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马小四数备课第一单元除法课题一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过程。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笔算方法的计算方法。3、能正确进行口算和笔算,学会验算,并养成主动的习惯。4、运用所学的知识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5、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能积极与同学交流学习的思考,积累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经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和笔算方法。2、要正确书写商的位置。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出示例题每20本一包,60本《科学天地》要打几包?学生列式,教师板书60÷20=请同学说说计算结果,是怎么想的。可以先独立思考,然后和同桌交换一下想法。学生汇报想法,教师适时板书。教师归纳总结:可以这样想:20×3=606÷2=3还可以这样想:6÷2=360÷20=3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口算。做除法想乘法,同时去掉相同的0进行计算都可以。口算练习完成第2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在数学书上交互校对,学生说说在口算的时候是怎么想的巩固学生口算的方法,提高口算的能力列竖式计算1、刚才我们用口算的方法计算了60÷20,那你能用列竖式计算吗?(1)学生试一试在自己的数学本上列出竖式,进行计算。(2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上黑板书写列竖式计算的过程,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重点是讨论为什么3要写在个位上(因为60里面有3个20,这个3表示20的个数,所以是3个,要写在个位上。(3)鼓励学生进行验算(用乘法来验算)2、尝试计算96÷20,做在书上。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怎么才能证明自己的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呢?(引导学生进行验算。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鼓励学生要使得自己的计算结果正确,除了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外,还可以通过验算来得到保证。所以,要树立主动验算的习惯。用竖式计算是为后面的笔算打下基础,也是让学生掌握另一种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既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用竖式计算1、完成竖式第2页第2题(1)学生独立做在书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2)学生交流思考的过程和书写的方法。教师可以追问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2、计算第2页第3题,要求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巩固学生的列竖式计算的能力,正确书写商的结果。拓展学习1、做第2页第5、6(1)学生独立完成在数学本上(2)学生交流思考的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过程(3)学生改正,理解399\n马小四数备课2、做第2页第4题。单位名称的换算。(1)学生独立完成,要求把算式列在题目旁边(2)交流做法。分化成时时,要把分钟数÷60秒化成分时,要把秒数÷60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视野,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真正价值是解决实际问题。反思总结今天的学生你有什么感受?想和同学说些什么呢?课题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让学生通过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和商是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学会概括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5、让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口算60÷3080÷20120÷40480÷80240÷60400÷80720÷90300÷60激活学生前面的学习经验,也为后面的计算打下基础学习例题(出示例题)学校新买来420本书,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1、学生自己读题理解,列出算式420÷302、估算,结果可能是多少。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里说说是怎样估算的?3、学生列竖式计算先自己在本子上尝试写出计算过程再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可以怎么思考,怎么书写正确的商向全班同学汇报:说说是怎么想的?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追问,为什么1要写在十位上?4写在个位上?399\n马小四数备课(除数是两位数,要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的前两位要比30大,42个十除以30商够1个十,所以商在十位上。剩下的120里有4个30,所以写在个位上。)4、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么计算呢?指着例题说: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够不够除,如果够,商就写在那一位上。余数要比除数下可以用乘法来验算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调用自己的学习经验来帮助他们完成新知的认识。教师主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或疑惑的地方给予指导和帮助。巩固练习1、完成第3页试一试(1)学生自己独立练习(2)交流计算的思维过程。比较为什么第1题的商是两位数,而第2题的商是一位数呢?(当被除数是三位数,而前两位数大于除数时,商就是两位数;前两位数比除数小时,商则为一位数)(4)说说怎样做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呢?(要细心、商的位置不要写错、口算要正确、要坚持验算)2、找错误第4页第2题学生自己先找错误,并在书上改正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每道题目的错误所在,说说正确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全班交流,归纳错误原因。第1题余数不够除的时候个位上的0要写出来第2题余数不能等于或大于除数第3题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以70,所以商不能写在十位上,要写在个位上。归纳总结:通过刚才的改错题你觉得在计算时要提醒自己或大家些什么?3、练习计算第4页第1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10分钟)全班交流计算的思维过程和计算书写过程以及结果。反馈正确率,寻找错误的题目,拿出来大家一些分析,错在哪里归纳总结:通过自己的计算,你觉得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一组对比题让学生明确商的位置取决于被除数的大小。计算前可以先估计一下商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399\n马小四数备课找错误的环节放在计算之前,主要是想通过反例让学生在寻找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建立起正确的思考方法,从而形成计算策略。独立计算能够反映出学生对计算方法是否内化、掌握,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知识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以便可以调整、完善本节课的教学。课堂作业第4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在数学本上课题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练习课)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教学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强正确运用算法进行计算的能力。2、在对自己和他人计算分析的过程中增强辨析、归纳的能力。3、能运用所获得的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能独立运用所掌握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口算竞赛1、第1轮口算数学书第5页第1题1分钟完成学生做完校对后,让做得即对又快的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找到有出现错误的地方拿出来学生共同分析错误原因。2、第2轮口算数学书第5页第5题2分钟完成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校对399\n马小四数备课拿出一组题学生说说是怎么计算的。如:23×3,23×4;78÷2,78÷3;通过口算竞赛,既能创设学习氛围,同时也是反映学生掌握计算技能的一种途径。二、笔算竞赛1、先请学生说说在除数是两位数(几十的数)的除法的方法以及在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2、计算比赛第5页第3题(1)先估计一下每道题的商大约是几(2)学生计算在练习本上(验算学生可以做在草稿上,引导学生主动验算的习惯)(3)给学生20分钟时间完成。每一题最好发小黑板给学生做,方便后面的校对。(4)做完后,请把题做在小黑板上的学生讲分析和计算的思路、方法。同学们作出评价。(5)学生针对计算的体验说说保证计算正确的一些方法。进行计算竞赛是引进激励机制,激发动力,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计算的能力,形成正确的计算策略。三、运用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1、瓷砖每40块一包,李英家的厨房需要用584块,最少要买多少包?2、一只小燕子孵出以后,大燕子在20天内喂了700399\n马小四数备课条害虫,平均每天喂多少条?3、3号船一次捕鱼30筐,共960千克,平均每筐重多少千克?如果每筐可卖70元,总收入多少元?这一块内容主要是把计算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起来。毕竟,计算只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种手段,最终是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服务的。(1)三道题目同时出示,学生独立解答。(2)由学生针对每一道题目说分析思路,解答方法,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四、拓展学习数学书第5页第6题(1)学生独立填表(2)根据填表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规律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这一题的评价的时候除了对结果进行校对外,更重要的是找到存在的规律,并能用比较完整的语言来描述规律,为后面的正比例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五、课堂作业完成数学书第5页2、4尽可能当堂完成,当堂反馈课题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五入试商)(A)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教学目标:1、创设具体情境,学生在独立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能正确进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2、在对自己和他人计算分析的过程中增强辨析、归纳的能力。3、能运用所获得的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4、在计算的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是与它相接近的整十数去试商。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引出数学问题1、出示挂图:从图上你可以看到什么?你能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么?2、可以怎样列式?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口答,教师板书192÷32=3、教师在黑板上列出竖式。让学生来说说,192÷32商应该几?你是怎么确定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可能会有学生说一个一个去试的,也可能有学生说看成30去试商的)4、教师抓住学生在回答过程中的一些信息,肯定学生可以把32看作30来除的,这样可以大致确定商应该是几?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把32看成30,商6,32×6=192,正好除完。验算一下对不对2、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计算97÷23334÷41学生独立计算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全班交流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说说把除数看成是几,估计商几,计算过程是什么,最后正确的商是多少?从生活中提取数学问题,这是数学课堂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用数学的方法里解决问题,是数学课堂的重要任务。四舍五入试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的计算方法,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对这种方法作详细的讲解是很有必要的。五入试商1、刚才同学们学会了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找到商大概是多少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呀?(把除数四舍看作整十数来除)399\n马小四数备课这是一种很好的计算方法,同学们要认真掌握。如果是这样的一道除法题目,不知道你又有什么好办法来计算呢?192÷39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意见全班交流,可以怎么思考?(这里多听几个同学的意见,在听取同学们的意见中可以询问学生怎么样的思考方法更好一些)采用学生中提出来的把39看成40来计算,学生动手算一算汇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总结反思:通过这道题目又有什么想法了?(计算的时候有的时候是把除数四舍看成整十数,有的时候是五入看成整十数,要根据题目的实际情况而定)2、练习85÷38240÷57学生尝试练习全班交流,主要说思考过程,看书写过程,验计算结果五入试商的方法是在四舍试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的,所以这一块的学习可以放手的多一些,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策略的多样性。综合练习第6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计算399\n马小四数备课全班交流。说说把除数分别看作几十来试商的,看计算的过程,注重计算后的验算。把有计算错误的题目拿出来进行分析,让学生来找找问题在哪里?反思总结:计算时可以怎么思考?学会计算策略的有效选择是学生的能力。这里的综合练习主要让学生能合理地用四舍或五入来进行试商。课堂作业完成第7页练习一第1题计算并验算第2题应用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五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五入试商)(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页。教学目标:1、在加强笔算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正确试商的方法,增强计算能力。2、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继续使得计算由正确向熟练推进。399\n马小四数备课3、在对自己和他人计算分析的过程中增强辨析、归纳的能力。4、在计算的过程中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地正确地进行计算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口算竞赛数学书第7页第3、4题(时间:1分钟)二、笔算竞赛数学书第7页第5、6题(1)学生独立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教师巡视,了解情况(2)学生反馈自己解答的情况。第5题一组一组交流。主要是体现出试商的过程。第6题的交流要点和第5题一样,主要是让学生说说把除数当作几来试商的。(3)在学生交流完毕后,学生说说在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有什么好的方法提供给同学们共享。通过练习,进一步让学生熟练而正确地掌握试商的方法和能正确计算出结果。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打好基础。399\n马小四数备课三、解决实际问题1、数学书第7页第2题。(1)学生独立读题,分析题意,列式解答。(2)交流。重点理解17:00到17:32分经过了32分钟。2、数学书第7页第7题。(1)学生独立读题,分析题意,列式解答。(2)交流。注意第1问是平均每天(2个星期是14天)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3)归纳:吨数在增多天数也在增加。吨数扩大几倍,天数也就扩大几倍;吨数缩小几倍天数也就缩小几倍。学生在解决问题,交流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补充实际问题1、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76千米,一艘轮船顺水每小时能航行22千米。从甲码头顺水航行至乙码头需要几小时?2、体育商店里有一种足球,每个售价58元,李老师带了500元去买这种足球,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钱?3、数学书第7页第8题。(1)学生独立完成在数学本上。(2)如果能当堂完成,在课堂上就让学生把思考的过程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拓展视野、加强综合、提升能力,是经常、持续要进行的事。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调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教学目标:1、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探索在“四舍”法试商的基础上,学会调商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2、让学生在不断调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3、在对自己和他人计算分析的过程中增强辨析、归纳的能力。4、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感受到计算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能学会用四舍的方法试商后进行调商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出示对比题,在辨析中掌握新的方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1、三(1)班新买了43本书,学校图书室新买了252本书。图书馆买的新书本数是三(1)班的多少倍?2、四(1)班有34人,到图书馆共借书272本。四(1)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1)两题同时出现,学生自己独立分析,列式解答。(2)教师巡视,及时掌握情况。(3)学生做完以后,可以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4)重点在学生讲述272÷34的思考过程时,要追问学生先是把除数看成几来试商的,商后发现了什么情况,再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样的情况?(在这里追问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比较重视试商的过程,让学生明白有时是需要调商的)(5)让学生把252÷43与272÷34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发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把除数四舍看作整数来试商。不同点:第一题试商下来能够减第二题试商下来比被除数大,要重新调商可以用验算来保障计算的正确性。让学生在解答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计算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里的两道题目的设置就是为了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但又能体会到知识之间的联系。要鼓励学生用自己399\n马小四数备课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发现。教师要在这里鼓励学生不要在试商的过程中急燥,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调商,使得计算能够正确。并多表扬认真计算的同学,通过这里引领式的评价方式让所有的学生树立良好的计算态度,形成良好的计算品质。试商和调商的过程对学生的口算能力要求较高,可以教学生在草稿上做一些简单记录,扶持他们进行口算。二、知识形成性练习1、数学书第9页第1题想想做做学生自己根据已有的试商情况进行调商调商之后把正确的结果算出来。在计算的时候口算一定要正确,可以借助草稿纸记录一下,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记在心里。2、想想做做第2题改错(1)学生独立找错,改正(2)交流想法,归纳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掌握试商调商的方法,提高计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品质。三、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如果能当堂完成就及时反馈计算正确的情况。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七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五入调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0页。教学目标:1、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探索在“五入”法试商的基础上,学会调商的方法。并能运用这种方法进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2、让学生在不断调商的过程中,养成主动探索、互动合作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3、在对自己和他人计算分析的过程中增强辨析、归纳的能力。4、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感受到计算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能学会用五入的方法试商后进行调商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设置情境,解决问题,引出新知呈现情境图,四(1399\n马小四数备课)班同学在借书的过程中让我们掌握了新的知识。你们看,四(2)班同学也来借书了,他们班有36人,一共借了252本。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1)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平均每人能借到多少本呢?)(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在学生初步遇到这样的计算题时会怎样计算?(3)请同学先在小组里说说他是怎么想的,整理好思路,一会儿向全班同学汇报。(4)全班交流计算过程,重点分析在除数五入变成整数后,试商下来发现余数和除数一样大,和余数要比除数小矛盾。只能把商调大,重新计算。学生因为有了前一节课的试商和调商的经验,所以,教师在探索和表达的过程中能够放手,充分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针对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孩子给予更多的提醒。二、在练习中掌握调商的方法,提高调商的能力1、根据提示调商第10页想想做做第1题(1)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调整商(2)学生交流。要说清楚为什么要调商,怎么调商的?(3)归纳总结:如何发现要调商?主要是看余数如果大于或等于除数的话,就要调商了。一般是往上调一个数,再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调商的过程中要细致、要专心,不要浮躁。399\n马小四数备课2、学生自己独立计算想想做做的第3题(1)学生独立做在课堂作业本上。教师巡视,重点查看学困生的作业情况(2)请学生板演,展露思维过程(3)请学生用眼睛批阅板演的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4)同桌交互看有没有存在的问题,并能友善地提出来。(5)学生改正,并总结归纳计算的心得。用五入法把除数当成整十数来计算,先可以把商与除数的乘积算在心里或者写在草稿纸上,如果不够减或余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时再进行调商。要养成验算的意识和习惯。3、我是医生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独立找错并改正(2)交流每一题错误的地方和怎样改正。(3)说说从找错中你觉得可以吸取怎样的经验?学生做计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计算技能的训练,计算能否算对,除了计算方法正确外,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计算的毅力、计算的习惯、计算的态度等等。教师要比较细腻地指导计算过程,要有耐心,允许学生在计算初期速度慢一些,保证计算的正确性。三、课堂作业399\n马小四数备课第11页练习三第2题尽可能让学生当堂完成,反馈学情。课题八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练习一)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1——5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训练,让学生进一步正确而熟练地进行试商调商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在计算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力。3、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感受到计算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正确地解答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对比练习1、第一组对比题(除数不变,被除数变了)(1)学生独立完成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要求边做边分析对比,有什么感受(2)同桌相互说说在计算过程中的发现(3)全班交流,教师板书过程。并在板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追问。如为什么都把24看看成20399\n马小四数备课去除,一个要调商,一个不要?(4)学生说说通过这一组对比题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计算的时候,被除数很重要,要能通过口算迅速判断商是小了还是大了,然后马上调商)2、第二组对比题(被除数不变,除数变了)(1)学生独立做,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提高计算的速度。(2)学生对所做的一组题独立进行分析,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想法?(3)交流。一组一组书写,便于对比。(4)计算过程中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变了。试商的除数发生了变化,所以商也就发生了变化。在这过程中要注意口算的速度和正确性才能提高计算的速度。可以用验算来保证计算的正确性。)3、通过两组题目的练习,相信每个同学都有了计算的一点经验,能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么?通过两组对比题的练习,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计算被除数、除数都是非常重要的。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师要在学生做的过程中认真巡视,观察学生在计算中的困难所在。在交流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分说过程的机会,并及时关注学生中的错题,并帮助他们分析错误所在。在两组题做完后要对全部做对的学生进行表扬,对有错的学生要鼓励,给予指导,千万不要批评,影响学生计算的积极性。解决实际问题学会计算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组信息。甲乙两个码头相距198千米,一艘轮船顺水每小时能航行22千米,逆水每小时只能航行18千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什么问题,能解答吗?(1)让学生独立思考片刻后,提出问题。预计问题一:顺水每小时比逆水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用口算马上就解决)问题二:顺水航行要多少时间?(板书记录)问题三:逆水航行要多少时间?(板书记录)问题四:顺水用的时间比逆水用的时间少多少?(板书记录)······学生独立解答记录的后几个问题。解答完毕后交流想法和做法。用提供信息的方式出现实际问题,是在逐步培养学生用现实中的素材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课堂作业完成第11页第3、5题。独立作业,能当堂反馈最好。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九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练习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6——9题。教学目标:1在练习中能熟练而正确进行计算。2、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在计算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力。3、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感受到计算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而熟练地解答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口算(有时间要求,要比赛谁做对的多)399\n马小四数备课第11页第6题。口算1分半钟学生做完,交互校对,查看错误情况,帮助纠错。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的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和速度。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同步继续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二、笔算(有时间和正确性的要求)第11页第7题(1)先让学生把题目看一遍,估计一下商是几位数,最高位可能是几?(2)学生独立计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3)交互校对,看过程和结果。把错误的题目写到黑板上进行评价,分析错误原因。学生校对。表扬能够全部进行验算保证做对的学生,鼓励有做错的继续努力,也要学会用验算的方法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在计算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估算的要求,有利于他们迅速地进行试商能力的培养。在计算中提出速度要求,也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的提升。继续关注错误的题目,要分析原因。如果学生还有法则上的错误,就需要在强调。如果是口算出现的错误,则要加强口算的训练。三、解决实际问题第12页第9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1)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列式解答。(2)交流分析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果。(3)交流继续可以提出的问题。学生要判断提出的问题合理吗?如果合理该如何解决?学生可以迅速在本子上列出算式解答。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需要通过每节课来培养能够的。在交流过程中则要提倡合作和共享。课堂作业第11页第8题。先估算,要求看一题就要迅速把商的最高位说出来。再做在作业本上。能当堂完成就及时反馈学习情况。课堂作业有时间和质量要求,在计算上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课题十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练习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10——14题。教学目标:1在练习中能用较快的速度正确而熟练地进行计算。2399\n马小四数备课、在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在计算过程中克服困难的意志力。3、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进一步体会感受到计算的作用。教学重点、难点用较快的速度正确而熟练地解答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口算一分半钟完成第12页第10题完成交换校对,看口算正确的情况。计算完成第12页第11题的前四题。时间15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2)交互校对过程和结果(3)统计正确率(4)统计错误的原因有哪几类(5)学生订正在这一课中,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应该比前面有提高,教师如果发现正确性还是不高时,要反思自己的教学出什么问题了,而不是一味责怪学生。399\n马小四数备课对学生错误原因进行归类分析,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正确地计算方法。继续强调验算,但不能依赖验算,尽可能第一遍算正确。解决实际问题1、第12页第12题2、堆一个立方体用了64块小方木。现在有302块小方木,可以堆成几个这样的立方体?还剩几块小方木?3、工人把同样的680本书打成包,每92本一包,最多能打几包?再添上同样的书几本,就可以再打一包了?(1)三道题同时出现,学生独立分析解答(2)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题目上来讲解。出示第12页第14题(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可以追问学生每一步求出来的表示什么?补充题目的目的是扩充学生对数学信息的了解,增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讲解就是暴露他们思维过程的一种做法,学生能听懂,那就是理解了。课堂作业第12页第11题后四题,第13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十一除法(复习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页1—6。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学生能对本单元的知识有系统的了解。2、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在复习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打好基础。教学重点、难点熟练进行计算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口算完成第13页第1题,时间一分半钟交互校对答案,询问结果学生说说口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计算399\n马小四数备课先让学生说说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应该怎样计算?1、对比练习第13页第2题(1)学生独立做在本子上(2)对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3)说说计算时的心得体会2、完成第13页第3个练习学生独立计算(2)汇报计算的过程和结果。(3)鼓励学生进行验算,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加强学生对计算题的分析,增强计算的能力,保证计算的正确性。计算拓展第13页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对题目进行分析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学生发现虽然算式不一样,但计算结果是一样的。因为上面一组算式的除数和下面一组连续除以两个除数其实是一样的。但第2组这样的计算方法比上面更加简便。所以,在计算的时候要能够采用一定的方法,使得计算更加简便)2、分析第13页第4题,哪几题也可以用这样简便的方法,怎么思考?学生自己思考,寻找到后把简便算法列出来(2)交流399\n马小四数备课540÷27=540÷9÷3(3)不能迅速找出来的不要硬套用这种方法,一般来说采用用竖式计算的较多。计算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包括计算法则的正确性,口算的方法和速度,计算的策略等等,综合构成一种计算能力,形成一种计算品质。四、计算小测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要求有一定的正确性第13页第4题(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3)统计正确率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加强保证计算正确而采用验算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正确性。五、总结反思在本单元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感受?有好的计算方法、经验和同学们分享呢?课题十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复习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7——10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能运用学会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解答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评比计算小能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题,并进行评比,看谁能做计算小能手完成第13页第7题(1)学生自己进行估计,再计算(2)相互评比,看过程与结果。(3)评比计算小能手加入一些评价手段促进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解决实际问题1、第14页第8题(1)学生独立完成(尽可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2)交流399\n马小四数备课第一个问题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267+222+270+213)÷12267÷12+222÷12+270÷12+213÷12第二个问题,由学生提问,其他学生评价问题提得正确与否,由其他学生解决。(3)小结:正确的计算是解决问题的保证,学会对信息进行多种组合提出数学问题,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第14页第10题(1)学生自己读题,分析,教师提问:三种糖取同样的重量混合成什锦糖,每千克什锦糖的售价应该怎么定?如果有困难,小组可以交流一下意见明确求什锦糖的单价就是求三种糖的单价的平均数。(2)学生自己完成第2、3个问题(3)交流上面两个问题的思维过程和计算结果(4)共同解决第3个问题任学生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只要是合理的。但可以引导学生提出更有思维度的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很重要的任务,借助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不同的问题这些能力都需要重视。真正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习能力。课堂作业1、第14页第9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2、补充:鸭场运到饲料2800千克,如果每天用去92千克,这些饲料够用一个月吗?社区在有264个座位的礼堂举办小型演唱会,每张入场券30元。(1)已卖出180张入场券,共收款多少元?(2)剩余的票按每张18元卖出,最多可以再收几元?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想法通过补充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数学信息视野。共同讨论第14页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自我阅读第15页的你知道吗399\n马小四数备课第二单元角课题一射线、直线和角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画图、观察和交流等活动,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联系,能区分线段、直线和射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399\n马小四数备课2、让学生加深对角的认识,并结合角的图形认识表示角的符号,知道角的记法和相应的读法。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发展空间观念,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射线、直线及相互间的连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认识射线和直线。1、认识射线。谈话导入:探照灯射出的光线都可以看做射线。你会画这些射线吗?动手试着画一画,再集体交流。讲述: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先画一条线段,再将一端端点擦除将其延长。)