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加法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止确计算6以内的加法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3、初步学习用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教学难点: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习惯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说话完整的好习惯。一、谈话激趣师:同学们,看过《西游记》吗?《西游记》屮的孙悟空你们喜欢他吗?那你们知道孙悟空的老家在哪吗?(花果山)师:嗯,真聪明,花果山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师:那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孙焙空的老家花果山去看一看。(课件)二、探究新知1、观察情境,整体感知师:看,花果山漂亮吗?一群小朋友止在花果山上高高兴兴地游玩呢,我们也來加入他们的队伍好吗?请小朋友们快來看看图上都冇什么?师:先不要急着说,仔细看,把画面从上到下观察完整,再说好吗?师:谁来说说?老师有个小要求:一个小朋友冋答的时候,咱们妾认真听,咱比一比,看谁听得认真,眼睛最亮,他说的你能在网而上找到,现在大声回答你看到了什么?生:小猴师:小猴在哪儿?那你能具体说说吗?树上有几只?岩石上有几只?师:你观察的真仔细,树上有3只小猴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数学信息。师:谁来说说你述看到了什么?(下而小朋友在说的时候可以照他这样说)生:前面一朵口云,后面2朵口云。\n师:真聪明,老师一说就知道怎样观察图上的数学信息,表达数学信息。(小花、小鸟)你说的真是太棒了师:小朋友们有像孙悟空一样的火眼金睛,在画面上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老师也有孙悟空一样的本领,我可以使花果山的情景发生变化,你们相信吗?冇的小朋友不相信,那老师就变给你们看看,请小朋友们瞪大眼睛看慚而,注意——变!2、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师:现在画面上只剩下了什么?你能告诉小朋友们树上有几只小猴,岩石上有几只小猴吗?(树上有3只,岩石上有2只)师:闹而上的小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树上(课件),一部分在岩石上(课件),这就是关于小猴的数学信息,谁看着画面再把小猴的数学信息说一遍。师:你表达的也非常好。来花果山游玩的有位小朋友特别爱动脑筋(课件)他看到树上有3只小猴,岩石上有2只小猴,提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猜一猜他提了一个什么问题?生:一共冇几只小猴?师:恭喜你回答正确。(课件)像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数学问题,请小朋友们一起把这个数学问题读一遍:“一共有几只小猴”3、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师:“一共有儿只小猴”是什么意思?师:(通过刚才小朋友的发言,我看到咱们班同学不知道一共有几只小猴是什么意思,你想不想知道?想知道的瞪大眼看,就是……,你來说)有的说合起來,冇的说加起来,看來你们明白“一共冇几只小猴”的意思,“一共有几只小猴”的意思,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猴和岩石上的2只小猴合起来是多少。(课件)师:你来说说“一共冇几只小猴”是什么意思?嗯,你很会听讲,现在看图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一共有几只小猴”是什么意思?(咱们班孩了真聪明,老师一说你们就明白)4、学习加法计算那“把3和2合起来”是多少?(贴板书)你怎么知道是5?\n师:除了数、算,我们还可以摆,如果一个圆片表示一只小猴,树上的3只小猴用几个圆片表示?请同学们摆出3个圆片表示3只小猴。师:岩石上的2只小猴用几个圆片表示?请同学们再摆2个圆片(师黑板摆)师:同学们动作真快,眼睛往黑板看,3个圆片和2个圆片合起来是儿个圆片?(师圈)师:请同学们把口己摆的3个圆片和2个圆片合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是几个?师:小朋友们一起大声说,把3和2合起來是几?师:刚才看图片知道把3和2合起来是5,可以用一个算式表示,你来说。(3+2二5)咱们班小朋友知道的事情可真多,把3和2合起来就用加法算式3+2=5表示。师:前而写3,后而写2,合起来用“+”表示,写在3和2的中间(板书)师: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就叫加号(板书)伸出你的手指和老师一起写一下,先写一小横,在横上面再写一小竖。师:3+2等于几?后面写上一个等于号,同学们看等于号怎么写(用尺子)两横一般长,3和2合起来是5,就在“二”后面写上5.师:这个加法算式谁会读?你来读(读得非常正确)(板书)小朋友们一起把这个加法算式读一遍。师:请再來看画面,结合图意,谁來说一说,这个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意思?“2”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你看这个词说的多好)“5”表示什么意思?师:5表示5只小猴,在5的后而写上单位名称“只”师: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求一共有几只小猴”就是把树上的小猴和岩石上的小猴合起來,用加法计算(板书)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5、解决小鸟的数学问题师:请小朋友再看画面,画面上乂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瞪大眼睛,变!画面上多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关于小鸟的数学信息。师:小鸟也分为两部分,前面有5只,后面有1只,谁能根据小鸟的数学信息提出这样(指板书)的数学问题?(配合学生点课件)这个同学提的问题非常好。师:“一共有几只小鸟”是什么意思?(合起来)师:非常有灵气,一学就会。怎样列算式?那你能写在黑板上吗?\n师:结合图意,5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意思?+表示什么意思?6表示什么意思?师:6表示6只小鸟,在6的后面写上单位名称“只”6、解决其他数学问题师:请小朋友再看闹而,看画而上又变出什么了?(课件)画而上又多了什么?观察的真仔细。