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五单元认识分数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第1课分一分(一)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并会读写。教学难点:对几分之几的理解。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认识1/21、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把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学生思考,出现“半个”“一半”等不同回答。)师:“半个”“一半”该怎样表示,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如用符号、数字等,交流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2、1/2表示。3、(学生自由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最后确定用1/2较简便。)4、1/2表示什么?(学生互相说,汇报交流,说的过程中突出“平均分”。)5、能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1/2表示吗?(二)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认识分数1、从学具中任选一种,用你喜欢的方法找到它的1/2,并用彩笔涂出来。(组长取出学具,每位同学任选一种图形,用折、画等方法找出1/2,并涂出来。涂完后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交流时选择有代表性的折法,要求说出是怎样得到的,指出哪部分是这个图形的1/2,并在黑板上展示出来。)2、下面图形的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1/2吗?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完整的思考过程。)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知道把一个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们的1/2。3、1/4,并涂色。(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并展示出各种不同方法。)(电脑课件演示几种不同的分法。)师小结: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分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来表示1/4呢?(讨论后得出:都是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的1份。)4、4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1/4来表示,那么这样的2份、3份、4份你会用分数表示吗?(引导学生写出分数。)5、师小结:像1/2,1/4,2/4,3/4,4/4,⋯,这样的数就叫做分数。(板书课题:分数)6、7、(三)练习1、基本练习。(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练一练第一题)(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练一练第二题)(3)用下面的分数表示阴影对吗?对的画“√”,错的画“×”。(练一练第三题)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拓展应用。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读一读。2、按分数把下面各图形涂上颜色。3/41/63/53、把一根1米长的钢筋平均分成7份,其中两份是它的()。4、八分之一写作(),六分之一读作()。(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3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第2课分一分(二)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由许多个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涂一涂、圈一圈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二、教学重点及难点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对由多个个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流程(一)活动一:说一说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5份就是它的5/8⋯)二、活动二:涂一涂1.师:同学们,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请拿出水彩笔,根据分数的大小,涂上颜色,开始!2.请涂好的学生上前展示,学生评价。3.你能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吗?(三)活动三:试一试1.出示教材56页试一试情境图。师:请同学们观察情境图,收集数学信息。(指名汇报:图上有七只蝴蝶、五个小朋友、十朵花⋯⋯)2.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出示一组填空题)(1)一共有()只蝴蝶;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4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指名回答。)3.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数?(小组交流、汇报。)(四)活动四:练一练1、请按所示的分数大小,在图上圈一圈。(1)先说说你打算怎么圈。(把7朵花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7,5/7就是把5朵花圈起来。)(2)独立圈一圈。(3)你发现了什么?2.请按1/2圈一圈。(1)先说说你打算怎么圈。(把四个小雪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就是把两个小雪人圈起来。)(2)独立圈一圈。(3)你发现了什么?3.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并集体订正(五)活动五:小结师:谈谈你对这节课学习的感受!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5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第3课比大小一、教学目标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比较大小的两个分数对应的整体是相同的,同时掌握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流程:一、故事引入激情引趣师: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好,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六·一”儿童节智慧老人带着淘气、笑笑、机灵狗去公园玩,天气很热,智慧老人让淘气去买西瓜解渴,不一会儿淘气抱着西瓜回来了。智慧老人说:为了公平起见,我们每个人吃1/4吧。淘气一听睁大了眼睛说:西瓜是我买来的,我要吃1/6,最少也要吃1/5。(教师副板书1/4、1/5、1/6)智慧老人、笑笑、机灵狗都笑了。他们为什么笑啊?学生会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可能还会说出比较分数的大小。教师适时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和淘气一起来研究比较分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大小)(二)探索规律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师:任选一组分母相同的分数,用图形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1/4和3/4;2/5和3/5。