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更新时间:2022-07-22
类型:docx
大小:3.22 MB
页数:118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人教版数学课件 > 六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月日(星期____)总第1课时课题圆的认识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给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体会圆的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特的合理性教学重点在观察、操作中体会圆的特征。知道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教学难点圆的特征的认识及空间观念的发展。教学用具圆的模型、圆规、三角板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探究活动一.圆的认识生活中哪些地方可看到圆形?与学过的图形比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这些图形美吗二.展开1.   讨论:书中的三幅主题图,哪种方式较公平?2.并说说为什么第三种最公平?3.  画圆的条件 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指名说说。画圆有哪些方法?画一个圆必备条件是什么?4.半径、直径的认识操作: 把圆对折、打开、任意换方向再对折;描出折痕;找一找折痕与折痕之间、折痕与圆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这些折痕有什么特点?整理:圆的中心点称圆心;折痕这条线段称圆的直径;圆心到圆上的线段称半径;5.圆有几条半径?它们的长度怎样?所有的半径都相等。你怎么知道的?有学生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学生画圆学生操作学生交流讨论回答问题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在画图中体会圆的特征加深对半径和直径的理解\n巩固提高总结提升几条直径你知道吗?长度呢?6.画圆 (1)提供材料:绕线图钉、两支笔、圆规等; (2)画圆,并说说你是怎样画出来的?(小组交流,想出更多的画圆方法);圆规:一头定点、另一头(有铅芯或墨水的一头)旋转一周:    定r、定O、绕一周。   固定的尖点就是圆心,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每一种方法都能与圆的圆心、半径等建立联系)三、练习:1、指出下列圆中哪条是半径哪条是直径?2、任意画一个圆,并在这个圆中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四、总结圆心的作用是确定位置、半径与直径的作用是确定圆的大小五、作业1、教材第5页练一练2、在平面上先确定两个不同的点A和B,再画一个圆,使这个圆同时经过点A和点B(就是这两个点都在所画的圆上),这样的圆能画几个?(提高题)六、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情况学生练习画圆同桌讨论学生练习学生作业学生进行课堂小结动手操作,理解画圆的关键是定圆心(位置)和半径(大小)巩固提高,满足不同学生要求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一)圆的相关概念:圆心,半径,直径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半径,它们都相等;同一个圆中有无数条直径,它们也都相等。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2课时课题圆的认识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圆的有关知识。能力目标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情感目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特的合理性教学重点圆的特征的进一步体会教学难点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教学用具纸片(圆形,方形,椭圆形)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新课探究一、知识回顾1、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圆?2、按下列要求画圆:(1)在平面上固定一个点A,以点A为圆心画一个圆;(2)画一个圆使所画的圆经过这个点A;(3)画一个圆,使A点为圆心,半径为2厘米。二、导入课题举出生活中看到圆的例子。(从车轮是圆形的引入新课)三、探究活动1、问题: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2、小组讨论探究策略引导学生想做成圆形有什么好处,如果做成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又会是什么情况?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是研究几种图形中心点的运动轨迹的不同3、组织生动手探究用准备好的纸片试一试,把各种图形的中心点的运动轨迹想办法描出来。4、组织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5、老师小结说明:学生交流学生动手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准备好发言,在全班交流进一步体会圆的特征\n拓展应用课堂练习课后延伸总结提升由于圆上的各点到中心点(圆心)的距离相等,所以圆在滚动时,圆心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这样坐在车上的人或放在车内的物就很平稳;而正方形、椭圆形等由于上面的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不一样,这在运动中,中心点运动的线路就不是一条直线,如果人坐在这样的车上会感觉到颠簸。a)   画一个指定半径的圆b)   画一个圆心自定的圆c)   在没有圆规的情况下,你能用哪些方法画圆?四、布置课外练习用心发现生活中的圆,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能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吗?学生讨论回答学生练习进行小结谈学习收获要使学生明白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应从哪方面入手,最基本的一个方法就是探究车轮做成圆会是什么情况,做成其它形状又是什么情况,这两种情况进行比较就能得出结论了。学以致用,体验成功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一)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的?圆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相等----中心点运动成一条直线------平稳正方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椭圆形:各点到中心点距离不相等---中心点运动不是一条直线----不平稳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3课时课题圆的认识(二)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折纸活动,探索并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理解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力目标在折纸找圆心验证圆是轴对称图形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并体会圆的对称性。教学难点在折纸的过程中体会圆的特征教学用具教学圆规自制硬纸板圆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导练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索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亮亮借助光盘画了一个圆,剪出了一个圆纸片,这个圆的圆心在哪里呢?他很快找出来了。你有办法找出来吗?二、主题探究(1)引导学生开展折纸活动,找到圆心。1、自己动手找到圆心。2、汇报交流找圆心的过程,并说出这样做的想法。(2)通过折纸你发现了什么?理解圆的对称性。1、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2、再折纸,体会圆的轴对称性,画出圆的对称轴。3、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3)通过折纸你还发现了什么?理解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的关系。1、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个圆里的半径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动手找圆心欣赏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小组交流讨论回答问题教学中通过折纸观察思考,找到答案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引导学生对以学过的轴对称图形进行整理。\n课堂练习课堂小结。课外作业2、边折纸边观察思考,同一圆里的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一个圆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三、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做完后交流汇报。2、完成“练一练”进一步巩固圆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3、完成“填一填”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并试着填一填,有困难的向老师或同桌请教。汇报交流,说答题根据。4、完成书后第3题。四、课堂小结师:大家回忆一下,通过刚才的学习,咱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五、内化新知说一说学过的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正方形:4条长方形:2条等腰三角形:1条等边三角形:3条圆:无数条五、布置作业完成书后第456题学生练习学生小结生:圆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可以表示为d=2r或r=d/2。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对比中发现这些轴对称图形的不同特点,从而突出圆具有很好的轴对称性体会圆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板书设计圆的认识(二)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同一个圆里d=2r或r=1/2d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对称轴是直径所在的直线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4课时课题圆的周长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测量活动中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用圆周长的计算方法。能力目标能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并介绍我国数学家对圆周率的研究史实,向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学难点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圆形铁丝、圆的模型、画圆工具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探究新知一、谈话导入1.实践引题。  画圆,指出圆的周长。如果第二个圆一周长度(周长)要求比刚才这个圆的周长大,画的时候该怎么办?(半径变大,直径变大。)圆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2.揭示课题。二、探究新知1.按课本P11问题中的插图和讨论题,分4人小组进行讨论。 2.出示P11活动中铁丝围成的圆,求它的周长,有什么办法?说明:绳子绕一周,量绳子;铁丝剪断,化曲为直。     出示一个圆形,求它一周的长度,还有什么办法?说明:引出在尺上滚动周长的方法。)3.引导学生思考:在滚时要注意什么?说明:滚动时很容易原地打转,测量时容易有误差,所以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4.组织学生分组操作:第一步:用滚动(将圆片拿起,放在尺上滚)或用绳子绕一周,测绳子长度的方法,分别测出直径是2㎝,3㎝,4㎝,5㎝的圆的周长。第二步:画圆,指出圆的周长。4人小组进行讨论分组操作测量记录计算汇报感受圆的周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测量圆的周长的各种方法,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n小结巩固提高总结提升布置作业填表计算,观察直径与圆周长的关系。第三步:引导小组汇报。第四步:启发学生分析思考实验数据由多组汇报都得到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让学生深刻体验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从而引出圆周率三、理解圆周率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验认识圆周率。各组汇报测量结果,汇报观察结果。经实验得出:不管多大的圆,它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值是一个常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π=3.141526……….  因此: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C=πd或C=2πr说明:大家实验结果不统一,是由于滚动时有磨擦力等因素干扰,无法很精确。四、介绍数学家祖冲之,认识圆周率。为了计算圆周率的更精确的值,数学家们花费了不知多少精力,终于得到了一个比一个更精确的近似值。五、课堂练习:课文中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全班评讲。)六、课堂小结1.请生复述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2.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3.同桌互相编题给对方做,可以求周长也可以求直径,还可以求半径。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一练结论同桌互相编题给对方做,可以求周长也可以求直径,还可以求半径了解祖冲之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以及各种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基础性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认识。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d=π→C=πd→C÷π=dd=2r→C=2πr→C÷2π=r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5课时课题圆的周长练习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掌握圆的周长的概念、圆的半径、直径、周长之间关系,熟记r=、d=2r、C=2πr、C=πd等公式能力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合理地解决问题。情感目标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的教育。教学重点运用圆周长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牢固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应用。教学用具圆规硬纸的圆教学方法讨论法导练法、迁移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基本练习探究活动一、谈话引入课题:我们已经知道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用它进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呀?二、基本练习1.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2.周长公式C=2πr、C=πd 3.背诵3.14的2倍到9倍的值。4.课件出示练习(1)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再提示(2)要求所画圆的半径分别为3.5㎝、2㎝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取几?要求圆直径为5㎝呢?要求圆周长为18.84㎝呢?(3)指名板演,其余各自做在草稿纸上。(4)做好后,让板演者说说解答思路。(5)在学生讲思路的同时相应地在黑板上写出r=、r=、d=2r、d=、C=2πr、C=πd、等公式。最后指出“C”表示的是什么长度?二、知识延伸练习出示补充练习1、先让学生自己画图,帮助自己搞懂圆的直径=正方形边长2、然后引导学生求出半径,算式是100÷4÷2=12.5(㎜);3、启发学生算算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学生回答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基础性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自由讨论,以及各种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n总结提高课外作业三、生活中的数学1、课件出示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读题审题2、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自行车车轮滚动一周的距离就是车轮一周的长度。3、启发学生根据周长公式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350÷(3.14×0.5)≈223(m)。 四、巩固练习独立完成P13练习提示:第10题在练习前,引导学生思考1、要量出一张圆形纸片的直径,有什么办法吗?(对折,量出直径长度。)2、要量出一块圆木的直径,有什么办法?(先用绳子围一周,量出周长,再算出直径。)3、出示题目,先思考树的周长是多少?再独立求出这树的直径。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谁来说说?布置作业课本练一练小组讨论完成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小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进一步巩固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通过小结使学生内化知识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d=π→C=πd→C÷π=dd=2r→C=2πr→C÷2π=r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6课时课题圆周率补充练习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牢固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应用。能力目标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合理地解决问题。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牢固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应用。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合理地解决问题。教学用具课件自制的圆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练习导入课题谈话揭示主题主题探究一、基本练习1.圆的周长与直径有什么关系?2.周长公式C=2πr、C=πd3.背诵3.14的2倍到9倍的值。4.判断题。(1)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2)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3)π就等于3.14()二、揭示课题我们这节课继续利用圆的周长来解决生活的一些实际问题三、主题探究(一)课件出示练习1、测的一棵大树的周长约8米,它的直径是多少米?半径呢?(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白兔、灰兔以同样的速度从同一地出发,外圈直径是40米,内圈直径是30米和10米,白兔沿外圈跑,灰兔沿内圈跑,谁早到终点呢?学生练习回答问题读题审题交流讨论完成练习完成练习建构公式模型通过辨析巩固圆周率是常数的认识在新的情景内应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对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进行解释\n总结提高分享感受3、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完成后,全班进行评讲(二)了解圆周率的发展简史谈话:圆周率的研究历史经历的时间是很长的,我们搜集到的信息也是很丰富的,老师建议让我们这样来分享这些信息吧:把圆周率的历史分为三个时期——测量计算时期、推理计算时期、新方法时期,可以吗1.测量计算时期师:哪个小组来介绍第一个时期——测量计算时期?2.推理计算时期师:第二个时期3.新方法时期师:刘徽和祖冲之的方法,是不是就可以这样一直推下去呢4.小结说明:由于计算工具的限制,可以说,祖冲之的成就已经把圆周率的精确程度推倒了极致,计算量太大了。但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这个问题顺利解决了,π小数点后面的精确数字发展到成千上万、甚至几万亿位。有些人还用圆周率来锻炼记忆能力呢四、让我们来分享感受我们还有许多感受没有说出来,也还有许多信息没有听到,让我们再次分享各自获得的信息和感想吧!生交流讨论完成阅读课文有关圆周率的资料小组汇报获取的信息了解祖冲之学生互相分享学习的感受阅读圆周率的发展简史,感受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通过阅读“圆周率的历史”,体验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享受学习的快乐板书设计:圆的周长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C÷d=π→C=πd→C÷π=dd=2r→C=2πr→C÷2π=r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7课时课题圆的面积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圆面积计算公式能力目标能正确运用圆的面积公式计算圆的面积,并能运用圆面积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情感目标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初步感受极限思想教学重点面积计算公式的正确运用教学难点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用具圆的面积模型、圆规、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建立概念探究新知操作、探究规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投影出示P16中草坪喷水插图)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插图,说说从图中你能发现数学知识吗?二、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估计圆面积大小师:请大家估计半径为5米的圆面积大约是多大?三、探索规律1.由旧知引入新知师: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的面积来的吗?那么圆形的面积可由什么图形面积得来呢。2.探索圆面积公式拿出我们剪好的图形拼一拼,看看能成为一个什么图形?并考虑你拼成的图形与原来的圆形有什么关系?大家想象一下,如果把一个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什么图形呢?学生观察并讨论,然后指名回答。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感官估计草坪面积大小学生回答同学们开始操作,教师巡视由生活中地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新知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估计、思考、理解数方格求圆的大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面积度量的含义,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n巩固应用课堂小结研究应用,解决问题课堂总结内化知识3.