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9

更新时间:2022-06-11
类型:doc
大小:330.00 KB
页数:72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课件 > 一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第一单元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教学目的: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关键: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及与同学合作交流掌握所学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活动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上、下(新授课)教科书第1页。教学目的: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什么?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二、创设情境,理解上下,初步培养空间观念1、创设情境,初步体会上下位置关系72\n出示书第1页的图,描述:一座大桥横跨江面,汽车、轮船在桥的上下来来往往,繁忙极了。2、看它们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谁能完整的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指名回答后,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问:说“汽车在上面”对吗?“汽车在下面”对吗?,那怎样才能完整地用上和下来说汽车的位置呢?指名说一说后,再让在小组内说一说,比一比,谁问得好,谁答得好。小结:看来,比的参照物不同,汽车的上下位置也不同。3、指导学生填书第1页的空。三、创设活动,加深理解,促进情感体验1、摆一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1)听口令摆一摆。先摆数学书,再把数学本放在数学书的下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书的上面,并说说,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2)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四、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出示教材的第9页第7题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让学生自由的说,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五、总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前、后(新授课)教科书第2页。教学目的:1、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体验前与后的位置与顺序。2、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3、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老师请5名学生上讲台排成队列。(5名学生排成队列,其余学生描述其中一位学生的位置。)72\n2、在老师的口令下,学生按要求调换位置(把原来排在第二位的同学,依次往后进行调换,换三次,最后一次换到了队伍的末尾。)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引导学生用:“()同学在()同学前面,在()同学后面。”“()同学在最前面”,“()同学在最后面”等较规范的语言来描述。二、观察讨论、学习新知1、(有了前面的情境设计做铺垫,学生已初步体验到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因此新课知识,应由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讨论来掌握。)2、出示书第2页上面的图,让学生看图说一说:“谁在最前面,谁在最后面,李林后面是谁,张宁前面是谁。”等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再次体验到前后顺序具有相对性。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1、说一说(1)你的座位前面是谁?后面是谁?(目的: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体会前后意义和相对性)(2)你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你是排在第几位?(使学生学会从前面数或者从后面数,得到不同的答案)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引导学生看图后独立填空,然后全班集体订正。3、游戏: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生:前师:背对的方向则是——生:后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四、总结五、家庭游戏、知识巩固(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后顺序(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你前面和后面的分别是谁。72\n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左、右(新授课)教科书第3—4页。教学目的: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教学过程: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1、感知左手和右手师: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学生自由发言)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学生自由回答)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二、揭示课题,学习新课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板书课题:左右)1、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摆一摆同桌合作,按顺序摆好:铅笔橡皮尺子文具盒小刀五样学具。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2、数一数72\n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右数橡皮是第个从左数橡皮是第个师: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不同。3、说一说尺子的左边是什么?右边呢?(1)启发、引导学生观察图说出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2)说出尺子的左边或右边各有哪二样学具?4、想怎么摆就怎么摆,然后同桌互说。三、体验“相对”,加强理解想一想:师: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老师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起的是右手吗?师:(老师把右手放下)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定一下老师举起的是不是右手。(老师又举起右手)学生讨论老师举着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证实结论。师:我们面对面地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的右手就会刚好相反。练习:老师和学生一同举左手体验。四、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1、说一说:你相邻的同桌都有谁?问:相邻是什么意思?面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背对黑板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侧转身再说说你相邻的同学有谁?师:每转一次前、后、左、右的人都发生了变化,但相邻的同学总是这几个。2、用电脑演示同学们上下楼梯的情景问:他们都是靠右边走的吗?(学生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试着走一走,体会一下)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以走路的人为标准。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都要像这些小朋友一样靠右行,有秩序地走,不会相撞,保证安全。3、摆一摆老师说,学生摆: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把尺子放在书的左面把铅笔放在书的右面五、总结72\n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位置(新授课)教科书第5—6页。教学目的: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教学过程:一、自我介绍,初步感知位置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坐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子上。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位置指名学生在全班说说自己的位置。(多说一些)二、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1、点名游戏:师:现在我们做一个点名游戏,先看老师怎么做?第6组第3个站起来!第2组第1个拍拍手!第3组第4个是谁?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让学生分组游戏)2、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指名小组汇报生: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三、练习反馈教师谈话:在日常生活中,对号入座的机会的很多,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今天我们就到电影院去看看(1)课件出示第8页的第4题师:让我们好好看看电影院的座号有什么特点?生:左边是双数,右边是单数,越往两边号就越大。(2)师:那第一位小女孩拿着9排12号,不知道应该坐哪呢?谁来帮帮他,上讲台指出。师:你们是怎样找到这个座位的?(生口答)看书:把剩下的小朋友找见座位连线(3)全班汇报,学生说,教师课件演示。小结:我们都给小朋友找到了座位,你瞧他们多高兴呀!小蚂蚁又给我们出了道难题!72\n(4)、挂图出示第8页的第5题图A、情景导入。师:有这么多好吃的,小蚂蚁都爱吃,但它最爱吃苹果,我们帮它想一想,小蚂蚁怎样走能吃掉苹果?B、全班交流。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为么多办法,它太感谢你们了,下面请你们帮助它完成第8页的第5题吧。同学们帮助小朋友找到了座位,帮助小蚂蚁找到了好吃的,小兵、小明也想考考我们!完成书中的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师:同学们学习很认真,解决了许多生活实际中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轻松一下,做一做大胆取喜欢的游戏,“听反话”要求:A、同座位的,一个说一个做。B、一个同学说,全班做C、一个同学做,全班同学说。四、总结72\n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6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关键: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多练习让学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演示法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各种实物图片教学课时:10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十几减九(授新课)教科书第10—12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出示主题图)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出示套圈图)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小精灵: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师:小精灵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72\n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1)(出示汽球图)师:同学们,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然后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演示分气球的过程)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15减9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2)(出示谜语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1、看图列算式(第12页)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2、圈一圈,算一算(第12页做一做第2题)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4、抢答练习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如:学生A:13-9    学生B:4五、游戏:小鸟找房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六、总结72\n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十几减9的练习课(练习课)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教学目的: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听算 (视算)13-9   17-9   12-9   15-9   18-9   14-9(全班齐听)1)集体订正。2)评讲: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边摆边说)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口答,教师板书)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2、看图写算式(小黑板出示)◎◎◎◎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板书:9+6=156+9=15  15-6=9  15-9=63、算一算 第14页的第5题。要求: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答。教师拿出准备的数字转盘,教师随意转动,让学生口答出得数。二、出示(第14页的第6题和第8题)72\n要求:1)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2)再指名说图意。3)再列式计算,并与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三、练习学生完成书中第7题四、课外作业写一个十几减九的算式,给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能说出几种方法就说几种,比一比,看谁说的方法又多又好。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十几减几(新授课)教科书第15页例2。