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说课稿--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2-06-18
类型:doc
大小:59.00 KB
页数:23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课件 > 二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塘川镇中心学校一、说教材  ⒈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除法的初步认识》。  ⒉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除法的初步认识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教学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为学生今后学好除法的其他知识打下基础。⒊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⑴让学生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明确“平均分”的意思,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⑵认识除号,能正确地读、写除法算式。⑶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⒋教学重难点及关键\n  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今后初学除法应用题会感到有些困难。为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要用除法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也是教学的关键之所在。  二、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较久的学习热情,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  ⒈启发引导法:教师步步启发,层层设问,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  ⒉尝试法:通过尝试,让学生自己探索,发现知识规律,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使学生在探索知识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⒊演示操作法:直观演示能给学生提供鲜明的感性材料,通过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利用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使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  ⒋谈话法:\n  运用师生之间的谈话组织教学,既可使学生的思维方向明确,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程度。  ⒌练习法:  通过各种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熟练的解题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⒍讨论法:  运用讨论法,可以降低教学难度,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来,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密切合作的能力。  三、说学法  古人云:“教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受用终生”,教师既管教,又要管学,把教落在学上,重点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并初步掌握的学习方法有:  ⒈归纳法:通过例题的教学,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推导出除法的意义。  ⒉观察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学会找知识的生长点和解题的关键所在。\n  ⒊在练习中,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地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⒋通过提问与练习,让学生逐渐培养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解题技能。  ⒌指导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逐步扩展到用语言表达思维的方法。  ⒍在观察、比较中分析,初步渗透抽象概括数学知识的思维方法。  四、说教学程序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我安排了以下的教学程序:  (一)、认识“平均分”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鉴于这个特点,此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⒈贴出图片:8个梨,4个盘子。提问:  ⑴老师这儿有8个梨,平均分在4个盘子里,每盘分几个?“平均分”是怎样分呢?小朋友,请你们仔细看老师分。(演示:每个盘子里放一个)\n  ⑵每个盘子里放了几个?分完了没有?为什么?那么再继续分。(演示:每个盘子里再放一个)  ⑶分完了没有?现在你们看,每个盘子里梨的个数是几个,它们的个数怎么样?在此,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为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打下基础。  ⒉说明:  这样一个一个地分,每份的数量同样多,叫做“平均分”。通过教师说明,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⒊指名生说一说:“平均分”要注意什么?通过说一说,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  ⒋判断。  投影出示一组图形。  ⑴指出图中哪些是“平均分”?  ⑵为什么第二图和第四幅图不是“平均分”?能不能变成“平均分”?学生回答后,教师抽动投影片成下图。  ⑶指名生说出各图是把多少平均分成几份?此题的练习,让学生及时巩固对“平均分”含义的理解。\n  ⒌提问: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怎样分?可让学生利用学具边分边说。通过实际操作和口头表述,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初步了解平均分和除法的含义。此环节的教学,通过教师示范演示、学生观察、辨析比较、动手操作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解决了除法初步认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二)、揭示课题  像这样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要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开门见山将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呈现给学生,较好地发挥了目标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产生积极的学习心向,从而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三)、认识除号  ⒈我们知道加法、减法、乘法每一种运算都有运算符号,除法也一样,它的运算符号叫做除号。  ⒉先让学生试着说除号是怎样写的,再教师讲解除号是这样写的,中间写一横,上面一个小圆点,下面一个小圆点。注意上下两点要对齐。  ⒊教师示范,小朋友在练习本上写两个除号,一定要注意上下两个点要对齐。\n此环节把“除号”的认识作为一个单独的教学环节进行讲解,通过教师示范,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对除号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列式计算及讲解意义  此环节教学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采用了边讲边练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  ⒈教师引导:刚才,我们把8个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求每盘有几个,要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  ⑴我们把几个梨平均分?“8”是被分的数写在除号前面。  ⑵平均分成了几份?“4”写在除号后面。  ⑶每盘分得几个?就等于2。  ⑷这个算式怎么读呢?让学生试着读。  ⑸“8÷4=2”表示什么?通过实物图的演示及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的写法,同时也能让学生明确除法算式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为下节课教学打下基础;通过让学生试着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同时能正确地读出除法算式;通过说意义,不仅让学生明确除法的含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n  ⒉练习。