根据发现的规律结合课本内容分组合作完成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并把过程填好(1)我们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形。我们发现分成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2)拼成的()形的面积与圆形面积是()的。长方形的()相当于圆的();长方形的()相当于圆的()。4.归纳小结因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也就是圆形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就是圆形的半径。而长方形面积=长×宽,那么那么圆形面积=圆周长的1/2×半径即可。用字母怎么表示圆面积公式呢?S=∏·R·R还可以写作S=∏·R2这说明求圆的面积只需要知道半径即可四、研究应用,解决问题:1、现在请大家用圆面积公式计算喷水头转动一周可以浇灌多大面积的农田。2、已知:r=4分米求:S已知:d=8分米求:S3、质疑:请看书本自学例题,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4、练习反馈:请你们度量学校球场灯柱的横截面周长、并算出横截面的面积?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是怎样学到这些知识的?学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学生归纳出圆面积计算公式代表回答学生独立解答学生小结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学生进行小结谈学习感想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从已有的知识经验慢慢找到解决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直接运用面积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设计:圆的面积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圆的面积=πr×r=πr2周长的一半半径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8课时课题圆的面积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面积。能力目标了解求圆环面积的方法,能计算简单的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情感目标渗透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面积。教学难点了解求圆环面积的方法,能计算简单的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用具课件自制的圆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堂引入谈话揭示课题新课教学:一.引入1.提问:要求圆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果已知圆的直径、周长,能求出这个圆的面积吗?那么怎样求半径?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r=、r=。2.面积呢?板书:S=πr2=π()2=π()2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应用圆的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问题,看看谁掌握的多。二.展开1、基础练习: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只列式,不计算。4厘米4厘米理论2、火眼金睛。(判断对错)①一个三角形,底6分米,高5分米,它的面积是30平方分米。()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 理解公式  学生观察并列式  学生交流分析题意。进一步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面积。\n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②一个边长5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20平方米。()③一个圆,直径是2厘米,它的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3、对号入座。①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A周长<面积;B周长>面积;C周长=面积;D周长和面积无法比较②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那么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A、5B、12.5C、25D、504、走进生活。①假如你家里要在一块边长2米的正方形木板上,剧一个最大的圆用来做饭桌面,请你算出这个圆面的面积并说出理由。②设计比演,时间3分钟。现在请你来当小设计师,发挥你的设计才能,运用这几种平面图形对学校正门前的空地的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我们看看谁的设想既美观又合理。(注:设计时可以把图形进行组合)(1)小组在白纸上进行设计。汇报:用什么图形设计出了什么?(2)你准备怎样计算你设计中这些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三、全课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认真学习,大胆创新设计,我相信你们当中有很多同学会成为杰出的设计师。四、作业。把你的设计完成,并写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学生先尝试解决,然后互说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练习学生反馈交流 小组在白纸上进行设计学生谈学习体会了解求圆环面积的方法,能计算简单的有关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板书设计:r=r=S=πr2=π()2=π()\n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9课时课题欣赏与设计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选择生活中有趣而美丽的图案,供学生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尝试绘制美丽的图案等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情感目标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欣赏用基本图形构成的美丽图案,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教学难点欣赏生活中美丽的图案,培养审美意识;绘制美丽图案的方法教学用具直尺、彩笔、圆规、硬纸板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主题探究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圆形等)你知道怎么辨别这些图形吗?指名回答出图形的特征。二、新课(一)欣赏图案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案,请同学们欣赏欣赏。1、教师出示图,学生欣赏一分钟问:这幅图像什么?学生回答问题欣赏图案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通过观看教材中的美丽图案,激起学生对美丽图案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审美意识\n动手操作总结提升布置作业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这些图形是怎样组合的?有什么规律?这幅图案可以用在什么地方?2、引导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汇报你发现的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基本图形变换过来的?通过怎样的操作得来的?)3、多媒体动画演示图案形成的过程.4、教师小结。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二)、设计图案1、小组内讨论下面美丽图案是由哪个基本的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而来的?绘制的步骤应该是什么?2、要绘制的图案:3、引导学生汇报交流的结果。3、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图案。4、组织展示学生的作品,并予以评价。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互相学习、互相合作,又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给大家说一说这节课你又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感想?四、作业布置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美丽的图案?请从中选出一个你感兴趣的画下来。发表自己获得的信息小组代表汇报研究结果观看动画演示图案形成的过程动手绘制图案学生展示绘制作品谈学习感想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美丽图案,观察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形世界的神奇,再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活动成功的喜悦板书设计:欣赏与设计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n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10课时课题圆的周长和面积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特的合理性教学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能熟练地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教学用具纸片圆形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复习内容基本练习一.引入1.问:这个单元我们一起学习了哪些知识?师生一起归纳、整理本单元所学内容。2.揭示课题。二.展开1、什么叫半径?什么叫直径?同圆中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2、怎样求圆的周长?3、练习求圆的周长:r=4分米d=8厘米4、已知周长怎样求直径或半径呢?5、基本练习:C=62.8m    r=? m   C=21.98cm,d=?cm学生回答4人小组中讨论,并解答,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汇报,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回忆相关的知识,为后面的问题解决奠定基础\n提高练习综合应用课堂总结6、数学门诊:(口答)(1)自行车车轮转动一周,所走的路程正好等于车轮的周长。(    )(2)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14倍。   (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要大些。( )(4)圆的周长越长,圆周率就越大。 (  )(5)半圆形的周长就等于圆的周长的一半。7、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的来?怎样计算圆的面积?8、求圆面积的练习r=4分米d=10厘米课件出示练习再指名板演,然后让板演者说说计算过程。最后再次复习圆面积在各种条件下的计算公式:S=πr2=π()2=π()2特别要说清思考过程,最后,教师讲解。指名板演,其余同学各自做在草稿纸上,然后全体师生共同讲评,指出存在的错误,尤其是做在草稿纸上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找出错误的原因和正确的解答过程,小组进行练习。然后派一名代表来汇报自己小组的分析过程和解答算式,最后师生一起小结,在小结要提醒学生其中一些题在解答中要思考的地方:第13题,大圆直径为2×3=6㎝,小圆直径是2㎝,它们的面积比是()2÷()2=9÷1,所以直径AB的圆面积是大圆面积的三.总结四.作业小组进行练习。代表来汇报自己小组的分析过程和解答算式学生板演代表来汇报自己小组的分析过程和解答算式小结学习情况提出学习内容激发兴趣培养合作探究能力提高自我判断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n《课堂练习》特别是解题的思路。板书设计:C=πdC÷π=dd=2rC=2πrC÷2π=rS=πr2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11课时课题圆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的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区别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进一步的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区别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用具课件硬纸圆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回放一、知识回放(1)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是什么?(2)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有什么关系?(3)画圆时,什么确定圆的位置?什么确定圆的大小?学生回答问题\n学以致用总结提升达标检测(4)什么叫圆的周长?圆的周长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知道哪些条件可以求圆的周长?举例说明。(5)什么叫圆的面积?圆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知道哪些条件可以求圆的面积?举例说明。(6)环形的面积怎样求?举例说明。(7)圆的面积和圆的周长有什么区别?二、学以致用1、在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内剪下一个最大的圆,剩余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余部分的周长是多少?2、张爷爷用31.4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一个半圆形的养鸡场,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三、小结通过复习你有哪些收获?说一说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四、达标检测(一)基础题(1)两个圆半径分别是3厘米和5厘米,它们直径的比是(),周长比是(),面积的比是()。(2)在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3)用同样长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正方形、圆,()的面积最大。(二)提高题用10米长的席子围一个底面是圆形的粮囤,已知相接处重叠了0.58米,这个粮囤的占地面积有多大?(三)拓展题1、在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求出圆的面积。4厘米举例说明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代表汇报结果学生进行总结谈学习感想学生独立完成基础题半独立完成提高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回忆相关的知识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既有发散性,又有集中性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拓展题的设计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n拓展提高4厘米2、第一实验小学的操场如下图,两端是半圆形,中间是一个正方形。小明沿着操场跑一圈,他跑了多少米?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0米小组交流讨论完成拓展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板书设计: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12课时课题平面图形的有关计算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和推导过程能力目标会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公式进行正确计算情感目标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和推导过程教学难点会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公式进行正确计算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练习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课题基本练习一、引入前面我们整理复习了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练习设计。(一)基本练习1.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底角的这个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分别是()度。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n综合练习2.在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3.一个等腰三角形底和高的比是8∶3,把它沿底边上的高剪开,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面积是192平方厘米,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4.在一个腰长为4厘米的等腰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比是1∶1∶2。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是()度,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5.用圆规画圆,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为3厘米时,这个圆的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6.下图中有三组平行线,甲、乙两个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较()。7.一个半圆面,半径是r,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8.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中,面积最大的是()9.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6.42厘米,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二)综合练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是28平方米,求阴影部分面积。http://www.xiao5.cn/ZL/63/Indexa.htm2.已知直三角形面积是5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3.求阴影部分面积。(已知长方形周长为24厘米)4.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进行基本练习交流讨论完成练习相互交流练习做的情况独立完成集体评讲交流讨论尝试列式解决独立完成集体评讲通过基本知识的练习进一步加深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获取知识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和推导过程\n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分析后,再独立完成,集体评讲)三、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的你有收获?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吗?交流讨论尝试列式解决谈学习收获情况会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公式进行正确计算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板书设计:周长:长方形周长=(长+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圆周长=3.14×直径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三角形面积=底×高÷2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圆面积=3.14×半径×半径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13课时课题起跑线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能力目标经历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所走弯道距离的过程情感目标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会计算跑道的弯道(半圆)长,能解决有关起跑线的设置问题教学难点会计算跑道的弯道(半圆)长,能解决有关起跑线的设置问题教学用具情景图、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练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引入一、情景引入。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第11题练习起跑线图。问一:为什么每条起跑线都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呢?1、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2、说明:因为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长一些学生解决书本“笑笑和陶气所走过的路程”问题。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n讲解实例练一练实践活动思考题问二:半径为10米的半圆有多长,你会计算吗? 11米呢?1、组织小组交流讨论2、组织小组代表回答结果二、讲解实例。6名运动员进行200米赛跑,怎么设置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每条跑道宽约1.2米,弯道部分为半圆)(())⑴最内圈的弯道半径为31.7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米。⑵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米。⑶相邻两条跑道的弯道部分相差()米。总结:相邻两条弯道部分的差等于每条跑道的宽与圆周率的积。  三、练一练。  进行200米赛跑,如果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经画好,那么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呢?四、实践活动。  量一量,学校操场跑道最内圈的弯道半径,计算出最内圈跑道的总长度约为多少米。五、思考题。  国际标准田径运动场跑道全长400米,最内圈弯道半径为36.5米,每条跑道宽为1.2米。  ⑴最内圈弯道长为多少米?  ⑵若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画好,那么400米赛跑的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米?  学生解决书本“笑笑和陶气所走过的路程”问题。  解:⑴圆的周长C=2πγ  半径为31.7米的圆的周长为2×31.7π米  半径为31.7米的半圆的长为2×31.7π/2米,即31.7π米,所以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π米。  ⑵因为每条跑道宽约1.2小组交流讨论组织小组代表回答结果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学生练习实践活动小组交流讨论完成思考题代表说明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推理归纳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n总结提升米,所以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31.7+1.2)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1.2)π米。  ⑶(31.7+1.2)π-31.7π  =31.7π+1.2π-31.7π  =1.2π  ≈3.770米 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一、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谈学习感受和还存在的问题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学生谈学习感受和还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谈学习感受和还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板书设计:起跑线椭圆形跑道是由两条直道和两条弯道组成的,所以的直道长度相等,两条弯道是两个相等的半圆,合起来是一个整圆,每相邻两条跑道之间的宽度相等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14课时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一)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是一样的,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归纳能力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分数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利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n旧知铺垫合作学习,探究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课堂练习一、旧知铺垫我们的老朋友淘气也有个爱好,那就是做计算题。今天,他想和大家比试比试!1、出示计算题要求: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48÷2÷616×(15÷3)18÷2×10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分数混合运算(板书课题)二、合作学习,探究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出示问题情境经过课前的谈话,我了解到同学们的兴趣很广泛。相信大家也参加了不少的兴趣小组吧!淘气在课下的时候对同学们参加兴趣小组的情况作了个调查。2、你从这幅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4、解决问题:航模小组有多少人?①请你先估算一下航模小组有多少人?(说明理由)②请你用图来表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③尝试计算我们用画图的方法,清楚地了解了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请你算一算,航模小组到底有多少人?④你们能列出综合算式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5、小结:通过学习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三、课堂练习1、请你试着做一做,然后思考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计算的?有什么发现?(教材22页试一试)①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什么联系?②总结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学生观察情况图后,说一说图中的数字信息和数量关系。学生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要解决的问题。用图来表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算一算,航模小组到底有多少人?体会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是一样的,能正确进行计算。鼓励学生分析情况中的数字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的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进而进行计算\n深化总结2、下面几道题算的对吗?计算时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减少错误?①学生独立思考、对错误进行辨析。②组织学生说一说哪里出现错误。怎么错的③说一说如何减少或者避免这种错误?四、总结请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汇报自己的想法谈学习收获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内化知识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12×1/3×3/4=4×3/4=3(人)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15课时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二)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画图正确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进一步体会画图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能力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综合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感受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中也能适用。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教学难点发展估算意识,体会利用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n创设情景,引入新知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创设情景,引入新知:春天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正在举行第十届动物车展,我们一起来看看。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图画上有哪些数学信息?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用画图理解题意(1)大家看这个数学信息(第二天的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1/5)增加了1/5,你是怎样理解的?师:同学们理解了吗?(2)现在请同学们用画图的方法把这些信息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完整的表示出来。(3)刚才,同学们画图想出了很多方法,老师也是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表示的(课件展示)2、列式解答(1)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出第二天的成交量。做完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第一种方法:先求第二天增加多少辆,然后再求第二天一共成交了多少辆?即65×1/5=13(辆),13+65=78(辆)还可以列综合算式:65+65×1/5=78(辆第二种方法:先求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几倍(先求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几分之几),即1+1/5=6/5,然后二天成交了多少辆?(用第一天的成交量乘第二天是第一天的6/5倍)即65×6/5=78(辆)  综合算式是:65×(1+1/5)=78(辆)3、体会运算定律在分数中的应用(1)这两种做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以第一天的成交量为单位1,都是求第二天的成交量。不同点:两种算法不同(2)这两个综合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师生总结:学生观察情况图后,说一说图中的数字信息和数量关系。学生从图中找出相关信息,要解决的问题。同学之间再互相说一说。独立列出算式小组交流算法全班交流发现了这两种不同的算法答案引导学生试着画图,体会画图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列出综合算式,通过观察、比较、猜测、验证,感受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中也能适用。\n练习拓展应用总结提高整数乘法运算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三、练习拓展应用1、 两天的门票收入一共是多少?小记者花喜鹊报道:本次举办的车展会取得了很大成功,前往参观的动物络绎不绝,成交量也创新高。据了解,车展会第一天的门票收入就达960元,第二天比第一天增加了1/6。大家对本次车展会好评如潮,我们期待下届会更好!2、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是一样的,而且他们是有联系的,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分配律。学生分析问题的条件及解决问题学生进行谈学习体会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二)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16课时课题分数混合运算(三)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情境,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教学重点利用方程解决与分数运算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发展估算意识,能画图分析数量关系,会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n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数量分析,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水日吗?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节日?(3月22日)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宝贵的资源,如果我们都不珍惜水资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人类的眼泪。所以,我们要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节约用水中的数学问题。2、我们来看一下小刚家的用水情况。(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的信息(2)你能知道八月份的用水量吗?二、数量分析,探究新知。1、估一估我们先来估一估,哪个月份用水少?哪个月份用水多?(让学生说出估算的根据)2、画一画(画图分析数量关系)(1)刚才我们已经初步估计了一下八月份的用水量,到底估计的是否正确呢?分析之后才能判断。引导学生思考:“比八月份节约了1/7”是什么意思?(2)你能用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吗?(3)组织全班交流讨论。(4)请画线段图的学生说说自己的作图步骤。(5)你对他的分析有什么建议或者补充吗?全班交流。(6)了解水资源知道要节约用水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况进行结算。估计八月份的用水量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尝试自己画图反馈线段图,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了解水资源知道要节约用水的道理通过估算活支,培养学生的估逄意识,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况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n拓展应用,解决问题全课总结,情知共收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先画八月份的用水量?引导学生注意:九月份比八月份少的那段要用虚线表示,在线段图中标出已知数量,用“?”标出要求的数量。3、写一写(利用图找出等量关系)(多媒体展示)4、算一算(利用等量关系计算)让学生尝试着选择上面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找两名学生板演。三、拓展应用,解决问题。教材28页试一试引导学生画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找到基本的等量关系,从而利用方程进行解答。四、全课总结,情知共收。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全班交流讨论学生尝试着选择上面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学生练习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通过画图来分析数量关系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让学生进一步利用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板书设计:分数混合运算(三)方法一解:设八月份用水x吨方法二解:设八月份用水x吨(1-1/7)x=12(X-1/7x)=126/7x=126/7x=12x=14x=14答:八月份用水14吨。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17课时课题分数混合运算练习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能力目标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情感目标使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注重算法多样化与优化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四则运算定律和性质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练习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n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与交流课堂练习巩固练习一、回顾与交流1.运算定律。问: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定律?(1)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运算性质,并与同学交流。(2)根据表格,填一填。名称举例用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2.计算下面各题。①2.5×12.5×4×8②4×+4×③(21-)×④5.03-2.14-1.86(引导学生先说出每题中应用什么定律再进行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学生完成后进行集体评讲3.混合运算.(1)说一说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再算一算:(710-18×4)÷2=(710-72)÷2=638÷2=319(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一样吗?算一算: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运算定律,并与同学交流。根据表格,填一填。算一算利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指名说出每题用了什么定律回答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再计算回答问题再进行计算学生回忆各种运算定律,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能根据题目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使计算简便使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n课堂小结===二、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23.19+2.4+2.91+14.62.6×99+2.618.5-(5.6+4.8)÷1.37.32×4.8+0.52×73.233.6÷8+33.6÷24÷(+-)三、课堂小结1.说一说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2.你对简便运算有什么体会?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应用了什么运算性质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学生进行小结使学生增强应用意识,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注重算法多样化与优化加深理解升华提高板书设计数的运算(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数的运算乘法结合律混合运算乘法分配率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18课时课题四则混合运算及文字题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综合复习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力目标能理解四则运算中的数学术语,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情感目标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能理解四则运算中的数学术语,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教学难点能选择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教学用具白板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n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主题复习巩固练习一、导入课题直接写出得数0.4+3 0.6-0.4 0.2×3 6÷290-152×0.3 0.6÷0.20.2+0.8(口算比赛看谁又对又快)二、主题复习(一)选择合理的算法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指名回答后,再全班复述:(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铜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在算中括号里面的)2.练习。(让学生先练习并讲出算法,然后讲评)(1)(-)÷(×42)(2)÷〔(+)×〕说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的数,后算中括号的。(二)文字题的列式计算1.例:用去除3与2.25的差,所得的商再减去0.9,结果是多少?(先让学生列综合算式,然后讲解)(1)这里的“结果”是表示什么?(2)什么数与什么数的差?(3)那么商是多少?怎么算?(4)在教师引导下列出综合算式:(3-2.25)÷-0.9=0.75÷-0.9学生口算比赛回答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生先练习并讲出算法学生列综合算式,然后讲解回答问题通过口算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综合复习使学生能牢固地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四则运算中的数学术语,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n课堂小结=1-0.9=0.12.练习。(1)25.16除以3.7的商,减去乘20的积,结果是多少?25.16÷3.7-×20问:这里“的商”“的积”为什么可以不添上括号?(2)174.8减去74.7,所得的差除以0.91,得出的商再减去100.95,结果是多少?(174.8-74.7)÷0.91-100.95问:这里“的差”为什么要添上括号?教师说明:从上面练习中可以看出,在文字题中数学术语的理解非常重要,特别是在除法中有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要着重掌握。四则混合运算要认真审题,观察题目里的运算符号决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简捷算法。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学生列综合算式,然后讲解回答问题列出综合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能理解四则运算中的数学术语,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板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及文字题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19课时课题解决问题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能力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运用分数乘、除法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n教学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用具白板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基础练习列式计算一、基础练习1.算一算。出示算式:20×100×450××12×(1+)540×(1-)630×(1+)过程要求:(1)利用计算卡片逐一出示算式。(2)学生口算,直接输出计算结果。(3)选择部分算式,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方法2.列式计算。(1)200的是多少?(2)200减少后是多少?(3)甲数是500,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是多少?(4)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乙数是多少?(5)甲数是500,乙数比甲数多,乙数比甲数多多少?过程要求:(1)利用电脑课件逐一出示以上题目。(2)认真读题,说一说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计算?(4)列式计算。二、知识梳理学生口算,直接说出计算结果 选择部分算式,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方法。认真读题,说一说题中分率表示的意义列式计算复习旧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掌握列式计算的解决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了解清楚它们的思路。\n知识梳理课堂练习课堂总结1.说一说解决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3)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计算;(5)验算。2.说一说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3.举例说明。(1)出示例题。六年级举行“小发明”比赛,六(1)班同学上交32件作品,六(2)班比六(1)班多交。六(2)班交了多少件作品?(2)解决问题。①认真读题,弄清题意。②分析数量关系;a.这里的表示什么?b.画线段图表示。c.六(2)班作品是六(1)班的几分之几?d.求六(2)交了多少件作品,实际是求什么?e.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什么方法?请列出算式,并计算结果。三、课堂练习完成课本“做一做”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谈学习体会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学生回顾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   与同学交流,互相探索、整理通过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方法。   加强练习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板书设计:(1)认真读题,理解题意。(2)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步骤(3)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4)计算。(5)验算。