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课题南极小客人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2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是青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5页的第一个信息窗口的有关内容,第一个信息窗口通过两个小朋友来到南极,看到这么多的企鹅,提出问题“有多少只企鹅呢?”引出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这里先引导学生通过一十一十的从十数到一百,引进计数单位“百”,然后通过摆小棒和使用计数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百”的概念。然后通过对海豹、贼鸥数量的提问,引出对几十几的认识,教材仍是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几十几的含义。学情简析多数学生已经有了百以内数的简单认识,部分学生已经会用五个五个的数或十个十个的数的方法来数百以内的物体的数量。但是学生对于百以内数的含义并不理解,特别是对于数位和数位顺序应该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发展;会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一个一个、十个十个、五个五个的数数;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数法。教学策略学生已经知道10个一是10,2个十是二十,,因此在教学生,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主动学习,同时借助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数,帮助学生建立数位顺序。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大家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动物(出示小企鹅),它是谁?它生活在哪里?谁能介绍一下南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这种小动物的只数。(展示信息窗口1)二、讲授新课1、这么多的企鹅,大约有多少只呢?谁说得最接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刚才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一只一只的数,二只二只的数,五只五只的数,十只十只的数,这么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欢那种方法?为什么?教师小结:多数学生喜欢用十只十只的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数较大宗物品时也可以用10个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来数一数。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介绍有关南极和企鹅的知识。学生进行估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数出企鹅的只数,教师巡视指导。数完后,引导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于不同的方法进行讨论、比较,选择最简单的方法,并学会使用这种方法来数较大数量的数。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请大家用这种方法数一数桌子上的小棒,每10根放一堆,看看这有几根小棒?这100根小棒有几个十?也就是说几个十合起来就是100?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个十=1003、你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20?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你能否拨出40、70、100?说一说你是怎样拨出100的?我们说在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就是100。百位在十位的左面,就是说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4、刚才我们数了企鹅的数量,谁能数出海豹和贼鸥的数量?怎样用小方块表示它们的数量?能否在计数器上拨出它们的数量?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三、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第4页第1题学生动手摆小棒,通过对摆小棒的操作明确10个十是100,100里面有10个十。在十位上拨出2个珠子在十位上拨出10个珠子;百位上拨出一个珠子学生用刚才学过的方法数出海鸥和贼鸥的数量,然后用方块表示,集体交流,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用小方块表示它们的数量。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的方式来进行拨珠子十位上拨几个珠子,各位上拨几个珠子。先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有多少,然后用前面所学的方法数一数,看看谁估得最准确。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课时1、数数游戏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字,老师可以用不同方法来数数,比如:30、31、32……;30、29、28……;30、40、50……;30、32、34……;30、25、20……;30、28、26……。你们也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数数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2、完成教科书第4页第3题3、完成教科书第5页第4题4、完成教科书第5页第5题2008年青岛作为奥运会的一个比赛场所,将进行帆船的比赛,现在就有许多的选手来到这里参加训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训练的情况。啊!这么多的帆船,大约有多少条呢?谁能估一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5、完成教科书第5页第6题先全班一起练习一个数,在以小组为单位一个同学说数,其余三个同学以不同的方法来数数,以次循环进行。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先让学生说一说气球上各数的组成,然后再进行连线,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小猴不能连73,而连37?学生进行估算练习同位俩为单位进行练习,可选择不同的数字进行练习107\n课题南极小客人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课时第3、4、5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书第6-10页的内容,包括信息窗口二、相应的自主练习以及我学会了吗三部分。信息窗口二是窗口一的延续,在了解了南极的整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天上有47只贼鸥,冰上有32只贼鸥,由此引出对两位数的读、写方法的探讨以及对两位数比较的认识。我学会了吗是对着单元内容的一个复习。学情简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利用计数器来拨不同的两位数,因此对于两位数的读写困难不大,但是对于读法与写法的区别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存有一定的困难。而相对于两位数的比较,部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经验,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比较,因此这部分只是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太困难。教学目标1、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2、会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一位数。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重点难点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教学策略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利用学生的经验,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探讨算法的多样化,并密切结合学具进行教学。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挂图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三课时一、导入新课两个小朋友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可高兴了,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记录下来,好带回去给其他小朋友看看。二、教学新课1、他们首先想要记录什么?你能否在计数器上表示出天上贼鸥的数量?你能够根据计数器的珠子数量写出天上贼鸥有多少只??(教师板书出写作:47)谁能读一读你写的数量?(教师根据学生的读法板书读作:四十七)教师小结:向我们平常在本子上写数字的方法叫做写作,也就是我们用数字的形式表示出数量,而我们用语文的方法将我们口头读的形式记录下来叫做读作。下面你能否自己记录下冰上贼鸥的数量?并把它读出来?通过记录贼鸥的数量,我们可以发现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根据图中内容表述贼鸥的数量学生利用计数器表示出天上贼鸥的数量,并根据计数器上的表示写出数量,并学会读数。学生自己动手记录,教师巡视指导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刚才我们记录出天上的贼鸥有47只,冰上有32只贼鸥,老师又有问题了,天上的贼鸥多还是冰上的贼鸥多?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教师出示试题:六十几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42和49比较谁大?你是怎样比较的?100和50呢?99和100呢?9和100呢?三、课堂练习完成教科书第8页第1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47和32进行比较,鼓励学生多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既可以用书中展示的两种方法,也可以有不同的思路,比如从小数到大数47在32的后面,所以47大,32小。引导学生对两个数字进行比较,强调几十几和整十数间的比较,十位相同的两个数间的比较以及100与其他数间的比较。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进行比较的。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写的?怎样读的?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四课时1、完成教科书第8页第2题2、完成教科书第8页第3题3、完成教科书第9页第4题引导学生先从第1横行开始说一说每一横行有什么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将数字填上。然后引导学生找出几行数字读一读,再观察这个百数表中横着、竖着、斜着有什么规律,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规律。如:横着每两个数之间相差1,竖着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第1竖行各位数字都是1,斜着从左往右每两个数相差11,从右往左每两个数相差9等。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第二组数字是怎样进行比较的。引导学生先观察题意,明确左边两组是加法题,右边两组是减法题。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重点说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怎样计算,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怎样计算。(多请几位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算法的多样性)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完成教科书第9页第5题5、完成教科书第9页第6题6、有能力的学生完成教科书第9页的聪明小屋学生根据第4题的练习,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20+80和100-90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明确图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多得多,什么是少一些?完成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五课时1、完成第10页我学会了吗的第1题2、完成第10页我学会了吗的第2题3、完成第10页我学会了吗的第3题4、完成教科书第10页丰收园的内容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复习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数数。如两个两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等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复习数位和有关顺序的知识。如92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92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后面2个数是多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个练习,练习时,注意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教师应积极给与鼓励107\n课题下雨了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这部分是主要认识钟表面上的整时刻。教材先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弄清楚短针才是时针,长针是分针。在此基础上再认识钟表面上接近整点的时间,理解“大约几时”的含义学情简析对于时间,多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并且经常接触。但是,对于钟表,许多孩子没有接触,或较少注意,因此,这部分只是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对于几时半的理解可能存有困难。