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最新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教案全册教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2-07-29
类型:doc
大小:350.50 KB
页数:151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苏教版数学课件 > 一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第一单元:数一数教学内容数一数(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从儿童乐园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很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将在数学课上学到很多有用的本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玩一玩,好吗?不过,今天到儿童乐园玩,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光盘出示儿童乐园主题图)1.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初步感知。(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3)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2.看主题图数数。\n|(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如有学生说:“有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有2个小朋友在骑木马”等等。1.总结方法。(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三、巩固深化,寓教于乐1.按顺序数数。谈话:你能看着圆点图,按顺序从1数到10吗?同桌的小朋友先互相数一数。反馈:指名数一数。2.谈话:刚才我们数出了儿童乐园里事物的个数,并且用圆点图表示了这些事物的个数。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自己身边事物的个数吗?如第一小组有6位同学……组织交流。3.用点子图表示个数。(1)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2)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3)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你们学得开心吗?\n|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第二单元:比一比教学内容比长短、高矮(教科书第4-5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5题)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2.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与事实,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教学重点会比较长短、高矮和轻重。教学难点理解体会长短、高矮和轻重是相对的。教学具准备主题图、光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请一个小朋友上台和老师比身高,请学生说一说比的结果。说明:高和矮是比较的结果。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比一比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好吗?揭题。二、联系生活比一比1.比长短。\n|(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从上往下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上画的是哪儿?从图中你能看到些什么?(2)观察两根跳绳,通过讨论和交流,弄清图上画的两根跳绳就是两个小朋友用的。(3)指导学生用在□画画√的方法在书上比较两根跳绳的长短。(4)同桌交流比较的结果,相互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为全班交流做准备。(5)交流反馈,说说比较两根跳绳长短的方法,感受长短是比较的结果。2.比高矮。(1)出示主题图,观察,说说图中两个小朋友谁高谁矮。(2)追问:从哪幅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两个人的高矮?学生汇报交流,体会高矮的基本方法。(3)请两个学生上来,照样子比一比。3.比轻重。(1)出示天平,进行介绍。(2)掂一掂钢笔和橡皮哪个重,然后放到天平上称一称,观察谁重。(3)看主题图,说明石榴和柿子是从树上采下来的,观察一下哪个重些。指名交流。4.体会比长短、高矮和轻重的方法。(1)提问:图中哪些物体之间还可以比一比长短与高矮?(2)组织小朋友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搜集讨论信息,以便有目的地指导交流。(3)要求小组内推选代表交流找到的比较物体,说说自己是如何比较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述比较的结果。如两棵树的高矮等。5.组织讨论,加深认识。教师出示一枝铅笔,组织学生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没有比较就没有长短、高矮之分。要讨论这枝铅笔是长还是短,必须再拿一枝铅笔来比一比才能确定。教师拿出不同长度的铅笔分别与之比较,使学生明确长短、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三、综合运用,发展学生的比较意识1.想想做做”第1题。\n|(1)光盘出示两幅图,观察第一幅图中谁的铅笔长,再说说第二幅图中哪支铅笔最长。(2)同桌比一比铅笔的长短。指名汇报交流。2.想想做做”第2题。(1)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按要求在书上练习。(3)提问:为什么小鹿最高,小白兔最矮?(“最”加重音,学生体会最高、最矮的含义。)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独立完成,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进一步体会比较的方法和策略。4.“想想做做”第4题。(1)读题,学生自主练习。(2)巡视,搜集学生的反馈信息。(3)学生交流,说明自己的想法。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5、找几个同学,从高到矮排排队。四、课堂小结,课外延伸1.提问:今天在学习中,你比较了哪些物体,比的结果怎样?学生自由交流。3.要求学生回家在自己家里找一些物体,比一比他们的长短、高矮和轻重。\n|第三单元:分一分教学内容分一分(教科书第7页例题,第7—8页“想想做做”的习题)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分类现象与事实,初步养成通过分类整理物品的习惯。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给物品分类教学难点体会给物品分类要按一定的标准,但标准并不是唯一的,有时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相同。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磁性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同学们都到商店买过东西吧,你麝香商店的商品是怎样摆放的吗?指名回答,说出商品都是放在货架上的。2.出示商店情境的主题图,师:这里有一张商店货架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货架上的商品,你觉得这些商品摆放得怎么样?(很整齐)3.设疑激趣:货架上有很多物品,却摆放得既美观又整齐。那么,营业员是按照什么标准把商品分开摆放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分一分)。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提问:图中有几个货架?第一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你们能说一说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吗?2.学生同桌讨论,并组织反馈。\n|3.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说第一个货架上的物品是玩具,是卖给小朋友们玩的。那么第二个货架上有些什么物品呢?属于哪一类?这些物品有什么用途?(指名回答)4、第二个货架上的物品都是书籍,是卖给顾客阅读的。第三个货架上有哪些物品?是做什么用的?(指名回答)5、第三个货架上有饼干、食用油、面粉,都是卖给顾客食用的。6、小结:我们再看看,第一个货架是什么?第二个货架上是?第三个货架上是?它们都是以货物的用途为标准分类的。你知道商店这样分类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吗?(同桌讨论,指名回答)商店里的分类摆放,便于顾客选购,也便于营业员拿取,这就是分类带来的好处。三、巩固深化,再次体验1、动物的分类(想想做做1)师:让我们先去动物园玩一玩吧。播放动物的电影片段。师: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现在想要考考你。你知道哪些小动物生活在水里吗?你能把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吗?出示想想做做1图。生活动。点击一个小动物就出示一个圈圈住该动物。网络出示学生的几种圈法。集体交流讨论。师:动物园参观完了,让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玩一玩。2、交通工具的分类(想想做做2)师:让我们去交通工具模型展览厅看一看吧。点击“交通工具模型展览”。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交通工具吗?它们各在哪里行驶?你知道吗?和你的同桌依次说一说。师:你能给这些交通工具分分类吗?你觉得可以怎样分?(按天上飞的,公路上行驶的,水里航行的)学生四人小组实践,汇报分类方法。师:工作人员说:“太好了!交通工具的模型就可以分成水、陆、空三部分进行展览,谢谢你叮当!”3.树叶的分类(想想做做3)\n|出示主题图,提问:图上画了一些树叶,你们打算按什么标准来分类?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指名汇报小组交流的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师:同学们认为可以按树叶的颜色分类,也可以按树叶的形状分类。下面请每位小朋友自选一种分类标准给树叶分类。指名请用不同标准分类的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分类结果,让全班评议。4.完成“想想做做”4。出示情境图,提问:图上画了一些小朋友,你能把这些小朋友分一分吗?先仔细观察,想一想可以怎样分,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反馈:你是按什么标准来分的?请同学们按自己的想法把图上的小朋友分一分。反馈:你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四、实际运用,总结全课1、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在今天课堂上的表现满意吗?2、其实分一分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请同学们回去后,看一看自己的书包和房间,自己的一些常用物品是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摆放的。\n|第四单元:认位置教学内容认上下、前后(教科书第9页的例题,第9~10页“想想做做”的习题。)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2、 在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语言表达能力。3.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堂常规,学会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教学重点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教学难点体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是比出来的,是相对的。教学具准备教师:光盘课件。学生:文具盒、学具盒等。教学环节师  生  活  动一、游戏引入,揭示课题1、游戏一。上指天,下指地,两手向前指,再摸后脑勺。先由教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提问:谁来说一说,哪边是上,哪边是下,哪边是前,哪边是后。(先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说说)2、谈话:上课时想发言怎么办?(要举手)想发言,举哪只手?(举右手)哪只手是右手呢?你是怎么知道的?3、游戏二。\n|左手握拳头,右手握拳头,左边拍拍手,右边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教师背向学生,先示范做,再请学生起立,师生一起做。4、现在知道哪边是左,哪边是右了吗?我们在认识了上下、前后、左右后,就可以利用这些知识来认识物体的位置了。(板书课题:认位置)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1、出示主题图——教室。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举起的是哪个手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分别是小明、小红、小刚和小芳。2、练习本和数学书的位置。观察小刚和小芳的桌上放的是什么物品?(练习本和数学书)是怎样放的?(练习本在数学书的左边,数学书在练习本的右边。)3、图中人和人及物和物的位置。(1)四个小朋友坐的位置:(指名汇报交流)小明在小红的左面,小红在小明的右面;小红在小芳的前面,小芳在小红的后面。(2)国旗和黑板的位置: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小组汇报交流)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3)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4、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5、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指定一位同学说一说自己前、后、左、右坐的各是谁?再指定一位坐在边上的学生说一说。(及时集体纠正)再指定一位从在角落里的学生说一说。(及时集体纠正)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互相纠正。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1、“想想做做”第3题。(1)出示食品橱图,提问:谁能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一说食品橱里放了哪些食品?(指名回答)\n|(2)苹果上面是什么?(苹果上面是鸡蛋)(3)“苹果上面是鸡蛋”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4)你看着图,还能说说什么位置关系?(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交流)2、“想想做做”第4题。按教师的要求在课桌上摆东西,看谁能都摆对。要求: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书的后面,把学具盒摆在书的左面,把橡皮摆在文具盒在上面。同桌互相检查摆得对不对。3、“想想做做”第5题。请一组小朋友(6人)起立。请每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前面有几位同学,后面有几位同学。其余小组的学生一起判断说得对不对。4、“想想做做”第6题。光盘出示第6题的图,提问:图中有几朵红花?几朵黄花?红花左边有几朵花?右边呢?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回答。四、总结评价1、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上下,还有?你能用上下说句话吗?你还能用前后、或左右再说句话吗?(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2、作业: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n|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内容认识1-5(教材P11页例题,第12页“想想做做”第1-3题。)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使学生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交流的的愿望。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特别是3和5。教学难点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1~5各数的含义。教学具准备教学光盘、教师准备小动物贴画若干张、学生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1、你会数数教室里哪些东西,能数给同桌听吗?2、在我们的生活中呀,经常需要数数,还需要把数记下来,你能告诉同学和老师一些你认识的数字吗?(绝大部分学生已知道,让他们充分说)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1、初步感知1—5各数出事例题场景图,让学生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思想点拨。)你能数出图中的一些东西有多少吗?(1块黑板,2盆花,3个小朋友,4个气球,5个字)2、认数、写数(1)认识“1”。“1”可以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圆点表示,还可以用一个方块表示。还可以用什么表示呢?(写数字“1”来表示)\n|你会用“1”来说一句话吗?你能写一个很漂亮的“1”,和老师比一比吗?(学生自写一个“1”。)你想把这个“1”写得再漂亮一点吗?(描写课本上的“1”)再写两个“1”和同桌比一比谁棒!(适当指导:写“1”时,要写得稍微斜一点,笔画要直。)(2)用类似的方法教“2”、“3”、“4”、“5”。写“2”时说明要在哪里拐弯,拐弯时要写得流畅一些。写“3”时说明3的字形像两个半圆,开口向左。写“4”时说明4的字形像小旗。写“5”时说明5的字形像称钩。3、强化1—5各数拿出1—5的是数字卡片,按次序排在课桌上,读读这5个数。三、巩固新知1、“想想做做”第1题:先看图中有什么,再数一数。2、“想想做做”第2题:先看第一格,上面写的是几,下面涂了几个圆?你能看着每一格里上面的数,再在下面涂出几个圆吗?自己涂一涂。3、“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先数一数每种水果的个数,再在相应的“日”字格里写数。四、总结全课1、这节课我们写了哪些数?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几个数。2、回家用1—5这五个数和爸爸、妈妈各说一句话。\n|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内容认识1-5(教材P12-13页“想想做做”第4-7题。)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1~5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示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3、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有学习的教育,初步学生认真写数的习惯。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写1-5各个数字。教学难点把1-5各数写端正。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数?2、范写1-5各数,同时介绍书写时的注意点,提出学生在书写过程中的不足。3、检查回家练写情况,指名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学生评议。二、进行练习1、练习写1-5各数,写在田字格中,每个写一行。2、完成第4题。同桌开展活动,先按顺序排一排1-5这五张数字卡片,再按从小到天和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3、完成第5题。①    多媒体出示第5题,让学生说说图意。②    先说说要数些什么,再依次数出每种要数的物体的个数。③    让学生数一数,再进行交流,说出有几棵树、几只苹果、几只小兔、几中小猴、几只小鸟。④    在书上填写相关的数字。\n|⑤    反馈,媒体演示。4、完成第6题。①    教师读明题意。②    师问:这个花瓶上应该有几朵花呀?可是这里只有几朵?还缺几朵?缺几朵就应该画上,应该再画上几朵?③    让学生独立画,不要求画的很像,只要数目对就可以了。5、第7题:写1-5各个数字。  说说最后一行空的可以怎样利用。四、总结全课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内容认识几和第几(教科书第14页例题,第14~1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2、在具体的情境中练习运用“上、下、前、后、做、右”这些词语与“第几”相结合描述物体的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探索规律和推理的能力。\n|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的能力,并且能渗透尊敬老人的教育。教学重点区分和理解几、第几的不同含义,并能在生活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几和第几来回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小动物贴图、数字卡片等。教学过程一、学习新知1、教学例题(1)提问:图上有几个人在买票?谁排在最前面,谁排在最后面?(2)提问:从前往后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3)谈话:反过来说:排在第2的是谁,指几个人?排在第5的是谁,指几个人?(4)提问|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2、“想想做做”第1题。过渡:小明、小丽要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左边第3个,左边3个。右边第2个,右边2个。问:这里的第2个和2个意思一样吗?(3)书上练习。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涂一涂。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板书:几和第几)\n|3、小结(板书:几和第几)二、组织练习1、“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过渡:小明买好票来找小丽(1)问:小丽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2)问:如果小丽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3)问: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你家住几楼?2、“想想做做”第2题。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捞月亮的表演。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问:猴子能捞起月亮来吗?为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3、“想想做做”第3题。过渡: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4、“想想做做”第4题。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小组讨论)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追问:刚才说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三、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5题。过渡:小动物们回家了,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n|交流:竖着看有几层,就说是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说是几室。小兔家竖着看在5楼,横着看在第1室,所以它家住5楼1室。A:出示小动物的位置说住在几楼几室。B:告诉小动物住在几楼几室学生在电脑上点位置。2、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3、发散练习。告诉同学你喜欢吃的东西是第几个,让同学猜猜你喜欢吃的是什么?四、总结全课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内容认识0(教科书第16页例题和第1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0的不同含义。教学难点\n|了解0的不同含义。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放大的尺子图,小黑板,计数器。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2、“0”再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0。揭示课题:0的认识。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例1。讲述: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星期天,四只小兔约好了到野外去采蘑菇,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采了多少个蘑菇。