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2013年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统计》导学案第一时简单的数据分析(1)学习内容:教材第3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学习目标: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2、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3、能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一、预习导引:1以前学习过什么样的统计图?2使用统计图有什么好处?二、自主学习:1、根据本38页统计表,你从统计表中获得了哪些信息?2、根据统计表把它绘制成纵向条形统计图。(提示:在统计图上标明数据。)3、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纵轴表示()每一小格表示()。\n4、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上的横轴()纵轴表示()每一小格表示()。三、合作探究1、比较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分辨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2、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3、你认为应该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四、达标测评:1、练习十第一题:(1)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快?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慢?(2)如果它们赛跑,谁跑第一,谁跑最后?(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2、收集同学们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并制成横向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五、全总结,深化认知这节你学会了什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统计》导学案姓名班级主备人:张亨芬使用人:张亨芬谢四川第二时简单的数据分析(2)\n学习内容:教材第39页例2及相应的练习。学习目标:1、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3、能体会统计的意义。一、预习导引:1、你知道你的身高和体重吗?2、比一比你们小组谁最高,谁最重?二、自主学习:自学教材P39页例2,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1)观察,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2)起始格代表多少个单位,其它格呢?这样画有什么好处?(3)引导学生按照示例,把其余的条形补充完整。(在书上做)(4)根据上面两个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决吗?三、合作交流,讨论学习:\n1、(1)如果把以上统计表制成纵向统计图,你准备每格表示几厘米?(2)、如果(每格代表10厘米、厘米的条形统计图)分析:能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每格代表1厘米、2厘米的条形统计图能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哪一种太长?(3)重点观察:每格代表2厘米、1厘米的条形统计图,要从这张图看出学生身高的差距只要哪些部分?那中间一部分怎么办?(4)折叠的部分在图中怎样表示?()出示制好的折叠式统计图:仔细观察,哪一部分是折叠的,表示多少?与过去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在什么范围?2、小结:什么时候要用折叠式条形统计图(数据比较大、数据相差比较小)3、试一试,用这种简洁明白的方法制作以上同学体重统计图。(在书上做)\n。(1)从上面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2)(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正常值”)比较:你能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下,哪些是在正常值以上?四、达标测评:1、独立完成数学书P40页练习十第2题:(1)你得到哪些信息?(2)图书室要购买一批新书,你认为应怎样购买?2、完成数学书P41页第3题:(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他们中谁最有可能入选校游泳队?五、全总结:1、这节你学会了什么?2、后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分析相应的信息。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统计》导学案姓名班级主备人:张亨芬使用人:张亨芬谢四川第三时平均数(一)学习内容:练习十一1—3题,教材42页例1\n学习目标: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一、导入: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二、自主学习:1、教材42页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三、合作学习1、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2、平均分后是多少个?小结:平均分后的个数叫平均数。3、要求平均数,怎样想?(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n怎样列式?(2)也就是把矿泉水瓶总数平均分成4份,怎么列式?、归纳: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数,再除以平均分成的份数。四、达标测评:1、练习十一第2题(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五、总结:通过这节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统计》导学案姓名班级主备人:张亨芬使用人:张亨芬谢四川第四时平均数(二)学习内容:教材43页例2,练习十一第4、题学习目标:\n1、能熟练地求平均数2、会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3、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一、导入: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二、自主学习:1、教材P43页例2(1)从图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哪个队要高一些?(3)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高一些?点拨:观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还要科学地算一算2、出示欢乐队和开心队身高记录表,小组内算一算两个队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148+142+139+141+140)÷=_____÷=_____(厘米)(144+146+142+14+143)÷=_____÷=_____(厘米)3、比一比通过计算的结果看出()了要高一些点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4、出示练习十一第4题(1)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2)哪种饼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n(3)计算平均数,比一比、猜测:(1)哪种饼干销量越越大?(2)分析原因。6、从统计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三、展现提升:1、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2、交流算法。3、提问、补充。四、达标测评:练习十一第题五、总结归纳: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通过求平均数,我们还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