教学目标1、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2、使学生初步的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整时数。会读、会写整时、几时半和快几时。3、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初步的认识钟面,会看钟面上整时数。难点:使学生建立时间概念,从小养成有规律作息和珍惜时间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策略通过对学具的操作使学生初步对钟表有一个概念性的认识,然后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整时、几时半和快几时的概念。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挂图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下雨了——学看钟表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来猜猜看好吗?“会走路没有腿,会说话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二、认识时针、分针大家说的不错!它就是钟表!钟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方便!你瞧,有一天下雨放学后,王老师担心同学们是否安全回家,打电话给同学,问一问他们是什么时间到的家的,钟表告诉了我们,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1、引导学生看钟表观察,你从钟面上都看到了什么?2、钟面上有两根针,那么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谁愿意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呢?学生:钟表引导学生观察钟表,并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简单介绍一下钟表的构造。学生介绍时,重点引导学生明确表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两个大格之间对应一个数字,从1到12,分别表示1到12时。钟面上有两个大针,短短的、粗粗的是时针,长长的、细细的是分针。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小结:刚才大家所说的那就是“钟面上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3、为了让大家都能够牢牢的记住,下面就请咱们同学自己动手来指着你的钟表盘上的两根针来说一说它们的名字。三、读、写时间挂图出示王老师的4个学生回家时钟表的显示图。(一)整时认识现在我们先来看小力是什么时间到家的?1、观察小力回家时的钟面:时针指在哪里?分针指在哪里?2、师:现在是几时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师小结:钟面上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5,就是5时。这就是整时。如果分针在12上,时针指在几上就是几时。以同位为单位互相动手来边指边说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教师给予适当指导,全班交流方法。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二)几时半的认识那小云又是几时到家的呢?2、时针指在两个数5和6的中间,分针在6上,那现在是什么时间?(三)快几时的认识小青是几时到的家?观察钟表,时针、分针分别指在哪里?分针接近12,说明什么?那现在是快几时了?总结学生讨论,师小结:如果分针指在接近12的数上就是快几时。(四)几时刚过的认识1、小林是几时到家的?2、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在哪里?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先观察这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钟分别指在哪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对可能出现的5时半和6时半进行辩论,集体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明确不到6时都是5时,因此是5时半而不是6时半。引导学生观察,小青到家时时针是在接近6的位置,分针在接近12的位置,说明现在是接近6时,也就是小青是块6时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集体交流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凭你以往的生活经验,现在大约几时刚过?(五)比较一下,这四位同学谁最先到家?四、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1:用水彩笔涂色——8时的涂红色,11时半的涂蓝色,快1时的涂黄色,2时刚过的涂绿色。2、认一认,说一说。看图讲一讲小红在什么时间做了哪些事?五、拓展结合你自己,课余时间用我们今天学习的四个表示时间朋友把你的作息时间说给小伙伴听听。引导学生观察,因为现在时针在6时的位置,分针刚过6时的位置,因此现在是6时刚过。1、学生把书上的时间填写完整,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2、请一个小组内的四个同学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四个钟表面贴在黑板上。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评。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进行,教师指导,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以小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解。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课时一、游戏“我拨你说”。二、游戏“我说你拨”1、教师先示范带领学生进行。师:6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拨钟面。7时半、快9时、11时刚过……三、自主练习4——填一填师:小刚跟着爸爸、妈妈星期天要到奶奶家,因为奶奶过生日。你能看图说出他们在不同的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吗?同位两个人,一个拨钟表,一个说出钟表的时间,比一比谁说的最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学生看图观察,主要说出以下内容:1、小刚和爸爸、妈妈几时出门?2、他们快几时来到了食品专柜?3、他们几时刚过来到了奶奶家?4、他们几时半吃的晚饭?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互评。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四、自主练习5——你发现了什么?1、看图说一说这两幅图的钟表上的指针有什么相同?2、小朋友在做什么?周围的环境有什么区别吗?这两幅图是一天中同一时间发生的事吗?你发现了什么?五、自主练习61、看图观察,这三幅图画的是什么事?2、你能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把图与钟表连接起来吗?六、我学会了吗?在下面四个时刻观察旗杆的影子,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明确,我们一天有24个小时,而钟面上只有12时,因此感觉一天中相同的时间出现两次,其实是指两个不同的时间,是一早一晚。小组内讨论,合作完成,全班共同交流。在课堂中让学生读出正确的时间课余时间进行观察,小组集体完成,下节课一起交流107\n课题农夫与牧童课型新授课课时4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教科书第16-21页的内容。信息窗口一是通过连环画的形式展示出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北极星在天空的北方的信息。信息窗口二通过一幅卡通画引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物种平面图形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学会分辨这五种不同的图形。学情简析对于位置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较难的内容,因为作为青岛的孩子,大多数时间对于前后左右等方位有较强的认识,但是对于东南西北则存有困难。许多大人对于这四个方位都不认识。而对于图形可能是较容易学习的部分,多数学生对于图形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学生非常喜欢画画,对于图形有非常强烈的直观认识,因此这部分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太困难。教学目标1、结合参照物,感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方位意识。3、经历探究辨别方位的过程,体验合作探讨问题的乐趣。4、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参照物,感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五种常见的平面图形。难点: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判断能力和方位意识。教学策略对于这部分教学,教师采用小组交流、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辨别方位的好的方法,集体交流。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挂图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上(北)左(西)右(东)下(南)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前面你认识过哪些方位?我们用以前学过的方位来做拍手游戏好吗?师:今天我们继续认识一些新的方位。(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教师:你会讲故事吗?老师这儿有几幅有趣的图画,你能把它们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吗?(挂图出示)注意要讲清楚什么时间?谁?在干什么?2、师:故事讲完了,你能根据故事的内容提出有关方位的数学问题吗?师生一起做拍手游戏。(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正正反反、石头、剪子、布)选男生、女生各一个代表进行讲故事比赛,台下的同学当评委,注意听听他的这个故事好在哪里,有没有漏掉什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可能没有注意到最后一幅图中的图像是北斗七星,教师可适当引导。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师: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位升起的吗?中午时太阳在哪个方向?太阳又从哪个方向落下去?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板书[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板书)3、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四个方位。你能用上这些方位再讲一讲图上的故事吗?师小结:原来故事里还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呀!三、实践应用1、谁知道咱们教室的东、西、南、北分别是哪边呢?学生用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重述故事。讲述时,可结合刚才教师的提问来讲。引导学生对其给予评价。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发表见解。比如现在是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从而确定东的方位,东的对面是西面,大海在我们青岛的南面,南的对面是北面等等。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怎样判断哪边是东、哪边是西、哪边是南、哪边是北,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开动脑筋,在小组内商量一下,看哪个小组能想出好的办法。2、站一站师:你知道教室的四个方位了吗?3、坐一坐下面我们将举行找座位比赛。听好要求:请每个小组同学按照头饰上的方位,是东的就坐在桌子的东面,是西的就坐到桌子的西面,是南的怎么坐?是北的怎么坐?比一比哪个小组坐的又对又快。组内交流后,全班反馈。一组指方位,教师引导其余小组与这个小组提问交流为什么这样判断。引导学生在互相提问质疑中逐步掌握判断方位的策略。找一个小组的同学分别站到教室的四个方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戴好标有四个方位的头饰,到教室的四个方位站一站。学生在教师的命令中,寻找自己的座位。每次比赛结束,可以请较快的租给其他组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帮助同学更好地借助参照物来认识方位。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四、总结、拓展1、师:今天我们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我们的同学真棒。老师知道我们学校的南面是第9中学,那学校的东面、西面、北面有什么?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看谁观察得最仔细。2、拓展: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位?美丽的崂山在青岛的什么方位?你还想知道什么?课下调查了解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还要比一比谁知道的最多。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课时1、上节课同学们都回家了解了有关于家在学校的什么方位?美丽的崂山在青岛的什么方位的问题,你们有答案了吗?2、你还知道那些有关于方向的问题?3、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4、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请同学们介绍自己调查到的结果,并说一说从哪儿知道的答案,培养学生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来解决不同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自己的了解到的情况全班进行交流,同学们可以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可以说一说家长的工作单位所在方位,也可以说一说全国各个省市所在的方位,我国在地球上所在的方位等等。学生先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每组题各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更快地找到规律。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三课时一、出示信息窗口二的图片图片上有什么?