(出示例1图)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兔采的蘑菇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学生介绍时,教师对应写出3、2、1、0。教师在写0时,注意动作慢一点,让学生看清楚0是怎么写的。同时强调说明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0与1、2、3一样也是一个数。2、教学例2及0的写法。先出示例2图,让学生想一想,两幅图表示怎样的一件事情,再跟同桌说一说。原来的萝卜数用什么数表示?现在呢?教师强调一个萝卜也没有用0表示。你会写0吗?让学生先想一想怎样写0,再让学生尝试在田字格里书写0。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对几个学生的书写作出评价,同时教师强调写0时的起笔、拐弯和收笔,强调拐弯要圆滑。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之间对所写的0进行评价。学生独立完成书本上的描红后继续在田字格里写出两个0,教师巡视,注意对个别困难学生的指导。3、教学例3。讲述: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0这个数可以表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直尺,看一看直尺开始的地方是几?直尺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请你从左到右依次读一读。4、小结。\n|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说0能表示什么意思?一、多样练习,巩固新知1、“想想做做”第1题(“小猴摘桃”的故事)。(1)小猴来到果园里,它看到树上有几个桃呀?可以用几表示?(2)小猴看了很馋,吃掉了1个,这时有几个桃?用几表示?(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2个,现在树上有几个桃?用几表示?(4)小猴索性把最后1个桃也吃了,现在该用几来表示树上的桃呢?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填写,教师巡视,然后汇报交流,并说说其中0所表示的意思。3、“想想做做”第3题。(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其余学生说说是怎样排的。(2)学生在书上填一填后,互相检查正确与否。4、“想想做做”第4题。(1)想一想除了尺子上有0之外,你还在哪儿见到过0?(2)看一看课本中第4题里画了些什么?你能看懂吗?四、总结全课1、(出现0的卡通形象)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吗?2、请同学们课后继续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你们还能看到0。3、(0、1、2、3、4、5以卡通形象在电脑上出现)小朋友们拍手齐唱数学歌。\n|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内容认识=、>和<(教科书第18~19页的例题,第19页“想想做做”的习题课时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2、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活动,喜爱学习数学。教学重点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教学难点学会用>和<表示两数关系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小动物头像若干、学生准备学具盒。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诱发参与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有一天,森林里热闹了起来,原来呀——“森林运动会”开幕了。(出示主题图)2、提问:瞧,有哪些队的小动物参加了比赛?你能知道他们每队各有多少名队员吗? (学生数一数汇报)小朋友们,你们从中能知道些什么呢?(松鼠队队员最多;小熊队队员最少;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教学“=”。  讲述:刚才有小朋友说小兔队和小猴队队员同样多,是不是这样的呢?让我们将它们排一排、比一比就知道了。 提问:小兔队有几只?(4只)贴出4只兔。小猴队有几只?(4只)对应贴出4只猴。 提问:一个对一个地比,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呢?(小兔和小猴同样多;4个对4个正好同样多;4和4相等……)\n| 提问:4和4相等,我们可以在4和4中间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讨论交流,说明:像“=”这样的符号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等号,4=4读作:4等于4。(板书) 学生齐读,观察“=”号的写法。(上下两横对齐一样长) 教师示范写法,学生描红。 学生操作:先摆几个○,再对应摆同样多的△,然后写一写,说一说几等于几。2、教学“>”。 讲述:小兔队和小猴队同样多,现在再让我们看看松鼠队和小熊队的情况。 指名贴出松鼠的只数,再一一对应贴出小熊的只数,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松鼠队比小熊队多;小熊队比松鼠队少等)提问:从图中看出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几比几多? 提问:4和4同样多,我们可以用等号来表示,那么5比3多,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学生猜一猜,再看书上是怎么告诉我们的。)学生猜一猜,找一找,相互交流。 说明: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一位新朋友(板书>),它的名字叫“大于号”,5>3读作:5大于3。(板书)提问:让我们仔细瞧瞧,>长的是什么样子?学生汇报。 提问:>怎么写呢?哪位小朋友能写给大家看一看。(指定3人板演,其余学生书空讲评书写,学生描红。提问:你们能用手势做出>的样子吗?学生用食指和中指做出>。 提问:让我们闭起眼睛想一想>的哪一边对着的数大,哪一边对着的数小呢?(学生讨论交流)3、用同样的方法教学“<”。4、总结。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位新朋友? 讲述:>和<长得很像,老师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哪一位小朋友有办法能帮我很快记住哪个是大于号,哪个是小于号呢?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大口朝前是大于号,尖头朝前是小于号。教唱歌曲。 学生边唱歌曲边做手势表演。\n|三、巩固强化,拓展思维1、“想想做做”第1题。指导学生看清是谁和谁比的,联系比的结果,在○里填上合适的符号。(学生练习,交流校正)2、“想想做做”第2题。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初步体验结果的不确定性。(学生先思考,再组织交流)一、归纳小结,提高认识二、提问: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哪几位朋友呢?和它们在一起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呢?\n|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内容练习一(教材第20页练习一第1-5题。)课时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5以内数的认识、几和第几的认识以及数的大小比较的综合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5以内数的顺序的认识、数数和数的大小的比较。2、训练学生应用数数的知识收集相应的信息,应用学过的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能力,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3、加强学生数的书写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难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请同学们将我们学过的0-5按顺序从前往后顺数一便,再倒数一遍。二、进行练习1、第1题:让学生独立填写。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让学生从小到大和从大到小读一读,体会这些数的顺序。根据其中的某个数,摆出学具来表示,加深对数的基本含义的理解。2、第2题:谈话:我们用你学过的知识帮这些小动物好吗?说说图意,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在比赛?先让学生数出每个小动物套中了几个,并在相应的□里填一填。再比较填出的数,确定每个小动物的名次。3、第3题:\n|观察图,说说图中画了一些什么?引导学生根据下面的小图说清是把哪两种花(或小动物)进行比较。根据要求在场景中收集相应的信息。完成填空后,说说比较的方法和结果。4、第4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有些题目可以是不同的答案。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有条理的思考。5、第5题:提醒学生规范的写数。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三、总结评价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n|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内容认识6-9(教材第21页的例题,第21~22页“想想做做”的第1-3题。)课时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6~9的过程,认识并会读写6~9,掌握6~9的顺序。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教学重点理解6-9各数的含义,并且能够正确的书写各数。教学难点经历6~9各数的抽象过程,正确理解6~9各数的含义。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1、谈话: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瞧,它是谁?(电脑演示可爱的动物“狗贝贝”及带来的数字娃娃)数字娃娃依次出示,并让学生根据出示的数练习认数、读数。2、瞧,这些数字娃娃多粗心呀!连队伍都没有排好,谁能把它们从小到大排排队?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数的顺序。3、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袋漂亮的玻璃珠,同学们每人抓一次,看你抓到了几颗?引导学生初步接触6~9。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1、认识6~9。 (1)提问:(课件出示:屏幕中有老师带领学生做套圈游戏)同学们,你观察到什么?小组交流。通过学生汇报得到:6名学生、7个人、8个套圈、9个套桩。(2)你能伸出6根手指给同桌看看吗?(3)在计数器上分别拨出6、7、8、9个珠子,小组里互相看看拨得对不对。\n| (4)从学具盒中分别找到这些数字卡片。教师说数,学生举相应的数字卡片。组长说数,组员举数字卡片。2、学写6~9。  提问:我们认识了6、7、8、9这4个好朋友,你觉得它们像什么?怎样把它们写好呢?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独特的记忆方法。教师重点指导写数的方法,先讲清起笔、运笔,再临摹写在21页的田字格里。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谈话:今天我们的老朋友“狗贝贝”又给我们介绍了它的新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电脑课件出示鲨鱼、金鱼、虾、蟹)数数它们分别有多少?并把它们的数量写出来。你要写对了,它们就会吐泡泡向你表示感谢呢! 学生各自写数,写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写得是否正确,是否认真。2、“想想做做”第2题涂色游戏:看到相应的数,就在下面相应数量的圈里涂上颜色。学生涂色后在小组里互相检查。3、“想想做做”第3题谈话:下面我们做画图形的游戏,看数继续画,明白题目的意思吗?各自在书上画。学生画好后提问:你画了几个△、几个□、几个○?四、总结评价,归纳学法提问: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高兴吗?你们每个同学都很认真。你学到了哪些本领?同伴给你什么帮助?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n|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内容认识6-9练习课(教材第22~23页“想想做做”的第4-9题。)课时第八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数学学习素材和前面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6~9,加强6~9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练习,掌握6~9的顺序。2、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初步的数感。3、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能够运用数,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6-9各数的含义。教学难点熟练书写6-9各数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数字?学生:6、7、8、92、教师板演写6-9各数,并相机强调每个数的书写要点。3、在田字格上练习写6~9。二、进行练习1、填一填、读一读。(“想想做做”第4题)课件出示题目,说说已经填了哪几个数,还有哪几个数没填?学生在书上□里填数,填好后组织反馈。 按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顺序分别读一遍。 回答比8小的有哪几个?比7大的有哪几个?体会直线上的数,越往左越小,越往右越大。2、“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观察尺上的数,说说哪些数是今天认识的。说说5离8近些还是离1近一些?回答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再让其他同学说说有没有道理。 3离0近些还是离6近些?3、“想想做做”第6题。\n|  讲述:“狗贝贝”对每一位同学都很满意,它为每个小组拉了一车水果作为奖励,(出示第6题图)观察,依次理解每个问题,并反答案写在书。学生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数出来的。4、“想想做做”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5、“想想做做”第8题。先让学生填写结果,再说说是怎样比出来的。(1个苹果对1个梨,苹果还多出4个,说明苹果比梨多4个,梨比苹果少4个)6、游戏。  教师先选一组示范:第6个同学举手,前面8个同学向左转,第7个同学蹲下等。以小组为单位排队,选出发令员提出要求,学生分组活动。7、“想想做做”第9题:练习写6-9。三、总结评价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每个同学都很认真,对6-9这四个数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希望课后能多练习写这四个数\n|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内容认识10(教材第23页的例题及23-24页“想想做做”的第1-7题。)课时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产生数数的欲望,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认、写10;理解10以内数的顺序;了解10的实际含义,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孕伏10个一就是1个十的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好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数字10,并了解10的实际含义教学难点初步了解10个一是一个十。教学具准备小棒、直尺图等,学生准备学具盒。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讲述:我国是一个各民族兄弟姐妹团结和睦的大家庭。瞧,各族小朋友正在跳舞呢!(教学光盘出示主题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观察这幅图来学习数学知识。二、自主探索1、提问:图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跳舞?数给同桌听。让一个学生上台数,其他学生对此作评价。2、实物操作。 讲述:假如图上的每个小朋友用一个小圆片来表示,那你要拿出几个小圆片?把你们准备好的圆片动手摆摆看,摆好后让学生上台演示,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教统计做对的人数。\n|3、拓展应用。讲述:小朋友已经认识了10,你能用10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教师巡回检查,并奖励表现好的小组一颗“智慧星”。4、写10比赛。讲述:老师知道小朋友的小手一定很痒了,很想动手写写10吧!别急,先看清10,说说你会怎么记住这个10。 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强调10在日字格中的写法。5、小结。小朋友爱动手又爱动脑,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认识了谁?教师板书课题:10的认识。三、巩固深化1、“想想做做”第1题(认数、数数)。 讲述:这儿有把尺子,试着把这些数读给同桌同学听一听,好吗?说说你有几种读法。学生读后讲述:数数可以顺着数,倒着数。检查顺数、倒数的情况。2、“想想做做”第2题。 讲述:翻开书第24页,看看辣椒哥哥叫你们干嘛?学生按要求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互相检查后,教师讲述:通常把10根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10个一就是1个十。再出示一捆铅笔,问有几枝,让学生当众数数。3、“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第3题图,讲述:图上画了山楂和一双手,下面有个田字格,你说这是什么意思?学生:让我们数出山楂的个数和手指的根数。让学生仔细数一数,再把数出的数写在田字格里。(强调书写格式)反馈:你是怎么数的?你为什么这样数?(2个2个地数、5个5个地数比较快)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按要求在书上写数,注意每两个数之间空1格,比一比谁写得好。写好后,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5、“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鸭,填在括号里。提问:从左边数起哪几只小鸭戴帽子?从右边数起呢?6、“想想做做”第6题。先让学生复习>、<,口头比较两数的大小,再在书上独立完成,做完后说说为什么这样做。\n|7、“想想做做”第7题。  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后组织反馈。四、总结评价谈话:怎么样?唱歌、跳舞、玩游戏、做智力题、吃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第五单元:认数(一)教学内容练习二(教材第25页练习二第1-6题。)课时第十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初步形成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3、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10以内数的实际应用价值,增强数感,发展思维。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教学难点同上教学环节\n|一、复习回顾回顾10以内的数,着重在6—10的数。让学生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完成第1题。二、进行练习1、第2题:学生独立填数。填好后,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读一读。提问:比6大的数有哪些?比6小的数有哪些?3接近1还是接近10?……你能学着老师也来提出问题考考老师和同学吗?2、第3题:给学生读题,再让学生说说题目的意思。独立完成,再交流。3、第4题:读一题,做一题,注意分清第几盆花与第几盆有几朵花。注意进一步体会左、右方位的不同4、第5、6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充分交流。强调有条理的思考,答案不是唯一,但答案只要填一个。三、总结评价说说练习后有什么收获。\n|第六单元:认物体教学内容认物体(教材第26页的例题,第27页“想想做做”的习题。)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搭一搭、分一分、看一看、摸一摸来辨认物体,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与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3、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以及与人合作的意识,发展初步的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教学难点正确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教学具准备积木、学具盒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1、出示一组建筑物的图片:故宫、赵州桥、东方明珠电视塔、凯旋门、世贸大厦。2、讲述:这些壮观美丽的建筑都是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杰作,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你们羡慕吗?想不想也造一幢?我们来做一回小小建筑师,造一幢你喜欢的房子,好吗?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1、搭积木。 讲述:取出你们的积木,小组合作搭一搭。注意哪些容易搭牢,哪些不容易搭牢。 小组完成后推荐一个展示作品,并说说用了怎样的积木块拼搭的。2、分一分。\n| 讲述:我们的小设计师真棒!如果老师请你把这些积木分分类,你打算怎样分呢? 小组合作分一分。 学生合作探索,边分边把自己的想法跟同学交流。 提问:小朋友把它们分成了几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呢? 学生交流分的结果及想法,逐步达成共识,分成四类。3、识形体。 引导:我们来看一看、摸一摸这些积木,(一起感知长方体)我们把这一类形体叫做“长方体”,(出示立体图形)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积木。 学生认识长方体的名称和图形,取出相应的积木。 引导:你想给另外的几类积木分别取个名称吗? 学生大胆猜想并认识“正方体”、“圆柱”、“球”。 讲述:闭上眼睛在脑子里画一画这四个图形。现在老师说一个名称,请你拿一个积木,行吗? 学生动手拿一拿、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相互试一试。 教师检查学生交流的情况。4、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玩了积木,你能告诉大家你从积木中得到了什么新知识吗?顺着学生的回答得出课题“认物体”,并渗透美育。三、巩固认识,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南瓜博士觉得小朋友非常聪明,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就是书上“想想做做”的第1题,请你帮它们找朋友,连一连。另外,南瓜博士还提了一个问题:“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朋友吗?” 学生完成后再交流,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举出各种形体的实物,比比谁说得好。 讲述:看来,积木有不同的形状,我们周围的好多物体都是它们的朋友呢!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会有更多的发现。2、“想想做做”第2题。讲述:这儿有一堆积木,看看都有些什么形状?(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步出示表格)请同桌合作,找一找、数一数分别有几个,填在书上。同桌一起完成,交流时教师演示分类,学生一起统计验证。\n|3、“想想做做”第3题。讲述:看了这一排积木,你有什么想法?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相检查、交流,统计一下正确的人数。4、议一议。如果再让大家搭一幢房子,你比较愿意选择哪些形体的积木?为什么呢?学生结合形体的特征、外观等各抒己见。四、总结全课今天大家的设计非常棒!将来肯定会是个好建筑师。请你谈谈这节课又知道了什么新知识,增加了什么新本领,好吗?学生交流懂得的知识和自己的心得。\n|第六单元:认物体教学内容实践活动:有趣的拼搭(教材P28—29)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滚一滚、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球、圆柱,感知这四种形体的特征。2、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判断能力。3、通过小组形式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具准备1、4快滚板,4套积木;2、完全一样的长方体积木、正方体木快、乒乓球、圆柱各10个;3、4种形体模具;4、准备一个智慧袋,里面装有4种形体各10个;5、一个挖空的木版教学环节一、复习引入1、复习师:在“认物体”这节课上,我们认识了4个好朋友,它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模具,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引入师:今天,我们要通过活动继续研究这些形体,看看它们有什么特征。