让学生通过想像体会无限延长。提问:请你和同桌说说什么是射线?2、认识直线。399\n马小四数备课讲述: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提问:你会画直线吗?学生自己画一画,然后交流在画的过程中是怎样体验无限延长的。3、比较。提问:射线、直线和线段相比,有什么不同点?有什么相同点?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完成板书:相同点不同点线段直有两个端点有限长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直线─—的没有端点无限长4、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提问:经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呢?学生动手画一画后集体交流。结论: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结合生活情境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观察灯光、作图与想象,建立射线的概念。399\n马小四数备课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从中体会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明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问:那么经过两点呢?学生动手画一画后集体交流。结论:经过两点只能画出一条直线。指出:生活中常常应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你能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自由交流,举例,教师随机指导。5、认识两点间的距离。399\n马小四数备课出示图:谈话:这里画了连接两点的三条线,哪一条最短?学生思考判断,指名交流。连接这两点的其他线段与这条比,长度怎样?讲述: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叫做两点间的距离。学生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后交流。二、进一步认识角1、角的组成。你会从一个点起画两条射线吗?画一画,看看画成的是什么图形?学生独立画一画后交流。(板书:角)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可以组成一个角。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你能根据自己的体会说说角是怎样的图形吗?学生体会角的两边无限延长。谈话:我们认识角,不光要看到它的顶点和两条边,还要看到两条边夹的这些部分,所有画角时还应把这些部分表示出来。(在学生画的两个角内画弧)2、角的记法和读法。学生自学、汇报。三、巩固练习。399\n马小四数备课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判断,再指名交流想法。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在纸上任意点两个点,画图表示两点间的距离,再量出长度。学生作图后互相检查。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组成一个角,如果从这一点起再画一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强调角的两条边都是射线,是无限长的,使学生对角的认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通过判断、作图、识图,加深对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二角的度量(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想想做做1~3题。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激发认识角的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的愿望,进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2、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3、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使其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学会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设疑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一个120°的角。与同桌说说你对它的了解。399\n马小四数备课2.你指导这个角有多大吗?你能用三角尺上的角量出这个角有多大吗?学生自己尝试测量。反馈交流:你是怎样量的?结果怎样?3、为什么这几位同学量得的结果不同呢?谈话:为了准确测量出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你知道度量角的工具是什么吗?(量角器)二、观察交流,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1、观察:取出量角器观察,和同桌说一说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上边有什么。2、汇报交流:谈谈你的收获。结合学生回答,启发认识:(1)1°的角。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教师用一根线穿过量角器的中心,拉出1度的角让学生看)“度”是计量单位,用符号“°”表示,这就是1度,记作1°。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度)1度的角有多大?在自己的量角器上找一找。(2)认识量角器的构造――中心、内外刻度线等。让学生再次观察量角器,说说看到了什么。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观察交流后指出:量角器中心的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度,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从0度~180度。同桌相互指一指。3、找一找。(1)在量角器上,从右往左,依次找出0°、20°、90°、产生悬念,“同一个角的大小怎么会不同呢?”进而产生认识统一计量单位和使用量角工具准确度量角的度数的愿望。让学生经历自主观察、独立思考,再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听取别人的意见,完善自己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125°和180°的刻度线。(2)在量角器上,从左往右,依次找出0°、20°、90°、125°和180°的刻度线。(3)同桌互相说一说:一位说刻度,一位找后由对方检查找得对不对。399\n马小四数备课三、主动探索,掌握量角的方法。1.组织探究。出示书上量角的图示,谈话:你能照样子用量角器量出课本上的那个角的度数吗?与同桌商量一下量角的方法2.汇报交流。学生尝试操作后交流:你是怎样量角的?教师随机引导:量角的时候量角器的中心对着角的顶点,量角器的一条0刻度线对着角的一条边,看角的另外一条边对着刻度几,这个角就是几度。3.巩固操作。(1)学生量练习纸上60°和120°的角,并在小组中说说是怎样量的。指名汇报。提问:谁给大家提醒一下,量角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强调: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再看另一边。既“两重一边”。(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针对出现的错误,强调“两重一边”的重要性。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量角后填空。(2399\n马小四数备课)提问:每块三角尺上的三个角中三个角的度数和都是多少?(180度)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3)提出假设:是否所有的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和都是180度。这个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研究研究。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猜一猜: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2)量一量:三个角各是几度?(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你能讲一讲角的两边的长短与角的大小无关的道理吗?布置作业画几个三角形,量出每个角的度数,算一算三个角的和是多少。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让学生在动手尝试操作的过程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练习的设计,既着眼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又着眼于相关知识的拓展。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三角的度量(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1页,想想做做4~9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2.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教学重点: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教学准备:量角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复习。1.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中心的一点叫什么?它有几圈刻度?学生互相说一说。2.怎样量角?指名学生演示。3.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量一量。二、指导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指名读题:看书上量角器的刻度,说出每个角的度数。提问:仔细观察这几个角,它们的位置一样吗?对这样位置不同的角,我们应该怎样用量角器量?小结:不论角的位置怎样,量角时注意“两重合,一看数”。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模仿量出角的度数。指名学生说出从量角器的哪一边看起,看哪一圈的度数。3、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思考判断,指名交流。再用正确的方法量一量。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量角。集体订正。5、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读题,明确要求。量出每个角的度数,说说自己的发现。6、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出示队旗图。估计三个角的度数,再量一量。交流自己的估计对不对,和自己的估计相差多少。三、思考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默读题目。按要求画一画,数一数,填在书上。学生自由发言。提问:你发现有什么规律?教师可以出示字母式子n×(n-1)通过复习提问,唤起对已学知识的再现。多层次的练习,巩固并熟练用量角器量角。四、你知道吗?学生自主阅读。要求学生自主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四角的分类和画法(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想想做做第1~2题。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角的分类,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的认识,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掌握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关系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399\n马小四数备课谈话:今天,我们继续认识角。请大家拿出活动角转成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学生操作。二、展开1 学习角的分类。进一步认识锐角、直角、钝角你转成的是什么角?你是怎样判断的?指定几位学生汇报后,提问:在转成的这些角中,哪种角的度数你能一下子说出来?是多少度?请用量角器再量一量。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直角90°提问:你能估计一下转成的锐角、钝角是多少度吗?学生讨论:关于锐角、钝角的度数,你能说出它们的大小范围吗?出示:锐角小于90°钝角大于90°并且小于180°399\n马小四数备课认识平角、周角教师转动活动角形成一个平角。你能描述这种角吗?学生发言后教师指出:这种角,两边在一条直线上,看起来“平平的”,我们叫它平角。谈话:平角是多少度?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开门见山,进入研究主题。通过操作,加深对锐角、直角和钝角的认识,并认识平角和周角。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和方法。平角180°399\n马小四数备课你能指出图中平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吗?平角的大小指的是哪一部分?只画一条直线说它是平角行吗?再点上顶点说它是平角行吗?教师和学生一起转动活动角形成一个周角。讲述:像这样,一条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你知道周角有多少度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周角360°画周角只画一条射线对吗?(3)探讨直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你能说一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汇报后板书: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4直角2、学习画角。(1)画60°的角。399\n马小四数备课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5种角,现在你能自己画一个角吗?在纸上试着画一个60°的角吧。学生在纸上试着画一个60°的角,在全班交流各自的画法。(两种用三角尺和量角器)学生汇报用三角尺中的60°角来画时,教师给予肯定:用三角尺上的角还可以画一些特殊度数的角,你能说出用三角尺上的角还可以画多少度的角?学生汇报用量角器画角时,教师指出:一般画角,我们都要用量角器,并请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用量角器画角。在小组里说说:怎样用量角器画角?全班学生一起用量角器画60°的角,边操作边小结:确定顶点和一条边→“两重合”(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已画的角的一条边重合)→找刻度(找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描点→连线(2)完成“试一试”学生用量角器独立画角,教师个别指导。同桌之间用量角器检查所画的角。全班交流:用量角器画角,你认为要注意什么?三、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回答题中的角各是什么角?提问:你能把这几种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用屏幕出现两把扇子图。提问:图中的角各是什么角?你能在生活中找一找吗?四 总结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揭题并板书:角的分类和画法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组织学生到黑板上把五种角的图片按顺序排一排。通过观察判断图中的角并按大小排序,以加深对各类角的认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五角的分类和画法(2)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想想做做”第3~7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对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认识。2、熟练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3、通过观察和操作实践,促进学生形成相应图形的表现,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具准备圆形纸、量角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1、你已经认识了哪几种角?它们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2、在练习纸上任意画一个角,并用量角器量出它的度数。请部分学生把他画的角在实物投影前展示,并说一说量的方法。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为下面解决问题做好铺垫。二、指导练习1、“想想做做”第3题。(1)学生照样子将一张圆形纸对折两次。提问:折成的是什么角?(2)提问:把它打开,现在这个角是什么角?它是由两个怎样的角组成的?再打开呢?399\n马小四数备课(3)学生小结:2直角=1平角,4直角=2平角=1周角2、“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看钟面判断每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各组成了什么角?并说说判断的理由。(2)提问:几时整,时针和分针也组成直角?3、“想想做做”第5题。(1)学生独立完成。(2)汇报时说说分类的依据。4、“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独立操作完成,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让学生知道一些特殊度数的角能用三角尺直接画出来。三、完成作业“想想做做”第7题。(1)教师巡视,对操作不规范的学生给予纠正。(2)交流画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99\n马小四数备课巩固用量角器画角的步骤。课题六练习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26页练习四。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线、角的概念,比较熟练地度量线段和角。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在观察和操作中发现规律。教学准备量角器、直尺。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直线、射线和线段1、从直段怎样可以得到射线?从直段怎样可以得到线段?学生画出一条3厘米的线段,再画出一条射线和直线。射线能量出长度吗?直线呢?学生相互说一说。2、练习四第1题。小组讨论、交流,说说它们各有怎样的特点?指名汇报。提问: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练习四第2题。独立练习。指名学生汇报。学生小结:在一般情况下,经过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最多可以画6条。但当这4399\n马小四数备课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就只能画一条直线。练习四第3题。同桌相互说一说,再举例。复习角的认识提问:怎样的图形是角?你认识了哪些角?把学过的角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提问:什么叫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呢?练习四第4题。学生独立观察后再交流汇报。(可以从分针走一大格形成的角是多少来判断,还可以依据转动15分正好是一个直角来判断,也可以根据转动一周是1个周角,正好是4个直角来判断。)练习四第5题。按图示学生折一折,再展开。完成填写。想一想:直角和平角有什么关系?直角和平角、周角有什么关系?练习四第6题。让学生亲身实践获得体验,感受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点。399\n马小四数备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同时体现评价有度,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在活动中建立自信。说出自己的发现,并算一算三个角的度数。399\n马小四数备课练习四第7题。怎样知道一个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角要注意什么?完成练习四第8题。先填出8个方向,再量出北和西北之间的夹角是45°,然后推算并交流任意两个方向间夹角的度数。练习四第9题。提问:如何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练习四第10题。说明题意。学生分组活动,尽量拼出不同度数的角。组织交流。思考题。独立思考,可以通过测量,也可以通过推理比较。全班交流汇报。11、你知道吗?学生自学。课题七怎样滚得远(A)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8~29页。教学目标1、学生在探索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与斜面角度的关系的活动中进行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2、学生经历探索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探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与斜面角度的关系。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出示滚油筒和从山坡上滚木头的情境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二、自主探究399\n马小四数备课1、提问:你们知道圆柱形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与什么有关吗?学生先小组交流,在集体交流得出结论: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还跟斜面与地形造成的角度有关。2、谈话:你知道斜坡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的最远吗?怎样才能得出结论,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解决。3.教师演示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为30度的实验。用一块长50厘米的木板在地面上搭一个斜坡,使斜坡与地面的角度为30度。用胶带圈轻轻放在斜坡上,让它自动地往下滚。等物体停止滚动后,从木板的底部开始量出物体在地面上滚动的长度。滚动几次让学生看看在地面上滚动的距离是不是每次都同样长。发现滚动的长度不同时,再讨论:把哪个数据作为结果比较合适呢?知道要求出几次的平均数比较合适。4、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反复实验。(1)你们也先搭一个与地面夹角成30度的斜坡进行实验,记录每次量得的长度,并求出它们的平均数,填入下表中。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30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物体滚动的长度399\n马小四数备课以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利用斜面达到省力的情景,让学生从被激活的生活经验中感受到利用斜面可以让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并在地面上滚一段距离。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究过程,能综合应用有关角的度量、统计和计算知识,从中体验研究问题的一种科学方法,发展学生探究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能把木板搭建成与地面成45度399\n马小四数备课和60度的斜坡进行同样的实验吗?请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内。(分小组进行)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45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物体滚动的长度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60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物体滚动的长度(3)谈话:请个小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角度试一试,并把你们的实验结果填入表内。木板与地面的角度为()度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数物体滚动的长度三、交流总结请同学们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阅读“你知道吗?”谈话:斜面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你知道吗”399\n马小四数备课介绍了另一种形式的斜面,请大家阅读。学生阅读后提问:“你知道吗”介绍的是什么斜面?你从中得到了哪些知识?第三单元混合运算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一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31页。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问题提出、引入课题同学们再过几天我们学校的读书月活动即将结束,为了鼓励在这次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同学老师现在正想为他们准备一些礼物。你们认为准备什么礼物好呀!(书、铅笔……)你们的提议真好,其实老师已经准备好了,请同学们看(出示P30的插图)现在呀老师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我该花多少钱呀?把你算出来的结果和方法记录下来并和同桌说说。集体交流,学生叙述各自的方法。(教师相应把学生的运算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并根据实际情况说明学生的做法,做适当点评)同学们用分步做的方法很好,不过我们能不能列出一个算式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399\n马小四数备课二、 探究新知,总结方法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算式。请学生观察刚才的两个算式并说说各表示什么数量关系。2、那解决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是什么?(3本笔记本的钱+1个书包的钱=总共用去的钱)3、根据数量关系式那我们能不能把刚才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呢?讨论交流后总结最佳式子:5×3+204、让学生说为什么要列成:5×3+20?我们在算的时候该先算什么?为什么要那样算?学生联系现实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决过程,明确这样的问题应该先解决什么、再算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注意学生书写格式的指导。5、出示P30的第二个问题学生尝试用混合运算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然后交流并讨论运算的顺序,为什么要这样运算。6、总结比较两个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的规律。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399\n马小四数备课三、应用巩固,提高能力1、“想想做做”第1题。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结果,并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算。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打开书本仔细观察找出其中的错误,再进行订正。指名学生说说每题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正。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4、“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分组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再进行计算,最后集体交流。5、“想想做做”第5题先帮助学生弄清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再让学生列综合算式分别解决三个问题。四、简单总结完成作业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399\n马小四数备课多种方式组织巩固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充分展示数学问题的背景,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课题二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3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2、通过对比、估计等针对性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3399\n马小四数备课、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多样性的技能,提高解决实际学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直接引入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将学习含有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出示第32页习题插图和问题。(1)场景中有哪些商品,哪些商品的标价是知道的,图中营业员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中我们能知道什么?(2)那么要求一支钢笔和一个订书机总共多少元,我们可以怎样运算?你有几种方法进行运算?学生自己先在本子上列出算式不计算结果,然后和同桌讨论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并交流探究结果,让学生明白每一种算式的数量关系是什么,说说自己列式时的想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出各种方法。80÷10+1212+80÷10想一想: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这样算?得到:先算除法。知道80÷10是先算出一支钢笔的价钱。集体订正。再指定两人说一说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计算。2、教学“试一试”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列式计算;(2) 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明确运算的顺序。3、总结运算顺序:(1)学生先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2)算式中有除法和加、减法,应先算除法。开门见山,培养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联系现实问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和列式时的想法,自主探究,在交流中明确运算顺序。399\n马小四数备课三、巩固提高1、完成书本第33页“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说说每题应先算什么。然后完成习题,指名三位学生板演。校对结果。完成第33页“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计算。集体校对后比较归纳计算时存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数字相同;不同点:运算符号不相同,运算顺序不相同,运算的结果不同。提问:这6399\n马小四数备课道算式,如果把运算顺序相似的分成一类,你认为可以分成几类?哪几类?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估计每组中哪个算式的得数大一些,然后计算比较验证;交流看法,校对结果。4、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按照题意列式解答,指名2位学生板演,计算完成后集体校对,根据图意适当说明运算顺序。5、“想想做做”第6题学生明确题意然后指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灵活地选择信息,然后引导学生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组织集体交流。四、总结,完成作业(略)1、提问:今天你学会了什么?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和第6题(学生自己提出的也要完成)。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课题四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2、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重、难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复习。1.口答: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结果。60+30×342÷2-2063÷7×420+30-40160÷80×3052+420÷70学生说运算顺序,在口答结果。2.出示例题图。谈话:从图上你可以搜集到哪些信息?提问:要求买1个书包和6本笔记本一共要花多少钱?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汇报时指名说出解题思路。399\n马小四数备课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1)引导学生看图。出示问题:用50元钱买1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分步列式计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小组讨论思路,指名说说每步算式求的是什么。提问:能不能这样列:50-20÷5。为什么?介绍小括号。添上小括号,我们就能根据题意,先算减法。追问: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学生算出结果。教学试一试。(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2)评讲:先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说说计算结果。(3)集体订正(4)提问: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之处?板书结论:算式中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从已学的知识入手,既整理了已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以开放的练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习欲望。399\n马小四数备课通过尝试计算,发现矛盾,引人新的规定,使学生明确小括号的意义,发现小括号的作用。三、组织练习。1、完成第34页“想想做做”第1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1)先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板演。(2)集体订正时提问:在计算有小括号的算式时要注意什么?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用横线划出计算的第一步,再分组计算。指定三位学生板演,每人计算一组题,其他学生至少计算一组题。(2)组织集体订正。(3)比较每组两题的相同和不同之处。3、说一说按照计算要求,下面的算式中要不要加括号,怎样加括号。(1)72-30+22先算加后算减(2)36+24÷6先算加后算除(3)58-6×7先算乘后算减(4)72÷2×6先算乘后算除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1)学生审题。(2)列出综合算式解答。(3)讨论思路及算式。提问:为什么在综合算式中要加上小括号?5.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在列综合算式时用到了什么符号?算式中有了它,有什么作用?学生自由发言。399\n马小四数备课完成作业完成第35页“想想做做”第2、5题让学生在算算比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通过独立计算、集体讲评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多角度地巩固强化新知。课题五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36爷,“想想做做”第6~10题。教学目标1、通过对不含“小括号”的综合算式与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比较,进一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通过对比练习,感受小括号在计算中的作用。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399\n马小四数备课基础练习1、口算。720÷8630÷90330×075÷25337-45480÷2095÷5140÷142.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计算。(127+23)÷50328÷(360÷90)46×(30-25)47×56+379学生先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结果。二、初步感知。1.(1)出示:180-36-44180-(36+44)先观察两题的相同和不同。然后独立计算,指名板演。追问:为什么运算符号、运算顺序不同,而结果却相同,是巧合吗?(2)出示159-(59+37)159-59-37让学生分别计算出结果,说说自己的发现。(3)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小结: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与从这个数中减去两个数的和,结果是相等的。2.根据已有的算式,说出与它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80-20-3050-(20+10)90-70-20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按要求口答算式,教师板书。口算验证。复习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通过对比练习,进一步感悟小括号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399\n马小四数备课三、灵活运用。1、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1)出示插图(2)学生说出图中已有的信息。(3)学生试着列出综合算式。小组讨论思路,指名说出每题的解题思路。(4)指名说说每步算式求的是什么,学生算出结果。提问:为什么要加上小括号?2、“想想做做”第9题。(1)提问: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说说解题思路。(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想想做做”第10题。(1)学生讨论解题思路及算式。(2)板书算式。50-18-25,50-(18+25)(3)比较2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四、知识拓展。自学“你知道吗?”教师适当补充。完成作业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分析、推理能力。课题六练习五(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页练习五第1~6页。教学目标巩固学生基本的运算顺序,进一步认识按运算顺序进行运算的重要性;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巩固学生基本的运算顺序,进一步认识按运算顺序进行运算的重要性;教学难点: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399\n马小四数备课一、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五第1题(1)先让学生任意选择2题完成在自己的本子上并要求4位学生板演;(2)逐题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交流计算结果;2、完成练习五第2题(1)让学生先分组进行计算,选择3位学生板演;(2)引导学生比较各组算式,让学生交流每组习题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点,明确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3)校对结果。二、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1、完成练习五第4题(1)让学生进行比赛,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2)组织交流结果,说明自己列式时的想法;(3)选择最佳方法,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理性化,知道要用综合算式解决,并知道要用“单价X数量=总价”这样的数量关系式。2、完成练习五第5题观察图表,然后组织学生交流。(1)从图标中你了解到了些什么?(2)提问:“平均每班借书多少本?”必须要先求什么?(3)总结求平均数的方法。(4)通过交流后解决问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3、理解练习五第6题各小题题意让学生依次读各小题;找出各题的数量关系;(3)组织交流数量关系,然后比较在解答上有什么相同之处。三、总结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方法,完成课堂作业完成练习五第3题和第6题 进一步认识到由于计算顺序的不同,计算的结果也不同,从而形成在计算前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运用学过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和能力。课题七练习五(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38页练习五第7~12题、思考题。教学目标通过练习、巩固有关运算的运算顺序,渗透除法的运算性质;通过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体会这两类问题在数量关系上的联系和区别;3399\n马小四数备课、在具有挑战性的探索和思考中,进一步认识有关运算顺序,发展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巩固有关运算的运算顺序,渗透除法的运算性质;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和推理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及教学挂图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基本练习1、口算。