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20课时课题运用分数乘、除法计算解决问题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并熟练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三和基本类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能力目标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情感目标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n教学重点理解并熟练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三和基本类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教学难点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用具白板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 回顾整理主题复习巩固练习一、导入出示:我校六年级体育达标的占总人数的7/8。从这个条件,你能知道什么?你还想到了什么?二、 回顾整理(一)求分率1.出示学校体育达标情况:优秀650人,良好400人,合格250人。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提出那些不同的有关分数的问题?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二)求单位“1”或求分率所对应的量。把问题当成条件,根据条件编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优秀650人,良好400人,合格250人,总人数1300人,优秀率50%,优秀比良好人数多5/8。1、引导学生整理后再集体评讲2、教师可整理如下类型。① 在体育达标中,我校1300人,优秀占为1/2,优秀人数是多少人?② 在体育达标中,我校优秀率为50%,优秀人数为650人,全校有多少人?③在体育达标中,我校优秀人数650人,比良好人数多5/8,良好人数有多少人?④ 在体育达标中,我校良好人数400人,优秀人数比良好人数多5/8,优秀人数多少人?3.观察这些应用题,找找相同点与不同点。4.在解这类应用题时要注意什么学生交流。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学生交流。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的解题方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n综合提高练习课堂小结三、综合练习1.陈老师看一本200页的故事书,前5天看了1/4,照这样计算,还要几天可以看完?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2.某种股票进期走势如下日期13日14日15日16日涨跌+5%+5%-5%-5%某股民用10000元炒该股,你认为该股民从13日购入到16日为止是亏还是盈,并说明理由。3.希望小学要买60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可以选择,三个商店足球的价格都是25元,但各个商店的优惠办法不同。甲店:买10个足球免费赠送2个,不足10个不赠送。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丙店:购物每满200元,返还现金30元。为了节省费用,希望小学应到哪个商店购买?为什么?四、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回答问题独立完成第一题交流讨论完成第二题学生审题分析题意交流讨论完成练习谈学习心得理解并熟练掌握分数和百分数的三和基本类型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合作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从而享受学习的快乐板书设计:分数应用的三种基本类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21课时课题分数混合运算练习课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巩固用分数加、减、乘、除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力目标经历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情感目标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乐趣\n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运算顺序,会正确计算,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难点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课件卡片教学方法引导讲解练习交流。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基本练习指导练习一基本练习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又对又快)5÷×81÷×-2、计算下面各题。27×÷72×÷48÷3×35÷×(25+)÷5(49-)÷7组织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回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3、解方程。组织练习,指名板演,集体订正,回顾解方程的方法二.指导练习1、光明小学六年级有95人,比五年级的人数少1/6,五年级有多少人?(1)引导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2)启发学生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说一说(3)组织画出线段图学生进行口算抢答学生独立练习,集体反馈回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个别板演,集体订正,回顾解方程的方法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混算的计算法则。找出题目中的重难点,帮助学生分析题意,掌握分析题意的方法\n课堂提高练习拓展应用,解决问题全课总结,情知共收(4)列出方程进行解答2.看图列式计算。(1)引导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2)启发学生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说一说(3)列出方程进行解答三、课堂提高练习(教材30页练习二)第7题先画图再计算第8题稿件字数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的条件,独立完成。第9题血液中有多少水?引导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四、拓展应用,解决问题山上有一古寺叫都来寺,在这座寺庙里,3个和尚和吃一碗饭,4个和尚合分一碗汤,一共用了364只碗,请问都来寺里有多少个和尚?五、全课总结,情知共收通过自己的积极探索,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找到题中的等量关系,说一说列出方程进行解答学生分析,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式。进行课堂独立完成练习学生讨论从中能得到什么信息经历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乐趣板书设计: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22课时课题搭一搭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能力目标通过“摆一摆”等环节使学生产生直观形象,进而达到画出图形的程度。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n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并画出草图教学难点通过“摆一摆”等环节使学生产生直观形象,进而达到画出图形的程度。教学用具准备5个棱长5厘米的小正方体纸盒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指导观察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探究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数学课,老师却想到了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能背下来吗?这首诗什么意思,你知道吗?2、大诗人苏轼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而我们在生活也看过许许多多的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也会是不一样的。3、老师带来了一个搭好的立体图形,(出示用4个搭好的)从不同的方向看,你能看到什么形状?在题卡上画一画4、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画的?  正面:课件演示(平移情况)  上面、右面,(说说怎么想,怎么画的)二、探索新知。活动一:从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5个小正方体组合)的形状。1、创设“比赛”情景一观察由5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想一想,从正面看是什么形状,从側面、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状?2、画一画引导学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3、创设“比赛”情景二变换成以下的形状,从不同方向再观察、想象它的形状,并画出来。背诵古诗回答观察到的形状在题卡上画出来观察思考学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通过古诗《题西林壁》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比赛”情景开展比赛,活跃课堂气氛\n4、画一画引导学生单独画出从正面、側面、上面观察到的和想象的立体图形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看实物,调整你的观察位置或是转动实物来观察,不能转动的图形只能靠自己的想象画出3个面的形状,也就只由立体图形—平面图形,那么给你立体图形3个面的情况,你能知道原来的立体图形是什么样的吗?活动二:根据给出的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1、屏幕出示,课本上从正面和上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上面正面2、这是一个用5个小正方体搭出的立体图形从上面和正面观察所画下的形状。同学们,你能不能用小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3、引导学生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三、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想象的立体图形小结从三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学生根据上面两图形搭出立体图形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探索,创造,充分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根据教学重难点,积极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多角度思考,提供足够的交流空间板书设计搭一搭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23课时课题观察的范围 课型新授教学知识目标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n目标能力目标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学难点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用具课件图卡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品读古诗,引入课题自主探究,发现规律一、品读古诗,引入课题。  1、同学们积累了很多的古诗,下面我们再来品读一下王之涣的《登鹳鹊楼》。课件出示,齐读。  2、在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王之涣登山临水时的感受。  3、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范围,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的范围》)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课件出示情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在墙外向里张望。  1、请问,小猴在A处能看到地上的所有桃子吗?为什么?那它能看到墙内离墙最近的一点在哪里?请同学在答题卡上画一画,找出这一点用A′表示。(1)引导学生画图。(2)组织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找到A′。(3)课件演示。(4)A′是小猴在A处看到的墙内离墙最近的点。那它都能看到墙内哪些范围呢?齐读古诗《登鹳鹊楼》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观察情课件境图学生观察讨论回答学生画图通过品读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的欲望,体会站得高望得远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n巩固练习,形成技能全课总结,强化新知  2、如果小猴继续向上,爬到B、C点时,它又能看到墙内的哪些地方?请你再分别画出小猴爬到B处和C处时,它看到的墙内离墙最近的点B′、C′。(1)引导学生画。(2)课件演示。  3、比一比,小猴站在哪一点上看到的桃子最多?想一想,小猴看到的桃子的多少,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4、教师小结:小猴爬的越高,看到的桃子越多。这说明,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观察到的范围也在变化。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的范围越小。  现在明白诗人王之涣为什么要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生活,用学到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1、小猴在墙外的树上向里张望,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2、同样高的杆子离路灯越近,它的影子就越()。3、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4、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时呢?四全课总结,强化新知。代表汇报学生小组合作探讨课堂练习进行谈学习感受感受观察的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从熟悉的有趣的生活背景中让学生感受观察范围的变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板书设计:观察的范围观察范围随着观察点的变化而改变,观察点越高,观察到的范围越大,观察点越低,观察到的范围越小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25课时课题合格率课型新授教学知识目标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n目标能力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情感目标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重点1.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2.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教学难点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用具计算机课件教学方法讲解练习法讨论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课题二、教学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1.看一看说一说出示课本图,师相机帮助学生理解“合格率”就是合格的箱数占检查的总箱数的百分之几。2.、想一想做一做让学生自由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教材中的问题甲牌的合格率:43÷50乙牌的合格率:52÷601.当学生在比的过程中,出现矛盾时,引导学生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然后在进行比较。2.练一练1、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什么是“合格率”。2、想一想做一做让学生自由开展讨论,鼓励学生尝试解决教材中的问题甲牌的合格率:43÷50乙牌的合格率:52÷601、学生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2、进行比较。1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合格率的定义。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n三、巩固练习四.总结将下面的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电脑显示)0.356      0.02522/100     25/1003、说一说1做一做教科书“试一试”引导学生根据成活率的意义,独立解决。2.生活的百分数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求百分数的例子,比如,计算全班同学的出勤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请学生同桌之间讨论,如何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2、学生汇报: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板书设计:合格率甲牌的合格率:43÷50乙牌的合格率:52÷60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可以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写成百分数。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26课时课题合格率课型练习课\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认识与合格率类似的占有率和出勤率,了解并发现生活中的百分数。能力目标认识与合格率类似的占有率和出勤率。情感目标进一步体会百分数的意义。教学重点能熟练地将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教学难点能熟练地将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方法讲解、练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复习引入。二、练一练,深化对百分数的认识。1、什么是合格率?你能举例说明吗?2、怎样将分数和小数转变成百分数?需要注意什么问题?1、引导学生完成第68页“练一练”第1题。第一幅图中,要用分数表示蓝色部分,应该怎样做?第二幅图,用数格子的方法能准确得出答案吗?1、回答:合格率就是合格数占总数的百分比。2、分数变成百分数,可以先将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将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最后加上百分号。1、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第一幅图直接得出:蓝色部分为整幅图的一半。第二幅图:长方形面积:5×8=40三角形面积:3×8÷2=12复习相关的知识,为后面的练习作准备。迁移三角形和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有关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n三、总结布置作业。2、阅读第2题,看应该怎样解答。3、第3题。合格率的计算。合格率的高低就是比较什么?应该怎样比较?你能回答题目中的问题吗?4、练习第4题:出勤率。“出勤率”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怎样计算?1、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2、学生认真读题,回答问题。1、学生独立计算,填写好表格。2、交流答案。1、认真阅读题目,回答问题。2、独立计算,算出各年级的出勤率。1、知识总结,自由谈收获。2认真完成练习。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将百分数转化成分数或小数的必要性。提升学生的归纳能力,养成及时总结的好习惯。板书设计:合格率占有率: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出勤率:出勤的人数占应出勤人数的百分数。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27课时课题这月我当家课型新授\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必要性,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力目标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情感目标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2.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意义。教学难点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用具计算机课件教学方法讲解、尝试、练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观察图,解决问题二、读题分析三、互相讨论解决问题让,教师可展现出实际情境,然后鼓励学生说一说题目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以及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教师板书)250÷36%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把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问题学生互相讨论,教师巡视参与个别讨论1、学生观察图。2、说一说题目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以及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3、学生独立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250÷36%1、学生进行探索“把百分数化分数、小数”的问题。2、讨论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必要性,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n四、练习五、小结学生汇报教师电脑显示: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时,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时,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试一试”第1、2题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信息来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回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作业设计课本第68页第3、4题、学生汇报: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时,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时,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5÷36%=250×36/100=90(千克)250÷36%=250×0.36=90(千克)能正确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理解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意义。