全班分为4组进行活动,每组选一种形体作为本组的代表。哪个小组爱动脑、合作好,就从老师的智慧袋里摸出代表这组的一个形体,记一分,最后比一比哪组得分最多。\n|二、活动安排1、滚一滚师:老师这儿有个滚板,如果让这4种形体同时从上滚下来,小朋友们猜猜看,哪个会滚得快些?哪个会滚得慢些?不管学生预想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教师先不给予评价,让各小组进行活动,学生通过滚一滚、看一看可以发现:球和圆柱滚得快一些,长方体、正方体滚不起来,只能从滚板上慢慢滑下来。再让学生通过讨论、思考,说一说为什么球和圆柱滚得比较快,而长方体、正方体却不行呢?2、堆一堆发给每组10个相同的形体,堆一堆,看哪组堆得稳、堆得好。活动后,对堆的结果进行评讲: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比较顺利,而圆柱组与小球组未能堆成功。师:正方体组与长方体组堆得好,而圆柱组与小球组堆得不好,所以我们要给正方体、长方体组各加一分,同意吗?学生思辩:圆柱组与小球组之所以没能堆好,不是小组合作得不好,而是材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再让小球组、圆柱组分别与长方体组、正方体组交换材料,再次进行活动体验。3、说一说通过滚一滚、堆一堆的活动,学生已初步感知了四种形体的特点,再让学生说说这四种形体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得到了运用。如:汽车轮子的形状近似圆柱,为什么不把轮子做成正方体呢?盖房子的砖头是长方体的,为什么不做成球的形状呢?……4、猜一猜让这四种形体中的一种从窗口中露出它的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这会是哪种形体5、搭一搭学生分小组搭一搭,比比哪组搭的快搭得好。评讲时,可以让学生说说选择积木的理由。如房子为什么选择长方体或正方体,车轮为什么选择圆柱体等等。6、数一数:如图P27数一数。\n|这三幅图的出现是按由易—难的层次安排的。在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从左往右,从上到下地数。三、总结全课统计各组得分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综合性评价:(1)是否有很好的合作意识;(1)是否敢于与老师进行辩论;(3)是否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n|第七单元:分与合教学内容2-5的分与合(教材第30页例题、“试一试”及第31页“想想做做”。)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教学重点掌握2—5的分与合。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教学具准备、学具盒教学环节一、引入1、谈话: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指名示范,但动作比较快)   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再指名示范)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生: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n|3、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二、展开1、(将左手的大拇指弯曲,伸直其余四指,手背对着自己)请小朋友像老师这样竖起你的左手,现在有几个手指竖着?(齐答4个。)你能把自己竖着的4个手指分成两部分吗?(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板画简笔画)把4个手指分成1和3。把4个手指分成2和2。把4个手指分成3和1。2、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3、现在请小朋友将左手反过来,手掌心对着自己再看一看,刚才是4分成了3和1,那么现在你看到4分成了几和几了?(4分成了1和3)分法没有变,怎么看到的结果却不一样了呢?因为手反过来了。刚才3在左边1在右边,现在1在左边3在右边。第二种分法呢?(还是2和2)师:为什么还是2和2?(因为原来左边是2、右边是2,所以反过来看是一样的。)4、小朋友们真聪明!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分法。再请小朋友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呢?   (1和3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5、光盘出示例题主题图,说说4个桃放在两个盆里,可以怎样放:生把结果填在书上,再组织反馈。6、(伸出左手五指)小朋友的一只手共有几个手指?下面就请同桌的两个人一起来分手指,想5的分与合。交流后组织反馈: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3和2,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1和4。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可以分成4和1。……7、完成“试一试”。\n|三、拓展1、 完成第1题。(1)自己说说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2)完成书上练习。(3)请学生说出分与合。2、 游戏:出圆片。(1)教师出圆片,让学生自由出圆片,然后再说出来两个圆片合起来是几?如:师:我1,生:我出2,2和1合起来是3。(2)说一说其他的数。(3)同桌玩玩说说。(4)如果不摆,拍手说。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3、 完成第3题。(1)出示玩具卡车:看谁最聪明,在卡车的窗户上写出最合适的数。(2)学生自己填写,教师巡视。(3)请学生将自己填写的读给大家听。(4)找规律:有没有什么规律?4、 给太阳花装叶子。(1)谁能选一选,说一说?(2)每个信封里有两朵太阳花,每朵花两片叶子,还多一片,放在桌子上,把叶子粘在花柄上。四、总结全课1、学习了什么?2、说说我们学习的分与合。\n|第七单元:分与合教学内容6、7的分与合(教科书第32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3页“想想做做”第1~5题。)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6和7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2、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和综合思维方法的熏陶。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6和7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6和7。教学难点正确把6和7进行分与合。教学环节一、导入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2-5的分与合,谁来说一说2、3、4、5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2、3、4或5?我们在研究4和5的分与合时是用什么办法研究的?今天我们就用同样的办法来研究6和7的分与合。(板书课题)二、新授1、教学6的分与合。(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6个大苹果,老师想把他们放在两个篮子里,可以怎么放呢?请同学们用圆片摆摆看。(2)发表意见。如:6个苹果可以分成左边2个,右边4个。(3)教师板书:也就是说6可以分成2和4。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4)看到这个,你马上就会想到什么?\n|(5)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6)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他的分法写出来。(7)齐读6的组成。2、教学7的分与合。(1)请小朋友将7个圆片分成两部分,有几种分法呢?(2)教学方法同6的分与合的教学方法,只是从实物过度到了点子。(3)看黑板把7的分成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1、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教师将点子卡片贴在黑板上。(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谁合起来是6。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X和X组成6。(3)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4)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2、 完成第2题。(1)教师将白云卡片贴在黑板上。(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谁合起来是7。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X和X组成7。(3)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4)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3、 完成第3题。(1)这道题目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师:2和4组成几?生:2和4组成6。4和几组成7?生:4和3组成7。(2)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3)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4、 完成第4题。(1)先让学生想一想:螃蟹身上的3个数是什么关系?(2)教师进行说明:螃蟹腿上的两个数合起来要是螃蟹身上的数。(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4)集体订正。\n|(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四、全课小结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叙述: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茄子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教师先与学生猜,同桌之间再猜)第七单元:分与合教学内容练习三(教材第34页练习三第1-5题。)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有关数的分与合的理解,帮助学生记忆2-7各数的分与合。2、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3、在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操作的习惯。教学重点加深理解2-7各数的分与合。\n|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1-7的数字卡片教学环节一、导入1、前两节课,我们学了哪些数的分与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分别说说这些数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这个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与合的情况。二、进行练习1、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1)课件依次出示分草莓的图,学生说说把草莓分在2个盘里,可以怎样放?(2)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演示。(3)根据演示的情况,让学生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几。(4)鼓励学生说说有没有其它的分法,表扬按顺序说的小朋友,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由一种分法想到另一种分法的。2、完成第2题。(1)课件出示第2题图。(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风筝后面的每一节都要合成7)(3)学生在书上填写。3、“对口令”游戏,完成第3题。(1)学生拿出准备的数字卡片。(2)组织游戏活动:师生练习:师说一个数,同桌的两个学生先后出示卡片,使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老师说的那个数。(指名几组同学进行练习)同桌练习:同组两人先约定一个数,再先后出示卡片,看卡片上的数合起来是不是等于约定的那个数。4、完成第4题。(1)课件出示第4题图。\n|(2)请小朋友说一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花上的数合起来是花盆上的数,花盆上的数可以分成两朵花上的数)。(3)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4)集体反馈,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或几和几合成几。5、完成第5题。(1)出示第5题图,说说哪幢房子高,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独立填数,看看谁填的最合理。(3)反馈,表扬按顺序填的小朋友,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填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填?(4)小结:我们在填写时,左边的数要按顺序填写,可是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第七单元:分与合教学内容8和9的分与合(教科书第35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6页“想想做做”第1~5题。)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n|1、让学生经历8和9的分与合的探索过程,知道8和9各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或9。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继续接受分与合的数学思想,接受分析和综合的思维方法和对立与统一观点的熏陶。3、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8和9各能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8和9。教学难点正确把8和9进行分与合。教学环节一、复习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2-7的分与合,谁能说一说7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哪两个数能合成7?(指名回答)大家再回想一下,我们在研究7的分与合时是用什么办法研究的?今天我们仍然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8和9的分与合。(板书课题)二、新授1、教学8的分与合。(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8个圆片,老师想把他们分开,可以怎么分呢?请同学们用圆片摆摆看。(2)发表意见。如:8个圆片可以分成左边2个,右边6个。(3)教师板书:也就是说8可以分成2和6。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4)看到这个,你马上就会想到什么?(5)还有没有其他的分法呢?(6)用同样的方法把其他的分法写出来。(7)齐读8的组成。2、教学9的组成。(1)教师启发学生如果没有圆片,你能够说出9的分成吗?(2)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3)发表意见,能否一次多说几个呢?(4)、教师将9的分成板书。\n|(5)将9的分成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三、巩固新知1、完成第5题。(1)让学生拿出圆片代替红花。(2)每次移动一个,说说8可以分成几和几?边摆边说。要求说完整话:“8可以分成1和7,1和7组成8。”(3)先找学生黑板示范。(4)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摆说说。(5)将分得的结果填写到书上。让学生体会有序的思考。2、完成第6题。(1)让学生拿出硬币代替贝壳。(2)每次翻一个,说说9可以分成几和几?边摆边说。要求说完整话:“9可以分成2和7,2和7组成9。”(3)先找学生黑板示范。(4)让学生自己动手摆摆说说。(5)将分得的结果填写到书上。让学生体会有序的思考。3、完成第7题。(1)这道题目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2)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3)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4、完成第8题。(1)先让学生想一想:中华结上面的一个数和下面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2)教师进行说明:中华结下面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上面的数。(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4)集体订正。(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四、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七单元:分与合教学内容10的分与合(教材第3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3题。)课时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得出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及哪两个数能合成10,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教学重点掌握10的分与合,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难点同上教学环节一、复习1、复习数的组成。2、对口令,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   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二、新授1、教学10的组成。(1)媒体演示:有一串珠子,其中的一个被涂上了红色。(2)问:这里一共有几个珠子?有几个红色的?几个没有涂色的?(3)也就是说10个珠子分成了1个红色的和9个没有涂色的,那么也就是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4)看到这个,你马上想到了什么?(5)齐读10的组成。\n|(6)让学生涂色,要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串已经涂了一个红色,思考第二串应该涂几个红色?第三、第四、第五串又应该涂几个红色?应该从哪边涂起?然后独立有序的涂色,并且按照涂色的结果依次填写10的组成,再联想相应的另一种说法,完整地认识10的组成。如:同学们,到了第2串了,应该涂几个红色的?和学生共同完成涂色。(教师媒体演示)。让学生数一数,几个红色的?几个黄色的?10可以分成几和几?(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再说说由此你想到了什么?以下按这种方法进行。2、将10的组成完整地说一便。先说给老师听,再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三、巩固新知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卡片。(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是10。找到以后把两张卡片举起来,并且说给小朋友听:X和X组成10。(3)请其他小朋友当裁判。(4)多找几名小朋友进行游戏。2、完成第2题。(1)先让学生想一想:火车头上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2)教师进行说明:火车车厢上下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火车头上面的数。(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4)集体订正。(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3、完成第3题。(1)这道题目可以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练习,如师:谁是3的好朋友?(2)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四、总结全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n|第七单元:分与合教学内容练习四(教材第38-39页练习四第1-7题。)课时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记忆8-10各数的分与合,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8-10各数的分与合的理解。2、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数的分与合的适应合理作出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思考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习惯。教学重点加深对8-10各数的分与合的理解。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具准备数字卡片、教学环节一、导入1、复习数的组成。2、对口令游戏: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二、进行练习1、 完成第1题。(1)说一说:X个蘑菇,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以怎么放?先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再跟老师说一说。(2)用圆圈代表蘑菇,在盘子里画一画。\n|(3)画好后把分的结果填写好,并且说说,几可以分成几和几?2、 完成第2题。(1)将学生分成小组。(2)让其中的一人想好7的一种组成,在心里记住,然后让其他的几个小朋友猜,直到猜对为止。(3)这道题目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愉悦,还可以练习组成。3、 完成第3题。(1)这道题可以用师生游戏的形式进行。(2)教师举起一张数字卡片,让小朋友也举卡片,并且说出数的组成。如:教师举出数字8,学生如果举的是3和5,学生就可以站起来说8可以分成3和5,也可以说3和5组成8。教师可以多进行几次。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4、 完成第4题。(1)先让学生想一想:向日葵花上面的一个数和下面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2)教师进行说明:向日葵叶子上面的两个数合起来正好是花朵上面的数。(3)让学生将数字填写在书上。(4)集体订正。(5)读给旁边的小朋友听。5、 完成第5题。(1)教师讲明题意。(2)小组合作,找一找,哪两只小蚂蚁可以住在一起?(3)发表意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问题的解决。(4)尽量让学生多想出几种答案。(5)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6、完成第6题。(1)首先要让学生明白题目的要求。(2)尽量让学生有序地填写。(3)集体订正。7、完成第7题。尽量课内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完不成可以作为作业。\n|三、总结评价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5以内的加法(教材第40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41页“想想做做”)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景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并能用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教学重点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教学环节一、复习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二、展开1、教学例1。(1)媒体出示主题画。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①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过来几个?那么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n|②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过来2个,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③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④   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⑤   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3)教学加法的含义。①   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又来了2个人,一共有5个人,象这样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②   把3个和2个合起来就把3和2加起来,就在3和2的中间加上一个加号(师板书)。