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认识千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逐步提高估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发现千克多媒体播放:早晨菜场繁忙的景象以及商贩与江老师买卖鸡蛋的场面(特写)。提出观看要求:1、从视频中你找出哪些与数学有关的信息?2、从菜贩和顾客的对话中你听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算帐的?小组交流,集体汇报。预设:1、看到一些商品的单价。\n如:肉,20元/千克;鸡蛋,7元/千克等等。2、江老师买了2斤鸡蛋,付了10元钱,找回了3元钱。……出示:肉,20元/千克;鸡蛋,7元/千克师:真不错,同学们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很快就能发现这么多数学信息。谁能解释下,肉:20元/千克,是什么意思?预设:每千克肉10元钱。师:这里有一个新名词:千克(板书:千克)。你们认识吗?知道这1千克有多重吗?指名学生回答。师:不知道没关系(根据回答情况而定),这节课我们就和大家一起认识它。(板书:认识)[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通过观察、发现、并提炼出数学信息。教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很自然地呈现出来,使课堂和生活融为一体,拉近师生的距离,为学生轻松地学习新知打下基础。]二、合作探究,体验千克1、数一数,拎一拎,初识千克。师:千克是重量单位,也叫做质量单位。用字母表示为:kg。(板书:Kg)1千克也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2斤。老师在菜场买了2斤鸡蛋,也就是1千克。出示1千克鸡蛋,一起数一数。(板书:18个鸡蛋)\n请学生到前面拎一拎,并跟全班说说拎1千克的感觉。[设计意图:直白式的介绍千克,简单易懂。紧紧围绕生活中的场景,由面及点引出1千克,初步感知1千克为18个鸡蛋那么重。]2、看一看,说一说,认识秤。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袋大米,重1千克。每个同学轮流去拎一拎,再跟同学说说1千克的感觉。生小组活动,轮流体验。师:1千克的感觉真是太奇妙了。有谁知道老师是怎么知道这袋大米的质量的?生:用秤称的。师:“秤”!你们见过吗?在哪里见过?生:……师:真不错,同学们的知识面真广。老师在课前也收集了一些关于秤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小组内说说,你认识的秤在哪里?(投影出示:秤的世界)出示实物台秤,指出投影中的台秤,说出它的名称。师:请同学们观察小组里的台秤,有什么特征?生:……预设:台秤上有刻度;有数字0,1,2,3,4;有字母Kg……(投影:台秤的刻度图)引导学生发现:没有物品时台秤的指针指向0,就表示0千克。\n提问:如果指针指向1表示什么意思?指向2呢?生:……小结:指针指向1表示1千克,指针指向2就表示2千克,……指针指向几就是几千克。[设计意图:从学生说秤,到教师展秤,再到重讲台秤,先散后总再集中,步步为营,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掂一掂,估一估,秤一秤,体验千克(1)出示1千克的大米。师:同学们猜猜如果将大米放在台秤上,指针有什么变化?生:……那我们轻轻地将大米放在台秤上,看一下自己猜得对不对。师:太棒了,全猜对了。这样的一袋大米重1千克。想不想记住1千克的感觉呢?生:想!师:那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传递大米,眯上眼睛掂一掂,记住1千克吧!小组活动[设计意图:猜想与实践同存,既巩固了台秤的知识,也在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并将1千克定格在一袋大米身上,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去记忆1千克的感觉,将1千克具体化、形象化、模式化。]\n(2)1千克的感觉有了吗?让我们带着1千克的感觉来认识下面物品的质量。活动要求:①分别取出标有1、2、3的袋子,先掂一掂,猜一猜它有多重?并记在心里不要告诉同桌。②动手称一称,1、2、3号袋子里的物品各是多少千克?你猜对了吗?③数一数,这一袋子里的物品个数是多少?④汇报结果。结果预设:①2袋食盐的质量大约1千克。②6个拳头大小的苹果质量比1千克多一点;③2本字典的质量比1千克轻一点。④11本《练习与测试》的质量大约1千克。……(同时板书划线文字)小结:有的物品比1千克多一些,有的物品比1千克少一些,我们习惯上都说成大约1千克。(板书:大约)[设计意图:“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数一数”不同1千克物体的质量,既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真实体验和触觉感觉,深化对千克的认识,加深记忆。]三、综合练习,运用千克\n1、看秤面上的刻度说蔬菜、水果的重量。(想想做做第3、4题)[设计意图:“数学服务于生活”。基本题练习,要求学生会很快地认读台秤的数据,培养现实生活中的基本能力。]2、说说生活中除了在菜场称量物品重量的时候用千克作单位。还在哪里看到过用千克作单位?指名学生回答。(投影播放“生活中的千克”)例:电梯(限重1000Kg)卡车集装箱(载重500Kg)盐水鸭(净含量1Kg)优质大米(净含量50Kg)请同学说说每个数据是什么意思?生:……指出:“净含量”是指包装袋内的物品实际有多重。[设计意图:“生活中的千克”将数学知识带进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真正体现了数学的生活性和社会性,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性。]3、脑筋急转弯。“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哪个重?”[设计意图:脑筋急转弯,趣味性实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与非的争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争论中学习知识,在争论中巩固知识,在争论中提升。]4、阅读课本第32页,“你知道吗?”的内容。\n四、总结评价,拓展千克师:你能和大家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吗?生:……师:千克这个朋友随着生活来到我们身边,也为我们生活服务着,要想真正结识它,还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