(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如: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6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3/4○1/43/4○1/43/4○1/43/4○1/43/4○1/42.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板书:1/2和1/4(猜一猜,再验证,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汇报验证过程。)3.反馈评价(1)58页试一试:填分数,比大小。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7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按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3/10○7/101/8○1/44.总结规律(1)思考讨论:①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②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2)学生总结:①在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时,看分子,分子大的就大,分子小的就小;②在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分母小的分数就大。(3)思考:2/3和2/5;3/4,3/5和3/8;5/6,6/7谁大谁小?(全班交流:分母不同,分子相同但不是1,像这样的分数你会比较大小吗?)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8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用规律,解决问题(教材59页“练一练”)1.按分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2.在正方形中,涂出它的1/4。3.第3题。4.数学游戏:我说你拿。(小组竞赛)(四)联系生活,发现问题。师: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分数比大小的例子吗?会解决了吗?说一说。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9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第4课吃西瓜一、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理解“1”减去几分之几的减法算理。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情景图小熊笨笨要请大熊爸爸品尝自己亲手种植的大西瓜。(板书课题)看它们吃得多有滋味啊!2、观察图请同学们认真看图,从图中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汇报生交流得出结果:生1:它们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生2:大熊比小熊多吃了几分之几?生3:还剩几分之几?师小结:同学们能够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可见,你们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下面,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看谁最有办法。(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2.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法运算(1)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学生列出算式,可能计算出结果:2/8+3/8=5/8,也可能有个别学生只会列式,但不能肯定结果是多少。)师:2/8+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全班交流,初步感悟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规律。)(2)动手操作活动。①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②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一人不能都涂完,要互相谦让。)③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④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同桌合作完成,师巡视并提醒如何进行计算。)⑤全班交流,同桌汇报。(汇报时,可能出现两个分数相加刚好等于1,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等于1”。)⑥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0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3.学习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减法运算(1)师:猪八戒第一次和第二次哪次吃的西瓜多,多了几分之几,你知道吗?怎么算呢?(同桌讨论,围绕“用什么方法算,怎样算”进行交流。)(2)比一比。①拿出涂色的纸,同桌互相比一比。②把算式写在纸的背面,并说一说是怎样减的。③你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交流,小结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运算方法。在汇报时,有可能出现分子分母都相同的两个分数相减,教师要及时指导教学。)(3)师:猪八戒吃了这个西瓜的5/8后,还剩下几分之几?留给师傅和师兄够吗?(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可能列式“1-5/8”,也可能列式“8/8-5/8”。)(学生汇报,全班围绕“1-5/8该怎么样减”进行讨论,如果有困难,教师指导学生理解“1=8/8”,用化未知为已知的策略解决问题。)4.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1、课本P61第一题。(1)指生说说图意。(2)列式解答。(独立完成)(3)说明算理,同桌交流。(4)指生汇报检查。2、课本P62第二题。(1)指生板演,其余生独立完成。(2)生当小老师讲解算法。(3)总结算法今天,同学们学习了分数的加减法,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五、总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全班交流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1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第5课练习三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简单的分数的认、读、写。2、掌握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方法。3、进一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比较简单的分数大小;掌握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教学难点:能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进行交流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明确主题。师:同学们在认识分数这一单元的学习中你有了哪些收获?你觉得自己哪部分知识掌握得还不太好,差距在哪?学生个别回答,小组交流,教师适时板书本单元的重点内容。师:大家对自己的学习都有了较清晰的认识,也通过互相的交流了解了自己掌握的优劣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请大家分别对每个知识点举1—2个例子,与同桌交流。(二)课堂练习1、组织学生订正练习三第1、2题。第1题,提醒学生要数清总分数。2、指导完成第3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指导学困生。3、指导完成第4题,鼓励学生直接写出答案。4、指导完成第5题。弄清每个人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再计算。5.