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学期新青岛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材教案

更新时间:2022-08-17
类型:doc
大小:527.00 KB
页数:131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青岛版数学课件 > 二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有:一、乘法的初步认识;二、表内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认识;六、方向与位置;七、表内除法;八、总复习。重点是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这是学习一位数乘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知道乘法、除法、有余数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积、求商。2、能应用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在认识角、辨别方向、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形状的活动中,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4、能运用有关方位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5、能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有关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相互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验策略的多样性。7、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作用。三、班级情况分析一年来学生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小朋友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还有一小部分的学生还没养成这样的习惯,经常上课开小差,作业不认真完成。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对二年级学生,我们应该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知识的有用性,从而更加喜爱数学这门学科。四、教学措施1、 必须按时备课,熟悉课本,吃透教材,对不懂的地方及时向老教师请教;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清楚,能脱口而出。2、 要求孩子上课必须认真听讲,向课堂要质量,根据孩子不同的接受能力进行不同的教学,对个别慢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每位学生都紧跟着。3、 \n数学要精讲多练,做到思路清晰明了,环环紧扣。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再多多练习的过程中理解题意。对于每天所讲的内容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到底还有那些学生不懂,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及时的纠正错误。4、 做到多鼓励少批评,采用比赛的方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团结、积极合作的精神,特别是慢的学生更要对他们有耐心、爱心,鼓励学生大胆的去尝试,去体验成功的快乐。五、课时安排(一)乘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二)表内乘法(一)…………………………………… 6课时(三)角的初步认识 ……………………………………… 4课时智慧广场………………………………………………1课时 (四)表内乘法(二) …………………………………… 8课时神奇的小棒……………………………………………1课时(五)除法的初步认识 …………………………………… 9课时(六)认识方向 …………………………………………… 3课时我喜欢的地方…………………………………………1课时(七)表内除法 …………………………………………… 10课时智慧广场………………………………………………1课时(八)总 复 习 …………………………………………… 5课时六、全册教学进度周次日期内容备注第1周9.1—9.6第1单元 第2周9.7—9.13第1单元 第3周9.14—9.20第2单元 第4周9.21—9.27第2单元 第5周9.28—10.4第3单元 第6周10.5—10.11 国庆节第7周10.12—10.18第4单元 第8周10.19—10.25第4单元 第9周10.26—11.1期中测试 第10周11.2—11.8第5单元 第11周11.9—11.15第5单元第12周11.16—11.22第6单元 第13周11.23—11.29第7单元 第14周11.30—12.6第7单元 \n第15周12.7—12.13第7单元 第16周12.14—12.20第8单元 第17周12.21—12.27第8单元 第18周12.28—1.3期末复习 第19周1.4—1.10期末复习第20周1.11—1.18期末检测 第21周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相同加数连加的计算,体会乘法的意义,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在数与算活动中,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以及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感受乘法计算的优越性。3、体验乘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的意识。二、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一)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在感知加减法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单元,是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因此,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数与代数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相同加数连加;乘法的初步认识;有关1和0的乘法。因为乘法源于加法,所以,初步理解乘法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关0的乘法是本单元的难点。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n1、选取了充满童趣的素材。本单元以儿童非常喜欢的“魔术”为背景,创设多种魔术表演的"情境串",呈现了多彩的舞台场景。素材的选取为学生提供了熟悉的、有趣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2、重视体现知识的形成与建构过程。本单元乘法意义的引入,建立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几个几个地数与相同加数求和计算的基础上,充分地体验了用加法计算解决这类问题的局限性,为乘法的产生提供了厚实的经验积累,让学生充分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感受乘法的优越性。3、充分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教材通过三个不同的魔术表演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算一算”的活动中积累丰富的表象,经历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本单元设有三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花的情境,通过“一共有多少朵花?”和“一共有多少个灯笼?”等问题,学习几个几连加,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体会到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正在表演变葫芦的情境,通过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葫芦?”和“一共有多少只小鸟?”等问题,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认识到用乘法比较简便,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体会乘法的意义,并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魔术师变鸽子的过程。通过解决“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和“现在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两个问题,学习有关1和0的乘法,让学生知道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二)单元学与教建议1、重视经验的积累,感受乘法产生的必要性。教学时,教师要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进行相同加数求和的计算,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感受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与乘法学习的必要性。2、重视直观操作与体验,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材提供了一些活动的形式,如“摆一摆”“算一算”“数一数”等,教师要组织学生充分开展操作活动,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乘法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的过程,逐步理解乘法的意义。1、本单元建议课时数:6课时(三)信息窗解读及学与教建议信息窗1——变花\n教学时,可由“看魔术”的话题引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出示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提出数学问题。“你问我说”红点部分是引导学生学习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绿点部分是进行巩固。小电脑部分是让学生感受用加法解决问题的局限性。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可能几个几个地数,也可能用连加的方法算一算。交流连加的方法时注意让学生说一说是几个几连加。解决绿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列出连加算式并进行计算。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解决根据信息窗提出的其他一些问题,如:“共有几个彩灯?”“共有几条鱼?”等。另外,让学生提出生活中可以用几个几连加解决的问题,并独立解决。教学小电脑提出的问题时,让学生尝试着写一写,然后交流用连加的方法解决这类问题感受,体会用连加计算的繁琐,进而产生简化算式的愿望。“自主练习”第2题提供的是一种活动形式。练习时可同桌合作,变换学具的个数反复进行。通过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几个几连加,还能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第4题提供的是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加法算式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引导学生独立地观察情境图,弄清图意后独立解答。第5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交流有关洗照片的生活常识,知道通常镜头中有几人就洗几张照片,让学生独立解决。第6题是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在学生独立涂色后,进行充分交流。学生找出的规律不一定是每次都加3,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信息窗2——变葫芦教学时,教师可以承接上一个情境,由“变葫芦”的话题引入,然后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你问我说”中红点部分是乘法的意义、写法、读法和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绿点部分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体会乘法的意义。教学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当学生列出8个5连加的算式时,应引导学生交流用加法计算的感受,适时引入小博士的话“8个5相加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然后介绍乘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乘法算式时要注意:一个连加算式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8个5相加可以写成8×5也可以写成5×8,学生只要能写出其中一个算式即可。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时,教师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算式中4和3分别表示什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讨论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初步体会用乘法列式比较简便。对于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地解决。\n“自主练习”第3题是一道根据文字表述写读乘法算式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独自写算式,然后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4个2相加可以写成4×2或2×4、6和4相乘写成6×4或4×6都是正确的。第4题是一道连线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去做,然后进行交流,并说一说连线的依据。4+4+4+4+4是多余信息。第5题提供了一种活动形式。练习时,可以小组同学合作完成,边活动边说算式。第6题是乘法意义的逆向练习。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根据算式独立画,增加练习的开放性和趣味性,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第7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然后再全班交流。信息窗3——变鸽子教学时,教师可以承接上一个情境,由“变鸽子”的话题引入,然后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你问我说”中第一个红点部分是关于1的乘法。