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73页内容教材分析:学生在前面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笔算除法例1这一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提出:能进行正确的除法运算;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教材中的主题图为我们创设了“阅读日”的情境,我们不难看出在呈现数学知识的同时,还有大力提倡学生广泛阅读的意思。今天,我们就数学知识而言,教材通过主情境提出了两个问题,由此引出算式:92÷30;140÷30,每个算式下面都呈现出不同的算法,旨在放手让学生通过独立尝试,自主交流来探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并且甄别出有效的试商方法。同时,教材还呈现出借助小棒和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把深层的知识表象化,利于学生内化。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但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在教学中的动手实践仍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内涵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学生现在也已经具备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从知识储备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乘法口算和估算的能力,这就为我们教学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当然,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我们也应该估计得到:(1)商的书写位置的问题;(2)调整商的大小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引导学生利用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知识自主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并会正确书写商的位置,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思考与问题解决: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出发的笔算过程,体验知识迁移的思想方法。情感培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试商方法。难点:商的正确书写方法。教具学具: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梳理困惑1.口算60÷30=40÷20=90÷30=320÷80=\n240÷60=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90÷3=42÷7=56÷7=96÷4=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应注意什么?4认真阅读教材81—82页,你看到的信息是什么?发现了那些问题?学习例1自学提示:(1)92÷30=140÷30=先估一估,怎样用笔算?(2)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3)除数是两位数时,商应该写在哪一位?学生的困惑:,①个别学生会用口算,不会用笔算。②除数是两位数时,应该从哪里除起?要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商要写在什么位置?确定学习目标:①学会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计算方法,②准确地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除法问题。二、小组合作展示汇报(一)出示合作探究问题:认真阅读例1自学提示:(1)92÷30=140÷30=怎样用笔算?(2)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3)除数是两位数时,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二)提出合作学习要求,教师深入小组中指导三、展示交流,提升训练1.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内容。2.班级展示汇报预设:(1)92÷30=\n先口算,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还可以用笔算的方法计算。笔算时,在学生尝试、探索的基础上,应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小棒等直观图解决商的书写位置。结合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根据直观图和口算,引导学生归纳:3个30是90,商3。商写在什么位置?(2)140÷30=用笔算的方法计算。这里重点要引导学生结合直观图或其他方式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怎么办?”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圈格子图,圈的结果告诉学生140里面大约有4个30,也就解决试商环节,即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要看前三位的道理。3.师小结:比较92÷30,140÷30的竖式,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结果商都是一位数?初步感知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四、当堂检测,提高能力1.基础知识:140÷20280÷50565÷602.变式训练:判断教材83页2题3.综合训练:(1)一个足球30元,用75元买几个小足球,还剩多少元?(2)6头猪每天吃30千克饲料,一袋饲料100千克,够吃几天?还剩多少千克?五、回顾全课总结收获结合学习目标,自己谈一谈这节课有什么新的收获!教学反思教后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和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新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体现在为学生营造一个激励探索、鼓励讨论交流的氛围。整节课在教师的一个个问题中展开,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完善、深化自己的认知。\n“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的数学课程要面对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位学生的智慧潜能。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一个个发散性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回答,同时又在交流、倾听中完善自己的认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踩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