720÷90484÷4130×4840÷2165-1756+1895÷1928+42学生抢答。2、计算下面各题。(640-280)÷90399÷57×4223×(62-48)47+7×39(1)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4人板演。(2)订正时指名说出运算顺序。3、完成练习五第7题(1)学生一组一组地算一算,再说说每组中两道题的联系和区别。(2399\n马小四数备课)说说自己的发现: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结果是一样的。(3)引导学生回忆除法的性质,再次概括出除法的性质。4、完成练习五第8题(1)独立填写在书本上。(2)组织学生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讨论自己在判断时的想法,说出自己判断的过程。通过练习,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399\n马小四数备课二、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1、完成练习五第10题出示题目插图和题目条件以及问题,学生看题明确题意。(1)交流:通过观察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觉得解决最后问题的关键之处在哪个地方?(2)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3)组织全班交流解决的办法。(4)引导学生体会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2、完成练习五第12题(1)仔细观察插图,联系题中提供的其他信息,解决两个问题;(2)学生解决问题后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的。(3)集体校对结果。三、适当争对练习题进行小结,解决思考题(1)学生看题,然后组织交流: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让学生自己尝试通过同桌讨论来解决问题;(3)交流解决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认知水平;(4)推出方格中的数以后,再根据正确的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如果学生说不上来:启发学生“倒过来想”399\n马小四数备课。因为后算的是乘法,那么什么数乘5会得到500呢?而100又是怎样算出来的?框中的数是80,这道题正确的得数是20+80×5=420。四、完成课堂作业练习五第9题和第11题。沟通题与题之间在数量关系上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第四单元平行和相交课题一认识平行(A)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现象。能找出图形中的平行线。2.会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平行线,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3.培养学生关于平行的空间观念,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观察探索,认识平行线。1.出示教材上的四张照片。这些情景你见过吗?在哪见到过?让我们一起找出照片中的红线和蓝线。请你说一说,哪些是相交的,哪些是不相交的?指名说一说。师总结:红色的直线是相交的,蓝色的直线是不相交的。请你想象一下,这些不相交的蓝色的线会是怎样一个情景?399\n马小四数备课师指出: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互相平行的线吗?指名说一说,例如:黑板的上下两条边互相平行,五线谱的五条横线互相平行。练习:“想想做做”第1、2题。第2题:教师用长方形纸示范折法。学生用长方形纸对折两次。提问:纸上出现了几条折痕?这几条折痕互相平行吗?再量量每条折痕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这些折痕的长度都是相等的,长方形对边之间平行的线段都是相等的。)使学生了解到平面内两条直线存在着不同的位置关系,通过想象、举例使学生对于互相平行有了初步的体会。399\n马小四数备课二、交流讨论,学画平行线。1.我们通过刚刚的学习,认识了平行线,那你会画出一组平行线吗?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并根据自己组里的讨论结果来试一试画画看。师巡视,并请学生上来展示,并说一说方法。师相机引导并作肯定。同学们的方法都很不错,我们还可以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师边演示边讲解:(1).先沿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2).再把直尺与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紧贴在一起,把三角尺沿直尺边平移;(3).然后沿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再画一条直线。2.练习:做书上第40页“试一试”。399\n马小四数备课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说一说各有几组平行线段,感受不同图形的特点,深化对图形的认识。2、“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不同的画法。3、“想想做做”第5题。提问:图中是把哪一个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多少格?(先说给同桌听,再指名回答)平移前的图形有几条线段?平移后的图形呢?你能在平移前的图形与平移后的图形中找到平行的线段吗?你们找到了几组平行线段?(指名回答,并投影展示。)谈话:将图形平移,平移前后的图形中所有的对应线段都是互相平行且相等的。四、全课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2、谈话:“平行”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把你找到的“平行”写在数学日记中。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与动手操作。在同伴的交流中,学生明晰“平行”的本质特征;在操作中深化所学知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既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又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与沟通。练习中充分让学生动脑、动手画,使学生在巩固、运用知识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让学生学会反思,并把数学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399\n马小四数备课认识平行(B)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创造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2、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真实存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方格纸,小棒若干,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活动激趣,引入新课1、同桌之间开展玩小棒游戏。观察每两根小棒落地后形成的图形。2、让学生记录活动中形成的图形,然后投影展示。3、有选择地选取其中的几种预先设计在电脑里,让学生把下面的四种情况分分类。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为什么这样分类,初步感觉相交和不相交。(1)(2)(3)(4)(学生可能把2、3分为一类,是相交的,1。4分为一类是不相交的。)1、谈话:如果把这两条线段想象成直线,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先在脑子里面想象一下,然后说一说。2、电脑演示延长的过程。(1)(2)(3)(4)观察后第二次分类,(学生会把1归入为相交的一类)说说为什么与刚才的分类不同。3399\n马小四数备课、谈话: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平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板书:相交、不相交)《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活动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在具体的活动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所有学生都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探索,经历学习的过程,愉快地、自主地学习。二、结合实例,理解平行线的概念1、出示书上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后思考:这些画面在哪里见到过?找一找相交的直线和不相交的直线。2、隐去图片上的景物,留下红色和蓝色的直线,让学生再次感受平面上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用手比画它们的位置关系。3、讲述:像刚才我们认识的生活中的跑道线这样的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板书: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线)399\n马小四数备课4、提出下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1)“听一平面内”是什么意思?谁能借助实物说一说?(如利用教室中墙壁上的线段来说明哪些在同一平面内,哪些不在同一平面内)(2)像下图中的两条直线是相交的,还是不相交的?为什么?(3)“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下图中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一条用a表示,另一条用b表示,可以怎么说?(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或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或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ab(4)你能闭上眼睛想一想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是什么样的吗?(5)我们在刚上课摆小棒时认识到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相交,另一种是不相交,你能把其中的一种换个说法吗?(把“不相交”改为“平行”)5、回归生活,让学生找找在生活里剪刀的相互平行的线。6、完成“想想做做”第1399\n马小四数备课题,在图中找出哪些线是相交的,哪些线是平行的。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出回答。7、做“想想做做”第2题,找出学过的平面图形中互相平行的线各有几组。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班内交流。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注重学生生活经验的感受,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中进行建构,力图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另一方面重视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建立和理解,组织学生讨论平行线这一概念的内涵,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399\n马小四数备课三、学画平行线,组织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模仿例题上的图示折纸。提问:这几条折痕平行吗?量一量每条折痕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2、谈话:我们用折纸的方法能够得到一组平行线,你能想办法画一组平行线吗?请把放格纸和直尺拿出来自己想办法创造出一组平行线。3、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4、介绍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一般方法。教师边示范边画。提炼方法:一画(线)、二靠(直尺)、三平行(三角尺)、四再画(线)。学生自由用这种方法画出一组平行线,再给同桌说说画的方法。5、教学“试一试”:画出已直直线的平行线。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独立画,再指定二人到黑板上画。(一人画,另一人帮助扶直尺)6、做“想想做做”第4题。经过点A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学生各自在书上画,画好后同桌互相检查。7、做“想想做做”第5题。(1)同桌互相说一说把哪个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多少格。(2)在平移前后的图形中找平行线,看看能找几组,有什么发现。找好后在小组内交流。(3)指名向全班汇报自己找平行线的情况,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四、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了解了哪里数学知识?学会了什么方法?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通过操作活动,折折、画画、摆摆、说说,采用“个体探索—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认识平行线,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真正参与识平行线的过程中,从而深刻理解其特征,而且培养了创新意识,发展了思维。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二认识垂直(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第44页“想想做做”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感知平面内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现象。能从现实情境和学过的图形找出图形中的平行线。2.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地“垂直”表象,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3.培养学生关于垂直的空间观念,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建立正确的“垂直”表象,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观察探索,认识垂直。1.出示教科书第42页上的两幅照片。(1)师:请你观察一下,图中的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共同点?399\n马小四数备课(2)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一说)(3)师把图中的垂直图形画在黑板上。指出: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板书)板书中的“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用红笔。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互相垂直”?什么叫做“垂线”?什么是“垂足”?2、寻找生活中的垂线。你能举出一些实际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吗?学生举例,教师相机出示教科书中的三副图,对学生发言中一些不准确的表达及时给予修正。3、练习:教科书第44页“想想做做”第1、2题。(1)“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仿照课本上的方法折纸,然后把纸打开。提问: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2)“想想做做”第2题。同桌间先互相指一指、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结合具体的生活实例引入学习内容,在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垂直现象后,及时抽象概括,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并引导学生用获得的初步认识找出更多的实例来丰富认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二、交流讨论,学画垂线。1.教学例2。(1)谈话: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边的材料和工具,想办法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2)各小组学生推选代表交流各自的方法和作品。学生边口述方法,边用视频展示台展示作品。学生“做”的方法可能有:①用小棒摆。②用纸折。399\n马小四数备课③在方格纸上画。④用三角尺“描”画。⑤用量角器画。……在学生交流展示时教师引导学生摆出不同的“互相垂直”,帮助学生形成对“互相垂直”的正确认识。2、教学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1)板书一条直线,并定直线上一点为A点。·A(2)让学生仿照板书自己在练习纸上画一条直线,并表示出A点。(3)让学生尝试用直尺和三角尺经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4)提问:你是怎样经过A点话已知直线的垂线的,能把方法说一说吗?学生回答时,教师边与一名学生共同在黑板上演示,边小结作图方法:①把直尺紧贴直线;②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平移至A点;③沿直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3、练习:(1)做书上第43页“试一试”。出示问题:你能经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吗?A·A·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试画。教师巡视了解“试画”情况,并指出:我们一般用三角尺画垂线。再请一位“试画”成功的学生到黑板上演示画垂线(教师给予帮助)。师生共同交流:经过直线外一点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步骤是什么?(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画,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同桌间检查画的直线与原来的直线是否互相垂直。三、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板书课题:垂直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反复体验,逐步获得对垂直的清晰认识。同时大大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活他们的思维。认识垂直(B)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2~43页,第44页“想想做做”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认识垂线、垂足。2、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3、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习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建立正确的“垂直”表象,会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现实情境中感知并认识垂直1、出示第42页例题的两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两幅图片中的两条相交的直线,有什么共同点?如果学生回答“两条直线夹的角是直角:,可以再引导他们用三角尺的直角去比一比,验证构成的角是直角。2、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将图上的两条直线分别从图中抽象出来,再让学生回答,抽象出来的每一组直线有什么共同点?399\n马小四数备课讲述并出示板书: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做垂足。板书中“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用红笔。提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做互相垂直?什么叫做垂线?什么是垂足?3、判断下面每幅图中的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如果互相垂直,说出哪条直线是哪条直线的垂线?并指出垂足。①②③④先让学生自己判断,再组织交流。4、寻找生活中的垂线。提问:谁能举例说说在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相机出示课本第42页下面的三幅图)你还能举出一些其他的例子吗?学生回答的时候,注意及时修正学生回答中一些不准确的表达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按照“具体场景—抽象出标准图形—回归生活举例”的顺序,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帮助学生建立对垂直的科学认识,增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二、讨论垂线作法1、谈话:我们已经自己做过平行线,今天又认识了“垂线”,你能想办法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吗?2、学生自己尝试后交流,得出可以有多种方法:如用小棒摆、用纸折、在方格纸上画、用量角器画等,每种方法都在投影台上展示,其中用纸折(即“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每个学生都折一折,看一看,说一说。3、过直线上的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399\n马小四数备课(1)学生自己看书,了解作图方法。(2)让学生两人合作用直尺和三角尺作图。(3)指名说一说作图的步骤。4、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教学“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完成第43页的“试一试”,在书上作图。学生自己先尝试,再让两位学生上台演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用三角尺和直尺作垂线的方法。让学生抓住作垂线有直角这一关键,利用身边的材料,尝试、体验、寻求作垂线的方法,用小棒摆,用纸折,用三角尺、量角器画等多种方法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更多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火花。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到黑板前指着图向全班汇报。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再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对做错的学生重点指导。全课总结。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什么新的收获?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三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垂直线段的性质的探索过程,知道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所画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段,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会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会利用垂直线段的性质解释一些生活现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体会数和形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教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垂直线段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引入399\n马小四数备课1、提问: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两种?垂直是哪一种位置关系的特殊情况?特殊在哪里?指名回答。2、谈话:请你们各自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在较远处画一个点A,用直尺和三角尺经过A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学生独立画图,指定二人到黑板行用教师提供的直尺和三角尺合作画图。共同检查黑板上的作图情况并要作图的学生指出垂足,其他学生同桌互相检查。3、谈话:同学们都知道了什么是垂直,掌握了经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有关垂直的很重要的知识——点到直线的距离。(板书课题)开课后的提问和谈话帮助学生梳理了本单元已学的知识,把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置于原由知识的背景中,以利于学生认识结构的形成。让学生经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成了新课学习的组成部分。课题的揭示,既点明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联系,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二、新课1、谈话:刚才两位同学合作经过A点向已知直线作了垂线,你们说,这条垂线是线段、射线还是直线?如果我在这条垂线上取两点,一点是A399\n马小四数备课点,另一点是垂足,只留这两点间的一段,其他的部分擦掉(边说边擦),这样留下的一段是直线、射线还是线段?这条线段就是从A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请你们把自己画的垂线擦一擦,使它成为从A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学生动手改图。2、谈话:从A点再向已知直线画几条不垂直的线段会画吗?谁到前边来说说怎样画,并画一条让大家看看。指名回答并作图。请你们各自在自己刚才所作的图上画4条或更多条不垂直的线段,再把这些线段的长度与垂直线段的长度进行比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学生按要求作图、比较,小组交流。3、各组代表汇报比较方法和比较结果。学生的比较方法可能有观察;用米尺量;剪一段与垂直线段等长的线或纸条,用它与其他线段比较。比较结果都是垂直线段最短。4、讲述: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对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所做的垂直线段与所作的不垂直线段的长度作了比较,都发现垂直的线段最短。你们发现的是垂直线段的性质,就是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所作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贴示此结论)这条性质对以后的数学学习作用很大。5399\n马小四数备课、谈话:请你们量出自己做画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可以精确到毫米,把这个长度写在垂直线段的旁边。学生各自测量,指名到黑板上量出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谁来说一说,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学生回答)请把书翻到第44页,最下面的两行就是讲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画下来,读一读,看看是不是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把自己所画的点到直线的距离告诉你的同桌。概念的建立是通过学生画图、观察、测量、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而达成的,这样,学生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也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399\n马小四数备课三、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1)谈话:题目要求我们量出点到直线的距离,那么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要量距离应该先怎么办?(2)学生各自动手作图,测量。(3)指名汇报测量结果,全班共同校正。2、做“想想做做“第2题。(1)默读题目。(2)学生独立画图、量长度,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399\n马小四数备课(3)指名汇报测量结果,并说出自己的发现。(4)谈话: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有无数多条,长度都是相等的。(贴示次结论)这也是一条很重要的结论,这条结论在我们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也会经常用到。我们曾经把一张长方形纸沿同一方向连续对折两次,(示范折纸)发现三条折痕是互相平行的,长度是相等的,现在你能用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解释它们的长度为什么相等吗?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了关于图形的距离的三种说法: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你能画图表示出这三种距离吗?各自画图,然后与同桌交流。3、做“想想做做”第3、4题。(1)谈话:我们学习的垂直线段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垂直线段长度相等的结论,不仅对以后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而且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下面我们就练习用这些结论来解释说明一些生活中的现象。请打搅阅读第3、4题,想想怎样回答这些问题,如果有困难可以与同桌商量,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2)指名回答书上的问题。(3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师小结:照片中测量身高的方法的感觉是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相等。这里把小孩头上的横杆和脚下的平面看成两条平行线,竖着的伸缩尺和小孩的身体看作平行线之间的两条垂直线段,因为平行线之间的垂直线段程度相等,所以伸缩尺上的长度就是小孩的身高。测量跳远成绩的照片是利用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测量跳远长度的卷尺要和踏板垂直,这样测出的才是真实的跳远成绩。从A点穿过马路要沿过A点垂直于马路边的线段走,其根据是垂直线段的性质,,即点到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4)提问: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很多,你还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四、总结1、提问:本节课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2、谈话: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垂直线段的性质,知道了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段,知道了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这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还结合联系认识了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许多条垂直线段其长度都相等,我们应用这些结论解释了一些生活现象。课后大家可以再从生活中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我们得出的这些结论,或用这些结论解释生活现象。399\n马小四数备课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练习题的教学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又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形成明显的认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的学习时空从课堂拓展到课外。课题四练习六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6—4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感知平行和垂直的现象。2.通过练习,进一步认识平行线和垂线,会画平行线和垂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3.能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画平行线和垂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具学具准备直尺,三角尺。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观察探索,巩固知识。1、练习六第1题。(1)学生分别说一说每组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提问: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相交了吗?指出:两条直线垂直,它们也相交了,所以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2、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1)练习六第2题。先让学生照样子自己动手折一折,并在频幕下展示。打开找出哪些折痕互相平行,哪些折痕互相垂直。(2)练习六第3题。找一找,书上出示的英语字母上的互相平行或互相垂直的线段。(3)练习六第5题。找到长方体、正方体的各个面上互相垂直的线段。(4组)3、练习六第4题。学生先独立作画,再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画的。(教师巡视,帮助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掌握得不太好的学生。)二、动手操作,运用知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1、练习六第6题。先让学生猜一猜。再量一量,验证自己的猜想,并交流讨论发现了什么。2、练习六第7题。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图上画一画。指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画。(小明家与大街垂直,因为这一位置所用水管最短,最省料。)3、练习六第8题。(1)让学生试着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长方形,再交流怎样画的。(2)用画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画的图形,讨论、交流应该怎样画。进一步认识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有兴趣地练习,并在练习中产生一些新的体会。399\n马小四数备课能利用平行和垂直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和能力。三、知识拓展,总结全课。1、介绍“你知道吗”(1)学生自己看一看,读一读,了解铅锤与地面垂直的原理在生产生活的应用。(2)你能再举一些应用垂直和平行的实例吗?2、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399\n马小四数备课第五单元找规律课题一:找规律(1)(A)教学内容教科书48~49页,想想做做1~4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重点1、通过自主研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之密切联系。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学例题的挂图。学具:小棒和圆。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引出规律。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做个游戏,看看哪位同学最先发现游戏规律!游戏(1):请同学们伸出自己的一只手,数数有几根手指?再看看每两根手指之间有几个空档?一共有几个空档?游戏(2):请10个男生排成一队。如果每两个男生中间站一个女生,那么能站多少个女生?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交流得出:一只小手有5根手指,每两根手指之间有一个空档,一共有4个空档;10个男生排一队,每两个男生中有一个空档,一共有9个空档,能站9个女生。小结并揭示课题:像这样的现象在我们身边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规律让学生从简单的游戏中自己去发现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关系。二、自主探索、发现规律。1、教学例题。(1399\n马小四数备课)呈现例题情境图,提问:看看图上有什么?你能从图出找出像我们刚才游戏中手指和空档这样排列的事物吗?看看哪个同学找到的最多?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篱笆和木桩(2)提问:仔细观察每一组两种物体是怎样排列的,各有多少个,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得出:每组两种物体都是间隔排列的,例如每两只兔子之间有1个蘑菇,每两个蘑菇之间有1只兔子。夹子有10个,手帕有9块,夹子的个数比手帕的块数多1;兔子有8只,蘑菇有7个,兔子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木桩有13根,篱笆有12块,木桩的根数比篱笆的块数多1。(3)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说一说。各小组讨论后,指名汇报。(4)教师总结:例题中每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同学们发现了排在两端的那种物体比只排在中间的那种物体多1个。2、教学“试一试”。出示题目要求,指名读题。学生独立动手操作。提问:你摆了几根小棒?摆了几个圆?小棒的个数与圆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和在例题中发现的关系一样吗?教学“想一想”。提问: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这种规律吗?相互说一说。399\n马小四数备课在例题的教学中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让学生观察、分析晾晒的手帕块数和所用夹子个数、小白兔只数和蘑菇个数、篱笆的块数和所用木桩的根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活动,在丰富的现实问题的场景中,让学生探索规律,而不是直接将规律灌输给学生。想一想和试一试都让学生动手、动口,把发现的数学规律用物化的形式外显,并进一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399\n马小四数备课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做“想想做做”第1题。(1)指名说出广告牌的个数。(2)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口答。提问:锯的次数和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段数比次数多1)你能说出锯成的段数为什么比锯的次数多1吗?(3)讲述:锯1次得到2段,木料段和锯口间隔排列,木料段在两端,木料段数比锯口数多1,所以木料段数就比锯的次数多1。3、做“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问,并指名说出自己的想法。指名回答第二问,学生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意见(74棵,75棵),引导他们争论。(3)继续课开始时的一个游戏:10个男生,每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有几个女生?大部分学生肯定说是9个,这时让男生站成一个圈,男生和女生都是10人。由此得出首尾相连成封闭图形后,两种物体的个数相等。(如右图)399\n马小四数备课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做到学中有用,用中促学,符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男总结评价,延伸规律。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探索到了什么规律,能说一说吗?谈话:我们这节课发现了沿着一条直线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摆在两端的那种比另一种多1个,而沿着封闭图形的周围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相等。我们还利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了一些具体问题。下节课我们将用来解决更为复杂的问题。这一环节,先对本节课数学活动进行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不断地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培养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情感。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一:找规律(1)(B)教学内容教科书48~49页,想想做做1~4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教学重点1、通过自主研究、与人合作感受数学与生活之密切联系。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和每个学生都准备若干小棒和圆片。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1、提出问题。引导谈话,出示例题挂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情境中看到了些什么。提问:大家从小兔乐园里,看到了三行排列得整整齐齐的物体:手帕和夹子、兔子和蘑菇、篱笆和木桩,那么你想知道些什么呢?(引导学生想知道各有多少)2、引入课题。我们把这场景中的物体,按它们排成的三行来看一看,每行的排列有什么特点,数一数每行里两样物体各有多少个。然后找一找每行的两样物体的个数之间有没有什么规律。(板书:找规律)让学生从教学持图中自己去发现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的好奇心,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关系。