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教案青岛版教学目标:1.经历研究大蒜瓣数的过程,知道所研究的大蒜的瓣数的一般规律。2.会用初步的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形成研究数学问题的意识,体验研究的乐趣。教学过程:一、提出研究的问题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请听好了:兄弟好几个,围着栏杆坐,脱掉白衣服,露出大肚子。猜一猜,是什么?(学生举手猜谜语)师:对,是大蒜!这里有一头大蒜(出示一头大蒜),里面有很多的蒜瓣,我们来数一数有多少瓣。1、2、3、4……,转,这头大蒜有13瓣。那么,谁能对大蒜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其它的大蒜有几瓣?是不是所有的大蒜都有13瓣呢?师:对呀,是不是所有的大蒜都有13瓣呢?大蒜的瓣数有没有规律呢?二、探究研究的方法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大蒜的瓣数到底有没有规律,怎样去研究呢?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什么?请各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有:数一数一头大蒜有多少瓣;多掰开几头大蒜数一数;记录下大蒜的瓣数;不能把蒜皮乱扔等等。师:大家想的办法真多,真好!请大家再商量一下,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们小组研究的大蒜各有多少瓣呢?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有:用符号表示蒜瓣;用数字表示蒜瓣,等等。三、具体实施研究的方法师:老师让同学们在课前从不同的地方收集了很多的大蒜,你们带来了吗?说说你的大蒜是从哪儿收集来的?师:下面,咱们就按刚才讨论的办法进行研究吧!(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四、收集整理数据各个小组展示研究结果。学生有用符号表示结果的,就向大家介绍一下表示的意思。\n师:各个小组都把自己小组研究的大蒜的情况展示出来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想个办法把我们班研究的情况都展示出来呢?学生交流想法,并根据同学们的想法统计全班研究的情况。五、分析总结师:观察一下今天我们研究的这些大蒜的瓣数,你能发现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发言。)学生的发言估计有:我发现13瓣的大蒜头数最多;我发现不是所有的大蒜都有13瓣……师:大家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师:今天我们研究的都是本地产的大蒜,其它地方的大蒜是不是也这样呢?小朋友们以后可以去研究。师:小朋友们,今天玩的开心吗?有哪些收获?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一)2教案北京版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使他们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数学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结合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从学具卡片上剪下各种币值的人民币。 1.我们要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学游戏,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小商店。 2.同学们有的要扮演售货员,有的要扮演顾客,有的要扮演废品回收员。 3.商店里的商品需要我们自己准备,请大家把平时经常使用的玩具、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带来一些作为商品。 4.这些商品的价格标签要自己制作。价格你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到,例如,可以到商店去调查一下,可以问问你们的家人,还可以查一查书本资料。教学设计: 一、导入 1.今天的教室布置的漂亮吗? (教师参考教科书上的样子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商店的样子。把学生座位绕教室三面摆放,一方是玩具柜台,左右两边分别是学习用品柜台、废品回收站和生活用品柜台。) 2.这些物品中哪些是玩具,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是生活用品?我们给它们分分类。\n (请四名学生分别选出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和可回收的物品,摆放在相应的柜台上。) 二、新授 活动准备 1.请读一读物品标签上的价格,看看你喜欢的商品是多少钱? 2.你要买什么商品? 3.应该去哪个柜台购买了? 活动示范 1.谁来扮演顾客,谁又来扮演售货员呢?(选出购物示范学生两名。) 2.教师问顾客:你喜欢什么商品?准备去哪个柜台购买?(买什么。) 3.你喜欢的商品标价是多少钱?(读价格。) 4.你手里有多少钱?怎样付款?(算付款。) 5.教师问售货员:顾客拿出了多少钱?他要买的商品是多少钱?(读价格。) 6.你要找多少零钱给他?(算找零。) 教师请其他学生观察这两名学生如何进行商品买卖,在买卖过程中有什么步骤。 开始活动 1.活动要求: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 2.卖易拉罐和矿泉水瓶的同学要检查废品回收员有没有算错一共应该付多少钱。 3.售货员要看清顾客付款对不对。 4.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合伙购买。 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买商品、废品回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 教师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活动汇报 活动结束后,组织一部分学生进行汇报。 1.你在活动中碰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2.大家讨论一下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最好的呢? 3.抽取几名顾客进行汇报。 a.你原来有多少钱? b.买了哪些东西? c.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多少钱? d.原来的钱数减去花去的钱数等于剩下的钱数吗?\n 4.抽取几名售货员汇报结果。 a.一共卖出多少东西? b.收入多少钱? 5.请废品回收员汇报。 a.数一下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和多少个矿泉水瓶,付出多少钱。 b.付出的钱等于所回收物品的价钱吗? 教师要利用这个机会向学生介绍环境知识,宣传环保思想,培养学生从小爱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讨论 1.把你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小组的同学说说,互相听听大家的购物过程。 2.购买相同价钱的商品有没有不一样的付款方法,分别是怎么解决的? 3.售货员在一起讨论今天你卖的商品是怎么计算找零的? 小结 1.今天的活动你喜欢吗? 2.你有什么收获?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做简短总结:一方面我们复习了人民币的有关知识,进一步熟练地运用百以内的加减法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另一方面,通过参与活动,我们还可以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把它解决。\n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