③   “+”这个符号叫做加号,就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在这里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的意思,3和2合起来是5,就在“3+2”的后面写上“=”号,表示是的意思。④   像这样的有加号的算式就叫做加法算式。⑤   齐读这个加法算式。⑥   这个算式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2、教学例2。(1)媒体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3)说出图意:先走过来1个小朋友,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朋友。(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那么1加2等于几呢?3、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号,还知道它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几加几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的意思。三、拓展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有3只小鸡,1只母鸡,一共有3只鸡。(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n|2、完成第2题。(1)先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2)在书上填写得数。(3)集体订正。3、完成第3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有2个蘑菇,又采来1个,一共有3个蘑菇。(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4、完成第4题。(1)首先让小朋友看清图意。(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说出不同的算式。(3)只要符合,都要鼓励。四、总结全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5以内的减法(教材第42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43页“想想做做”)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并能用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小棒教学环节一、引入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3、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3+21+42+21+12+34+11+21+3二、展开1、教学例1。(1)媒体出示主题画。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n|(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①   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走了几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②   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5个小朋友在浇水,又走了2个,现在还剩下3个小朋友。③   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④   让学生试着自己将图意复述一遍。⑤   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3)教学有0的减法的含义。①   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3个都走了,没有小朋友了,象这样从3个中去掉3个,我们就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②   教师板书:3-3③   最后剩下几个小朋友?得数是几?齐读这个加法算式。这个算式就表示从3中去掉3,就是没有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2、教学例2。(1)媒体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3)说出图意: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5朵花。(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几朵花?那么5加0等于几呢?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算式中有0的加法和减法,如果一个数再减掉这个数,得数就是0;如果一个数加上0,得数还是这个数。三、拓展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左边有0个桃子,右边有4个桃子,一共有4个桃子。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2、完成第2题。(1)先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n|(2)在书上填写得数。(3)集体订正。3、完成第3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1只,还剩4只;飞走3只,还剩2只;飞走5只,还剩0只。(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4、完成第4题。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体会。横着比一比,从三道算式能知道什么?再竖着比一比,从四道算式中能知道什么?5、完成第5题。(1)首先让小朋友在书上直接写得数。(2)读出算式和得数6、完成第6题。(1)让学生随便填写。(2)发表意见,只要正确,都要肯定。四、总结全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有关0的加、减法(教材第44页例题和“想一想”,完成第44-45页“想想做做”第1-6题)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够正确计算5以内有关0的加、减法。2、发展学生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理解5以内有0的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有0的加减法。教学环节一、引入1、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黑板演示)2、其他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10以内数的分与合的练习。如师:4和4组成几?生:4和4组成8。5和几组成9?生:5和4组成9。教师可以多说几个,让学生进行口答,也可以小朋友之间进行练习。3、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二、展开1、教学例1。(1)媒体出示主题画。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有些什么?有几个?(2)和学生一起分析图画。同学们,图上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后来又走了几个?那么现在还剩几个小朋友呢?\n|教师再将图意复述一遍: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水,后来3个都走了,现在没有小朋友了。教师带领学生将图意复述几遍。多找几名学生将图意复述一遍。(3)教学有0的减法的含义。小朋友,原来有3个人,后来3个都走了,没有小朋友了,象这样从3个中去掉3个,我们就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教师板书:3-3最后剩下几个小朋友?得数是几?齐读这个加法算式。这个算式就表示从3中去掉3,就是没有的意思。(让学生复述几遍)。2、教学例2。(1)媒体出示图画。(2)明确图意。(3)说出图意: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5朵花。(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左边有5朵花,右边没有花,一共还是几朵花?那么5加0等于几呢?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算式中有0的加法和减法,如果一个数再减掉这个数,得数就是0;如果一个数加上0,得数还是这个数。三、拓展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左边有0个桃子,右边有4个桃子,一共有4个桃子。(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2、完成第2题。(1)先让学生摆小棒,边摆边说。(2)在书上填写得数。(3)集体订正。3、完成第3题。(1)让学生明确图意。(2)说出图意:原来有5只小鸟,飞走1只,还剩4只;飞走3只,还剩2只;飞走5只,还剩0只。(3)让学生跟旁边的小朋友说几遍,再跟老师说。\n|(4)在书上填写。(5)将算式读一遍。4、完成第4题。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体会。横着比一比,从三道算式能知道什么?再竖着比一比,从四道算式中能知道什么?5、完成第5题。(1)首先让小朋友在书上直接写得数。(2)读出算式和得数6、完成第6题。学生在书描写,老师进行个别指导。时间来不及,可作为作业。四、总结全课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练习五(教材第46-47页第1-5题)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口算卡片练习: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二、进行练习1、第1题。(1)课件依次出示第1题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每题要说清楚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2)让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3)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2、第2题。(1)课件出示第2题图,引导学生弄懂题目的意思。提问:怎样可以知道小鸡的家在哪里呢?让学生理解:先要算出小鸡口衔的算式的得数,再把这些算式与相应的房子连起来。\n|(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3)集体反馈,课件进行演示。3、第3题。(1)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写出结果。(2)比较,说说每组中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第一组重点体会:一个数加0和一个数减0都得原来的数。第二组重点体会:看清运算符号并认真计算的重要性。第三组重点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得数不变。4、第4题。(1)课件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2)教师示范提问:有三个小朋友在跳绳,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3)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后进行交流。(4)根据图上画的,你还能提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5)学习第二幅主题图。可以直接让学生提问。5、第5题。让学生先在书上描一描,并写出结果。再在写字本上独立写一写。时间不够,可安排作业。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八单元:加和减(一)教学内容教材第48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48-49页“想想做做”课时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植树活动吗?植树不公能绿化我们的家园,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朋友来植树的情况吧。2、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二、探究理解1、教学例题。(1)观察情境图: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排队先来的有几人?推工具车来的有几人?帮助学生整理:图中的小朋友们来植树,5人是排队先来的,1人是推工具车来的。  白菜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2)引导列式:问: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怎样列式呢?学生交流列式,根据学生的列式板书:5+1=问:6+1等于几呢?教师完整板书:5+1=6,学生齐读算式。\n|问: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5个先来的小朋友)1又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1个小朋友)为什么用加法算?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就是把5个先的小朋友和1个推工具车的小朋友加起来。”问:再想一想,求一共有多少人,还可以怎样列式?或如果反过来,用这1个小朋友加上这5个小朋友,可以吗?(板书:1+5=6)(3)观察比较:问:仔细观察两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它们的得数都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要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来的1人和排队来的5人合起来,也可以把排队来的5人和推车来的1人合起来。列出的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5+1=6。2、教学“试一试”。(1)出示辣椒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意:左边有3个青辣椒,右边有4个红辣椒。(2)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你能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吗?(3)学生列式计算,指名反馈交流:教师板书:3+4=7  4+3=7(4)提问:算式3+4=7表示什么意思?你在列这个算式时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算式4+3=7表示什么意思?你又是怎样观察的?3+4和4+3得数都是7,为什么?(5)齐读两个算式。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指导学生摆圆片,一名在黑板上摆,其余自己在课桌上摆。   第一题:先摆4个黄色的圆片,再摆2个红色的圆片。(2)看着圆片,列算式。看到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外一个算式吗?(3)学生在书上填写。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4)反馈交流。(板书:4+2=6  2+4=6)\n|(5)4+2和2+4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出的得数6都表示什么?(6)同样的方法摆第2题。(板书:2+5=7  5+2=7)2、完成第2题。这几题,你能不摆圆片算出来吗?可以在脑子里想一想怎么摆。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是怎样算的?即时板书:6+1=7  1+6=7  3+3=73、小结:结合板书,让学生观察后说说今天学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4、完成第3题。(1)看图,说说图意。(2)给小青蛙找家,找到了就连起来。(3)反馈:说说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有哪些?得数是7的加法算式有哪些?5、完成第4题。(1)学生按组计算后,交流结果。(2)每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如果记住了4+1=5,怎样想出4+2=?、4+3=?6、完成第5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2)游戏:三人一组,分别扮演大象、松鼠和老鼠,看哪组说的算式多。老师先扮大象,再选两位学生进行示范。报一个数字6,学生说出得数是6的算式。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游戏。7、完成第6题。(1)先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蜜蜂,思考可以把这些蜜蜂分成两部分,有哪些分法?(2)你能写出多少个算式?怎样写不容易漏掉?8、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书写,老师巡视指导书写格式。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50-51页“想想做做”第1-7题课时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植树情境,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掌握6、7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2、进一步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初步体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3、 进一步加强加减法算式书写的练习,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有关6、7的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学生准备数字卡片。教学环节一、引入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请学生口算。2、开火车。二、展开1、教学例题。(1)出示主题画,让学生观察:图画上画了什么?有几个?(2)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原来有7棵树,已经栽好了3棵,还有4棵没有栽。(3)教师先带领全班小朋友说,再找小朋友说,最后让小朋友互相说。(4)教师边说边板书:61问:原来有7棵树,已经栽好了3棵,还有几棵没有栽,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5)7-3等于几呢?\n|(6)我们刚才是用这所有的树木减掉已经栽好的,如果老师反过来,用所有的树木,减掉没有栽过的,可以吗?(7)仔细观察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8)教师小结:一个数减掉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减掉另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2、教学“试一试”。(1)首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2个。(3)教师媒体演示:虚线,表示去掉的意思。(4)教学大括号的意义:同学们,这条虚线就表示去掉的意思,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5)将这到图画应用题完整地说一遍: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几个?(6)让学生将这到图画应用题试着说一说。(7)列式计算,教师板书:7-5=2这是去掉左边,如果是去掉右边呢?(8)教师小结:同学们,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做图画应用题。图画应用题中有也有虚线: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的意思。三、拓展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课件出示依次第1题图,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2)组织交流,说出填写的算式,并说说每组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提示:看到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外一个算式吗?(3)集体订正。2、完成第2题。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说说每个算式你是怎样算的,(从7-6=1想7-1=6)3、完成第3题。(1)课件出示第3题图,提问:树上有几个家,白菜老师问小鸟应该飞回哪个家,我们可以怎样看?(指名回答)(2)学生把小鸟与飞回的家用线连起来。(3)反馈交流。4、完成第4题。\n|(1)学生独立计算,把答案写在书上。(2)比较每组中三个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说说得数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这样变化。5、完成第5题。(1)课件演示游戏玩法。(2)组织学生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进行游戏。6、完成第6题。(1)说一说7只蜻蜓可以分成哪两部分?(2)你能写出几道减法算式?(3)交流反馈。说出所有7减法几的算式。(4)补充6-□=□。四、总结全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练习六(教材第52-53页第1-8题)课时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练习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口算卡片练习:开火车,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二、进行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1、2题。(1)教师将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2)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加起来等于6,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3)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4)再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减等于7,并且说出两个算式和得数。(5)先让学生对老师说,之后学生互说。(6)教师拿出两张卡片,用大数减掉小数,让学生说出得数。2、完成第3题。(1)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时间2-3分钟。\n|(2)反馈了解完成了几题,有没有全部做对,错了几道题。(3)和学生一起分析错例。3、完成第4题。(1)课件出示第4题,学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2)学生独立连一连。(3)汇报交流,老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进行演示和评价。4、完成第5、6题。(1)课件依次出示两题的主题图,让学生说出图意。(2)让学生看着图画列出两到算式,写在书。(3)汇报交流,说说每题列出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4)集体订正。5、完成第7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说说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2)师:这道题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3)要求一共有多少也就是求总数,用什么方法计算?(4)让学生口头列出算式,再进行汇报交流。(5)师:看了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6、完成第8题。(1)找规律: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说说每根线上排列的物体的形状,看一看,每一串形体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2)教师和学生共同读一读这些形体,发现规律。(3)猜一猜:1号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形状?(4)让学生独立发现2号、3号盒子里物体的形状,并进行交流。(5)反馈,交流正确答案。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得数是8的加法与8减几(教材第54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54-55页“想想做做”)课时第八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初步掌握8的加法与8减几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2、让学生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更加喜欢学习数学。教学重点正确计算8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根据图意写出四个有联系的算式。教学环节一、复习口算,开火车。(口算卡片出示)二、探究理解1、教学例题。(1)出示主题画,让学生观察:图画上画了什么?有几个?(2)引导学生说完整话:有5个小朋友在游泳,有3个在岸边,一共有8个小朋友。(3)先带领全班小朋友说,再找小朋友说,最后让小朋友互相说。(4)要想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游泳,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看到这个算式,你马上想起来哪个算式了呢?齐读算式。