探索规律。1、观察数数。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每行物体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借助具体情景向学生说明:这里的三行物体,都是每两个同样的物体中间夹一个不同的物体,一个间隔一个地排着,很有规律。399\n马小四数备课现在就请大家来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依次提出教科书上的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按三部分分别数一数,分别得出每两种物体的个数。教师按问题顺序,根据学生数数结果,分别板书出三行,清楚地显示各是多少个。比较发现。现在请小朋友比一比每行中两种物体的个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从每行两种物体个数的比较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组织学生在全班交流,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老师帮助学生把话说通顺、说清楚。归纳规律。通过刚才的比较、交流,我们发现兔子乐园的情境中有这样的规律:两种物体间隔着排成一行,排在两端的物体个数比中间的多1个,或者说排在中间的物体个数比两端的少1个。操作概括。像上面兔子乐园中这样间隔排列的物体,是不是都有这样的规律呢?下面我们用操作、排列物体的方法来看一看。教学“试一试”让学生按照题里的要求操作小棒和圆片,然后数一数小棒和圆片的个数。399\n马小四数备课提问:从刚才数的小棒和圆片个数里,你有什么发现?你的发现和前面在兔子乐园里的发现是一样的吗?谁能再说说这个规律是什么吗?小结:如果两种物体一个间隔一个地排成一行,两端的物体相同,那么两端那种物体就比排在中间的另一种物体多1个;反过来,排在中间的物体就比排在两端那种物体少1个。实际举例。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有这种规律的例子吗?仔细想一想,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例子,必要时老师提示学生。在例题的教学中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让学生观察、分析晾晒的手帕块数和所用夹子个数、小白兔只数和蘑菇个数、篱笆的块数和所用木桩的根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出其中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动探索活动,在丰富的现实问题的场景中,让学生探索规律,而不是直接将规律灌输给学生。想一想和试一试都让学生动手、动口,把发现的数学规律用物化的形式外显,并进一步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想想做做。399\n马小四数备课刚才大家举出了不少例子,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现在就再来看一些这样的例子,并请大家联系发现的规律,算出相应的个数。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让学生读题后看一看情景图,独立思考,再在全班说一说有多少个广告牌,并说明理由。说明:这里排列的情况和刚才我们找规律看到的情况是一样的,广告牌应该比电线杆根数少1,所以可以用25—1算出24个。板出算式。2、做“想想做做”第二题。请大家先看第2题的两小题,自己独立想一想结果分别是多少,再和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想不清楚,可以用铅笔代替木料,比划着试一试,想想结果。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说说算式,教师板书。必要时可以用合适的小棒演示,让学生观察,联系发现的规律理解结果。小结:从这里我们又可以发现,在锯木料里,锯成的木料段数比锯的次数多1,锯的次数比锯成的木料段数少1。做“想想做做”第三、四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出算式,在全班交流想法和算法。答案是栽桃树74棵。然后再让学生先试着说说第四题的答案和相应的想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老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考:第四题的栽树方法和第三题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用画图的方法想想可以栽多少棵桃树?学生画图思考,老师巡视指导,然后交流。结合交流,让学生说说与上面一题不同在哪里,结果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结果会不同。(结合学生交流,老师也画图表示,帮助学生理解第四题的答案是栽桃树75棵。)说明:当两种树间隔栽成一排时,夹在中间的桃树要比柳树少1棵;当两种种树间隔栽成一圈时,桃树的棵数就和柳树的棵数相同。将所学知识进行灵活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做到学中有用,用中促学,符合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全课小结。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是怎么发现的?你认为这个规律在生活里有什么用处?总结学习方法,并延伸到生活应用中去,让学生感悟学习方法的同时感受到学习价值。课题二:找规律(2)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50~51页,想想做做1~2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应用过程,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提高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学例题的挂图。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找规律,找到了什么规律,你能举例说一说吗?(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相关的问题。二、探索新知。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一条林阴道从一端到另一端共栽了7棵树,相邻的两根树相隔3米,林阴道前有5只兔子排队做操,相邻的两只兔子相隔2米。林阴道一共多少长?兔子的队伍共多长?(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实际情景,联系情境图中提供的信息,经过自己的分析、思考运用有关规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3)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引导讨论以下两个问题:兔子做操的队伍可以看作多少2米?木阴道可以看作多少个3米?交流时鼓励学生发现相关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方法的合理性和学习数学的价值。399\n马小四数备课用例题创设一个现实与童话相结合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林荫道旁的树木和做操作的小兔的数量,及相邻两棵树、相邻两只兔子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计算林荫道和兔子做操队伍的长度,并引导学生总结计算规律。这符合课标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基础上的数学建模思想。399\n马小四数备课2、教学试一试做第1题学生独立解答,一人做在小黑板上,全班共同订正。做第2题。师:这题中林阴道全长知道了吗?观看图中小猴放花盆的情境,自己思考这道题怎样解答,再尝试计算,然后到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的算法。指名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说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提问:这道题与例题的第(1)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结:这两题的不同点是例题(1)已知栽树的棵数求林阴道的长度,这道题是已知林荫道的长度求放花的盆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是相反的;相同点是都要先求林荫道被分成的段数,而被分成的段数都是比物体(树或花盆)的个数少1。所以都还用到了我们上节课找到的规律。试一试中的变式练习和例题相比,是一种逆向思维练习,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对比清楚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便于以后的分析和灵活运用。三、教学“想想做做”1、做“想想做做”第1题。(1)指名读题。(2399\n马小四数备课)谈话:先想一想走廊的两端放花和不放花一样吗?如果走廊两端都放花,是我们熟悉的问题;如果走廊两端不放花,比如在离走廊端点1米处放第1盆花,或者在离走廊端点3米处放第一盆花,这两种放法放花的盆数,与3米、3米地分走廊把走廊分成的段数有什么关系?你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列出不同的算式解答吗?学生独立计算。展示不同情况的算法,共同订正。2、做第2题。谈话:学校准备在长80米的跑道一边和边长20米的正方形草坪四周植树。如果让你们当家作主,提出植树方案,然后根据你们的方案购买树苗,那么,你们先想一想,植树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栽什么树?(2)怎样栽——跑道两头栽不栽?草坪四个角上栽不栽?每隔几米栽1棵?(3)计算出需要多少棵树苗。各小组讨论植树方案,填制下表。组植树方案植树地点跑道一边草坪四周植树品种栽法树苗棵数(3)各小组展植树方案,全班交流。交流重点:(1399\n马小四数备课)根据树的品种考虑相邻两棵树的距离是否合适;(2)根据设计的栽法,树苗棵数的计算是否正确。这部分练习是这两节课发现的物体间隔排列规律和有关的计算方法的具体运用,题目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学时不应仅仅教学这一类问题的解法,而应更加重视让学生利用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解决问题。四、全课总结。1、提问: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规律?你还有哪些疑问?2、谈话:我们今天解决的问题有的书上称为“植树问题”,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很多,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发现这样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它。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二:找规律(2)(B)教学内容教科书50~51页,想想做做1~2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运用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应用过程,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提高能力。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学例题的挂图。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找规律,找到了什么规律,你能举例说一说吗?(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将运用间隔排列的物体数量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上节课找到的规律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本节课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的上半部分及情境图(暂不出现问题)提问:从情境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林阴道帝的树,做操的兔子,送盆的猴子)阅读题目中的文字,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怎样理解“从一端到另一端共栽了7棵树”,“相邻的两棵树相隔3米”?(学生回答时强调林阴道的两头都栽树,相邻两棵权相隔3米,也就是林阴道被树分成的每段的长度是3米)2、出示第(1)个问题:林阴道长多少米?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题目中的哪些信息?观察情景图,再想一想,你会列式计算吗?3、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如发现不同的解法都让学生写在黑板止,并组织讨论。讨论题:(1)计算林阴道的长度,应该把每段的长度与树的棵数相乘,还是与林阴道被分成的段数相乘?399\n马小四数备课(2)在两头都栽树的情况下,林阴道被树分成的段数与树的棵数有什么关系?(3)这道题应该分几步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出示第(2)个问题:兔子做操的队伍长多少米?学生独立解答,共同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步求出的是什么。5、提问:比较(1)(2)两题,在物体的排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物体的间隔长度一定)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物体个数—1=段数每段长度×段数=总长度用例题创设一个现实与童话相结合的问题情境,提供了林荫道旁的树木和做操作的小兔的数量,及相邻两棵树、相邻两只兔子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计算林荫道和兔子做操队伍的长度,并引导学生总结计算规律。这符合课标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基础上的数学建模思想。教学“试一试”。1、做第一题。学生独立解答,一人做在小黑板上,全班共同订正。2、做第二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1)谈话:这道题中的林阴道指的是哪一条林阴道,全长知道了吗?观看图中小猴放花盆的情境,自己思考这道题怎样解答,并尝试计算。如果想不出算法可以画出18厘米长的线段,用图片摆一摆。(2)学生尝试计算,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3)指名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说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4)提问:这道题与例题的第(1)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5)小结:这两道题的不同点是例题(1)已知栽树的棵数求林阴道的长度,这道题是已知林阴道的长度求放花的盆数,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是相反的;相同点是都要先求林阴道被分成的段数,而被分成的段数都是比物体(树或花盆)的个数少1。所以都还用到了我们上节课找到的规律。试一试中的变式练习和例题相比,是一种逆向思维练习,教师应让学生通过对比清楚这种问题的数量关系,便于以后的分析和灵活运用。教学“想想做做”1、做第一题。(1)指名读题。(2399\n马小四数备课)谈话:先想一想走廊的两端放花和不放花一样吗?如果走廊两端都放花,是我们熟悉的问题;如果走廊两端不放花,比如在离走廊端点1米处放第1盆花,或者在离走廊端点3米处放第一盆花,这两种放法放花的盆数,与3米、3米地分走廊把走廊分成的段数有什么关系吗?你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列出不同的算式解答吗?(3)学生独立计算。(4)展示不同情况的算法,共同订正。2、做第二题。(1)谈话:学校准备在长80米的跑道一边和边长20米的正方形草坪四周植树。如果让你们当家作主,提出植树方案,然后根据你们的方案购买树苗,那么,你们先想一想,植树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栽什么树?(2)怎样栽——跑道两头栽不栽?草坪四个角上栽不栽?每隔几米栽1棵?(3)计算出需要多少棵树苗。(2)各小组讨论植树方案,填制下表。组植树方案植树地点跑道一边草坪四周植树品种栽法树苗棵数(3)各小组展示植树方案,全班评议。评议重点:(1399\n马小四数备课)根据树的品种考虑相邻两棵树的距离是否合适;(2)根据设计的栽法,树苗棵数的计算是否正确。这部分练习是这两节课发现的物体间隔排列规律和有关的计算方法的具体运用,题目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教学时不应仅仅教学这一类问题的解法,而应更加重视让学生利用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解决问题。五、全课总结。1、提问:这节课我们解决了什么样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规律?你还有哪些疑问?2、谈话:我们今天解决的问题有的书上称为“植树问题”,类似这样的问题在生活中很多,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发现这样的问题,并努力解决它。399\n马小四数备课第六单元观察物体课题一:观察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教学内容教科书52~53页,想想做做1~4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积累从不同方位观察物体形状的经验,能分别确认或辩认由5个或6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不同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形状。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活动的过程,能根据观察物体看到的某个面的形状,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出相应的物体,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平面视图的转换与联系,能借助简单物体或看到的形状进行直观的有条理的推理,发展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观察几何体的不同面的兴趣,愿意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通过几何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产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体会“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学重点利用已有观察物体的经验,借助直观思考探索不同的摆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师准备6个正方体教具和教学挂图。学具:每人准备6个小正方体的学具。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观察引入。出示挂图。让学生4人一组,每人用4个正方体摆出如例题所示的物体。观察物体。要求学生观察自己摆出的物体,说说从正面、侧面和上面分别看到的形状,教师画出相应的视图。结合视图,让学生分别说说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中,每个正方形所对应的物体中的某个正方体的面。小结引入。从不同位置看正方体摆成物体的形状中,每个正方形和原来正方体的面是对应的。今天我们就按这样的原理,继续学习观察物体。先让学生按要求搭积木,再让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自己刚刚摆成的物体,并画出视图。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关于观察的学习经验便于下面的学习。探索方法。1、提出问题。现在的物体正面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请每个同学看着自己摆的物体想一想:如果让你再添1个同样大的正方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认为可以怎样摆?2、操作交流。4人一组,每人拿出1个正方体摆一摆,摆好后再看一看摆得对不对。教师根据不同小组的情况,适当给予帮助和指导。399\n马小四数备课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摆法,并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摆。先让学生明确这个物体从正面看的视图,然后再向学生提出比较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先自主思考,利用已有经验探索解决这个问题,再在小组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指名不同摆法的几名学生,用教具分别展示自己的摆法,在全班交流,并结合说明理由。提问:根据上面不同的摆法,你认为这个正方体只要怎样摆,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不会有变化?小结:再添1个正方体,只要是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对着任意1个正方体摆,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都不变,仍然是3个正方体的面,也就是像原来一样的3个正方形。里展示交流不同的摆法,然后全班交流,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将立体图一一展示,既丰富了学生的观察体验,又是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三、尝试拓展。教学“试一试”。先后提出“试一试”中的问题,分别让学生思考。先在小组里说一说摆法,再摆一摆并交流自己的摆法,讨论为什么这样摆看到的形状不变。分别指名几名学生用教具摆一摆,在全班交流出几种不同的摆法,说明各种摆法的理由。提问:想一想,怎样摆1399\n马小四数备课个正方体,就可以使从某个面看到的形状与原来所看到的一样?小结。从某个方向观察不同的物体,有时可以看到的形状是相同的。实际上,从某一个方向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就是观察到的这个物体的面的平面图形。试一试中进行拓展,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思考、揄,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观察物体的体验,发展形象思维。四、完成“想想做做”1、做第1题。让学生先摆一摆,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后,再连一连。学生交流连线结果,简单说明自己的想法。2、做第2题。学生在小组里摆出如题中所示的3个物体,分别从3个面同时观察这3个物体,然后通过交流,得出小组的结论。学生汇报小组的想法。提问:这3个物体为什么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从侧面看到的形状分别相同?为什么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同?3、做第3题。要求学生按各小题的要求依次摆出相应的物体,教师注意指导、修正。各小题让学生交流后,还要让学生结合讨论还有什么不同的摆法,体会从某个方位观察不同物体所看到的形状。399\n马小四数备课4、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在图中数一数各有几个正方体,并分别摆一摆,看数得对不对。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完全相同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你通过物体观察,有什么收获?先让学生自己发现本节课观察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使学生学会会学习。课题一:观察正方体摆成的物体(B)教学内容教科书52~53页,想想做做1~4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从下面、上面以及不同侧面观察5个或6个相同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状。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观察几何体的不同面的兴趣,愿意对问题进行谈论和交流:通过几何体与平面视图之间的转换,产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好奇心,体会“空间与图形”和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克服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教学重点利用已有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借助直观思考探索不同的摆法。总结规律,感受物体与视图的转换、形成空间想象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师准备6个正方体教具和课件。学具:每人准备6个小正方体的学具。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我们三年级时已经观察过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这样的物体,你会摆吗?(课件出示:4个正方体)2、谁来摆给大家看?(指名摆,同桌互相检查)3、请大家观察这个物体,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是什么图形?(板书:正面、上面、侧面)4、全班交流(出示相应图形)5、同学们对前面学习的知识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先让学生按要求摆方块,再让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自己刚刚摆成的物体,并画出视图。这样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关于观察的学习经验便于下面的学习。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题1、现在这个物体从正面看的形状是这样的(看图),(课件出示:如果在这个物体上添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要求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应摆在哪里?)2、自己摆一摆,摆好后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是怎样摆的,看看摆得对不对?3、学生操作、交流。399\n马小四数备课4、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摆的?谁愿意上来摆给大家看?(学生摆,课件出示相应摆法)6、(课件出示:所有摆法)观察这些不同的摆法,你认为这个正方体只要怎样摆,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不会改变?6、小结:在原来物体的前面或后面,对着任意一个正方体添一个,从正面看到的形状就不变。如果摆在前面有3种摆法,摆在后面也有3种摆法,一共有6种摆法。(二)教学“试一试”1、刚才我们研究了添一个正方体从正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摆。现在我们要来继续研究(课件出示:从上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呢?)2、从上面看形状是这样的(看图)要添一个使形状不变,想一想,有几种不同摆法?各是怎样摆?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3、同桌交流。4、动手摆一摆,验证你的摆法对不对。(同桌互相检查)5、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摆的?谁愿意上来摆给大家看?(学生摆,课件出示各种摆法)6、你认为这个正方体只要怎样摆,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就不会改变?7、小结:在原来物体的上面,对着任意一个正方体添一个,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就不变,有4种摆法。8、从上面看形状是这样的(看图)如果要求从侧面看形状不变,可以摆在哪里?各是怎样摆?想好后和同桌说一说。399\n马小四数备课9、同桌交流。10、动手摆一摆,验证你的摆法对不对。(同桌互相检查)11、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摆的?谁愿意上来摆给大家看?(学生摆,课件出示各种摆法)12、你认为这个正方体只要怎样摆,从侧面看到的形状就不会改变?13、小结:在原来物体的左侧面或右侧面,对着任意一个正方体添一个,从侧面看到的形状就不变,有4种摆法。14、通过刚才的观察与拼搭,你知道了什么?15、小结:在同一位置看到的相同形状可能有不同的摆法,也就是摆成了不同的物体。先让学生明确这个物体从正面看的视图,然后再向学生提出比较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先自主思考,利用已有经验探索解决这个问题,再在小组里展示交流不同的摆法,然后全班交流,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将立体图一一展示,既丰富了学生的观察体验,又是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试一试中进行拓展,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思考、揄,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观察物体的体验,发展形象思维。399\n马小四数备课三、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1(课件出示)这个物体是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先动手摆一摆,再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看到的分别是什么?自己在书上连一连。集体交流。2、想想做做2(课件出示)这个物体都是由几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小组合作,组长分工,3人摆。小组活动。观察:从正面这三个物体,形状相同吗?从侧面和上面呢?3、想想做做3(课件出示)学生说说题目的要求。分别按要求摆一摆。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摆的?4、想想做做4(课件出示)你能数一数每个图有几个正方体吗?说说你是怎样数的?通过多层次的练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完全相同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丰富学生的空间观念。四、全课总结399\n马小四数备课这节课我们观察的物体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通过小结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课题二:观察两个分离的简单物体(A)教学内容教科书54~55页,想想做做1~4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两个分离的简单物体的组合,学会辩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生活空间,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能克能操作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增强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重点: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方位观察两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及位置关系有时相同,有时不同。难点:探讨视图不变的不同摆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师准备6个正方体教具和教学挂图。学具:每人准备6个小正方体的学具。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多媒体动画:两个小朋友在玩具堆里面玩搭积木。2、教师创设情境:一天,小豆与小雨进行搭积木比赛。瞧,她们玩得多开心呀。小豆说:这是我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例题左图),你能画出从正面、侧面及上面看到的形状吗?小雨说:我也用5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一摆(例题右图),从正面、侧面及上面看到的形状与小豆的完全相同。小豆:不对不对,不一样!同学们你们说呢?帮她们做一下裁判吧!通过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自主探究学新知。1、看图作画初判断。教师要求学生从屏幕上观察,把小雨摆的物体从正面、侧面及上面所看到的各种形状画一画,再判断到底与小豆的是否完全相同。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分别从三个不同面上所看到的形状,并与前面所画的进行比较,初次作判断。2、实际操作再判断。教师指出:要知道从各个面上观察到的形状到底是怎样的除了画一画还可以来搭一搭。399\n马小四数备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摆出屏幕所示物体,然后实地观察再作判断。教师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两种不同的摆法,并对本环节设计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三个步骤分别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操作中提升,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具体、印象最深的观察两个分离的简单物体的感知和体验。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观察到的形状进行比较,通过交流获得相应的结论。3、电脑演示得结论。结合学生的回答,屏幕上闪烁出示在各个面上所观察到的形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从正面看到的两人摆的形状是不同的?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4、重新出题再比试。(试一试)小豆:如果从上面看,要使形状不变,还可以怎样摆?师:我们大家先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不同的摆法?(让学生在小组中按要求摆一摆后互相检验)从上面看是不变,其他面看呢?小结:从上面看形状不变的摆法共有四种,分别是“左一右四、左二右三、左三右二、左四右一”。小雨:如果从侧面看,要使形状不变还可以怎么摆?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师引导学生先摆一摆,再比一比谁想的摆法多。(小组里摆后全班比试)从其他面观察会出现什么情况?小结:如果只摆成两个分离的物体,而且位置固定的话,从侧面看形状相同,有两种摆法,分别是“左三右二、左二右三”。如果允许位置移动,或分离的物体不限于2个,那么摆法就很多了。数学教学实际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根据例题中的视图,按要求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的观察体验,而且把出题方式设计成动画情境地,并提出“比一比”的要求,学生学习兴趣更为浓厚。三、多样练习求巩固。教师创设练习情境:小豆与小雨在一轮比赛过后,不分胜负,他们互不相让。瞧,他们又想出了其他方式出题了。动画演示搭成想想做做第1题。小雨:请你仔细观察、想像,再按要求连一连。学生先在书上完成后,屏幕出示小豆连出的正确答案。师提示: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用正方体摆一摆再实地观察。追问: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99\n马小四数备课出示第2题。小豆问:如果这幅图是从正面看到的,应怎样摆?学生在小组中摆一摆,互相检验后,屏幕出示小雨摆的正确答案。小豆追问:如果是从侧面看到的,应怎样摆?如果是从上面看到的,又应怎样摆?同样先让学生在小组中摆一摆、互相检验后,屏幕出示正确答案。教师创设练习情境:这两位同学在互相出题后,又对答如流,不分胜负。你们也会像他们一样编题,然后再解决吗?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互相出题并解决,形式不限。3、出示第3题。教师指出通过比赛,这两位同学特别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瞧,她一会儿站在房子的正面看,一会儿站在房子的侧面看,一会儿站在桥上往下看。“右边的形状分别是她看到的哪个房子的形状?她又是站在哪里看到的?请你连一连。并对同桌说说是怎样想的?”小组交流汇报后屏幕出示正确答案:A的正面、C的侧面、D的上面。师:像刚才遇到的这些问题,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过吗?在身边找一找,编一道题给你们小组成员做做。399\n马小四数备课本环节设计了多种多样、形式新颖的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的知识,锻炼思维,并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根据自己经历的生活情境模仿编题,把学生推到创造者的位置,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多角度观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深化新知。课题二:观察两个分离的简单物体(B)教学内容教科书54~55页,想想做做1~4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两个分离的简单物体的组合,学会辩认相应的视图,体会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2、让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学习利用实物或图形进行直观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空间观念。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生活空间,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能克能操作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增强成功的体验,从而不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重点: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体会从不同的方位观察两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及位置关系有时相同,有时不同。难点:探讨视图不变的不同摆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教师准备6个正方体教具和教学挂图。学具:每人准备6个小正方体的学具。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动手操作,交流新知。今天我们继续一起研究“观察物体”。师边说边拿出五个正方体,照着书上例3摆出来。(1)你会这样摆吗?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在小组里照着老师的摆法自己动手摆一摆(2)请学生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一看物体的形状,然后画出所看到的形状。交流各自从正面、侧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哪些是相同的?哪些又是不同的呢?思考:为什么从正面看不相同呢?(请学生交流并说一说为什么)数学教学实际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根据例题中的视图,按要求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的观察体验,也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试一试”。1、提出第一个问题:这样的立体,从上面看要使形状不变,还可以怎样摆呢?请学生动手操作,在小组里交流。指名说一说。小结:从上面看形状不变的摆法共有四种,分别是“左一右四、左二右三、左三右二、左四右一”。399\n马小四数备课2、提出第二个问题:从侧面看,要使形状不变,还可以怎样摆呢?请学生先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交流。指名说一说。小结:如果只摆成两个分离的物体,而且位置固定的话,从侧面看形状相同,有两种摆法,分别是“左三右二、左二右三”。如果允许位置移动,或分离的物体不限于2个,那么摆法就很多了。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操作中提升,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具体、印象最深的观察两个分离的简单物体的感知和体验。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一题请学生观察书上的立体图形,进行想象和推理,然后把正确的连起来。2、做“想想做做”第二题请学生根据书上的要求,动手摆一摆。指名说一说。3、做“想想做做”第三题请学生观察书上的图,进行想象和推理,然后说一说。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引导。4、做“动脑筋”请学生用小正方体摆一摆,然后观察一下。指名说一说,教师总结。399\n马小四数备课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在操作中提升,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具体、印象最深的观察两个分离的简单物体的感知和体验。四、全课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知道的什么?第七单元运算律课题一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8页。教学目标:13、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399\n马小四数备课、让学生经历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会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加法验算。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理解理解不同算式间的相等关系,发现规律,概括运算律。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教学加法交换律1、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课件出现例题画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并根据题中所提问题(跳绳的有多少人?)选择相关的已知条件,来把这道题完成地复述一下。(2)指名复述,并请其他学生对复述情况评议。(3)学生各自列式,(4)学生交流想法,根据学生的情况把两个算式板书。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1)观察两个算式的得数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表见解)(2)你能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学生写出等式后,指明说出自己写的等式,教师板书。(3)师生在共同的交流过程中小结: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399\n马小四数备课你能创造两个符号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把你们发现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的方法。