⑴填空:24÷4=6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3  12   ÷6=2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⑵先说出图意,再列式。  ⑶根据题意,说出算式。  ①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  ②把1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几?  ⑷看算式说出意义。6÷2=3    12÷2=6     12÷4=3    20÷4=5以上练习题的设计,围绕着此环节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着,由形象具体逐步抽象化,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完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⒊小结。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通过小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⒋质疑。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启发  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还有哪些弄不明白的问题”,接着教师及时解答或请同学帮助解答。  (五)、巩固练习\n  众所周知,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本节课我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⒈读出下面的算式,用 摆一摆,再填得数。8÷2=        10÷5=          12÷3=   此题的练习,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巩固新知的理解和掌握。⒉在下面算式的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⑴把15个 ,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15÷   =  ⑵把15个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几个?  ÷   =此题的练习,以进一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⒊根据题目说出算式。  ⑴把18棵树,平均捆成3捆,每捆有几棵?  ⑵小冬把6只兔子,平均关在3个笼子里,每个笼子关几只?  ⑶妈妈买来8个苹果,平均分给爷爷和奶奶,每人分几个?讨论:为什么列式是“8÷2”,“2”是从哪里来的。  ⑷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人吃,每人吃几个?  ⑸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10个人吃,每人吃几个?讨论:上面两题为什么一个列式是“10÷5”,一个列式是“5÷10”?\n以上的5小题所反映的事实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应用的数学和  4  问题解决的数学,  ⑷⑸两题的列式以及算式的比较,有利于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虽然学生还不会计算“5÷10”,但让学生先试一试,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⒋游戏。教师出示12朵花,请学生把12朵花平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再列出算式,看谁的分法多。此题的练习,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同时,一题多解的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发散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以上练习题是围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的,层层递进,由“再现性”进入到“内化性”深入到“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课堂总结同学们都学得很好,我们对除法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并预告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做到了承先启后。\n二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角的初步认识塘川镇中心学校郭建忠  1、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2、教材分析:  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本课时《角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掌握知识,是应用数学的一个体现。\n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学具等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编写,但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用三角板比角的大小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的确定:  从学生认知水平来看,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在教学中,这就不可避免的要产生几何图形的抽象概括性与儿童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怎样去解决这一矛盾呢?我认为最根本的途径是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对角的认识建立在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之上。因此,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从素质教育的三个方面知识、能力、思想情感方面制定了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2)能力方面: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思想情感方面: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教学重点、难点:\n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二、说教法和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鉴于此,我在教学设计上着重以下几方面考虑:。  1、分借助形象直观,运用多媒体的特殊功能,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n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是从动手开始。因此,要解决数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具体的操作与观察。教学中必须重视形象直观的作用,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学生通过找角、折角、做角等操作实践,及观察电脑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在观察中动脑过程中,得到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角的正确表象,掌握角的本质特征。让他们亲身感受学习的乐趣,成为学习的主人。  2、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在情绪高涨时的二分之一。说明人的认识活动和情感是紧密相连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除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功能,通过它的形、声、色、动、静的变化,形成鲜明的表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还想方设法,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整堂课都处在"好奇"、"好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  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象、抽象概括、实践创新这一模式进行,使教学过程始终吸引他们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  3、重信息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双向交流。  根据信息反馈的理论,在学生接触新知时通过巩固练习、辨析练习及时反馈,在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解决新矛盾,使认识得到深化、升华。\n  4、坚持面向全体,发展为本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将根据问题的不同难度,教学时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努力体现因材施教。