二、学习有关图形的知识1、观察这幅图是用什么图形拼成的?2、对不同的图形进行分类。3、比一比,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这是一幅什么画?图片上都有些什么内容?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每种物体各由什么图形拼成的,重点引导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观察时,可以从上到下或从主要的牧童、牛开始,到周围的事物。这里,学生已经认识的图形可以直接让学生分类的基础上明确不同图形的名称。比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对于平行四边形,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上,应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与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同,由此进一步明确不同的图形。引导学生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进行比较,明确今天所学的图形都是平面图形,以前学的都是由不同的面组成的立体图形。今天学的图形都在不同的体的不同面上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平面图形5、画一画6、剪一剪7、拼一拼现在我们手中也由于多不同的图形了,你能利用这些图形也来做一幅美丽的图画吗?三、课堂小结本节课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一找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在这里,应注意对平行四边形的理解以及日常生活中平行四边形的应用。先引导学生从学具盒中找到这几种不同的图形,然后利用手中的图形画一画,在纸上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将画出的平面图形用小剪刀剪下来,在剪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不同图形的特点。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图形以及自己剪下的图形,进行创作,可以仿照书上的图画,也可以自己创造不同的图画。学生拼完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拼出的图画的各个部分都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交流后可让学生选一选,评一评谁创作的作品最有新意,最漂亮。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四课时1、完成自主练习第一题2、完成自主练习第二题3、完成自主练习第三题4、我学会了吗?5、总结本单元学生的收获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物体的形状,然后引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还有那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说一说规律是什么。先让学生观察这幅图上都有什么?然后根据要求涂一涂颜色,涂完颜色后,数一数,每种图形给有多少个。在这里重点是房子的侧面,在实际生活中,房子的侧面是长方形的,而在图中,房子的侧面是由平行四边形组成的。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辨。完成后集体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每种物体各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学生自评自己在本单元中的收获,再在小组中互相评一评。107\n课题绿色行动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请教版第四单元信息窗口一的校园护绿。这是一幅校园护绿的情景:鲜花盛开,小树绽绿。有的小朋友在给小树挂牌,有的小朋友在浇花……。通过“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这一问题,展开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方法的探索;通过浇花的小朋友提出“一共有多少棵花?”展开对两位数加整十数口算方法的探索;又通过解决“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引入对“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问题的学习。学情简析学生在3月5日的时候曾经展开过植树栽花行动,因此从此引入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好的契机,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加减法的学习,学生因为有前面的基础,因而加减法的意义学生已经很明确,而对于学生而言减法应该是较难的一部分。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环境,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加减法的含义。2、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环保意识。重点难点掌握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教学策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引导学生环保意识,并通过以往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情境导课同学们,我们在3月5日下午举行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是什么活动?今天老师将大家植树浇花的活动画下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讲授新课1、展示教科书第22页信息窗口一的情景这幅图中有什么?通过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板书:[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一共有多少棵花?]2、刚才老师将大家的问题板书到了黑板上,这是我们这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一起来解决。一共要挂多少个牌子?怎样列式?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呢?请大家拿出学具盒,利用学具盒中的内容想想办法。种树浇花学生介绍整幅图展示的内容,从中渗透环保的理念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提出数学问题。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内容,让学生提问的同时解答问题。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教师板书。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放置到问题口袋中去。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内容列出算式学生四人一组,利用学具盒中的小棒摆一摆,或利用计数器自己研究出,26+3=29。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大家解决出来问题了吗?谁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决的?教师对学生的解决方法表示肯定,并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解决。3、刚才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谁能说一说第二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棵花?应该怎样列式?怎样解决它呢?谁能说一说是怎样解决的?三、课堂练习26+2050+3453+4026+25+3453+4学生集体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多种分析方法。如:26+3,先把26分成20和6,6+3=9,20+9=29;26是2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6个一加3个一为9个一,在与2个十合起来为29等。在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应该用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学生自己列式。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同时利用学具盒中的学具动手解决这道题。学生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明确23+20,可将23分乘20和3,用20+30=50再用50+3=53。在交流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十位上的数要和十位上的数相加,个位上的数要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107\n课题绿色行动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课时第2、3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紧接上一节课进行的,在上一节课中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中减法问题没有解决,在本节课中通过对信息窗口一的进一步研究,解决其中的减法问题。学情简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于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减法一直以来使学生的学习难点,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重点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引导学生通过学具以及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自己解决,同时通过学生自己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使学生经理问题产生解决的过程。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挂图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课时一、课堂引入上节课我们曾提出了许多的问题,有一些问题还没有解决,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他们。二、教学新课1、从问题口袋中找出今天所需要的问题。教师板书:[挂牌的比较花的多多少人?]怎样才能知道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呢?当你遇到困难时,可以在小组内讨论一下。交流时不仅要知道怎样求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还要能说出道理。学生交流时,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板书,引导学生可利用线段图的方式来表示不同的人数。刚才同学们自己分析出“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就是用挂牌的人数减去浇花的人数。那么你能口算出结果吗?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现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在小组里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来解决问题。学生集体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同时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线段图发现挂牌的15人中包含了与浇花的同样多的部分和比浇花多的部分,要求比浇花多的部分,就要用15减去和浇花同样多的部分。由此引导学生明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时要用减法来做。学生自主思考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谁愿意把自己的口算方法和结果一起展示给大家?学生一边交流算法,教师一边板书:[15-10=5]2、现在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分析和口算已经得出了问题的答案,就是挂牌的比浇花的多5人。老师还想知道浇花的比挂牌的少多少人,你能告诉老师吗?3、挂牌的同学在一个课间里挂好了3个牌子,还有26个牌子没有挂。根据他们的劳动情况,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同学们问“挂好的牌子比没挂的牌子少几个?”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有的用5+10=15,15-10=5;有的是用15、14、13……向后数十个数;有的用数的分解的方法等等。学生自主解决。有的学生一下子会想到挂牌的比浇花的多5人,也就是浇花的比挂牌的少5人。引导学生提出“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如果学生提出一共挂了多少的问题,可以提示上节课已经解决了。引导学生说算理和算法。学生可以不借助学具直接分析出用没挂好的牌子数减去已经挂好的牌子数;也可以根据没挂好的牌子数比已挂好的牌子数多多少就是反过来的少多少来解决。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一边交流,教师一边板书:[挂好的牌子比没挂的牌子少几个?][没挂的牌子数-挂好的牌子数][26-3=23][6-3=3][20+3=23]4、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在解决“挂牌的比浇花的多多少人”和“挂好的牌子比没挂的少几个”的问题时,你的分析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口算方法呢?三、课堂练习参加“校园护绿”行动的同学个个口算熟练,所以才能很快的解决行动中遇到的问题,你愿意来试一试吗?出示口算卡片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有什么评价?想对自己说些什么?引导学生回顾问题解决的方法。不要求统一思路,同样不要求统一口算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口算比赛。学生自我进行评价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三课时1、完成教科书第24页第1题2、完成教科书第24页第2题3、完成教科书第24页第3题4、完成教科书第24页第4题5、完成教科书第25页第5题6、完成教科书第25页第6题先让学生利用计数器完成21+3这道题,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这道题是怎样进行计算的,最后独立完成练习一的所有题目,集体订正,定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58-20是怎样计算的。