二、教学加法结合律1、通过例题发现规律。(1)课件出示例题,提问:要求算出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怎样列算式?组织学生讨论得出:1、先算出跳绳的有多少人。2、先算出女生有多少人。(2)依据上面两道算式可以写成怎样的等式,学生回答后板书:(28+17)+23=28+(17+23)3)(课件出示)算一算,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45+25)+13()45+(25+13)(36+18)+22()36+(18+22)(4)谈话:认真观察、比较这几个等式,你有什么发现?399\n马小四数备课(5)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在师生共同交流的过程中小结:等号两边算式的加数相同,加数的位置不变,只是运算顺序不同,等号左边的算式是先把前两个加数相加,右边的算式是先把后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和是相等的。2、呈现运算律。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三、组织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每一个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先填一填,再说说各是怎么想的。3、做“想想做做”第4题,(1)让学生一组一组计算。(2)全班共同订正。(3)提问:为什么每组两题的得数相同?每组中哪道题计算起来比较简便?为什么觉得简便?4、做“想想做做”第5题。并说说是怎么想的?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两条运算定律?你能说出它们的字母表达式吗?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们的意思吗?学习这些运算律有什么用呢?399\n马小四数备课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来选择与所提问题有联系的条件进行分析,计算,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完全归纳建立在多个而不是一个等式的基础上的,更有说服力,归纳抽象的过程层次清楚,步步逼近,学生易于发现和理解,培养学生符号感的意识十分强烈。在这部分的教学中,安排了不少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的环节,真正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由于“运算律”属于理性的总结和概括,学生并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多引导学生独立发现、思考、解答,有利于概括出相应的运算律399\n马小四数备课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一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B)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数的运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额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加法的运算律。2、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师生合作,探索加法运算律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再出示问题;跳绳有多少人?(2)列式交流,说说算理。(板书:28+1717+28)(3)仔细观察,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变了?这两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指出;这两个算式都表示两个数相加,尽管加数的位置发生变化,,但和不变。这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板书“=”,追问:为什么可以用等于号连接起来?枚举归纳,积累感知。(1)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自己研究一下。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教师有序的板书学生的等式。(2)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写的,提问:为什么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组织学生算一算。同桌检查一下,对方写的等式的左右两边是否相等?3、合作交流,概括规律。(1)仔细观察这些等式,两个加数相加时会有什么规律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在班内交流,相互启发。(2399\n马小四数备课)我们能用简单的办法把这些等式表示出来吗?学生尝试用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教师巡视,并把一些典型的进行板书。(3)师生交流:介绍自己的表示方法。(4)师生在共同的交流中指出a表示一个加数,b表示另一个加数,a+b交换位置后是b+a,他们的和不变,所以用等于号连接起来。你们发现的: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是加法的一条定律,叫加法交换律。再揭示表示方法。4、学法指导,评价反思。说说我们刚才是怎样研究这个规律的呢?二、学法迁移,探索加法结合律发现问题。(1)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提问:怎样计算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2)让学生各自列式,并说出先算什么?板书(28+17)+2328+(17+23)(3)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什么变了,什么不变?同学们自己算一算。(4)课件演示计算过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验证一下。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这个规律。(5)学生自主探索。师生交流反馈:(a+b)+c=a+(b+c)399\n马小四数备课表示的规律是加法结合律三、巩固内化,拓展应用做“想想做做”第1题。说说你是怎么判断的?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提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用加法运算律解释。做“想想做做”第3题。选出其中的几组进行练习,让学生联系加法交换律,解释验算的依据。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按运算顺序计算。提问:每组两题的计算结果为什么相同?你能用运算律解释吗?每组的两道题,哪一道计算比较简便?为什么觉得简便?5、游戏:找朋友----“想想做做”第4题。给12名学生每人一张卡片,找出哪张卡片上的数和自己的数相加之和是100,两位持卡人就结为朋友。再让学生观察每一组两个数的十位和个位的数的关系,提问:什么样的两个数的和是100?四、评价鼓励,全课总结。399\n马小四数备课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和本领?我们是怎样学习的?你有什么收获?以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为教学的切入点,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需要,为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通过两个算式的比较,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加法交换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交流的多种组织形式,帮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加法交换律,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399\n马小四数备课评价反思是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对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探索规律的一种策略,为下面探索加法结合律时顺利地实现迁移,进行了铺垫。抓住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399\n马小四数备课及时评价总结,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捕捉学生感在探索过程中的闪光点,使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也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课题二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单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60页教学目标: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单计算。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经历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计算方法,正确进行简便计算。399\n马小四数备课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意图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说说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加法的两条运算律各是什么意思?说说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有什么用途?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二,教学新课教学例题出示例题。提问:谁能说出算式?学生说出算式后,教师板书:29+46+54=?谈话:这道算式,按照运算顺序应该怎样算?你觉得还可以怎样算?你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吗?学生计算,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算法的学生把自己的算式抄在黑板上。学生的算式可能有:399\n马小四数备课29+46+54=74+54=129(人)29+46+54=29+(46+54)=29+100=12人29+46+54=46+54+29=100+29=129人(4)让板书的学生说说自己如此计算的理由。(5)讨论:你认为那种算法简便?为什么?(6)教师小结:在计算几个数连加时,把和是整百的数先加起来,可以使下一步的计算简便.教学“试一试”。出示算式并提出要求:①69+75+25②78+(47+22)用简便方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2)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3)指名把自己的算式写在黑板上。(4)全班共同检查黑板上的算式。教师引导:两道题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第1题应用了加法结合律,第2题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你是怎样看出78和22,75和25的和是100的?(十位上的数的和是9,个位上数的和是10)三.组织练习做“想想做做”第1题各自思考,把得数写下来。指名回答,并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让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发表意见(第1题即可以先算18+32,也可以先算38+32)399\n马小四数备课做“想想做做”第2题第一行的两道题。学生独立计算,展示两人的算式,集体评议。同桌互相检查,发现计算中的错误,反馈纠正。做“想想做做”第3题第一行。(1)讨论:175+201怎样计算简便。(把201分成200和1,先做175+200得375,再做375+1)((2)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板书175+201=(175+200)+1=375+1=376(3)引导学生思考: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律?(运用了加法结合律,本来是200和1加在一起的,现在把175和200先相加,改变了运算顺序)(4)学生独立做354+102,105+216,指定二人板演在小黑板上.做后共同订正(5)师:为了反映出思考过程,在做这类题目时还要象刚才做题一样写出运算过程.等到以后遇到这类题目时,只要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可以用这种方法口算,直接写出得数。做“想想做做”第4题。默读题目谈话:看谁能很快地填出合计数指名说出三户各自用电的合计数,共同校正。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399\n马小四数备课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们运用了简便算法。这很好,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应用,所以今后遇到加法计算,能用简便算法的就用简便法计算。这种情况,计算过程只要想在心里,不要写出来,直接写得数。做“想想做做”第6题。各自填表从左往右观察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与和,看它们变还是没变,怎样变的,你发现了什么?从左往右观察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变化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四.课堂作业做“想想做做”第2题第二行。第三题第二行,第5题五.全课总结1、提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所有的加法计算都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什么样的题目适合简便计算?2、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的要领。通过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回忆,激起学生对掌握新知探索的欲望,明确学习的目标。399\n马小四数备课对于这类简便计算学生有自己的经验,因此设计是完全可以先放给学生独立思考,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安排了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深刻体会。399\n马小四数备课通过计算体会运算律在实际计算中的作用。399\n马小四数备课重视对学习过程的一个回顾与反思,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题三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1---62页教学目标:3399\n马小四数备课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意图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学习了哪些加法的运算律?你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乘法有类似的运算规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乘法的一些运算律。以复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教学的起点,为学生运用知识迁移作好铺垫二.猜测验证,探索规律大胆猜测猜一猜乘法有哪些运算规律?学习乘法交换律(1)让学生回忆以往学习乘法的情况,能发现乘法有交换律吗?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399\n马小四数备课(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后集体交流,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根据表内乘法,一句口诀能算两道乘法算式,如用“三五十五”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2)乘法验算时,交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积是一样的(3)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列乘法算式,同一个问题可以列两个算式。(3)出示第一个例题图,引导学生思考从图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图中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算式?你能把图下面的等式填写完整吗?你能再写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根据这些等式说一说什么是乘法交换律?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乘数,可以怎样表示这个规律?(4)师生共同交流总结: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如果用字母表示就是a×b=b×a3、学习乘法结合律。出示第二个例题:华风小学6个年级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每个年级5个班,每班23人参加,一共多少人参加比赛?学生独立列综合算式并计算,然后集体交流,说一说先算什么,如何列式?(3)你能把这两道算式写成一个等式吗?板书:(23×5)×6=23×(5×6)(4)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399\n马小四数备课师生共同交流小结:相同点是三个乘数相同,三个乘数的位置也相同,不同点是运算顺序不同,等号左边的算式是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第三个数,等号右边的算式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相乘。(5)你们还能写出类似的等式吗?学生说等式,教师组织学生口算,证明等号两边的算式确实相等。(6)提问:观察这些等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在小组里讨论。小组汇报交流结果,教师帮助学生概括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结合律。(7)字母a,b,c表示三个乘数,怎样表示乘法的结合律?学生独立写出并汇报。教师板书:(a×b)×c=a×(b×c)4、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出示“试一试”的题目。你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吗?①23×15×2②5×37×2学生尝试计算,指定两人分别把两题的算式抄写在黑板上,让算法不同的学生也把算式抄下来。共同检查黑板上的算式,提问:他们先把那两个数相乘?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数相乘,运用了哪些运算律?组织练习,巩固提高做“想想做做”第1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规律。(第3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比较。提问:每组中哪一道算式计算比较简便,它们有什么特点?做“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抢答计算结果,追问:你先把哪两个数相成?(先把乘积是整十数的两个数相乘)四.课堂作业做“想想做做”第4题五。全课总结回顾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揭示课题: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及有关的简便运算)什么是乘法交换律?什么是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运用简便运算?学生以前已经应用过乘法交换律,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归纳,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乘法交换律的概括,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而且能够让学生获得成功得体验。399\n马小四数备课放手让学生探索规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体会了发现新规律的方法。乘法结合律与交换律相比,用语言完整地表述有一定难度,教师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规范数学用语,既能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认识,又为学生展示自身才能创造了足够的空间。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四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3页教学目标:3399\n马小四数备课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一、复习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二、做”试一试”第5题。学生独立看懂图意。指名学生说图意。要求苹果和梨各有多少个可以怎样求?学生独立思考,把思考的过程记录下来。小组里交流自己思考的过程。大组汇报,并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结合律的合理性。三、做”试一试”第6题.让学生先计算,再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四、做”试一试”第7题.学生独立填写表格.399\n马小四数备课填好后仔细观察一下表格中的积是怎样变化的。独立思考。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再在全班汇报。五、做”试一试”第8题学生先独立算一算结果。比一比,说一说每组中两道算式之间的关系。交流一下从中你能想到些么?六、做”试一试”第9题学生独立试做.师生共同交流方法.七、做”试一试”第10题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组织学生讨论18×45怎样计算比较简便?在具体的情境中来体会乘法结合律的合理性399\n马小四数备课渗透积的变化规律,为以后正式学习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乘法作好准备.通过题组对比,引导学生灵活应用乘法运算律使哦简便的方法。课题五 练习七综合应用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教学目标:1、巩固对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理解。2、体会运算律及简便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1、巩固对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理解。2、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学过的运算律。二、做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做,再进行校对。三、做练习七第2.题学生先独立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四、做练习七第3题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并在比较中找到简便算法的优越性.399\n马小四数备课五、做练习七第4题学生尝试看懂表格,尝试解决问题。说说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方法,运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变得简便。六、做练习七第5题学生读题,自己独立试做。学生交流算法,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计算?七、做练习七第6题(1)指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算法,并在理解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算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课题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1)(A)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67页教学目标:1教学重点、难点399\n马小四数备课、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一种策略。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师提供研究表格。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揭示课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问:什么叫做策略?你在哪些地方见到用过?你能举例说明吗?师: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需要策略,今天我们就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常用的两种策略。二.教学例题出示情境图(1)图中直接告诉我们哪些数学信息?399\n马小四数备课师:在已知条件比较多,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清楚地看出已知条件和已知条件之间以及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的策略。(板书:列表整理条件和问题)。(2)你能用列表的方法把这些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吗?学生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结合学生列表整理的情况,展示列表的过程)在列表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先要把小明的情况填进去?每人购买的本数和所用的钱数填在同一行里,这样填有什么好处?填表和摘录条件相比较你感觉哪个方便?(3)列表之后,分析数量关系。要求小华用去多少元,可以怎样想先求什么?你会列式解答吗?学生先自主探索,再交流讨论。总结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在师生共同交流中得出:两种不同的策略。一种是从已知条件想起,想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能求出什么,另一种是从问题想起,想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先求什么。399\n马小四数备课把上面的板书补充成: 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从问题想起出示:小军用42元买笔记本,他买了多少本?你能先列表整理吗?(提供空表,先让学生自己选择信息填表,再汇报交流。)分析数量关系?先说给同桌听,再列式计算。指名板书算式后共同订正。并说说在分析数量关系时,你采用了什么策略?比较:在列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如果把两次列的表格合并起来,你能填出括号里的数吗?小明3本18元小华5本()元小军()本42元399\n马小四数备课我们还可以把这张表再简化成:3本→18元5本→()元()本→42元提问:表中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本数和钱数是对应的)观察箭头图,你发现了什么?三.组织练习做“想想做做”第1题(1)学生先在书上填表,再解答。(2)展示两个学生填写的表格和算式。168÷86=28(毫米)28×15=420(毫米)504÷28=18(本)(3)提问:列表整理信息时要注意什么?每步算式求出的是什么?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说说这一题和前面两题相比难度怎样?我们先选择有关条件和问题填表,再看看对解决问题会不会有帮助。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在课本上列表整理,再找一位学生投影片上填表,然后展示校对。(2)足球每个元买个399\n马小四数备课排球每个元买个篮球每个元买个(3)说说打算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你会解答吗?(4)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56×6=336(元)336÷8=42(元)336÷48=7(个)(5)引导学生想一想列表整理后对解决问题有怎样的帮助?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四.课堂作业做“想想做做”第3题,第4题五.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没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相比,你觉得解决问题的水平有提高吗?你还有什么疑问?399\n马小四数备课呈现的素材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只不过问题情境中呈现的信息相对较多,需要根据解决的问题进行适当组合。这样的活动既使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为可能,使学生在交流中真切感受到列表及运用某种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的必要性,从而愿意主动掌握并运用这些策略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399\n马小四数备课练习时,想让学生清楚提供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重点帮助他们理解“我带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足球或8个排球”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列表整理,从中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形成解题思路并解答。399\n马小四数备课这两题都可以通过列表来整理条件,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找到解题的方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1)(B)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67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学会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初步体会这些方法在整理信息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感受并学习运用这些解决问题的策略。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一种策略。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师提供研究表格。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教学例题1.出示例题情境图,引导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并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些什么?学生充分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图上的信息比较多,听完了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很清楚。2.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列表整理。教师了解学生的方法,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3.互相交流整理的方法,同组同学互相提出修改意见,使小组每个同学的方法更完善。4.学生汇报,每组选出自认为最好的方法到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以“能否简明地表示出条件和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为标准,去评价哪些同学的方法比较好。然后逐步引导,形成下面的两种表格:(1)小明3本18元小华5本?元(2)3本→18元5本→?元5、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列式计算。全班交流,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你是如何思考出来的?399\n马小四数备课6、小军用42元买练习本,他买了多少本?你能先列表整理再解答吗?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7、通过这种列表的方法吧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整理出来,你觉得有什么好处?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全班交流,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买的本数变化,用的钱数也变化;买的本数越多,用的钱数越多;但不管本数、钱数怎样变化,每本的价钱是不变的,因此应该先求每本的价钱。二、练习提高做“想想做做”第1题(1)让学生仔细看图,了解图上的信息有哪些,弄清168毫米是6本字典的高度,还要帮助学生弄清哪一摞5本字典,哪一摞高度是504毫米。(2)要求先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列表整理,再解答。学生独立填表整理信息后解答问题,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3)展示部分学生填写的表格和答案,共同订正。做“想想做做”第2题(1)学生读题后提问:“我带的钱正好可以买6个足球或8个排球”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买6个足球所用的钱和买8个排球所用的钱相等)(2)学生列表整理信息后解答问题,教师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399\n马小四数备课(3)全班交流,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三、课堂作业做“想想做做”第3、4题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呢?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感受?在共同的交流中体会到首先在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关系不够清楚的情况下,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有关信息;其次,我们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以弄清应该先求什么,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联系场景从图中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列表来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再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来求出问题,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体会列表整理条件的作用。399\n马小四数备课解答完两个问题后。让学生来讨论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感受列表整理条件有利于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二 解决问题的策略(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69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稍复杂的信息,并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进一步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稍复杂的信息,并运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教学例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1)出示例题中的已知条件。小芳家种了3行桃树,8行苹果树和4行梨树。桃树每行7棵。苹果树每行6棵,梨树每行5棵。(2)看了这些信息,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感受?(信息比较多)。出示问题: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果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要不要把上面提到的信息都整理进去?你能根据问题列表整理吗?学生列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4)展示学生列出的表格。(5)分析数量关系,你打算从哪里想起?怎么想?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思路:一是:要求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要先分别算出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二是:根据桃树有3行,每行7棵,可以求出桃树的棵数;根据梨树有4行,每行5棵,可以求出梨树的棵数;然后求出桃树和梨树一共的棵数。让学生分步算式解答,指名板演。3×7=21(棵)4×5=20(棵)21+20=41(棵)订正时提问:你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教学“试一试”399\n马小四数备课(1)出示问题:苹果树比桃树多多少棵?谈话:请同学们先独立列表整理,并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再解答。(2)学生列表,小组交流,列式解答。展示学生的表格和答案,共同校正。3、引导学生根据题目呈现的信息,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再设计表格填表再解答。学生独立做题。有选择地展示学生的答案。4、比较,小结。刚才我们解答了三个问题,都是先列表整理条件,再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的,你发现列的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三、先填表,再解答。出示:三年级有4个班,四年级有6个班,五年级有5个班,三年级每个班放8盆花,四级年级每个班放7盆花,五年级每个班放10盆花。(1)三年级和五年级一共放多少盆花三年级4个班每班8盆花___年级___个班每班_盆花(2)四年级比三年级多多少盆花?___年级___个班每班_盆花___年级___个班每班_盆花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独立完成,全班共同订正。2、做“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先列表再解答,也可以不列表,先分析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直接列式解答。学生独立做题,选择列表和不列表的答案予以解答。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在书上填表,再解答。学生独立做题,让两名学生把答案写在投影片上展示,共同评议。提问:这道题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说一说每步求出的是什么?可以怎样检验我们做的对不对?四、课堂总结引导学生思考这节课你学习了解决问题的哪些策略?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在共同的交流中这节课学习了根据所求问题选择条件列表整理,继续运用从问题想起或从条件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思路,然后列式计算。我们还知道了为了保证解答正确还应该自觉地检验答案。掌握了这些策略,以后我们就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问题。堂作业做“想想做做”第2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可以在演草纸上整理条件,作业本上只写算式和答语。第(3)小题要先写出自己提出的问题,再列式解答。例题是用三步计算应用题的简单实际问题,先让学生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然后根据信息整理成表格,启发学生根据整理好的信息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从而体会到“列表整理”的策略价值。到这里学生已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三 数据的分段整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4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分段整理数据。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399\n马小四数备课今天同学们穿了校服,真漂亮,感觉很整齐,你们的校服是什么时候做的?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我们做校服之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测量身高、胸围等)做的这些准备工作就是我们在做校服之前的收集数据。(板书:收集数据)老师与你们的班主任联系了一下,把你们的身高制成了这张四(1)班学生身高记录单。出示学生身高记录单。二、教学新课1、提问:从这张身高记录单上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四(1)班学生总数和每个学生的身高)老师与校服厂家联系了一下,厂家不可能为每一位同学设计一种型号的校服,但是也不能做成同一大小的校服,最后商定校服分为大号、中号、小号三种。(多媒体出示图片:小号---身高120~129cm,中号---身高130~139cm,大号---身高140~149cm)提问:从图片上你收集到哪些信息?2、提问:根据厂家提供的型号,想一想,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工作?3、引导学生分段整理。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分段整理数据呢?请发表意见。(学生的意见可能有数数、用不同的符号记录、画“正”399\n马小四数备课字记录等)你们认为那种记录方法比较好?为什么?4、以小组为单位,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处理数据,组长做好分工。看那组整理的既快又准确。5、各小组汇报统计结果6、引导学生制作统计表合计起什么作用?填写统计表名和制表日期、命名。7、从统计表上会明白哪些问题?揭示这就是分析数据(板书:分析数据)回顾统计过程: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来解决购买校服的问题的?我们经历了一个怎样的统计过程?(①收集数据②分段整理③制统计表④分析数据)三.组织练习做“想想做做”第1题(1)让学生自己完成统计表。