(6)我们刚才是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的,如果老师反过来,知道了总共有8个小朋友,在水中游泳的有5个,求在岸边的有几个,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为什么?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n|板书:8-3=5如果知道了总共有8个小朋友,在岸边的有3个,求在水中游泳的有几个,你会求吗?把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板书:8-5=3(7)仔细观察四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教学“试一试”。(1)媒体出示图画。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画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看着图画列一道加法算式吗?(2)看到这个加法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一个加法算式吗?(3)如果知道了总数,你能列一道减法算式吗?(4)看到这个减法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一个减法算式吗?(5)齐读四道算式。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仔细观察图画,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2)如果让我们列两道加法算式,你会吗?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在把算式写在书上。(3)如果让我们列两道减法算式,你会吗?先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在把算式写在书上。(4)齐读四道算式。2、完成第2题。(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数字。(2)让学生想一想,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8?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3)说给全班的小朋友听。3、完成第3题。(1)课件出示确目,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2)汇报交流,集体订正。4、完成第5题。(1)问: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谁能完整地说一遍?\n|(2)求走了几只是求总数还是求一部分?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在书上填写。四、总结全课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得数是9的加法与9减几(教材第55页例题,56页“试一试”,完成第56页“想想做做”)课时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2、使学生根据一幅图画列出4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及相互关系的理解。3、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借助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9的加法和9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9的加法和9减几。教学具准备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圆片、数字卡片。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n|1、谈话: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喜欢哪些体育运动?2、导入:有一个班的小朋友,非常喜欢体育运动,他们组成了短跑队、长跑队、跳远队、跳高队、投掷队等等。看,跳高队的小朋友正在练习跳高呢。(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1)从图画上看,跳高的小朋友可以分成几部分?哪几部分?(指名回答)(2)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4道算式吗?先自己想一想,在书上写一写,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3)反馈:谁能把自己想到的4道算式说出来?指名回答,板书:8+1=9    9-1=8        1+8=9    9-8=1(4)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8+1=9表示什么意思?1+8=9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小结:两道算式都表示把没跳的人数和跳过的人数合起来,一共有9人,虽然8和1换了个位置,但结果都是9个人。(5)提问:谁能根据情境图说一说算式9-1=8表示什么意思?9-8=1又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小结:两道算式都是从总人数里去掉跳过的人数,就得到没跳的人数,去掉没跳的人数,就得到跳过的人数。   要把两部分人数合起来,就用――加法,要从总人数里去掉一部分,就用――减法。2、教学“试一试”。(1)摆圆片:拿出9个圆片,分成两堆,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但不能再分成刚才的1个和8个了,再写出4道算式。(2)学生自主分花片,写算式,老师巡视指导。(3)汇报交流不同的分法和算式。即时进行板书。(4)观察黑板上的算式,说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加法算式得数都是9,减法算式都是9减几)(5)提示课题。\n|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谈话:大家今天学得很认真,小蜜蜂飞来了,它想考考大家。课件出示第1题图,说说摆数字卡片的要求。(2)活动:选出两张数字卡片,使上面的数字相加等于9。(3)反馈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2、完成第2题。(1)谈话:小金鱼看到小朋友们成功解决了小蜜蜂的问题,也想和小朋友交朋友,它想让大家做减法题。(2)活动:选择一张数字卡片,说出9-□=□。(3)抽一个算式如9-6=3,说说是怎样想的。3、完成第3题。(1)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2)指名汇报交流,统计做对的人数。(3)集体订正。4、完成第4题。(1)出示第4题算式,提问:想一想,你能说出几道加法算式,几道减法算式?(2)同桌两人一人说加法算式,一人说减法算式。(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到的?怎样能有顺序地说了有的算式,不漏掉?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练习七(教材第57-58页第1-7题)课时第十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熟练进行得数是8、9的加、减法计算。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1、口算。(口算卡片)2、一图四式。(1)让学生将算式说给旁边的同学听。(2)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幻灯片上写出算式。二、进行练习1、完成第1题.(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卡片。(2)问:小朋友,黑板上的卡片,哪两个相加可以填写这个算式呢?□+□=8(3)让学生自由讨论后发表意见。让学生自己出卡片,说算式。(4)继续练习:□+□=9   8-□=□   9-□=□2、完成第2题.\n|(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4)集体订正。3、完成第.3题.(1)课件出示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2)出示白菜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小蜜蜂可以拉出哪些算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注意不要遗漏。4、完成练习四的第4题。(1)课件出示全部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的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一行得数都是8)(2)不计算,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打“√”。(3)交流:说说你是怎样通过比较作了选择的。(每组的两题都与第1题进行比较,进行估计)5、完成第5、6题。(1)课件出示第5题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些什么?有几个?要求什么?(2)提问:如果让你用图中的数量列算式你会吗?(3)让学生将自己想的结果填写到书上。(4)反馈交流,说说为什么用加法算?(5)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6题。6、完成第7题。(1)课件出示第7题,观察,说说要拼成的积木有几块?(2)下面的哪堆积木可以拼成上面的长方体?小朋友自己在书上数一数。(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数的。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教材第59页例题及“试一试”,完成第59-60页“想想做做”第1-6题)课时第十一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学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加深认识加法与减法的联系,并学会用学习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2、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绞架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重点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计算10的加法和10减几。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圆片、数字卡片。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1、口算:口算卡片练习。2、谈话导入:小朋友喜欢踢球吗?有一组小朋友正在进行足球比赛(出示例题主题图),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1)师:同学们,图上都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在球场上踢球?球场外有几个?一共有几个小朋友?(2)讨论:根据图画你能够列出什么算式?(3)发表意见。(4)通过百圆片,算一算,你说的算式得数是几?(5)教师板书:6+4=10-4=\n|4+6=10-6=(6)算一算:6加4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6加4等于几呢?同样,4加6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7)10减4等于几呢?你是怎么想的?同样,10减6等于几呢?(8)齐读四道算式。2、教学“试一试“。1)让学生抛花片,正面的有几个?反面的有几个?可以列出几个算式?2)让学生小组合作,抛花片。并且小组内把所得到的算式进行记录。3)发表意见。教师板书。4)教师根据学生所提供的一个算式写出其他的3个算式。5)问:如果没有花片,请小朋友看一看,还可以写出哪些算式?教师将没写的算式补充完整。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卡片,让学生找一找: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2)并且根据这个算式列出相应的3个算式。2、完成第2题。(1)教师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手中拿一张“10-”的卡片。(2)问:同学们,老师手中的卡片是几减,你能用老师手中的卡片减去黑板上的数吗,如:10-3等于7,谁还会说?(3)请学生到黑板上示范演示,表扬积极主动的小朋友。3、完成第3题。(1)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得数。(2)开火车汇报答案,统计全做对的学生人数。4、完成第4题。(1)谈话:你能有序地说出所有的加法算式吗?你能有序地说出所有的减法算式吗?(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5、完成第5题。\n|(1)提问: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小猴说了一句什么话?题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会列算式吗?(2)学生在书填写算式,反馈后共同订正。6、完成第6题。(1)谈话:谁先读题目中的第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些什么?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填写算式。(3)反馈交流,共同订正。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教材第61页例题和“试一试”,完成第61-62页“想想做做”第1-4题)课时第十二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n|教学重点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教学难点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学习“比一比”时,先比较哪根跳绳长,再比较哪个小朋友高,我们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这比用文字表示方便多了。2、导入:使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我们数学上经常使用符号。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用符号表示图画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学习如何通过计算解决这样的问题。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1)课件出示苹果图。(2)提问: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得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  如果把刚才的问题写下来,这些字要写好长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3)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课件出示括线)这叫括线,括线对着哪里,就表示哪里的东西,这里的括线就表示左边和右边的苹果总数。“一共有多少个?”不知道,要我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出示“?”)你们看,这样表示简单吗?(再指名说说括线和“?”表示的意思)(4)了解已知条件和问题:  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呢?(指名回答)已经知道了什么就是已知条件,要求什么就是问题。(5)提问:这道题谁会列式计算?(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3+5=8)2、教学“试一试”。(1)课件出示题目。(包括括线的问号)(2)提问:在这道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分别指名回答)\n|  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先小组讨论后再回答)(3)在书上列算式计算。(4)反馈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2)指名说算式,集体订正。(3)提问:左边一题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2、完成第2题。(1)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2)指名汇报交流,集体订正。(3)提问:右边一题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为什么用加法计算?3、完成第3题。(1)课件出示题目,指名说说图中的条件和问题。(2)学生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3)汇报交流,集体订正。4、完成第4题。(1)你能看出小鸡和小鸭哪个多吗?你是怎样看出来的?(2)学生在书上填空。(3)指名说出所填写的数,共同订正。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求未知加数(教材第62页例题,完成第63页“想想做做”)课时第十三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求未知加数的算式,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2、让学生积累把一个数凑成10的经验,为将来学习进位加作准备。3、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求未知加数的不同方法。教学难点正确求出未知加数。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1、口算:口算卡片练习。2、今天数学课,智慧爷爷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带来了一个盒子。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1)媒体出示装了苹果的盒子图。问:图中盒子里如果装满苹果,可以装几个?已经装了几个?还差几个?(2)教师进行说明:同学们,盒子里可以装10个苹果,我们已经装了8个,还有几个没有装的。(教师边说边板书:8+(  )=10)(3)如果不是我们已经算出来了,我们就不知道还有几个没有装,所以我们把没有装的,也就是不知道的这个数用括号括起来,表示不知道的意思。(4)这个算式就读做:8加几等于10。(5)通过图我们知道了还有2个没有装,也就是8加2等于10。(教师在黑板上填写。)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8加几等于10呢?小组讨论。\n|(6)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发表意见。(7)学生说的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分成回答。(8)思考:6+()=10,小朋友可以怎么想?发表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的都要进行表扬。2、延伸。(1)教师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在黑板上写上(2)找学生到黑板上将数字卡片铁到相应的位置,其他学生在书上填写。(3)集体订正。三、组织练习1、完成第1题。(1)看书上题目,明确要求:先画满10个图形,再填空。(2)学生独立在书上画图形填空。(3)指名说出每一行画了几个图形,(  )里填了什么数。2、完成第2题。(1)谈话:信鸽在天上飞呀飞,迷失了方向,智慧爷爷要让小朋友帮个忙,用自己的办法帮信鸽把信送到邮局。(2)学生用铅笔引路,在书上进行连线。(3)汇报交流,说说这样连的理由。3、完成第4题。(1)谈话: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信鸽,它们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白兔。瞧,小白兔正在拨萝卜呢。(课件出示图和题目)(2)学生独立在书上方框里填数。(3)汇报交流。(4)提问:观察这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四、总结全课1、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作业:完成第3题。\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练习八(教材第64-65页第1-4题)课时第十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教学难点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整理1、口算。(口算卡片)2、一图四式。(1)   课件出示第1题图,指名说说图中葫芦的个数。(2)在书上写出四个算式,并在小组中交流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3)反馈,说说写出的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4)小结: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四个算式,其中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二、进行练习1、完成第2题。(1)课件出示第2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告诉我们什么?(2)师:小蜜蜂各应该采哪一朵花上的花粉呢?请小朋友在书上用线连一线,帮助小蜜蜂正确采到花粉。(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连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连线。\n|2、完成第3题。(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4、完成第4题。(1)课件出示第4题。(2)学生比较第一组数,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上下两题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比较算式与数的大小时,先要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3)在书上完成其它的题目。(4)反馈交流,集体订正。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5页的习题。课时第十五课时教学目标:能结合加法和减法的含义,根据图画所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n|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我们继续上一节练习课,重点练习10以内的加、减法。二、巩固练习,加深认识1、第5题先让学生分组说说每幅图的意思,弄清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学生列式计算后说说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2、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让学生结合场景图解释每道减法算式的含义。3、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三、总结评价,点拨学法。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四、布置作业\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连加、连减(教材第66页例题,完成第66-67页“想想做做”第1-6题)课时第十六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3、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联系实际情意,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学会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图意,正确列出算式。教学具准备2个红玩具、3个绿玩具和一个黄玩具。教学环节一、复习铺垫1、口算。(口算卡片出示)2、说说括号里应该填写几?二、教学新课1、导入:小朋友算得真是快啊,看来以前的科知识学得非常好,有没有信心学好今天的新知识?一定会有的,看,老师已经准备奖品了,看老师给大家带什么来了?2、出示玩具:左3个右2个老师带来了什么?引导学生口述:老师带来了2个红玩具,3个绿玩具,一共有5个玩具。用哪个算式表示?2+3再出示一个黄色的。问:现在一共有多少个玩具了?算式怎么列?完成板书:2+3+13、谁会读这个算式?\n|这个算式好象和我们以前学的有点不一样,谁来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说明:对了,象这样有两个加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连加”(板书课题)这个连加算中的2表示什么?3呢?1呢?2+3+1表示把几个数合起来?哪三个数?引导学生口述:2+3+1表示把2、3、1三个数合起来的意思。(指名说、小组互说)4、那么这个算式怎么算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谁能用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你的计算方法说一遍?(指名说一说)5、摆小棒说算式:(1)左4、中3、右1   (2)左2、中5、右36、看算式直接说得数。2+2+21+4+35+1+34+4+23+1+56+3+17、小朋友学得真是不错,不过,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难题,你们愿不愿意帮我解决?出示:8-3-1谁知道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你能摆学具的办法来说明它表示的意思吗?(学生操作,指名板演)说明:原来8-3-1表示从8里面先去掉3再去掉1,还剩几?那么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先算什么呢?学生说计算过程,师板书指名说计算过程、小组互说。像这样的题叫什么题呢?板书完成课题8、直接说得数:6-3-18-2-49-1-710-3-37-2-39、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不管是连加还是连减我们一般都要先算前面两个数,不过,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还要非常的细心。