先引导学生说一说两幅图的含义,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解答的。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说20+25是怎样想的。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中找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地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等问题的解题思路。107\n课题绿色行动课型新授课课时第4、5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书第26-28页信息窗口二的内容,这幅图呈现的是小朋友在捡拾废弃物的情景。通过一位小朋友提出的“你俩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的问题,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的学习。图中通过对话呈现了许多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开放的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该情境图是上一幅情境图的延续,是绿色行动的活动内容,由此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学情简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自己明确求一共有多少时应该用加法进行计算,但是对于进位加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可能部分学生在学前已经有了这部分的学习,但是相对而言大多数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没有接触,因此需要进一步讲解。教学目标1、进一步明确加法的含义,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2、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形成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教学策略教学生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生,引导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加以迁移,并能举一反三,通过自己的探索、讨论,形成正确的,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绿色行动——保护环境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四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这个周是绿色环保周,因此同学们除了要给小树挂牌,浇花以外,还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是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的。板书:[保护环境]二、教学新课1、出示信息窗口二2、同学们是怎样保护环境的?是啊,他们在捡拾废弃物,你能告诉大家他们都捡了些什么,各是多少吗?3、有一个男孩提出了一根问题,谁能读一下他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谁能说一下怎样列式?4、那这个算式怎样解答呢?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解答一下,不会的同学可以问一下他们在捡拾废弃物引导学生读出书中给出的四条不同的信息。(找识字较多的学生先读一下,再引导全班同学一起跟读一下,感知书中给出的信息。)指名读出问题:你俩共捡了多少个塑料袋?指名列式(中等学生回答,并请一个学困生说一说算式中每一个数表是什么意思?这个算是求得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加法的意义。)学生可以利用计数器、小棒、小正方形等不同的学具帮助计算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5、全班交流哪个组愿意将你们的想法告诉大家?教师引导学生尽可能多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在以后的计算中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方法进行计算。6、通过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能够在本节课中解决的问题,当堂解决,并引导学生利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说清楚怎样进行计算的。不是本节课的内容,放置问题口袋中,以后解决。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同时组内好同学,可以将已有的知识经验介绍给其他学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并可进行合理选择。引导学生尽可能完成的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25+7=32(个)2051225+7=32(个)5230引导学生提出求一共捡了多少节电池和多少个易拉罐的问题,当让学生如果有其他问题也鼓励他们提出。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解答,解答是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进行计算的。(中上游学生进行回答)107\n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五课时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2、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3、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4、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说说36+8,4+76,28-10和48+5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知口算方法。先让学生算出每到题的得数,然后根据得数的大小进行涂色。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请一名学生说一说这幅图讲了一个什么事情,然后根据这幅图给出的内容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提问,比如:蜻蜓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青蛙比蜻蜓少吃了多少只蚊子?一只蜻蜓比一只青蛙多吃多少只蚊子?两只蜻蜓比三只青蛙多吃多少只蚊子?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解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中差等学生进行回答)同位两人利用学具盒中的数字卡片进行口算练习。107\n课题绿色行动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课时第6、7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需完成教科书绿色行动信息窗口三的有关内容,这幅图呈现的是小朋友回收废弃物的情境。通过小朋友提出的“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这一问题,引入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口算方法的学习。用统计表的形式呈现信息,简单、明了、信息量大,既便于学生提出问题,探索新知,又很自然的复习了统计知识,这幅情境图与上一幅情境图在时间和情节上衔接自然,可以让学生体会废物利用、资源再生的意义。学情简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于减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而这里,重点时强调在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情况下,应用减发来进行计算。相对于学生,平日比较长接触谁比谁多的情况,而对于谁比谁少的情况则较少接触,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退位减法是本册的难点,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球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3、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重点难点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球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意义。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挂图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绿色行动——绿色回收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六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我们说护绿行动不仅要捡拾垃圾,还要将他们进行整理,以便与回收利用。二、讲授新课这是我们学校一年级三个班回收废电池、易拉罐的情况。仔细看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刚才大家得到了这么多信息,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怎行列式?谁能提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怎样列式?教师板书:[24-8][30-8]同学们真聪明,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吗?引导学生观察24-8我们知道一年级一班收废电池8节,二班收24节,三班收30节。我们知道一年级一班收易拉罐21个,二班收9个,三班收23个……一年级一班和二班共收集电池多少节?24+8一年级二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24-8三班收的电池比一班多几节?30-8……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4-8怎样算?先请小朋友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小棒和计数器帮忙。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想得最快,开始。这么多的同学想出了办法了,谁能把你的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24–8=16(节)24–8=16(节)同学们用了这么多种方法,都得出24-8=16。以后做题时,你们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谁能把我们刚才提出的其他问题解决了?三、课堂小结本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小棒和计数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方法。如:我想先一根一根的数出24根小棒,然后又数出8根,拿走,最后把剩下的小棒数了数是16根。我可以先拿出2捆,再数出4根,就是24根,将1捆小棒中抽出8根,剩下的2根和原来的4根合起来就是16根。拿24根小棒,先去掉4根,再从1捆里去掉4根,剩下的就是16根。引导学生独立解决,指名说一说怎样做的。(优等生)交流时,引导学生说清楚做题的方法。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七课时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3、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4、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5、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6、有能力的学生可完成聪明屋中的内容。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证时,重点说一说45-7和58-9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先引导学生明确题意,直到红色叉号划掉得的是原来的价格,下面的是现在的价格,求得是减了多少元。然后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自由提问,然后请其他同学进行解答。加减法都可能出现。比如:小林被踩掉了几个气球?小明被踩掉了几个气球?小田被踩掉了几个气球?三个人一共还剩几个气球?小田比小明多剩下几个气球?……学生看图,便以个数学小故事,然后指名解答先引导学生猜测一下爸爸可能掂了多少个球,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自己进行解答。集体交流107\n课题绿色行动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课时第8、9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需完成教科书信息窗口四的有关绿色家园的内容。此情境呈现的是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蓝天、碧水、小鸟、花草与图中的小朋友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通过图中的多种信息,引导学生综合运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情简析学生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解题基础,同时,学生对于综合信息图也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学生能够较为准确地从图中找到有关的数学知识。并能进行解答。教学目标使学生能综合运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能熟练的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重点难点使学生能综合运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策略本节课因为学生前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采用学生分组合作的形式,独立解决途中所出现的有关信息。