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课程标准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n目录1.除法6.长方形和正方形农村新貌周长是多少2.认数7.乘法3.千克和克8.观察物体称一称9.统计与可能性4.加和减摸牌与下棋5.24时记时法10.认识分数周末一天的安排11.整理与复习\n一、数与代数领域1.数的认识四位数简单的分数2.数的运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常见的量千克与克24时记时法\n二、空间与图形1.图形的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侧面几何体的三视图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测量周长的意义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n三、统计与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与不相等四、实践活动操作型3次场景型1次专题型1次\n五、你知道吗介绍数学史料介绍数学的应用六、思考题加强基础知识丰富数学思想方法\n第一单元 除法一、内容与安排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几十几除以一位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估算:商是几十多验算:用乘法验算除法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n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鼓励自主探索组织相互交流引导算法优化\n2.笔算几十几除以一位数•通过操作整理分的步骤;•把操作抽象成分步计算;•分解竖式教学笔算方法;•由扶到放逐渐掌握竖式;•让学生总结算法。\n3.除法的验算•变“规定”为“需要”;•把生活经验提升成数学方法;•在对比中体会数量关系。\n4.除法口算•控制难度,不安排例题;•在笔算的基础上,对已有口算纵向发展、横向比较。\n5.把总数或剩余数平均分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连续两问铺垫;重在形成思路。\n6.稍难些的除法操作中体会剩余的1筒应该怎样分;学生尝试计算,把操作活动数学化;验算自己的计算是不是正确;在对比中建构认识。\n7.估算安排在笔算后面;要求说出商是几十多;学生自己探索估算方法。\n8.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增加问题的灵活性。\n第二单元认数一、内容与安排万以内的数•计数单位“万”和数位顺序表•数的组成、读写方法,排列顺序•有关的口算•比较数的大小•简单的估算\n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调用已有的学习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原有的认数学具•已有的认数知识•原有的认数方法\n2.根据万以内数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法尽量寻找学生熟悉的现实素材,帮助他们体会较大数的意义。非整千数的读写由一般到特殊,由较易到稍难。\n3.增大数学思考的含量,扩大数学活动的空间。设计了许多对比练习设计了一些开放性活动\n4.重视口算、加强估计,结合认数解决实际问题。•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几千加几百及相应的减法•估计四位数最接近几千\n第三单元千克和克一、内容与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克、千克;2.知道千克与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n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有吸引力的情境,挑战性的问题,设计教学线索,引发数学活动。\n2.在操作与实践中感受千克和克•称、拎、掂、比,体会1千克和1克•称物重,体会几千克和几克•指导学生自找素材、自觉体会•设计实践活动«称一称»\n3.通过实验研究进率,并进行简单的换算练习。4.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进行估计和简单的计算\n第四单元加和减一、内容和安排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不超过100)与倍数、相差数有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n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口算与估算•鼓励独立思考,允许算法多样•以旧带新、促进类比•从口算带估算,以估算促口算•运用估计解决实际问题\n4+7=15-8=40+70=150-80=400+700=1500-800=\n2.解决实际问题•用线段图对信息再加工,寻找解题方法•组织解法交流,体会解题思路•鼓励解法多样,不要求一题多解\n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一、内容与目标1.了解24时记时法的原理与方法。2.会对两种记时法进行换算。3.会计算经过时间。\n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记时法的原理与方法•从生活引入•用图示说明----钟面图线条图\n2.两种计时法的换算•典型个案沟通联系,体会换 算方法•联系实际进行练习\n3.求经过时间•整时到整时,可以推算, 也可以列式计算•非整时之间,一般推算\n4.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学习小华的一日安排•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相互交流谈体会\n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一、内容与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2.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3.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算法。\n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在操作中发现特征;•在交流中总结、比较;•“做图形”里的数学思考直观认识—动手制作—直觉评估图形概念—动手制作—理性评估\n2.周长的意义•联系实际,教学周长意义•不出现定义,重在体验;•为探索算法作铺垫。\n3.周长的计算•长方形周长,人人探索、相互交流;•正方形周长通过推理得出算法;•做图形、算周长,体会“不变”与“变”。\n第七单元 乘法一、内容与安排三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估算:积是几位数积大约是几千几百•连乘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n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几百几十几乘一位数•鼓励学生探索算法•回顾笔算、启示估算\n2.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简化了0乘一个数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几百零几乘一位数的计算•指导学生计算几百几十乘一位数。\n3.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数量关系;•在交流中清晰解题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不要求一题多解。\n第八单元观察物体一、内容和目标1.认识长方体形状的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2.通过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知道可能看到几个面、最多看到几个面。3.学会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物体,会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4.能根据提供的视图制作物体。\n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物体的正面、上面和侧面。•两类物体2.在观察中体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重在学生体会\n3.物体的三视图•摆好观察位置;看看说说观察到的形状;选择合适的图形;\n4.根据视图摆出物体•分析视图摆出物体观察验证\n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一、内容与目标1.知道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2.能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3.用统计手段研究可能性,初步认识条形图。\n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例题的教学线索安排活动预测结果操作验证分析原因(理解可能性)\n2.“想想做做”的两个层次•抛正方体游戏,继续体会可能性•为期望的可能性设计游戏材料\n3.单元练习和实践活动•看、画条形图•用偶尔、经常、可能性大、可能性小、可能性相等描述现象•体会条件改变,可能性也会改变。\n第十单元 认识分数一、内容和安排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或两个几分 之一的大小;简单的分数加减法。\n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1.体验分数的产生•平均分一件物体,其中的一份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可以用分数。\n2.重点突破、举一反三,在操作中体会分数的意义•以1/2为重点,带出其它的几分之一•以3/4为例,带出其它几分之几3.在比较分数大小,进行加减计算时,继续体会分数的意义•先折纸做出分数,再比大小•先涂色表示分数,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