教学目的: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小黑板出示口算: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全班齐练,集体订正)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72\n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7、教师导向性的小结,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三、巩固计算方法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五、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的练习课(练习课)教科书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听算 12-7  12-4  12-3  14-8  16-98+9  13-6  14-5   11-2  15-7 17-8  15-9  (集体订正)评讲:说一说:11-2  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72\n2、说得数,再写算式书中第16页的第3题: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二、游戏提高练习1、找座位(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2、找朋友(书中第17页的第8题)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集体订正,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三、全课小结四、完成作业:第17页第7题。第五课时教学内容:练习课完成练习三的第8题――第13题。教学目的:1、通过各种题型的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鼓励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3、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口算卡片一套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听算14-8  12-5   13-6   13-8  14-912-4  16-9   14-8   11-8  15-8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评讲:1)说一说12-4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72\n2)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12-4=?,看看谁说的最好。2、计时计算比赛(P18:12)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全班同学给予鼓励。集体订正。二、变式练习1、计算(P18:9)。1)指导学生看题。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或者把这三题让9个同学分成三个小组以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看哪个组的同学做的又对又快,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2、比较大小(P18:10)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为什么填这个符号?三、解决问题1、出示老鹰抓小鸡的图,让学生观察(P18:1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有12只小鸡,一个鸡妈妈,一个老鹰)问:你又看到了什么?通过你所看到的,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板书:12只小鸡,已经捉住了5只,还有几只?问:如何列式?你是怎样想的?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2、出示小猴图,让学生认真观察(P18:13)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够根据这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列式?还有不同的列式吗?请与你同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5+8=13   7+6=1313-5=8   13-7=613-8=5   13-6=7第六课时教学内容:用数学(新授课)教科书第19—20页。教学目的: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72\n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教学过程:引入: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一、说一说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2、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吗?比一比,看谁提出的问题最多,试一试(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板演,齐练,评讲)如:第1小题:8+6   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请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再全班说一说。还有没有与他不一样的算法吗?(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4、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学生观察:问:(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说给你的同学听。再数一数,你发现了什么?还有不同的发现吗?(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3)指名说(3――5人)(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二、练一练1、完成第21页第1题。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1)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编出一个数学小故事吗?四人小组互说,然后指名说。72\n(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2、第21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小结第七课时教学内容:练习课完成第21页的第3题—第22页的第7题教学目的:通过练习,对于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培养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听算14-5  16-9  13-4  12-8  11-6  15-7   12-5  16-8(集体订正)评讲:说一说:16-8=?你是怎样想的?(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二、基本练习1、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第21页第3题)对于做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在全班给予鼓励。(集体订正)2、找朋友(第22页第5题) 将第5题制成卡片,然后再将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找朋友(或者请8个同学分成两组进行找朋友的比赛,看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得又对又快)3、比较大小(第22页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三、用数学1、出示第22页第4题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72\n2、出示第22页第7题的图。问: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还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如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最后集体评价)板书:9+4=13   4+9=13   13-9=4  13-4=9四、总结第八——十课时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复习课)教科书第23页和练习五的练习题。教学目的:通过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同时还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基本训练听算:12-914-615-716-913-7(全班齐练,集体订正)评讲:说一说13-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先同桌互说,然后指名说,比一比,看谁说得的方法多方法好)二、练习指导1、退位减法表(1)出示20以内退位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C、问:从减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2、练习(1)让学生把差是6、8、9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如:16-8=□-□,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如何才能准确无误地写出所有等于8的算式。(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72\n(3)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3、一画四式师:你能根据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吗?试一试。看书第24页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最后集体订正4、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第24页第2题)三、用数学1、出示第24页第4题。(1)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先同桌互说,然后的全班说(3—5人)(2)你能列出算式吗?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我为什么这样列式?)(3)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2、出示第25页第6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还有其它的想法吗?四、观察与思考独立完成第25页第5题。1)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2)认真观察每一竖行的三道题,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然后指名说)3)还有其它的发现吗?(三者间的联系)五、独立练习:完成第25—26页第7—11题。六、小结72\n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30页教学目的: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通过拼、摆、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教学关键:通过实际的拼、摆、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去体会、感知。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教具: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若干,小正方体若干,投影仪、投影片,剪刀等。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平面图形的转换(新授课)教科书第27页。教学目的:1.创设探究式的教学氛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充分感知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述出来。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探究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3.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到图形王国去游玩,但得先说一说图形王国里面有哪些图形是你学过的?(学生回答,计算机演示,引出四种平面图形)师:这些图形,已经是我们熟悉的朋友了,今天呀,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它们进行转换。板书课题:图形的转换。72\n二、动手操作,感知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1、计算机上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正方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A、师:你们说,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几条边呀?(四条。)计算机演示:四条边分别闪烁,变色。师:好!请大家先拿出长方形的纸,我们一道来摸摸长方形的四条边。(师生同步操作)再拿出正方形的纸,摸摸它的四条边。(师生同步操作)B、接着引导学生认识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有什么特点呢?师:你们谁知道?(指几名学生口答)师:他们说得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分组来动手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2、合作交流。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师:大家看一看,红盆中都有哪些东西?(毛线、直尺、笔。)待会儿,你们在找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的时候就可以用它。当然了,如果你有别的方法,不用这些东西也可以。(学生操作、探究、交流,教师指导)(反馈结果)师:谁愿意把你找的结果告诉大家?你发现了什么就说什么。充分让学生发表意见。师:刚才,大家用很多方法知道了长方形的长边和长边一样长,短边和短边一样长。也就是说长方形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师:还知道了正方形的四条边都一样长。板书:四条边相等三、探究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1、长方形转换成正方形。(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师:你能将这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吗?拿出长方形纸试试看。把你的方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多让几名学生说。(学生边做边讲。)2、正方形转换成三角形。(出示一张正方形纸。)师:怎么样才能将这个正方形变成两个三角形呢?谁来试试看?(指名边做边讲。)72\n3、圆转换成正方形。(出示圆和正方形)师:圆和正方形是一对好朋友,你想知道怎么样才能把圆变成正方形吗?好,我们先来看看书上的方法。看明白了,就可以动手来折一折、剪一剪。(学生操作)4、不规则图形转换成规则图形。师:蓝色学具盆里,还有很多不规则图形,拿出来看一看,能不能将它们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操作,反馈)四、做风车活动师:今天,你们的表现太棒了!老师要送你们一件礼物。(出示风车)师:风车可真美呀!你们想不想自己做风车呀?教师(或请会做的同学)边讲边演示风车制作过程,其他同学跟着做。学生做风车,教师指导。展示学生作品,吹一吹,引导观察:风车转起来像什么?五、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立体图形的拼组(新授课)教科书第28页。教学目的:1.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人合作,从多角度去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师:在我们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些积木。请同学们看一看并挑出你最喜欢的一样,告诉小组同学他是什么形状的?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长方体、正方体分别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把看到的说出来)师:大家说的不错,这节课我们就来用这些立体图形进行拼组。比一比,看谁摆的好,拼的棒。