同时采取小组互助的方式,共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挂图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绿色行动——绿色家园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八课时1、出示信息窗口四的图片,在这幅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刚才大家找出了那么多的信息,你能否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个同学提问题,其余同学负责解答,提问题的同学看看他们解答的对不对。不对的,应该怎样帮其改正。小组内每个人轮流提问。3、学生自问自答后,教师全班进行小结,针对学生的提问情况,以及组内互相帮助的情况进行总结。同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引导学生通过看到的内容,找出所要用到的有关信息。如岸上有7只乌龟,河里还有32只乌龟;山上有5只蚂蚁,下面还有56个同伴;屋里有26只小鸟,外面有10只小鸟;岸上有6只鹅,河里有30只鹅等。同时通过观察,使学生能够想到画面非常美,小朋友和小动物能够和谐相处,我们应高保护这里的环境,创造这样的环境等。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情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学生可能会提出:一共有多少只乌龟?河里的比岸上的多多少只?一共有多少只蚂蚁?山上的比山下的少几只?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屋里的比屋外的多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鹅?岸上的比河里的少几只?……学生自己解答,有困难的问题可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九课时1、完成综合练习第1题2、完成综合练习第2题3、完成综合练习第3题4、完成综合练习第4题5、完成综合练习第5题6、有能力的学生完成综合练习第6题先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然后请学生将减法问题解答在书上。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看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让学生先观察那些算式是错误的,再将错误的算式改正过来。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原题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提醒学生在以后的做题中不要出现类似的错误。先让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动物,他们在干什么,然后根据图中标明的小动物的体重编数学故事,并提出如:谁最重,谁最轻,小熊比小鹿重多少,小猴比小鹿轻多少,怎样才能让跷跷板平衡等问题。先让学生观察这是一幅什么图片,图中有什么?然后选择相应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集体解答。可提问天鹅、小树以及花的内容。引导学生先观察规律,找到两朵花上的数分别是两片叶子上两个数的和与差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学会了吗?1、出示小熊做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都看到了什么?2、完成书中的第一个问题3、完成书中第二个问题4、以小组为单位,将这幅图编成数学故事讲给同学听一听。5、通过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重点说一说,从小熊到小兔家有几条路线,每一条路线都经过哪里,每部分的长度是多少等问题。先让学生猜一猜,小熊可能走哪条路,为什么?可通过小熊喜欢玉米,小兔喜欢萝卜这两个思路去思考,当然也可能有其他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计算一下,四条路线中,那一条路线用的时间最少?这里先让学生明确,路程最短的路线所用时间最少,因此求时间少,就是求哪条路程最短。学生自由提问,并指明解答。同时学生可以说一说解答过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故事形式进行。比一比谁编的故事最完整,最有趣。引导学生从数学知识、环保知识、自我表现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107\n课题小小存钱罐课型新授课课时4课时教材分析图中呈现的是在妈妈的帮助下清点储钱罐的情境,通过小朋友与妈妈的对话,引出对人民币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信息窗口二通过小朋友到文体用品商店购买自己所需的文体用品的情景,呈现了各种商品价格的信息,通过小朋友购物时的对话,引入对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的学习。学情简析学生对于人民币通常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人民币的使用则非常的欠缺.许多学生家长很少让学生动钱,因此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比较薄弱.教学目标在现实的情境中,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可以说出这些人民币的主要特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在简单的购物活动中,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逐步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可以清楚的区分人民币,进行简单的换算难点:能进行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象,认识并说说人民币的样子,分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在实际情境中让学生学习数学。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出示教学挂图,请学生说说图中的情境这个小朋友存了多少钱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新授怎样知道王丽存了多少钱呢?那我们一起帮助他整理一下吧说说桌子上的人民币都有什么样的?你见过什么样的人民币?1、观察1元的人民币说说1元钱谁什么样的?2、你还能向同学们介绍什么样的人民币?(同学之间进行)3、同学们介绍的都不错,大家都认识人民币了吗?我能考考大家吗?请学生取出1元钱,你可以怎样来拿?小丽七岁的生日,他要用存了一年的零花钱位妈妈买件礼物先分类再整理.引导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人民币进行学习同学之间互相介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将学生的方法展示给大家看,并说说怎样想的?可能出现下列几种方法:一个一元的纸币;一个一元的硬币;两个5角,因为2个5角合起来就是1元;5个2角;10个1角。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板书:1元=10角一张1角的能换几张1分的?一张5元的能换几张1元的?如果你有20元,你想怎样换?50元呢?4、现在能帮助王丽数出存钱罐中的钱吗?三、课堂练习刚才同学们帮王丽数出了存钱罐中零花钱,想不想帮她到小超市选一件礼物给妈妈呢?学生交流换法,并说明理由小组合作数一数,进行汇报学生在班级中设立小超市,学生自由购物。汇报买到的礼物是什么,花了多少钱,是如何付钱的。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课时1、出示认一认说说这些人民币都是多少面值的?他们都是什么样的?集体订正2、玩具熊和飞机给个多少钱?你是怎样知道的?除了这种拿法,你看看还可以怎样来拿?自己动手从学具中拿一拿3、集体填写第3题7元=()角50角=()元2元8角=()角16角=()元()角30角=()元3元5角=()角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4、你想怎样来计算每一份信的价钱,说说自己的想法5、请学生说说自己想怎样来取出下面三种商品的价钱。6、学生自己练习第6题说说这两种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集体填写下面的填空,写不上来的可以动手摆一摆手中的学具学生同位俩互相试一试其他方法设计实际的情境,请学生参与购物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三课时一、导入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在生活中,人民币最大的作用就是用来兑换商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着两位同学来买的什么?二、新授1、买一个球拍和一个乒乓球共需要多少钱?7元6角+8角应该怎样来计算?2、男同学拿了5元钱,他买一块橡皮应该剩下多少钱?学生讨论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上来讲自己摆的过程进行演示,并说给同学听。(让学生看到,满了10角就要换算成一元,和上面的7元合在一起)请学生在提出可以用加法来计算的问题,并进行解答5元-7角=仍然用手中的学具来摆一摆。学生来演示,并讲解过程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三、练习1、男同学手中剩下的钱还可以买什么?他不可以买什么?2、老师手中有10元钱,我最多买几样东西?可以将5元中的1元取出换成角,还可以将5元全部兑换成角.请学生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说出后进行计算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四课时1、出示第1题表格中都有哪几种商品,这个表格是什么意思?2、简单的向学生介绍奥运圣火传递的意义并请学生根据图上的表,说说传递圣火的过程。3、出示第3题怎样就知道20元钱可以买什么?什么肯定不够?4、要想知道我和爸爸每人一个属相10元够不够必须知道什么?请学生进行计算并填写注意请学生填好后面的单位名称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个过程的时间是多少,并了解奥运火炬传递的意义将自己的想法向大家说说,并说说可以买什么东西请学生将自己从商场中调查的价钱展示给同学看,并办一个小小商店,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看看谁的商店经营的最好。学生之间进行活动107\n课题大海边课型新授课课时第1-4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是以海边活动为素材,借助孩子们喜欢的捉螃蟹、摆贝壳、参观水族馆、游览标本馆、购买海洋纪念品等一系列活动,借助故事串引发问题串,从而引导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不进位、不退位)、笔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情简析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加、减的方法,多数学生没有掌握,特别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计算能力差异较大,因此教学时这部分是一个难点。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不退位)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相应的计算;在具体情景中认识小括号,认识小括号的作用;会进行100以内数的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结合具体实例,进行简单的估算。2、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3、在现实生活中,能发现、提出并解决10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初步学会表达、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重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难点: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学策略充分利用教材中海边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组成具有逻辑联系的“问题串”。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方法。同时教学中鼓励学生利用多种学具进行直观操作,鼓励算法的多样化,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挂图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大海边——100以内数加减法(二)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赶过海吗?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赶海的?二、讲授新课1、这里也有几个小朋友在赶海,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怎样赶海的。(出示信息窗口一)谁能说一说小朋友们怎样赶海的,他们都做了些什么?根据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2、我们先来解决“小朋友一共捉了多少只虾?”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26+12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商量一下。谁能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叙述自己赶海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叙述赶海情景,重点说一说小朋友们各捉到了多少虾和螃蟹。小朋友一共捉了多少只虾?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虾和螃蟹谁多,多多少?天上一共有多少只海鸥?……26+12=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学习。可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集体交流合作学习的结果。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方法:个位和个位相加,十位和十位相加;把12分成10和2,先用26+10=36,再用36+2=38;……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在这里,老师告诉大家,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计算,那就是利用竖式进行计算。谁会用竖式计算?教师小结:我们在列竖式时,先写上第一个加数,然后在第一个加数的左下面写上加号,在第一个加数的下面写上第二个加数,写第二个加数的时候应该注意,第二个加数的个位和第一个加数的个位对齐,第二个加数的十位和第一个加数的十位对齐。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个竖式算式应该怎样进行计算?3、出示开课时学生提出的“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的问题。谁能估一估,他们捉了多少?说一说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进行计算?4、比较一下今天学过的加法计算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5、课堂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三、课堂小结今天你都有哪些收获?