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数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数学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复习千以内数的认识2)自学课本第16——17页的例题,尝试做教材“想想做做”第1——7题二.教学课题。1,使学生认识整千数和一万,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学会读、写整千数,能计算整千数的加减,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2.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的乐趣。提高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数感。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五册第16——18页的认数。教材分析: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第一道例题教学整千数和一万的认识,第二道例题借助计算器教学整千数和一万的读、写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整千数的含义,并整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教材通过图片使学生提高了学数学的兴趣,并让学生通过看一看,猜一猜,算一算,填一填写一写,读一读等活动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整千数和一万认识。学情分析: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认数中的整千数和一万的认识,学生对于数的认识已经经历了百以内、千以内等阶段,在此过程中,学生在获得关于数的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认数方法和经验。同时,学生对认数工具——方块、计数器、数位顺序表等已经熟悉了。这样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教学方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学习整千数和一万的认识。教学目标:1,认识整千数和一万,知道计数单位“万”,掌握10个一千是一万。2,会读、写整千数,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教学重点:整千数和一万的认识。教学难点:理解“千”与“万”的含义。教学准备:在认真研读了教材后,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百度搜索中找到了我需要的图片和课件,收集到教学工具——方块、计数器、数位顺序表等,这样就有利于进行教学了。教学方法:1,教学整千数和一万时,我首先通过百度搜索呈现教材中的体育馆场景图,让学生猜一猜,像这样的体育馆大约可以做多少人?再直接告诉学生:“这样的体育馆大约能坐一万人。”抛出问题:一万是多少呢?激起学生对“一万”的兴趣。然后通过方块图片从一千数到一万,直观感知几个一千是几千、10个一千是一万,初步理解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最后让学生通过说生活中的千和万,进一步感知整千数和一万的实际含义。2,教学读、写整千数和一万时,首先认识“新的”计数器,使学生注意到计数器上多了个“万”,然后复习计数器表示的数,让学生复习旧知,为学习新知铺垫。最后让学生交流合作,完成一万在计数器下的正确写法。3,教学数位顺序表时,先让学生完成填空,再通过学生对数位顺序表“说”信息,加深了学生对数位顺序表的认识。4,图片与问题相结合,小组讨论,独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教师的点拨起到了杠杆的作用。\n四.教学过程。1,教学第一个例题。1),.情景导入,(1),谈话:你们知道一些大型的体育比赛主场地在什么地方举行吗?出示【百度图片】http://entertainment.cjn.cn/ylyw1/201004/W020100402631125150246.jpg(2),谁知道这是什么地方?说得好!如果这里坐满看比赛的观众,大约能坐多少人呢?(先学生猜想,后老师指出大约能坐一万人)(3),揭示课题:这一万是多少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它。(板书课题:认数)2),初步认识整千数和一万。(1)出示课件:含有一千个小方块的10个大方块。(2)师:指着1个大方块让学生想,每个大方块里含有多少个小方块?表示多少?(3)学生想:1个大方块是一千,两个是多少?3个、4个……9个呢?(4)师问:9个大方块是九千,10个大方块呢?(同桌讨论)(5)师点拨:10个一千就是一万。(6)让学生一千一千地数,从一千数到一万。思考:10个一千是多少?一万里有多少个一千?(7)板书: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3)小结谈话:现在你们知道一万是多少了吧?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一万是多少?2.教学第二个例题。1)认识用计数器表示的数。(1)提问:同学们还记得计数器吗?它有什么用处?(课件出示计数器)看,它与我们以前用的计数器有什么区别?多了什么位?共有几个数位?你能从右往左的顺序读一读这几个数位吗?(2)想:如果在十位上拨上1个珠子,它表示几个几?是多少?拨5个呢。如果在百位上拨上1个珠子,它又表示几个几?又是多少?拨7个呢?(3)再想:如果在千位上拨上3个珠子,它表示几个几?是多少?拨5个珠子呢?你能在计数器的下面按数位写出这个数吗?