(板书课题:立体图形的拼组)72\n二、感知特征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里拿的积木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请大家看一看,这个长方体的正面是什么形?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什么形?上面呢?现在请每个小组的组长拿起一块积木,其他同学说一说你所看到的那一面是什么形?三、图形拼组师: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现在我们一起去超市看一看好吗?(课件演示)这是一个大型的购物商场,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个柜台上摆放了那些东西?(牙膏、香皂等)它们摆放的整齐吗?(整齐)再仔细观察牙膏摆成了一个什么形状的图形?它是由多少筒牙膏组成的?师:投放整齐的货物除了能给顾客一种舒心、美的感觉,而且还利于顾客购物,售货员每天清点货物。你们愿意像这样来摆一摆吗?那我们就赶快动手吧。1、正方体的拼组师:请每人拿出两块正方体的积木。拼一拼,看你能拼成什么图形?拼成后的图形又是什么形状的?(长方体)生1:我横着拼,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张小床。生2:我竖着拼,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柜子。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呀。不管横着拼还是竖着拼,两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2个、3个、4个……正方体来拼一拼,看看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小组汇报: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长方体;3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拐角;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台阶,也可以拼成一朵梅花;8个小正方体还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2、长方体的拼组。师:刚才我们用正方体拼成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你们想用长方体来试试吗?请同学们用2个、3个、4个……长方体来拼组,看看可以拼成哪些不同形状的图形?全班交流:2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长方体;2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细长的长方体;3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台阶。4个长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3、长方体、正方体的拼组。72\n师:刚才我们分别用长方体、正方体拼组了一些图形,大家拼的不错。想的也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把长方体和正方体放在一起,看看又能拼成那些图形呢?试试看。师: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你们小组拼摆的结果。3个长方体和2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2个长方体和4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1个长方体和6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大的正方体;1个长方体和个正方体可以拼成1个长方体。……师小结:这节课,我们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了很多不同形状的图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形状都是由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而成的,例如刚才我们看到的商场里牙膏和香皂的摆放等等。想一想,你能举出几个生活实例吗?如果还有更多的例子,请同学们课下后再告诉给大家好吗?四、做一做师:大家己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它们都有一个平平的面。现在请同学们任意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借助胶水,你能做出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吗?试试看。(全班展示做的圆筒)五、数一数老师也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拼组了一些图形,请大家来看一下(出示课件)。你能数出来每个图形都用了几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吗?(学生回答后订正。)六、指导看书做练习六第2题和第4题。七、总结72\n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1—45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使学生知道个位和十位的意义,能够正确地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3、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教学重难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数位的意义。教学关键: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利用拨、摆等操作活动使学生直观地学习知识。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观察法教具:计数器、数字卡片、小棒、数位顺序表、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教学课时: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新授课)教科书第31—33页。教学目的:1.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学会数100以内的数,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引导学生观察、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3.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礼物(展示100颗星星)。估计一下,大约有几颗?为什么?(提示有100颗星星。)师:如果把这100颗星星送给全班同学作礼物,每人一颗够不够?为什么?[注意创设让学生估数、数数,建立数感的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72\n2.课件显示百羊图。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只羊?为什么?3.揭示课题。二、新课1.教学数数方法。a.师:同学们估计数量挺准的,老师还准备了一样东西要你们估计数量。这是一种种子(展示),农民伯伯精心挑选,将在春天用来播种的,每组的桌面上有一篮种子,现在请你们用手抓一把,估计一下你们每人手里这一把种子大约有多少粒?把你估计的数悄悄告诉同桌。b.将种子轻轻放下,数一数有多少粒?c.学生汇报。师:怎样数的?(一个一个地数。)2.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a.师: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几种东西(学具,数量都在100以上),与请小朋友数一数,每人选你喜欢的一种,正好数出100,还要想办法,怎样摆放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00。b.学生操作数出数量是100的实物。c.学生汇报。师:怎样数出100的?(一个一个地数,10个放一堆。)你数出的100里有几个十?d.师:请观察一下,十根扎一捆,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贴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你怎么看出来的(有10个十,10个十是100。)(板书:10个十是100。)e.小结:10个十是100。f.练习。做教材第36页的第2题。学生独立数数。师:你是怎样数的?(鼓励学生找出多种数法。)3.数一数,从三十五数到四十二。a.集体操作,一边摆小棒一边数数。(请一个学生上台演示。)师:39根小棒,再添一根就是多少根?(40)又得到一个十,下一个数就是40了,接着数41,42。要想清楚地看出有42根小棒,可以怎样做?(引导学生十根小棒放一堆或扎起。)72\n师:39,40,数到这儿又增加了一个十,要特别注意,那么49的后一个数是几?59呢?79呢?99呢?师:对了,99接着数就到100了,就有10个十了。b.练习。一个学生任意说一个100以内的数,集体边拍手边接着往下数。练习3次,其中一次接着数到100。三、巩固与发展1.数数接龙比赛。教师说一个数,学生分组以接力赛的方式每个人数一个数,数到教师说停时,数得最多的小组获胜。2.猜数游戏。两个人说定一个100以内的数,其他人猜这是一个什么数。猜的过程中,要不断提示同学所猜数与说定的数比较是大了,小了,还是接近了……先师生进行游戏,然后小组自己组织开展游戏。四、两位数的组成1.出示35根小棒图(10根一捆的3捆和1根1根的5根),然后提问:图上有多少根小棒?35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汇报。)2.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四十三里面有多少个十,多少个一,点名学生回答后用电脑验证。3.让学生同桌合作,一人任意说出两位数,另一个人说说它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然后互换。4.完成例3下面的“做一做”,之后请学生汇报汇报。五、小结六、说说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师:生活中哪些地方有100以内的数?学生举例:公共汽车站牌、人民币、电梯按键……七、布置课外任务师: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多极了,咱们在课堂上可没法说完,课后请你们找一找,或者数一数,家里哪儿有100以内的数。72\n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读数、写数(新授课)教科书第34—35页。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两位数的写法和读法,加深对数位的理解,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的名称,知道数位的排列顺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老师买来24枝铅笔奖给学习爱动脑的同学,谁能帮老师拿出24枝笔出来?(指名到讲台上拿,其余的在桌上用小棒摆。)2、谁能说一说24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名回答。)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谁学得好,就把铅笔奖给谁。二、新课1、教学例4。1)想一想:24根小棒中的2捆应摆在计数器的哪个数位上?4根呢?2)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4。2个十在十位上拨2颗珠,4个一在个位上拨4颗珠。对着计数器在数位顺序表的相应位置上写出24,然后齐读:二十四。问:2在哪个数位上?4在哪个数位上?3)教师摆出42根小棒,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42,然后写出并读出42。引导学生比较24与42中“4”、“2”的意义。(24中的“2”表示2个十,“4”表示4个一,42中的“2”表示2个一,“4”表示4个十。)2、教学例5。1)学生独立完成书第34页例5中上面一组数,再读一读。展示学生做的,集体订正,然后问:6在哪个数位上?它表示什么?7呢?2)完成例5下面一组数。指着第一个计数器,问: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怎么写?强调:个位上一个也没有时,要用0占位。3、教学例6。1)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A、在个位上一个一个的拨,拨了9颗珠子后,问:再拨一颗是几颗?10个一是多少?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B、在十位上一个一个的拨,拨了9颗珠子后,问:这9颗珠子表示多少?再拨一颗表示几个十?10个十怎样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怎样读写?2)在书上写出100,轻声读一读。72\n3)师板书100的写法。4)学生对照数位表,同桌互相说一说:从右边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各是什么数位?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5)练习:在计数器上拨一些数让学生自己读写。6)问:读数和写数是从哪边开始的?通过刚才的读写练习让学生认识: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三、巩固练习:第35页做一做。1、第一题。同桌两人互相练习读数。用准备好的数字卡片0——9共10张,在数位顺序表上自由摆数、读数,并说说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2、第二题。学生独立在横线空白处写数,集体订正。四、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新授课)教科书第38—39页。教学目的:1、通过填写100以内的数目表,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能根据数位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2、能根据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师报数,学生写数。十六七十三五十一百二十五九十九四十八2、谈话引入:刚才我们写了几个数,你们知道100以内还有哪些数?它们之间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0以内数的顺序及相关知识。二、问题探究1、出示第38页例7的百数表。引导学生观察这张未填满的百数表,想一想:这些数的排列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回答:1)第一横行的5个数是双数,而第二横行的5个数是单数。2)从左上到右下这个斜行中的数,个位,十位上的数字都相同。3)72\n从右上到左下这一行数中(10除外),十位上的数从开始,逐渐增大到9,而个位上的数则相反,从9开始逐渐减小到1。2、学生独立填表中空格。两人一组,进行找数活动。3、按第1题的要求给指定的数涂色。4、进一步探索百数表的排列规律。4人一组,讨论并找出规律,然后全班交流:1)、每一横行都是十个数,除第一横排外,每横排中每个数的十位相同。2)、每一竖行也都是十个数,这些数的个位相同,且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数大10。3)、整十数排在最后一行。三、练习:完成练习八第一题。学生先独立填数,然后集体订正。四、学习比较数的大小1、提出问题。出示母鸡下蛋图让学生观察,问:左边这只母鸡一个月下几个蛋?右边这只呢?谁一个月下的蛋多?2、解决问题。1)分小组讨论比较,再全班交流。A、看图来比,只看最后一行,最后一行中左边有3个,右边有1个,所以28大于26。B、根据数的组成来比,28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26由2个十和6个一组成,所以28大于26。C、根据数的顺序来比,28在26的后面,所以28大于26。2)比较学生的各种比法。3)思考:如果没有图,怎样来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引导学生得出用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来进行比较。4)、同桌同学一起自学例8。5)、展示学生比的方法,然后归纳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一样,再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3、练习:完成例8下面的做一做。4、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100和99,问:100和99谁大?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100大于所以的两位数。五、巩固应用1、练习八第2题:同桌拿卡片,一起从小到大把卡片重新排列。2、练习八第3题。3、完成第39页的思考题。72\n六、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数的估计(新授课)教科书第40页。