第二个红点部分是关于0的乘法。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情境图独立地列出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然后进行交流,知道3个1连加,可以写成1×3,也可以写成3×1。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知道几个0连加,也可以用乘法计算。教学小电脑提出的问题时,可补充关于1和0的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乘法算式,然后让学生分别观察关于1和0的乘法算式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任何数”“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规律,学生只要用自己的话说出意思即可,不做统一要求。“自主练习”第1题是看图列加法和乘法算式的题目,图中提供了树的棵数和水果个数的信息,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看懂题意,独立解答并交流。第4题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学生既可以提出有关1和0的乘法问题,也可以提出其他的乘法问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也可以同桌合作提出问题,再解答。 我学会了吗?(四)本单元课时安排:6课时本学期总第1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时间:9.5信息窗1――变花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看魔术,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2.通过感受生活中的通数求和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n过程与方法:1、教师创设活动与游戏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列出的加法算式不同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挂图二、预习学案课前预习:这幅图呈现的是魔术师在舞台上表演魔术变花的情景。图中的信息有:魔术师变花,变了3次每次2朵;有4个鱼缸,每个鱼缸4条鱼;空中挂着5串灯笼,每串3个;有4盏聚光灯,每盏有6个灯泡。(情境创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计算。)三、导学案(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表演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精彩的魔术表演吧。(出示主题图)(二)、解决问题1、初步感知画面师:多神奇的魔术表演啊,你都看到了什么?同学们这里会也藏着很多奇妙的数学知识,不信大家仔细的观察一下。2、提问题师: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请你们接着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和你的小伙伴交流一下。学生可能回答:一共有多少朵花?一共有多少条鱼?一共有多少个灯笼?3、解决问题\n师:小朋友们很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谁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生:2+2+2=6(朵)第二题:4+4+4+4=16(条)第三题:3+3+3+3+3+3=15(条)师:同学们说得不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个算式,你发现有什么特点?生:都是连加生1:加数相同。师:对每一题的加数都相同。2+2+2是几个2相加?生:3个2相加,(依次说出后几个算式。)师:请同学说一说20串灯笼的个数,怎么写算式?生动手写:3+3+3+3……师:你觉得写起来怎么样?生:很麻烦。师:怎么就不麻烦了?生:用乘法。师:你真爱学习。这个内容我们在下节课里学。(三)、巩固练习:自主练习第一题,出示图进行观察,学生说结果,教师判断。四、课堂检测 1、把加法算式转化成乘法算式3+3+3+3+3=( )×(  )7+7+7+7+7+7=(  )×(  )5+5+5+5+5=(   )×(    )2、练习题3、4题五、全课总结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六、课后作业把今天学到的识说给爸爸妈妈听七、板书设计: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n1.  (  )+(  )=(  )2.  (  )+(  )+(  )=(   )(  )个(   )八、创新探究:   下面几个算式哪个能改写成乘法算式?   1、1﹢2﹢3﹢4   2、3﹢3﹢3﹢3﹢3﹢3   3、3﹢3﹢3﹢3﹢3﹢5 九、教学反思本学期总第2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课型:新授时间:9.6课题:信息窗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对乘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关系.难点:根据加法算式能够熟练的转变成为乘法算式.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昨天我们看了一场精彩的魔术,阿姨给我们变出了美丽的鲜花.今天老师又请来了一位魔术师,你们看!这位魔术师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二、讲授新课1、魔术师为我们带来了一串串的宝葫芦,有一个小朋友想知道一共有多少只葫芦?同学们快来帮帮他!2、交流结果.同学们你们看5+5+5+5+5+5+5+5,谁能告诉我5表示什么?一共有几串?(每一组有5个宝葫芦,一共有8组,也就是说是几个几相加.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宝葫芦的个数.)生:一共有40只宝葫芦,我们是一串一串加出来的.5+5+5+5+5+5+5+5=408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5+5+5+5+5+5+5+5,这样写起来有点……,可是如果我们用乘法算式来写就会简便许多.8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就是:(板书)8×5=40读作:8乘5等于40\n请跟我读:8乘5等于40也可以写作:5×8=403、师:我们在一年级学习加法的时候给加法算式每一部分都起了名字,谁还记得各读做什么?(在乘法算式中他的各个部分也有自己的名称.分别是:乘数,乘号,乘数,积.)                      □×□=□(只)同学们你们真棒!可以根据加法算式列乘法算式,谁能来说一说,4表示什么?3又表示什么?三、自主练习结合图片写出加法,乘法算式.第一幅图上有什么?●●●●●●●●●●●●●●●●□+□=□□×□=□□+□+□+□=□□×□=□交流:1、有2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8个球.2个8相加加法:8+8=16乘法:2×8=16或者8×2=16填一填3+3+3+3=□×□7+7+7=□×□5+5+5+5+5+5=□×□6+6+6+6+6=□×□练一练4个3相加写作4×3或3×4读作…3个7相加写作3×7或7×3读作…6个5相加写作6×5或5×6读作…5个6相加写作5×6或6×5读作…\n四、小结今天我们和魔术师一起学习了乘法,可见乘法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课后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生活中哪里有乘法,应该怎样列式.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教学反思在青岛版教材中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安排在第二个信息窗,在第一个信息窗中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同数连加计算。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上,努力体现以下几点:1、学生体验不够,我在课中仅仅轻描淡写地说了求几个几用加法计算方便吗?旨在让学生体验乘法的简便。学生有的说乘法方便,有的说加法方便,没有真正体会乘法的简便。如果让学生写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这样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确实很麻烦。在教学设计中,能尽量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2、在认识乘法时,我的设计是在学生体验到相同加数连加可以用几个几表示,从而写出乘法算式,可是学生在看到出示的图后,自己就得出了乘法算式。当时我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我决定让这个孩子试着说说他是怎么想的,还好,班里的同学你一句他一句,自己就把乘法学会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上课之前应该了解孩子现有的知识水平,也就是备学生,课前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提出问题后学生可能的答案,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另外就是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学生说话准确,完整。在课后练习中充分开展动手操作等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注意练习的层次安排,力求做到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再就是信任学生,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去学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本学期总第3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课型:练习时间:9.8课题:第二课时(自主练习)教学目标:对乘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关系.难点:根据加法算式能够熟练的转变成为乘法算式.一、复习导入\n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乘法,老师这里有一些连加的题,谁能把它变成乘法?  2+2+2=□×□        8+8+8=□×□     7+7+7+7+7+7=□×□       3+3+3+3+3+3+3+3=□×□ 同学们表现得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玩“闯关游戏” 二、进行练习:(3-7题) 1、3小题.列出乘法算式,再读出来. 4个2相加□○□或□○□         3乘5□○□     6和4相乘□○□或□○□ (自主完成.小组内互相交流答案.) 2、4小题.连一连   把相对应的加法与乘法算式连起来。(提醒学生仔细认真的寻找,并且能说出自己的依据。)7×3=7+7+7=3×7   4×6=6+6+6+6=6×4   5+5=2×5=2+2+2+2+2充分利用合作的形式来完成自主练习的第5小题.  (首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书上的题目,然后小组内自己用小手摆一摆列算式。) 4、6小题.这是一道逆向思维的题目,让学生根据算式把图片补充完整.2×4  先让学生说一说2×4的意义是什么,然后再补充图片.  5、7小题.这些小朋友们在干嘛?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在滑冰?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读问题一,先说一说再列式. 一共有4对小朋友,每对2个人,列式:2+2+2+2=8(人) 2×4=8(人)4×2=8(人) 自由提问,只要合理都要给与肯定.三、教师小结\n本学期总第4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课型:新授时间:9.9课题:信息窗3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连加的算式,说出是几个几相加。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3、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并找出规律。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关键:结合情景图内容质疑,合作探究,总结出1和0的运算规律。难点:有关0的乘法.教学媒体:电脑,投影课前预习:一、复习:1、填一填(投影出示)3+3+3+3=(  )×(   )7+7+7=(   )×(  )5+5+5+5+5+5=(  )×(  )6+6+6+6+6=(   )×(   )2、写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二、新授:神奇的魔术家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节目,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个魔术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魔术家的表演吧!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魔术师在变什么魔术?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老师引导学生提问:第一幅共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原来三顶帽子中一共有几只鸽子?谁来解决他的问题?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2、出示第二幅图思考:魔术师现在在变什么新花样?谁看懂了?引导学生第二幅有几顶帽子?几只鸽子?老师想问问大家现在三顶帽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提问: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说一说乘法算式个部分名称。)老师板书。\n3、老师补充大量的练习(小黑板)1+1=(  )×(  )=(  )1+1+1=(  )×(  )=(  )1+1+1+1=(  )×( )=(  )1+1+1+1+1=(  )×(  )=(  )1+1+1+1+1+1=(  )×(  )=(  )1+1+1+1+1+1+1=(  )×(  )=(  )0+0=( )×( )=(  )出示书中的思考题: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结论:1乘任意一个数,得数就是这个数.0乘任意一个数,得数都是0。)三、巩固练习1、提问:图中一共有几棵树?谁能列出加法算式?谁能列出乘法算式?你为什么要这样列算式?2、树上一共结了多少个果子?你是用什么办法算出来的?什么方法数得快,算得快?学生在书上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学生思考:1和0的乘法算式的得数分别有什么规律。然后通过小组的合作,实践,体验,最后总结要点。)3、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让学生比较数数的方法,连加的方法与乘法哪种方法最快?4、根据插图,按顺序回答.