巩固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板书设计:这月我当家25÷36%=250×36/100=90(千克)250÷36%=250×0.36=90(千克)答: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n课题复习与整理(一)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能力目标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难点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用具课件白板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所学整理知识解决问题一、回顾所学1、引导学生回顾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说说你学到了什么?2、说说这些知识与前面几册学过的相关内容有什么联系吗?3、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写罗列出来,启发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类。二、整理知识1、帮助学生梳理出知识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并将整理的内容写下来。2、引导学生介绍整理的方法,并板书三、解决问题1、根据学到的知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决。2、组织学生提问题,全班进行解决四、巩固练习第1题本题复习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第2题这是圆的周长在生活中实际应用的问题,要先求出车轮一圈行驶多少米,也就是求出车轮的周长,这里涉及统一单位,练习时要注意。可以分步列式先求出一圈行驶了多少米,再求每分转多少圈,也可以列综合算式。第3题本题为圆环面积的计学生回顾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梳理出知识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根据学到的知识学生提问题,全班进行解决学生先说一说圆的半径、直径、周长、面积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时行计算。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这三个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n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算,不作为基本要求。这里大圆的半径没有直接给出,解答时要注意。弄清楚要求的是大圆的周长。第4题(1)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首先在图上找出几个关键点或线段,再确定各关键点或线段变换以后的对应位置。图形A先以“小树”的底部的端点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再向右平移4格。(2)图形A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再以这个图形的中心为旋转中心逆时54针旋转90°。第5题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分析,这道题实际上是已知圆的周长求半径,引导学生理解侧面滚动一圈的距离就是底面的周长。第6题这是对百分数内容的巩固,引导学生需要先理解正点率的含义:正点率指的是正点到的火车占发车总数的百分率。第7题引导学生先看图弄明白“湖面占25%”的意义,再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第8题复习利率的知识及利息的计算。一、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什么问题什么?学生先观察图形,小组交流,分别提出各自的方法学生实际操作体验一下,再进行计算。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正点率,再进行计算。答案:28÷(28+4)=0.875=87.5%列式计算学生谈学习体会和收获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愉悦板书设计:第6题正点率:第7题28÷(28+4)8×4×(1-25%)=0.875=32×75%=87.5%=24(平方米)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n课题扇形统计图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力目标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学重点认识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教学难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i.电脑课件呈现下表:种类摄入量/克油脂类50奶类和豆类450鱼、禽肉、蛋600蔬菜水果类900谷类18002、谈话:这张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请你运用条形统计图表示表中的数据。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3、电脑课件呈现统计图(或以学生的作品亦可)。4、引入新知。提问:从条形统计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类食物的摄入量,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人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吗?5、揭题,板书课题:扇形统计图。学生说信息并计算各种成分的百分比汇报计算结果订正wWw.xKb1.coM学生发言、交流学生汇报: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观察说出获得的信息通过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为新授埋下伏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种食物的摄入量。\n探索交流获取新知巩固升华小结内化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1.什么样的统计图是扇形统计图呢?2、了解扇形统计图特点出示课件一边呈现扇形统计图,一边进行简要讲解,使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的大小(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占总摄人量的百分之几)3.即时练习。完成课后的“说一说”。X|k|B|1(1)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扇形统计图,读一凑统计图中的各类信息。(2)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三、巩固升华观察下面的统计图,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四、小结内化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情况和体会根据教师引导说出发现:从扇形统计图中能够清楚地看到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观察数据发现说出不同说出自己的看法进行计算小结本课学习内容能看出每一类食物的摄人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之几提出问题迫使学生去思考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板书设计: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用扇形面积的大小(占圆面积的百分之几)来表示各类数量的多少。能清楚地反映整体与部分地关系。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n课题统计图的选择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能力目标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针对具体情况正确选择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谈话导入看图分析,回答问题一、复习谈话导入1、说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指名回答)2、这一节课就来学习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什么样的统计图。二、看图分析,回答问题1、电脑课件出示我国从第23届奥运会开始获得金牌,第24——30届奥运会我国获奖牌情况的三幅统计图。学生回答条形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扇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复习谈话让说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各自特点,导入\n说一说练一练总结提高,内化知识2、引导学生观察三幅统计图,分别提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让学生们交流。3、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明显的看出第24——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奖牌数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更明显的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获得的金牌数。扇形统计图能看出第28届奥运会我国奖牌的分布情况。三、说一说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评议。四、练一练在小组内交流分别用哪种统计图合适?五、总结提高,内化知识引导学生谈学习收获和进行自我评价学生观察三幅统计图根据教材中的三个问题,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代表汇报小结归纳三种统计图的特征课题研究,为新授课打下基础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n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三种统计图的各有什么特点进行练习学生谈学习收获和进行自我评价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让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与交流。板书设计:统计图的选择折线统计图:数量的多少条形统计图:数量的变化扇形统计图: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身高的情况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使其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力目标在互相合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n情感目标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教学重点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教学难点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教学用具计算机课件教学方法讲解、尝试、练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收集数据,导入新课二、合作探究,分段整理三、制统计图,分析数据1.同学们,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我们穿什么(校服)像我们参加比较重要的会议或者活动时都要穿校服,它是我们学校学生的一个重要标志。2.今年学校计划为淘气的班级添置一套新校服,做校服需要收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板书1.从记录单上,你知道了什么?2.凌乱无序的数据不方便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所以要讲数据进行整理。四、3.服装厂按身高5cm一段确定服装型号,我们一起来整理吧(板书:分段整理)1.根据身高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学生观察记录单,说发现的信息理解统计的实际意义,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思想,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n四、综合运用,深化新知。五、小结2.提问:从这张表上可以知道什么3.回顾,刚才都干了哪些工作,经历了哪几个流程?找生活中的例子,举例说明它们也用到了“数据的分段整理”板书设计:身高的情况1.从记录单上,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观察记录单,说发现的信息2.凌乱无序的数据不方便找到我们需要的信息,所以要讲数据进行整理。3.服装厂按身高5cm一段确定服装型号,我们一起来整理吧(板书:分段整理)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力目标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感目标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n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读懂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难点能按要求把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教学用具课件方格纸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引入探索新知一、谈话引入。我们已经学习过哪些统计图?这些统计图的特点各是什么?(提问学生)教师:已前我们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板书:复式条形统计图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出示情境图及表格)教师: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两组数据呢?(提问学生)指出:我们以前学习的是单式条形统计图,今天我们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2、介绍复式条形统计图。(1)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观察情境图说出自己发现的信息交流讨论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创设便于统计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注意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n巩固练习总结(2)认识图例。提问:你以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吗?通过学习、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确: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右上角的图例,可以知道这一点。(3)引导学生说一说。A你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知识?B大多数情况下,哪种方式投球距离远一些?与你猜测的一致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发现:大多数同学单手抽得远,只有4号同学双手投球远,6号同学两种情形投得一样远。三、巩固练习完成课本82页“试一试”题目。四、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数字有什么作用?学生明确: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右上角的图例,可以知道这一点。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生说一说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是蕴涵信息的板书设计六(1)班各组人数统计表单位: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男生5988女生8686(1)把上表制作成复式条形统计图。(2)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身高的变化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淘气身高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力目标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测,体会数据的作用。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教学重点通过对淘气身高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测,体会数据的作用。教学用具计算机课件教学方法讲解、尝试、练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二、探究新知谈话:昨天老师要求同学们收集自己一到六年级每个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的身高数据,请大家拿出自己收集的数据,与同学交流。指名交流后,提问:你是怎样收集这些数据的?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身高的变化”1.引导:要把几年的身高数据都展示出来,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2.提问:能看图说一说自己这几年身高变化的特点吗?同学交流。学生展示作品通过对淘气身高和全市男生平均身高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并能做出合理的推测,体会数据的作用。\n三、深化巩固四、课堂小结五、课堂延伸3.提出要求:学生各自按要求完成统计图4.展示学生作品,提问:图中哪条折线表示的是你的身高变化情况?为了让别人看清楚,应该怎么做?5.分析数据。6.预测:你能估计自己三年后的身高吗?7。讨论: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讨论: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带给人们的帮助,从而提高学生参与统计的兴趣。板书设计:身高的变化怎样收集这些数据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你觉得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复式条形统计图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能力情感目标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的有关数据作简单的分析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的意义的用途教学用具方格纸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引新,启迪探究一、激趣引新,启迪探究1、谈话引入:这儿有两个片段想给同学们看看。(出示有关刘翔和姚明的视频。)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对刘翔和姚明了解多少?2、 看来同学们各有想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来决定推荐谁比较好呢?对!我们可以现场收集和整理大家的想法。那么我们班的情况到底怎样呢?(举手表决)支持刘翔的同学请举手;支持姚明的同学请举手。(现场了解统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3、  刚才只是我们对本班的收集和整理,不能代表我们整个年级同学的意见。所以老师在课前收集和整理了六年级其他六个班同学们统计的情况。4、出示六年级各班推荐刘翔、姚明情况的统计表,把刚才收集到的我们班的数据也填在表中,提问:从表中能比较出结果吗?(可以,但比较困难.)5、 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大家的意见,你觉得我们用什么把这些数据表现出来会更好呢?(条形统计图)6、老师也觉得条形统计图很好,因为用直条图来表示可以直观的看清楚各班统计的情况。但怎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两组数据呢?7、出示根据本班统计情况制作的复式条形统计图,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学生叙述,教师概括举手表决,统计学生各抒己见创设便于统计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形成统计观念。\n合作互动,共同探究回顾总结,展示个性(标题、日期、单位、横纵轴、不同的直条图、图例以及纵轴表示的单位大小等),为何选用两种颜色的直条,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何不同?我们把这种条形统计图叫做“复式条形统计图”。8、  你能根据其他几个班的统计情况来继续绘制我们刚才统计图吗?9、 评议:找三种类型的:(1)直条图少数字的;(2)画的直条不够规范的;(3)比较正确且美观的。10、 观察图,哪个班喜欢刘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较大?哪个班喜欢刘翔和姚明的相差比较小?从图中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你觉得从六年级调查统计的情况看,谁更有可能担任我们运动会的形象大使?二、合作互动,共同探究1、 看图分析球类比赛中,在边线发球时,有单手投球,也有双手投球,根据你的经验,你认为单手投球远还是双手投球远?2、出示课本试一试的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评价一下,哪一种更便于比较两种投球方式的投球距离?纵轴每格代表几米?最下面一格为何用折线?三、回顾总结,展示个性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和体会?学生补充完整统计图学生根据统计图作出合理的结论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后,相互交流。学生各抒己见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是蕴涵信息的。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和表示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每组数中有两个数据,需要用两种不同颜色的直条来表示,同事要注明图例。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情感目标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教学重点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学难点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教学用具方格纸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尝试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教学新课一、复习旧知1出示复式条形统计图。以例题的数据为素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出示。说明:在复式统计图上,为了区分不同的数量,都要先用图例来说明每种数量各是用哪种图来表示的,才能使人看得清楚。3出示单式折线统计图你认为制作这样一份折线统计图要注意什么?提问:如果这个统计图上要表示出第二门市部相同年份的利润上缴情况,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我们就要用到复式折线统计图。二、教学新课1出示例题说说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情况统计表的意思。2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说统计图的意思。学生讨论:让学生说说折线统计图的意思。学生制作折线统计图。通过复习旧知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加强理解,并能掌握其的实用性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n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作业统计图的名称是什么?先要画什么?横轴上要哪几个年份?年份之间的间隔要怎样处理?纵轴上的数量至少要表示出多少万元?让学生看看课本,想想自己画的对不对。提问:图中两条折线各表示哪个门市部的数量?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加深认识提问:谁来说说这个统计图的意思?4简单分析请同学们看第60~61页统计图下面的几个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5加深制图的认识提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在画法上有什么相同电和不同点?三、巩固练习1做练习四第1题2做练一练的题让学生看清图例,在方格图里描点连线,画折线统计图。提问: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有哪些想法?