师:下面请小朋友们从白云、小朋友、小花中任选一种,仿照“前面冇5只小鸟,后面有一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这样,用3句话说说他们的信息,并提一个数学问题,然后在纸上列出加法算式,听明口了吗?(写字姿势)师:哪位小朋友上来展示一下你列的算式(投影)告诉大家你选择的是什么?说一说口云的信息和你提出的数学问题。师:列的非常棒,数学信息完整,问题也好。有不同选择的举手?师:这么多的数学问题都被我们解决了,咱们班的小朋友真是了不起,下面休息一下,请全体同学起立(前面拍2下,后面拍2下,一共儿下?)三、自主练习师:通过以上学习,知道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下面我们來进行闯关大比拼,比一比,看谁会有更出色的表现。师:看画面(课件)你能看图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吗?师:恭喜你,和他想的一样的举手师:看来,这两题对同学们来说太简单了,来个难点的,敢不敢挑战?大家快看,小兔了來了,你能看图说说图的意思吗?根据他说的数学信息,谁来提一个数学问题?师:真棒,不但把数学信息说出来了,还提了一个问题,怎样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师:你们想一想,3+1二4除了表示原来冇3只兔子,又跑来一只兔子这件事,述能表示什么事(换多种说法)师:3+1=4表示的事情多不多?是的,算式太神奇了,数学太神奇了,看到大家出色的表现电脑小博士给我们带来了一道聪明小屋的题,看看谁最聪明(课件),课后把你做的答案告诉老师好吗?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加法,知道了把两个数合起來用加法计算,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向爸爸妈妈作个汇报,介绍一下数学的神奇。\n《加法的意义》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数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是学习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今后学习更复杂计算的重要基础。木节课的口标是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用加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上完这节课Z后,我认真的对本课进行了反思:教学时我充分利用青岛版教材的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走进花果山”构成“情境串”,使学生产生了身临其境的喜悦,激发起学习欲望。我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使学生学会找数学信息并表达数学信息,然后根据情境图提出“一共有儿只小猴?”的问题,再引导学生理解“一共冇几只小猴”的意思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猴和岩石上的2只小猴合起来是多少;再通过“摆圆片——用算式表示——算式3+2=5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算式3+2=5还可以表示那两种东西合起來”这一过程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语言、手势、集合圈等多种形式体现两部分合并的过程。由意义感知到算式表达,再到结果呈现算式解读,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体现了“情境——图形一一模型”的建模过程。这样既冇利于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应用数学,还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操作、实验、思考与交流的机会。课的开始,我简洁生动形象地引出“来到花果山”情境图,然后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有序地读图,感受图中的故事,既要知道图中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孙悟空“善变”的特点,把“花果山”情境划分为几个情节,巧妙地用多媒体逐一出示动态的画面,排除其他多余的信息对学生造成的干扰,先把小猴的信息单独呈现,然后依次呈现白云、小朋友、小花,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素材。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吋还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吋不受其他多余信息的干扰,让学生有序地观察、感悟,逐个发现花果山上的数学信息,进而捉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学中,我从每个细节做起,如在引导学生读图时,问学生“图上都冇什么”,学生马上把手举起來,这时我提醒说“先不要急着说,仔细看,把也面从上到下观察完整,再说好吗?”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都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课的最后的巩固练习环节中针对算式3+1=4,让学生举例说明“3+1二4”\n述可以表示哪些事情吋,学生说「'有3个小朋友,又来了一个,现在有4个小朋友”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睛发现生活中哪些事例还可以用“3+1=4”表示,这是一个反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在举例中理解和升华,使学生知识、能力、经验、情感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和提升。当然本节课也冇许多不足之处:在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我太在意教案的设计,恨不得每一句话都要和教案上的一致,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屮显得有些机械,比如:问学生“一共有儿只小猴”是什么意思?学生由于年龄太小,只说是加起来,没有说岀合起来,我就浪费了很多时间在那等我想要的答案,其实这时候见学生回答不出來,我应该及时解释加起来就是合起来。在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中,要体现学生的自主,不要给学生过多的限制。在摆小圆片的操作中,我课前让学生准备了5个小圆片,操作屮学生只按要求摆了一次,这样大大限制住了学生的思维。在今后的教学屮,我会针对自己的不足Z处,努力学习,平时多钻研教材,來提高口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