吊椅上现在坐了几个人?指名上黑板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只要学生的问题符合题目内容,都要给予肯定。)四、小结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关于0和1的乘法的教学目标是认识0和1的乘法,初步体会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且本节课还要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在于学生对“几个几”的理解和有关0的乘法。首先,通过学生观察课本上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算出人数,引导学生用连加的方法解决问题,初步体会“几个几”。\n其次,通过让学生摆小棒的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来体会,如让学生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先摆一个,在摆第二个,第三个……再让学生说出自己所摆的图形,一个要几根小棒,2个呢,3个呢……这时可以让学生说出是“几个几”了。本节课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1.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没有很好的面向全体学生,从后续的作业情况看,少数学生不能正确改写,说明他们对加法和乘法的联系,没有多大的体会,他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加法中。2.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待加强,几个精彩的回答只局限在那几个优秀学生中,所以,为了教学的节奏,忽视了对班级多数学生的训练,如何把握好这两者的度,是后面的教学中要注意的。3.学生能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并说出算式的意义,列出乘法算式,并能和加法算式进行联系,学生在找0和1的乘法算式的规律时,很容易总结出规律,但在具体做题时个别学生还是把乘法和加法的结果搞错,应让学生多多练习,加以巩固.  本学期总第5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课型:练习时间:9.12课题:信息窗3第二课时复习:出示图(4盘柠檬,每盘3个)先填空,再写乘法算式. 提问:每盘有(  )个,有这样(   )盘,一共有(   )个。看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2+2+2+2=8   (    )×(    )=(   )    6+6+6=18     (    )×(   )=(    )    5+5+5+5=20 (    )×(    )=(    )二、练习题:1、数一数。老师引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数一数共有几支笔?(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数一数共有几盒笔?(列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n(学生说出乘法算式的意义)2、画一画:在(   )里画合适的Δ4×3   (   )(    )(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将图形和算式进行逆向转换)5×2   (    )(   )1×6    (   )(   )(  )(  )(  )(  )3、连一连(找朋友).(1)我买8个大虾需要多少钱?(2)买5个海螺需要多少钱?(3)我们小组4个人,.每个买2个海螺,一共要多少个?(4)我要8个扇贝,需要多少钱?(5)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4、课本第9页第2题(学生列式,在书上填写.全班集体交流订正。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怎么算出来的?)课本第9页第4题一共有多少面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方法1:1×4=42×4=84+8=12(提示学生:1,用加法怎样列式2,用乘法怎样列式)方法2:3×4=12本学期总第6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课型:练习时间:9.13课题: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巩固所学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出乘法算式,说出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2、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总结出1和0的乘法算式规律.重点:理解乘法的意义,能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关键:结合情景图将所学的乘法口诀运用到实际,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有关0的乘法.\n一、谈话:本单元你有哪些收获?背1-3的口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几个数学问题,你们有信心吗?二、解决实际问题:(投影仪出示情景图.)1、师: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虚线表示什么意思?图上共有几组学生在活动?他们在做哪些体育活动?谁能根据这幅图提几个数学问题考考大家?2、师板书:做操的有多少人?玩吊环的有多少人?踢足球的有多少人?跳摇绳的有多少人?踢键的有多少人?做操的有多少人?玩吊环的有多少人?踢足球的有多少人?跳摇绳的有多少人?踢键的有多少人?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分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本子上列式.选代表说算式.(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4、交流部分问题:6×4=24(人)    4×6=24(人)0×2=0(人)      2×0=0(人)1×6=6(人)      6×1=6(人)3×4=12(人)    4×3=12(人)2×4=8(人)      4×2=8(人)三、数学小知识:1、投影出示:课本第10页"小知识" (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变化来的.乘法运算是一种特殊的加法运算,\n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动,变为"×",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老师提问:你记住了什么?同桌一起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本学期总第7课时本单元第7课时课型:测试时间:9.15第一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一、填空。(1)2+2+2+2+2=10,表示有()个(),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或()。(2)3×4=12,读作(),3和4叫(),12叫()。(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7,积是42。写成乘法算式是()。(4)6×3读作()乘以(),表示()个()连加。(5)3×6读作()乘以(),表示()个()连加。二、小试身手,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5+5(    )×(    )=(   )9+9+9+9+9(    )×(    )=(   )1+1+1+1(    )×(    )=(   )2+2+2+2+2+2+2(    )×(    )=(   )8+8+8+6(    )×(    )=(   )3+3+3+3+3(    )×(    )=(   )2+2+2+2=8   (    )×(    )=(   )6+6+6=18     (    )×(   )=(    )5+5+5+5=20 (    )×(    )=(    )二、根据叙述列出正确的算式。(1)4个6相加(2)5乘5的积(3)2个5相加\n(4)6个3相加(5)一个因数是2,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多少?三、 根据下面的算式画图。(1)2×4_________________(2)4×2_________________(3)3×4_________________(4)4×3_________________四、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4+4+4+4+4+5        (2)3+3+3+3-4 第二单元单元备课看杂技——表内乘法一、单元教材编写特点1、素材富有童趣,能激发兴趣。借助儿歌编制口诀,降低记忆难度2、突破传统,以5当头,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二、单元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三、单元教学建议1、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1)引导学生编儿歌。(2)引领学生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和结构。\n2、逐步放手,使学生经历“数学信息—编儿歌—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寻找规律记口诀”的过程,切实掌握口诀编制方法,为第四单元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和思维基础。3、加强一句口诀两个算式的练习。4、理解先编儿歌再编口诀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儿歌在编制口诀中的作用(儿歌的作用——激发兴趣、台阶作用、帮助记忆口诀)。5、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重视直观教学(借助情境图、摆学具等措施由直观到抽象)。四、举例1:信息窗1第一课时知识点: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教学目标:1、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索编制5的乘法口诀的方法,并初步学会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发展应用意识。3、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教学预设:(提供一个简单的课堂结构的实例)1、提出问题部分:创设看杂技情景,引入新课。然后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解决问题部分:(1)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续情境图中的儿歌。(2)交流想法:你是怎么续下去的?(3)根据儿歌写算式。(4)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乘法口诀。3、寻找规律记忆口诀部分:(1)认真观察5的乘法口诀,看你能发现什么?(2)采用多种形式记忆口诀。4、应用部分:师:利用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利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那些问题。(还可以把2-4合为解决问题的环节。)5、结束教学。在第二课时2、1的口诀教学中,注意拐弯处口诀的编制。(如教材13页红点中出现的3辆小车6个轮,不能变成三二得六,应依据小九九的特点之一小数在前的原则编做二三得六,算式则完全可以由两个:2╳3=6,3╳2=6。)举例二 信息窗2    3和4的乘法口诀知识点:3和4的乘法口诀,整理口诀、记忆口诀。\n教学建议:1.先学后教,先放后扶,促进迁移。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编制5和2的乘法口诀中的经验,逐步放手,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手段完成3和4的口诀编制。2.在编制口诀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遵循由直观到抽象原则,引导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等形式从直观现象中逐步总结规律,形成抽象的口诀描述。3.导口诀整理,寻找排列规律(小九九的特点是,第一个数总是不大于第二个数,且遇到相乘的两个数相同时,该数的口诀就结束了。所以在整理口诀时,应依据规律压缩句数、设计表格)。4.利用多种形式,加大记忆口诀的练习量。联句接龙,对抗赛等都是记忆口诀的好形式。五、本单元建议课时:5课时本学期总第9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时间:9.16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3、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熟练掌握2和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熟练掌握2和5的乘法口诀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n师:同学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出示课件:伴随音乐出示课本主题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二新授师:咱们编首儿歌来找答案吧。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你能接着往下编吗?小组合作填写没编完的儿歌。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乘法算式)师:为了计算更方便,人们总结出了乘法口诀,比如,第一句一辆小车5个人,我可以用乘法口诀一五得五来概括。你能根据儿歌或者乘法算式试着往下编吗?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的成果?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交流后宜采用多种有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掌握口诀,如:二人对口令,小组开火车,男女生对抗赛等。让学生在理解口诀意义的基础上进行记忆,逐步提高熟练程度。)学生独立观察。全班交流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回答:1、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5。2、5的乘法口诀的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0和5。3、有5句,前一个因数分别是1、2、3、4、5,后一个因数都是5。三应用师:应用2和5的乘法口诀可以解决很多问题,让我们回到杂技表演现场看看你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哪些问题?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组发现的问题?1、一共转动着多少块红方巾?2、一共有多少个车轮?3、一共亮着多少个灯笼?