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3教案苏教版简要提示: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江苏教育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5~36页的“数的顺序”。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读写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发现一些有趣的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流程:流程1:整理百数表↓流程2:探寻规律↓流程3:完成“试一试”↓流程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流程5: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流程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流程8:课堂总结流程1:整理百数表(点击出示不完整的百数表。暂不出现白菜老师说的话。)师: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瞧,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有的数娃娃出现了,可有的数娃娃和小朋友捉起了迷藏。待会儿咱们就要把缺掉的数娃娃给补出来。不过,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数娃娃是按一定的顺序排列的。(点击出来白菜老师的话:你能按顺序填数吗?)请小朋友边观察,边在书本第35页的表格中填一填。暂停。(屏幕出示完整的百数表。)师:请小朋友核对一下,看看自己填对了没有。如果错了,赶快改正过来。流程2:探寻规律师:这张表里有多少个数呀?对了,有100个数,所以我们称它为“百数表”。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下面请小朋友按照扁豆老师的提示:(点击出示扁豆老师的话)先横着选几行数,再竖着选几排数,分别读一读,你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老师建议小朋友分两步来做:先横着选几行数,分别顺次读一读,跟同桌说说发现了什么。再竖着选几排数,分别顺次读一读,看看有什么规律,跟同桌说一说。暂停。师:小朋友已经发现了很多的规律。横着看,有的小朋友发现:(点击出来萝卜的话)\n是呀,在同一行数里,左边九个数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依次分别是1、2、3……9,最右边的一个数是整十数,它十位上的数比左边九个数十位上的数都多1;小朋友还都发现了,横着同一行数中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问:那竖着观察,我们又能有哪些发现呢?有的小朋友发现:(点击出来番茄的话)第二排的个位上都是几呀?其实,小朋友发现的还不止这些。小朋友还发现了:在同一竖排的数里,个位上的数都相同,十位上的数不同,竖着看相邻的两个数相差10……师:刚才咱们横着看、竖着看,都发现百数表中藏着很多有趣的规律,其实呀,除了横着看、竖着看,我们还可以斜着看看、读读、比比,小朋友可以回家后自己去观察一下。过渡:刚才我们从整体上观察百数表,有了很多发现。如果我们观察其中的几个数,是否也会有发现呢?流程3:完成“试一试”(点击出示“试一试”上半题,暂不出现白菜老师的话。)师:照左边的图形在上页表里框出几个数,看看是哪几个。我们先用“田”字格来框一框。(屏幕出示框住的四个数:34、35、44、45)师:请小朋友读一读框里的各个数,横着、竖着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然后跟同桌说一说。暂停。师:这四个数,横着看,35比34多1,45比44多1;竖着看,44比34多10,45比35多10;我们可以再框出两组数:(屏幕出示19、20、29、30和71、72、81、82),用同样的方法横着比比,竖着比比,再斜着比比,会发现同样有趣的规律。(停顿片刻)师:那如果用另一种框去套,看看是怎样的。(屏幕出示框定的五个数:23、33、43、32、34)师:我们来横着读一读。再竖着读一读。小朋友一定有所发现了吧,别急,把你的感受放在心里,再看这五个数(再框),横着读,竖着读。从读的过程中小朋友一定发现了:横着看,每两个相邻的数相差1,竖着看,每两个相邻的数相差10。师:现在我们来玩个“猜一猜”的游戏。(点击出示“试一试”下半题。)师:请小朋友根据前面我们发现的规律猜一猜、填一填,填在书本第36页“试一试”的表格中。如果有困难,可以到前面的表格中去找一找,想一想。暂停。师:一起来核对一下。第一张表格中,15右边的数比15大1,是16。15下面的数比15大10,是25,25后面的数就是26;第二张表格中,23左边的数是22,右边的数是24,23上面的数是13,下面的数是33。流程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师:下面我们继续练习一些跟100以内数有关的问题。(点击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第(1)个问题。)直接口答。再依次点出第(2)、(3)个问题。口答。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观察了百数表,发现了百数表中有许多规律。现在没有了百数表,你能自己找出规律填有填吗?流程5: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师:看下面一组题。(屏幕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先观察一下,再填写在书本第36页“想想做做”第2题的表格里。\n师:一起核对一下。第一张表格中,29比28大1,右边的一个数总比左边的一个数大1。而第二张表格中,右边的一个数总比左边的一个数小1,98左边的数比它大1,是99,99左边的数比它大1,是100。流程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师:继续看第3题。(屏幕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你能直接口答吗?流程7: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师:100以内的数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一起看这样的场景:(屏幕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师读题目)师:先独立思考一下,再前后4人为一组讨论讨论。暂停。师:小朋友,这里出现了35号这个信息,那你看到35号是否就想到王医生已经看了35个病人呢?要是你这样想,那可就上当了。题目中提到王医生“现在要看第35号病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第35号病人还没有看,王医生从1号看到了34号。也就是已经看了34个病人。流程8:课堂总结师:小朋友,今天这堂课我们着重研究了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我们按横着比比、竖着比比的方法发现了很多有趣的规律,回家后记得把今天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哦!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下册数的顺序大小比较5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1.知道两个两位数比较大小时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个位上的数,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突出多种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3.让学生经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究过程,从中获得价值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能用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小棒、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了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也会应用100以内数的顺序中“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排列规律来比较数的大小。