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安徽省淮北市实验小学丁雪洁【教材分析】本节课“图形的旋转”是属于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三模块“图形的运动”的相关内容,此前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对图形运动的学习还是要借助大量的观察、操作活动,把“好动”引导到数学学习上来,体现“做中学”的课改理念。【学情分析】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一定的变换思想。到了五年级,学生普遍求知欲高、模仿能力强,但思维上还是较多依赖于具体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所以,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还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法学法分析】本节通过“实践——探究——想象——再实践”的模式展开,首先运用学生熟悉的六种旋转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中探索得出旋转的要素。对于本节的难点——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引导学生在格子纸中操作后,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之上,让他们直观地看到旋转的形成过程,自然地突破了难点。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探索、发现、创造的乐趣,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理念。\n【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3~84页例1、例2。【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明确含义,感悟特性及性质,并会用数学语言简单描述旋转运动的过程。2.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的图形旋转90°。3.经历观察实例、操作想象、语言描述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积累几何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受数学的美,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的沟通联系,理解旋转的含义,感悟旋转的特性及性质。【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旋转过程,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1、回忆:生活中有哪些旋转现象?2、情境感悟,引发思考:出示六种正在旋转的物体,学生用手指跟着一起转一转。【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有方向不同的,有角度不同的,特别注意选取两个旋转方向都有的和旋转角度不足360°的物体,让学生在动手一起转一转的过程中,拓宽对“旋转”的深度认识。】\n二、操作感悟,探究新知。(一)展开探索,认识旋转三要素。1、找一找:这些“旋转”用什么不同?引导发现:旋转的方向不同,可以顺时针旋转,也可以逆时针旋转。旋转的角度不同,有旋转一整圈360º的,也有不到一圈如90º的。2、想一想:这些“旋转”有共同之处吗?引导发现:所有的旋转都围绕着一个点,这个点就是:旋转中心。【设计意图:学生对“旋转为什么要具备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的价值在哪里?”理解起来是比较吃力的,但要想下一步更深入地学习旋转,就必须明确这三个要素。所以,本节课先引导学生观察熟悉的旋转现象,并设计“找出相同点”让学生发现旋转中心,“找不同之处”发现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的大小。】(二)借助想象,运用旋转三要素,描述旋转过程。1、出示钟面,观察指针旋转过程:第一次旋转,从12到1。思考:指针是如何从12走到1的?学生独立思考后描述:从12到1,指针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30°。第二次旋转,从1到3:指针绕点O顺时针旋转了60°。第三次旋转,从3到6:教师用语言描述,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指针的运动过程。第四次旋转,从6到12:请一生来描述,其他学生想象指针的运动过程。2、描述生活中的旋转:\n出示停车场车杆图,学生凭借生活经验判断:如果左侧有车通过,车杆的位置会怎样变化?右侧有车通过,车杆的位置又会怎样变化?【设计意图:通过尝试语言描述旋转过程,逐步形成要描述旋转现象可以借助旋转三要素,从而知道“围绕谁旋转”也就是它的旋转中心,“按什么方向旋转”也就是它的运动方向,“旋转到什么位置”也就是旋转角度的大小。在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应用意识。】(三)动手操作,探究旋转的特性。1、动手操作,感受三角形的旋转过程:将直角三角尺固定在方格纸上,再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动手试一试,你有什么发现?动手操作,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使学生感悟并理解:①旋转中心的位置不变;②图形的形状、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位置变了;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等于旋转的角度。【设计意图:当学生已经能够清楚地描述旋转现象的时候,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思考,从而发现旋转的本质特征:旋转中心不变,物体的形状、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在发生变化;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度等于旋转的角度。并感悟旋转角度的大小\n与对应点、对应线段的变化有关。从而渗透符号化意识,发现学生空间观念。】(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图1图2图1打乱后变成了图2,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图2还原吗?三、拓展认知,感悟生活。出示三组图片信息:让学生感受到旋转就在身边、在自然界中存在;感悟到旋转的应用价值;欣赏旋转的美。【设计意图:学习图形的运动一个重要目的是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欣赏所学知识的美,增强学习的兴趣,感受学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