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认识三角形学科:数学第八册主备人:叶春梅集体备课人员:刘长生、王达林、梁雨、张荣俊、李红霞、成明来、龚洪根、陆兵香、叶春梅。初备时间:2015/5/13集体备课时间:2015/5/20个人初备二次备课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题:认识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的特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定义。2.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二角形的底和高,理解并掌握=角形高和底的含义,能在=角形内画出对应边上的高。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教学准备:课件教学难点:画三角形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指定边上的高。1.课件出示教材第75页例题1情境图。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认识过三角形,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在图上找出三角形吗?学生先说说哪里有三角形,再让学生在图上描出來。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上也有三角形呢?师生交流后说一说。2.导入新课<3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探究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一)认识三角形的定义1.画三角形。师:大家找了这么多三角形,能想办法画一个三角形吗?f学生用三角板在2.观察三角形的特点。练习本上画出一个三(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观察1SI出的二角形,想一想:二角形有什么特点?把你的角形。想法在小组内交流。(2)组织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得出三角形的以下特点: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③这3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3.认识三角形的定义。教师指出: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引导学生观察这个三角形,说一说:三角形有几个顶点?分别指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f教师结合学生的4.完成教材第75页“试一试”。旷报,在三角形上标(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说说各自对题目的理解。出“顶占”“角”“劝(2)学生独立在教材的方格纸上画一画后,教师展示学生的画法。(3)观察比较。LLJ占、八、、/IJQ提问:观察图形,你有什么发现?〜(二)认识三角形的髙和底1.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题2人字梁图。学生独立观察图。师捉问:你能量出右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学生动手在教材上的人字梁图上量一量。2.组织交流。提问: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有什么特点?扌旨名学生结合投影图说一说Q明确:人謹的乘是上面矗顶点到它对边的距离;量的线段与人字梁的底边互相引导学生发现: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垂直;图中人字梁的高度是2厘米。3.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教师结合图进行介绍: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强调:高要用虚线表示,并标上垂直符号。f教师用三角板的直角边和它重合,(不断移动)说说它的垂线有多少条?(无数条)在黑板上先画一其中只有一条很特殊,你能说说是哪一条吗?(从对面的顶点画下来的这条垂线)用虚个二角形,教师边不线画一画。范边说:以这条边为底,现在要找它的高。\n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76页“试一试”。先让学生在教材的三角形上画岀底边上的高,然后和同学交流画法。提问:三角形一共有几条高?f引导学生得出:底和高是一对一对岀现的,三角形有三条底,也就有三条高。2•完成教材第76页“练一练"第1题。这道题是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特点的认识。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说说判断的理由。3•课件岀示:画出每个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底强调:第一个图形是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是底,另一条直角边就是五作业这条底上的高。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反思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学科:数学第八册主备人:叶春梅集体备课人员:刘长生、王达林、梁雨、张荣俊、李红霞、成明来、龚洪根、陆兵香、叶春梅。初备时间:2015/5/13集体备课时间:2015/5/20个人初备二次备课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题: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第2课时教学口标:1.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和计算观察,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2.引导学生参与探究和发现活动,经历操作、发现、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究的数学情感。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2.复习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提问: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3.导入新课。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探究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板书课题)二、交流共享1•课件岀示教材第77页例题3: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2・操作交流。(1)学生从自己准备的四根小棒中选出三根小棒来围一围,看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2)小组交流。布置学生将各自的操作情况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3)全班交流,指名回答:你选择的是哪三根小棒,是否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回答预设:①选择8cm、5cm^4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教学难点:运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的特点: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3条高……\n教师小结:因为4cm+2cm<8cm,5cm+2cm〈8cnb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小结:任意两根小棒长度的和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追问:对于“任意两边”这四个字,你是怎么理解的?五.作业②选择5ci】x4cm>2cm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③选择8ci叽4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④选择8ci】x5cm>2cm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追问:第③种情况和第④种情况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引导学生认识到:第③种情况中,4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第④种情况中,5cm.2cm这两根小棒太短了,三根小棒不能首尾相接。f3.探索规律。师:我们己经知道了当两根小棒长度相加比第三根小棒短时,不能围成三角形。那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又有什么特点呢?(1)布置探索任务。从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中任意选岀两根,将它们的长度和与第三根比较,结果怎样?(2)学生独立探索。(3)交流汇报。第①种情况:4+5>8、4+8>5、5+8>4;第②种情况:4+2>5、4+5>2、5+2>4。〜4.验证规律。提问:兰讐任意两边博的和一定大于第三边吗?(1)画一画:用三角尺画一个三角形。(2)量一量:量出三角形的各边长度。(单位:毫米)(3)算一算:算出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长度的关系。(4)总结规律。提问:通过验证,你发现三角形三边的长度有哪些关系?师生共同总结得岀: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f5•议一议:如果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和3厘米,能围成三角形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得出:5厘米长的小棒和3厘米长的小棒长度相加等于8厘米,并没有大于8厘米,所以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组织交流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判断的依据,教师可以介绍用两短边的和与第三边比较。