三、组织练习1、想想做做第1-3题。出示图,让学生说说图中的意思,再在书上写出相应的算式,然后指名汇报交流。2、选得数。\n|3、完成第4题,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汇报交流时说说计算的想法。4、小朋友也能来出几道连加连减题来考考大家吗?指名出题请其他小朋友算,完成第5题。5、思考题:□+□+□=6四、总结全课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全体学生一起总结。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68页例题,完成第68-69页“想想做做”第1-6题)课时第十七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n|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教学难点根据图意正确列出算式进行计算。教学具准备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小棒。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1、口算。举其中一个作为例子,如:9-3-5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看图列式。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1)出示主题画。问:谁看出来了这幅图画是什么意思?原来车上有几个人?下去几个?又上来几个?现在车上有几个人?先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2)找小朋友说说图意,教师可以适当补充。(3)请学生和教师一起说:原来车上有7个人,下去2个,又上来3个,现在车上一共有8个人。(4)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原来有7个人,下去2人,下去应该用什么方法呢?就是用7个人减掉2个人,后来又上来3人,又上来应该用什么方法呢?(5)先下去我们用减法,后来又上来要用加法,在这道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像这样的算式我们就叫做加减混合算式。(6)小组讨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等于多少?(7)发表意见:先算7减2等于5,再算5加3等于8。最后等于8。(8)让学生齐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如果没有图画,6+3-2你会算吗?(1)可以首先小组讨论。(2)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说的好。(3)教师和学生共同说。先算6加3等于9,再算9减2等于7。最后得数是7。\n|三、组织练习1、让学生摆小棒:一共摆10根小棒,先去掉4根,再加上2根,问:现在有几根小棒?(1)让学生说说,一共摆10根小棒,先去掉4根,再去掉2根,还剩下4根。(2)列算式。小组讨论,教师板书:10-4+2=8(3)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完成第1题。(1)说说图画的意思:原来有6棵小树,又拿过来2棵,后来又栽掉3棵,还剩几棵小树?(2)要想知道还剩几棵小树,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3)让学生口述算式后在书上填写。3、完成第2题。(1)教师媒体演示图画。(2)让学生说说: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3)和小朋友商量商量,如果让你用看到的列算式,你可以怎么列?商量好了填写到书上。(4)集体订正。4、完成第4题。(1)找朋友的形式是第一次出现,可以首先媒体演示,让学生明白题意。(2)找学生幻灯片示范,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3)集体订正。5、完成第5题。(1)课件出示情境图,谈话:看了森林中的小动物,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2)学生先写出算式,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3)全班交流。四、总结全课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练习九(教材第70页第1-5题)课时第十八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1、口算。选其中的一道如4-3+5说说计算顺序。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8+()=10()+2=75+()=87+()=9二、进行练习1、幻灯出示葫芦图。(1)让学生说说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2)列出两道加法算是和两道减法算式,请学生到黑板上把算式列出来,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n|(3)集体订正。2、完成第1题。(1)课件出示第1题图,问:怎样来比一比谁跳得快?(2)同桌两人每人算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快。(3)交换进行练习。(4)汇报交流,说说每道题的结果。3、完成第2题。(1)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2)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运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想法。4、完成第3题。(1)师:你打算怎样比较每组两边的大小?(学生汇报交流)(2)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中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确定在○里填什么符号。(3)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比较出来的。5、完成第4题。(1)课件出示题目,介绍什么是行和列。(2)指名说出第一题第一行的连加算式,板书:1+2+3=5(3)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填空。(4)组织汇报交流。6、完成第5题。(1)学生独立在书练习写第5题的算式,并算出结果。(2)教师巡视指导。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复习(一)(教材第71-72页第1-6题)课时第十九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熟练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目。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目。教学难点熟练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目。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1、口算。选其中的一道如4-3+5说说计算顺序。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8+()=10()+2=75+()=87+()=93、一图四式。◆◆◆◆◆◆◆◆◆◆(1)请学生说出四道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2)请学生幻灯片示范,其他学生当裁判。(3)进行订正。\n|二、进行练习1、教师出示加法表,让学生进行观察。(1)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教师指其中的一横排。如:1+11+21+31+41+51+61+71+81+9这一排。①   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吗?②   自由读,小组交流。③   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第2个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而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第1个数都是1。”,“我发现它们的得数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的。”,“得数都比第2个数大1。”④   表扬积极思考勇于发现的小朋友。⑤   教师再指其中的一竖排,让学生再次探索规律。⑥   小结:在探索中我们发现:1加几的加法得数都比第二个数大1,2加几的加法得数都比第2个数大2,3加几的加法得数都比第2个数大3,运用这个规律,朋友在算题目的时候就会更快了。(2)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教师指其中的一竖排。如:9+18+27+36+45+54+63+72+81+9这一排。①   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吗?②   自由读,小组交流。③   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第1个数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而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第2个数都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我发现它们的得数是10。”。④   表扬积极思考勇于发现的小朋友。⑤   教师再指其中的一横排,让学生再次探索规律。小结:在探索中我们发现:在竖排中,第1个数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第2个数都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得数都是一样的。运用这个规律,小朋友在算题目的时候就会更快了。\n|2、练习其他题目。(1)完成第1题。①   首先让学生说说图意,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问我们什么?②   要想知道一共有几条金鱼,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③   让学生在书上直接填写。④   集体订正。3、完成第4、5、6题。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复习(二)(教材第73页第7-11题)课时第二十课时教学目标\n|1、复习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熟练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目。2、通过观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熟练正确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题目。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1、口算。(口算卡片)选其中的一道说说计算顺序。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5+()=10()+2=77+()=104+()=99+()=92+()=53、一图四式。◆◆◆◆◆◆◆◆(1)请学生说出四道算式说给旁边的小朋友听。(2)请学生幻灯片示范,其他学生当裁判。(3)进行订正。二、进行练习1、教师出示减法表,让学生进行观察。(1)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教师指其中的一横排。如:2-13-14-15-16-17-18-19-1这一排。①   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吗?②   自由读,小组交流。\n|③   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第1个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而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第2个数都是1。”,“我发现它们的得数是按照从小到大排列的。”,“得数都比第1个数小1。”④   表扬积极思考勇于发现的小朋友。教师再指其中的一竖排,让学生再次探索规律。小结:在探索中我们发现:几减1的减法得数都比第一个数小1,几减2的减法得数都比第一个数小2,几减3的减法得数都比第一个数小3,运用这个规律,小朋友在算题目的时候就会更快了。(2)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教师指其中的一竖排。如:10-910-810-710-610-510-410-310-210-1这一排。①   读一读,你能发现什么吗?②   自由读,小组交流。③   谁能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第2个数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而有的学生会说;“我发现第1个数都是10。”、“我发现它们的得数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④   表扬积极思考勇于发现的小朋友。⑤   教师再指其中的一横排,让学生再次探索规律。小结:在探索中我们发现:在竖排中,第1个数是相同的,第2个数都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得数都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运用这个规律,小朋友在算题目的时候就会更快了。2、练习其他题目。(1)完成第6题。①   首先让学生说说图意:这道题目是让我们做什么?举其中的一个例子。②   找学生幻灯片示范,其他学生在书上填写。③   集体订正。3、完成第7、9题。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n|第八单元: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实践活动:丰收的果园(教材第74-75页)课时第二十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创设的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巩固数一数、认位置、比一比的知识及加减法的含义。2、在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3、让学生体验问题提出的过程,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教学难点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师:仔细听,你能听到什么?(播放“摸苹果”的歌曲)生:秋风姑姑摸苹果。生:秋风姑姑摸红了苹果摸黄了梨。2、揭示课题师:秋姑姑的本领可真大,不仅摸红了苹果,摸黄了梨,还摸熟了大象伯伯的果园,想去看看吗?我们一起去参观大象伯伯“丰收的果园”。板书课题“丰收的果园”。二、参观果园,巩固知识1、出示第一层情境图。电脑出示5棵苹果树,4棵梨树。师:走进果园你看到了什么?生:苹果树,梨树。师:能用我们学过的数字娃娃来说说吗?生:我看见5棵苹果树,4棵梨树。\n|师:能一个一个数给同桌听吗?生:同桌互相数数。2、出示第二层情境图。师: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大象伯伯的果园丰收了,森林里的小动物都来帮忙摘果子,听谁来了?(动画配乐演示小鸟,小猴,小兔跑来了)可爱的小鸟,顽皮的小猴,勤劳的小兔它们在哪儿呢?说给你同桌听。学生讨论。师:谁有勇气说给大家听。生:小鸟在树上,小兔在树下。师:顽皮的小猴在哪里?生:小猴坐在树叉上。师:谁能说说三只小动物的位置关系?生:小猴的上面是小鸟,小猴的下面是小兔。生:小鸟在最上面,小猴在中间,小兔在最下面。生:小兔的上面是小猴,小猴的上面是小鸟。3、出示第三层情境图。师:勤劳的小动物不仅帮大象伯伯摘果子,还组织了小小运输队,帮大象伯伯把果子运到家里去呢!看它们来了。(动画演示小小运输队推着小车走过来)小组讨论你看到了什么?能用我们学过的前后说说它们的位置吗?学生说出小动物的前后位置。三、合作交流,提出问题1、师:丰收的果园里不仅有香甜的果实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你发现吗?(学生六人小组充分讨论。)2、师:谁想当小博士上来提问题?(出示博士帽)学生轮流戴着博士帽提问,其他学生解答。3、师:小朋友动动小脑袋就解决了这么多数学问题,想不想动动你的小手呢?伸出左手,伸出右手,听音乐摸耳朵。学生跟着音乐做课间操。\n|4、师:大象伯伯的家在大路的左边,小小运输队应该把水果往哪边运呢?往梨树那边运。应该往苹果树那边运。5、师:有的说“往梨树那边运”,有的说“往苹果树那边运”,到底哪种意见对呢?谁有好办法证实自己的观点?小组商量商量。我们小组的办法是和小小运输队的小动物站一个方向(师示意上讲台),瞧!我的左手在这边,所以梨树这边是左边!四、联系实际,全课总结1、师:在美丽的秋天,大象伯伯有了很大的收获,小朋友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呢?2、师:我们的大教室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你发现了吗?(学生交流汇报)3、师:只要你爱动脑,会观察,你就会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还真不少呢?回家后把你家里的数学知识说给你爸爸妈妈听好吗?\n|第九单元:统计教学内容统计(教材第76~77页)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学习情境中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初步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体会与同伴合作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3、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教学重点学会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计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图表中。教学难点有效组织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与同伴合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具准备教师:媒体课件、挂图、三种小动物头像、水果图的练习纸。学生:每组一张统计花的朵数的纸和两组信封。(一个信封里装花的纸片,另一个信封里装水果的纸片)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到森林里去看一些动物。(课件出示森林里的大象图)大家看,这是谁呀?大象今天可高兴了,因为今天是它的生日。(课件出示给大象过生日的动物)你看,它的好朋友都来了。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1、观察场景图。师:大家看看,大象的好朋友有哪些呀?指名说出大象的好朋友有猴子、小猪和小狗。\n|引导说说小动物在哪里。(小猴有的在树上,有的在地上,还有一只小狗在妈妈的口袋里。)2、分一分。师:大象看到来了这么多客人,心里非常高兴,想给它们准备一些吃的,可是,它一下子搞不清楚每家来了哪些,来了几个。咱们想想办法好不好?我们想办法把它们分分好不好?(板书:分一分)提问:我们刚才看了,一共有几家呀?引导学生说出有3家,分别是小猴家、小猪家和小狗家。我们能不能想想办法,让大象一看就来了几个?指名说说自己的方法。3、排一排。出示挂图,从挂图上取下小动物的头像,师:现在我想请两个小朋友上来把这些小动物的头像分一分,然后排排队。(板书:排一排)指名在黑板上操作,先分一分,再排一排。排好后,引导学生观察每一排分别排了什么小动物。师:你们认为这两个小朋友排得怎么样?谁来给他们提提建议?引导学生把小动物排整齐。4、观察统计图。师:刚才,请两位小朋友把大象家来的客人先分了一分,分成了小狗家、小猪家和小猴家,然后再排了一排。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每家人家到底来了多少只呀?指名回答:小狗家来了4只,小猴家来了5只,小猪家来了3只。根据学生的回答划线,完成统计图。(板书4只,3只,5只)如果学生不象书上竖着排的,也可以,就竖着划线。师小结:刚才我们先分了一分,再排了一排,最后又数了一数(板书:数一数)很快就知道大象家来的客人分别有几只。现在请小朋友再看一看刚才我们排的结果,你还能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哪种小动物多哪种小动物少,小猴比小狗多几只,小猪比小猴少几只等。5、填写课本。\n| 课本第76页,请小朋友把每种动物的只数填在横线下面的括号里。(学生在书上完成。)6、小结:小朋友,大象家来的客人原来是杂乱的排的。后来,我们把它先分一分,然后再排一排,最后再数了一数。象这样的活动,就叫做统计。(板书:统计)7、过渡:通过统计,我们就可以知道大象家来的客人的一些情况。用这些统计的方法,我们还可以来统计统计客人们给大象送的花。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分小组整理各种鲜花的朵数。(1)师:你能不能把客人们送给大象的花先分一分,看看有几种颜色的花,再排一排,把相同颜色的花放在一起,排排整齐,再数一数每种颜色的花有几朵。(2)学生活动。组长从1号信封里拿出老师准备的花。小组分工把这些花先按颜色分一分,再排一排,贴在纸上,最后再数一数,在(  )里写上每种花的朵数。学生剪贴,老师巡视指导。(3)展示每组统计的情况。说说统计的结果。(4)组织全班交流讨论: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启发学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哪种花最多?哪种花最少?你还知道些什么等),给予评价。2.引导学生完成“想想做做”。(1)谈话:今天我们帮大象统计了来的客人,送的鲜花,大象非常高兴。大象想准备一些水果感谢大家。(实物投影出示大象想准备的水果)(2)统计学生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每人只能选一种,喜欢吃苹果、梨、西瓜、桃子和草莓的分别排成一排。(3)全班一起统计,把统计的数字写在纸上。(4)组织学生交流统计的结果,让学生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喜欢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多?吃哪种水果的人最少?你还知道什么?)3.想一想,说一说。(1)同学们,今天学了统计的本领,你觉得你课后可以去统计些什么?让学生说出各自的想法,给予评价。(2)回家后用今天学的本领进行一下统计。\n|第十单元:认数(二)教学内容数数、读数(教材第78~79页)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数数、读数等活动中认识计数单位“一(个)”、“十”,初步理解“10个一是1个十”,知道11-20各数的大小、顺序,并初步感知11-20各数的组成。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发展数感。3、使学生在认数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增加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11-20各数读法。教学难点理解“10个一是1个十”。教学具准备学生:学具小棒20根教学环节一、导入1、同学们,老师的左手有几个手指?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齐答)这一小组的人数又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指名回答)除了5和6,你还认识哪些数?(指名说一说)2、提示课题: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数,今天我们继续来认数。(板书课题:认数)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一)认识“10个一是1个十”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中最大的数是几?请同学们从准备的小棒中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2、学生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n|3、反馈:指名让一位同学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数出10根小棒,再把这些小棒捆成1捆。4、(拿起学生实物投影捆的1捆小棒)提问:这1捆小棒是多少根?(10根)对了,一根一根数,有10根,我们可以称作“10个一”(板书:10个一)也就是“1个十”(在刚才的基础上继续板书:是1个十)。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般满了10根小棒就捆成1捆,表示1个十。5、把“10个一是1个十”齐读两遍。师:这里“一”和“十”都是计数时常用的单位。(把“一”和“十”描成红色)6、“1个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比如我们去买铅笔,一般是几枝铅笔捆成1捆?(指名回答)这1捆就是1个十,如果买10枝铅笔就不用一枝一枝地数了,拿出1捆就行。像这样的例子你见到过吗?(指名交流)(二)认识12。1、谈话: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怎样摆容易清楚地看出是12根?请在课桌上摆一摆?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种摆法。估计一般都会摆成1捆2根,展示一个学生这样的摆法。2、提问:我们来数一数是不是12根。1捆是10根,再加2根是12根。这种摆法看得清楚吗?如果有其他摆法,先检查一下是不是12根,再让大家评议这样摆是不是容易看清楚。3、小结:摆12根小棒时,先摆1捆小棒,是10根,再加2根就是12根。这样的摆法表示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就是12,看起来比较清楚。(三)继续认识11-20各数。1、课件出示前3幅小棒图。提问:这里有三组小组小棒,每组各有多少根小棒呢?谁来数一数?指名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11、13、18交流数的方法:你是怎样数的?(1捆是10根,再加1根是11根)2、老师说小棒根数,学生摆,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指名实物投影操作)师:14根、16根、19根分别交流是怎么摆的。