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教学。请已经会的孩子板演竖式格式,边写边让学生说一说两个加数以及加号应写在什么位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借助于技术起来进行计算,集体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学生自主解决,集体交流。今天学的加数都是两位数。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交流自己的本节课的收获。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课时1、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2、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先引导学生观察题,明确题意,再独立完成。3、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4、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5、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6、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7、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30+23怎样计算的。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小壁虎断尾巴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明确根据竖式的得数找尾巴。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是指名说一说用的什么方法,怎样计算的。先让学生观察图片,明确图意,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数学故事,再在组内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学生可以一人当售货员,其余学生当顾客,利用学具中的人民币进行买卖活动。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自主地进行拼摆,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的规律,让学生自己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找到规律,进行解答。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三课时一、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海边吗?大海里都有什么呢?有几个小朋友也在海边玩呢,你们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出示情境图)二、讲授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图上有什么?你想知道什么?2、我们先来解决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呢?47-32怎样计算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内商量一下。那个小组愿意派一位代表说说你们的算法?刚才同学们研究出了这么多的算法,真了不起!你们喜欢用那种方法来计算呢?为什么?学生观察,根据图片信息可能提出下列问题:摆轮船比帆船多用几个贝壳?摆海鸥比帆船少用几个贝壳?摆海鸥比轮船少用几个贝壳?摆轮船和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摆海鸥和帆船一共用多少个贝壳?可以这样列式:47-3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集体交流合作学习的结果。可能提出以下几种算法:列竖式口算用计数器学生举手发言,说出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说明理由。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3、出示开课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继续解答。我们来看“摆海鸥比帆船少用几个贝壳?”这个问题。谁能说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该怎样计算呢?4、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到的减法计算和前面有什么不同?我们今天学的就是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5、课堂练习小明做了5道竖式题,可是有些数字被淘气的小妹妹用贝壳盖住了,你能把被盖住的数算出来吗?(出示自主练习第4题)三、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很出色,老师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为什么?32-11=用口算、用竖式……让学生说一说用竖式怎样进行计算,强调数位对齐。以前学的减法中的减数都是一位数,今天学的这些减数都是两位数。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学生小结本节课自己的收获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四课时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3、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4、完成自主练习第5题5、完成自主练习第6题6、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聪明屋的问题。学生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本书,然后填一填,引导学生利用这三个数据提出相应的减法问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重点说一说怎样计算的。先观察这道题是什么意思,然后引导学生将每道题计算出正确答案,将信投入相应的油箱中。先让学生观察图片,明确图意,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编一个数学小故事,并在组内解决故事中的问题。先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什么,给出了哪些信息,然后解决题目的要求,一共有多少只螃蟹?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怎样解答的。然后引导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将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先让学生明确题目要求,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算法多样性。107\n课题大海边课型新授课、练习课课时第5、6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需完成教科书第54-57页的信息窗口三的有关内容,讲述了两个鱼缸,每个鱼缸中有2种不同颜色、不同数量的鱼;用图表形势呈现的两个鱼缸中不同颜色鱼的数量。通过解决“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的问题,引出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知识的学习。学情简析学生对于两位数加两位数是第一次接触,前面有过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学习,因此在这里的学习应该有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对于数位的知识前面学生已经得到巩固,学起来难度应该不是太大。教学目标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通过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结合小组交流、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体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教学媒体:教学挂图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大海边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五课时一、情景导课青岛有一个很有特色的景点,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地方吗?是啊,那就是水族馆。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水族馆中参观一下。二、讲授新课1、教师出示挂图,在水族馆里,大家都看到了什么?谁能具体地说一说都有那几种鱼?他们各有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一个男孩提出了一个问题,谁愿意来读一读他提了一个什么问题?谁能帮助男孩列出算式?这个算式怎样解答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尝试一下怎样解答。谁能说一说你是利用哪种学具,怎样计算的?各种各样的鱼类学生说出所看到的四种鱼类并说明每种鱼类的数量学生读出问题学生列式:14+28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可利用手中的小棒、计数器、小正方形等学具感知计算过程,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和组内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的学具,说出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在此特别引导学生强调,当各位上的书相加满十的时候,应该怎么办,是学生明确,各位上满十,可向十位上进一。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除了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计算外,同学们还会怎样计算?谁能到黑板前写一写?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吗?2、根据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解答?利用竖式进行计算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观察他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其余同学进行点评。在说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说一说从什么未开始计算比较好,为什么?若学生有疑问,课引导学生分别从个位、十位两方面开始计算一下,然后比较得出从个位计算不叫简单。同时说明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引导学生同位两个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右边鱼缸中有多少条鱼?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后自主解答,解答完后在组内交流一下自己是怎样计算的,不会的同学可听一听其他同学的计算方法。互相学习。做完后集体交流,重点引导说一说,个位上的3+7=10,这个10应该怎样处理?引导学生明确应该在个位上写“0”在向十位上进一。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0表示没有,那么在这里,个位上的“0”不写可以吗?为什么?三、课堂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第一题根据这道题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四、小结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不可以。引导学生明确,“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在这里表示占位的作用。因此不能不写。如果不写就成了5而不是50,因此在计算时0必须写上。让学生先明确这道题是两个小朋友分别展示自己的照片,给出了两人不同的照片数量。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张照片?第一个小朋友比第二个小朋友多多少张照片?……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竖式做在练习本上,集体交流说一说计算方法。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六课时1、完成自主练习第二题2、完成自主练习第三题3、完成自主练习第四题4、完成自主练习第五题5、完成自主练习第六题根据这个表格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集体订正。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在课堂本上用竖式完成,集体订正先让学生自己进行改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错在哪,应该怎样改正。提醒学生在做题中不要出现类似的错误。先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得数,然后再进行连线。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一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二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三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书?三个班一共捐了多少本《故事宝库》?三个班一共捐了多少本《作文宝库》?一班捐的《故事宝库》比《作文宝库》多几本?……对于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进行解答,对于不会做的可放到问题口袋中,以后在解答。107\n课题大海边课型新授课、练习课课时第7、8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需完成教科书第58-62页的信息窗口四的有关内容,本信息窗口通过展示中标本的种类和数量,通过孩子的对话“水族馆里的鱼类标本比虾类标本多几种?”的问题引入对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计算方法的学习。