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金子》教学设计执教人:胡敏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新词,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感悟到要想获得财富或成功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所谓真金,是一个人获得成功所必须具备的一些优秀的品质。二、学情分析学生对课题理解不深,有些学生认为“金子”仅仅代指金钱和成功。同时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是很强,要让学生探讨需要用一生来追寻的人生意义,来感受深奥的哲学话题有点难。在教学设计上,要积极创设情境,要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生活实践中,引导他们感受深刻的人生哲理,同时也让学生明白“金子”还代表着智慧,代表着积极的人生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握课文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难点\n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巧妙导入:(1)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莱特兄弟从小就梦想自己能像鸟一样飞翔,他们长大就发明了飞机。杨利伟叔叔从小梦想着飞向太空,经过不懈努力,它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胡老师从小梦想做一位人民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的梦想也实现了。同学们,相信你们也都有梦想,谁愿意把他的梦想与我们分享一下、2、同学们的梦想真是丰富多彩!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梦想有关的文章。3、课文的主人公是谁?出示:彼得.弗雷特这是个外国人的名字,比较难读,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他也有梦想,他的梦想是什么?(预设生:找到金子) 板书:金子(3)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学了课文,对于你实现梦想,会有所帮助。\n二、整体感知1、学生初读课文,自由朗读,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2—3遍(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反馈初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淘金蜂拥而至扫兴离去挖掘埋头苦干一无所获种花全部精力找到真金(2)指名示范读,齐读。(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提建议。4、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三、 认知贯通1、学习第1、2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后,说说文中哪个词说明前来萨文河畔淘金的人多。(蜂拥而至)①“蜂拥而至”是什么意思?(像蜜蜂一样一下子拥过来.)②谁能换一个词?(人山人海、人流如潮、一拥而上)\n①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场面,齐读第一句。(2)这么多人来结果怎样?(一无所获,扫兴离去。)① 谁能读好这一段?要读出淘金者从满怀希望到扫兴离去的心理变化。② 指名学生读。齐读第1自然段。别人都高兴而来,扫兴而去,但有一个人却坚持留了下来.她是谁?(彼得弗雷特)(3)彼得是这些淘金者中的一员,他也想找到金子,但他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同学们仔细读第2自然段,找到彼得的不同点。(4)交流:① 同样是这两段话,当你再去读它时,会有不同的感受。再去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小节,你会发现彼得和其他的淘金者又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生说,师随即圈划) 想法和做法不同:他不甘心落空,“买”了一块土地,(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坚信只要他坚持下去,就能找到金子。)“一个人默默地”挖掘着,他埋头苦干了“几个月”,(这还是因为他坚信只要他坚持,就一定能找到金子。)“几乎翻遍了整块土地”。 他的这种想法和这些做法就叫做“不甘心”(板书) 自读这段,体会彼得的不甘心。(出示第二段) 个读 不甘心的彼得在哪里?师范读,齐读。 4、质疑第七小节。 \n六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五年也过去了,这时的彼得又怎样了呢?(出示第七小节,齐读) 再读这小节,你有什么疑问吗?个说。 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继续讨论。四、指导写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2、金子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扫兴离去彼得•弗雷特埋头苦干、灰心失望偶然发现、若有所悟、精心培育、找到真金第二课时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揭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一起读课题。