(先摆1捆是10根,再摆4根)3、提问:19根后面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0根又满一个十了,可以自怎样?学生把散放的10根小棒再捆成1捆后,提问:这里是把几根捆成1捆的?又捆成1捆有什么好处?2捆是2个什么是多少?(板书:2个十是20)\n|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不但认识了11-20各个数,还知道了10个一是1个十,2个十是20。下面我们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完成想想做做2。课件出示第2题尺子图。谈话: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数到20,数给同桌听。提问:小朋友,你发现尺子上的数越往右越怎么样?2、完成想想做做3。谈话:刚才我们是从0数到20的,现在谁来从7数到17?(指名数)再指名数:从11数到20。同桌两人互相数。3、完成想想做做4。课件出示草莓图。谈话:图上的草莓你看看比10多还是少?请认为比10多的举手,认为比10少的举手。那你估计一下是多少个?(指名估计)在书上指着数一数,看看自己估得怎么样。课件出示伞图。谈话:图上的伞估计一下,认为超过20的举手。到底是几把呢?请你指着数一数。对学生的估计评价:估计时先要确定一个范围,然后想一想大概是多少。4、完成想想做做5。课件出示第5题图。提问:图上画了什么?图上标出的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你会读这些数吗?读给同桌听听。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11-20这样的数?5、完成想想做做6谈话:请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再看看有多厚;重新数,数出20张纸,用手捏一捏,再看看有多厚。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这说明20与10相比怎么样?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认识哪些数?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哪些学习内容感兴趣。\n|第十单元:认数(二)教学内容数的组成、写数(教材第80例题,第80~81页“想想做做”第1-7题)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0个一是十,一个十是10个一和20以内数的顺序及组成。2.会一个一个地数数,能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教学重点能够熟练地写出20以内的数,说出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理解“一”和“十”之间的关系。教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带有数位的20以内的数字卡片;师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教学环节一、导入1、练习数数。(1)从4数到19,先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2)同桌互相当小老师,先从2到20顺数一遍,再倒数一遍。(3)两个两个地数,从0数到20。2、读一读。(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421120019(3)以最快的速度数一数,并且说出来。○○○○○○○○○○○○○○□□□□□□□□□□□□□□□□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1、教学11—20各数的组成。(1)教师出示小棒,让学生读出来。\n|①1捆零1根。师问:这里有几捆小棒?几根小棒?连起来,有几捆零几根小棒?11里面有几个1捆?几个1根?我们说,1捆就是1个十,1根就是1个一,那么11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呢?(11里面有1个十,1个一。)让学生说说11的组成。②教师在11的后面再填上1根小棒。问:现在是多少?有几捆零几根?几个十?几个一?怎么读?12的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和同桌说一遍。③教师接着在后面再加上1根小棒。问:这是多少?几捆零几根?13的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④再加上1根小棒。谁来直接读出这个数?谁能直接说出来1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15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1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17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1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19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⑤数到20了,这里又凑满了10根小棒,又可以捆成一捆了,看一看,有几捆小棒?这说明20里面有几个十?(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0。2、教学数位表。(1)出示数位表。师:同学们,这是数位表,数位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叫个位,第二位叫十位,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2)问:13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有一个十,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有3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3,读做十三。问:14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有一个十,我们就在十位上写1,有4个一,我们就在个位上写4,读做十四。想:15应该怎么写?为什么?16可以怎么写?讨论:20怎么写?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完成第1题。\n|(1)看着算珠图,先读出数。(2)说说这个数的组成。(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填写。2、完成第2题。(1)找学生幻灯片示范,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2)集体订正。将这些数字读出来。3、完成第3题。(1)先说说这些数的组成。(2)再找学生到前面拨算珠。(3)让学生在书上画出来。(4)找学生在幻灯片上演示。(5)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认识哪些数?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哪些学习内容感兴趣。\n|第十单元:认数(二)教学内容10加几与相应的减法(教材第82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教学具准备小棒、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1、复习2、一图四式。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1、教学例题。(1)教师媒体出示图画。问:同学们,图上有什么?有几个?如果让你列出四道算式,你会吗?先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商量。(2)请学生发表意见,教师板书:10+5=15-5=5+10=15-10=(3)请学生摆小棒,边摆边算,挑选自己喜欢的算式,算一算,等于几。(4)发表意见。问:有哪个小朋友摆的是10+5的?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摆的?(找学生板演。)(提示学生:10就是1捆小棒。)\n|问:如果没有小棒,你该怎么想1加5等于15呢?可以先小组讨论。发表意见:①因为1个十5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加5等于15。②我觉得10加5就是15,10个再添上5个就是15个。教师说明:因为1个十5合在一起是15,所以10加5等于15。(5)思考:10加3等于多少?为什么?那么10加9呢?(6)我们已经知道了10加5等于15,你能很快说出来5加10等于多少吗?为什么?(因为加号两边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同样道理,那么3加10等于多少呢?9加10呢?教师小结:看来,十加几就等于使几,几加十也等于十几。(7)那么15-5等于多少呢?谁来用小棒摆一摆?看来1捆零5根减去5根,就剩1捆,就是10。讨论:如果没有小棒,该怎么想15减5等于10?如果是17-7呢?18-8呢?小结:看来十几减几就等于10。(8)小组讨论15-10等于多少,为什么?17-10呢?18-10呢?小结:看来十几减10就等于几。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教师出口算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1)教师出示图画。(2)让学生口头列出四道算式。(3)在书上填写。(4)集体订正。3、完成第2题。(1)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提示:为什么10+2和2+10都等于12呢?12-2为什么等于10呢?12-10为什么等于2呢?(2)让学生把得数填写在书上。(3)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认识哪些数?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哪些学习内容感兴趣。\n|认数(二)教学内容练习十(教材第83页第1-6题)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快速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学重点正确计算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口算。二、进行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3题。(1)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和自己的同桌比赛,看谁说的又快又准。(2)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写得数。(3)集体订正。2、完成第4题。(1)教师幻灯片出示10+4○10,让学生说说填写什么符号?(2)问:你怎么说的这么快?有什么秘诀吗?(3)介绍经验:不用算,10加上4,肯定比10大。(4)根据这个经验,请学生回答其他题目,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好?(5)让学生根据这条经验,完成书上的题目。3、完成第5题。(1)教师读题目要求,让学生在书上完成。\n|(2)集体订正。4、完成第6题。(1)教师幻灯片演示,找学生示范。(2)让学生在书上完成。(3)将所填写的数读一读。(4)集体订正。5、完成第7题。(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一个人心里先想好一个数,然后让其他四个小朋友猜,根据其他小朋友猜的情况,这个人进行说明。如:教师心里先想好一个数12,让学生猜,如果学生说10,教师要说“小了”,如果学生说16,教师要说“大了”,这样让学生慢慢猜到。(2)可以首先师生之间进行游戏。(3)小朋友之间游戏。6、完成第8题。(1)教师出示画图。让学生仔细观察。(2)问:哪两个队进行比赛?各队各是多少分?哪一队领先?领先多少分?你是怎么知道的?(3)在书上填写。7、完成第9题。(1)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直接说得数。(2)在书上填写得数。8、完成第10题。这是一道开放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随便填写,只要学生填写的正确就可以了,不要求全部写出来。要表扬写出很多答案的小朋友。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十一单元:认钟表教学内容认识钟表(教材第84~85页。)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的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初步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3、发展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识。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能准确的读出钟面上表示的各种时刻。教学难点准确区分整时时刻和大约时刻。教学具准备搜集各种钟表、学具钟表教学环节一、激趣导入1、欣赏:小朋友把你的小闹钟拿出来,给小组里的同学欣赏。喜欢你的小闹钟吗?为什么喜欢它呀?2、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钟表。二、动手探索,体会领悟(一)认识钟面:1、 观察:讲述: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面上有什么呢?(小组里面说一说)2、 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结合多媒体随机引导)(1)数:引导:请小朋友指好钟面上的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自己读一读。如果老师把其中的一些数拿去,你出能读出来吗?老师任意指你出能读出相应的数来吗?(2)针:引导:你的钟面上有几根针?(说明有的闹钟有4根针)老师的钟上有几根针?(隐去秒针)这根针是按怎样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画一下。\n|说明:其实屏幕上这两根针也是按同样的方向走,只是它们走得慢一些,看上去好象不在动。引导:比较一下这两根针。在同一个钟面上长的针叫分针,短的叫时针。谁来指一指这钟面上哪根是分针哪根是时针(同桌互指一下)(3)大格子(4)小格子(二)认整时,大约几时。1、看大屏幕:这知道这是什么时间吗?你怎么知道?看图说话:现在是几时了?小朋友在做什么?说明:这三个时刻都称为整时时刻(板书)小组交流什么是整时时刻,怎么看整时时刻。这三个时刻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再全班归纳总结。2、拨一拨:说一说你准备拨一个什么时间?自己拨一拨考考你的小伙伴。3、除了钟可以告诉我们时刻外,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告诉我们时刻?出示电子表:5:00像这样的时刻我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的呢?你会把2时改写成这样的表示办法吗?7时呢?4、出示隐去分针的钟面:这是几时?出示分针指示大约3时小组讨论:如果是3时整的话分针应怎样?认几时整要看什么?说明:象这样3时不到一点点的我们就称它为大约3时。(板书:大约时刻)出示各种大约几时、几时的画面,学生读一读。三、巩固认识,应用拓展1、画一画(1)把有缺省的钟面填完整(2)画一个你喜欢的时间,说说那时你在做什么?(3)交流。2、议一议(想想做做第6题)(1)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了?(2)为什么都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上课,有的小朋友在睡觉呢?3、说一说小朋友星期六的上午、下午、晚上准备怎么安排你的时间的呢?(小组交流)四、总结全课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本领?\n|第十二单元:加法教学内容9加几(教材第86~87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凑十法”的计算思路。教学难点正确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教学具准备教师、学生:桃子的图片13张。教学环节一、导入1、谈话:小朋友都喜欢听故事,老师今天就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带着一个盒上街买桃(出示主题图)。在一个水果摊前,看到了又大又鲜的桃子,赶紧买了9个,装在盒子里。它继续往前走,看到另一个水果摊上的桃子更大更鲜,忍不住又买了4个。2、提问:你能根据小猴买桃的故事提一个问题吗?(指名提问)    要求小猴一共了多少个桃子,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9+4=3、提示课题:9加几。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1、教学9+4。\n|(1)谈话:9+4得多少呢?请小朋友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2)学生活动,老师巡视,并参与学生的活动。(3)提问:哪位小朋友愿意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在学生交流时,及时肯定各种正确的算法,并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相机揭示“凑十法”,并板书:(4)比较: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思考,用多种方法算出了9+4=13。大家比较一下,刚才的算法中,你喜欢哪一种算法?(学生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反馈:谁来说一说你喜欢的算法,为什么?2、教学“试一试”。(1)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圈出10朵花,再看图填一填。(2)交流后,提问:你能根据填空的过程说一说9+7是怎样算的?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小猴搬方块时,也在算9加几,你知道它算的是9加几?它在计算时,可能是怎样想的?谈话:请小朋友按小猴的计算方法,在书上填一填。学生填好后,再指名说一说。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请小朋友先看图圈出10根小棒,再把算式填完整。提问:圈出10根小棒后旁边还剩几根?你是怎样算的?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1)出示第1组算式,谈话:这两道题,你会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比一比,看看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练习后组织交流。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两道算式的计算过程是一样的。(2)出示第2、3组算式,让学生独立算一算,比一比。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介绍推方块的游戏方法。学生开火车进行练习。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n|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指名交流各题的得数。比较:请小朋友比一比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全班交流。四、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你会计算哪些算式?第十二单元:加法教学内容练习十一(教材第88页第1-4题)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n|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述计算思路的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9加几的加法。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1、口算。(口算卡片开火车练习) 选其中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思考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谈话:昨天数学课,我们学习了9加几,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行练习。二、进行练习1、练习十一第1题。(1)课件出示题目,学生独立在书上的方框中填写思考过程。(2)小组交流汇报思考过程。(3)全班交流反馈。引导学生对“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进行整理。(4)小结:我们在算9加几时,可以先把9凑成10,再算10加几比较容易。2、练习十一第2题。(1)课件出示题目,观察后说说题目的意思。(每组要算4题)(2)学生独立计算,把结果填写在书上。(3)同桌交流计算时的想法。(4)全班汇报交流。3、练习十一第3题。(1)课件出示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n|(2)小组活动:让两个学生撑起双手,摆出“洞”的姿势,并做裁判。其他同学手拿卡片钻洞,并用9加卡片上的数。正确说出得数的,可以顺利通过,说错的可以重来。(3)学生进行游戏活动。4、练习十一第4题。(1)学生独立在书练习写第4题的算式,并算出结果。(2)教师巡视指导。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十二单元:加法教学内容练习十一(教材第88页第5-8题)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n|2、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9加几的加法。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具准备媒体课件,口算卡片,数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1、口算。(口算卡片开火车练习) 选其中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思考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9+()=10()+2=95+()=97+()=9二、进行练习1、练习十一第5题。(1)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计算,填写在书上。(2)全班交流反馈,说说计算时的思路和计算顺序。(4)小结:结合一道题板书小结。2、练习十一第6题。(1)课件分别出示题目。(2)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从图中已经知道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3)学生独立思考弄出算式,并算出得数。(4)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3、练习十一第7题。\n|(1)课件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自由说说图意。(2)依次出示三个问题,让学生对照问题,有目的地对图中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3)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填写(  )。(4)依照第1小题完成第2小题。4、练习十一第8题。(1)课件先出示第1小题,让学生说一说象形统计图的意思。(2)分别回答提出的两个问题。(3)根据图意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并尝试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解答。如:一共有多少?谁比谁多几?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十二单元:加法教学内容8、7加几(教材第90~91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掌握8、7加几的算理。教学难点正确计算8、7加几的加法。教学具准备学生:学具小棒20根教学环节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学生: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n|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①因为9+8=17,所以8+9=17。  ②因为9+9=18,所以8+9=17。  ③因为8+10=18,所以8+9=17。  ④因为17-9=8,所以8+9=17。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学生口答。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n|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2、电脑出示"7加儿"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四、全课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n|第十二单元:加法教学内容练习十二(教材第92页第1-5题)课时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8、7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这类加法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述计算思路的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书写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8、7加几。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1、口算。(口算卡片开火车练习)选其中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思考方法。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谈话:昨天数学课,我们学习了8、7加几,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进行练习。二、进行练习1、练习十二第1题。