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第5、6题,然后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有难度的可以在小组内商量解决。6.第7题不要求学生都会做,但却都要去思考。可以启发学生用局部平移或旋转的方式,把复杂的图形变简单些,问题可能也会变得容易些。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五、全课总结。通过练习,你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自由说。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2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北师大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第6课整理与复习(二)一、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分数及面积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2.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培养学生系统地、有条理地梳理知识的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3.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合理的数学思考。4.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发现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流程(一)情境激趣,引入复习师: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妈妈给她买了一个大蛋糕,笑笑请好朋友来吃蛋糕。他们又唱歌又跳舞可热闹了,我们一起去看看。(播放课件一)好一个又香又甜的蛋糕呀!猜一猜笑笑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块?这分吃蛋糕的情境使你们想到了曾经学过的哪方面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复习知识。(评析创设“笑笑过生日”的情境,引出复习内容(分数的认识),启发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二)整理分数知识,探求问题1.小组交流整理(1)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整理出的分数知识。(2)小组同学互相补充、完善并系统地、完整地整理出来。(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完整再现。(评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小组交流整理成知识网络,从点到面,从部分到整体,构建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认识。)2.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闯关看谁硕果累累,每闯一关可获得一颗智慧星。第一关:独立完成教材67页第1题,互相讲解、互相检查、互相评价。第二关:完成教材67页第4题,讲解计算方法,评价自我。(2)问题接龙①创设情境。(继续播放课件1)笑笑把蛋糕平均分成8块,自己吃了一块,丽丽吃了3块,小刚吃了2块。②小组内自编问题。要求根据情境编出有关分数的问题。③由小组轮流报题,全班抢答,答对一题可获得一颗智慧星。(3)清查水果个数,同桌互说收获与不足。(三)整理面积知识,实际应用1.继续创设情境,引入复习今天笑笑过生日,小淘气怎么没来?他在忙什么呢?我们到他家去看一看。(播放课件二: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3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小淘气铺地砖。)原来他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个热爱劳动的好孩子。看到小淘气铺地砖的情境,猜一猜他可能用到哪一方面的知识?2、复习面积的知识。(1)整理所学的内容。针对“在面积这一单元里你学会了什么?”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班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面积:1、认识面积的含义。2、认识面积单位。3、认识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4、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2)整理学习方法。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学习面积这一单元了?指名口答,只要学生说得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教师强调:我们还要自觉地应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探索新知。(3)练习。完成书本练一练中的第5、7、8题。(评析让学生通过基本练习“闯关”“粗心的小淘气”“洒水车”来巩固知识,同时检测自己的能力。创设“问题接龙”和“帮助小淘气解决问题”的拓展练习,拓宽分数和面积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总结师:这节课复习了有关分数和面积的知识,复习应用中,你对这部分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行检查,情况如何?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4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第1课比一比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平均数的必要性。2、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学会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灵活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平时一定喜欢运动吧?那你们喜欢拍球吗?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怎么样。1、分为男女两组,各选3名参加。宣布比赛规则。2、记录比赛结果,比一比哪一组获胜,说说理由。3、输的队,你们一定很伤心吧,那老师让你们多一名同学来拍,加入总数,赢过他们,好不好?(引起学生争议)师:其实人数不一样多,也是可以有公平的比法,那怎么比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一场比赛。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观察统计图,你认为哪个队获胜?追问:这样比公平吗?人数不同时,怎样公平的比出哪个队获胜?(1)针对法1:分别问男生和女生你认为去掉谁?为什么?看来去掉谁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再说如果是你比赛,去掉你的成绩你愿意吗?所以法1不是好方法。(2)针对法2:我们学校这组同学就这几个学生所以增加1个学生也解决不了问题。(3)针对法3:追问为什么求平均数呢?回忆学过的知识,什么是平均?教师要引导学生知道平均就是把不相等的变成相等的。怎样求平均数呢?请同桌合作在发给你们的统计图上移一移,求出平均数。学生汇报: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5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你是怎样移的?(2)为什么要把亮亮和小星的移给丁丁?(板书:移多补少)(3)移动后同样多了吗?(4)男生平均每人投中几个?(强调这个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并揭示课题。(5)观察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6、请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看女生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女生的平均数是多少?(1)平均数7是不是表示女生所有的人都投中了7个?举例说明。(2)小丽的7个与平均数7个的意思一样吗?