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数的大小比较。 板书课题。 [点评:突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上节课的学习内容的联系,使这个小节的学习内容联系得更加紧密,同时突出是在上节课的学习基础上来探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进行新课 1.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2的情景图。\n 教师: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学生根据情景图中的信息说出:两个小朋友在比较两个班人数的多少。 教师:对,比较两个班人数的多少其实就是在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 板书:3841。 教师: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呢?当然我们可以从数的排列顺序来比较,想想从1写到100,哪个数先写,哪个数后写。但是这节课要求不从数的排列顺序比较,又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这里老师给每组的同学准备了一些小棒和一把直尺,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老师提供的这些材料中选择一种材料来比较出这两个数的大小。 学生在小组内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师:哪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说一说你们小组选择的是哪种材料?是怎样比较的?下面以学生先说到用小棒来比较为例。 学生:我们小组是用小棒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用小棒比。 教师:请你把小棒拿上来给其他同学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摆小棒的。 学生视频展示台演示摆小棒。 要求学生一边演示摆小棒,一边回答:把小棒分成两堆来摆,把38根小棒摆成3捆零8根,把41根小棒摆成4捆零1根。 教师:摆好以后你是怎样比较的?为什么? 要求学生说出:38根小棒比41根小棒少。因为38根是3捆零8根小棒,而41根是4捆零1根小棒,3捆比4捆少1捆,所以38比41小。 教师:同学们赞成这个小组的方法吗?老师也赞成。我们可以直接比小棒的捆数,1捆是1个十,38里有3个十,41里有4个十,这样比实际上就是比38和41的十位,十位上的数小这个数就小。 教师:刚才老师还给同学们提供了一种工具,有用直尺比的小组吗? 板书:用直尺比。 学生可能会说出:根据我们昨天学的100以内的数的排列顺序中“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的排列规律,先在直尺上分别找到38和41,因为38在41的前面,所以可以判断出38比41小。 教师:这是从数的排列顺序来解释的。如果不从这个角度解释,怎样解释38比41小呢?引导学生这样看,从0到38的这段线(如图所示)比从0到41这段线短,所以38比41小。 教师:其他用直尺比较的同学也是这样想的吗?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38比41小,那么我们应该在这两个数之间打上什么符号呢? 学生:小于号。 教师:在38和41之间打上小于号。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翻到书14页,用你喜欢的比较方法完成“试一试”。 多媒体课件出示:23○3265○56 学生独立完成,再抽学生汇报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来比较的。 教师:我们来看这里其中的一道:23○<32,老师有一个问题,23和32的数字是一样的吗? 要求学生回答:23和32都是由2和3这两个数字组成的。 教师继续追问:既然这两个数都是由2和3组成的,那么它们为什么不是一样大的呢? 要求学生说出:虽然这两个数都是由2和3组成,但是两个数字中同一个数字一个在十位上,一个在个位上,所以它们的大小不同。 教师:对,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大小也不同。那65和56比呢? 要求学生回答:也是同样的情况。 教师:从38小于41,23小于32,65大于56中,你发现了什么?\n 引导学生归纳出:在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先从十位开始比,十位上的数大(小),这个数就大(小)。 教师板书:在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先从十位开始比,十位上的数大(小),这个数就大(小)。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才的这个发现来完成书上16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点评:在比较两个数大小的过程中,用教师提供比较工具的方式,突出学生在数的大小比较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同时也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当学生用数的排列顺序来解释直尺上两个数的大小时,教师要求学生换一个角度来解释,这样学生能从多个角度来理解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教学中既强调比较大小方法的多样化,又重视对结论的归纳,让学生从中体会比较大小方法的多样性和结论的严谨性,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2.教学例3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在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时,先从十位开始比,十位上的数大(小),这个数就大(小)。你能根据这个比较大小的方法来比较这样两组数的大小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3。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 要求学生回答:因为22和23,45和43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教师:十位上相同的两个数又该怎样比较数的大小呢? 引导学生说出:十位上的数相同,但是个位上的数不同,所以应该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教师:是这样的吗?我们看一看22和23比大小的方块图,这两个数都有2个十(多媒体中表示两个整十数的方块变色),所以这两个数的十位上是一样大的,我们再比个位,因为个位上2比3小,所以22比23小。 多媒体显示22<23。 教师:谁来像这样解释一下你是怎样比较45和43的大小的? 学生解释略。 教师:谁能把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完整地说一遍? 指导学生说出: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先从十位比起,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将板书补充完整: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先从十位比起,十位上大的那个数比较大;十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个位上的数。 [点评:在原有基础上,让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再思考解决方法。这样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完整地掌握比较两个两位数大小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上17页第3,4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怎样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学生回答略。\n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