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2019-2020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试卷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1、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 ),你的身高大约是140( )。2、2米—4分米=( )分米 44厘米+26厘米=( )分米3千米—1000米=( )米 7000米+8000米=( )千米3、找规律,450,500,550,( ),( ),( )。4、5千克-400克=( )克 400克+3千克600克=( )千克5、四边形有( )条边,有( )个角。6、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除数( )。7、用7、8、9可以摆出( )个不同的三位数,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它们相差( )。8、3:50再过( )分钟是7:259、一个平面图形切割成三个图形,会增加( )条边。10、一个三位数乘一个两位数,积最少是( )位数,最多是( )位数。11、观察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最多能看到( )个面。二、火眼金睛,明辨是非1、把8、7、4、5组成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算式,积最大的算式是745×8 ( )2、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 )3、分针从6走到9走了2大格,是10分钟。 ( )4、把一块月饼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 ( )5、把一根绳子对折后,再对折剪断,得到的每段长度是绳子总长度的二分之一。( )6、吃饭时,人们可能用左手拿筷子。 ( )7、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 ( )三、注意审题,细心计算。 1、在( )里填上“<”“>”或“=”。 3时( )150分 7000克( )7吨 4/7( )2/7 1/3( )1/4 60毫米( )6厘米 4800米( )5千米 1( )4/4 5×6+4( )342、( )里最大能填几?(2分)( )×6<54 ( )×7<45 ( )×5<35 ( )×9<633、直接写得数。700×8= 5×0= 7×8+3= 92-6= 6×7+3=500×6= 1-5/6= 4×6+6= 2/7+ 4/7= 6/9-5/9= 81÷9= 68-9= 60×8= 29×8= 280×7= 4、巧算635+298 196+505 961-509 267-98 9×3=( ) 110+115+120+125+130+135+140 99×3=( )\n999×3=( )( )×3=( ) ( )×3=( ) 5、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2□ 3 □ 4 A B C D× □ × □ × 41□45 □□ 2 □ D C B A 6、列式计算。 (1)减数是147,差是258,被减数是多少? (2)被减数减少6,减数增加8,差如何变化?和原来相差多少? (3)甲和乙的和是122,甲比乙的四倍多7,甲和乙各是多少? (4)甲乙丙三数和是360,甲是乙的3倍,乙是丙数的2倍,甲乙丙各是多少? 五、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38个纽扣,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衣服? \n 2、小明做一道减法题时,把个位的5看成3,把十位的7看成9,算出的结果是25,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3、食堂买来一批大米,第一次用去全部的一半多20千克,第二次用去39千克,正好全部用完。这批大米共有多少千克? 4、一个长方形,长是宽的4倍,周长是50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5、一块长方形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6、一列火车下午6时54分出发,到第二天下午1点45分到达。途中经过多长时间? 7、小明今年24岁,小华今年18岁,小明几岁时,他的年龄是小华的4倍? 8、大猴今年18岁,小猴今年14岁,当两人年龄和是64岁时,两人各是多少岁? 9、图书馆买来一批新书,分给一年级小朋友2/5,/剩下的30本全部给了二年级,这批新书一共有多少本?\n附送:“1—4的乘法口诀”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2019-2020年苏教版数学二上《1—4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9页“想想做做”第1~4题。共几课时1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三维目标1.让学生在教师帮助下,经历2、3、4和1的乘法口诀的编写过程,理解这些口诀的意义和结构,初步掌握乘法口诀的编写方法,记忆这些乘法口诀,并会用它们来计算有关的乘法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4.让学生在数学学习和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成功体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编写2、3、4乘法口诀的过程,熟练掌握2、3、4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它解决数学问题。教学难点:经历编写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教学资源1.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含义,并能列乘法算式解决相关的问题。2.情境图,乘法口诀,每个学生准备1~4的乘法算式。预习设计1.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2+2=3+3=3+3+3=4+4=4+4+4=4+4+4+4=2..根据算到的结果在相应的算式下面编一句通俗简短的口诀。3.对照书本上的口诀,你喜欢哪一个?你能依次记住它们吗?学程设计导航策略调正与反思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预设4分钟)1.校对预习作业。2.揭示课题,学生明确目标:熟练掌握2、3、4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它解决数学问题。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板块一』1.师:每题的结果是多少?改成了怎样的乘法算式?你想到的口诀是什么?2.出示课题:1~4的乘法口诀。『板块二』\n(预设20分钟)1.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理解图意并列式。学生列式:1×2=22×1=22×2=42.出示“想一想”情境图。(1)小组交流图意并列式。(2)根据算式编口诀。(3)交流每句口诀的意思。(4)根据口诀算算3×1=?3×2=?3.出示例2情境图,学生独立思考:(1)根据题意列式。(2)根据算式编口诀。(3)根据口诀计算4×1=4×2=4×3=4.学生完成试一试。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8分钟)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2.完成P9页“想想做做”第2题(1)你能看图列出两道乘法算式吗?(2)它们用的是哪一句口诀?(让学生领会到依据一句口诀能列两道乘法算式。)3.想想做做第3题。同桌两人练习,一人出题,另一人说得数和口诀。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引导学生思考: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会列出乘法算式吗?还可以怎么列?谈话:1×2=2我们可以编一句怎样的口诀?2×1=2呢?一二得二表示什么意思?2×2=4的口诀我们一起说.追问:二二得四表示什么意思?2.师出示交流提纲,等学生讨论完毕交流讨论结果。3.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校对。提醒学生:积是十几时中间的“得”字就可以去掉。抽问三四十二,四四十六表示什么意思?4.让学生自己填写1×1=□,并编写口诀。5.小结:根据一句口诀一般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乘数位置交换,用的是同一句口诀『板块三』1.组织学生活动:看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写得数,把口诀写完整。2.提示:横着看是2个4,竖着看是4个2。3.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4.交流引导学生体会:一般情况下,用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相关的乘法式题。\n作业设计课堂作业:(预设8分钟)★必做题:1.《一课一练》第7页第1、2题。目标:熟练掌握1、2、3、4的乘法口诀。2.《一课一练》第7页第3题。目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一课一练》第7页第4、5题。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选做题:妈妈买了不到10个梨,2个2个地数多1个,3个3个地数还是多1个。猜一猜,妈妈买了多少个梨?目标:促进学生思维发展。\n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