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你认为统计的过程包括哪些工作?2、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画法上有什么不同?五、布置作业学生讨论方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所画的折线统计图。,全班交流。口答问题学生讨论学生自己小结。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比较,逐步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发现最佳的统计方法板书设计:复式折线统计图能表示出两组数据数量的多少、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而且还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n课题复式折线统计图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知道它的制作方法能力目标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分析。情感目标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体会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分析。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作简单分析。教学用具课件方格纸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探索新知一、复习1、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我们已经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又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折线统计图。二、探索新知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教师:这张统计表反映了什么内容?根据这张统计表,你能获得哪些信息?2、动手操作:每人发2张网格图组织学生根据表中数据描点,连线,画出折线统计图。3、学生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并展示一些画得较好的作品。如下图:自由发言指名回答,信息尽量多说一些动手操作学生交流,通过复习旧知识,对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加强理解,并能掌握其的实用性。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n巩固练习总结4、让学生完成下面三个问题。通过交流,发现第3个问题的答案很难在图中看出来。我能不能把这两幅图拼合在一起呢?5、介绍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思考下面四个问题:(1)两城市月份平均降水量相差最多,相差毫米。(2)两城市平均降水量相差30毫米的是月份。(3)甲市月平均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乙市呢?(指名说一说)(4)从总体上看,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指名说一说)三、巩固练习完成86页上“试一试”。四、总结引导学生谈学习体会展示一些画得较好的作品学生完成下面问题学生交流讨论思考问题并回答练习生谈学习体会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板书设计: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统计图复习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主题复习1、创设情境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准备怎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情况呢?(1)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全班交流后,选择3个问题开展调查。(2)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3)实际开展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4)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够得到到哪些信息?2、整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什么叫平均数、中位数、众数3、出示教材第83页第4题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怎样整理六(1)班家庭成员人数的调查结果?可以画条形统计图,并提出一些问题。学生交流讨论怎样向别人介绍本班的情况交流调查方法举例说明举例说明什么叫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通过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n综合应用,整体提高总结反思,内化知识(2)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月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好处?(3)假如小芳买课外书用了20元钱,那么小芳的零花钱共有多少元?(4)除了上面的扇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你还学了哪些统计图?举例说明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在学生的回答中完成统计表。种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4、综合应用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体重有什么变化?(2)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女生在哪个年龄段平均体重增加最快?(3)平均体重的增加与年龄增长成正比例吗?试举例说明理由。(4)从上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对于这节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交流好吗?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觉得满意吗?交流讨论回答问题举例说明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并完成统计表学生交流学习了哪些统计知识。并整理看图回答下面的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板书设计:统计图种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生活中的比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充分感受数学知识的美与乐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学重点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求比值教学难点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探究一、情境引入(一)出示47页图示1、出示47页1(1)情境图。教材提供了4名同学的比赛情况,这里4名同学的比赛场数是一样的,都是各赛8场。2、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由于比赛场数相同,你能直接排出他们的名次吗?3、出示47页1(2)情境图。教材提供了小强和小林两人进行的四次练习的结果,每次比赛场数不同,获胜的场数也不同。4、你是怎样想的?与同伴说一说?(二)出示48页图示(2)1、教材向学生提供了马拉松选手赛跑的路程和时间的数据,以及某人骑车的路程和时间的数据,2、引导学生体会到比较谁的速度快,实际上就是要算出路程与时间的比,看哪个比值大。(三)出示48页图示(3)1、教材向学生分别提供了三个水果摊位出售苹果的价钱的情况,2、引导学生体会到比较哪个摊位的苹果便宜,实际上就是要算出总价与数量的比,看哪个比值小。(四)课件出示49页图示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操作分析学生填表。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再由学生说说求比值的方法。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讨论,为后面学习“比”的知识作铺垫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n主题探究拓展提高课堂练习总结提升1、将图A的长和宽都扩大为原来的3倍,得到图B;2、将图A的长扩大为原来的1.5倍,宽扩大为原来的4倍,得到图C;3、将图A的长缩小为原来的1/2,宽扩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图D;4、将图A的长和宽都缩小为原来的1/2,得到图E。二、认识比1、介绍比的概念2、介绍比的读法和写法。3、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4、引导学生举例说明比,并指出各部分名称。三、启发思考想一想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组织小组交流讨论,代表汇报。四、说一说1、课件呈现生活中的“比”。2、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比五、教学求比值的方法1、说明比值的概念和方法2、练习计算比值。4:67.2:999:115.2:1.3五练一练把前面有关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写成比。六全课小结1、“比”的概念。2、比的各部分名称以及求比值。3、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对比的概念的认识以及比的各部分名称的了解,会求比值等。引导学生举例说明他们的关系,并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完成。小组探究后回答。对比的有关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在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是广泛存在的。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如:6÷4写作6:4,读作6比4。6:4=6÷4=1.56是这个比的前项,4是这个比的后项,1.5是6:4的比值。比与除法、分数有什么关系?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生活中的比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能力目标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情感目标启发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教学重点理解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求出比的比值教学用具课件有比的实物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讨论、练习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引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一、谈话引入在日常生活和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需要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两种(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相差关系用减法;比较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用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比较方法,比。二、教学补充例,课件出示题目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启发学生根据所学列出式子板书:3÷2=2÷3=2、引导思考:3÷2表示什么?长是宽的几倍也可以说成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长和宽的比是3比2表示什么?3、引导学生思考:2÷3表示什么?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说成是谁和谁在比?是几比几?宽和长的比是2比3表示什么?4、小结比的意义5、口答练习有5个红球和10个白球,求红球是白球的几分之几,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求白球是红球的几倍,怎么算?也可以怎么说?三、教学例题课件出示: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00千米,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认识比的意义学生口答学生根据所学列出式子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口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是广泛存在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n课堂练习归纳总结1.求的是什么?谁除以谁?也就是谁和谁进行比较?2.汽车行驶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00比2表示什么?3.思考:单价可以说成是谁和谁的比?4.小结通过刚才的例子可以看出,比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四、课堂练习1.学校里有10棵杨树,7棵柳树,杨树和柳树棵数的比是(),柳树和杨树棵树的比是()2.小华用2分钟口算了50道题,小华口算的题量和所用时间的比是().3.学校食堂买20千克青菜,用了10元钱;买了30千克萝卜,用了42元钱;买萝卜和青菜数量的比是(),青菜和萝卜单价的比是().4.思考: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5.填空两辆汽车,甲车4小时行驶200千米,乙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1)甲车的速度可以说成()和()的比,是()∶(),比值是()。(2)乙车的速度可以说成()和()的比,是()∶(),比值是().(3)甲、乙两车所行路程的比是()。(4)甲、乙两车所用时间的比是()。(5)甲、乙两车所行速度的比是()。五、归纳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区别呢?小组交流讨论代表回答课堂练习回答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填空练习小结学习情况进一步使学生理解的意义,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意义、比各部分的名称和计算比值的方法加深理解内化知识板书设计:生活中的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3    :    5   =3÷5    =3/5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教学叙事\n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比的化简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力目标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教学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会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会把一个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主题探究化简比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出示两杯蜂蜜水,想喝哪一杯,为什么二、主题探究(一)课件出示图片,同时配上画外音:一个男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一个女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1、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2、启发学生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40:36010:903、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4、组织分组讨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40:360===1:910:90===1:9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二)化简比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学生回答那杯甜观察课件思考学生思考估计那杯甜分组讨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归纳结论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n课堂练习总结提升0.7:0.8:说明:刚才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尝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化简的。0.7:0.8:=0.7÷0.8=÷=7÷8=×4=7:8==8:5三、课堂练习1、完成书上“试一试”化简下面各比。15:210.12:0.4: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简比的方法,全班集体订正。2、课本P52第2题: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1)写出四个杯子中糖和水的质量比。(2)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3)还能写出糖与糖水的质量比吗四、总结同学们一起来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你有什么收获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尝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进行课堂练习回答问题课堂小结理解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知识加深理解板书设计:比的化简40:360===1:910:90===1:9\n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化简比的练习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力目标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重点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学难点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教学用具白板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化简比一、说一说1、说说什么叫比?举例说明2、说一说比的各部分名称,并举例说明3、说说比的基本性质。4、求下列比的比值。16∶20    2∶0.5     4.5∶6    5∶0.3540∶360.7∶0.85、鞋厂生产的皮鞋,十月份生产双数与九月份生产双数的比是5∶4.十月份生产了2000双,九月份生产了多少双?二、化简比出示化简比的三种类型:整数与整数的比40∶360;小数与小数的比0.7∶0.8;分数与分数的比:1、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说说什么叫比举例说明复习比的各部分名称,并举例说明求比的比值化简比的练习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内容,为下面的教学活动埋下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n课堂练习课堂小结1、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进行归纳方法(1)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先化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或利用商不变的性质)(2)怎样把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转化成除法,再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最后把最简分数转化成比的形式)(3)如何把小数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三、练一练1、化简下面各比。0.4∶0.60.3吨∶150千克:150:1802、判断: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3、8∶5=24∶()=():3042∶18=()∶9=7:()4、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35千米,汽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比是(),化成最简整数比是()。5、一根绳子全长2.4米,用去0.6米。用的绳子和全长的比是(),化简比是()。6、判断: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质数的比。()7、5∶12的前项增加15,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增加()。8、甲、乙两人每天加工零件个数的比是3∶4,两人合作15天后,甲、乙两人各自加工零件的个数比是()。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谈学习感想和收获情况以及还存在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进行归纳方法进行化简比的练习交流讨论完成练习代表回答练习进行谈学习收获情况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通过练习巩固比的化简的方法内化知识板书设计:化简比整数与整数的比:先化成分数,再约分成最简分数小数与小数的比:先化成整数比,再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分数与分数的比:先转化成除法,再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n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比的应用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能力目标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鼓励学生动手分配,寻找解题策略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1、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二、探究新知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1)组织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2)记录分配的过程。(3)组织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大班小班3个2个6个4个30个20个…………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学生回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信息的小组合作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n巩固新知总结提升3:2又应该怎样分?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方法一:大班小班30个20个30个20个…………方法二:画图140个方法三:列式3+2=5140×=84(个)140×=56(个)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三、巩固新知。完成课本第55页:1、独立试做:试一试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3、一种药水中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1:700,现要配制1400千克药水需加药粉多少千克?