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案

更新时间:2022-08-09
类型:doc
大小:255.50 KB
页数:9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苏教版数学课件 > 三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有趣的乘法计算教材第18、第19页内容。1.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发现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数的共同点。2.在两位数乘两位数中,探索两个数十位相同且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的乘积的得数的共同点。3.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体会用规律计算的优越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掌握探索规律的方法。2.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投影仪。\n1.口算。11×1=  11×2=  11×3=  11×4=11×5=  11×6=  11×7=  11×8=2.用竖式计算。24×26 38×32 65×65 78×72老师: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1.探究两位数乘11的规律。老师提问: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先用竖式计算,再分别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比较。老师板书:24×11   53\n×11   62×11学生分组计算,讨论发现的规律。老师:通过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甲: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学生乙: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学生丙: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老师:根据你的发现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再用竖式验证。老师板书:23×11=2 3   64×11=  4   59×11=  9学生分组计算,并讨论计算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老师:你能利用发现的规律正确计算吗?说说你在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和你的解决方法。学生甲:我用发现的规律可以算出23×11的积,是253。学生乙:我在计算64×11的时候,积十位上的数是6+4=10,满十向百位进1,十位上写0。学生丙:我在计算59×11的时候,积十位上的数是5+9=14,满十向百位进1,十位上写4。\n老师:根据你们计算中的发现,你能大胆的猜测什么?学生:其中第一个算式符合上面的规律,而当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就不能直接用上面的规律了。发现,当这个两位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时,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而积百位上的数比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多1;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的数和的个位上的数。老师:你们能用竖式验证你的猜测吗?老师板书:23×112323253   64×116464\n704   59×115959649   总结:经过竖式验证猜测正确。2.探究十位相同且个位相加等于1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规律。老师:你能找出下面每题中乘数的特点吗?22×28  35×35  56×54学生甲: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学生乙: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老师:这几题的乘积会有什么特点?先算一算、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22×28= 1635×35=  2556×54=  24\n学生分组计算,并讨论计算中的发现。老师板书:22×28   35×35   56×54老师:积的末两位是怎样算出来的?末两位前面的数呢?学生甲: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学生乙: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加1的积。老师: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再用竖式计算验证。15×15=   43×47=   69×61=\n学生用规律计算各题得数,然后用竖式计算。老师: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24×26=   44×46=   74×76=25×25=   45×45=   75×75=学生用规律直接写出各题得数,然后用竖式计算。1.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得数。56×11=  74×11=  46×11=  83×11=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得数。38×32=  66×64=  18×12=  77×73=足球每个56元,学校购进了54个足球,一共花了多少元?课堂作业新设计1.616 814 506 9132.1216 4224 216 5621\n思维训练56×54=3024(元)这部分内容教学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两位数乘11的计算规律,以及“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规律。之所以课题为“有趣”的乘法计算,同样是着重引导学生经历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计算规律的“有趣”。教材编排首先明确指出:“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进而通过笔算24×11、53×11、62×11的结果,在比较中获得初步感悟,并在举例验证中强化认识。之后编排的“同头尾合十”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探究,其思路大致相同。这里所要提出的是关于“验证”教学环节的编排,为什么要设置对规律的“验证”呢?个人认为教材编排的意图不光只是为了强化学生对规律的感知,更多的是遵循“探究规律”的数学本质,小学阶段对数学规律的探究用的都是不完全归纳法。所谓不完全归纳法,即不完全归纳推理,是相对于完全归纳法而言的,是一种以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的判断为前提,推出关于某类事物全体对象的判断做结论的推理。不完全归纳的结论是或然的,人们应用不完全归纳法,虽然可以从为数不多的事例中摸索出普遍的规律性来,然而这还是个猜想。这个猜想对不对,还必须进一步加以验证,因为结论所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结论就不具有必然性,也就是说它可能真,也可能假。概而言之,对不完全归纳法来说,一方面是它的结论可能提供全新的知识,另一方面是它的结论未必真实可靠。\n基于不完全归纳法的这种本质特征,探究规律内容的编排基本上都安排了“验证”的教学环节。从这个层面上看,修订后的苏教版教材充分考虑到了数学的本质特征。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能够吃透教材编排意图,确定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合理设计教学,努力打造有厚度、有深度、有数学味儿的数学课堂。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