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现统计图

更新时间:2022-07-10
类型:doc
大小:22.50 KB
页数:9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课件 > 五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三沱小学赵双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借助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简单的分析。2、体会折线统计图表示数量变化趋势的意义以及统计思想方法。3、培养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应用生活实例进行学习与探索,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学习折线图的积极情感,增强学习自信心。5、初步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教学重点:能看懂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图中给出数据准确的回答问题。教学难点:弄清楚折线统计图的难点。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素材师:孩子们,知道我们奉节县都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吗?生:白帝城师:去看过吗?老师这里有一段介绍白帝城的视频,\n(课件出示白帝城的照片)孩子们想去看看白帝城的风采吗?许多人和你们的想法一样,所以呀!到奉节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师:老师就2007年—2013年到白帝城参观的人数进行了统计并且制成了条形统计图(课件出示),仔细观察这幅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呢?生:2013年参观人数最多.生:2008年参观的人数最少是22万人次。生:2010年和2011年参观人数一样多,都是45万人次。师:正是因为条形统计图能形象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所以便于我们比较每年参观人数的多少。一、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初步感知数量的变化情况师:除了关注数量的多少外,我还想知道这几年到白帝城参观人数总的来说是怎样在变化的?生:参观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了。师:是呀!给我们第一印象是参观人数不断增加。同学们再仔细看,每一年的变化情况一样吗?生:不一样师:你能用手指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吗?试试看学生独立试着比划出每一次的变化情况,指一位学生表演师:让我们一起来比划一下。\n全班一起比划,教师一变描述:从25万人次到22万人次,再到30万人次接着道45万人次,再到75万人次最后到80万人次。师:用手指比划感觉怎么样?是不是很好玩呀?如果我们把用手势比划出来的画出来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一条折线)1、介绍画法师:原来,我们画出了一条有起有伏的折线呀!这条折线老师还能在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把它给变出来。(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你们相信吗?师:不信?我太伤心了。对刘老师没有信心?师:你相信!!跟老师握握手。谢谢你!终于有人相信我的能力了!就冲你的这份信任,待会我一定会把它给变出来。请孩子们睁大眼睛看!师:我变(课件出示描点),我再变(课件出示连线段)师:我变出来了?那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我是怎样把它给变出来的?生:先画点,再连线师:观察得真仔细。先根据数量的多少描点,然后把各点顺次用线段链接起来就可以了。揭示课题师:像这样用折线来表示的统计图,咱们把它叫做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师:关于折线统计图,你想了解哪些知识?\n生:怎样画折线统计图?生: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生: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师:同学们真会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走进我们的折线统计图,并研究它1、探究作用师:让我们从这条折线研究起,这条折线由什么组成?生:点和线师:先来看这些点,这些点分布在不同的位置,分别能表示什么呢?生:表示参观人数生:看出那一年的参观人数师:能表示出来吗?我们试试。那第一个点表示什么呢?生:2007年参观人数是25万人次师:原来通过对应这个点的横轴和纵轴就能看出他所表示的意思了。为了读图的方便,我们一般把点所表示的数量在图上标出来。(课件标出)师:其它点又分别表示什么呢?(学生依次说出各点表示的意思,课件依次标数)。师:这些点表示每年到白帝城参观人数也就是数量的多少。板书:点数量的多少\n1、探究线的作用(1)、小组合作探究线的倾斜方向师:研究完这些点,我们再来看这些线段,数数共有几条?生:6条师:这6条线段一样吗?都有什么不同?生:长度那不同生:倾斜的方向不同师:这些不同又能看出什么呢?先听老师的要求:请根据老师大屏幕的提示,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探究吧(课件出示合作提示:)根据线段的倾斜方向,可以将这6条线段分成几种情况?这几种情况分别表示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生:我们小组就这6条线段分成三种情况。分别是下降的、上升的、平的线段下降的表示数量在减少,线段上升的表示数量在增加,线段平的表示数量不变?师:其他小组同意吗?那谁能结合这幅图跟我们大伙讲讲呢?生结合图例分析。师:能把上升的线段用手势表示出来吗?我们全班一起来比划比划。老师板书\n师根据孩子的讲解,板书:上升增加下降减少平平不变师:那孩子们再仔细观察,这些上升的线段都一样吗?生:不一样师:同桌说说,不一样在哪里?分别又表示什么?汇报省:有的长一些,有的短一些。师:长的说明上升陡一些。短的说明什么?生:有的上升陡一些,表示数量增加得多一些,上升平缓一些表示增加得少一些?师:是这样的吗?要是能在图中举个例子来说说就更完美了!谁来试试?师小结:上升得有陡有缓,我们就说他们倾斜的程度不一样。根据倾斜的程度,我们就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变化的幅度。根据刚才的探究,我们明白了线段的上升和下降就能看出?(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根据倾斜的程度,我们就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幅度)。那跟我们以前学的条形统计图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生:条形统计图能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呢!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折线统计图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除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幅度或变化趋势。\n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正因为折现统计图有这样的优点,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1、老师在这里有收集了几张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下面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2、身高统计图(1)、画图师:除此之外,你们每一个人的身高变化情况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这是王明根据他们班李萍的身高变化情况制作了这样一幅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李萍身高变化情况统计图)可是它没有画完你能根据下表中的数据把这张统计图完成吗?咱们比比谁是制图小能手?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展示作业师:评一下,这位同学画得怎么样?生:点描的位置不对师:应该描在哪里?你能上来指指吗?生:到屏幕前演示再展示一个作业:评价一下这个同学的生:点描对了,但是忘记标数师:对呀!标上数更便于我们读图再展示一个:这个孩子画的呢?\n生:没有画直师:那根据刚才几个孩子的点评,你们想想画折线统计图时,咱们要注意什么呢?1、点要描正确2、线段要画直3、最后标上数据。师:说得太正确了,就是先描点要正确,再连线要画直。最好标上数据板书:先描点再连线师:折现统计图我们会画了,那你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嘛?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商店看看那里的统计图课件出示两幅图这是去年某商场服装柜台销售员分别根据毛衣和衬衣销售的情况制成的两张折现统计图,但销售员太马虎了,忘记注明标题了,两张图混淆了,你能帮助她分清楚哪张是毛衣销售图,哪张是衬衣销售图吗?生:第一张是毛衣销售图,第二张是衬衣销售图。。。。。。。。。。师:假如你是商场的经理,在进货上有什么考虑?生:师:如果你是消费者,又有什么打算呢?I\n师:小小的两张统计图既是,居然是进货的依据之一,也能对消费者带来启发,真是太有用了,那孩子们想想:这两张都是表示下半年的服装销售量的变化情况,那能不能再改进一下,把两个统计图画在一张纸上呢?这个问题呀,你们老师会带领你们继续探究的。那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呢?师:今天你们表现真的很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老师希望你们能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去分析解决生活遇到的一些问题。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