(指名说,课件显示,学生评价,说说为什么这样写)(4)师点拨:珠子在哪位上就表示几个几,即,①千位上如果有一个珠子,就表示3个千,是3000,在千位下写3,其他数位没有珠子用0写出来;②如果千位上有5个珠子,就表示5个千,是5000,在千位下写5,其他数位下写0.2)认识用计数器表示一万。(1)课件显示:千位上有9个珠子。(2)提问:如果再添一个珠子就是10个了,表示多少呢?指出:如果再添上一个珠子就是10个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3)追问: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一万呢?指导:千位上的10个珠子拨去,在万位上拨上一个珠子就行了。(课件演示计数器上的一万)(4)让学生讨论;怎样在计数器下面正确写出10000?教师点拨:只要在万位下写1,其他数位下写0,就表示一万呢。3)认识数位顺序表。(1)谈话: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数?什么数位?那么我们一共学了哪几个数位呢?现在我们就来认识数位顺序表。(2)课件出示教材第17页的数位顺序表,指名学生完善表中的括号,同时要求学生将教材第17页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3)让学生读读数位顺序表,指名说说从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4)讨论:\n①个位在哪边?万位在那边?数位是怎样排序的?怎样读数位顺序表?②右起第一位是什么数位?第二、三、四、五位各是什么数位?③左起第一位是什么数位?第二、三、四、五位各是什么数位?④左边一栏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3,巩固深化,运用提升。1),课件出示:(1)问:每一段表示多少的数?已知的数是哪些?(2)让学生独立完成未知的数,再读一读。(3)小组讨论:7000是接近1000,还是接近10000?2),出示【百度图片】:http://www.kkkjz.com/Article/Up_Files/2008-12/2008129132518617.gif(1)课件出示:我们用肉眼能看见的星星大约有3000颗。(2)指名读出横线上的数。3),出示【百度图片】http://hiphotos.baidu.com/szyue50288/pic/item/acfccf2f110d187e1f3089ab.jpg(1)课件出示:月球上最高的山峰大约高9000米。(2)指名读出横线上的数。4),出示【百度图片】:http://sci.ce.cn/yzdq/dq/dqxw/200710/24/W020071024481653017764.jpg(1)课件出示:南极洲的最厚冰层达四千米以上。(2)指名写出横线上的数,集体订正5),出示【百度图片】:http://sci.ce.cn/yzdq/yz/yzxw/200711/22/W020071122567082133808.jpg(1)课件出示:太阳表面的温度接近六千摄氏度。(2)指名写出横线上的数,集体订正。6),解决实际问题。(1)出示【百度图片】:http://www.hpe.sh.cn/UploadFiles/200812485017568.jpg(2)课件显示:这是女子一万米决赛。已经跑了8000米。还剩下多少米?(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的想法。(1)课件显示:下面是新苗书店四、五、六月图书的进货情况。四月五月六月儿童图书2000本3000本4000本成人图书3000本4000本3000本\n合计①算出每个月进书的合计数,填在表中。②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2)第①题要求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全班展示交流。(3)第②题让学生独立操作,展示交流。8),出示【百度图片】:http://images3.ctrip.com/images/uploadphoto/photo/0242/484476.jpg(1)出示:小明家、冬冬家和少年宫都在太平路上。小明家离少年宫大约有3000米,冬冬家离少年宫大约有5000米。他们两家之间的路程大约有多少米?(2)让学生读题,分小组讨论解题方法。(3)学生独立解题,并说说解题思路。4,全课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4,课堂作业:教材第18页“想想做做”第4题。5,板书设计;认数一万里有10个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五.教学反思: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新的课程中必须重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这堂课我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与“数”有关联。教学中我利用百度搜索在学生面前呈现出美丽的图片,使学生既能欣赏到图片的美,又能结合图片感受到“数”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教学中始终关注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动手、动脑,手脑并用使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了,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每个学生都在思考。交流展示使学生理解了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动手操作使学生加深了对数位顺序的印象。这堂课虽起到了预期的效果,但,因学生的个性差异大,学习的能力各有不同,仍有少部分学生没能学好本堂课的内容,需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直到每位学生都学会为止,做到绝不放弃一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