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张集中心小学贺体越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P40“比例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2、了解比例和比的区别。3、能根据比例的意义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4、探索国旗中蕴含的数学知识,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三.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四.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PPT呈现情境图,激发爱国情操天安门升国旗仪式校园升旗仪式教室场景师:四幅不同的场景,都有共同的标志——五星红旗,五星红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这些国旗有大有小,是不是国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还是这中间隐含着什么共同点呢?【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实际情境图一是在教学中深透爱国主义教育;二是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是也为后面学习图形的放大缩小做铺垫。】2、复习知识,为新知作铺垫(1)什么叫做比?(2)怎样求比值?\n【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连接,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1、理解比例的意义(1)各场景国旗的长和宽天安门升国旗仪式:长5米,宽10/3米。校园升旗仪式:长2.4米,宽1.6米。教室场景:长60厘米,宽40厘米。(2)小组合作,完成下列表格长和宽的比比值(3)小组交流讨论,根据上表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自主观察,计算,小组讨论交流发现几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并发现认识到国旗中长和宽中隐含的共同的特点:任意一面国旗都不是随便做的,它们长和宽的比都是3:2。)【设计意图:通过在情境中国找三面国旗的尺寸,提高学生整理收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写出长和宽的比并交流有什么发现,提高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同学们发现的都对,2.4:1.6和60:40的比值都相等,相等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他俩连接起来呢?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这样的等式2.4:1.6=60:40(4)在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这样的等式吗?【设计意图:通过在国旗尺寸中找出比组成等式,学生在找等式的过程中体会感受发现这样的等式它的特点。给学生充分的探究和体验的机会,为后续的抽象概念提供了土壤。】(5)观察等式,理解比例的意义\n师:其实呢,像同学们写的这些等式我们把它叫做比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吗?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师:指着比例引导学生观察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生:2个比师:这两个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生:比值相等。师:那么要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生: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用自己理解后的语言叙述比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增长智慧。】2、巩固运用(1)判断下列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说一说你是如何判断的。6:10和9:151/2:1/3和6:4【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增强学生新知识的清晰度与稳定性,有利于比例意义的理解与掌握。】(2)新知升华看谁在一分钟内写的比例最多10:5=():()比比例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构成两项两个比,四项【设计意图:练习形式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挑战意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巩固。】3、比较比和比例的区别师:看来啊,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比例的知识,现在我们就运用这个知识轻松做个游戏,轻松一下!教师发给学生如下卡片,请拿到卡片的同学做游戏,其余学生做裁判。听口令是比的站在左边,是比例的站在右边。\n1:5=5:140:5=4×28:232:81:3=2:612/9=4/32:1=9:4.5【设计意图:比和比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快乐游戏的对比中清晰的认识和区别这两个概念。又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对概念进行具体的界定,使学生在比较分析中,更准确的把握概念的内涵。】3、拓展延伸女士穿高跟鞋就是使身材比例更漂亮。柯南利用比例可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留给学生课下去思考探究。【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学生学会比例的知识后再理解生活中的比例,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六.板书设计比例的意义2.4:1.6=3/260:40=3/22.4:1.6=60:40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七.教学反思比例这部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与分数关系的基础上教学的,属于概念教学,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对应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本节课,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并通过观察、计算、分析、概括、运用的学习过程掌握知识。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本节课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n创造有效学习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情境,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三个实际情境图,创设这个情境有五方面的考虑:一是使学生通过现实情境体会比例的应用;二是“三面国旗的大小不同,但因为是按照一定的比制作的,它们的长与宽的比值是相等”,由此引入比例意义的教学;三是依据三面国旗长与宽可以组成多个比例式,为比例意义的教学提供较多的资源;四是为以后学习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做铺垫;五是有助于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注重了“数学化”和“生活化”的结合,使这节概念课不是对知识简单的复述和再现,恰恰是通过教师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了“活生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总结得出比例的意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思考、概括出了较为简洁的数学概念,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参与课堂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拓宽教材”。教材是提供给学生学习内容的一个文本,我根据学生和自己的情况,大胆对教材进行了再思考、再开发和再创造,用活、用实教材。这节课中在三面国旗的尺寸中找比组成比例,学生比较容易找到国旗长与宽的比,两两可以组成比例。同样国旗宽与长的比,两两也可以组成比例。另外每两面国旗的长之比与它们的宽之比也可以组成比例,课题中通过“你还能找出其它的比吗?”的提问,鼓励学生打开思路,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从不同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在练习中要根据给出的4个数据,组比例,学生通过迁移比较,小组合作交流,多方验证,大家的思维从先前的不知所问到最后的豁然开朗,个个实实在在地当了一名小小的“数学家”,经历了这个愉快的学习过程,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反思这节课,突出了常态下如何扎实有效的组织学生学习好一节课的内容,使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数学学习是有用的,它能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学生掌握知识、课堂参与情况来看,整节课的设计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在结构上,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