……全班交流。学生自由发言。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利用我们今天学的乘法口诀来解决?\n第一关:算得数写口诀1×5=()口诀:()§3×5=()口诀:()§2×5=()口诀:()§5×4=()口诀:()§5×5=()口诀:()第二关:看图列算式加法算式:乘法算式:第三关:你会算吗?第四关:你行我也行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乘法口诀编一道应用题,请其他同学帮助解答。4 .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给同学们说一说好吗?作业设计:寻找生活中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问题板书设计:看杂技----自行车表演1辆小车2个轮,上面共有5个人;2辆小车4个轮,上面共有10个人;3辆小车()个轮,上面共有()个人教学反思:《5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掌握了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编写乘法口诀的开端,其地位尤为重要。这节课要让学生逐步学会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在探索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和积极性。编口诀是这节课的重点,我采用的是先扶后放这一教学手段,因为我知道口诀对于学生来说并非难事,所以我先让学生说说意图,然后让学生编口诀,再理解口诀的意思,在这整个环节中,我很相信学生的能力,学生能解决的就让学生自己来解决,而不是由老师传授给他们。目的是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让学生来展现自己的本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现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n记忆口诀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本节课我注重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浅入深,照顾到各个层面的学生,给“弱势”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特别是将对和错的题目通过展示仪来引发学生的争论,增强他们学习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积极地探索和发现口诀、熟练的记忆和应用乘法口诀。在学生背诵口诀的时候,对口诀的理解很好,记忆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对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进行区别的时候,学生读的时候经常出现错误,常把算式说成口诀,把口诀写成了数学数字。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指导和帮助。最后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理解口诀的意义,掌握学习口诀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本学期总第10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课型:练习时间:9.19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1--观看自行车表演自主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在具体情境中,巩固2和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3、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熟练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熟练运用2和5的乘法口诀教法:讲练法学法:练习法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5的乘法口诀,2的乘法口诀2.全班背诵二、练习第一题:找乐谱\n1.你能沿着齐齐声音的旋律来把乐谱填完整吗?关于5的乘法口诀2.谁能说出妙妙的第一个音?关于2的乘法口诀第二题:把口诀填完整1.比一比谁先填完2.全班齐读第三题:看口诀说算式师出示口诀卡片小组比赛男女比赛说出两个得数相同、因数位置不同的乘法算式(“一一得一”除外),初步体会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规律。第四题:算得数1、让学生独立地写出得数2、引导学生交流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第五题:读一读算一算1. 同桌小声齐读2.估一估,彩旗一共有多少面?为什么?3.算一算,彩旗一共多少面?为什么?(用口诀)第七题是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估一估,然后用不同的方法算一算并交流。第八题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通过交流,学生对乘法的意义加深理解,提高运用乘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乘法口诀板书设计:自主练习二()的八四()二十五()二十五4×43×44×25×53×32×5三三得()()四十二二()一十本学期总第11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课型:新授时间:9.20\n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3--观看顶碗表演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学会3、4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3、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熟练运用3、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熟练运用3、4的乘法口诀教法:讲授法讨论法学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课前预习复习乘法运算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今天咱们再来观看一个精彩的杂技表演场面。(出示第16页情境图)师:你都看到了什么?每个小丑头上顶着4个碗,手中玩着3个球。有4组小丑在踩晃板。每组3个……二、新授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丑共顶着多少个碗?手中拿着多少个球?一共有多少个小丑在踩晃板?……师:咱们一起来编好这首儿歌就能找到答案。教师出示儿歌的第一节:一个小丑3个球,4个小碗顶在头。师:将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注意说清楚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方法。师:哪位小朋友接着编下去?(两个小丑6个球,8个小碗顶在头。)\n师:你怎么知道两个小丑6个球,8个碗?(3+3=6,4+4=8。)师:谁还能接着编下去?(三个小丑9个球,12个小碗顶在头。)师:你怎么知道三个小丑9个球,12个碗?展示学生的活动过程。总结:1×32×33×34×35×3这是三的口诀,你能把3的口诀补充完整吗?1×42×43×44×45×4这是几的口诀,补充完整。师:你能在这幅图中找出可以用4、3的口诀来解决的问题吗?有多少个灯笼?有多少个滚球演员?整理口诀:1、出示学过的口诀卡片,这么多的卡片,我们怎么来记那?2、小组合作整理。交流自己的方法。三、小结:说说你的收获作业设计:复习学过的口诀板书设计:顶碗1×32×33×34×35×31×42×43×44×45×4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学习了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3的乘法口诀。通过学习,能理解3的乘法口诀并能口诀求积。在引入的时候先复习2的乘法口诀,但在抽背的时候学生反映较慢。教材通过车技、碗技表演图,把3的乘法口诀与口诀的意思结合起来。学生在一开始还是会用加法来写出算式,再通过加法算式来得出乘法算式。在教学时每个算式都让学生说说算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思。但是在算式和口诀的写法上却没有重点讲,没有把算式和口诀一起写在黑板上作比较,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写口诀的时候把口诀都写成了阿拉伯数字或都是写成了中文字。\n在第三题的圈积中我没有把上面的表和下面的口诀结合起来讲解,导致了许多学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没有把积进行比较,使大部分学生不知道3的乘法口诀是一个积比一个积多3。学生在没有表和口诀相结合中进行圈,对于好的学生没问题,但是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是很有问题的。以后应该是下面写一个口诀上面圈一个,因为学生都已经会背3的乘法口诀了。在后面的练习中我觉得我过的有点快,特别是最后一题中,其实已经要铺垫除法的意义了,但我还是结合了左边的表和右边的算式进行教学。而学生只顾着背口诀,比如3×( )=12,大多数学生都是在凑的,从一三得3开始背一直背到三四12。但是12×1=( )因为没有教过,所以很多学生就不知道了。总的来说,这节课还是比较顺的。 本学期总第12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课型:练习时间:9.22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2--观看顶碗表演自主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在具体情境中,巩固3、4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3、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熟练运用3、4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熟练运用3、4的乘法口诀教法:讲授法谈话法学法:练习法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背诵3、4的乘法口诀二、练习\n第一题:把口诀填完整把口诀代表的算式一同说出第二题:算得数,写口诀在3分钟内完成,比一比那组速度最快。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结论乘法内交换乘数的位置,结果是一样的。第三题看图列式说一说你想怎样计算,说出第一道算式及其意义,生自主完成第二三道题目全班交流答案。第四题根据儿歌列算式全班齐拍手读儿歌,想一想,算一算,一共多少鸟儿飞?指名回答列出算式并说出口诀。师:说到儿歌,我们这个单元学到的可真不少,现在就来回顾一下吧。全班齐读儿歌。师:老师相信同学们也一定会编儿歌的。出示画面兔子,谁能根据图兹说一首关于口诀的儿歌那。(小组合作)师:你还能根据别的物体来编首儿歌吗?比一比哪个小组编得又多又好,说说你都用到了几的乘法口诀?三、小结: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吧!作业设计: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编儿歌板书设计:自主练习第三题本学期总第13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课型:练习时间:9.23第五课时教学内容: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在具体情境中巩固2--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能够运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3、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n教学重点:熟练运用2、3、4、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熟练运用2、3、4、5的乘法口诀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开火车背诵乘法口诀二、综合练习:1、兔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花圈?学生列式计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2、计算比一比哪个小组速度最快全班开火车对答案1、看口诀,写算式做完练习后小组进行出口诀对算式游戏。2、小组合作解决5张写字台,有多少个抽屉,多少扇门,多少条腿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3、算一算涂一涂把你算的算式写在对应图画的下面,再涂色。小组长检查4、去旅游算算一共有多少人?他们租这辆车行吗?为什么?5、把木料据成4段,需要据几次?可用粉笔来试验。三、我学会了吗?小组完成,全班交流丰收园:说说这个单元你的收获作业设计:复习2、3、4、5的乘法口诀板书设计综合练习学生板演\n本学期总第14--15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课型:测试时间:9.26–9.27第二单元测试题一、你在3分钟内能完成吗? 5×3=       25+5=       30-9=         45-17=    2×( )=8 5×5=       0×1=       4×4=         19+7=     3×( )=9 16-4=      20+5=      3×4=         4×3=    ( )×8=030-6=       1×1=       5×2=         3×2=    ( )×9=92×2+6=        6×0+45=     3×5-5=       3×3+3=二、看谁记得牢。 二二(     )  (  )五一十   (  )十五   (     )十二 三三(     )   一四(    )   一( )得三   五(  )二十五   一四(    )      二(   )得六     三五(    )( )五一十       三(   )得九     四四(    ) (    )四得八    五(  )二十五    五六(      ) 三、填空1.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   )要用的口诀是(         )2.4×4=(  ),读作(          ),表示( )个( )相加。3.比3个5多7的数是(  ),比3个4少2的数是(  )4.5个4是( )再加上4是(  )5.5个2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  ),5×5+5用乘法算式表示(  )6.七个小矮人吃饭时,一共要准备(     )根筷子。7.一个葫芦娃一天要吃6个   ,一个星期要为他准备(    )个    。8.一只    6条腿,3只    (    )条腿,6只    (    )条腿,7只    (    )条腿。\n9.  1只     6条腿,7个小点背上背。2只12条腿,14个小点背上背。3只     (   )条腿,(    )个小点背上背。4只(   )条腿,(    )个小点背上背。5只(   )条腿,(    )个小点背上背。6只      (   )条腿,(    )个小点背上背。四、在○里填上“+、—或╳”。 3○3=9       1○1=1        6○3=3       4○0=02○3=5       4○6=24       5○3=15       1○2=2五、我会列式计算。