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

更新时间:2022-08-08
类型:doc
大小:27.50 KB
页数:9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苏教版数学课件 > 三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苏教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单元知识点总结一、知识框架一级知识点二级知识点三级知识点数与代数数的运算1、列竖式计算除法。2、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3、一步计算的问题4、两步计算的问题数与代数常见的量1、质量单位千克、克2、千克、克之间的换算,简单的实际问题3、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图形的认识从三个方向观察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形状空间与图形1.周长的认识2.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统计与概率描述事发生的可能性。二、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二年级(上册)表内除法和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1计算:列竖式计算除法。\n2口算:被除数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分别除以除数都没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十数。3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用乘法验算)。4估算:估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一步计算的问题:在解决的实际问题中体会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6两步计算的问题:先求总和或剩余是多少,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练习:(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2÷266÷672÷347÷7(2)口算:36÷360÷268÷290÷3(3)列竖式计算:39÷389÷467÷274÷3(4)你能估算下面各题的商各是几十多吗?64÷84÷39÷481÷3()王老师用72元买笔记本,如果每本单价是2元,那么能买多少本?李老师用60元买了20本笔记本,那么每本笔记本多少钱?(6)一副乒乓球拍26元,一个乒乓球2元,用0元买一副乒乓球拍,剩下的钱能够买几个乒乓球?第二单元认数\n1认数、读数、写数。整千数:数位与顺序,认、读、写数,口算整千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非整千数:认、读、写数,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按顺序整理数。练习:(1)口算:2000+40008000—30006000—2007000+100(2)写一写:两个千加两个百加一个十是多少?(3)三千零二是由几个千和几个一组成?(4)967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7在()位上,个位上是()。2大小比较比较大小时的数学思考,比较大小的实际应用,非整千数最接近几千。练习比较大小:360和220,7890和8790第三单元\n千克和克千克和克都是质量单位,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是它的质量。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惯以“物体有多重”代替“质量是多少”,因此没有使用“质量”这个词,仍然讲“有多重”。1称一个物体有多重,一般用千克为单位。2净含量是指包装袋内物品实际有多重。3千克可以用G表示,又叫公斤。4从秤上读出物品的重量。称比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为单位。6认识天平。7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1千克=1000克。练习(1)一袋盐重00克,两袋盐重()克?(2)2千克=()克(3)9000克=()千克第四单元加和减1口算两位数加、减。解决与“倍”或“差”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练习口算:44+232+714+6876—642\n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练习手套的价格是12元,帽子的价格是手套的3倍,你能用线段画出并算出帽子是多少钱吗?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124时记时法及它与普通记时法(12时记时法)的联系2联系实际问题求经过时间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包括:求整时到整时的经过时间,求非整点时刻间的经过时间。(利用线段图)。求经过时间:记忆: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到达的时刻—出发的时刻=经过时间3两种计时方式的转化。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相转化普通记时法24时记时法凌晨1时————————1时早晨时————————时上午8时————————8时中午12时————————12时下午1时————————13时下午2时————————14时晚上6时————————18时晚上7时————————19时晚上8时————————20时晚上9时————————21时深夜12时————————\n24时(也是第二天的0时)记忆: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就用钟面上的时刻加上12时。中午12时以后的时刻,用普通记时法表示,就用时刻减去12时。练习(1)图书馆的的公告牌上面写着:借书时间:12:00—13:30,1:40—17:00。图书馆每天的借书时间是多长?(2)用二十四小时计时法表示,:下午2:00,晚上9:00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边与角有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通常把长方形的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把正方形的每一条边都叫做边长。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和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四条边的和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长方形的周长÷2—宽=长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二、区别:用10个边长一厘米的小棒拼出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n用10个边长一厘米的正方形拼出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各是几厘米?三、在一个长方形里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长方形的宽。(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练习(1)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求篮球场的周长。(2)操场长10米,宽70米,小强绕操场跑一周,小强一共跑了多少米?第七单元乘法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本方法。(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2三位数的中间或末尾是0时的乘法计算。3连乘计算。练习:(1)200×312×4261×3224×(2)124×3×211×2×4(3)一头牛一天吃20千克草,两头牛两天吃多少千克草?第八单元\n观察物体二年级(上册)教材安排过一次“观察物体”,从物体(玩具、茶壶、汽车等)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观察,并选择适宜的图形表示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学习“观察物体”,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并用视图表示看到的形状。1在知道物体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的基础上,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2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的面的个数往往是不相同的。3进行简单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一、统计(一)画“正”字统计(二)画条形统计图统计二、可能性谁的数量多谁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经常、偶尔、差不多)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计算。1分数的表示:分子、分母、分数线。2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3同分母分数的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n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