四、总结: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计算好以后,前后4人小组讨论一下,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完成课本练习课堂小结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比的应用3+2=5140×=84(个)140×=56(个)答:大班分84个,小班56个,比较合理\n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比的应用练习(一)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探究活动一、导入:1、看题目:“比的应用”,你想知道什么?2、小小调查员:前几天,我已经请同学们去作了课外调查,看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识。下面,请汇报一下你调查到的信息。 3、小结:通过调查,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就随一位小朋友:小明一起去看看,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处?二、新课:1、分桔子:(1)一筐桔子,怎样分给大班和小班比较合理?(2)如果按3:2分给大班和小班,其中大班30人,小班20人,怎样分?(3)如果有140个桔子,按3:2分给大班和小班,其中大班30人,小班20人,怎样分?学生汇报调查到的信息体会比在生活中用处由于讨论的问题和数据都来自于学生,这样就更具有实际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n拓展应用课堂练习课堂小结大班小班3个2个6个4个30个20个2、配置奶茶: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来了一位客人。刚巧爸爸妈妈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亲自招待这位王叔叔。小明打算亲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浓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看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a)先要解决什么问题?(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b)请你先独立计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三、巩固练习:(一)基本练习: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二)综合练习1、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2、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3、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四、课堂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按比例分配”,你有什么收获?  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信息的。学生独立计算后讨论。 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的?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独立解答,个别板演;集体订正;这个题目没有给出比例,你是怎么想的?自我评价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拓展学生的思维。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n板书设计:比的应用练习(一)大班小班3个2个6个4个30个20个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比的应用练习(二)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情感目标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教学重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用具课件练习资料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基本训练探究活动按比例分配练习一、基本训练:“男女职工人数比是5∶4”根据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二、按比例分配练习:(一)一个乡共有拖拉机18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和手扶拖拉机台数的比是2∶7.这两种拖拉机各有多少台?(二)建筑工人用2份水泥、3份沙子和5份石子配置一种混凝土.配置6000千克这种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千克?(三)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的比例配成的.要配成这种药水404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四)用84学生回答问题小组交流讨论完成练习代表汇报过程巩固基本知识\n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课堂小结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三角形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三、生活问题:1、“小明家和另外两户居民合用一个总电表。九月份共应付电费60元。”(a)你觉得小明家应付多少元电费?你是怎么想的?(b)你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2)其实小明这个小主人,当得还是挺合格的。他告诉王叔叔,他们三户居民都装了分电表。上个月用电情况是这样的:(显示下表)住户小明家小芳家小亮家分电表数443640应付电费 (3)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算一算吗? 2、分配奖金:       我们运动队的队员们每天都进行刻苦训练。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丰收的果实。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他们夺得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下面是运动员的参赛项目个数和得分情况:(显示表格)姓名刘海丹陈加名陈洁张小雪宋小琴张旭晨比赛项目222222得分121481385学校决定共给这几位同学1200元的奖金。假如让你来分配,你将怎么分配这些奖金呢?(1)请你设计出分配方案,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的分配方案。(2)集体交流,师板书。(平均分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其实就是1:1:1:1:1:1)(3)你比较喜欢哪一种分配方案,为什么?四、课堂小结小组交流讨论帮小明算一算要付多少元电费看表格说信息学生设计出分配方案,然后在小组中交流一下你的分配方案学生独立计算,小组讨论提高估算能力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n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板书设计:比的应用练习(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思路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比的整理和复习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比。能力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比情感目标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n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比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比教学用具白板课件地图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引入回顾整理课堂练习一、谈话引入今天我们来复习有关比的知识。对于比的知识你知道有多少呢?二、回顾整理1.比的意义与性质。出示表格,通过提问进行填空。比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引导提问:①什么叫做比?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是什么?②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2.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①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②比和除法有什么关系?③出示表格。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填空。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分数除法3.比基本性质的用处。①问:比的基本性质的有什么用处?②练习:化简比。0.12:2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不同之处?一般方法结果求比值化简比先完成表格内容再举例说明什么叫做比、各部分的名称举例说明比的基本性质回答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复习比的基础知识,比较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并借助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解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和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n复习比的应用巩固练习课堂小结4.复习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三、课内检测1、公鸡与母鸡的只数比是2∶9,也就是公鸡占总只数的(),母鸡占总只数的(),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2、一批货物按2∶3∶4分配给甲、乙、丙三个队去运,甲队运这批货物的(),丙队比乙队多运这批货物的()。3、公园里柳树和杨树的棵数比是5∶3,柳树和杨树共40棵,柳树和杨树各有多少棵?4、把300个苹果按4∶5∶6分给幼儿园的小、中、大三个班。小班、中班、大班各分得多少个苹果?5、一种药水是把药粉和水按照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药水505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6、用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是多少厘米?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所学知识有什么新认识?还有什么问题?复习比的应用知识学生上台板演,并说明根据学生根据题目交流讨论完成交流学习心得求比值与化简比学生容易发生混淆,可通过举例辩析通过课内检测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比的知识交流学习心得享受学习的快乐板书设计:比的整理和复习1.比的意义与性质。比2.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3.比的基本性质的用途。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比赛场次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体育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目标能对含有较大数学的信息作出合理的解决和推断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爱国热情\n教学重点通过比赛场次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会用画图和制表的方法解决有关组合计数问题。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发探究导入课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你知道2002年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哪里举行吗?这届比赛共有多少支球队参加?二、导入课题:刚才你们谈到的哪些情况与数学问题有关呢?是的,算积分排名次,计算比赛场次,这节课我们就来算一算世界杯足球赛一共进行了多少场比赛。比赛场次。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⒈比赛场次计算:出示:共32支球队参赛,平均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有多少支球队。介绍单循环赛比赛在同一小组中,每2支球队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就叫单循环赛。(资料介绍)C组:巴西、土耳其、哥斯达黎加、中国问题:①中国队在小组比赛中,比赛了几场?②小组赛中巴西队比赛了几场?③小组赛中,土尔其、哥斯达黎加队比赛了几场?④小组赛中,每支球队比赛的场数都一样吗?⑤C组一共进行了多少场比赛?⒉小结引导学生画图进行理解         中国哥斯达黎加  土耳其               巴西C组共举行了6场比赛。学生回答。分步出示以上问题,学生逐一思考回答。创设情境,引发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推理归纳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n练习应用,找出规律总结提升用字母表示: ABCD  ·     ·      ·     ·四、练习应用,找出规律:⑴8人下棋每两人下一局,共多少局?⑵六⑴班60人相互握手,共握多少次?⑶一条线段上共有6个点,一共有多少条不同线段?总结规律:如果用点表示球队,用两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支球队之间的比赛,比赛场次分别是多少?填表:支数示意图 各点之间连线条数  比赛场次2   —     1        13        3=1+2      34        6=1+2+3  65        10=1+2+3+410              n   1+2+3+……(n—1)1/2n(n—1)五、小结:①有哪些活动,比赛是单循环?②单循环计算方法是什么?六、作业:P43练一练。师生共同用画图法,找出规律。完成后,尝试着用表格法找找规律,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学生独立完成。会用画图和制表的方法解决有关组合计数问题通过比赛场次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比赛场次1+2+3+……(n—1)1/2n(n—1)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看图找关系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生活实际,能从图中分析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能力目标鼓励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n情感目标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能从图中分析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能从图中分析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学用具课件图片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探究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谈话:上课之前老师先送一段音乐给大家。《金蛇狂舞》你觉得这首乐曲怎么样呢?这首乐曲的节奏强弱是不是始终一样呢?2、大家可能都在电视上看过足球比赛吧!当有精彩进球时,足球场上会是什么状况?这些声音是长时间一样大小,还是有变化的?有谁注意过这些声音是怎样变化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它们的变化情况。《足球场内的声音》。二、探究活动1、下面我们听一段足球比赛时赛场上的录音。2、课件展示描述某足球比赛插内声音的起伏情况的图。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在图上能了解到哪些有关足球比赛的情况呢?我们一起来看:在这幅图中横轴表示什么?每一个格表示多长时间?纵轴表示什么?3、获取信息。从这幅图中你获得到哪些信息?4、分析图意,研究从图片中得到的信息。欣赏音乐感受节奏强弱学生说说学生边观察边回答下列问题回答问题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听音乐《金蛇狂舞》,感受乐曲的节奏强弱情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n课堂练习全课小结(1)从观众开始进场到全部退场.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2)比赛开始前半时,足球场内的音量是如何变化的?(3)上半场什么时间足球场内的声音突然变得非常大?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4)在半场休息时,足球场内的音量如何?(5)描述下半场足球墙内音量变化的情况以及比赛的情形。(6)比赛结束时足球场内的音量变得如何?三、试一试。出示海水受日月的引力而产生时涨落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某港口0时到12时的水深情况。然后回答有关问题。1、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约是多少?2、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浅?深度约是多少?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增加?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减少?4、还有什么时刻水的深度与A点表示的相同?5、说一说这个港口从0时到12时的水深是如何变化的四、全课小结。小组内交流,之后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先独立试一试,然后再讨论。课堂练习回答有关问题进行小结鼓励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结合生活实际,能从图中分析出某些量之间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板书设计:看图找关系图可以直观的表示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课型新授教学知识目标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n目标能力目标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情感目标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教学难点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自主构建,探究新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观察表格,提出问题七月份八月份百大超市40万元50万元国光超市20万元30万元(1)这里有一份关于百大超市和国光超市七月份、八月份销售金额情况统计表。如果你是经理,看了之后,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两个超市七月份的销售金额都比八月份有所增加,其增加的金额都是10万元,通过这个数据我们能说两个超市的增加幅度一样吗?(3)要比较两个超市的增长幅度,必须进行第二次比较,即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国光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2、出示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二)自主构建,探究新知1、解决“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这一问题。(1)引导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提示:要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就是要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通过小组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观察表格同桌讨论学生汇报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学生评议,理清思路根据地区学生的特点,将“水结成冰块”的情境转换为超市销售金额增加百分之几,更接近本校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设疑,引导学生思考\n巩固应用、深化提高总结提升(2)组织学生评议,理清思路①学生评议时,引导他们画出线段图:②启发学生思考:“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是哪两个量在比较?③得出结论,列出算式:要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金额多百分之几,就是求“百大超市八月份销售金额比七月份销售多的金额”是“七月份销售金额”的百分之几?列式:(50—40)÷40=10÷40=25%④引导学生说出第二种解法:师:还有别的算法吗?⑤引导小组交流汇报:50÷40—1=125%—1=25%2、解决“百大超市七月份销售金额比八月份销售金额少百分之几”的问题。①提出问题:“百大超市七月份销售金额比八月份销售金额少百分之几①引导学生列式解答三、巩固应用、深化提高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比原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原计划比实际少造林百分之几?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谈学习感想画出线段图得出结论,列出算式交流汇报学生列式解答练习学生谈学习感想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使他们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巩固应用、深化提高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一)列式:(50—40)÷40=10÷40=25%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练习课型练习课\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力目标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基本练习提高练习一、基本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目1.口答。①4是5的百分之几?②5是4的百分之几?③5比4多百分之几?④4比5少百分之几?2.基础训练。指出下列各题中,哪一个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2)实际产量是计划的百分之几?(3)某实验田普通水稻的平均产量是每公顷5.6吨,采用杂交技术后,水稻的平均产量为每公顷7吨,杂交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普通水稻的百分之几?普通水稻每公顷的产量是杂交水稻的百分之几?二、提高练习投影演示:将基础训练第(3)题的两个问题改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减少百分之几?同学们是否会做?引出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1.问题: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百分之几?(1)让学生读题后(2)指导学生边审题边画出线段图师生共同分析:问题是求谁是谁的百分之几?学生口答学生回答学生边审题边画出线段图学生读题审题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及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带着问题探寻解决的办法,从而真正理解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n拓展练习教学小结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板书:增产的数量÷普通水稻的产量(7-5.6)÷5.6=1.4÷5.6=0.25=25%2.问题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每公顷增产多少吨怎么求呢?提问:谁是单位“1”的量?谁与单位“l”的量相比?怎样计算?板书:少的数量÷普通水稻3.提问:这道例题还有其他的解法吗?师生共同讨论。三、拓展练习让学生说说算理。1.下列各题,每小题均回答三个问题:a.谁是单位“1”的量?b.