1、6个2相加是多少?        2、4乘6的积再减8的差是多少?                                                           3、46比28多多少?                4、比17多34的数是多少?    第三单元 小制作――角的初步认识(单元备课)本单元教学内容:初步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画角。本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单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本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n角和直角教学内容:1、角的认识、画角。2、直角的认识、判断直角、画直角。教学目标:知识点: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能力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思维能力。德育点: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教学难点:会画角和直角。课时安排:2课时本学期总第16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时间:9.29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并且知道角有大有小。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和口头表达能力。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会画角。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彩色纸、剪刀等。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1.主题图教学。师:“今天我们的一个好朋友来到了课堂中间,这个好朋友是谁呢?”(生猜测)出示“大耳朵图图”的图片,师说:“图图还给大家带来一幅漂亮的画呢!想看一看吗?出示课本的主题图后问: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n生1:三角板,三角板上还有角;生2:有很多的角,五星上有角,扇子上有角……师:对了,这幅图中有许许多多的角,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二、探索新知1.在实物中找角。⑴师:情境图上都有哪些物体?这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吗?角在哪儿?(学生上来指。)⑵师:请小朋友们看看大屏幕,如果我们去掉这些物体的“花外衣”,就留下了这个图形,你还认识它吗?(课件先出示各种物体,再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角,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那么这些图形叫什么?(师引导:我们把这些图形叫做角。板书课题:可爱的角)⑶做一做中的第1题。师:现在请小朋友们从你身边找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学生可离开座位,边指边说自己找的角。【在此处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通过学生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贴近了学生的生活,便于学生理解;同时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变“静”为“动”,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同时也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⑴现在,用一个小圆点来代替图钉,如果用两条直直的线来代替两根硬纸条,你们想象一下,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呢?还是先来看看大屏幕吧!(课件演示将图钉和两根硬纸条隐去,出现几何图形角。)【这里充分利用媒体优势,由实物直观过渡到抽象直观,突破重点;巧用媒体的动画特点,从实物过渡到图形,为后面的画角打下基础。】②你想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这两条直直的线又叫什么吗?快把书翻到39页,在这页中找答案。(学生自学。)③请看这个角,这个点叫什么?(顶点)这两条线叫什么?(边)(课件依次出示。)⑵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呢?(课件出示此句话。)【这个环节用设疑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自学,避免了教师的满堂灌,体现了我们河南省灵宝市数学实验课题“引导──自学”中的“我能读”。】\n3.用彩纸折角。⑴折角师:现在请赶快拿出彩纸,用这张纸折出可爱的角。⑵感知角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折出来的角,像这样(示范:用角的“顶点”刺刺自己的手心)感觉一下,然后说说自己的感觉。⑶展示角师选择生折好的各种角分别贴在黑板上。师:仔细观察这些角,你们发现了什么?(或者问学生:你能说出这几个角中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师:对!角是有大有小的。⑷认识角师:刚才小朋友们折出的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儿?请和你的同桌用小手指一指。(学生互相指)【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折一折、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感受角,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初步感知了“实物中的角”是尖尖的、平平的、直直的特点,从而知道了“数学中的角”中的各部分名称。】4.做活动角。⑴师:小朋友们,我们都会用一张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了,那如果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能不能做一个活动角呢?好,请大家拿出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试做一下。⑵学生做角。(小组合作完成)⑶课件演示:做活动角的过程。⑷介绍活动角:我们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图钉做成的角,它可和一般的角不一样,你们看,它能动吗?我们把这个能动的角叫活动角。⑸玩角(课件演示)游戏:听口令,变大小。生玩后,问:小朋友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n【《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在此环节给学生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尝试,使学生在操作、讨论中学会新知。】5.画一画。⑴生画角师:我们认识了角,那你能画出一个漂亮的角吗?(学生试画)⑵阅读课本师:你们画对了吗?请打开数学课本,仔细看下面的例2,看一看书中是怎样画角的?和你画的方法一样吗?(学生看书)师问:你是怎样画的?能大胆地告诉给其他的小朋友吗?三、课间小憩师: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学唱一首有关角的歌──《可爱的角》:(课件演示)我的名字叫做角我有边儿是两条一个顶点两条边所以我叫角角角【课中安排学唱《可爱的角》这首歌曲,旋律是学生熟悉并喜爱的,加上简明扼要的歌词和动作,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四、课堂活动(课件出示)1.辨角。用你火眼金睛找出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练习八的第1题)【在学生对角建立起概念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该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角的认识,增强分析、判断能力。这个练习可以叫它“跟随”练习,即刚学会一个新的概念,认识一个新的内容之后,紧跟着的一个比较容易的以选择和判断为主的练习。】2.剪角。用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3.小小设计师。师:你能用角画出更美丽的图案吗?赶快设计吧!\n【在接近尾声的时候,设计了富有开放性的题目,旨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第4题能将本课所知识溶于一张美丽的画中,让学生用数学的知识将生活的空间点缀的更加美丽,在孩子的画中还寄托着孩子们的思想和心愿。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大胆创新,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促进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五、全课总结你认为你这节课表现的怎样?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这节课虽然内容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把角的概念讲清,尤其是“角的大小与两边无关”这一教学难点,学生更不容易理解,所以我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知识,感悟其中的道理,用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我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初步感知角    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先说说生活中哪里有角,然后出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哪里是角,再进一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感知了角的特点,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引导探究,形成表象   从一开始让学生找角----指角----做角----画角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了自己去探究数学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发现并认识角,进一步体会到角的本质特征。    三、本课不足:1、学生原有的经验不够一致,甚至差别很大,少数学生在活动中处于旁观者的态度或是人云亦云,教师还需适时点拨、提醒、帮助他们,但在课堂上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难免有时会注意不到2、在倡导自主、互助、合作探究的学习时,如何关注学困生的发展,仍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本学期总第17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课型:新授时间:9.30\n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知识点: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2、通过探索、尝试掌握直角的画法。3、培养学生的教学猜测意识。能力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德育点: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点,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教学难点:会判断直角,掌握直角的画法。教学准备:直角三角板、活动角。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作一个角?学生展示角,并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出示:直角问:这个角和你刚才的角有什么区别?师:我们就把像这样的角叫作直角。二、自主探究:1、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直角,请你找一找,小组交流。2、判断老师找得是不是直角。3、画直角。学生试画。师:怎样才能画出一个非常标准的直角呢?老师给大家提供一样画图工具,三角板。找出三角板的直角。学生试着用三角板画角。指导画法:先画顶点――从顶点开始画一条平平的边――把三角板的直角放到这条边上,比这三角板把另一条边画好。4、用纸折直角。\n三、拓展运用:  1、做30页第5、6、7、8题。  思考题、一个正方体的盒子的表面上一共有多少个直角?四、课后小结:这节课你了解了什么?本学期总第18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0.8锐角和钝角教学目标:1、角的大小的比较:比较角大小的方法: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把两个角描下来重叠起来比一比折出与其中一个大小同样的角,放在另一个角上比较,用硬纸条做成活动角比较一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2、对锐角和钝角的认识: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是锐角,比直角大的是钝角。掌握判断比较的方法:将三角板直角的顶点和一边与比较的角的顶点和一边完全重合。重难点:给大小不同的角分类——认识锐角和钝角——判断一个角的种类的方法。教具学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做游戏:做角同桌互相交流,在做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提出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观察发现,提出问题:我们做的角不一样大。二、新课探索研究(一)学习新课11、学生继续操作思考。2、同桌或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谁做的角大,谁做的角小?3、估计哪个角比较大?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二)自主探索,小组交流1、⑴师巡视指导,对学生判断的方法进行重点的搜集或指导⑵学生反馈,到投影仪处交流判断的方法⑶让学生选择最简便的方法:用三角板帮助比较。2、出示课后练习,用喜欢的方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n在比较中明确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边的大小有关。(三):认识锐角和钝角1、每人一页纸,画有大小不同的角若干,能用三角板,给角分类?2、学生自由操作,小组形成统一意见3、反馈交流:比直角小的为一类,直角为一类,比直角大的为一类重点指导学生如何判断一个角比直角大或小(用三角板直角的顶点与一条边和对应角的顶点与一条边对齐,再判断)4、师总结:比直角小的角为锐角,比直角大的角为钝角。(四):知识建构欣赏“我学会了吗”在图中图形中能找到角吗?你找到了什么样的角?(五)、学生在反馈交流中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三、巩固练习自主练习五、全课总结这节课你了解了什么?