小丽的7个表示什么?平均数7个表示什么?7、男生平均数是几?女生呢?现在能公平的比出哪个队获胜吗?8、除了移多补少还有别的方法吗?(1)30是什么?5表示什么?6又是什么?(2)你先求的什么?然后求什么?9、今天用什么知识解决了问题?(1)怎样求平均数?(2)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比男生多,是不是女生都比男生多?(3)求求出的平均数表示个人水平还是整体水平?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生活中的数学(1)西安市四月平均气温18摄氏度,可以说西安市四月每天都是18摄氏度吗?(2)小明班平均年龄9岁,小明今年一定是9岁吗?(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不会游泳的小明身高是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会不会有危险?2、求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1)请你先估一估,下面哪个数最有可能是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A、11cmB、17cmC、23cm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6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请计算出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3、课本70页试一试(1)从统计图中得到那些信息?(2)第四周应该进多少冰糕?为什么?(3)影响小熊进冰糕的因素还有哪些?4、可就要结束了,请同学们给老师评评分。(1-5分4名学评分。)同学们的评价真高,那老师平均得分是多少?老师给自己评4分吧,现在平均分是多少?(目的使总分不能整除,让学生体会平均数是虚拟的数。)为什么我们打得分都是整数,而平均数不是整数呢?四、总结回顾、内化知识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什么收获?五、实践活动、延伸课外(1)调查你所在小组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平均身高。(2)在报刊或网上找出平均数的有关信息,并与同伴说一说。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7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第2课猜一猜教学目标: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教学重点: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教学难点: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猜一猜(依次出示教材中提供的转盘图片。)1、猜一猜:如果转动转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2、说一说:猜测的理由是什么?(二)、探究新知:1.转转盘,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出示四个转盘:图师:如果转动(1)号转盘,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让生独立猜测,并说一说想法。如果转动(2)、(3)、(4)号转盘呢?体验:同学们的说法各不相同,这还需要我们用实验进行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各做10次实验。(提示分工:小组长记录,一人转,等指针停止后,把指针指向中央,再转;全班分四个组,分别转①②③④转盘。汇报:师生小结。板书:可能性大,可能性小。2、抛纸杯,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1)猜想纸杯抛向空中后落到地面,可能出现几种情况?让生猜后回答(2)实验验证:俩人一组,每人重复做5次,轮流作好记录。投影出示统计表。落地的情况落地后的情况、第几次头朝下头朝下12345(3)全班汇报,师生共同小结。(三)巩固练习1、试一试。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并进行验证。师强调注意安全。2,摸球游戏。(课本74页)(1)要求:先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填写(2)分组实验加以验证(3)结论。3,讨论(课本74页)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8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师: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①填表②小组实验③结论。(四)评价小结:1、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哪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和感受要对大家说吗?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19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北师大版第六册第六单元第3课体育中的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体操表演中的队列问题,使学生理解方队的含义。2、通过解决比赛场次的问题,使学生运用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如分析、图解、列表等。3、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自己的生活与数学有密切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方队的含义2、进一步巩固对有关图形乘法意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喜欢体育活动吗,喜欢哪一个项目?展示一下。(教师安排个别学生活动,活跃气氛,为进行下下一步教学做铺垫。)2、表现不错,看样子同学们对体育非常热爱,知道我们上什么课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体育中的数学(板书),看看体育与数学有什么关系。3、今年在我们国家有一个全世界的盛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奥运会在我们国家举办你的心情怎样?师:为什么呀?把高兴、自豪的样子表现出来。知道哪些运动员的名字?(结合时事导入教学,现实性更强,情感上接近,心情上放松,使之成为本节课的情节、情感主线。)二、探究新知(一)体操表演中的数学问题1、出示图(P75上面的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投影出示问题:(1)要站成6行,每行要站多少人?(2)如果要站成方队,至少去掉多少人?或者至少增加多少人?说说你的想法。(3)由48人组成方队,每行有几人?在体操表演时需要变换队形,如果排成长方形,可以有几种排法?填写下表。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第四种每行人数行数3、小组相互讨论,交流解决以上的问题4、汇报结果5、应用如果把我们班的人数排成一个方队,最大能排成什么样的方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6、质疑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二)比赛场次1、投影出示P76的例题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0页,共21页-----------------------\n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提出问题(1)中国队在比赛中要进行几场比赛?(2)整个小组共赛多少场?3、先独立思考后回答4、全班交流。师生重点解决第(2)个问题。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三、思维训练由64人组成的方队,每队有几人?如果排成长方形队形,可以怎样排?并填写下表: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每行人数行数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精品学习资料可选择pdf第21页,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