到时,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2、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不能拔高教学要求。11\n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感知所学图形间的关系。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平面图形的关系立体图形的关系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四、10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建议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1、十几减9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够准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确计算。教学难点:准确熟练计算。教学方法:1、由于“破十减”的方法比较抽象,理解起来较困难,要配合动手操作,直观演示的手段来加强理解。2、学生缺少对20以内退位减法整体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渗透函数思想。练习形式:1、基本练习:12-513-62、综合练习:5+712-815-413-4+911+4-63、变式练习:()-6=918-()=94、提高练习:(1)16-()=()()-()=5(2)在解决问题中应用。?个○○○11\n12个2、十几减几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1、数数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学难点:(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应是多少。(2)数位的意义。教学方法:1、100以内的数,数目增多、增大,内涵更加丰富,抽象程度也更高,所以在初步认识100以内数时,充分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理解,同时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2、关于难点(1)的教学,要充分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理解,易错的拐弯地方提出来重点练习来突破这个教学的难点。3、关于难点(2)的教学,还是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用小棒摆数,用标有计数单位的计数器拨数、并根据计数器读数和写数等一系列活动来理解数位的意义。使学生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和顺序,知道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练习形式:1、基本练习。(1)看图填空:()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2)看珠子画图。50(3)按照数的顺序在□里填数。1014(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各数。23、100、56、65、782、综合练习。在72、65、89、18、53、26、83中,单数有,把这些单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11\n3、变式练习。在□里填数。90>□14<□4、提高练习。(1)爷爷今年的年龄比68大比73小,并且是个双数,爷爷的年龄可能是()岁。(2)在1、3、5、7、9、0中任选两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两位数是(),最小的两位数是()。2、数的组成3、读数和写数4、数的数序5、数的大小比较6、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五、认识人民币知识点教学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建议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会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会看人民币上的汉字。如:伍圆,贰圆……基本练习1、填出总钱数。2、换算。5角=()分7元=()分3元6角=()角39分=()角()分3、看价签写出各表示几元几角。0.50元7.35元综合练习1、圈出买每件东西要付的价钱。2、简单计算。3、算应找的钱。11\n练习形式可以采用模具钱币模拟购物等练习形式。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关系。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换钱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简单的计算。能看懂物品的单价,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会算应找的钱。上题有两种思考方法:1、2元=20角;20角-5角=15角2、2元换成两个1元,1元减5角等于5角,5角加1元等于1元5角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知识点教学要求教学重点、难点教学建议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理,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教学方法:1、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3、组织好练习,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理算法,掌握算法,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练习形式:1、基本练习:对于比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多练。例如: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中进位和退位的口算比较难,要突出练习这部分的内容。对于比较容易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可以适当减少练的次数。2、综合练习:把“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放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练习。同时,教育学生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与数,计算之后及时检查。练习的形式:“开火车”、“接力”、“送信”、“找朋友”……3、变式练习:11\n可将本单元的算式题转变为填括号或填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正确填写出算式中缺少的加数或被减数、减数,把不完整的算式补充完整。1、补充练习:⑴补充练习的题目。⑵补充练习的形式。如:“对口令”——多进行口头练习,在增大练习容量的通时,减轻了学生的书写负担。2、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七、认识时间知识点教学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建议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第一层次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时间,并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60分。1.会读、写几时几分。(用5分5分数的方法读出时间;会用不同表示法记录时间)2.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1、这一单元,老师们反映难度比较大,读分针还是比较容易的,关键是读时针,当时针不是正好指着整时时,学生往往弄不清,究竟是几时。对此,老师可以通过拨表,加强几时多一点的教学。也就是拨出整时,再多拨一点点,让学生观察时针的变化,确定时针指的是几时。如有条件,可以在教室里放一个钟表,经常性地认读。将认读时间作为一个长期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步认识时间。 2、钟面上所表示出的接近整时的时刻学生容易错。如:当学生说成6时55分时,教师可进一步追问: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是6时55分,那就是快7时了,快看看时针是快指到7了吗?(不是)那应该是几时几分呢?11\n因为时针已经快指到6了,所以有的学生就很容易读成6时,再看分针指到11是55分,就读成了6时55分。对此,也可以通过对比教学使学生认识到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还不到6时,是5时55分。出示钟面并提问:这一钟面上表示的是哪一时刻?生:6时。师: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现在让我们看一看在这一钟面上分针顺时针旋转现在指到12了吗?(还没有)现在到6时了吗?还没到6时那是几时多?