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2题。这道题是己知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求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题口提供了四个答案让学生进行选择,降低了思维难度,学生在练习时可以进行尝试。在学生完成后,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范围,即“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学科:数学第八册主备人:叶春梅集体备课人员:刘长生、王达林、梁雨、张荣俊、李红霞、成明来、龚洪根、陆兵香、叶春梅。初备时间:2015/5/13集体备课时间:2015/5/20个人初备二次备课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第3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通过量、剪、拼等实践活动,发现、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能运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让学生经历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实践\n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复习用量角器量角的知识。我们已经学过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谁能说说用量角器测量时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口答。2•认识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引导学生说出90\60\30°o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尺上的三个内角分别是多少度?岀示另一个三角尺,引导学生分别说岀三个角的度数:90\45\45°o追问:你知道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吗?f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90°+60°+30°二180。90°+45°+45°二180°3.导入新课。每个三角尺3个内角的和都是180°o其他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也是180°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问题。(板书问题)二、交流共享1•量一量,算一算。(1)从教材第113页剪下3个三角形,小组合作,用量角器量岀每个三角形3个内角的度数。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剪下三角形后,提示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两个学生负责用量角器量每个角的度(2)汇报交流。一(3)回顾交流。提问:通过刚才的汇报交流,我们发现有些同学计算出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是180\有些同学计算岀的三角形的3个内角的和不是180\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学生明白在测量和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差。引导思考:看来用测量的方法还不能确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不是180\那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岀三角形的内角和呢?2•扌并一拼,看一看。启发:我们用三角尺可以拼出许多度数不同的角来,那这样的三角形纸片上的三个角是否也可以拼在一起呢?可以拼成什么角呢?(1)让学生想办法把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学生拼完后,教师展示学生的各种拼法。(2)组织观察。提问「观种拼法,不管怎么拼,它们最终都拼成了一个什么角?引导学生观察得岀:每个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在一起,都拼成了一个平角。3•动手操作、验证发现。f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拼一拼发现三角形3个内角的和是180°,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个发现到底对不对。(1)学生任意画一个三角形。(2)将三角形剪下来,拼一拼。(3)量一量拼成了什么角。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一练”。岀示题口后,要求学生先计算,再汇报结果。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岀Z3的度数的?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f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二”第10题。这道题也是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特点来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前两小题和“练一练”的思路相同,第3小题是直角三角形,可以用“90°减一个锐角”的方法来求另一个锐角。3•自学教初第79页“你知道吗”。由于学生的操作会有误差,因此有的学生计算岀的内角的和可能不是180\但一定会接近180°o追问:通过这个操作过程,你发现了什么?汇报: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o小结: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就可以根据这个规律,用180°减去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求出第三个未知角的数,另外两个学生负责记录和计算,并填写下表。三角形名称3个内角的度数3个内角度数的和①②③\n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度数。五作业:教学反思练习十二学科:数学第八册主备人:叶春梅集体备课人员:刘长生、王达林、梁雨、张荣俊、李红霞、成明来、龚洪根、陆兵香、叶春梅。初备时间:2015/5/13集体备课时间:2015/5/20个人初备二次备课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课题:练习十二第4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定义和三角形的特点,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在练习过程中,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教学重层八站深对三角形定义和特点的认识与理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提问:怎样的图形叫作三角形?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有几条?三角形有哪些特点?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三角形的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80^81页“练习十二”1.第1题。画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这道题中第三小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不用重新画,只要在另一条直角边上标出就可以了。2•第2题。〜3•第6题。这道题是练习用“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1)先量出两根小棒的长度。(2)再小组交流探究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范围。〜三、综合练习1•第7题。这道题也是有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练习,已知三边之和,确定三条边的长度。2.第11题。学生在完成这道题时,经常会误以为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那么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就是原来三角形内角和的两倍。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同桌交换一个三角尺,使每个学生都有两个相同的三角尺,再拼一拼,最后观察得岀拼成的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3•第12题。四、反思总结、通2SS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五、课堂作业《补》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三角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道开放题,由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画无数多个,因此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要大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差,小于前两根小棒长度的和。这道题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形象感知三角形的内角和,可以让学生边折边观察。\n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