(2)交流分段统计的结果。(3)提问:你是怎样分段整理数据的?对分析统计结果你有什么看法?做“想想做做”第2、3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我们学习统计知识和方法不但要用来解决我们同学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像上面提到的做校服、统计某项体育成绩等,还要用来统计关系国家、关系人类的大事,其中有一件大事是全世界的人们都十分关心的,我们也应该关心,那就是空气污染问题。什么是空气污染呢?先请大家阅读课本第73~74页的“你知道吗?”引导学生思考: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做“想想做做”第2题、第3题,了解我国目前空气污染的状况,了解目前的空气质量。学生独立做题。全班共同交流统计结果。看了上面两张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在小组里交流。四.全课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五.布置课外实践作业收集从11月1日到11月31日无锡市的空气污染指数,制成统计表。通过谈话,用事关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提取生活经验,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增强了问题意识,激发了解决问题的欲望,为教学分段整理数据作好铺垫。399\n马小四数备课这一层次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重点放在分段整理数据上。整理数据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探讨、比较、优化。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也增强了学生的统计意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安排的,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不断感受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中还特别注意了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并把环保教育和数学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课题四 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75~7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条形统计图,在方格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2、确定直条的高度。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399\n马小四数备课、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趣引入1。谈话引入:你们知道世博会吗?2010年的世博会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城市举办?举办世博会和举办奥运会一样都是世界上的盛事。在世博会上,世界各国的高科技产品、特产都送来展览,并协商交易。哪个国家取得世博会举办权,不但对本国的经济发展有好处,而且能提高国际威望,所以竞争激烈,要经过几轮投票选举产生举办城市。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89个成员国投票决定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城市,有5个城市竞选,我国的上海市经过4轮投票最终获胜,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出示挂图)这是人们欢庆胜利的场面。二、自主探索,获得新知教学例题。出示例题的条形统计图,并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这张统计图反映了第一轮投票中5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请大家认真观察统计图,准备回答下列问题:从图中你能看出五个城市各得了多少票吗?399\n马小四数备课条形统计图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这张条形统计图与以往我们学习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还能提出那些问题?学生分组交流,并反馈。教师小结:这张统计图与我们三年级学习的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是一样的,主体部分是在表格上画出的一个个直线,表格的纵轴标明了刻度,并标注了单位,横轴标明了统计的项目,直线的高度表示了数量,还注上了数字。另外,在图上面还写明了图名和制图日期。不同的是这张统计图纵轴上一格表示5票(几个单位),三年级所学的统计图纵轴上1格只表示1个单位。因此,现在制图时要按照纵轴上的刻度算出每个直条的高度,再画直条,这是制作条形统计图最容易出错的地方,要特别细心。教学“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里交流统计图的完成情况。重点检查:①直条高度是否正确②是否把数据表在直条上面。提问:你从统计图里知道些什么?先在小组里说,再全班汇报。提问: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进行比较,看看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点?(使学生感受到条形统计图可以形象地反映出数量的多少)399\n马小四数备课阅读“你知道吗?”。了解世博会的简要情况。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完成“做做想想”第1题谈话: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与前两副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没画表格,只画直条)用尺子比量一下直条高度正确吗?讨论下面几个问题说一说上面每座电视塔的高度中央电视塔比江苏电视塔高多少?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完成“做做想想”第2题谈话:这幅统计图与上幅统计图又有什么不同?(这幅统计图中的直条是立体的,不是平面的)这是一种艺术的画法,还有的画成长方体,这样的画法更形象,更生动。提问:我国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高,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底?2004年的棉花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多少万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完成“做做想想”第3题学生自己完成统计图。在小组里互相检查作图情况。制图日期填写了吗?399\n马小四数备课直条的高度准确吗?直条美观吗?标出数据了吗?提问:从图中你感受到什么?完成“做做想想”第4题提问:这幅统计图与前几幅统计图相比,在构造上有什么不同?(这幅统计图的刻度在横轴上,项目在纵轴上)交流四条河流的长度。长江6300千米黄河5464千米珠江2214千米淮河1000千米各自完成统计图。同桌互相检查作图情况。总结评价,汇报收获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新知识,你是怎样获得的?请告诉大家通过介绍我国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可以使学生感到兴奋和自豪,从而激发学生迫切获得新知的兴趣。399\n马小四数备课通过介绍统计内容的背景知识,使学生产生了解世博会申办情况的欲望,这时再出示四轮投票中第一轮投票的情况的统计表,让学生去观察、讨论、完成书中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读图的活动中,明确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读懂条形统计图。对直条高度的特别关注可以预防学生作图中常犯的错误。“试一试”的素材与例题相同,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可以增加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和感受,还能感受到条形统计图可以形象第反映出数量的多少。399\n马小四数备课设计有层次的练习,通过对条形统计图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在格子纸上完成条形统计图,进一步巩固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提高运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题中有些数据来自新闻媒体,有些数据需要查阅资料,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主动获取信息的意识,更加全面地认识条形统计图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五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A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教具、学具准备:399\n马小四数备课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启发谈话二、操作体验出示例题图(1)引出摸球游戏,指名读书上的游戏规则(2)猜猜看,根据这种游戏规则,谁赢得可能性大些?同学们猜地怎样呢?想不想用这种游戏规则玩一玩呢?2.分组活动。同学们运用他们的游戏规则,玩一玩摸球游戏,并用画“正”字或打“√”的方法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摸球时一定要有序进行。请同学们先分工再做游戏。(小组长分工)3.各小组展示摸球结果记录表。引发讨论:运用他们的游戏规则做的摸球游戏已结束。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每个小组的结果,想想看刚才的游戏公平吗?为什么?(小组讨论)4.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使今天的摸球游戏公平吗?399\n马小四数备课分小组重新设计游戏规则。谈话:谁来说一说要使游戏公平,要怎样设计游戏规则?为什么这样设计?方案一:在原来的口袋里去掉2个红球。方案二:在原来的口袋里增加2个红球。…总之,只要口袋里红球、黄球个数相同就可以了。6.再次做摸球游戏。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游戏规则,再摸一遍,把摸的结果也填写在表里。7.集体讨论。展示各小组摸球记录表,谈话:请同学们现在再仔细观察一下每个小组摸球的结果,你又发现了什么?根据这种游戏规则玩游戏,是不是就没有输赢了?8.师生共同讨论后发现:游戏规则公平了,只能表示游戏双方赢的机会均等了,但实际游戏的结果,一般仍可能会有输赢,这正说明了可能性不是必然性。三、巩固运用做“想想做做”第1题(1)谁来说说方方圆圆她们在做什么?她们玩的游戏规则是什么?(出示游戏规则)(2399\n马小四数备课)如果用左边的转盘,谁赢的可能性大些?如果用右边的转盘呢?你们认为用哪个转盘做游戏是公平的?(3)你能用游戏的数据说明你们刚才得出的结论吗?做“想想做做”第2题默读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思考:你认为那几个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为什么?3.做“想想做做”第3题(1)学生读题,说出题意。(2)思考: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应该怎样修改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公平?(说明理由)(3)按照每个小组修改的游戏规则,做一做这个游戏,再相互交流。4.猜一猜出示一枚硬币,如果把这妹硬币抛弃后落下来,你知道哪面朝上呢?为什么?如果抛10次、100次……10000次呢,结果又怎样呢?在书第81页“你知道吗?”中介绍了外国的5名著名学者抛币试验的数据,请你们读一读。思考:看了他们的试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师生共同讨论后发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果事件发生的两种可能是相等的,那么按事件发生的次数定输赢,这样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如果事件发生的两种可能是不相等的,那么按事件发生的次数定输赢,这样的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还知道了游戏规则公平,只表明双方有了均等的取胜机会,但不一定不分输赢。游戏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摸球游戏,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首先让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大胆猜测,再通过实际的摸球活动进行验证,很容易发现小明赢的可能性大,初步体验由于可能性不相等,使得游戏规则不公平。399\n马小四数备课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教师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把发现和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并让学生运用自己设计的游戏规则开展活动。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活动中,学生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关系。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五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B教案)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1页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之间的关系,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有些的公平规则。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初步学会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每组4个白球,4个橘黄色球和一个布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教学例题1.幻灯片出示游戏场景。(出示带中有4个白球、2个橘黄色球)揭示游戏的规则是:每次力力摸出一个球再放回去,做30次。如果摸到白球,小明得1分;如果摸到橘黄色球,小玲得1分,谁的得分高,谁赢。如果让你来参加这个游戏,你想当小明还是小玲?为什么?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发表意见:想当小明,因为白球的个数比橘黄色球多,所以小明赢的可能性大。2.学生尝试摸球:每组袋子里都有4个白球和2个橘黄色球,组长做记录,其他同学轮流摸球,共摸30次,看是不是白球摸到的个数比橘黄色球的多。每个小组汇报摸球的结果,老师记录在黑板上。3.激起矛盾: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如果你是小玲会有什么想法?你能改变袋中球的个数,使游戏变得公平吗?方法一:拿走2个白球;方法二:放入2个橘黄色球;方法三:拿走1个白球,放入1个橘黄色球…比较一下,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点?(使两种球的个数相等)4、学生自主设计游戏方案,分组做实验,看设计的游戏是否公平。组长做记录,其他同学轮流摸球,共摸30次。5、全班交流,教师把各组摸球的情况呈现出来。思考:观察各组摸球的情况后,你觉得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先在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二、组织练习做“想想做做”第1题(1)思考:谁更有可能赢?为什么?399\n马小四数备课(2)提问:怎样涂色才能使游戏公平?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下图。用下面的转盘做游戏,公平吗?(3)思考:老师如果这样改,游戏公平吗?为什么?(4)思考:你认为用哪几个转盘做游戏是公平的?做“想想做做”第2题自由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判断在那几个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做“想想做做”第3题看录象:小刚和小力在玩扑克牌,我们一起看一看。思考: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思考:应该怎样修改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公平?(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全课总结提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会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吗?游戏是每个同学喜欢的,从游戏导入,并让学生思考“你想当小明还是小玲”这让学生尽快地调动已有的经验。同时通过活动进一步验证了学生的推测,使学生体会到由于两种球的个数不同,游戏是不公平的,为下面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作了铺垫。第一个环节的摸球游戏让学生体会到了游戏的不公平,“怎样在口袋里放球才才是公平的?”399\n马小四数备课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是恰到火候,学生能想出不同的方法,但不同的方法有着共同的特点:即两种球的个数是相同的。接着通过摸球活动、观察摸球结果让学生体会到游戏的公平性。这里对课本上的练习题作了适当的改动。先只出示第一个转盘,然后让学生说说该怎样给转盘涂色游戏才公平,这个问题对学生来说非常容易。接着出示了有三种颜色的转盘,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面积也是相同的,学生一开始虽然可能有所疑惑,但很块他们就能反映过来,并且能体会到只要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面积相等,游戏就是公平的,这样就很自然地过度到下面一个练习“小军和小娟的摸球游戏”。用录像的形式能让学生更好地进入“游戏状态”,在学生回答的同时配以课件的演示,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游戏的不公性。在修改规则时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成功得体验。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六 练习八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1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分段整理数据进行统计的方法。2、进一步巩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编制方法,沟通统计表和统计图之间的联系。3、进一步积累游戏规则公平性的经验,加深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理解,培养对事件可能性的预测。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学生交流前段时间学习的有关统计的知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二、做练习把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整理数据的方法。根据数据,说说该班体育达标情况。三、做练习把第2题.学生先分别说明每天用水情况。讨论统计图下面的问题。结合第(1)题说说是怎样看出用水两最高和最低各是哪一天?结合第(2)题说说平均每天用水两的含义.了解可以怎样说明这一周的用水量。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四、做练习把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这些食品分哪几类?自己整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交流比较分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联系,以及各自的特点。五、做练习把第4题学生游戏要求.进行猜测.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简要说明自己的想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主要交流数据整理的方法和过程,同时让学生比较表里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主要培养学生能提出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这是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判断,先要独立思考,再引导学生与他人交流,更深地感受游戏规则公平性的辨析方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七 了解我们自己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对本班同学的身高、体重、年龄等情况进行统计,提高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3、让学生进一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以及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和态度。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信息卡贴于桌角,练习纸,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产生统计需求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和他(她)做好朋友?399\n马小四数备课那你想和更多的同学做好朋友吗?今天我们就有一个相互了解的机会,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能够让我们班每一位同学都成为你的知心朋友。(板书课题)说说你最想了解我们班同学的哪些情况?二、分组讨论方法请你选择一个最想了解的项目,然后同项目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先来分一下组,想了解大家身高的同学为一组,带好练习纸和笔坐在一起,了解体重的同学为一组…(板书:个统计小组名称和人数)分好小组推荐出组长,组长组织组员先讨论准备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小组汇报收集数据和统计的方法。三、分工收集数据教师举例:如身高统计一组(如果有11人):哪两人收集第1号~11号同学的身高数据,哪两人收集第12号~22号同学的身高数据……另外两个人汇总,一个人检查核对。当然如果有更简单的方法收集数据的,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每组自己分工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法收据数据,比比那一组收集数据又快又准确。小组进行统计活动,汇总情况。399\n马小四数备课提问:收集好数据后我们接下来做什么?四、分类、分段整理对身高或体重进行统计的,先要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合理分段。(1)找出范围:例如我们班同学的身高范围是128~159厘米。(2)分段整理:可以分成121~130厘米、131~140厘米、141~150厘米、151~160厘米四段,如果高矮悬殊不大,也可以5厘米分为一段。(3)统计生日的可以按出生的季度分类,统计年龄的可以按岁数分类。各小组分段和分类整理数据五、填写图表并核对各小组自己完成统计图表,集体交流。各小组设计问题准备向全班同学提出。六、分析、交流、提问各小组推荐代表汇报统计过程。其余各组评析。提问:看了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想法?(你想到了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什么?)你还想提什么问题?七、总结399\n马小四数备课思考:你们是怎样进行统计的?通过今天的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了解哪些?在与学生真诚的交流中,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收集、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进行教学,使数学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99\n马小四数备课如此安排能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感受到统计方法的多样化,从而激起对统计的兴趣。教师为学生创设了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积极参与各项统计活动,经历统计过程,学会根据统计信息不同,合理选择灵活多样的统计方法。引导学生在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大胆质疑,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统计的信息进行分析交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本班同学的情况399\n马小四数备课第十单元认数课题四:练习九教学内容教科书P98~99,想想做做1~8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数的组成,数位及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有进一步的认识2、结合实际或统计数目,正确读写大数目,并能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实际事物的统计数量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大数目的价值,发展数感。教学重点读数、写数、求近似数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数位顺序、数的组成练习。1、揭示课题并板书。指名说数位顺序表,同桌互相说数位顺序表2、做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后交流,回顾数级数位名称、数位顺序、计数单位及进率等方面的知识,复习“十进制计数法”。3、做第2题。可借助计数器或数位顺序表,帮助学生进行研究与探究。可让学生模仿题目同桌两人互相提问解答。本课练习可以逐题顺次进行练习,也可按内容分成四组,逐组练习。练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还应采取一定的形式帮助学生以已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整理。第1题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第2题应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大数目的认识。二、写数练习做第3题。除了复习写数的方法外,还要让学生结合场景读一读图中的文字,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三、读数练习、改写练习399\n马小四数备课做4~5题第4题多位数应怎样读?这些数的最高位分别是哪一位?将这些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这些水果产量的单位是什么?第5题指名读题,明确题意巡视学生改写情况,组织交流看到这些人口信息,你有什么想法?第3~5题在写数和读数时应突出按四位一级分级进行,以利于学生掌握规律,提高读、写能力。之后还可组织学生观察各年份全球人口的统计数,感受到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四、近似数练习第6题集体讲评,提问判断的理由。怎样写一个数的近似数?第7题指名板演,集体评议。近似数用什么符号连接?第8题指名板演,集体评议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独立做题再进行有效交流。7~8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发展数感。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进一步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相应知识网络。399\n马小四数备课第十单元认数课题一:认识整万数(A)教学内容教科书86~87,想想做做1~5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回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2、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3、 组织学生收集报纸、杂志、网络上的大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及观察、表述、概括能力。教学重点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难点: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价值。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学生课前收集含有大数目的信息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每位同学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自然风景优美的国家,那你们想不想对我国了解的更多呢?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数学课堂。2、出示茶叶、油菜籽等图片(多媒体演示)“这是我国2003年对部分农作物的一次产量调查,从图上你找到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七十七万九千零二十四万一千一百四十二万)“在读的过程中,都读到了一个万字,是什么字?”(板书:万)“在生活中,你听说过“万”吗?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3、引出: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有关“万”的知识呢?比如:七十七万、九千零二十四万、一千一百四十二万是多少?怎么写呢?带着这个采用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数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适时地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另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继续本课的学习,加强学习的针对性。教学设计设计意图问题,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认识整万数。(板书课题认识整万数)399\n马小四数备课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采用计数器)谈话:我们已经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如果一万一万的再往下数(出示计数器,边拨珠边与学生一起数)一万、二万。。。。。。九万、十万。万位上拨了10颗珠,表示多少个一万?你认为十个一万是多少?(板书:十万)把万位上的10颗珠拨去,在十万位上拨一颗珠子,并强调:10个一万是十万。如果十万位上有两颗珠子,那么表示多少?如果要表示六个十万,也就是六十万,该怎样拨珠?指名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再交流。现在老师在十万位上拨了10颗珠子,表示多少?(板书:百万)教师指出:十万位上有10颗珠子,表示有10个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一百万,要表示四百万呢?如果在百万位上拨了10颗珠子呢?(板书:千万)提问:今天,我们又新学了哪些计数单位?以前我们就知道有个、十、百、千你能把这8个计数单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指名回答)练习:既然我们学习了新朋友,那老师就来考考你们,你能读出下面的数吗?说一说由多少个万组成的?并用计数器拨一拨。399\n马小四数备课300000400000006000000六百五十万六百零五万2、了解整万数的含义,学习写数完成课本86页上的写数练习。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写的,说一说在写的时间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小结:我们在写整万数时一是一定要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二是数位上没有的,我们要用“0”来表示。3、认识数位顺序表我们还知道计数单位所对应的位置就是数位。如个所对应的就是个位,等等;看着数位顺序表,能令你读数、写数又快又准,书上第86页有一张缺损的数位顺序表,你能把它补好吗?指名学生说一说万位左边依次是什么数位。连贯起来说:从右边起的第一位是个位,借助于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应该能比较轻松地理解、认识万级上的计数单位以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399\n马小四数备课从计数器上的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这样是为“读万级上的数的方法与个级相似”作准备,再通过排数位顺序表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第二位是十位。。。。。。第八位是千万位。介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都属于个级,个级上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一。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它们都属于万级,万级上的数都表示多少个万。提问:从数位顺序表上看,依次有哪些数级?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三、巩固运用,深化新知399\n马小四数备课1、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一边拨珠,一边数数,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针对指导。2、做“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图片,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计数器上的数分别是多少个万,然后在书上独立完成并读一读3、做“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六组数,请学生读一读,然后进行比较,感悟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类似,只要在万级数的后面读出“万”字。4、做“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图片:天安门广场、颐和园。学生读一读,再进行交流。结合教室、校园的占地面积感受天安门广场和颐和园实际占地面积的大小。5、做“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图片,让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然后说说写数的思考方法。6、谈话:我们市近几年发展的很快,老师了解了一些我市概况的数据,如我市的土地面积月六千六百三十四平方公里,全市人口约四百五十三万,其中小学生约占十五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一万多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千四百多元。谈话:你能将信息中的数写出来给大家看看吗?399\n马小四数备课在练习中通过拨珠与数数,帮助学生了解数数的顺序和整万数的意义,并通过计数器上的数与所数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写数、读数的方法。然后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认识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类似。最后在联系生活体验整万数的大小。四、全课总结,课外延伸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书上第86和87页的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在读、写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在生活中、大自然中都有数字,今天认识了整万数,那课后请你做个小调查员,走一走,看一看,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今天认识的数?比一比谁调查的多,感受一下数字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课题一:认识整万数(B)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86~87,想想做做1~5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了解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认识整万数,初步了解我国的数位分级,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整万数。2、让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增强数感,感受整万数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习整万数的兴趣和认识整万数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3、组织学生收集报纸、杂志、网络上的大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观察、表述、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重点: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万数难点:了解整万数的含义,感受大数目的数值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学生课前收集含有大数目的信息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观察引入。1、教师从生活知识引入:我们江都地处长江三角中心地带,因“江淮之水都汇于此”而得名。现有总面积一千三百三十二平方公里,人口一百零七万,耕地一百零八万亩。江都还是著名的花木之乡。(出示信息:江都市曹王林园场建场于1959年,是江苏省培花育苗重点场园,扬州市花木龙头企业,培花育苗历史悠久,花木生产面积五千亩,年产各类苗木一千万株还多,盆花盆景一百五十万盆,年花木销售收入二千五百万元)2、让学生独立写出自己认识并会写的数133250001070000……集体交流所写的数教师指出这里的1332和5000是以前学过的,请大家来判断其它的数写得对不对。3、针对1332,“看到这个数,你想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个级的数位顺序表)小结:它是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位;它由1个千,3个百,3个十和2个一组成;也可以说是由1332个一组成……可以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本地有教育意义的数据,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适时地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教育。399\n马小四数备课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认识十万、百万、千万。(出示计数器)以前我们已经知道: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板书:万)如果一万一万的往下数,你会数吗?(演示与操作结合)边拨珠边一万一万的数:一万、二万、三万、四万……九万、十万,万位上拨了10颗珠,表示多少个一万?你认为10个一万是多少?(板书:十万)十万位上两颗珠子表示多少?六十万怎样表示?如果十万位上有10颗珠子,表示多少?(一百万)一百万在计数器上怎样拨珠表示?(百万位上拨一颗珠,其他没有)学生拨珠,思考,交流(可能有学生会说出:10个十万是一百万)十万十万的数,交流拨珠体会一起结合拨珠,一百万一百万的数,九百万后面是多少呢?(一千万)2、拨珠、数数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适当进行提示并组织评议3、认识数位顺序表我们现在又学习了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99\n马小四数备课你能接着以前的数位顺序表,继续写吗?万位左边依次是什么数位?(还有更大的数……)介绍个级万级(还有更大的数级……)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万级上的数呢?你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排列有什么规律吗?4、了解整万数的含义出示刚才信息中比较大的数:一百零七万一百零八万一千万一百五十万二千五百万能对照计数器写出这些数吗?怎么写的?(理解: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0)出示书中的2003年信息,提出要求学生拨数、说组成、写数、读数、交流、独立填写、同桌交流。借助于计数器拨一拨、数一数,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应该能比较轻松地理解、认识万级上的计数单位以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从计数器上的计数单位的认识直接切入数位的认识,逐步完善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进而让学生发现每个数级的数位的排列规律。这样是为“读万级上的数的方法与个级相似”399\n马小四数备课作准备,再通过排数位顺序表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三、尝试拓展。练习“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图片提示。学生独立思考、写数、读数、互相交流。2、“想想做做”第3题师出示六组数,指名读数。每一组左右两个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交流、比较。感悟:万级与个级读法相似,只要在万级数的后面读出“万”字。3、“想想做做”第4题(渗透相关教育)师出示图片(我们学校的面积大约是:15000平方米)学生读数、交流、结合学校面积感受。4、“想想做做”第5题师组织交流:写数时是怎样思考的?学生独立思考、练习写数、交流。通过拨珠与数数,帮助学生了解数数的顺序和整万数的意义,并通过计数器上的数与所数的数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写数、读数的方法。然后通过比较,帮助学生认识万级数的读法与个级数的读法类似。最后在联系生活体验整万数的大小。课堂小结、课外延伸。课前大家也收集了一些大数目的数,现在能把它们正确地读出来吗?(出示课前学生收集的信息)399\n马小四数备课还有一些更大的数该怎样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课题二: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A)教学内容教科书88~90,想想做做1~6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学生在认识整万数的基础上,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会读、写亿以内的数。