教学反思: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不但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挖掘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现代科技的发展,要求一个人不仅能动脑,同时又能动手;不仅善于研究探索,又能勇于实践。在教学“锐角和钝角”时,我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无论是引入新知、探求新知、内化新知,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探究,合作交流来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自主的学习了新的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n本节课刚开始的时候,让学生找出教室中的直角,在找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除了直角之外还有一些角,为新知的学习打下伏笔,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兴趣。接着,学生找一找,画一画,量一量,独立的发现这些角与直角的关系。之后,通过交流与合作,使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表示同意或反对,势必引起争论,在争论的同时,明确了新知。为了使学生对锐角和钝角有更清晰的认识,我又安排了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在操作中巩固。学生通过用自己的学具按要求摆出角,进一步明确锐角、直角、钝角的关系;用三角板摆角使学生不仅巩固了本课的知识,而且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以及知识海洋的广阔与无边。本学期总第19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0.9第三单元智慧广场《有序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2.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图形、数角、和数线段等之间的联系,学会数学方法的迁移,让学生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教学重难点】重点:有序数图形的方法。难点:感受数图形、数角、和数线段等之间的联系,并学会方法的迁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2分钟)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导入语:同学们,小明和小丽在教室里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情境图)这样数学问题叫有序数图形。板书课题。2.出示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有序数图形的方法。(2)经历观察、操作、比较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图形、数角、和数线段等之间的联系,学会数学方法的迁移,感受有序思考的好处。【课时安排】1课时二、先学环节(10分钟)1.自主学习出示自学指导同学们,(情境图中)你们能数出窗户上共有多少个长方形吗?先自己仔细想一想,再在小组内合作讨论交流。过渡语:同学们自主学习的都很认真,下面我们检测一下学习效果。2.自学检测反馈第36页自主练习第1题。数一数,图中各有多少个长方形?\n三、后教环节(15分钟)1.小组内讨论交流自主学习和自学检测,找出不明白的问题小组长汇报,全班集体解决。2.预设生成和点拨预设: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几种情况。先交流3个图形的数法,再交流6个图形得数法。若没有学生按顺序数,老师可以在这里提出,并让学生比较两种数法,哪一种更科学。点拨:要有顺序得数,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四、训练环节(13分钟)1.做课本第36页第2题。做在学案上,先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小组展示。数一数,图中各有多少条线段?()条()条2.做课本第36页第3题、第4题。做在课本上,先独立完成,组内交流,小组展示,说一说数的方法。3.投影出示第36页第5题,全班课堂比赛,看谁数的有对又快,并向同学说明数的方法。4.做课本第36页第6题。做在课本上,先独立完成,指名展示,全班交流。总结语:同学们,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加、乘减混合运算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一些不明白的地方?板书设计有序数图形含1个长方形的有3个含2个长方形的有2个3+2+1=6(个)含3个长方形的有1个有顺序地数,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n本学期总第20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0.10第三单元单元测试题一、仔细思考,认真填写。1.把一个角内画三条直线,现在总共有()个角。2、一个角是由()个顶点和()条边组成的。3、一把三角板有()个角,其中直角有()个。二、我是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1、直角不是角。()2、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3、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4、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角就小。()5、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6、直角是角中最大的角。()7、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一样大,所有的直角一样大。()8、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9、直角没有顶点。()10、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11、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1个角以后,还有3个角。( )12、用纸折角,折出的角的大小,与这张纸的大小无关。( )13、老师的三角形板上的直角比同学们三角形板上的直角大。(  )14、一个正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与一个长方形里面的直角的个数是相同的。(  )15三角形中最大的角就是直角。(  )三、过规定的点(.)画出一个直角、画一个角。 第四单元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一、单元编写特点强调自主编制口诀。逐步加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分量。口诀句数增加,编写结构发生变化。\n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教学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乘法口诀。2、能正确的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3、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数学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能力。三、单元教学建议要尽可能的给学生自主编制口诀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在每一个信息窗的关键处教师可稍加指导。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重视情景创设,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四、举例:信息窗1               6的乘法口诀知识点:6的乘法口诀,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地位:承前启后教学目标:1、已有的经验来编制6的乘法口诀,在探究规律的基础上记忆6的乘法口诀,能运用6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2、口诀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数学意识。教学预设:1、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出示情境图,观察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解决问题:(1)(因学生已有了编制口诀的经验可引导学生按编儿歌——写算式——编制口诀的过程分组编制6的口诀。教师予以适当指导。(2)结合自主练习第四题寻找6的乘法口诀规律,并结合自主练习第一题、第三题激励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记忆口诀。(3)利用6的口诀解决问题:对于31页绿点问题和类似的问题,解答后要注意让学生说出是应用了那句口诀;对于31页第二个红点问题应结合情景,借助直观,初步体会乘加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乘加式题的计算。3、补充6的乘法口诀的应用练习。(后面还要提到,学完“小九九”后,学生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进行计算的数量标准,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补充一些应用练习是非常必要的。)4、新课结束。\n信息窗2  7的乘法口诀知识点:7的乘法口诀,利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教学建议:充分放手,加强交流,适时引导学生以口算作编制口诀的依据,自主编制口诀。信息窗3      8的乘法口诀知识点:8的乘法口诀。特点:口算加法难度增大口诀记忆难度大口诀句数增多教学建议:根据上面提到的3个特点,教师指导的重点策略是引导学生完成教材38页的加法表,引领学生用加法表做为编制口诀的小台阶,从而进一步达到编制出8的乘法口诀的目的;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还应引导他们采用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措施,把动手操作与语言表达有机结合起来。信息窗4  9的乘法口诀知识点:9的乘法口诀,用9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初步认识乘法竖式。特点:口诀句数多 可以找到多种规律根据规律容易记忆教学建议:1、学生在上一节已经用到加法表,所以本节内容教师可放手给学生,独立制作并用好加法表。2、发挥好教师主导作用,教师不但•给学生自主探索竖式写法的机会,而且要适时地对乘法竖式进行讲解。3、对于9的乘法口诀的记忆,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记忆规律,充分交流,择优运用(关于9的乘法口诀规律主要有1、个位依次少一;2、几个9的和比几十少;3、个位与十位的和是9等)。本学期总第21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0.11课题:6的乘法口诀\n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经历6的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2、熟记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6的乘法口诀及应用,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合作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理解6的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教学难点:掌握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献计献策话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导课。 今天我们的身边来一位外国小朋友和我们一起学习手工制作。大家欢迎吗? 师:做6个沙包用了多少块布? 生1:1个沙包6块布,2个沙包12块布…… 生2:我会列算式:6×6 生3:咱们一起来编6的乘法口诀吧。 对学生的算式引出问题“6x6=?” 引导学生为了回答问题,说出一个沙包6块布,2个沙包12块布,3个沙包……一直说到6个沙包36块布。 二、茶几上放了多少个纸杯? ()x()=()(个) 口诀:_________________ 4×6=24(个) 口诀:四六二十四 三、出示6的乘法口诀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 三六十八,四六二十四 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展开小组研究,根据一次加6的计算过程,写出关于6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再通过全班交流,系统整理6的口诀。引导学生寻求好的记忆方法。 四、教师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6的乘法口诀,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用6的口诀解决问题。作业设计: 背诵6的口诀。课后反思:  \n在教学本节课时学生已初步具备推导、编写口诀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设计新课时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有关6的乘法算式,根据算式自己编口诀,先让他们自己探讨6的乘法口诀,然后小组(同桌)合作交流,互相说一说自己编的口诀是怎样想的,既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让学生在情景中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组织教学。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识,在共同讨论中完成学习任务。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还存在以下几点应该进一步改进之处:1、让学生在编制口诀的过程中还应大胆的放手,可以不引导学生编前三句,因为前几句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口诀,直接编制6的所有的口诀,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说说“你觉得哪几句口诀你编的时候有困难,从而引出这节课学习的新口诀只有“六六三十六、六七四十二、六八四十八、六九五十四”四句。2、学生合作学习研究6的乘法口诀,体现了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在操作中做数学的理念,但应考虑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的特点,把合作学习的要求分几步进行,根据学生情况适时调整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内容。