学情简析学生经过前面时间的学习,对于两位数减两位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学生对于退位减法是第一次接触,相对而言计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对于算理得理解应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1、通过信息窗提供的信息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2、让学生通过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教学策略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结合小组交流、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体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教学媒体:教学挂图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大海边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七课时一、情景导入前面我们参观了水族馆,在水族馆中,除了实物之外,还有很多的动物标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各种不同的动物标本。二、讲授新课1、出示信息窗口四谁能说一说水族馆中都有那些动物标本?它们各有多少种?有一个小朋友有问题了,谁能读一读他提出了什么问题?谁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算式怎样解答的?利用你们手中的学具试一试。谁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操作的?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海星、鱼、虾、贝类四种不同的标本,并能明确各种标本的数量。指名读一读问题引导学生列式:72-56学生利用手中的计数器、小棒等学具进行操作,尝试解答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确个位不够减时,应该怎么办?引导学生重点说一说个位上的2减6不够减时,怎么办?小棒可以将一捆小棒拆开和原来的2根合在一起成了12根,用12-6=6根,在用整十根减整十根;计数器则因为个位2减6减不开,只能减2,还有4个没减,需要向十位借1个十,在减去4等于个位的6。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还可以怎样进行计算?谁能板书一下怎样利用竖式进行计算?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怎样计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三、课堂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第一题四、小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利用竖式进行计算。学生板演,板演后说一说怎样进行计算的,特别是个位的2减不够减,怎么办?引导学生明确当2不够减时,可以向十位借1,借1当10,和个位上的2合在一起成为12,12-6=6,在个位上写6。引导学生互相说一说怎样进行计算的。虾类标本比贝类标本少几种?80-56学生利用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集体交流时,说一说0-6不够减怎么办?引导学生明确今天雪的两道题都是个位不够减,这时可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先明确题意,然后引导学生同位两互相进行练习。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八课时1、完成自主练习第二题2、完成自主练习第三题3、完成自主练习第四题4、完成自主练习第五题5、完成自主练习第六题6、完成自主练习第七题7、完成自主练习第八题8、完成聪明小屋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说一说42+19、50-38、64-46怎样计算的。先让学生计算出每道题的得数,再根据要求将得数是48的涂红色,得数是35的图绿色。先让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然后将花与相应的水滴连起来。先完成小红跳了多少下?这个问题,然后同位两个互相提问题并进行解答。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口算练习。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先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再全班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其余同学进行解答,比一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最多,哪个小组解决问题的速度最快。学有能力的学生完成。107\n课题大海边课型新授课、练习课课时第9、10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书信息窗口5的有关内容,通过妈妈带小朋友购买纪念品的情景,展示珊瑚标本、海螺、贝壳和海豚玩具的单件。通过解决“用50元钱去买海螺和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的问题,引出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学情简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加减混合怎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学生对于这部分只是的学习还有一定的了解。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2、探索并掌握连加及加减混混合运算的知识,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3、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重点难点探索并掌握连加及加减混混合运算的知识,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实际自由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前准备教学媒体:教学挂图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大海边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九课时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参观了各种展览和馆区,妈妈决定带领小红去买几种纪念品带回家,他们出现了一点小问题,我们一起来帮帮她们好吗?二、讲授新课1、(出示信息窗口5)我们先一起看看都有那几种标本?妈妈想买什么标本?拿多少钱去买?大约还剩多少元钱呢?估计一下还剩多少元应该怎样计算的?哪个组员一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引导学生说一说每一步求得是什么?为什么要先算?能否将你们的两个算式组成一个算式?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每种标本的价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怎样进行解决学生可能出现:50-13=37(元)37-17=20(元)13+17=30(元)50-30=20(元)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交流一下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如果给你50元钱,你想要买哪些物品?还剩多少元钱?三、课堂练习完成自主练习第一题四、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明确综合算式中先算什么?怎样列竖式?学生将解时,课引导学生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算式,哪一种更好,为什么?对于第二种方法,则重点引导学生是用50元减去13和17的和,因此要先算13和17的和,先算需要怎么办?怎样列竖式解答?学生提问,集体解答,解答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月各有多少天,然后解答书中的问题。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十课时1、完成自主练习第二题2、完成自主练习第三题3、完成自主练习第四题4、完成自主练习第五题5、完成自主练习第六题6、完成自主练习第7题7、完成自主练习第八题8、完成自主练习第九题9、学有能力的孩子完成自主练习第十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交流时说一说你是怎样解答的。先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由,独立进行改错,改完错后,引导学生说一说错在哪,应该怎样改正?那我们在以后的做题中应该注意什么?学生独立完车,集体订正先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展示了一个什么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编一个数学故事将给同为听,由同位并进行解答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怎样租车,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估一估大约有多少,并说明一下估计的依据。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百数表进行这个小游戏,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赶庙会第一课时1、情景导入同学们你们赶过庙会吗?能说一说你们赶庙会的情景吗?2、今天我们也来一起赶个庙会好吗?(出示赶庙会情景图)在这幅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进行解答?同学们介绍自己赶庙会的情景?引导学生有序的观察图片,并根据图片上的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每只孔雀有多少盏灯做成的?大孔雀比小孔雀多用多少盏灯?两个人一共卖了多少串糖葫芦?谁卖的多?多多少?表演节目的一共有多少人?老爷爷卖气球,还剩多少个气球?……引导学生计算,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怎样进行计算的。特别引导学生说一说对于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对于两步计算的题,引导学生重点说一说计算的顺序。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课时1、完成综合练习第1题2、完成综合练习第2题3、完成综合练习第3题4、完成综合练习第4题5、完成综合练习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引导学生先解答书中的问题,然后在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先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全班进行解答。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三种邮票共有多少张?植物邮票比动物邮票多多少张?动物邮票和人物邮票共有多少张?其他邮票有多少张?……解答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重点说一说有小括号的题目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先让学生自己估一估看台上大约有多少个座位?为什么?然后完成男孩和女孩的问题,他们坐在哪里合适?为什么?最后让学生自己提问,组内交流解答。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我学会了吗?1、出示图片图片中都有什么?2、解答第一小题3、解答第二小题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4、丰收园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这一单元中的收获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明确图片中所给出的信息。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学生可能提出下面问题:藏着多少只小鸟?藏着多少只仙鹤?小鸟和猴子共有多少只?猴子比小鸟少多少只?……学生提出问题后独立解答,解答后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问什么这样做?学生说一说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自己的收获。107\n课题阿福的新衣课型新授课课时4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书第七单元信息窗口一的内容,通过阿福在做新衣的过程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明确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并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学习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信息窗口二通过测量时师徒意见的不同,引出对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认识。学情简析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等,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于什么是长度单位、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地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4、再测量活动中,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难点: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教学策略通过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产生思考,明确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然后借助学生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厘米。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阿福的新衣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大家有没有跟妈妈去做过衣服?你知道吗,做衣服时要“量体裁衣”。只有量的准确,做出来的衣服才合体。可是,一个叫阿福的人在做衣服时就发生了一个笑话。想知道吗?一天,阿福来做衣服,师傅用手给阿福量,身长3拃,徒弟记录,记录完后,徒弟晚上试给阿福做衣服,身长1拃、2拃、3拃,7天后,阿福来拿衣服了,怎么衣服穿在阿福身上又瘦又小,师傅量了一下身长,怎么只有2拃。于是师傅埋怨小徒弟了,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2拃?徒弟也很奇怪,我明明是做了3拃,怎么小了呢?二、讲授新课1、大家看到,阿福很不高兴,小徒弟也很纳闷,这是怎么回事?你们能不能帮帮阿福,说说这是怎么回事?