2、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培养数感。3、学生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难点:万级和个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写法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揭示新课。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整万数,今天我们来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板书课题: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2、复习千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和分级方法。出示数位顺序表,贴在黑板上,问:这是一张什么表(数位顺序表)哪些同学能闭着眼睛把我们学过的数位有顺序地说出来呢(学生背)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是如何分级的(四位一级,分为个级和万级。)3、谁能把这个数准确地读一读?第1个数(34000000):指名学生起来读,并提问:你读得又对又快,你读数时有什么好方法吗?(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虚线进行分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加个“万”字;末尾的零不读出来。)第2个数(80050000):同桌之间相互读,再指名读。(指出:中间连续有两个零,只读一个零。)第3个数(57960000):齐读。通过复习活动让学生回忆整万数的读法,其中包括中间连续两个零的,未尾有零的几种情况,为学习新课作准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399\n马小四数备课谈话: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来做一个游戏,好吗?我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藏着一些数字卡片。现在,老师把这个数个级上的“0”拿走,请一位同学上来抽四个数字,与前面万级上的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新的数考考大家,谁愿意?(盒子里不出现“0”。)1、教学认、读、写不含0的数。操作:指名1位学生上来抽出4张数字卡片,放在数位表上(个级上),从个位放起。(1)提问:教师板书这个数,问:这个数的万级上是多少?个级上是多少?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2)你能读出这个数吗?指名读,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读的?(先分级,然后按数位顺序一级一级读,万级后加读“万”。)(3)全班一起读一遍,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这个数。(4)还想再来抽一次吗?拿出口袋里的8个数字,指名进行第二次的抽数字卡片游戏。你们会读这个数吗?和你的同桌一起小声读一读。(5)指名读,并说说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师生一起把这个数写下来。2、教学认、读含0的数 师:刚才大家抽卡片的积极性这么高,看得老师的心也痒痒的。这次愿意把机会给老师吗?教师悄悄地把多个“0”399\n马小四数备课放进盒子,抽取数字卡片。(各级末尾有零的数,如:9308000)(1)板书这个数,提问:这个数可以分为几级?每级上的数各是多少?这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你会读给大家听一听吗?(2)读一读,写一写。多指定几名学生读一读,并提问:你是怎样读的?提问:老师抽了这么多的零,你们怎么一个都没有读出来啊?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并在这个数下板书: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学生把这个数写下来。(3)交换数字卡片的“0”的位置。(如:9038000)板书这个数,指名读并说说读的方法,强调中间有零要读出来。(板书:要读)学生把这个数写下来。(4)再次交换数字卡片的“0”的位置。(如:9030080)把这个数写下来,和同桌读一读。指名读并说说读的方法,强调中间连续有两个零只要读一个零. (板书:只读一个零)3、让学生上来操作,再次抽取数字卡片(1)请你仔细观察这个数,想一想这个数有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请你自己轻轻的读一读,并写一写。(2)交流:指名读,说说你是怎样读的?这里的零又该怎样读呢?399\n马小四数备课4、小结:刚才我们读了几个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在读时要注意什么呢?请你和你的同桌相互说说。指名回答,总结读法:读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本课重点是会读、写含有万级和个级的九,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不仅自己明白了本堂课的学习重点,而且为自我展示提供了空间,同时培养了观察、分析的能力。三、巩固深化、提高能力。出示试一试3幅算珠图。这道题要求我们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在这3个数中都出现了5和0,你知道每个数中的5各表示的几个几吗?在这三个数中,万级的数有什么不同?个级的呢?你觉得要提醒同学们读数时注意什么?2、“想想做做”第1题检查学生练习情况3、“想想做做”第2题展示个别学生答案如果不看数位顺序表,怎样正确读数和写数?4、“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图片和相关信息、指名读。5、“想想做做”第4题出示图片和信息,指名读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能写出这则报道中的数据吗?6、“想想做做”第5题指名说所填内容,提问思路7、“想想做做”第6题出示高度约1厘米的一叠纸(100张)有多少张?10000张这样的纸大约厚多少?1000000张呢?学生猜测、小组合作交流8、思考题。拿出小信封中的数字卡片:4个“8”和4个“0”,听老师的要求,摆一摆数字卡片,再读一读: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的8位数; 88808000 888800008800880080008880(2)只读出一个“零”的8位数; 80888000 8800800888088000 (3)读出两个“零”的8位数; 80088008 88000808(4)读出三个“零”的8位数。 80080808 80800808每个题目先让学生独立摆,再指名上黑板摆一摆,读一读,只要求学生能摆出其中的两种就可以了。想想做做第1、2题是对照数位顺序表,利用数的组成练习读数和写数。第3、4题脱离数位顺序表来练习读数和写数,对读数和写数的要求提高了一步。第5题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数的组成和认识几位数。第6399\n马小四数备课题借助纸的厚度,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大数目,培养数感。最后的思考题,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按要求摆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数的读写方法的理解,突破大数目中0的读写难点。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在写数或读数的时候最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课题二: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B)教学内容教科书88~90,想想做做1~6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学生在认识整万数的基础上,认识由若干个万和若干个一组成的数,会读、写亿以内的数。2、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以及有关的操作活动,感受大数目的意义,培养数感。3、学生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培养学生学习大数目的兴趣和认识大数目的自信心,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应用能力。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组成及读、写方法难点:万级和个级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的读法、写法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谈话激趣,铺垫准备1、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认识了整万数和万以内的数,下面老师让大家看几个关于他们的习题,你有信心吗?2、出示计数器,分别拨出:52390000、5239、3000000、4000、4080000、7这六个数,让学生读一读,再交流。通过复习活动让学生回忆整万数的读法,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探究拨法拿出自制计数器,把例题中的数拨在一个计数器上,并思考每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全班交流。抽3个人每人拨一个数,拨好后,把计数器贴在黑板上,并说出所拨数的组成,其他人共同评议,纠正错误。告诉大家这就是今天要认识的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2、探究写法。让学生自己试着写出三个数。抽3人板演,写完后,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写。全班交流,核对写法,纠正错误。引导学生小结写法:写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个级上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0。3、探究读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让学生回忆整万数和个级的读法,想一想这三个数该怎样读,试着读给同桌听。全班交流,请读对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提问:第二和第三个数中都有0,为什么他们的读法不一样?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得出结论:万级和个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本课重点是会读、写含有万级和个级的九,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不仅自己明白了本堂课的学习重点,而且为自我展示提供了空间,同时培养了观察、分析的能力。4、小结读写方法。读写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要分级读写。先读写万级,再读写个级。读写过程中,要特别注意0的读写方法。三、自主探索,巩固新知出示“试一试“。1、小组合作。说说每个数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写出来,再读一读。讨论:在这三个数中,万级的数有什么不同?个级的数呢?读时要注意什么?全班交流。2、引导学生观察:同样是5个算珠,在不同数位上就表示不同的数值,所以这三个数读写法都不同。试一试的教学最后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和计数方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四、联系实际,巩固深化1、做“想想做做“第1题。同桌一人说数的组成,另一人读数,互相评定,再交换进行。2、做“想想做做“第2题。各自在书上写数,展示两三名学生的答案,共同订正。3、做“想想做做“第3、4两题。谈话:刚才我们认识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在读、写时都借助了计数器或数位顺序表,如果不借助它们,你会读、写这些数吗?先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学生轻声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读一则报道(“想想做做“第4题)提问:你能写出这则报道中的数据吗?对这则报道你有什么想法?4、做“想想做做“第6题。板书1000000,谈话:谁来读这个数?1000000到底有多大,你会怎么想?究竟1000000有多大,不少同学只会说是10个十万,或100个一万,真正的数值很难体会到,下面我们来做一次数学活动,感受1000000的大小。399\n马小四数备课老师拿出一张白纸,提问:这张纸薄不薄?再拿出100张白纸,谁来量一下这100张白纸有多厚?得出100张纸大约厚1厘米。照这样推算,如果把10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大约厚多少厘米?合几米?(1米)你能推算出1000000张这样的纸大约厚多少米吗?(100米)你见过100米的跑道吗?1张纸那么薄,1000000张纸叠起来的高度相当于100米跑道那么长,1000000这个数大不大?想想做做第1、2题是对照数位顺序表,利用数的组成练习读数和写数。第3、4题脱离数位顺序表来练习读数和写数,对读数和写数的要求提高了一步。第5题用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数的组成和认识几位数。第6题借助纸的厚度,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大数目,培养数感。最后的思考题,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用数字卡片按要求摆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数的读写方法的理解,突破大数目中0的读写难点。五、总结评价,点拨重点提问: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你觉得在写数或读数的时候最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四:认识整亿数(A)教学内容教科书P91~93,想想做做1~5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认识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整亿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整亿数,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3、通过一些数据的练习,让学生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人类科学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研领域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掌握数位顺序;正确读、写整亿数;了解整亿数的含义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例题图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引入新课。师:大家见过比千万还大的数吗?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师:出示例题图:指名读。这三个数中都出现了一个什么计数单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亿数的认识(板书)由总产量引出整亿数,使学生产生学习比千万更大的数的欲望。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提问:前面我们学过的最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谁能一千万一千万的继续数?10个一千万是多少,知道吗?能一亿一亿的接着数,并说出一个更大的计数单位吗?还有更大的计数单位吗?百亿和十亿有什么关系?千亿和百亿呢?2、教学数位顺序表,十进制计数法。提问:谁又知道亿、十亿、百亿、千亿各会占有哪个数位?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它们该归入哪一级?师出示数位顺序表,会填吗?数位顺序表中的省略表示什么?亿级的数表示什么意思?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师讲述十进制计数法的含义并举例。“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我们采用的就是十进制计数法,采用这种计数法写数只需要10个数字,0、1、2、3、4、5、6、7、8、9,用这10399\n马小四数备课个数字按规定的数位顺序写数,就能把许许多多的数表示出来。因此采用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了不起的创造。”3、教学整亿数的组成和读写出示例题信息:我国2003年的煤炭产量是九亿吨。九亿是多少个亿组成的?你能对着数位顺序表写出来吗?(指名口答并板书)原煤产量、布的产量分别是十七亿吨、三百五十四亿米。这两个数这里改变了教材呈现现的数学活动顺序,先教学数位顺序表,后教学整亿数的组成和读写。理由是一学生已经了解了每个计数单位都占有数位,因此在教学计数单位后立即转化为数位顺序的学习,学生能够利用知识的迁移顺利解决问题,不会感到困难,而且从课堂结构上来说很顺畅;二在认识了亿级上的数表示多个亿之后,再认识整亿数的组成更易为学生掌握。是多少个亿组成的?你能把它们写出来吗?(指名板书)谁能把这三个数读出来。指名读出写的三个数讨论:整亿的数该怎样写?怎样读?交流后小结:写过亿级的数之后再写8个0。只读亿级的数,万级、个级的0都不读。4、教学整万、整亿数的改写。师出示P92399\n马小四数备课例题,指名板演出两个数,其余学生写在自己本子上。师巡视,发现不同写法让学生展示,比较不同写法,体会简便之处(学生中没有简便写法的,教师进行提示、讲解)960万的计数单位是什么?13亿呢?小结:为了方便读数、写数,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三、巩固深化、提高能力。1、“想想做做”第1题同桌互相说一说三个数里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指名回答。2、“想想做做”第2题(1)指名口答第1栏三个数各是几位数。提问:你是怎么想的?(2)学生各自把第1栏的三个数写出来,并指名板书。(3)指名读这三个数。(4)问:这三个数的写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读法上呢?399\n马小四数备课(5)指名口答第2栏、第3栏的六个数各是几位数。独立写这六个数,并指名板书,共同订正。3、“想想做做”第3、4题。(1)师:整亿、整万的数不仅用来表示现实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巨大的数目时使用,而且在对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上也广泛使用。第3、4题中的数就反映了人类的科学研究成果,请按照题目要求做题,涉及读数的读给同桌听,涉及写数和改写的做在练习本上。(2)指名读第3题中的数。(3)让部分学生展示第3、4两题改写和写数的答案,共同评议订正。4、“想想做做”第5题。师:1亿有多大呢,我们再做一次数学活动。1枚1元的硬币大约重6克,你们能推算出1亿枚硬币有多重吗?可以参看下表达式,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推算。硬币个数110001万10万100万1000万1亿重量6克()克合()千克()千克()千克()千克合()吨()吨()吨这些硬币用载重4吨的汽车来运,需要多少辆汽车才能一次运完?你对1亿这个数有什么感觉?师:1亿就这么大,03年我国水泥产量9亿吨、煤炭产量17399\n马小四数备课亿吨、布产量354亿米,你对这三个数有什么想法?练习中先由扶到放安排整亿数的读写练习,再结合人类科学研究的成果练习读、写整亿数,感受这些大数目的应用价值。推算1亿枚硬币的重量,是让学生感受1亿的数值之大的极好素材。因此在这里既细作文章,又联系课始的引入内容大做文章。虽然可能多占用一点儿教学时间,但对学生的数感培养和增强爱国意识都十分有益的。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有哪些收获?399\n马小四数备课师:采用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创造。人类还发明了其他的计数法,请阅读“你知道吗”。学生读后提问:二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采用这种计数法只需要几个数字?过去一些部落里也曾采用过十二进制计数法,你知道十二进制计数法需要多少个数字吗?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在最后课堂总结之后引出“你知道吗”,向同学们介绍了二进制计数法,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又映衬了十进制计数法。课题四:认识整亿数(B)教学内容教科书P91~93,想想做做1~5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认识十进制计数法;知道整亿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整亿数,会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数。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3、通过一些数据的练习,让学生感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人类科学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感受数学在社会生活和科研领域的应用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整亿的数和含有亿级的数位顺序表,并学习把整万或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教具、学具准备:计数器例题图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复习。写出下面的数五十二万六千四百零八万零三十说说怎样读怎样写的?2、你见过比“千万”更大的数吗?你对“亿”有哪些了解呢?复习旧知,为新课作准备,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教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认识“亿”(1)万级前面是什么?你能根据前两级计数单位的规律,依次说出亿级的计数单位吗?(2)出示例题插图这是我国2003年三种工业产品总产量的情况(3)九亿、十七亿、三百五十四亿是多少?它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出示计数器。从一千万开始数,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下去(一千万、二千万……九千万)再数一千万是多少呢?10个一千万是一亿你能一亿一亿地往下数吗?引出“10个一亿就是十亿”。有没有比十亿更大的单位呢?是什么?一起数一数说明: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2399\n马小四数备课、刚才边拨珠边数数有什么规律?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你能举例说明吗?把学过的计数单位从小到大说一说。“千亿”之前还有计数单位吗?(……)填写书91页数位顺序表。省略号表示什么?目前为止,我们将数位分为几级?每个数级各有哪些数位?你有什么方法将这些数位记住。讲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这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从学生已有的对“亿”的认识出发,通过数数引出亿级中各计数单位。可借助计算器来认识并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对照探索出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让学生说说图中三个数各是怎样组成的,通过交流和评点,帮助学生掌握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整亿数的读写试着将3个数写一写怎么写这些数呢?(先按个级的数写,再在后面添8个0)怎样读?(只读亿级的数,万级、个级都不读)教学改写出示例句,读一读,自己写一写。学生可能会写9600000、1300000000、960万、13亿讨论哪种写法方便吗?小结:第一种写数时要数清0399\n马小四数备课的个数,不方便。用第二种方法写。讨论怎样改写?板书:9600000=960万1300000000=13亿(3)960万的计数单位是什么?13亿呢?教学改写时,如果学生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写法,可以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这两种写法都正确,而用“万”和“亿”作单位更简便一些。如果学生没写出来,可以启发学生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再介绍怎么改写。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互相说说各有多少个亿,再读一读第2题:先说出各数分别是几位数,再写一写。指名读一读。集体订正。说说这3个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第3题:读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并把它们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地球的年龄大约有4600000000岁了。人类大约产生于2000000至3000000年前。读了这几个数,你有什么想法?第4题: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1)人的脑细胞大约有一百二十亿至一百四十亿个399\n马小四数备课(2)人体内全部毛细血管的总长大约有十万千米。写完后问:你还知道哪些与人体有关的数据?第5题:数学活动:一亿有多大。从一元硬币重6克一亿枚一元硬币大约重多少?用载重4吨的卡车,需要多少辆汽车才能一次运完?你对一亿这个数有什么感觉?那么对我国2003年三种工业产品总产量这3个数有什么想法?练习中先由扶到放安排整亿数的读写练习,再结合人类科学研究的成果练习读、写整亿数,感受这些大数目的应用价值。推算1亿枚硬币的重量,是让学生感受1亿的数值之大的极好素材。因此在这里既细作文章,又联系课始的引入内容大做文章。虽然可能多占用一点儿教学时间,但对学生的数感培养和增强爱国意识都十分有益的。四、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有哪些收获?教师指出:采用十进制计数法是人类了不起的发明创造。人类还发明了其他的计数法,请阅读“你知道吗”。学生读后提问:二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采用这种计数法只需要几个数字?过去一些部落里也曾采用过十二进制计数法,你知道十二进制计数法需要多少个数字吗?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在最后课堂总结之后引出“你知道吗”399\n马小四数备课,向同学们介绍了二进制计数法,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范围,又映衬了十进制计数法。课题五: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教学内容教科书P94~95,想想做做1~6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意义,掌握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组成,会读、写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2、让学生感知较大的数与生活的联系,形成一定的数感,并感受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教学重点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和写法教具、学具准备:例题图等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说组成,读数280534005890032、写数一万三千八百一万零六百提问:读、写含有万级和个级数的方法是什么?强调:“0”的读法3、揭示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比以前学的还大的数——含有亿级和万级数的读法、写法在复习的基础上,引出新知,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消除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紧张,同时把新旧知识连接起来,易于构建知识网络。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写法。(1)师出示例题中的两幅图,指名读出图中的内容粮食四亿三千万吨钢材二亿四千万吨(2)能够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出它们吗?展示部分学生答案430000000240000000你是怎样写它们的?提问: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怎样写?(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先写亿级的数,再写万级的数,万级的数一定要写够四位,最后在个级写上4个02、教学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的读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1)出示两个数:3500000001672000000(2)这两个数怎么读?(允许不同方式的说法)组织交流。学生的意见可能有两种:一种数出最高位上的数位,然后读数。第二种是从右往左每四位分一级,然后从左往右一级级地读数。让学生分别用这两种方法读出这两个数。教学写法,利用例题,借助数位顺序表,由直观到抽象;教学读法,补充例题,不再利用数位顺序表,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进行比较抽象的思考,最后形成易于操作的方法。在整个环节中,要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参与新知的形成过程,从中体验、感悟,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三、组织练习,加深认知。做“想想做做”第1题。(1)同桌互相说说数的组成,并读数。(2)指名在班内交流。做“想想做做”第2题。先自由读出各数,再指名读数。提问:读到这些数据,你想到什么?做“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读题,各自写数,指名在黑板上写,共同订正。做“想想做做”第4题。(1)让学生自己画线连接。(2)提问:你是用什么办法弄清各数中的“9”399\n马小四数备课分别表示多少的?做过这道题之后你有什么体会?(同一个数字写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不同的数)做“想想做做”第5题。(1)默读题目。(2)各自读数,再指名在全班交流。(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我国人口的数据?(自由发表后课后继续查阅)6、阅读“你知道吗?”读后提问:从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纳米这个长度单位怎么样?你对“纳米”这方面的知识还有什么了解?练习形式多样、方法灵活,使学生练得有效,练得有趣。四、课堂总结,课外延伸。提问: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对哪些知识最感兴趣?小结:在生产、生活、科学研究中,大数目的应用很广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已经了解到一些。课后请继续查找“想想做做”第5、6两题及“你知道吗”中提到的有关资料,扩充我们的知识,开阔我们的眼界,也练习读写更多的大数。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外资料的查询可组织学生课后进行交流,有利于使用权学生进一步增强数感,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课题六: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学内容教科书P96~97,想想做做1~6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3、通过选择社会、自然和科学知识中的数量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具、学具准备: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认识近似数。在读读想想中初步感悟近似数。出示例题信息(读中感悟近似数)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万册。到2003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有14398万公顷。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2)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小结:像2709和1999这样的数,表示的事物的数量是准确的,我们就称它们为准确数;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也就是与事物的实际数量比较接近的数,我们就把它们称为近似数。2、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认识近似数。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平时留心了吗?你在哪见过或听过用近似数表示的例子?说明:在人口普查、统计旅游人次、统计大宗物品数量等情况下,有时候没有办法得到一个非常精确的结果或者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的数表示,就用近似数表示。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第1题)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399\n马小四数备课②2002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600万种。③江都市吴桥中心小学共有学生1073人。④2005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本环节中教师有意布置读的要求,旨在让学生边读边悟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别。从而加深学生对于近似数含义的认识和体验。在生活中,学生多多少少会接触到这样的例子,这样安排有利于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经验,同时也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近似数,体会近似数的实际应用。收集各方面的数据让学生判断,一方面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近似数的理解,另一方面则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二、探索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1、教学求一个数的这似数的方法。(1)师: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判断近似数,那么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2)出示例题指名读出表中信息:男性、女性及总人数男性和女性各接近四十几万?展示学生改写结果,怎样改写成近似数的?399\n马小四数备课(组织集体交流,适当提问)小结改写方法,提出“四舍五入法”。“四舍”什么意思?“五入”呢?什么是尾数?根据尾数的哪一位确定舍或入?近似数与原来的数之间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用“≈”?学生认真阅读P96下面一段话并思考互相交流这些问题“≈”它是一个大概的、大约的数。(3)练习巩固。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指名读题,理解“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然后请学生自己练习,并指名板演。集体讲评,同时选择其中的二三题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教学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1)对着前面判断的信息,提问:这些近似数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用“万”或“亿”作单位写近似数有什么好处?(2)出示出示:2830001970000000,请学生思考,要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你认为选择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学生回答后,完成书本上的“试一试”。(3)集体讲评:请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强调283000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只要看千位,千位上是3,不满5,直接舍去,在28后面写上计数单位“万”。让学生将此题与前面例题中求近似数方法进行比较,了解它们的相同及不同之处。相同:都是用“四舍五入”399\n马小四数备课法,不同:前者省略尾数后用0占位,后者省略尾数后用“万”或“亿”作计数单位。在以往的估算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求近似数的经验和方法。因此在这里留出空间,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尝试练习,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围绕教学重点,让学生参与了探索、交流、听讲、阅读、回答问题等数学活动,经历了对“四舍五入”法的自主探索、加深领悟、全面了解和掌握要点的学习过程。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近似数是实际的需要,为了读写方便。先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再分别用“万”或“亿”作单位表示近似数,这是为了帮助学生养成合理选择计数单位的意识,以便于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灵活使用计数单位。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并指名板演。集体评讲,从中任先一题请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并指名板演。集体评讲。从中任选一题请学生说说思考过程。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先同桌讨论,再填写。399\n马小四数备课集体评讲。重在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多种形式的练习可以巩固学生对近似数的认识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请学生说说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课后从报纸、杂志或网上收集一些近似数,再进行交流。课后延伸为的是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使他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课题七:练习九教学内容教科书P98~99,想想做做1~8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数的组成,数位及顺序,数的大小比较有进一步的认识2、结合实际或统计数目,正确读写大数目,并能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实际事物的统计数量求一个数的近似数。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大数目的价值,发展数感。教学重点读数、写数、求近似数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数位顺序、数的组成练习。1、揭示课题并板书。指名说数位顺序表,同桌互相说数位顺序表2、做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后交流,回顾数级数位名称、数位顺序、计数单位及进率等方面的知识,复习“十进制计数法”。3、做第2题。可借助计数器或数位顺序表,帮助学生进行研究与探究。可让学生模仿题目同桌两人互相提问解答。本课练习可以逐题顺次进行练习,也可按内容分成四组,逐组练习。练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再交流,还应采取一定的形式帮助学生以已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整理。第1题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第2题应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大数目的认识。二、写数练习做第3题。除了复习写数的方法外,还要让学生结合场景读一读图中的文字,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第3~5题在写数和读数时应突出按四位一级分级进行,以利于学生掌握规律,提高399\n马小四数备课三、读数练习、改写练习做4~5题第4题多位数应怎样读?这些数的最高位分别是哪一位?将这些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后,这些水果产量的单位是什么?第5题读、写能力。之后还可组织学生观察各年份全球人口的统计数,感受到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性及其深远意义。指名读题,明确题意巡视学生改写情况,组织交流看到这些人口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四、近似数练习第6题集体讲评,提问判断的理由。怎样写一个数的近似数?第7题指名板演,集体评议。近似数用什么符号连接?第8题指名板演,集体评议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进行练习的过程中独立做题再进行有效交流。7~8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发展数感。四、课堂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进一步整理所学知识,形成相应知识网络。第十一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课题一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教学重点: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科书第100~10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2、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CAI课件学生自带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电脑出示照片,了解计算器在生活中的运用。揭示课题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1.认识计算器。(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题目: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如怎样开机、关机)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哪些不同点?399\n马小四数备课(2)全班交流,达成共识常用的计算器有很多种,它们一般都是由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组成的。(通过几个小组的介绍,使学生明确计算器常用按键的作用)2.尝试使用。