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十、儿童乐园——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复习“百以内的加减法”。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形成一定的计算速度。2、以解决问题为依托促进知识的系统化,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3、在经历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温故而知新”,对知识有新的认识、提高。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炼信息:1、谈话引入:老师想问小朋友一个问题,平常你们喜欢到哪儿去玩?能不能把高兴的事说出来听一听?2.出示课本插图,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1)这是一幅“儿童乐园”图,从图中你能发现什么?(或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主要景物——飞天轮、龙船、蹦蹦床、电瓶车。(或引导学生发现图中的几个主要活动——有的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有的小朋友在坐龙船,有的小朋友在跳蹦蹦床,有的小朋友在开电瓶车。)(2)A: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引导学生发现开展几个主要活动的人数——坐飞天轮的有23人,在坐龙船的有16人,跳蹦蹦床的有15人,在开电瓶车的有6人。坐飞天轮的有23人是情景中以文字叙述方式告知的,开电瓶车的只有6人,以上两条信息学生很容易发现,也不会产生意见分歧。但由于坐龙船的16人拥挤在一起,跳蹦蹦床的15人在排列上没有规律,因而学生对这两条信息的发现可能会有意见分歧,此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感悟正确的阅读方法,以便形成正确认识——从左到右依次数出坐龙船的16人;把跳蹦蹦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的区域,分别去数,然后相加,或依次数出每个区域中的人数。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反思:在数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或开始为什么没有数正确)——要有正确的数数方法,要仔细数,不重复也不遗漏。B:你还能发现哪些数字信息?引导学生发现:现在是下午4时;有的小朋友在买饮料,能知道各种饮料的价格;有的小朋友在买票入场,因为身高超过了1米。二、师生合作,探究学习:(一)统计信息,提出问题:1、看来,图中的信息还真不少,怎样才能记住这些信息?(或怎样才能记住每个项目中有多少人?)引导学生想到“统计信息”。然后师生共同完成下表。项目坐飞天轮的坐龙船的跳蹦蹦床的开电瓶车的人数23161562、根据表中的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利用表中的数据信息,可以提出6个加法计算的问题、6个减法计算的问题以及若干个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在让学生口述问题时,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引导学生\n注意问题的全面性,如:学生如果仅仅提出的是两个数相加、相减的问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能不能提出连加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连减计算的问题?能不能提出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最后教师总结:利用这些数据,不但可以提出加法、减法计算的问题,还可以提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问题。(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请小朋友仔细想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呢?请你把这些算式写出来,然后计算出得数。自己先列式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一会儿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三)汇报交流,梳理分类:1、哪个小组愿意说一说你们解决的是哪些问题?应该怎样列式?得数是多少?(1)学生在汇报时,既可以先汇报列出的算式及得数,然后再说明这个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也可以先叙述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再汇报如何列式解答这个问题。(2)如果学生汇报的仅仅是加法、减法、连加、连减算式,老师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出并解答能够进行加减混合计算及带小括号计算的问题,并及时板书算式。2、伴随着每个小组汇报交流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要把算式分类板书,以便为最后的总结概括作好准备。板书时可以把算式分为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相对独立的六部分,如下所示:23+1623-1623+16+1523-16-423+16-1523-(16+4)16+1523-416+15+423-15-423+15-1623-(15+4)16+415-423+16+423+16-4(四)总结概括,理性升华:1、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对算式进行横向、纵向的对比观察与分析,找到每一类算式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每一类算式的名称——加法(算式)、减法(算式)、连加(算式)、连减〔算式)、加减混合(算式)、有小括号的(算式)。2、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引导说出计算百以内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当学生总结遇到困难时,教师可利用板书中的例子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梳理。(五)巩固练习,拓展创新:1、数的组成:利用计数器,完成如下类似的题目——请小朋友准备好计数器,听老师说要求,大家在计数器上拨数。十位上的数字是4,个位上的数字是6,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数的大小比较: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数的大小比较练习:33○4998○6254○4587○9043○46-277○50+273、数的计算:(1)以上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这些两位数为材料,进行加减法计算练习。\n第一组:35+2442+3656+4357-4598-5684-53第二组:38+2546+5936+5754-3742-1951-27(2)仔细观察这两组数,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第一组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第二组计算时需要进位与退位。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不仅让学生发现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时不要忘记“进一”和“退一”,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体会竖式计算的作用为“当计算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竖式来帮助解决问题”。三、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与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表述。知识——学会了什么,应该注意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从以“自主探究”为基础的合作、交流、对比、观察、反思“做数学”的角度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