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教学重点】比例尺的意义。【教学难点】能熟练解答比例尺的有关问题。【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比例尺(脑筋急转弯)师: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有1400多公里,而一只蚂蚁从北京爬到上海只用了5秒钟,这是为什么?生猜:蚂蚁可能在地图上爬。师:对了。那同学们知道地图是怎样画出来的吗?画地图的时候用的是实际距离吗?生:不是,是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画在地图上的。师:对,那么现在的工业生产中,有很多很小很小的零件,在生产它们之前必须画图纸,工人师傅是怎样完成的呢?\n生: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画在图上。师:对了,把实际距离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到图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比例尺(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脑筋急转弯意在激趣引出地图,再通过地图按一定的比例的缩小以及精密零件按一定的比例放大从而引出比例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有关比例尺的内容。】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本课所学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能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进行互化。3.能求一幅图的比例尺。三、自主学习,认识比例尺认真看课本53页的内容,思考下面问题:1.什么叫比例尺?2.比例尺有几种形式,分别是什么?你们从书上了解到什么叫比例尺?(嗯,是个比 板书于课题后)前项是什么?后项呢?(在板书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中加入“:”)那就是说只要用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就能求出比例尺,还能写成什么形式? 你能说说这些比例尺的意义吗?\n【设计意图:学生自学可能因为自身学习能力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如何让不同学力的学生在自学中都能真正学有所获?问题引领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因此,我设计了以上两个问题,聚焦比例尺的内涵,帮助学生清晰把握。】3、自学检测①.一幅图的()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②.比例尺分为()比例尺和()比例尺。4、练习.①比例尺1:100000000表示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图上()cm相当于实际()cm,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的()倍,是一个()比例尺。5、认识放大比例尺观察比例尺,你有什么发现?(前项为1)也就是说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小,其实现实中还能见到这样的比例尺20:1把比例尺读出来,你有什么发现?\n小结:比例尺根据它的作用可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板书)通常情况下,为了计算的方便,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6、刚才我们认识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字来表示的,它们都叫做数值比例尺。请同学们再来看这幅比例尺(出示线段比例尺)它与数值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学会看线段比例尺。图上每一段都是长1厘米,每一厘米都相当于实际多少千米? 用线段来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这叫做线段比例尺 区别:形式不同,但都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 小结:比例尺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板书) 7、把数值比例尺1:100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8、把线段比例尺050Km改为数值比例尺9、出示例题,系统巩固例1.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4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四、巩固练习,灵活运用练一练:\n(一).填空:1.在比例尺是1:25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2.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把这个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是()(二)、选一选1、用图上距离10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9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10:9B.1:900000C.1:900D.1:90002、长2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1:20B.20:1C.2:1D.1:2【设计意图:通过练一练、选一选等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体会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具体情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五、知识延伸 小明说,这两幅图的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你同意吗?\n比例尺1:10比例尺10:1【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六、谈学后体会。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2、关于比例尺,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需要注意什么?【设计意图: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反思评价,再一次体验学习经历,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七、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十的习题2、预习下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