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2、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们手中的直尺,看看尺子上有什么?学生认真听故事,注意故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互相讨论,发表看法,可能会说:师傅和徒弟两人的拃不一样长;应该用同一个人的拃去量;应该用尺子去量;……学生分组交流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谁能说一说cm表示什么意思?3、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尺子上有刻度,从0到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请你们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想一想尺子上哪一段也是1厘米?你发现这两个1厘米的数字之间有什么规律吗?你能用手比一比1厘米大约有多长吗?将你比出的1厘米与尺子比较一下。想一想我们身边,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你知道0刻度到3刻度之间的一段又多长吗?0刻度到7刻度之间的一段呢?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说一说尺子上有什么,重点说出刻度尺,以及尺子上有cm。cm表示厘米。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找出1厘米。比如:3到4之间;7到8之间;11到12之间等等。引导学生观察得出,直尺上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距离是1厘米。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比划,举例子,体验、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感知到找到的这些1厘米的物体都很短,所以通常在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时用到厘米。学生看着尺子回答。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4、猜一猜,刚才我们说的师傅的一拃大约有多长?展示师父一拃的长度那徒弟的一拃大约有多长呢?展示徒弟一拃的长度谁能说一说刚才是怎样量的?教师小结测量方法:测量物体长度时,先把物体放平,一般将物体的左边和0刻度线对齐,物体的右边对着几厘米,就读出几厘米。(教师边讲边示范)量一量你手中的铅笔大约有多长呢?你还想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选择你喜欢的物体,同为合作,先估一估,再量一量。三、全课小结引导学生进行猜测活动,使学生感知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学生交流自己测量方法,交流时,引导学生重点说一说左边从哪开始,右边从哪结束。学生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汇报时重点说一说怎样测量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具、铅笔、小刀、课本、橡皮等物品进行测量。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表达真实的感情。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课时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3、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用尺子量时,应该注意哪些内容。特别强调应从0刻度线开始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一说怎样算出它们跳了多少厘米的?特别引导学生说一说蚂蚱怎样得出9厘米的让学生结合上节课测量的师傅和徒弟的一扎的长度,来估计一下自己手的长度宽度以及一扎的长度。然后进行测量,测量结束后比一比测量的结果和估计的结果相差多少。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三课时一、情景导入师傅和徒弟决定采用大家的方法用尺子帮助阿福从新测量,做一件新的衣服。(出示情景图二)可是在测量的过程中又出现了问题,师傅量的是1米,徒弟量的是100厘米,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二、讲授新课1、教学1米前面我们学习了厘米这个单位,今天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单位“米”,谁知道1米大约有多长?你们说的对吗?老师这里有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有没有同学愿意来比一比1米有多长?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让学生直观感受长度单位“米”2、教学“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软尺,量出1米的长度,并观察一下这是多少厘米?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引导学生结合一有的生活经验说一说1米大约有多长引导学生利用米尺比出1米的长度引导全体学生利用前面同学以及黑板上的线段比一比1米的长度利用软尺感知米和厘米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能够明确1米也就是100厘米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大家现在明白了师傅和徒弟谁量的对,为什么?三、课堂练习1、刚才我们学了一个新的单位,是什么?能用手势告诉我它的长度吗?2、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00厘米的长度吗?1厘米呢?3、能否利用软尺在地上画出1米的线段?4、用步迈一迈1米大约有几步?5、在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引导学生明确两个人都量对了,虽然他们采用的单位不一样,但实际长度是相同的。因为1米=100厘米引导学生明确新学的长度单位“米”的实际长度,并能用手势表示出米的长度。使学生进一步明确1米=100厘米,并能利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100厘米的长度学生在认识了米的长度的基础上再次找大约是1米长的物体,从而对前面找的事物也有所判断。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四课时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3、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4、单元小结本单元你们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5、家课作业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选择?使学生明确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先使学生明确题意,然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先让学生估计一下乒乓球台大约有多长,可结合第一题的计算来进行。然后说一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测量,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107\n课题我们的鞋码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已经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通过一个班的学生在统计本班同学各穿多大的鞋码的鞋的情境中,引出对全班同学穿多少号鞋的统计活动。通过统计鞋码,让学生认识到统计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拉进学生和数学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和欲望,进一步体会学习统计的必要性。学情简析统计是学生以前曾经接触过的内容,因此统计的必要性学生非常明确,对于统计的不容方法也能经有所接触,因而较容易理解新的统计方法。条形统计图虽然没有学过,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曾经见过,理解起来应该没有困难。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2、通过实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够根据统计结果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与同伴交流。3、结合现实情景,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的作用。4、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初步学会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整理数据。教学策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六一儿童节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在教学统计方法时,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独立进行,然后全班交流,比较,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统计。课前准备教学媒体:计算机,挂图预习:看一看107\n板书设计我们的鞋码——统计画“正”字法条形统计图统计表教学反思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儿童节就要到了,同学们都在准备各种节目,有唱歌的,有跳舞的。可是跳舞的小朋友看上去不太整齐,你能帮他们找找原因吗?二、讲授新课1、他们决定采纳大家的意见,买统一的鞋子,买鞋子需要知道什么?(鞋号)他们已经将鞋号报到这了,可是每一种鞋号到底需要多少双呢?你们能帮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一下吗?在统计的时候,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每位同学,每次只能从信封中抽出一个鞋号,然后大声地报出你抽出的鞋号,让全组的每位同学都能够听清楚,并且将鞋号记录下来,听清楚了吗?好,现在开始。(学生分组进行统计)学生观察,寻找出由于鞋子不统一而造成了整体上的不整齐。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统计。学生可能出现下面的统计方法:画“√”画“”画“”画“正”字法……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谁能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统计的?咦,这是一种新的方法,你们是怎样进行统计的?穿20号鞋子的有多少人?你们为什么这么快就能数出有7人?谁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你们真聪明,像科学家一样。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画“正”字法,我们在统计时有一个人就写一条横,再有一个人就写一条竖,一个正字有几笔?表示什么?这里有几个人?为什么这么快就知道有17个人?(课件展示)2、同学们能否将我们刚才整理的结果填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2号图表中吗?(条形统计图)不同的组介绍不同的统计方法,比如说,一个圆圈表示有一个人,由4个圆圈就表示有4个人。介绍时说一说每种鞋号各有多少人。有孩子说出用画“正”字法时,教师予以肯定,并引导学生说一说画“正”字法怎样进行统计的:在统计时有一个人就写一条横,再有一个人就写一条竖,一个正字有5笔?表示有5个人。学生动手填写条形统计图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谁能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整理的?(强调一个格表示一个人)有没有不同的整理方法?(从上往下)大家比较一下,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哪种更好?为什么?(标准线,如果有更多的人,可以往上面加格)(课件出示另一种方法,标准线在上)如果现在图表成了这个样子,应该怎样画?我们刚才整理的这个表格叫做条形统计图。仔细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对,根据这个统计图我们能够很明显的看出谁多谁少。4、刚才我们将统计的结果整理在了统计图中,除了利用统计图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将数据这样整理。(出示统计表)学生展示自己整理的条形统计图,并且说明是怎样整理的,强调一个格表示一个人,有4个人,就涂4个表格。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明确应该按照标准线的位置涂格。集体完成另一种条形统计图。学生可能发现:穿20号鞋的人最多;穿22号鞋的人最少;穿20号鞋的人比穿19号鞋的人多;……学生填写统计表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三、课堂练习刚才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统计方法,大家学会了吗?我们一起来做个小练习吧。每个组都有一个小信封,每次只能从信封中拿出1个水果,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信封中每种水果各有多少个,统计完后将你们统计的结果整理在3号练习纸上。四、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到统计?学生自主提问题,可能提出下面问题:穿20号鞋的人比穿19号鞋的人多多少?穿21号鞋的人和穿22号鞋的人一共有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穿22号鞋的人比穿19号鞋的人少多少人?……学生独立进行练习,练习完后集体订正。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统计知识。107\n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二课时1、完成自主练习第一题2、完成自主练习第二题3、完成自主练习第三题4、课外练习一5、完成我学会了吗6、家庭作业统计一下自己家中的不同家电的数量和种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练习结束后集体交流,说一说正面、反面各有多少次,根据这个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位两人共同完成此活动,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引导学生说一说根据统计图,可以知道什么?根据统计表又可以知道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统计一下你喜欢的玩具,统计完后,和其他小组交流一下统计一下每位同学自己书包中的课本、练习本、文具的数量,完成书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完成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