谁与单位“1”的量相比?(1)男工人数比女工多百分之几?(2)今年每公亩的产量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3)汽车速度比火车速度慢百分之几?(4)红花朵数比黄花朵数少百分之几?2.4比5少百分之几?5比4多百分之几?3.五(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百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人数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又学了百分数应用题,它的结构特征如何?如何求相差数的百分率?学生说说算理。巩固练习学生说出算理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代表汇报学生谈学习收获和感想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板书设计:(7-5.6)÷5.6=1.4÷5.6=0.25=25%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一)练习课型练习课\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或少)百分之几的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力目标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弄清谁是谁的百分之几,谁是单位“1”的量教学难点进一步熟练地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多(或少)百分之几的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教学用具课件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基本练习变式练习(一)谈话导入主题教学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以练习的形式巩固百分数的应用(一)的内容(二)基本练习1.口答。(1)8是10的百分之几?(2)10是8的百分之几?(3)10比8多百分之几?(4)8比10少百分之几?2.只列式不计算。①张师傅一家去年人均收入6500元,今年人均收入增加了500元,增加了百分之几?去年人均收入是今年的百分之几?500÷65006500÷(6500+500)②张师傅一家今年人均收入7000元,比去年增加了500元,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今年人均收入是去年的百分之几?500÷(7000—500)7000÷(7000—500)(三)变式练习1.根据问句,说出谁和谁比,谁是单位“1”的量。①松树棵数是柳树棵数的百分之几?②汽车速度比自行车速度快百分之几?③降价了百分之几?④增产了百分之几?⑤超过计划的百分之几?2.判断。(回答问题列出式子交流讨论回答问题回答单位“1”的量。让学生明确本节练习课的内容和目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n发展练习课堂小结内化提升让学生用手势表示“√”或“×”)①因为5比4多25%,所以4比5少25%。②100克水中加10克盐,盐占盐水的10%。③玲玲已做对了45道口算题,还有5道没做对,那么正确率是90%。()(四)发展练习1.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联系与区别,并列式。第一组:(1)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1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2)甲数是50,乙数是40,乙数比甲数少百分之几?第二组:(1)某厂原计划生产200台机床,实际比计划多生产20台,实际比计划多生产百分之几?(2)某厂原计划生产200台机床,实际比计划多生产20台,实际生产的台数是计划的百分之几?2.根据算式补充问题。六(2)班有男生25人,女生23人,?(1)23÷25(2)23÷(23十25),(3)25÷(23-+-25),(4)(25—23)÷25,(5)(25—23)÷23,(五)教学小结引导学生小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学生进行抢答小组交流讨论,代表汇报情况交流讨论回答学生进行小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通过学生的抢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享受学习的快乐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已解决问题,使他们参与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去,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板书设计:(1)23÷25(2)23÷(23十25),(3)25÷(23-+-25),(4)(25—23)÷25,(5)(25—23)÷23,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n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二)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能力目标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能解决求“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揭示课题主题探究一、复习导入1、一个数的15%是80,这个数是多少?2、一个数的24%是900,这个数是多少?3、先说出下面各题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再在()里填上适当的数。1、李大伯家去年养猪头数比前年增加20%,去年的头数是前年的()2、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4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二、谈话揭示课题我国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科学家-----袁隆平,大家知道吗?他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的产量要高很多,所以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一年比一年增加三、主题探究1、课件出示生活中的百分数问题2000年某地在教水稻的种植面积为20万公顷,2001年的种植面积比2000年增加25%,2001年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是多少公顷?2、引导学生画线段图①教师提出要求:你能用线段图表示出2000年和2001年之间的数量关系吗?独立完成复习题目了解袁隆平读题审题从教材提供的情境开始讨论,从介绍“杂交水稻之你”袁隆平的事迹,引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n动手操作画线段图课堂练习总结提升②教师评价25%=1/420公顷2000年25%2001年办法一:20×25%=5(公顷)20+5=25(公顷)办法二:1+25%=125%20×125%=25(公顷)四、试一试生活中的折扣游乐场的套票原来每套3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套这样的套票能省多少元?1、启发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2、组织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3、教师评价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4、引导学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办法一:30×80%=24(元)30-24=6(元)办法二:30×(1-80%)=30×20%=6(元)五、练一练练一练第1题、第2题、第3题六、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独立画图展示学生的成果学生自主解答问题小组交流讨论组织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学生谈学习感想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自主解答。重点放在方法交流之中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中通过类比解决这个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板书设计:20公顷2000年25%2001年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n课题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练习课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力目标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情感目标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教学难点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白板课件教学方法导学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基础练习对比练习一、    基础练习先说出下面各题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再回答问题。(1)  一批钢材运走80%,还剩下百分之几?(2)  甲车速度比乙车快25%,甲车速度是乙车的几分之几?二、    练习1、(1)兴业公司今年计划创利450万元,上半年已完成了40%。上半年创利多少万元?(2)兴业公司今年计划创利450万元,上半年已完成了20%。下半年创利多少万元就能完成计划?2、(1)一种彩色电视机原价每台2400台,现在每台售价比原价提价10%,每台提价多少元?(2)一种彩色电视机原价每台2400台,现在每台售价比原价减价10%,现在每台售价多少元?学生独立练习小组讨论学生讨论交流代表回答学生尝试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比一个数增加(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中通过类比解决问题。\n提高练习巩固练习小结1、食堂六月份用粮2500千克,七月份用粮比六月份减少10%,七月份用粮多少千克?2、汽车销售市场上月原计划销售汽车850辆,实际比原计划多销售26%,多销售多少辆?三、文字题1、比24千克多50%是多少千克?2、比24千克少50%是多少千克?3、比4米多10%是多少米?4、比4米少10%是多少米?四、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学生小结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自主解答。重点放在方法交流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二)2400×(1+10%)2400×(1-10%)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三)课型新授\n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标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加强对百分数的意义的理解,并能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方法尝试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探究新知一、导入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百分数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给大家说一些生活中用到百分数的事例吗?二、探究新知下表是笑笑的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年份1985年1995年2005年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65%58%50%其他支出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35%42%50%1、你能给大家说说表格所表示的意思吗?2、根据表中数据,你有什么发现?3、教师提出问题: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吗?4、你准备怎样解答这个问题?你觉得直接列式方便吗?为什么?学生自由说一说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从中了解百分与生活的关系\n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小结5、展示解答过程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65%X-35%X=21030%X=210X=7006、如果2005年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50%,旅游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10%,两项支出一共是540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①引导学生读题审题②组织小组交流讨论画出线段图③引导学生列出式子④教师评价50%X+10%X=540060%X=5400X=9000三、巩固提高试一试1、出示教科书P27试一试第2题2、九五折是什么意思?解:设这本书的原价是X元。X-95%X=65%X=6X=120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独立解决学生独立解答然后班内交流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三)解:设这个家庭1985年的总支出是X元。65%X-35%X=21030%X=210X=700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n课题练习课课型练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能力目标通过练习,加强百分数的应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的兴趣和热忱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加强百分数的应用,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方法讲授导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引入基础练习提高练习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应用,现在来看看遇到这些问题,你会不会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二、基础练习1、P31练习二和第1题让学生先填表,然后指名说得数,集体订正。2、第2题解方程,挑选几题有代表性的题目,与学生一起探讨解题的方法。3、练习二第3题(1)10月份比9月份节约用水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2)需要知道什么量?4、练习二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师:什么叫孵化率?孵化率是95%是什么意思?不能孵出的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1-95%=5%2400×5%=120(只)5、练习二第5题(1)先说题意,再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三、拓展练习1、(自主学习天地)学生先填表,然后指名说得数解方程,挑选几题有代表性的题目,与学生一起探讨解题的方法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先说题意,再独立完成。学生自主完成,让学生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让学生了解孵化率的知识,从而理解95%的意思。\n拓展练习课堂总结请学生完成“智慧树”的题。再分题集体订正,并说出解题思路。2、课本练习二第11题(1)先让学生看统计表(2)分小组讨论完成题目(3)指名小组代表解答。3、P33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要想知道哪个超市买更合算,先得求出分别到甲、乙超市买5瓶油的价格,再进行比较。甲:12×4=48(元)买四送一,只需花4瓶的价格就可以买到5瓶油。乙:12×5×0.85=51(元)每瓶12元,八五折师: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比较:48<51所以选择去甲超市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比较,再选择去哪个超市合算。4、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学生完成“智慧树”的题分小组讨论完成题目学生自主选择比较,再选择去哪个超市合算。学生小结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知识得以升华板书设计:1-95%=5%2400×5%=120(只)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课型新授\n的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能力目标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的兴趣和热忱教学重点分析“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解答这一类应用题的能力教学用具白板课件教学方法导学法、讲授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基础练习一、基础练习先说说下面各题把什么数量看作单位“1”,再回答问题。(1)一种羊毛衫现在的单价比原来降低了。现在单价是原来的百分之几?(2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分小组讨论完成题目巩固找单位“1”的方法\n提高练习拓展应用)小云的邮票张数比小军少20%。小云的邮票张数是小军的百分之几?二、列式计算1()吨的30%是3.5吨?2()千米的50%是24千米?3()千米的30%是30米?4()千克的18%是6千克?三、拓展应用1、修路队修一条路,已经修好24千米,占全长的40%,这条路长多少千米?2、甲村修一条水渠,已经修好80%,还剩下160米没有修。这条水渠长多少米?3、东东看一本科幻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0%,第二天看了全书的30%,两天共看了与学生一起探讨解题的方法完成练习分小组讨论完成题目学生小结提高解答这类题的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n课堂小结课外作业80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4、玩具厂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儿童玩具2500件,多生产了20%。玩具厂四月份生产玩具多少件?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总结提高板书设计: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80÷(10%+30%)=80÷40%=2002500÷20%=12500\n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百分数的应用(四)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习合理理财,逐步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用具白板课件储蓄单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练习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谈话引入一、谈话引入。师:课前同学们到银行调查了有关储蓄的知识,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你们的调查情况。存期(整存整取)年利率%一年2.25二年2.70三年3.24五年3.60小组汇报调查情况\n探究活动练习巩固。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了解了这么多。老师知道同学们在过年的时候,得到了一些压岁钱,你觉得怎样处理这些压岁钱呢?一、探究思考。师:是啊,存到银行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到期还能得到利息。根据存款的种类和时间的长短,利率是不一样的。咱们就以笑笑的300元为例,如果你有300元钱,打算怎样存款,你是怎么想的?生:我想存三年整存整取,时间长一些利息就会多。师:你知道得真多,活期存款的利率低一些。师:同学们想得很周到,我们存钱时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怎样存,刚才同学们说的存款方式,到期后利息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计算。教师给出计算利息公式:利息=本金x年利率x年限,并给出年利率表,学生计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的利息。师:从1999年11月1日起,个人在银行存款所得利息应按20%纳税,这就是利息税。国家将这部分税收用于社会福利事业。师:下面大家再算一算300元存一年和三年整存整取各应交多少利息税?师:那有没有不用交利息税的呢?师:对,只有国债和教育储蓄是不需要交利息税的。二、练习巩固。1、小明的爸爸打算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两年后用)。他如何存取才能得到最多的利息?2、小华把得到的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她准备到期后将钱全部取出捐给“希望工程”。如果按年利率2.25%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3、李老师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0%讨论处理压岁钱方法学生板书300×2.25%×1=6.75(元)300×3.24%×3=29.16(元)学生写完后汇报:6.75×20%=29.16×20%=小组交流讨论完成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由于讨论的问题和数据都来自于学生,这样就使计算利息更具有实际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拓展学生的思维。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n课堂总结,利息税率为20%。到期后,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李老师交了多少利息税?四、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进行谈学生体会板书设计:百分数的应用(四)300×2.25%×1=6.75(元)300×3.24%×3=29.16(元)教学叙事月日(星期____)总第课时课题百分数的应用(四)的练习课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提高分析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并能比较熟练地解答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能力目标提高分析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依法纳税的法律意识教学重点利息和税款的计算教学难点对所涉时间的理解教学用具幻灯片、小黑板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练习法教学过程设计\n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基本练习探究思考综合练习一、揭题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二、基本练习1、复习:说说什么叫做利息、本金、利息税?2、求利息和利息税怎么求?3、练习试一试:这是一个富有挑战的实际题目,先课前引导学生调查银行最近的利率。提问:两年有多少种存法,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哪种存法的利息多,最后实际计算。三、综合练习1、练习1---3学生回答利息、本金、利息税的意义学生估一估哪种存法的利息多,最后实际计算巩固基本知识提高估算能力\n课堂小结生独立解答,反馈。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分析数量关系。校对2、编题师: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一道类似的应用题。生独立编写应用题,并进行交流,评价。并根据所编的应用题进行解答。四、总结这节课有何收获?五、作业设计学生独立解答,反馈。介绍自己的解题思路、分析数量关系学生独立编写应用题,并进行交流,评价。学生小结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n板书设计:利息存期(整存整取)年利率%一年2.25二年2.70三年3.24五年3.60教学叙事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