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统计

更新时间:2022-08-13
类型:doc
大小:63.50 KB
页数:3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苏教版数学课件 > 四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1!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苏教版)统计石门中心校:蒋明贵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并能利用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学会简单解释统计的结果并进行简单的预测。2、让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感受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统汁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面对不同的问题应该选择不同的处理办法,发展统计观念,激发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合理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教学难点:在提供的表格里准确地制作统计图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能锻炼学生的统计能力,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统计可以为生活服务,从而更好地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门立冇《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1、回忆一下,我们以前还学习过什么统计图?比如说,我们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我们学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说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是什么?生交流生:身高情况,收入的增长,学校学生数的增长可以清楚地看出具体项目的数量多少情况二、教学新课1、观察比较,合理选择2、制作两幅统计图师:两种统计图各有优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n(1)、分别读第97、98页上的两份统计表,读完后思考、讨论:它们分别用哪种统计图更合适?为什么?(2)、仔细观察横轴,其实教材已经给了我们喑示:图一横轴下的一月、二月对着的是一根线,只能画”点“,所以画折线统计图;图二横轴下的北京、南京对着的是格子,可以画直条,所以画条形统计图。3、阅读”你知道吗?“,了解有关”降水量“的常识。(1)、师:现在你能把这两题用合适的统计图画出来吗?(2)、交流:图一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指出:当连出的线很陡时,说明相邻的两个数据变化很大。这张图里的八月和九月降水量就相差最多。当连的线不怎么陡时,就说明相邻的两个数据变化不大,比如说一月和二月。从图二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老师适当补充)(3)、校对填写制图口期:有明确统计时间的,一般取后面的一个月;没有明确统计时间的,可以填现在的时间。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1)表一用折线统计图,因为更能清楚地看出各月降水量的变化情况;表二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城市降水量的多少学生制作统计图并校对学生口答学生思考后回答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师:谁能说出”五岳“是哪五个?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如果把表格中的数据用统计图表示出来,你认为画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为什么?师:那就请同学们在书屮画一画。师: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什么?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师:观察这张统计表屮的数据,你知道Y哪些?师:想一想,把这张统计表中的数据制作成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呢?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统计表屮的数据,完成条形统计图。2、这张统计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特殊吗?(纵轴上带曲线)说说这是为什么?完成统计图,说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n你能估计2001、2002年他们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大约有多少元吗?指出:根据统计图,我们可以做一些预测。学生思考完成,交流统计表中可获得的信息,讨论选择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学生完成并交流学生观察汇报四、全课总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统计什么样的数据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统计什么样的数据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要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要反映同类事物在相同时间A的数量大小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五、作业设计课后请同学们选择身边某一方而的情况做一次调査,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