教学目的: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1.数的组成(指名回答)。a.3个十和6个一是(  )。b.7个十是(  )。c.8个一和7个十组成(  )。2.比较数的大小。39○36 69○96 50○50+7完成后让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引入:今天继续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二、游戏引出新知下面我们做个“猜猜看”的游戏,好吗?在老师手中有一些小棒,猜一猜大约有几根?(出示小棒。)多让几名学生猜一猜。师:大家的答案有这么多,有的猜的答案又相差很多,到底谁猜的较准确呢?下面就这样,我们先数出一部分(先数出10根),让学生了解到10根有这么多,再观察其余的小棒,做第二次估计。师:10根是这么多,请小朋友再猜一猜老师手中有多少根小棒。生:有50根;有40根;有45根;有30根……师:这次小朋友猜的比较集中,大约在30~50根之间,到底这一把有多少根小棒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小棒有48根。)师:为什么第一次猜时,有的人猜得数量与48相差那么多,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40根呢?(学生互相讨论讨论,发表意见。)生:第一次我们是乱猜的,第二次我们先看到了10根的多少,然后再猜的。师:对,我们在第一次猜时,没有什么作参考,凭感觉胡乱猜的;而在第二次猜数时,我们以10根的多少作参考,结果猜得数与准确答案比较接近。72\n小结:所以今后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估一估,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师:你还有别的方法来帮我们进行估计吗?(学生有合理的方法,给予肯定。如,以5根为例;以20根为例……)三、多样练习,深化新知1.出示3捆小棒:第一捆是10根,第二捆是48根,第三捆是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小棒,是15根。随意抽出2捆小棒作比较,让学生说都发现了什么?师:10根与48根比较,怎样呢?生:10根比48根少。师:对,说的很好。那10根与15根呢?生:10根比15根也少。师:对,10根比48根少,10根比15根也少。这少的程度一样吗?谁能说的再清楚些。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得少。师:这位小朋友用的“少得多”这一词非常好,“少得少”习惯上我们说“少一些”,谁再说一说。生:10根比48根少得多,10根比15根少一些。师:谁能反过来讲一讲,该怎么说呢?生:48根比10根多得多,15根比10根多一些。师:同桌两位同学互相说一说。师:上节课我们是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即10<48,10<15,48>10,15>10,今天我们用语言来描述,同样也能表示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2.教学书第40页例9。出示金鱼图,让学生先估一估每种金鱼的条数(黑金鱼10条,花金鱼15条,红金鱼60条),用一句话描述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生:红金鱼比黑金鱼多得多;黑金鱼比花金鱼少一些……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1.接下来我们去花店走一走(出示第40页“做一做”),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分小组,每个说一句话完成第(1)题;第(2)、(3)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交流订正。2.师:今天小朋友都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出两个数量间的大小关系。想一想,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出某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生:我们班的小朋友有48人比老师的2人多得多。生:我们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多一些。生:我的红铅笔有2枝比黄铅笔5枝少一些。……五、小结72\n六、课外发展:课外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新授课)教科书第41页。教学目的: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新课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3个十和2个一组成多少?5个十和8个一组成多少?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识1.教师创设情境:小明可喜欢喝酸奶啦!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去买酸奶。(课件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景。)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课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课件显示2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解决30+2。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计算?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让学生理解:将30和2合起来要进行加法计算;计算30+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3.解决32-2。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让学生知道:从32里去掉2要用减法计算;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就是32,从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4.解决2+30。教师板书:2+30=72\n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三、实践操作,巩固练习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a.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书第41页做一做第1题。)◆先摆5捆,再摆6根。◆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b.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先摆8根,再摆2捆。◆先摆4捆加4根,再拿走4捆。2.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书第41页做一做第2题。)教师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熊宝宝闻到阵阵的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可是熊妈妈却一点都不着急,她要求她的宝宝开动脑筋,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字相同的算式,谁就能先吃到玉米。a.教师和3名学生进行示范:先将12张写有算式的卡片排列于黑板上,教师扮演熊妈妈(做裁判),其余三名学生每人每次任选一张,算好后将结果告诉老师,如正确,教师则发给一张画有玉米的卡片,每人可选四次,先拿到4张卡片的为优胜者。b.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加入到活动能力较弱的小组中参与活动。游戏结束后,对每组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四、反馈练习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学生在书上做第43页的第5题,限时2分钟。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75-5,90+8这两道题的。2.做第43页的第6题。在这里将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表现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景(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使学生看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自己在此时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办,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3.按顺序填数:做第43页的第7题。首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所给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找到规律后再填数,做后由学生说说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即题目中每组数之间的规律。五、总结72\n第六课时教学内容:摆一摆想一想(新授课)教科书第45页。教学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座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100以内数的认识。2.通过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3.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数位顺序。师:首先,老师提一个问题,前边我们学过了100以内数的认识,谁能告诉大家,数位顺序哪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什么位?第三位呢?师:个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数表示什么?百位上的数呢?2.用计数器拨数。师:现在老师在计数器上拨一个数,看仔细,十位和个位都拨上2个珠子,这个数是多少?谁能说一说这两个数位上的2分别代表什么?(学生回答。)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计数器,我说数你拨珠,注意要边拨边说出是怎样拨的。(拨4、13、22)生:4,个位拨4。13,十位拨1,个位拨3。22,十位拨2,个位拨2。师:刚才小朋友们在拨这几个数时,你有什么发现?(这几个数,每个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都是4;每个数与前面相邻的数相比,都是个位少一,十位多一,相差都是9。)师:你们说的真好!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真高兴,大家给他鼓鼓掌。下面请你们把计数器放在桌角,把数位表和准备的圆片拿出来,我们来搞一个有趣的活动。这个活动我们就叫“摆一摆,想一想”(出示课题)。在这个活动中大家要善于动脑筋,找规律,使我们的活动进行的又快又好。二、激发兴趣,合作求知师:瞧!我们的好朋友谁来了?(聪聪和明明。)这两个数学王国里的小精灵呀,也来参加我们的活动了。(出示问题。)看,聪聪给我们提问题了:“你们能用2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1.用2个圆片摆数。师:大家能不能呀?提醒一点,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数只限于100以内。所以,在数位表上只能摆一位数和两位数,不摆三位数,大家开始,用2个圆片看能摆哪几个数?72\n师:摆好的同学,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摆的?要说清楚,你把圆片放在哪一个数位上,这个数是多少?生1:我把2个圆片都放在个位上,就是2。生2:我把2个圆片都放在十位上,个位上没有,就是20。生3:我把1个圆片放在十位上,1个放在个位上,就是11。板书:2个圆片。2,11,20。师:大家想一想,为什么2个圆片摆在个位上得到的数是2?而摆在十位上得到的数是20呢?生4:因为摆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所以是2,而摆在十位上表示2个十,所以是20。师:你讲的真好!很有道理!大家给他鼓鼓掌。接下来,我告诉大家,看!咱们另一个好朋友小精灵也来凑热闹了,他是谁呀?(明明)对,小精灵明明他也要给大家提问题(出示问题)。(1)你能用3个圆片表示不同的数吗?大家能回答他吗?(2)用3个圆片摆数,请动手摆一摆,看能摆出几个数?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板书:3个圆片,3,12,21,30。师:从刚才摆的这两组数中,你发现些什么?怎样才能知道摆出的数不遗漏?回答的真好(鼓掌),你真聪明。2.用4个圆片,5个圆片摆数。师:看,这两个小家伙又给大家提出了更难的问题“用4个圆片,5个圆片……分别表示哪些不同的数”。好!大家真勇敢!你们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让老师佩服。3.小组合作,共同探索。师:下面,咱们分四个小组合作,共同研究讨论几个圆片都能摆出哪几个数。每一小组老师发一个汇总表,分工合作,3个同学在数位表上摆圆片,小组长在汇总表上作记录,表的左边是圆片的个数,右边是摆出来的数。师:注意:作记录的同学要综合你们小组这三个同学摆的数。不要有重复的数。比比看,哪一组摆的又快,写的又好,写字的同学字要大一些,写工整,活动开始。(教师巡视,对活动能力差的小组进行指导。)师:大家在摆的时候呀,要善于动脑筋,善于发现规律,这样摆起来既快,又不容易遗漏。4.学生汇报。师:4个圆片能摆出哪几个数,哪一组给大家汇报?生:我们用4个圆片摆出了5个数(板书:4个圆片,4,13,22,31,40)。师:介绍介绍经验,你们怎么摆的这么快。(表扬这一组。)72\n师:5个圆片能摆出哪几个数?(板书:5个圆片,5,14,23,32,41,50)哪一组要补充?5.勇于想象,探索规律。师:从刚才小朋友们用圆片摆数的过程,你发现有没有规律?下面我们不摆圆片,能不能在脑子里想摆圆片的方法,直接写出6个圆片,7个圆片,8个圆片,9个圆片都能表示哪些数?好,四个人合作,看哪一组填写的又快又好!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略)。总之,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并形成交流。师:是不是所有的小组都摆完了,四人小组长请到前面来,把你们组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大家互相评一评好吗?三、寻找规律,归纳整理师:大家都摆完了吗?一齐看黑板,从以上我们所摆的圆片个数和写出来的数来看,同学们观察到有什么规律了吗?谁能说一说。四、小结72\n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55页。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人民币单位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加减法计算。教学关键:在为学生创设情景的基础上,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去实践、操作。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练习法、操作法教具:投影仪、投影片、模拟钱币、多媒体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新授课)教科书第46~49页。教学目的:1.将对人民币的识别作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地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2.归纳出1元=10角的十进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列举使用人民币的例子师:同学们,你们买过东西吗?师:买东西要用什么付款呀?师: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师:对,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72\n二、识别人民币1.整体感知。课件出示全套人民币。师:瞧,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这么多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课件突出显示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课件突出显示硬币)。2.特征辨认。师:这些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师:(拿出装着真币的篮子)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举起一张1元的纸币)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生:上面写着数字“1”(回答不确切。