2、出示词语,认读。淘金蜂拥而至扫兴离去挖掘埋头苦干一无所获种花全部精力找到真金3、回忆课文内容,可选用上面一个、两个或更多的词语,说说课文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4、为了致富,彼得像大多数人那样去淘金,可是一无所获。六个月后,他连买面包的钱都没有了,于是,他准备离开这儿到别处去谋生。\n一、复习检查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淘金者绝大多数彼得·弗雷特不甘心附近买地挖掘坑坑洼洼金钱倾盆大雨冲刷平整松软绿茸茸若有所悟装扮美丽娇艳实现(“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2、分段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二、回顾课文1、快速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课文题为“金子”,你能围绕课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围绕“金子”说几句话吗?(„„)2、根据课文内容来把大家刚才说的整理一下。板书:绝大多数人一无所获、扫兴离去彼得·弗雷特埋头苦干、灰心失望偶然发现、若有所悟、全力培育、找到真金3、大家看看课文的内容,前后比较一下,有没有什么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问题是针对课文提出的,答案还得从课文中去找,让我们再来细细地读好课文。我们要逐步学会通过认真地阅读课文,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在阅读中有所收获。三、阅读理解课文(一)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段这一段中有个词“蜂拥而至”,什么叫蜂拥而至?(像蜂群似的拥挤着来到)说明来的人怎么样?(很多)为什么有这么多淘金者“蜂拥而至”?(听说„„希望„„)所以他们——在河床上挖出许多大坑。结果如何?(一无所获,扫兴离去)2、谁能读好这一段,读出淘金者们从满怀希望到扫兴离去这样一种巨大的心理变化。(指名读,齐读)(二)第二、三自然段1、在众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员。指名读第2、3自然段2、你觉得他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同样满怀希望,不同的是,他更吃苦耐劳)从哪里看出他更吃苦耐劳?(不甘心、默默地、埋头苦干几个月、翻遍)3、结果如何呢?(没有发现一丁点儿、失望、连„„都没有、准备离开)4、读到这里,你对彼得的遭遇有什么想法?(„„)是啊,命运真是太残酷了,对这样一个吃苦耐劳的人,却把他的希望完全敲碎。彼得·弗雷特开始时不甘心落空,正是因为他相信——(像他这样付出劳动,一定会有所收获,一定能实现梦想)而事实却敲碎了他的梦想,他不得不准备离开。(三)第四-七自然段1、命运真的如此不公平吗?如果彼得就此离去,那么他的命运就会截然不同,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故事。来,我们来读读接下去又发生了什么?自读4-7自然段。2、你们知道彼得最后怎么样了?(„„)齐读第7段(1)彼得实现了他的梦想,成了唯一找到真金的人,你们觉得他的真金是指什么?(收获鲜花——财富——实现梦想)(2)他说话时是怎样的心情?(非常骄傲)对,也就是“不无骄傲”。3、那他为什么会成为唯一有所收获的人呢?再读读4-6自然段,圈出你觉得能反映彼得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的词和句。学生交流:(发现、若有所悟、全部精力)(1)发现彼得发现了什么?描述一下他所看到的情景(„„)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你觉得他的想法有没有道理?(很有根据„„)你举得彼得是个怎样的人?(有心人、聪明人)(2)全部精力彼得不但是个有心人,而且非常吃苦耐劳,这点我们从上文已经感受到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付诸行动。想一想,培育花卉要做哪些工作,他会怎么做呢?(不怕辛苦平整土地、精心选择花苗、不分日夜照顾鲜花、四处奔波销售„„)齐读4-6段4、现在你找到刚才我们提出的两个问题的答案了吗?(1)为什么绝大多数淘金者一无所获,而彼得却找到真金?(2)为什么彼得刚开始时埋头苦干,结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却实现梦想,找到真金?学生交流同学们说的真好,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能通过不断的阅读、思考、探究解决这些问题,你就是一个会读书的人。5\n、彼得从他的经历中明白了,生活有没有欺骗他?他脚下的这片土地有没有亏待他?现在你对彼得最后所说的话有没有什么新的理解?再来好好第七段。“真金”指什么?(财富、美好生活、明白了生活的真谛„„)6、看着彼得·弗雷特骄傲的笑容,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这样说要想,只有。7、彼得·弗雷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有什么梦想呢?8、从彼得·弗雷特的故事中,你对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了什么想法?阅读后有所领悟,还能举一反三,对自己的人生有所帮助,你不仅是一个会读书的人,还是一个把书读活了的人。板书设计:22、金子蜂拥而至一无所获扫兴离去不甘落空埋头苦干失望极了倾盆大雨若有所悟辛勤种花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