(5时多)再看分针指到11,那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就是5时55分。3、通过直观演示和操作,知道1时=60分。11\n第二层次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取时间。1.会读、写几时几分。(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时间;会用不同表示法记录时间)2.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在5分5分数的基础上,再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可以有两种方法,如:4时19分。关于时与分的关系的教学,可以通过实际拨一拨来体会。教材是用三个连续的图,动态演示时与分的关系。为了看清时与分的关系,还将时针、分针走过的区域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到1时=60分。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读出4时15分,再接着数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也可先让学生读出4时20分,再往回数1分。在这里,要求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100以内的数数能力。本单元练习形式可以多样,如:看钟表读出时间、用不同表示法记录时间、按要求在钟表上拨出时间、根据指定的时间画出时针(主要是整时、半时两种情况)、根据指定的时间画出分针、写出时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标上序号等形式的练习。八、找规律第八单元找规律图形的变化规律教学重点:从形状、颜色、数量研究图形的变化,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掌握方法。1、教学方法: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认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猜测、推理的能力。11\n通过观察、操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初步了解什么是规律,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正确地指出下一个图形。教学难点:体会规律的含义(按顺序、重复出现、多次),激发创新思维。2、练习形式:(1)猜一猜:根据发现的规律,猜想下一个图形。(2)找一找:针对同一种排列,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如形状、颜色、数量等)观察寻找规律,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安排用学具卡片设计规律的活动。如用圆、三角形、五角星等。(3)摆一摆:让学生自选或给学生提供材料,设计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体会创新的乐趣。(4)演一演: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发现的规律。如声音、动作、节奏等。(如用拍手、跺脚表示△○△○△○的规律等等)。通过身体语言来感受规律。(5)找一找: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排列。学习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同时培养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6)算一算: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列的排列,让学生通过计算观察数列中每两项之间的差,找出数列的排列规律。3.补充内容:本册教材中学习了有关钟表的知识,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不同时刻时针、分针的变化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正确地画出时针、分针所在的位置,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数与形的联系,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拓展提高作用。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通过数形对应和计算的方法,发现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能够根据规律正确地填出下一个图形或数字。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能够根据规律填出下一个图形和数字。教学难点:找出数字变化的规律,根据规律填出下一个数。九、统计知识点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建议统计每格代表一个单位的统计图1、认识每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重点:会看每格代表一个单位的统计图。1、出示完整的统计图,训练学生用数格的方法得到数据。2、训练学生通过看每条线对准的数确定每一项的数量。11\n2、会根据统计数据涂统计图。难点:根据数据正确涂统计图。简单的统计表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统计表。2、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重点:会看统计表,能回答简单问题。难点: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问题。1、教师可出示横向和纵向统计表,让学生会看不同形式的统计表。2、先让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不同的问题,再让学生照着样子提出问题。收集、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重点:用多种方法收集、整理数据。难点: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1、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2、引导学生体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的简便性。十、解决问题知识点教学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建议解决问题提问题复习求和、求剩余(旧知)使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加深对求和、求剩余应用题的理解。同时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灵活思维的发展。学生初步认识一步应用题的结构和简单的数量关系,灵活选择方法计算还比较困难。教学时,可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练习时可采取对比练习如:河里有11只鸭子,游走了8只,——?河里有11只鸭子,又游来了8只,——?通过对比,加深对求和、求剩余应用题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书后综合题开放性强包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而且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1.引导学生分析“学生分析“11\n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新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题的数量关系,理解解题思路,掌握其解答方法,联系减法的含义正确列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题的数量关系,理解解题思路,掌握其解题方法,还要明白为什么用减法。本课重点在于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应用减法,难点在于怎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求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解决。第一次正式学习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对比较两个数量的多与少有着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学生就初步学习比一比,并形成了灵活多样的比较策略,旨在通过此课的学习,使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和合情推理,探索发现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即两数相差多少用减法计算,及能用学到的本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感受并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老师可以用课件演示说明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