结合其他特征说明。)师:可能是1角、1分啊。(启发补充,还要看单位。)师:对,有“壹圆”的字样。(每说出一个就把方法归结出来。)……师:辨别(认识)人民币,咱们可以看字样、颜色、图案。师:这一张呢?(举起新版50元币。)生:有毛主席的就有50元。(教师注意纠正。)师:(举起新版100元)这一张也有毛主席啊,也是50元吗?生:不是,是100元,因为它是红色的,最大,写着“壹佰”……师:对了,小朋友们说得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那么,关键是看什么呢?(用手指着,结合例币小结每一种方法。)3.认识其他的人民币。a.小组认识活动。师:真是聪明的小朋友,我要请小组长考考大家。首先请组长把信封里的人民币全倒出来,考考你的小伙伴:“你们知道是多少钱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答对了就放回信封里面,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开始活动,教师下组倾听,调控活动方法,赞扬鼓励。b.抢答方式小组汇报。抢答反馈小组活动的学习效果。师:看,有一只不服气的跳跳熊要考考你们了。跳跳熊跳到哪张人民币旁边,就请你快快说出它的面值是多少,看谁答的又对又快!课件演示跳跳熊,学生抢答。三、人民币的兑换1、元、角进率。72\n师:人民币就像一家人,它们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还有一些有趣的关系。师:(举起1元纸币)看,这是──师:你能拿出和我一样多的人民币吗?生1:一个1元的硬币。师:对,1元有纸币,还有硬币。生2:两张5角的(纸币硬币)。师:(疑惑地)为什么两张5角和1元一样多呢?生:因为两张5角合起来就是10角,10角就等于1元。师:可见,1元就等于10角。(板书“1元=10角”)2、角、分进率。师:“同学们学的很好,小明也认识这些人民币。妈妈想考验一下小明,于是让小明拿一些一分一分硬币去买一块橡皮。小明来到商店一看,橡皮上只写着‘1角’,他为难了。谁能帮帮他?”生:“拿10个1分就可以买一块橡皮。”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角是10分,10分就是1角。”师:板书1角=10分练习:3角等于几分5元等于几角10角等于几元80分等于几角3.大额人民币的换算。师:“小明和妈妈买完东西乘车回家,车票1元,可是妈妈的钱包里只有这些钱(出示大额人民币)。没有1元,怎么办?生:“可以换成1元1元的。”师:“谁可以帮小明换一下?”生用学具人民币边摆边说。电脑出示:一张5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一张10元可以换______张1元。学生口答。师:“同学们,平时买东西时,我们还可能用到10元,下面的问题谁会?”电脑出示:一张2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一张5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一张100元可以换______张10元。师:“如果要把100元换成50元,可以换几张?换成20元换几张?”四、应用实践72\n1.小组购物活动。师:同学们个个都很能干,知道人民币的好多知识,也特别聪明。下面我们开一个小小商店玩一玩好吗?师:开商店都需要什么呢?课件演示所有物品及标价(教师简介)。师:这些商品谁来卖呢?我们需要售货员,请每个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当售货员。选出的售货员站起来。售货员们要注意,听清楚你的顾客买什么东西,他付的钱够不够。师:其他同学当顾客,喜欢什么就买什么,不过要注意一个一个地去买,还有,你们每人只有1元钱。师:请小组长打开信封,发给每个顾客一元钱,再把剩下的零钱给售货员。学生活动,教师行间观察、倾听、指导。2.汇报。师:谁来告诉大家,你的1元钱买了什么?师:一元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我们可不能小看这1元钱!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五、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人民币的换算(新授课)教科书第50页。教学目的: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4.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教学过程:一、复习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2.按质地分为哪两类?3、1元=(  )角  1角=(  )分一张2角可以换(  )个1角……72\n二、创设情景,过渡进入新课(出示课件)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干吗去啊?”明明:“我去买把尺子,我拿了12个一角。”聪聪:“拿那么多,要是丢一个,怎么办啊?”明明:“那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吗?”1.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生:可以去换钱。师:那该怎样换呢?生A:可以换两张5角,一张两角。生B:还是多。可以用10个一角换1张1元,2个1角换1张2角。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2.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出示课件)3元8角=(  )角26角=(  )元(  )角……师:你是怎么想的?3.换钱游戏:小组四人利用学具互换。4.师:现在,明明拿着换好的钱走进了“大张量贩”。(课件出示)尺子:1.20元明明:这1.20元是多少呢?师:明明又遇到什么困难了?谁来帮帮他?学生讨论。生:1.20元就是1元2角师:对了,我们看1.20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师: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课件出示)本子 0.50元  8角墨水 3.00元  1元2角书包 35.90元 9角尺子 1.20元  5角橡皮 0.90元  3元铅笔 0.80元  35元9角三、实践活动每组选四名售货员来卖课前准备的物品,学生自由下位买,要求互相谦让,不争抢,做文明的售货员和顾客。师到各组巡视、指导。72\n四、小结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买东西(新授课)教科书第51—52页。教学目的:使学生在购买不同物品的情景中,尝试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的问题。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及商店里物品的价格,并进行了换人民的游戏,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人民币的一些简单计算。二、模拟购物情景,学习新课1、学习人民币的加法计算。(1)出示3种气球(圆形、葫芦形、心形),介绍形状及价格。师提出要求,学生解决:我想买2个,你们说老师可以买哪2个?(2)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可能买哪2个气球,有几种买法?反馈讨论结果:A、圆形、心形B、2个圆形C、圆形、葫芦形D、2个葫芦形E、葫芦形、心形F、2个心形(3)、进行人民币的简单加法计算。让学生选其中一种买法计算总价,四人一小组比一比,谁算得快。集体订正。(4)、比较哪种买法用钱多,哪种买法用钱少。2、完成第51页“做一做”。3、学习人民币的减法计算。(1)展示商品:乒乓球拍足球皮球小飞机机器人小熊8元15元6元40元45元20元(2)学生用手中的模拟纸币购物。师:10元钱去买一个气球,应找回多少钱?如果手中有20元钱,要买一架在飞机还差多少钱?买一个机器人比飞机要贵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4、完成第52页:“做一做”。三、购物游戏1、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带的玩具,生活用品,学习用品标上不同的价格进行购物活动。2、反馈活动情况。四、总结72\n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80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2、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计算意识,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教学难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教学。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有关的课件制作。教学课时:10课时(其中4课时是活动课)第一课时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题)。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2、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仔细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通过小组的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教学重点:理解以十为计数单位进行整十数加减计算的思维过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较完善的语言表述整十数加减的思维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小棒、录音机等。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20里面有()个十;50里面有()个十。4个一和3个一合起来是()个一。3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个十。二、情境创设72\n1、引导学生看图,要求学生观察图,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参与与全班交流。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合情推理,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三、探求新知1、师:看,这是伯伯刚刚运来的鲜花,闭上眼睛想一想,摆在我们的校园里有多漂亮啊!好,睁开明亮的眼睛仔细观察这些鲜花,看看能发现什么?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么知道的?2、我们用这幅图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3、信息反馈,交流整理。师:刚才老师看见小朋友们在小组里说得可认真了,哪个小组的同学先起来说说你们想到的问题?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列式?板书:10+20=30(朵)4、小结: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四、教学效果测评1、练习十的1题。(出示1题图)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2、练习十的2题。上下两行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在口算时,为什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大家照样算得很快?3、练习十的3题。(多鼓励学生)五、小结第二课时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P61例1和练习十一1—4题)教学目标: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正确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认识到相同数位相加。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捆扎好的练习本,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听算。5+20=30+6=60+3=5+40=50+20=72\n30+60=60+30=50+40=3+50=40+10=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小朋友们,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今天我们要来一起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比一比谁是最会动脑筋的孩子,好吗?1、观察主题图要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把你发现的和同桌说一说,一包数学书有多少本?一包语文书有多少本?2、根据图上信息提问题合作探究: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1)35+3如果要你算出有多少本数学书,你能怎样算?怎样列式?35+3你会计算吗?请说出一种你喜欢的方法。(2)35+30如果要你算出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你能怎样算?怎样列式?35+30应该怎样计算呢?如果不会算,可以摆小棒,拨珠,想一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看谁的方法好。教师说明:你们说的这些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这2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要加在十位上。三、教学效果测评1、P61页的做一做。2、P63页练习十一的第1题和第2题。3、出示P63页的第3题(情境题)4、出示P63的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四、小结72\n第三课时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2页例2,练习十一第5—7题。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教学难点:结合动手操作,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学具准备:照例2联欢会场景图制作的课件;复习和练习用卡片;整捆和单根的小棒(不少于33根)。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1.口算。20+4032+1040+4856+3042+75+234+648+512.口答。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二、新课谈话: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1.出示联欢会场景图。显示几个小朋友把纯净水搬来放在桌子上,画外音:小强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纯净水。2.出示“咱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文字、声音同时出现)。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3.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24+9(3)组织交流计算方法。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出现各种计算方法。①先把24凑成30,再算30+3得33。课件设计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口述“24+6得30,30+3得33”的声音。②72\n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课件设计有把4根和9根合在一起,并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的动作,并配有声音叙述口算过程。4.尝试。(1)出示“做一做”中的3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向教师请教。(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5.小结。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的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三、练习1.练习十一第5题。让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步骤和方法。2.练习十一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3.练习十一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计算方法。再启发学生: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来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的问题吗?