3、在记口诀一环节中,采用了师生对口令生生对口令等多种方式,但是时间有点短,老师觉得学生的口诀记得比较熟练了在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速度比较快。本学期总第22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课型:练习时间:10.13课题:6的乘法口诀练习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6的口诀。2.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的口诀,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复习带领学生集体回顾6的乘法口诀。并在练习中用口诀解决问题。 二、自主练习 \n1.请学生把儿歌补充完整。并写上相应的乘法口诀。 一只蚂蚁6条腿,2只蚂蚁( )条腿, 3只蚂蚁( )条腿,4只蚂蚁( )条腿 …… 2.第二题是巩固6的口诀的基本练习。练习时,可先用比较活泼的对口令的方式,师生对练,同伴对练,男女生对练等,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初步流畅后,再让学生进行独立书面练习。 3.请学生自主计算6×3= 2×6= 3×5= 4×2= 5×6= 1×6= 6×6= 6×4= 4.第四题是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的题目,使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的基础性练习,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题目只提供练习的形式,教师要适时扩大练习的数量。 5.出示第五题 请学生认真观察根据提供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在小组中讨论。并解决。然后说说为什么,以及依据的口诀是什么。 6.第六题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图意,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再进行计算,然后再小组内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总结 通过学习6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 实际生活中运用6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设计: 6×3= 2×6= 3×5= 4×2=5×6= 1×6= 6×6= 6×4=本学期总第23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0.14课题:7的乘法口诀教学内容:   信息窗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以及熟练掌握7的口诀。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6——9的口诀。2、能正确运用口诀解决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何情推理能力。3、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7的口诀。教学重难点:   体会乘法的意义,熟练掌握7的口诀。教学准备:\n   学具盒、正方形纸、彩笔、剪刀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我们一起走出教室,去大自然看看。看,今天凯蒂在和小伙伴们干什么呢?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新授   1.老师看到凯蒂学会叠纸啪,非常高兴。   他们每人叠了7个纸啪,两个人共叠了几个纸啪?(学生列算式,再思考:根据乘法算式归纳出相应的乘法口诀。)看看谁算的又准又快?   你是怎样算的?有什么小窍门?   你能不能来编一下7的乘法口诀?   2.出示7的乘法口诀   一七得七     1×7=7或7×1=7   二七十四     2×7=14或7×2=14   三七二十一   3×7=21或7×3=21   四七二十八   4×7=28或7×4=28   五七三十五   5×7=7或7×5=35   六七四十二     6×7=42或7×6=42   七七四十九     7×7=49 (展开小组研究,根据一次加7的计算过程,写出关于7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再通过全班交流,系统整理7的口诀。引导学生寻求好的记忆方法。)3.请你看一看信息窗中还提供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玩老鹰捉小鸡的人有两组,每组7人,一共有多少人?   2×7=14或7×2=14 口诀:二七十四   (2)玩编花篮的有4组,每组7人,一共多少人?   4×7=28或7×4=28 口诀:四七二十八   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n三、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我们应该养成及时回顾的习惯,把1——7的口诀整理背诵。作业设计: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7的乘法口诀来解决板书设计:一七得七       1×7=7或7×1=7二七十四     2×7=14或7×2=14三七二十一   3×7=21或7×3=21四七二十八   4×7=28或7×4=28五七三十五    5×7=7或7×5=35六七四十二   6×7=42或7×6=42七七四十九          7×7=49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我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教学:1、选取与学生生活或是感兴趣的事组织教学,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课前让学生观看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由孙悟空引出两句7的乘法口诀,从而揭示课题。通过欣赏由七巧板拼出的美丽图案,让学生探究其中的规律,为学习7的乘法口诀作准备。在教学乘法口诀之后,我又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把算式卡片送回家,使学生知道每句乘法口诀分别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七巧板图案的个数和七巧板的块数,学生在观察思考中,通过独立计算填写出1个7到7个7相加的结果,又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编口诀,全班汇报,然后同桌交流分析每句口诀的特点和联系。学生在大量的自主学习空间里进一步地理解了乘法的含义,也弄清了乘法口诀的来源。3、关注教学内容的现实性。主要体现在7的乘法口诀的应用中:“古诗字数”、“几星期的天数”、“七星瓢虫背上的黑点数”、“钢琴键数”、“童话故事”等内容均取材于学生的社会生活或学习生活之中。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什么时候会用到7的乘法口诀,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和态度,感受数学之美。要改进的地方:\n加强应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可增加一道综合性的计算题(包括2—6的乘法口诀),可以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熟练地应用口诀进行计算。本学期总第24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课型:练习时间:10.17 课题:7的乘法口诀练习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巩固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2、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3、在经历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巩固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能够运用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七巧板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带领学生回顾7的乘法口诀。并作相关练习检查掌握情况。   二、自主练习   1.第一题:请同学续编儿歌,并列出相应的算式及口诀   一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口诀:_____   两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口诀:_____   三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口诀:_____   ……   2.开火车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二十一 (   )十四   ()七四十九 六七(   )   (   )三十五 四()二十八   3.你能全算对吗?   7×3=   0×7=   7×1=\n   6×6=   7×2=   7×4=   7×5=    6×5=   4×5=   6×7=    4×6=   3×6=   4.第五题提供的是一种练习形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记忆7的乘法口诀。(练习时,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活动,合理分工,努力提高练习效率。)   5.第6题是填写1——7的乘法口诀练习表。(练习时,可向引导学生观察表格,通过讨论、明白表中数与书之间的联系,在寻找规律,独立填表,最后全班交流订正)   6.第七题是7的乘法口诀的实际应用。(练习时,先弄清说的是什么事,再想数与书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在计算。)   7.第八题时一个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观察表中的数的排列规律,然后再小组讨论,交流。在练习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练习,你们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   用学过的口诀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板书设计:一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口诀:_____两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口诀:_____三个星期有()天算式:_____口诀:_____ 本学期总第25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0.18课题:8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8的乘法口诀。2、能正确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口诀编制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力能力。3、在编制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初步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教学重难点:\n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学习8的乘法口诀。能正确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教学过程:一、导课。同学们,猜一猜,这次,凯蒂又跟小朋友们学习什么手艺?二、新授1、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凯蒂究竟又来学习什么手艺。(学生仔细观察教材37页的图)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编儿歌师:老师看到凯蒂学会了做中国结,感到非常高兴。于是,编了一首儿歌:   小小少年手儿巧,   编起结来水平高。   中国结儿真奇妙,   咱们一起瞧一瞧。   一个结上8个环。   ┄┄师:你能结着编下去吗?2个结上怎么样?试试看。(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1.以小组为单位,编儿歌。2.全班交流。师:你们算得又快又准,你是怎么算的?有什么小窍门?3.你们能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试一试。编好后在小组交流。4.你们都会编口诀,真了不起,谁能很快将这些口诀记下来呢?(学生独自记口诀,运用自己的方法体验记忆的过程。)5.小组之间交流记口诀的方法。6.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三、小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作业设计:\n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设计:一八得八 二八十六三八二十四 四八三十二五八四十 六八四十八七八五十六 八八六十四课后反思:“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1----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奇、好动、好学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探究来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教学时,我从课本中的情境图引入,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情景图,寻找规律,利用规律。我鼓励学生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乘法算式,进而让学生自己编出8的乘法口诀。同时,我还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并通过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达到逐步巩固应用乘法口诀的目的。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8的乘法口诀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本课根据乘法口诀的生成规律,让学生理解、思考,进一步体会乘法含义。通过让学生找表中的规律、找记忆口诀的规律,让学生交流想法、师生对口令、师生游戏、生生游戏等多种活动,从多层面上记忆、应用8的乘法口诀,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热情,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意识。当然,在这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老师有时还是说得多了些,有时指导学生看图解决问题时太急于关注问题,而忽视引导学生先去观察信息,所以有些学生跟不上上课节奏。