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第十一单元教案24时记时法、认数以及千克和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对万以内的数有进一步的认识,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教学重难点:对物体重量的估计和24时记时法中两种记时法的互换。教学准备: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24时记时法1、提问:一天有多少个小时?通常有几种记时的方法?2、请把下列记时法进行转化:下午2:00晚上8:20早上7:00中午12:30下午3:15晚上11:4516:2018:2020:502:006:0021:3014:408:203、求经过时间:下午2:20----下午4:10,经过了多少时间?上午7:30----中午12:00,经过了多少时间?上午9:00---下午3:00,经过了多少时间?下午3:30----晚上11:20,经过了多少时间?第一天的8:20----第二天的9:20,经过了多少时间?第一天的18:30---第二天的3:00,经过了多少时间?二、复习认数1、复习数位顺序表2、口答:3个千是(),5个千是()1个万是(),8个千是()3、读数与写数:一千二百一十,写作()五千零四,写作()二千一百零三,写作()九千零六,写作()。2306读作()1008读作()2080读作()4900读作()4、数的大小比较:(1)复习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2)练习:在()里写〈或〉。2308()3208345()34502499()25006789()7689二次备课\n三、复习千克和克1、通常我们用的重量单位有哪些?2、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千克和克各用怎样的英文字母来表示?3、填写合适的单位:一分硬币大约重1()一本数学书大约重300()一头猪大约重75()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大约重30()板书设计:教学反思:\n除法、乘法、加法和减法,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1)(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学重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准备: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加法与减法1、思考:44+25你是怎样算的?44+38你又是怎样算的?在计算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2、计算:36+3876+23100+20049+1445+5421+3440+30044+393、想一想:38-25你是怎样算的?44-25你又是怎样算的?这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4、计算:52-2880-3461-4687-65140-30220-1201500-8003200-900二、复习乘法与除法1、20×3=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想法?2、200×3=你又是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想法?3、计算:24×4126×5346×8378×5497×6109×4680×74、过关练习:569×3468×6308×4590×75、60÷2=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想法?6、600÷2=你是怎样想的?有没有不同的想法?7、计算:40÷2800÷484÷478÷784÷246÷378÷385÷596÷68、过关练习:54÷549÷265÷589÷7三、课的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四、布置作业补充八道计算题:376×9=407×8=560×6=240×5=87÷7=二次备课\n96÷6=57÷5=68÷4=板书设计:教学反思:\n除法、乘法、加法和减法,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2)(第三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学重难点: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准备: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加、减法两步计算应用题1、请大家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学习的应用题有什么特点?2、出示例题,回顾解法:裤子的单价是28元,上衣的价钱是裤子的3倍,买一套衣服要多少钱?方法1:先算上衣的价钱28×3=84(元)84+28=112(元)方法2:先算一套衣服的价钱是几个28元1+3=428×4=112(元)改变题: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多少元?学生先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然后组织交流。3、完成书上的有关练习。二、复习乘法应用题出示例题,进行回顾小华从家跑步到体育场用了4分钟,大生从家骑自行车到体育场也用了4分钟。小华每分钟行152米,大生每分钟行248米。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请学生介绍方法。学生完成书上的相关练习。三、课的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吗?四、布置作业完成整理与复习的6、7、8题二次备课板书设计:教学反思:\n观察物体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第四课时)\n教学目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学生空间观念的确立。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观察物体1、出示由三块正方体小木块组成的图形,让学生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看得到的图形分别是怎样的?2、出示由一块正方体小木块、一块长方体小木块组成的图形,也分别请同学从正面、上面、侧面进行观察,看得到的图形是怎样的?3、进行有关的练习。(题目略)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1、想一想:长方形有怎样的特点?(师相机板书:长方形有两组对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2、思考:正方形又有什么特点?(师相机板书:正方形四边相等,四个角也都是直角)3、长方形、正方形每条边分别叫做什么?(师相机板书:长方形长的边叫长,短的边叫宽。正方形的每一条边都叫做边长)三、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1、什么叫做周长?长方形的周长可以怎样求?那么多的方法中,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是最简便的?2、正方形的周长又应该怎样求?用加法算简便还是用乘法算简便?3、计算:长方形:长12厘米,宽6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长18分米,宽4分米,周长是多少分米?长9米,宽3米,周长是多少米?正方形:边长是5米,周长是多少米?边长是7分米,周长是多少分米?边长是8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三、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没有什么疑难?四、布置作业补充几道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题目。二次备课板书设计:\n教学反思:分数的认识和相关的简单计算,以及简单的统计和\n可能性的大小(第五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2、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难点:通过复习让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分数的知识1、请大家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用到分数?要用分数来表示必须把物体怎样分?2、口答:(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表示这样的3份呢?(2)把一个西瓜分成5份,表示这样的1份能不能用五分之一来表示?为什么?那么应该怎样改一改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了?3、分数应该怎样读?怎样写?师随即报几个分数让学生写一写。再写几个分数让学生读一读。4、分数的简单计算:+--5、完成书上的有关练习。二、复习统计与可能性1、在一个袋子里放了10个球,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红球,袋子里应该怎样放球?2、在一个袋子里放了10个球,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袋子里应该怎样放球?3、袋子里放了10个球,任意摸出一个球,不可能是红球,袋子里应该怎样放球?4、在一个袋子里放了10个球,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要大于黄球,袋子里应该怎样放球?5、设计一个转盘,红色区域占了绝大部分,绿色区域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黄色区域多于绿色区域但少于红色区域,请大家想一想:任意转动一下转盘,落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最大?落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最小?二次备课\n三、课的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没有什么疑惑?四、布置作业完成书上第114页的第15题。(直接做在书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