给学生思考时间。对从另外角度观察,想出不同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观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小结第四课时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教学内容: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教科书第67页例1及做一做第1题,练习十二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出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结合动手操作,明白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减。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等。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教学过程:72\n一、复习(听算)8-5=7-4=6-2=5-3=9-7=8-4=20-10=40-20=50-30=60-10=30-20=80-20=(全班练习,指名说出得数)二、创设购物情境,明确要解决的问题(1)面两道题怎样口算?34+5=76-6=(学生发言后,教师板书口算过程)教师说明:在口算加减法时,把其中的数想成几个十和几个一比较好算。(2)由生活入手,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你们自己去买过东西吗?谁能说说你买过什么东西?买东西的时候谁是自己付的钱?请举手。谁能说说付钱时要注意什么?(3)这节课,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学习买东西的知识,好不好?让我们一起到娃娃商店去看看吧!同学们你们看,商店里都有哪些同学们喜欢的东西?你喜欢什么?挑一样给大家介绍好吗?(4)大家看,今天还有两个小朋友也来买东西,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俩在说什么?1)平平(左):我有35元,买一个大象存钱罐,(问题被暂时遮住)根据平平说的话,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2)芳芳(右):我有20元,如果买一个洋娃娃,(问题被暂时遮住)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问题。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买一个大象存钱罐,还剩下多少元呢?又怎样才能解决买一个洋娃娃,还差多少元呢?(指名回答)怎样列式?板书:35-2=35-20=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计算这样的题目。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同桌交流列式想法。通过前面加法的学习,想一想,我们可以让谁来帮忙?(小棒)四、合作探究算法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组内交流。2、配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互评。板书:(1)5-2=330+3=3310-2=825+8=33(2)30-20=1010+5=15(3)以上的两种算法,哪种方法你比较喜欢?五、总结沟通72\n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教师再加以说明:这两个算式都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35-2是先计算几个一减几个一;35-20是先计算几个十减几个十。六、教学测评做P68页“做一做”第1题。七、小结第五课时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2,练习十二第5、6、8题。教学目标: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退位减法的计算。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3.感受退位减法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结合动手操作,表述操作过程,弄清“退一作十”的道理。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等。教具、学具准备:1.教师准备例题情景图的课件(或挂图)。2.学生准备3捆6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13-7=   15-8=   17-9=78-8=   45-30=   97-7=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着重说一说15-8和17-9是怎样算的。二、引入新课教师:上面两排算式分别是什么样的减法算式?学生:第一排是20以内退位减法算式,第二排是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算式。教师:我们已经会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退位减法了,大家会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三、新课教学72\n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景中抽象出减法算式。屏幕上出示第67页例1中的玩具货架图。教师:在例1的学习中我们学会了根据货架上玩具单价解决“有35元钱,买一个大象玩具,还剩多少元”和“有20元钱,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元”等问题。图上还告诉了我们哪些有用的信息?(屏幕上突出货架下半部分的两辆玩具汽车图)学生:图上告诉我们两辆玩具汽车的价格是15元和36元。在屏幕上出现例2玩具图下面的两个小朋友和她们的对话。教师:图上两个小朋友在说什么和想什么?学生:左边的小朋友说:我有8元钱,想买一辆单价36元的玩具汽车,还要攒多少元钱才够?右边的小朋友在想怎样算才知道还要攒多少元钱?教师:你知道怎样列算式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在黑板上板书:36-8=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1)教师指导学生摆小棒。教师:算式36-8和前面所学习的35-2、76-4、57-3等算式相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35-2、76-4、57-3等算式计算时都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教师:不够减怎么办?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分组摆小棒,并让他们边摆边讨论摆的方法。(2)引导学生交流摆小棒的方法。教师: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摆小棒的过程和方法?学生:6不够8减,我们先打开一捆和原来的6根合并在一起是16根,再从16根里面减去8根。教师:减去8根后还剩多少根?学生:16根减去8根还剩8根,再加上剩下的2捆(20根),一共还剩28根。让学生在算式36-8=的后面写上得数“28”。(3)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方法。教师: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谁能根据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36-8的方法?学生:从刚才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现计算36-8,可以把36分成20和16,再用16去减8得8,最后把8和20加起来就是36-8的差。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4)引导学生探索另外的算法。72\n教师:还有其他的算法吗?学生:也可以把36分成26和10,10减8得2,再用26加2得2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教师:刚才我们用几种方法计算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在以后的计算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四、巩固练习完成第68页“做一做”第2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可指定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的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订正答案时指定1~2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让他们说一说:当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怎么办?五、课堂作业1.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让学生说一说“81-4”和“60-3”的计算过程与方法,让他们进一步感受退位减的过程。2.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先让学生看题明确计算任务,然后由学生独立计算各题的差,最后集体订正得数。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学生:这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师:怎样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计算时用到了过去学过的哪些知识?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所用的计算方法的算理以及涉及的基础知识。2.教师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七、课后小结第六课时课题: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及练习十四的第1—4题。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的加减口算方法,帮助学生在头脑中获得相对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学重点72\n: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用语言表达口算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今天我们一同来回顾一下本单元所学的内容。1、独立完成78页上第1题并让学生说口算方法。2、引导学生讨论:想一想,这些题目可以分为几类?(加法和减法)按照小朋友自己的想法,加法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减法呢?在口算时,比较难的哪几道题?(引导学生关注进位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板书。3、说算法:39+40,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先说出一般的算法;然后再说怎样算得快。)36+7,怎样想能很快说出得数?先说出一般算法;然后再说怎样算得快。97-60,得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再想:怎样能很快算出得数?65-7,你是怎样想的?得多少?怎样想能很快算出得数呢?二、教学效果测评1、听算:25+40=45+9=63-6=37+2=55-30=78-4=指名让学生说一说口算方法。2、判断:54-6=58()76+6=72()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不出错、少出错呢?3、练习十四的第1题。(1)、全体学生独立完成。(2)、教师组织交流,集体订正,学生用手势判别。4、练习十四的第2题。练习十四的第3题。(1)学生口算各题的结果。(2)引导学生把口算的结果与另一个数比较。(3)填上“〈”、“〉”和“=”。练习十四的第4题。三、小结72\n第七单元认识时间教学内容:教科书P81—86页。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单元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有关的多媒体课件等。突破方法: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使用钟表模型等学具、教具加以突破。单元课时:3课时教学关键:通过实践和练习,使学生明白知识的规律,灵活掌握知识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第一课时课题:认识时间(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页例1和练习十五1—3题。教学目标: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使学生知道1时=60分。教学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谜引入。“我有一个好朋友,嘀哒嘀哒不停走,叫我学习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帮手”。这是什么?钟表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时间)你能说出你自已的一些作息时间吗?(教师板书)师:看来同学们都能用我们学过的整时或用几时半表示时间,还有些同学能用8:10的形式来表示时间。师:同学们,你们又知道现在是几时吗?(出示现在的时间钟面),师: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时间。(板书课题)72\n2、认识钟面。观察钟面,通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知道钟面上有些什么?大家交流交流,说一说。二、直观演示,自主探究新知1、认识时间:分(1)引导学生观察分针。(实物钟,演示分针走1小格)师:分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2)一边在实物钟演示,一边提问:A、分针指着1是几分?为什么?(一个大格有5小格,所以是5分。)B、分针指着4是几分?为什么?C、分针指着7是几分?为什么?D、分针指着12,正好走了一圈,走了几分呢?为什么?这里刚好是经过了几个时呢?2、认识时。钟面演示:移动时针,让学生说出走到几时了,要注意引导。得出结论: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时。3、认识时间。(1)教学例1第一个钟面。(2)教学时间的两种表示方法。(两种表示方法在上学期已学过,在此让学生注意在写3时5分时,要在两点后面加一个“0”,写作:3:05)。三、动手实践、巩固新知1、教师拔钟,学生说时间。2、两个同学为一小组,一个同学拔钟,另一个同学说时间。3、教师说时间,学生拔钟。四、教学效果测评1、完成课本“做一做”第1题。2、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3、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4、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师生互动游戏操作,认读时刻,师拔生说、生拔师说,同桌一人拔一人说,并交换。五、小结72\n第二课时课题:认识时间(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例2和练习十五4—6题。教学目标:结合已有知识,能准确地读出钟面上所表示的几时几分,建立时间观念。培养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教学难点:读准钟面上所表示的时间。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知道时、分之间的进率。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出示钟面图。2、小朋友们都读得很好,下面请小朋友看老师手上的钟,上面表示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师先拔出4:15)老师再往下拔四个格,那么,现在是几时几分呢?师:看来同学们对这个时间有不同的读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读出这样的时间呢?今天,老师继续和小朋友们来进一步认识几时几分这样的时间。(板书课题:认识时间)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认识时间:几时几分。(1)请小朋友自己认识1分1分地拔出的时间。小组交流、讨论,教师检查同学们讨论的结果。(2)老师在学生小组活动斩基础上,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读,用钟面模型动态演示,分针从4时15分开始,把分针一分一分地往下拔,让学生跟着读出所经过的时间,4时16分,4时17分,4时18分,4时19分。