(1)分别出示两组题,学生独立计算,填写在书上。(2)指名分组汇报答案。(3)观察每组中的两道题,你发现什么?(4)小结:我们在算每组中的下面一题时,可以按上面一题的思路来想。2、练习十二第2题。(1)课件出示题目,观察后说说题目的意思。(每组要算3题)\n|(2)学生独立计算,把结果填写在书上。(3)同桌交流计算时的想法。(4)全班汇报交流。3、练习十二第3题。(1)课件出示题目,说说每辆车各应停在哪里?(2)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想法。(3)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演示,让车停好。4、练习十二第4题。(1)学生独立在书练习写第4题的算式,并算出结果。(2)教师巡视指导。5、完成第5题。(1)师:你打算怎样比较每组两边的大小?(学生汇报交流)(2)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中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确定在○里填什么符号。(3)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比较出来的。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十二单元:加法教学内容练习十二(教材第93页第6-9题)课时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8、7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这类加法题。2、让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学会从场景、对话以及表格中收集有效的信息解决问题,初步掌握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考习惯。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8、7加几。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揭示课题1、口算。(口算卡片开火车练习)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6+()=10()+2=85+()=77+()=93、上课我们做了一些练习,这节课我们继续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进行练习1、练习十二第6题。(1)课件依次出示图和问题。\n|(2)引导学生观察后说一说:从图中已经知道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3)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4)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2、练习十二第7题。(1)课件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把条件和问题连贯地说一说。(2)根据题意列式,并算出结果。(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3、练习十二第8题。(1)课件先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2)追问:题目要求的两种树一共有多少棵,你知道是哪两种树吗?苹果树有多少棵,你是怎样看出来的?(3)根据题意列式,并算出结果。(4)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练习十二第9题。(1)让学生根据表格中不同的玩具,分别说出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2)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并把结果填写在(  )里。(3)汇报交流。三、总结评价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又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这些知识你是怎样学的?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n|第十二单元:加法教学内容6、5、4、3、2加几(教材第94~95页例题、试一试及想想做做)课时第七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6、5、4、3、2加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6、5、4、3、2加几。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继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直接算出得数。教学具准备数学活动材料、6、5、4、3、2加几的口算卡片等。教学环节一、童话引入,尝试铺垫。问:今天小兔子请小朋友去它家坐客,你们愿意一起去吗?去小兔子家得翻越好几座小山呢,山上都有题目,我们一起来口算吧。1、口算题:(做5题)电脑随机出7、8、9加几的题目。并选几题让学生说一下:你是怎么算的?2、翻过小山,我们见到小兔子,它还出了几道题来考考我们小朋友呢?二、自主尝试,探索新知。1、 自主学例题。述:小兔子家门口还种了许多蘑菇,小兔子正提着篮子在采蘑菇呢。\n|(1)小兔子的蘑菇是怎么种的呢?小兔子问了大家一个什么问题呢?你是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呢?(2)请你把书翻到P90页,带着这三个问题自主尝试学习本课内容。(3)学生自学。(4)同桌讨论。把你所看到的,想到的,有疑问的,和同桌的小朋友共同探讨一下。(5)全班汇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问。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8)5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5+8表示什么?怎样算5+8?(6)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8的思考过程。板书凑十法的过程,可以凑5,也可以凑8,还可以由8+5想到5+8。凑5时问,把5凑成十要想到几?师:小朋友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些办法都不错,我们大伙再议一议。你最喜欢用什么方法来算?为什么?(学生回答。)师:做题时,用自己会做的和喜欢的方法做就行。2、 试一试。下面就用你最喜欢来的方法来计算一下小兔子蘑菇上的这些题目吧。这些题目就是我们教科书90页中间的试一试。4+9= 6+7=  2+9= 请你选一道题说说你是怎么来做的。前两题说一下三种方法,最后一题说一种方法。如果把4凑成十要想到几?3呢?2呢?三、游戏实践,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述:小兔子还为大家准备了好多水果。(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的图。)这些水果都印在了我们的书上的90页,小朋友能根据所看到的水果,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汇报。要选择一道题目问:你们是如何来列式的?如:我看到有两堆樱桃,左边一堆有4个,右边一堆有8个,一共有12个樱桃。4+8=12。2、 拔萝卜游戏。\n|这时,小兔子为什么垂头丧气呢?哦,它想拔萝卜,为什么它拔不到萝卜呢?哦,原来萝卜上面有题目呢,只要我们做出萝卜上的题目,小兔子就能拔到萝卜了。我们先来观察一下萝卜上的每一组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吗?学生回答。那这些题目的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题目在我们的书上也有,P90,想想做做第2题,请小朋友把答案写在书上。发现了什么?学生解题后汇报。讲解,遇到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时,除用凑十法外,还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相应的加法算式来计算。3、 小朋友们真聪明,引得小鸟也要来考考大家了。想想做做3,请小朋友把题目写在书上,然后,对一下答案,并说一下是怎么算的。四、深化拓展。1、 我们小朋友们把教室都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小兔子也用鲜花把它的小家装饰得很漂亮。小朋友们知道,上面有几盆花,下面有几盆花,一共有几盆花吗?先做,再口答。出题答案。2、不但小兔子和小鸟喜欢我们的小朋友,还有好多小动物也喜欢和我们,看小鸭子、小鸡也来了,要和小朋友做游戏呢。请几个小朋友上来做示范,再小组自己活动玩“钻山洞”的游戏。一位小朋友拿着 6+或5+或4+或3+的卡片。其他小朋友拿着写有9、8、7、的圈,然后钻过一个圈就回答一道口算题。五、总结及作业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6、5、4、3、2加几。1、幼儿园的小朋友知道我们今天又学了新的知识,也来请我们去帮助他们,看P90页第6题,请你帮幼儿园的小朋友把表格完成。(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结果,先说题意,再说式子和结果。\n|第十二单元:加法教学内容练习十三(教材第96页第1-4题)课时第八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6、5、4、3、2加几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6、5、4、3、2加几。教学难点同上。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环节一、复习1、口算。老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选其中的一两道说说计算的想法。2、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8+()=10()+2=75+()=87+()=9二、进行练习1、完成第1题。(1)课件出示第1题三组题,学生在书上算出每组题的得数。(2)比较每组中两道加法算式,看看有什么联系。\n|2、完成第2题。(1)课件出示第2题情境图。(2)请两个学生进行示范,介绍游戏方法。(2)组织游戏:两人一组,一人按顺序报题,一人说得数。注意点:练习前,要让两个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想法。3、完成第3题。(1)用2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2)汇报答案,统计做对做错的情况。(3)请做错的同学说说是怎样想的。(4)订正做错的题目。4、完成第4题。(1)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小朋友在干什么,分别有几人?(2)出示第一个问题:跳绳的和拍球的一共有多少人?(3)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填空后组织汇报交流。(4)出示第二个问题:拍球的和打乒乓的一共有多少人?(5)学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填空后组织汇报交流。(6)让学生思考还能解决什么问题?(7)汇报交流,指名进行列式计算。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十二单元:加法教学内容复习(一)(教材第97-98页第1-5题)课时第九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引导学生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回忆已学过的加法算式,整理成加法表,帮助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加法。2、在复习过程中,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3、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练习,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和成功感。教学重点巩固20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整理出系统的加法表。教学环节一、复习1、第1题(1)课件出示两幅图,看图让学生说说图意。(2)指名列出算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3)交流:你是怎样算的?第一幅图: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思考过程。第二幅图:出示两个不同的算式4+7=11和7+4=11(4)小结:像计算9+5这样的题目时,得数超过10,我们可以用“凑十法”凑满10后再算。像第二幅图,在用加法算一共有多少个时,我们可以交换一下位置,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2、加法表(1)课件出示加法表图。(2)竖着读一读第一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吗?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斜着看呢?(3)小组讨论、找规律、填算式:\n|竖着看:第一个加数不变,第二个加数从小到大排列。横着看:第二个加数不变,第一个加数从大到小排列。斜着看:两个加数都从大到小排列。(4)汇报交流。(5)背加法表。二、进行练习1、第3题。(1)把得数是11、12、13的加法算式一组一组地说一说。(2)两人一组,一人指加法表中的算式,一人直接说出结果。(3)交换进行练习。2、第4题。(1)出示题目后先说一说每组中左右两边算式的关系。  两个算式的得数都是一样的。(2)学生在书上根据第一题,再写出其它得数一样的算式。3、第5题。(1)学生独立练习,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快。(2)汇报交流,针对错误的题说说计算方法。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十二单元:加法教学内容复习(二)(教材第98-99页第6-11题)课时第十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看图写算式和简单的口述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2、加深学生对生活里数学问题的认识,理解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3、用开放题的练习使学生体会结论的不确定性,产生学习数学的亲切感和成功感。教学重点巩固看图写算式和简单的口述应用题。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2、出示你知道这张图什么意思吗?怎样列算式呢?这张图告诉我们什么?你会列算式吗?小组相互说说图意,再写出算式,反馈: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二、进行练习1、第6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看图说说图中的条件和问题。追问:你是怎样知道这些信息的?(2)在书上列式计算。(3)说说解题的思考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7+5=12\n|2、第7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直接让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2)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写的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8+6=14(3)追问:加的6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看的?     这题你这什么要用加法算?3、第8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看图理解题意。(2)提问:“我们花坛的花和一班同样多。”你是怎样理解的?怎样算“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呢?(3)独立看图思考图意,在小组中讨论怎样算“两个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4)集体交流。4、第9题。(1)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谁能连起来说说图中的意思?(2)指名汇报用加法计算的问题:(3)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名列式口答。如学生提不全问题,可引导思考还能提什么问题。5、第10题。(1)出示题目后,学生独立列式解答。(2)汇报交流:为什么要用减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6、第11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看图理解题意。数一数每盒中各有几枝?(2)讨论:有两盒是小明的是什么意思?(3)小明最少有多少枝蜡笔,你是怎样算的?(4)小明最多有多少枝蜡笔,你是怎样算的?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n|第十三单元:期末复习教学内容期末复习(一)(教材第97-98页第1-5题)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整理2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掌握数的组成和数位,加深对位置、几和第几的认识,巩固对钟面时间的认识,和对四种形体的认识。2、使学生能在别人的帮助下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其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3、结合本班情况有针对地组织复习,使全班学生都有收获,增强学生学习地成功感,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复习数学概念。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整理已有知识。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数1、我们学过哪些数,你能说出来吗?你是按什么顺序说的?有不同的方法吗?按顺序说20以内的数。2、谁排在第一个?谁排在第六个?从左向右数,5排在第几?从右向左数呢?3、完成第1题。指名说说后面2 幅图是怎样看的。4、完成第2题。(1)独立在书上完成后汇报交流。(2)观察:5离1近还是离11近?你怎么看出来的?10离8近还是离18近?(3)从直线上你能看出几比几大,几比几小吗?说给同桌听听。\n|5、你会在计数器上表示11吗?左边是什么位,右边是什么位?十位上的一颗珠表示什么意思?个位上的一颗珠表示什么意思?想着计数器说16的1是在哪一位上,表示什么?6是在哪一位上,表示什么?16是怎么组成的?6、完成第3题。二、复习钟面1、出示钟面,你看到了什么?2、时针和分针是怎么走的?你会说说时间吗?3、说出第4题的时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它们的分针有什么特点?三、复习形体方位和统计1、课件出示第5题,观察,说说分别有些什么形体?2、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分别进行统计,把统计的结果填在书上。3、汇报交流,说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有几个?然后相互交流一下你的统计步骤与方法,说说你是怎样分的?4、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分?按颜色分四、总结我们经过独立完成这些作业以后,每个同学都复习巩固了以前的知识,并认识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n|第十三单元:期末复习教学内容复习(二)(教材第101-102页第6-10题)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数10以内各数的加减法,能口算简单的加减法,体会进位制的概念。2、以多种练习形式使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加减法计算练习,提高计算的技能,重视学生的思考、分析、交流能力。3、结合本班情况有针对地组织复习,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重点10以内各数的加减及进位加法。教学难点进位加法中十进制的体会。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复习梳理知识1、请同学们拿出算珠和小棒,两个同学一组,会议演算一下10以内各数的加法和减法。2、你们算一算9+6=?你是怎样想的?3、我们是怎样学习加减法的?(是利用数的分与合的规律)所以我们做减法的时候,首先要想到减数与哪一个数合起来后是被减数,那这个数就是所求的数。二、进行练习1、每两个人一组,从众多的数字卡片抽出一张卡片,由一个同学持着,另一个同学找出两张卡片,使两张卡片上的数字合起来与这张卡片上的数相等,并根据这三张卡片写出4个算式。例如抽的是:3、5、2三张卡片,怎么写算式?2、继续做游戏,写算式,看谁算得快写得快。并交流抽卡片的方法。\n|3、再做一个游戏,由我出一张卡,另外的同学出一张卡片,其他同学思考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4、出示第7题,限时间完成,口算下列各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将自己的答案与同桌对照,讨论一下对错。5、第8题。(1)课件出示第8题图。(2)观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样想的。(3)汇报交流。第一幅图:要求一共有多少条丝瓜,用加法计算,3+6=9。第二幅图:要求篮子里有多少个萝卜,用减法计算,10-2=8。6、第9题。课件出示图后,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再汇报交流想法。7、第10题。(1)课件出示图,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理解的。(2)学生填写书上表格。(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算出来的?三、总结评价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第十三单元:期末复习教学内容复习(三)(教材第102-103页第11-14题)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以一定的运算速度完成进位加法的运算。\n|2、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和运用知识的技巧。3、结合本班情况有针对地组织复习,培养学生的数感,巩固和复习加减法内容。教学重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难点在进位的过程中对十位上数意义的理解。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梳理知识1、上节课,我们复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我们来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下面我们先练习一道题14-5=?2、板书:5+8=说说这道题我们可以怎样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思考过程。板书:凑十法二、进行练习1、第11题。小组两人合作:一人从卡片中拿出两张,另一人将卡片上的两个数字加起来,算出结果是多少。交换练习。2、第12题。规定时间看谁算得又快又准。3、第13题。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每题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4、第14题。(1)课件出示主题图。(2)学生说说图意后独立列式计算。(3)说说你是怎样算出现在有多少辆的?三、总结评价让学生讨论“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巡视教室答疑。\n|第十三单元:期末复习教学内容复习(四)(教材第103-104页第15-18题)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数的组成、加与减等知识进行综合实际运用。2、强调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复习巩固知识体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用。教学难点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梳理知识1、讲故事:从前一直聪明的猴子,要上山去学艺,走了一天又一天,终于见到了师傅,可师傅想考考他:你要来我这里学艺,可以,你只要把这些长方形的树皮卷成圆筒,罩在树苗上保护好树苗就好了。猴子想了想,该怎么卷呢?你能帮一帮小猴子吗?2、思考问题,长方形树皮可以怎样卷成圆筒呢?用身边的长方形纸来卷一卷。3、对,很正确。谢谢你们帮助了小猴子!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练习。二、进行练习1、第16题。(1)课件先出示第16题第一组图。(2)提问引导:第一个小朋友说“我后面有8人”,数一数,这个小朋友后面只有5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几个人被树挡住了)\n|(3)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怎样算呢?学生独立在书填写后汇报交流。8+1=9(4)课件先出示第16题第二组图。思考:“我前面有几人?”应该怎样算?刚才算出小朋友一共是9人,所以用9-1=8。2、第17题。(1)小朋友们已经挖了7个树坑,可是小明说,“不够,还差很多!”还差很多呢,那你想一想,一共大概要挖多少个树坑?(2)想一想,“还差很多”是什么意思。(3)学生选一个答案,并说说理由。3、第18题。(1)幼儿园一共有15人,每个人发一个面包,需要多少个面包?(2)数出每盒的面包数,看哪两盒合起来是15就选哪两盒。(3)想一想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自己完成19题目。相互交流意见。三、总结评价学生讨论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对以后学习有什么作用,学习这节课后的感受。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