(1)学习例题出示书上例题:38+2730×18要求:现独立计算,再在纸上验算,看用计算器算得是否正确。(2)学习两步计算式题380+192+43816÷68×27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相同吗?让学生独立计算,全班订正得数讨论:你认为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应注意什么问题?3.教学“试一试”让学生尝试做题,记下得数,共同订正。三、设计游戏,熟练使用1,看谁做得又快又对.做”想想做做”第1,2题.独立做题,课件显示得数,共同订正.2,游戏.说明游戏规则:在1到9之间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399\n马小四数备课想在心里,把这个数字在计算器上按9次.如:我喜欢2,就在计算器上按9个2.然后用这个九位数除以123456789.你只要告诉我结果是多少,我就可以猜出你喜欢的数字是几2学生算,老师猜.学生猜,谁会猜了就到上面来,你请同学报结果,再来猜.揭示规律:发现规律了吗?小结:刚才的游戏好玩?要是没有计算器,这个游戏还能玩得这么顺利吗?计算器的用途可大了,除了今天课上学到的一点,还有好多.课上和老师同学一起学,课后怎么学呢?你有办法吗?3.探索规律.出示11111111×11111111.(课件出示)你有办法算出结果吗?试试看.学生算.汇报结果,教师提出质疑:一道题应该只有一个正确的结果呀,怎么计算器会显示的不一样呢?然后教师说明错误的原因.讨论:能不能想办法找出结果呢?(小组商量)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探索这题的结果.先计算这题的结果,找一找有什么规律,再直接填出最后一题横线的数.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399\n马小四数备课………………11111111×11111111=(4)交流: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最后一题的结果是多少?四、追根溯源,了解历史.计算器就是人们为了计算方便而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它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几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算盘,现在人们普遍使用计算器.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能进行复杂的计算.五.整体回顾,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困惑?计算器是学生生活中常常接触的,在这个环节中,通过简单交流的方式勾起学生的回忆。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的强烈愿望。399\n马小四数备课有趣的游戏既熟练了学生对计算器的操作使用,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感受到计算器在学习生活中的用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学法的交流,增强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计这个环节以尝试使用、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顺应了学生使用计算器的需要,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机会。先出示11111111×11111111,让学生在运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形成矛盾的冲突,引起他们解决问题的需要,激发探索欲望,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办法,运用找规律的方法来探索结果.这样安排着眼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图文声话结合的计算工具发展史介绍,形象生动,既使学生获得了知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又激发起学生对计算器甚至更先进的计算工具的探索兴趣.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你知道吗”,并让学生操作,了解计算器上其它的功能键,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计算器功能和使用计算器的兴趣。课题二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2-10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它的基本功能,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教学重点:1、学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2、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教具、学具准备:399\n马小四数备课实物投影仪每位学生准备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意图复习铺垫,激趣导入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324+4182600-1284165×182 816÷68784+365-493 343×725÷175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2)集体订正,并指名说一说操作方法.提问:第5,6两题为什么可以连续按键计算?揭示这节课学习内容:继续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教学例题。出示例题按运算顺序操作提问:这道题含有哪两则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能不能像做上面两道题那样从左往右连续按键计算呢?想一想该怎样操作呢?小组讨论怎样操作指名汇报操作方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师生共同总结操作方法。用科学计算器按书写顺序操作。有些科学计算器能识别运算顺序,可以根据算式的书写的顺序直接按键。(括号也可以直接输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器上有没有括号键(,) 如果一些学生使用的是科学计算器,就把学生重新分组,使每组至少有一个科学计算器,然后在小组内尝试操作计算。教学“试一试”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道题各含有哪两则运算?你能具体的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吗?你认为这两题可不可以连续按键操作?学生用计算器计算。集体订正。总结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的方法。思考:用一般计算器计算例题和试一试的两道题,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应该怎样操作?现在小组内讨论,再在班内交流。三.组织练习,运用拓展做“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同时练习集体订正思考:哪几题你是连续按键计算的?第3399\n马小四数备课行的两道题能不能连续按键计算?如果连续按键,说一说你的运算顺序.并说一说这样运算的根据.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分组练习,求出平均身高.在学生求出平均身高.后,引导学生讨论: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如果有必要,可以借助计算器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做“想想做做”第3题思考:“142857”这个数,有什么有趣的特点?学生分组计算。分组讨论:观察各题你有什么发现?做“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练习集体订正思考:做这道题的时候,你有什么想法?组织学生阅读“你知道吗”让学生自己阅读思考: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能使用改错键进行一次操作吗?布置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探索其他键的功能。四.课堂总结,个人评价今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怎样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新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99\n马小四数备课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数学活动中。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通过尝试计算,经历了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的全过程,再通过例题和“试一试”的题目计算方法的比较,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并掌握了计算两步式题的操作过程和方法。先组织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获得有趣的结果,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计算结果,探索并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体验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索的成功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399\n马小四数备课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你知道吗”,并让学生尝试操作,了解计算器上的其他功能键,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计算器功能和使用计算器的兴趣。课题三 练习十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教学目标:1、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2、借助计算器计算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器计算的优点,3、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索简单数表中有关数之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巩固学生已掌握的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2、使学生进一步感受399\n马小四数备课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二、做练习十第1题.组织学生开展竞赛,使学生在会算,算对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使用计算器的熟练程度.三、做练习十第2题.学生独立做题,校对.四、做练习十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观察发现各组题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按规律接着编题,并直接写出答案.组织学生交流,说说编题时的思考过程.五、做练习十第4题.组织学生阅读题目.在弄清题意及发票的数量后,用计算器计算,并作出判断.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依据.六、做练习十第5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试找找方框中9个数与方框正中间的15有什么关系?学生随意框出9个数,计算它们的和,并比较与中间那个数的关系,从中发现规律.他们运用规律研究框下面的一个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课题四 一亿有多大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107页教学目标:1、通过“数一数”“排一排”“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和乐于合作的意识,培养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教具、学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师准备天平,卷尺,秒表,100粒大米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意图谈话引入(出示100000000)大家认识它吗?(指名回答)大家都会写一亿,但是一亿到底有多大呐?想了解吗?那就让我们了解一下“一亿有多大”(将课题补充完整)实践操作数一数小组活动,动手数一数。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出一些练习簿,合在一起,以循环的方式一本一本的数,数到100本告诉老师,老师立即告诉各小组所用的时间,组长记录下来,完成后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数100本练习簿大约所用的时间。小组合作,提出问题思考:如果这样的速度,我们数一亿本练习簿要用多少秒呢?出示书本上的表格,(学生可以把90秒900秒改为全班认同的其他秒数),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推算,并把推算结果填入表格。(3)小组反馈,指名读最后的得数。(4)进一步探究问题思考:9399\n马小四数备课千万秒(或学生推算出的其他秒数),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年?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看书上的算式。(5)小组合作,借助计算器计算出结果。提问:看了这个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想?2.排一排刚才我们通过数一数从时间上感受了一亿的大小,大家还想不想通过其他的方式,再来感受一下一亿的大小呢!实际测量长度。请10位同学手拉手站成一行,师生共同测量长度,(可能会出现测量的结果不是整米数,取整米数的近似数来表示)列表进行推算提问:照这样计算,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有多长?出示表格,根据表格形式,各小组也依据刚才测量的数据列个表填一填,并反馈推算结果.(3)从绕地球的圈数来进一步感知一亿有多大.指名读出推算的长度.思考::对于这个长度,大家都会感觉到很长,但究竟有多长.还可能感受不深,地球赤道全长40000000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排,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用计算器算一算.指名说一说计算结果.提问:看了这个数据,你又感受到了什么?(指名说一说)称一称.399\n马小四数备课:通过数一数,排一排,我们感受到一亿的大小,老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工具,(出示天平)大家猜猜我能用这个天平做什么呢?(学生对天平已有认识,所以能够想到“称”)那下面我们就用称一称的方式再来感受下一亿的大小.实际称一称.出示100粒大米,在天平上称一称,称出100粒大米的克数.列表进行推算,解决两个问题.解决第一个问题.提问:13亿人为什么乘13,而不是乘13亿?(让学生明确表示推算出的是1亿粒大米的重量,13亿粒米,就是13个1亿粒米,所以只能用1亿粒米的重量乘13).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第一个问题.解决第二个问题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交流反馈.提问:看了这两个计算结果,你想说什么呢?(在这里不仅让学生说一说一亿的大小,同时要让学生说说应该节约粮食)三.全课总结通过我们以上的实践活动,现在你对“一亿到底有多大”有认识了吗?你能来给我们大家描述“一亿有多大”吗?教学伊始,让学生认一认“一亿”,在学生会读会写的基础上,对他们提出一个新的要求,以此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下面的实践活动中399\n马小四数备课由于学生对数100练习簿所用的时间,一般没有直接的体验,这里组织学生实际数一数,看看大约用多少秒,以让学生对这段时间的长短有所感受。通过列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有序地进行思考,以正确推算数一亿本所用的时间。接着运用计算器把以“秒”为单位的时间逐步换算成用“年”399\n马小四数备课为单位的时间。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看了计算结果的感受。学生会从时间的漫长上来体会一亿的大小,发展数感。在“排一排”这部分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测量首先感受到10个人站成一排的长度,接着用他们所测得的数据,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有序地推算出一亿个小朋友排成一行得到的长度,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运用计算器来推算出可以绕地球赤道多少圈,借助这遥远的路程体会到一亿的实际大小。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带来天平干什么,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第一个问题,采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深入思考,以培养他们仔细读题分析的习惯。通过计算后得到的结果,让学生感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同时学生会再次感受1亿的数值是多么巨大。第十二单元整理与复习399\n马小四数备课课题一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109第1-4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除法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通过练习、比较,帮助学生回顾、整理笔算除法的方法,并通过多种试商情况的对比,进一步提高学生试商的能力,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估计策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等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整体感受。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集体交流(关注学生填写的表格)学生小组交流,互相提示汇报交流情况本环节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忆并互相交流本学期学习内容,然后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行自我评价。口算练习。卡片出示80÷20150÷5015×62×4514+86630÷70300÷6013×4480÷8036÷216×3770-70600+40550÷570÷551+49开火车口算选择几题说出思考过程虽然口算不是本课的重点,但是也要对相应的口算方法进行复习。三、笔算练习1、第1题:第一组出示题目:162÷30162÷34162÷38(1)指名板演(巡视)399\n马小四数备课其余学生独立计算(2)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交流结果:商都是一位数;被除数相同,除数不同;1、3两题本环节设计时重点突出对不同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交流除法笔算和试商的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不要调商,第2题需要调商。(3)“34”、“38”分别看成多少试商的?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调商”?学生交流后小结:“34”看成“30”“38”看成“40”;初商偏大或偏小时,需要调商。2、第1题:第二组出示题:990÷60990÷62990÷66指名板演(巡视,个别提示)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计算结果(商都是两位数)(与第一组相同情况)(2)引导比较这一组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一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怎样计算的?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交流后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反之,就是两位数。第2题出示:83÷18604÷21教师指名板演(要求演算)分析验算方法、过程学生独立完成,交流验算过程并检查订正。试商能力。在交流中要突出怎样试商快,怎样才能少出错。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验算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解决问题。第3题集体分析第1小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提问:“平均每只蚌产珍珠多少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式、结果:432÷12=36(颗)提问:“照这样计算”什么意思?学生交流:照这样计算就是照“12只蚌产432颗珍珠”计算。提问:每72颗珍珠串成一条项链,你估计432颗可以串多少条?(930颗呢?)学生独立估算,交流估算方法、过程。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注意估算的应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这些知识的存在与灵活应用。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主要复习了什么内容?教师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复习。课题二混合运算、运算律、简便计算等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P109-110第5-11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提高学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四则混合运算、正确计算以及解答相关的应用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增强灵活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以及用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意识。教学重点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正确进行四则运算,能进行适当的简算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等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混合运算1、出示第5题习题735÷15×6800-600÷20(704+258)÷3718×(537-488)教师提问各题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按什么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呢?学生互相交流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互相交流过程与结果。2、练习:根据运算顺序列综合算式84-25=5959×11=649560÷8=70160-70=90学生独立完成交流①(84-25)×11=649160-560÷8=90指名说思考过程同桌互相说过程本环节复习时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可先帮助学生系统整理运算顺序,然后再让学生按顺序进行练习,使学生能依照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强调做题之前先审题,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以保证解题的正确率。二、复习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1、复习: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同桌互相提示、回忆、互相交流399\n马小四数备课加法交换律(含义、举例说明)加法结合律(含义、举例说明)乘法交换律(含义、举例说明)乘法结合律(含义、举例说明)提问:这些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出示四个运算律字母式子a+b=b+a(a+b)+c=a+(b+c)a×b=b×a(a×b)×c=a×(b×c)教师依次提问每个式子表示的含义2、出示第7题38+175+6235×1813×15×4329-186-14720÷16÷5630÷42学生初步分析、思考可否简算,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全班交流运用的运算律或性质检查订正本环节要让学生清楚每一种运算律的具体含义,并注意引导学生在混合运算中应用运算律或其他规律,选择简便算法。399\n马小四数备课解决问题。1、出示第8题。教师指名读题,分析题意。能够列综合算式计算吗?学生独立解题(尽量综合算式)交流解法(可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出示第9题。教师要求分析题意,并列表整理信息学生独立列表整理信息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学生交流列表情况,根据表格互相口述思路。指名根据表格整理的信息列出算式。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指名板演算式。教师组织集体交流,检查订正复习中应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突出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自觉意识。399\n马小四数备课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五、课后作业。P110第10、11题课题三直线、射线、角、平行和相交、观察物体教学内容教科书P111第12-15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射线、线段、垂线、平行线的概念,会按要求画图形。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认识角、几种不同大小的角以及会量角、画角。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概念,会画角、画图形教具、学具准备:三角板、量角器、投影等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直线、射线、线段判断:直线、射线、线段下面的图形哪条是直线?哪条是射线?哪条是线段?它们各有哪些特点?根据回答板书:直线:直的线,无端点,不可以度量;射线:直的线,一个端点,不可以度量;线段:直的线,两个端点,可以度量。)出示P111第12题出示一条线段AB,你能把它先延长成射线,再延长成线段吗?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方法、联系。量角器量角。(1)出示两条相交直线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才能互相垂直?(2)用量角器量角∠1=∠3,∠2=∠4讨论交流互相垂直的情况∠1=∠3=∠2=∠4=90°399\n马小四数备课(3)思考: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哪些?学生交流后小结有这样几种情况:相交平行(重合)在新授射线、直线都是把线段“无限延长”而得到的几何图形,学生理解起来往往有困难,因此我们在教学时是从生活现象引入,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射线、直线的特征。这种以线段为知识生长点的教学安排是经过教材审定专家的充分肯定的。因此在带领学生复习这部分内容是应及时组织学生对射线、直线和线段进行比较,并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完善认识。找出它们有什么不同,促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三种图形各自的本质特征。二、联系实际,感知概念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黑板、课桌面、书本,哪些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边是互相平行的?(要求说完整)学生观察、小组交流。说一说让学生说一说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或互相平行的?学生观察、小组交流。感知不同角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过的不同大小的角,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学生交流汇报。399\n马小四数备课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平角直角周角锐角钝角(红领巾等)P111第13题指名读题学生互相交流角的名称、角度学生独立量角(∠1、∠4),交流角度,指名汇报。平行与相交的复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已建立的数学概念观察生活中的平行现象和垂直现象,使数学意识从中得到又一次的培养。另外在复习中还应更加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能较熟练的做出平行线和垂线,(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地完成这项操作活动,激活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并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敬请他们各自的思考,互相启发)动手操作,巩固知识。量角器画角教师要求画出任意一个锐角、一个钝角、一个直角、平角、周角,并量出它们的角度。学生独立画角、量角度。互相交流画法、角度。P111第14题。(1)师:画一个75°的角,你能用不同的工具画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并组织交流。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独立画图,交流不同工具画法。(2)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A指名画图巡视议一议:画出的两条直线有什么关系?其余学生独立画图后同桌交流、互相检查、互相说画法全体学生观察、交流得出画出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观察物体(P111第15题)教师出示直观图学生观察、思考、独立连线再互相交流。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困生。最后通过教师的直观图操作验证。师:添一个同样大的正方体,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放?学生汇报交流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和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应让学生有较深刻地认识。另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进一步掌握测量和画图的方法,(如量角、画角、画垂线和平行线及观察物体并根据指定视图进行操作)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里其中正视图和上视图是重点,在试图里既有形状,还有位置关系。侧视图是难点,因此在复习中,应加大练习,要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从侧面看时,两部分之间有被遮住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99\n马小四数备课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五、课后作业。画一点A向直线a画5条线段,包括一条垂直线段哪条最短?组成的图形中有几个三角形?2、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Aa课题四用计算器计算、认数教学内容教科书P112第16-20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读法和写法,并能把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或近似数。2、进一步提高按运算顺序确定计算操作过程的能力,提高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和使用计算器的意识,熟练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正确读、写并会改写大数,灵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等,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各个年级的人数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计算器计算1、P112第16题出示题组4×61620÷36×24210÷7(520+208)×5860+42321-7824÷4859-206336÷(897-798)师:都要用计算器计算吗?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第一组计算比较简单,不用计算器;第二组计算比较复杂,用计算器能快而且正确的计算。指名汇报第一组题的计算结果。交流第二组计算的顺序独立完成第二组的计算、交流。2、P112第17题指名汇报各年级人数,汇报交流。学生独立填表并计算总人数。复习计算器计算本环节通过两组不同类型题的对比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作用,提高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和使用计算器的意识。二、复习复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整理数位顺序表399\n马小四数备课师:我们学过的数位有哪些?计数单位呢?这些数位分为几级?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依次板书各内容)学生交流学过的数位、计数单位、数级。交流有关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亿以内数的读、写法①读出下面各数,思考:在什么情况下“0”要读,什么情况下“0”不读?5692004008050037060005006000200同桌交流读法讨论、交流: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②写出下面各数二十五万二十五亿十亿五千万一百六十万零二十学生独立写数、汇报、交流(订正)③说说亿以内数的额读写方法学生互相交流复习多位数的认识时,要抓住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这一重点,注意沟通万级、亿级数的读写与个级数读写的联系,还要适当复习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399\n马小四数备课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和求近似数的知识,以便对整数知识有较为系统的掌握。三、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四、课后作业。P112第19、20题延伸作业:一、这些数你知道吗?请你算一算最小的四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和。最小的六位数与最小的五位数的差。最大的五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积。最小的五位数除以最小的三位数的商。二、用5、2、7、8和3个“0”组成一个七位数。最小的七位数只读一个“0”的数⑶、约等于573万的数课题五统计与可能性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内容教科书P113:第21-23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2、进一步巩固统计知识,懂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3、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教具、学具准备:男生做好个人信息卡投影等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一、复习收集、分段整理数据。1、出示出示P113第21题指名读题、分析学生独立分段收集各段的人数,然后交流收集结果,整理填表。2、提问: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表中的合计有什么作用?学生交流信息小结:表中的合计既能反映总人数,还能检验分段整理的数据有没有错误。3、提问:刚才是怎样进行统计的?学生交流后小结:①收集数据②分段整理③制统计表④分析数据提问:分段整理数据一般用什么方法?学生回忆出:画“正”字。`复习统计时还是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重点则放在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399\n马小四数备课二、P113第22题。1、提问:提出要求调查本班男同学的体重情况(男生出示各自的体重情况)学生发挥合作的作用,分组收集数据并整理。2、指名说说是怎样分工合作的?学生交流分工情况以及整理情况。3、教师巡视(提示标题、制表日期)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太瘦和太胖的可以怎样使自己体重标准些?(体育锻炼、营养等方面)学生独立完成统计表并交流完成情况交流:最多、最少、比多少等本环节让教学结合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经历统计全过程,发展统计观念。三、统计图、表出示我国2003年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人数统计表以及P112第18题统计图学校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通高中普通高校人数399\n马小四数备课20040000116900000661800001965000011090000教师组织交流获得的信息学生互相检查、交流师:与统计表相比,条形统计图有哪些优点?生:能够清晰的看出谁多谁少等情况。游戏规则第23题。1、教师提出第23题的练习要求巡视适当提示(颜色、大小、单、双数等)你设计的游戏规则是怎样的?组织评议,指导不符合要求的进行修改2、学生独立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同桌互相交流各自的游戏规则集体交流、体验等可能性与游戏的公平性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时给学生提供了游戏的素材,启发学生根据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还有什么疑问?五、课后作业。课后请自己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规则课题六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教科书P109第1-4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除法是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通过练习、比较,帮助学生回顾、整理笔算除法的方法,并通过多种试商情况的对比,进一步提高学生试商的能力,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些简单的估计策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等399\n马小四数备课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过程:399\n马小四数备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整体感受。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集体交流(关注学生填写的表格)学生小组交流,互相提示汇报交流情况本环节教师要认真组织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可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回忆并互相交流本学期学习内容,然后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行自我评价。口算练习。卡片出示80÷20150÷5015×62×4514+86630÷70300÷6013×4480÷8036÷216×3770-70600+40550÷570÷551+49开火车口算选择几题说出思考过程虽然口算不是本课的重点,但是也要对相应的口算方法进行复习。三、笔算练习1、第1题:第一组出示题目:162÷30162÷34162÷38(1)指名板演(巡视)399\n马小四数备课其余学生独立计算(2)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交流结果:商都是一位数;被除数相同,除数不同;1、3两题本环节设计时重点突出对不同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交流除法笔算和试商的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不要调商,第2题需要调商。(3)“34”、“38”分别看成多少试商的?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调商”?学生交流后小结:“34”看成“30”“38”看成“40”;初商偏大或偏小时,需要调商。2、第1题:第二组出示题:990÷60990÷62990÷66指名板演(巡视,个别提示)学生独立计算,交流计算结果(商都是两位数)(与第一组相同情况)(2)引导比较这一组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一位数,什么情况下商是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是怎样计算的?399\n马小四数备课学生交流后小结: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小,商就是一位数;反之,就是两位数。第2题出示:83÷18604÷21教师指名板演(要求演算)分析验算方法、过程学生独立完成,交流验算过程并检查订正。试商能力。在交流中要突出怎样试商快,怎样才能少出错。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验算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解决问题。第3题集体分析第1小题399\n马小四数备课提问:“平均每只蚌产珍珠多少颗?”怎样列式?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算式、结果:432÷12=36(颗)提问:“照这样计算”什么意思?学生交流:照这样计算就是照“12只蚌产432颗珍珠”计算。提问:每72颗珍珠串成一条项链,你估计432颗可以串多少条?(930颗呢?)学生独立估算,交流估算方法、过程。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注意估算的应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这些知识的存在与灵活应用。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主要复习了什么内容?教师可根据反馈信息进行针对性的有效复习。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