(3)小朋友们,你们还有不同的读法吗?2、感受1分钟。(1)电脑计时,1分钟结束后,提问:1分钟进行多少口算?1分钟读多少词语?1分钟读多少数?1分钟写多少字?每组两人汇报。(2)1分钟可以做这么多事!我们可要珍惜自己每分每秒的时间啊!3、动手操作,拔一拔。(1)教师检查学生的作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2)师生共同总结读时间的方法:要读出一个时间,先看时针走过数是几就是几时多,再看分针从12走到几就是几分,特别注意不是整5分、整10分时要看准对应的小格,然后读准。72\n三、教学效果测评1、完成第82页第2题小朋友通过刚才的学习都能正确地读出钟面上所表示的时刻吗?做82页“做一做”的第2题,学生填好后,教师评讲。2、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教师表扬又对又快的小朋友,鼓励其他小朋友。3、完成练习十五第5题老师报时间。4、完成练习十五第6题。5、小结引导学生自己小结:今天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怎样学到的?这节课的知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帮助?四、小结第三课时课题:小小商店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86—87页小小商店。教学目标:加强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掌握人民币。在活动活动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教学重点:通过小小商店里的买与卖进一步让学生训练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找零。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有关的物品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要提前把这次活动的大致情况给学生介绍一下,说明这次活动需要准备什么东西,让学生把经常使用的玩具、学习用品、简单的生活用品以及家里废弃的易拉罐和矿泉水瓶带来,并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这些物品的价格并制作出价格标签(最好有用小数表示的价签),例如,到商店实地调查,询问家人,查书籍资料,等等。二、模拟购物1、上课时,教师先要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根据一年级上学期所学的分类方法,把带来的东西分成不同的类。如果有的物品类别不太明确,学生分类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要加以适当的指导。72\n2、在学生把所有的物品分好类以后,老师要带着学生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商店。可以仿照教科书上的样子,设置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柜台和回收站,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设置其他的柜台。然后让学生把各种物品分别放在相应的货架上(货架可以用课桌代替),可以请几位学生读一读标签上的价格,如果学生所标的价格过于偏离实际,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3、选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其余的学生扮演顾客。在全体学生开始活动之前,可以先做一个示范。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你怎样买一块橡皮?”指定一名学生用学具卡片上的人民币买一块橡皮。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给其他学生一些提示:顾客先要确定买什么东西,再到相应的柜台找到该商品,读出商品的价格,再决定怎样付钱最方便;而售货员需要熟练地计算出顾客付的钱够不够,是否需要找零,找多少,等等。4、全体学生开始活动。“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手中有的钱数确定买什么东西,而“售货员”要针对“顾客”的需要做出相应的对策。在活动过程中,“顾客”和“售货员”都要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活动中学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数学问题,也有其他问题。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进行人民币的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碰到了些什么问题,碰到问题时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是不是用了比较简单的方法,等等。如果学生遇到不会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联系起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还不能解决,教师也要鼓励学生提出来,要抓住一切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激励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数学的力量。教师要利用“回收站”的题材,向学生介绍环境知识,宣传环保思想,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观念。5、在活动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讨论,例如,可以让学生交流在商品交易中碰到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如果有两个同学碰到了同样的问题,比较他们的解决方法有什么不同,哪个更好一些。还可以让几名“顾客”汇报一下原来有多少钱,一共花了多少钱,买了哪些东西,还剩多少钱,原来的钱数减去花去的钱数是否等于剩下的钱数,让几名“售货员”汇报一下卖出多少东西,收入多少钱,等等。还可以让废品回收员数一下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和多少个矿泉水瓶,收入多少钱。通过全班的讨论,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进行交流的习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发挥学生个体的特点,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把握好自己的角色,由于活动的实践性、现实性、开放性都比较强,教师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但不要过多地干预或打断学生的活动。活动的目的也不能简单地定为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数学交流,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小结72\n第八单元找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88—92页。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学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学简单的排列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图片等。突破方法:多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实践的方式教学,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教学关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爱数学,喜欢学数学;同时让学生多发现美丽而有规律的图案,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88—89页例1、例2、例3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的排列规律。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欣赏中感知1、欣赏图片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照片,一起来欣赏吧!2、感知规律这些图片美吗?美在哪?师小结:这些照片中的事物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多美啊!这节课我们就来找规律。二、第一次探究发现1、72\n师:六一节快到了,同学们打算庆祝一下,开个联欢会。瞧,他们正在布置会场呢!2、师:大家已经发现了彩灯、彩旗和彩花布置的规律,但这个会场还没布置完,如果继续布置的话,该怎样布置呢?下面我们就帮他们布置完吧!三、第二次探究发现1、师:经过大家的努力,看看我们共同布置的会场漂亮吗?2、师:会场布置好了,小朋友们在会场中跳起舞来,师:你们真会动脑筋,大家看。四、活动中利用新知创新1、出示入场券。师:你们想不想参加联欢啊?那就得出示联欢会的入场券,你只要按入场券的要求涂对了,画对了,就能参加联欢会。师:谁来当验票员?2、参加联欢会(1)第一个节目是“请你跟我做一做”。(2)第二个节目是“请你跟我摆一摆”。(3)其中一个小组摆的规律为例,我们来进行第三个节目——“变一变”。①你能用其它形式把这条规律表示出来吗?②你能把这个规律写下来吗?五、教学效果1、师:请大家看看一书上,今天我们学的是第88页,例1、例2、例3,大家将“做一做”,先认真观察,再涂上合适的颜色。2、完成第92页,练习十六,1题。3、总结中提高。联欢会结束了,通过今天的联欢会,大家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收获?六、小结第二课时课题: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89页例4、例5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每组图中图形的数量、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然后根据规律进行操作,进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图形在形状、颜色、数量上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教学学生把图形从“形”向“数”转变,增强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72\n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观察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各种图形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一些美丽的图案,发现它们都是由一组图形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也就是说它们是有规律的排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图形的变化规律。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4(1)题。(1)师生一起摆正方体,即例4的第(1)小题。(2)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这一题图形的排列与前面的例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发生了哪些变化?后面怎么摆?(3)教师指导,小组合作讨论。(4)交流反馈。教师小结:大家通过观察,发现我们摆的立方体全是绿色正方体,即颜色不变,形状也不变,只是正方形的个数在变,1个正方体,然后是2个正方体,再是1个正方体,又是2个正方体,所以我们应接着摆1个正方体,后面再摆两个正方体。2、教学例4(2)小题。(1)师生共同用学具摆一摆例4第(2)小题的图形。(2)引导思考:第(2)题与第(1)题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变化呢?师小结:刚才同学说得很好,这一题是由1个蓝正方形和3个红三角形重复出现,即每组都有一个蓝正方形和一个红三角形,已经重复出现了三组,后面一组还应该重复摆一个蓝正方形和3个红三角形。三、教学效果测评1、完成“做一做”。2、练习十六第2题。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操作、观察、比较等活动,发现了简单图形的颜色和数量的变化规律,课后,请大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创造出更多美丽而有规律的图案,看谁完成得好。四、小结第三课时72\n课题:简单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90页例6简单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观察、实验,使学生认识图形和相应的数字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转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摆图形吗?大家看看老师摆的这个图形,(即例6的图),你们能接着老师的后面摆出来吗?好!大家试试。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6第(1)题。(1)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应依次出示对应的数字卡片。(2)请大家对着图形找一找数字变化有什么规律,接着排什么数?(3)小组合作讨论,然后班内交流。小结:每组中都有正方形和三角形。它们依次重复出现,而小棒的根数变化就是4和3依次重复出现,所以接着还应排数字4和数字3。2、教学例6第(2)、(3)两题。(1)出示例6(2)、(3)两题的图。(2)引导思考:这两题图形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图形的个数又是怎样变化的?(3)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同时,相应的图形的下方出示相应的一列数。(4)学生独立思考:接着应排什么数?指名口答,并说出发现的规律是什么。全班评议,教师小结。三、教学效果测评1、完成“摆一摆”、“填一填”。2、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1)摆一摆第3题的图形,然后独立完成作业。(2)提问:接着怎么摆?为什么?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不但找出了图形的变化规律,还找出了数字的变化规律。每组图形的个数是怎么变化的,就有了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你能写出几组有规律的数吗?72\n第四课时课题:稍复杂的图形和数字变化规律教学内容:教科书P91页例7、例8数字变化规律。教学目标:通过引导,使学生根据已知图或数字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理,找出规律,再按规律推出所要填的数。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找数字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找数字排列规律的一般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1、谈话交流。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字的变化规律,谁能到黑板上来写一组有规律的数字?(1)请几名学生上黑板书写。(2)说说它们的变化规律是什么?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7,第(1)小题。例7的第(1)小题是最简单的一排自然数,每一数比它的前一数大1。2、教学例7第(2)、(3)、小题。让学生充分活动找到规律的基础上指名回答,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个规律的。强调:找数字排列规律的方法是计算相邻两数的差,这两题的差都是2,根据这个规律,后面应填几?在讲授时,老师可根据学生情况和具体条件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一般情况下可以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三、教学效果测评1、完成“做一做”。2、完成练习十六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集体评议,指名说出规律是什么?(3)观察比较:第(2)小题与其他两题以及今天所学的例题有什么不同?排列的规律是什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学思考题。(摆一摆,算一算)它的规律之一是每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的数列的每相邻两项的差是1。