并通过教法、学法的使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空间诸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多媒体应用分析及设计思路  〈一〉激趣导入  (媒体应用)屏幕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的实物图。引导学生回顾复习,依次回答出各个图形的名称。  教师指着三角形说,谁愿意告诉大家三角形是由几条边组成的呢?——三条边。早晨上学的时候,粗心的“小马虎”却把一条边忘在了家里,(媒体应用)〈计算机将三角形的一条边移走〉大家看这还是一个三角形吗?——不是。这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的——角。  教师指着角问:关于角你想知道些什么呢?\n  生A:我想知道怎样画角。  生B:我想知道角的组成。  生C:我想知道角的用途。  教师归纳学生的回答。这些问题,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逐渐解决。  〈揭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引导探究  1、影像激趣,整体感知。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角。  (媒体应用)〈屏幕依次出示:红领巾、三角板、钟面和折扇实物图〉。  仔细观察,红领巾上的角在哪里?数一数有几个?其它物体的面上有角吗?  学生讨论找角。  (媒体应用)在学生找到实物图中的角后,屏幕上出现闪动角。  (2)举例\n  其实在你身边就有很多角,仔细观察,你发现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也有角?  生A:桌面上有角。  生B:书本上有角。  生C:地面瓷砖上有角。  (……)  (3)启发学生用纸片折角。  (媒体应用):利用计算机的动画功能教学折角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对折的含义。  学生讨论折角,(媒体应用)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说折角的过程并指出角所在的位置。然后同桌两人互相比较角的大小。  你能折得再小些吗?用这种方法可以折出多少个角?  (4)做活动角  引导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活动角(两人为一组)。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边讨论: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角?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角?怎样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角?\n  (媒体应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  组织学生讨论角的大小与纸条张开大小的关系,角的大小与纸条长短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  (媒体应用)多媒体演示制作过程、讨论过程及结论。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找出最终结论:角是有大有小的,但角的大小与纸条长短没有关系。  2、通过感知并利用媒体,建立概念。  让学生用刚才所折角的顶点扎手心,感知角的顶点是尖尖的;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感知角的两条边是直直的。从而揭示了角的本质属性。  (媒体应用)屏幕出示:四个实物图的角。  四个图的角闪动,淡化实物外形,留下闪烁着的角。  让学生尝试归纳出角的组成。  教师订正,讲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学生练习,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3、指导学生正确的画角。\n  我们刚才看到了许多实物上存在的角,若要把它画下来,该怎样画呢?  让学生讨论: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学生尝试画角。  (媒体应用)展示作品,讲画法。  学生交流角的画法,讨论后老师归纳:画角的时候,一般都是先画顶点,再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直线。  (媒体应用)计算机出示画角的全过程。  学生在本子上练习画角。  (媒体应用)展示作品,说画法并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4、归纳角的本质特征。  用学生所画的角,引导学生讨论、归纳,这些角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学生讨论。  学生归纳:这些角大小不一样,但它们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5、练习:(屏幕出示练习)\n  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A      B    C      D  〈三〉归纳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些什么?  生 :怎样折角  生 :怎样画角  生 :怎样比较角的大小  (……)  学生回顾小结。  〈四〉巩固练习  1、找出下列图形中的角:  2、比较角的大小。书58页  学生先观察得出初步结论。  (媒体应用)用三角板上的角去比第一个角。  学生自己用三角板比一比,得出结果。\n  (媒体应用)两个角慢慢重叠。  引导学生找出比较的方法  3、要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媒体显示)  4、(发展思维)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几个角?  四、评议:  由旧知过渡到新知,采用激趣法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一切客观事物之间具有内在联系”的启蒙教育。  用计算机辅助由“三角形”到“角”的转换过程,变“静”为“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更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课堂活跃起来。学习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只起“桥梁”作用,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到了“我要学”。  由学生身边熟悉的实物图过渡到几何上抽象的直观图,贴近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机对实物图中角的显示效果在这里起到了较好的辅助作用。(闪动时变换为较醒目的色彩,并加上声音。)  从生活中不同物体表面上找出角,使学生更好地初步感知角。\n  利用计算机的动画功能,展示“对折”的含义,直观、易懂。  纸片的大小要不同,颜色要醒目。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还便于比较所折角的大小。  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作品,说折角过程,以便全体学生观看,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探求——研讨——汇报——结论。学生在边操作、边思考中从认识静态中的角过渡到动态中的角,观看纸条的张合产生大小不同的角,纸条的长短对角的大小没影响,由此渗透角的本质特征,学生轻易掌握难点。并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实物投影仪上展示作品,克服了纸片小的缺点,便于学生观察和比较,同时再次培养了学生的成就感。  用多媒体展示探究过程,即便于学生观看,又便于学生比较、归纳出结论。  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由实物直观过渡到抽象直观,突破重点。  巧用媒体的动画、声音等特点,从实物过渡到图形,为后面的画角打下基础。\n  通过前面对角的感知,逐渐过渡到“画角”,使学生的思维从具体到抽象过渡,完成了“物——形——初步认识”的过渡,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利用计算机对“顶点”、“边”的闪烁及相应的声音,直观、形象,学生对画角加深了认识。教师适时给予讲解指导,如画边时要强调边要画直、均匀。  在学生画角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归纳,找到角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再次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再次活跃起来。  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  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所学到的知识,再让学生小结,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复习,加深了认识。巩固练习紧扣知识点,对知识基础知识起了巩固作用。  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用动画演示结合学生动手操作,不但更形象生动地说明两个角一样大,而且也教给了学生比较物体大小的不同方法,蕴含了数学学法的指导。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