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目标1.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2.创设情境,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空间。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设计创设情境公园里举行花卉展,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电脑演示:这么多漂亮的花,都是工人叔叔在苗里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让我们跟着工人叔叔到苗圃里去看一看。电脑演示:探究新知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到什么?学生汇报:苗圃里有3种颜色的花;红花有10盆;黄花有20盆;紫花有30盆等。(电脑出示10、20、30o)\n1.整十数加整十数。看着这些花,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板书。a.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b.红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c.黄花和紫花一共有多少盆?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要想知道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怎样计算?(板书:10+20)谁还有不同的算式?(板书:20+10)10+2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出来的?请每组的几个同学讨论讨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a.数的方法:10、20、30ob.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c.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d.想减算加:因为30-10=20,所以10+20=30。e.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10,20里面有2个10,加起来一共是3个10,也就是30。f.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ohellip;hellip:\n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真了不起!那么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汇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2.整十数减整十数。电脑演示:工人叔叔说:布置花坛还需要紫花,我要搬走10盆。小朋友们,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还有多少盆紫花?原来有30盆紫花,工人叔叔搬走了10盆,想一想,要算还有多少盆紫花,怎样列算式?板书:30-10=20你怎么知道30-10等于20?给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交流。)我们算出的结果对吗?请同学们再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学生活动。)巩固练习小猫花花要去钓鱼了,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钓鱼?听说花花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钓鱼,猫妈妈可不放心了,(电脑演示)1dquo;花花,钓鱼的路上会遇到很多难题,你和小朋友们能解决吗?rdquo;ldquo;能!rdquo;ldquo;好!我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rdquo;\n电脑演示:1.2.口算。3+2=4+5=6-4=30+20=40+50=60-40=3.注意:若有学生把右图的算式列为4+3=7,教师应让学生讲清道理。电脑演示:这么多难题都没有难住你们,看来,你们已经掌握了今天的知识。希望你们能钓到许多许多的鱼!不过,你们可要牢牢的记住,只有得数等于40的路,才是回家的路!花花拿着鱼竿和水桶来到了小河边,一条大鱼游了过来。谁能帮花花算出鱼身上的得数,谁就能钓出这条鱼。电脑演示:70+2020+3070-300+8080-50100-20不知不觉,太阳就快落山了,让我们和花花一起赶紧回家吧!哪条路才是回家的路呢?花花正在犯愁的时候,突然想起了**的话,得数是40的路就是回家的路。请同学们算一算,哪些式子的得数是40?(学生活动。)评价体验你学到什么?教学设计说明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是在10以内加、减法的基\n础上进行的,这样安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基础。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课的教学设计大体分三个层次:第一,以实际情境提供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第二,让学生讨论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出有关的计算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由动手操作、观察、交流,依*动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整十数的加、减法是进一步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属于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将其教学目的落到实处,刘老师在执教本节课时力争做到了以下几点。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ldquo;计算rdquo;常与ldquo;枯燥rdquo;、ldquo;机械重复rdquo;相连,这是由传统数学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数学活动。本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釆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数量上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兴趣与习惯,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计算意识。\n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ldquo;探究新知rdquo;这一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2.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总之,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教师轻松,学生愉快,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