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的初步认识认识乘法说课稿

更新时间:2022-08-04
类型:doc
大小:31.00 KB
页数:6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苏教版数学课件 > 二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认识乘法说课稿蒋晨晨一、教材分析: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一般教材都是在与加法的比较中引入乘法的。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例1安排直观图(鸡和兔等小动物),让学生感知、理解几个相同的加数连加就表示几个几;例2教学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法的意义及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通过“试一试”让学生感知“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写比较简便”。通过与过去的教材比较发现,实验教材强化了几个几的实际含义,简化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不再区分乘数与被乘数,“×”读作“乘”等),删除了抽象的概念表述(乘法的定义、“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等抽象用语)。二、学生分析\n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具备了一些知识经验。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乘法,有的学生甚至还会背乘法口诀,但不知其所以然,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带入学习乘法的数学园地,从而激发学生探究乘法的欲望。二、教学目标:1.在认识几个几的基础上学习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2.能初步用乘法概念观察现象,在与加法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写比较简便。3.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意识。四、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引导学生体会相同加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学生好玩、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在导入的环节我曾经设计了“我们今天一起去动物园”\n这一话题导入新课,同时以动物园的大门上加法算式,要求学生算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复习了以前的知识。都去哪里玩了?这一话题导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效果果然很好,我顺势引出本课教学的主题图。(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为了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关系,我设计了“看一看、摆一摆、”两个活动来引出新知识的学习。1)看一看(课件)首先我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动物学校的动物都有哪些?学生说图中有鸡,有兔,我随之问鸡每群有只鸡?一共有多少只鸡?要想求3群鸡一共有多少怎么列算式?学生列出算式2+2+2=6,教师板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兔的只数也列出加法算式,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是几个相同加数的连加,让学生初步感受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形式。2)摆一摆接下来,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形式,我安排了让\n学生摆一摆的活动,孩子们的小手都动起来了,每堆摆2根,摆5堆,一边摆,一边数是几个2?,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然后我问学生“一共摆了几个2?怎么样列式?”让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列式是2+2+2+2+2=10。之后我会以进入动物学校电脑房这话题来引入今天的课题,算2+2+2+2=8,这时有的学生会把算式列的很长,我顺势说:“老师的手都写酸了!这么长的算式读起来、写起来都很不方便。你们想不想用简便一点的方法来写和读呀?”随机引出乘法和认识,板书课题,为教学乘法的意义做了较好的铺垫。在学生感受了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形式之后,为了使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我指着算式问学生,这个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相加?4和2各表示什么意思?并顺势说出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也可以写成4×2,然后让学生观察什么情况才可以用乘法计算,最终得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2.教师讲授\n本节课还有一个内容是让学生认识乘号,并会读乘法算式。最初我想让学生自学这部分内容,但由于学生年龄小,还没有形成自学能力,在教学时,我先叫乘号,然后让学生部分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合理练习,强化新知。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意义并理解了相同加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后,我让学生先将黑板上的连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目的是让学生巩固连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方法。然后领学生进行基础练习:(1)读一读并说出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这道题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理解乘法与加法的关系。)(2)填空。(这道题是让学生先填出是几个几相加然后列出两道乘法算式,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巩固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3)说出乘数和积。(这道题是给出两道算式,让学生说出两道算式的乘数和积,同时让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四)指导总结,巩固新知。在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进一步汇报交流各自的学习收获。\n(此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对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概括,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以上,就是我说课的主要内容。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