此题可以要求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教师不要再介绍每相邻两数的和是后一项项数的平方等复杂的规律。鼓励学生通过操作看图形的变化来找规律。四、课堂小结72\n这一节课,我们根据图或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推算,找出规律。通过这样的练习,你不仅会感到学数学有无穷的乐趣,而且还能长知识、长智慧。72\n第九单元统计教学内容:教科书P93—97页。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教学难点: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关键: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突破: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从学生熟悉的事情出发,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第一、二课时课题:统计教学内容:教科书P93—97页。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用简单的方法搜集、整理数据。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整理数据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激趣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老师手中拿的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怎样才能知道装的是什么?2、那么你们知道盒子里有多少种颜色的花?说说是哪些颜色的花?怎么样才能知道各种颜色的花有几朵?72\n二、教学例11、教师小黑板出示条形统计图,并说明:图中的四根条形柱分别表示下面所列花的朵数、统计时,有几朵,就在条形柱上涂几个小方格。2、师:小朋友们,请仔细看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先看图交流后,再全班汇报。师:你能提出些什么问题?指名提问并解答。(主要是比多比少的问题。)在集体活动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提问练习:一生提问,一生回答。师小结:刚才大家的提问都很不错,老师也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例2)三、教学例21、师:你们喜欢这四种颜色的哪一种?大家先不要着急回答。喜欢红色的举左手,喜欢黄色的举右手,喜欢蓝色的拍手,喜欢紫色的摇头。2、师:小朋友们都在动,老师还是不知道喜欢哪种颜色的人多,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办法吗?让学生同桌互议后发表。3、师小结:这些方法都不错。请同学们分小组,用你们喜欢的方法在你喜欢的颜色下面作记录。四、教学效果测评生活中的统计。师:统计的作用很大,生活中常常用到。例如,我们每个小朋友的家里每个月都要交水费、电费等,那么就要统计电的度数,水的吨数。大家想想我们生活中还要统计哪些数据?给每组学生准备一份统计表,让学生合作完成。五、小结72\n第十单元总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98—105页。教学目标: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牢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教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计算,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教学难点:“位置”、“认识时间”、“图形”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习过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课时:4课时突破方法:根据学生平时掌握的情况,制订适合本班实际的复习计划,使复习有针对性。教学关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一课时课题:100以内的数的复习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掌握数的组成,能熟练地数、读、写100以内的数,把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作业纸、卡纸等。教学关键:让学生的知识更加牢固,并且能灵活运用。教学过程:72\n一、激趣导入我想与你们玩一个“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哪位同学来和我玩?如果我输了,那么你将会拿到一个小蕃茄。如果你输了,那你得回答我一个问题。(请你从25起,一个一个数,数到32;请你从60起,十个十个数,数到100;从98起,往前一个一个数,数到90;等等)数数时,我们有各种方法。可以一个一个地数;可以两个两个地数;可以十个十个地数;还可以倒着一个一个地数。二、复习数的组成▲生活中的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一下100以内的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能见到它们。那么哪位小朋友来说说,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或者用到过这些数呢?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了数,你认为会怎么样?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它们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可别忘了它们。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水彩笔,从1~100这些数中选择最自己的一个数,写到卡片上。(提醒学生,别让小伙伴看到自己写的数)▲猜数(数的组成)教师先作示范:我写的这个数是由4个十和1个一组成,请问这个数是几?41。你们能够像我一样来说说你们手中的数吗?学生说、猜。并把部分学生写的数写到黑板上。没有机会站起来说的学生,让他们同伴间说一说,猜一猜。将卡片佩于胸前。独立作业。(做作业纸上的题目)全班交流。三、复习找规律▲60。这个两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的数是0)谁能说出个位上是0的两位数?[10、20、30、40、50、60、70、80、90]▲45。这个数的个位是几?那么还有哪些两位数,他们个位上的数也是5?[15、25、35、45、55、65、75、85、95]学生口头回答。▲99。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字一样,都是9。十位上的9表示什么?个位上的9表示什么?还有哪些两位数,它们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一样?[11、22、33、44、55、66、77、88、99]写到自己草稿本上。校对。这些数又叫做整十数。四、复习比较数的大小▲请2位同学站起来,说一说自己胸前卡片上的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请3位同学到讲台前按自己胸前卡片上数的大小排队。人数依次增多。▲完成作业纸中相应的题目。▲猜数(数的大小)教师写一数,让学生猜。可适当提示学生所猜的数是大了还是小了。请学生写,学生猜。72\n五、游戏“蝶恋花”出示两丛鲜花,分别写上“比70大的数”与“比50小的数”。请学生做一回小天使,让学生把胸前的蝶状的卡片,根据自己先前写的数按要求贴到相应的花上去。第二课时课题: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复习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地口算,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教学难点:熟练地口算,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你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买东西的游戏,好吗?生:(齐答)好!师:1枝钢笔8元钱,1枝圆珠笔2元钱,你打算带多少钱去买这些东西?生:10元钱。师:1本书6元钱,1个笔记本4元钱,你打算带多少钱去买这些东西?生:10元钱。评析: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设计要合理。“带多少钱”与“花多少钱”是不同的概念,课前教师准备一点儿零钱,游戏时让学生独立计算买两样物品“花多少钱”。二、新授1.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我们再取买两样东西,请看大屏幕。(电脑显示:书包36元,彩笔8元)师:要把这两样东西都买回去,你大约得带多少钱?生:我认为应带39元钱。生:我认为应带44元钱。师:那么我们应付给营业员多少钱呢?请大家好好想一想。生:我认为应付给营业员44元钱。72\n师:你能把不能列一个算式?生:36+8=44(师同时板书:36+8=44)师:那么这个44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学生相互说,教师巡视、倾听,并对学习困难者给与指导,然后组织全班讨论。)生:我是用个位数加个位数,十位数加十位数计算的。个位:6+8=14,十位:3+1=4,结果是44。师:还有没有其它算法?生:我是用竖式算的。(师请生把竖式写在黑板上)生:我把36看成40,加上8等于48,然后再减去4就等于44。师:把36看成40,这样多加了4,所以最后要在减去4。嗯,很好,请同学们为他鼓掌。(生鼓掌)师:下面我们一起用摆小棒的方法算一算结果。2.引导学生摆小棒,明白算理。师:请同学们在左边摆36根小棒。边摆边说你是怎样计算36+8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学生摆小棒,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然后组织全班讨论)生:我先摆3个10,再摆1个6,然后再摆1个8,6+8=14,再加上3个10,一共有14+30=44(根)生:我在左边放30根,中间放6根,然后从右边的8根里拿出4根放在中间的6根里,这样中间就有6+4=10(根),再加上右边剩下的4根,一共是30+10+4=44(根)。师:我从左边的36根里拿出6根,然后从右边的8根里拿出4根,把它们捆成一捆,然后把左边剩下的30根捆成3捆,这样一共有几捆?生:4捆。师:4捆加上剩下的4根一共是多少?生:4捆零4根,是44根。3.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师: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先算几道题。(出示29+8,4+46,55+7,5+39)(生一一解答)师:我们从刚才这四道题中任选一题,列成竖式计算,行不行?算完的小朋友你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生列竖式计算,并相互交流算法)师:大家一起看4+46=50这道题的竖式。原来十位上是4,怎们后来变成5了?生:个位上4+6=10,40+10=50。生:个位上4+6=10,满十就应向十位进一,所以十位上变成5了。师:答得非常好,这是因为个位上满十,需向十位进一。72\n评析:情境仍然是购物,但组织教学的形势却是一问一答,留给学生的空间小,时间短。教师可以这样设问:“购买这两样物品需要多少钱,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方法好。”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用摆小棒和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应是学生的自然选择,如果所有小组中没有出现这两种重要方法,教师可在小组中适当指导,再让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其他学生评价和改正。4.联系实际,应用于生活。师:刚才同学们表现不错,我决定在带你们去买些东西,这次老师还给你们每人发30元钱。你们可以想一想,3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电脑出示:书包30元,玩具小汽车20元,望远镜15元,魔方10元,电话机40元,小球5元,帽子5元,玩具小熊10元)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你们都想买什么?记住每人只有30元钱。(生在组内相互说,师巡视,倾听)师:现在来听听大家都是怎么买的。(找一小组汇报)生;我想买书包,书包刚好30元钱。生:我想买小汽车,小汽车每辆20元,我还能剩下10元钱。生:我想买望远镜和小汽车。师:你花了多少钱?生:望远镜15元,小汽车20元,一共是35元。师:你只有30元钱,却想买35元的东西,怎么办?生:那我只要望远镜,不要小汽车了。师:老师想节约一点,要买两样东西,但还要花最少的钱,买那两样最合适?生:埋魔方和小球。师:大家同意吗?这样只花15元钱,是不是花得最少?生:我不同意,应该买小球和帽子,因为小球和帽子加在一起才10元钱。师:对了,买小棒和帽子最省钱。当然实际购物时,首先要想的是需要什么,然后才考虑应怎样节省。那么大家选来选去,怎么没选电话机呀?生:应为电话机是40元,老师只给了30元钱,还差10元钱。评析:这一购物环节应与前面有区别,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花30元钱(可以更多一些钱)怎样选购自己喜爱或需要的物品,要求说出购买物品的名称,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下(或找回)多少钱。这样更贴近生活实际。三、深化练习做教科书的做一做。72\n第三课时课题:元角分、认识时间的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99—100页。教学目标:进一步巩固对元、角、分的认识,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能正确读写时间,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读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人民币的计算。教学难点:能正确的读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人民币计算。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复习口算,我们现在来做几道口算题,听老师念题,然后写在作业本上。二、整理复习1、今天我们来复习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1)老师说人民币的数,学生拿;老师出示人民币,学生认,组内同学一人拿,其它同学认。(2)让学生说出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2、复习人民币简单的换算和计算。1元=()角10分=()角10角=()元1元=()分300分=()元100元=()元(2)人民币的简单换算,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元=()角25角=()元50角=()元20分=()角3角=()分65分=()角多让学生讨论,然后计算,让学生自己举例计算。3、几时几分?请同学翻到书P100页,第9题,请大家看看会不会读钟面上的时间?把读出来的结果写到书上。三、教学效果测评让学生做P103页第9、10题,P105页第15题,教师引导,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四、小结72\n第四课时课题:位置与图形、统计的复习教学内容:教科书P100—101页。教学目标:让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重点:条形统计图数据的分析,图形的拼组和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教具:小黑板、挂图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经复习了时间,下面大家来读下面几个钟面,认一认大约是几时。(见P.100页例9)二、复习整理1、我们今天先复习位置,请大家看挂图。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以下两个问题。2、我们下面再来做做听反话的游戏好吗?(游戏在课本9页上)。3、刚才我们做了游戏,下面我们来数数图形,请大家打开书100页,请把11题数到书上。4、星期日,同学们喜欢做很多的事,下面请大家看书上二(1)班小朋友们画的他们喜欢做的事的统计表。请小组讨论表下面的问题,并看我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最后集体评讲)。三、小结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了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通过操作活动,拼组图形数出图形个数。我们还进一步复习认识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72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