总之,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从为学生服务这个观念入手本学期总第26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0.20课题:8的乘法口诀练习教学目标: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n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导课。带领学生回顾8的乘法口诀。并作相关练习检查掌握情况。二、自主练习1.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进行对口令练习。2.第2题“对卡片、说口诀”的游戏。3.请学生自主计算。   8×3   1×8   8×4   6×8   7×8   8×2   8×8   5×84.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钱,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么?   □○□=□(元)口诀:_____老师手里还有一些5元的钱,你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元吗?   □○□=□(元)口诀:_____5.第5题(是综合运用6、7、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同学们,爸爸妈妈每天在单位辛辛苦苦的工作,那么你们知道他们每天工作多少小时么?爸爸每天工作8小时,你能算一算爸爸每周工作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妈妈每天工作7小时,你能算一算妈妈每周工作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我们小朋友每天在学校6小时,你能算一算每周在校学习多少小时么?为什么?   算式:_________ 口诀:__________6.第7题是填乘法算式中未知因数的问题。(这些题目是用乘法口诀进行逆向思考。)7.第8题是一道乘法综合应用的题目。(要求学生根据情景图提供的素材来解决多个实际问题,练习内容有乘法、有加法、有开放性问题,第(1)(2)小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第(3)小题要灵活处理,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二、总结。通过这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作业设计:在生活中练习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n板书设计: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些钱,你能帮老师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么?   □○□=□(元)口诀:_____老师手里还有一些5元的钱,你能帮老师算算一共有多少元吗?   □○□=□(元)口诀:_____  本学期总第27课时本单元第7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日期:10、21课时9   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内容:9的乘法口诀教学目标:1. 学习9的乘法口诀,结合现实活动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利用已有经验编制9的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在探究规律的基础上记忆口诀并用口诀计算。2. 学生通过经历口诀的编制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3. 在编口诀、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意识。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在经历9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及探索、寻找口诀记忆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观察学生的学具准备、坐姿等常规习惯,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二、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课本上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凯蒂正在和小朋友做纸灯笼。)(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表扬回答问题的同学火眼金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学习新知:1、同学们刚才说凯蒂正在和小朋友做纸灯笼,图上的小朋友在剪的过程中说了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观察后回答,教师规范学生的语言。)生:(1)他们想剪9串这样的灯笼,而且每串9个。  (2)2串灯笼一共有多少个?  (3)3串灯笼一共有多少个?\n      ……凯蒂见大家那么聪明,她想请同学们帮忙解决上面大家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愿意吗?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有的学生可能用加法,预习过9的乘法口诀的同学可能用乘法,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尤其是要肯定那些有预习习惯的学生。)同学们回答的都非常正确,大家能不能像我们在学习8的乘法口诀的时候来编9的乘法口诀?(分组进行,合作完成,小组展示,对于优秀的小组和个人同学们鼓掌表扬。)1×9=9 一九得九             2×9=18  二九十八3×9=27 三九二十七          4×9=39 四九三十六5×9=45  五九四十五         6×9=54  六九五十四7×9=63 七九六十三          8×9=72 八九七十二9×9=81  九九八十一同学们编的9的乘法口诀非常成功,我们一起来享用一下大家的劳动果实,(学生齐读)大家再看课本上的插图,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1)同学们还剪了一些幸运星。(2)一串幸运星有9个,共有6串,一共有多少个?……  大家能不能解决上面提出的问题?可用什么方法?(学生可能用加法或乘法,引导学生运用9的乘法口诀。)大家再看课本插图,你还观察到了什么?从中你又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墙上还有剪报纸!每行剪纸有9个,有4行,一共有多少剪纸? 对于这个问题该怎样来解决呢?生:4×9=36(个)教师板演,提醒学生不要忘记最后加名数。师生合作,再记忆口决。一九得九         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        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七九六十三        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n刚才同学位成功编制了9的乘法口诀,现在我们再来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吧!看谁最有办法!(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大家看桌上有多少个泥制的小动物?你是怎样计算出来的?生:6×9=54(个)桌上的泥制小动物共9行,每行6个,所以用乘法口决:六九五十四你真行,上面的乘法算式还可写成竖式:                6 ……因数                       × 9 ……因数                                                         5 4  …… 积 四、巩固记忆(用游戏的方法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看算式说口诀看口诀说算式全班齐背口诀同位互背口诀开火车背口诀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呀?六、布置作业       在家里和父母一块做“看算式说口诀看口诀说算式”的游戏,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把9的乘法口诀记住.教学反思:教学是一门艺术,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为此,教师应从思想上树立创新教育的新理念,深刻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做到了以学生为本。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本节课中,我遵循了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创设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n在教法学法方面:本节课是乘法口诀教学的最后一部分,虽然教学方法与前面大致相同,但由于9的乘法口诀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找规律,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通过教师适时、适度的引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熟记9的乘法口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数学思考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推理和概括的数学能力。3、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在课堂上,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先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4、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师应及时鼓励和适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并为他们的探究活动创设广阔的思维背景,力求做到: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教师绝不提示;学生能够独立操作的,教师绝不示范;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教师绝不替代。  总之,教师应还全体学生一片蓝天,一个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空,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本学期总第28课时本单元第8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0.24教学内容:   自主练习教学目标: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熟练掌握9的乘法口诀。能运用9的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学具盒教学过程:一、复习师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直接口算。(开火车口算。)二、自主练习1、完成自主练习的第一题:把口诀填完整。用卡片出示题目。(学生用抢答的形式完成此题,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小组要给予表扬鼓励。)2、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出示题目。(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每组算式有什么特点,并用乘法意义解释。然后进行计算。)\n3、完成自主练习第4题。(1)师:9的口诀怎样记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2)学生探索自己的记忆方法,并在小组内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要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口诀。最后总结出自己最喜欢的记忆口诀的方法。)4、完成自主练习的第6题。教师课前在教室布置一个购物角。(1)学生拿出10分钟的时间,进行购物活动。(2)购完物后,先独立解决第1小题,列出算式。(3)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第2小题。 “聪明小屋”是一道运用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用连线的形式,找出搭配方法,最后通过交流加深体验合理的思维方法。)本学期总第29课时本单元第9课时课型:练习时间:10.25课题:回顾与整理   教学内容:回顾整理乘法口诀表。教学目标: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回顾1-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系统的整理。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教学重、难点:通过整理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小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游戏:对口诀。仔细看好了,老师拿的是什么数字,它们可以组成什么口诀?(教师出示两张数字卡片。)1、学生抢答这两个数字组成的口诀;2、师生游戏进行4-5轮3、同桌玩游戏。\n二、回顾整理1、整理口诀表师:让我们来整理一下学过的口诀吧!(出示小黑板)(1)学生独立完成口诀表。(2)班级内交流:(指名将口诀贴到合适的表格当中,进行整理。)(3)检查整理正误。(4)齐读口诀表。2、寻找规律师:仔细观察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1)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参与。(2)班级内交流。(学生可能发现:几的口诀就有几句;9的每一句口诀,积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都得9……)3、记忆口诀师:这么多的口诀,你想怎样记忆?学生交流记忆口诀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数学儿歌   (1)1个   6个角,2个   个()个角,3个……   (2)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条腿,3只……(学生独立思考,在小组内交流;班级内进行成果汇报。)四、教师小结板书设计:回顾与整理作业设计:   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及以1——9的乘法口诀本学期总第30课时本单元第9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0.27课题: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回顾1-9的乘法口诀,并进行系统的整理。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学会与同伴合作研究问题的本领。教学重、难点:\n通过整理1——9的乘法口诀,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开火车口算。)二、综合练习1、综合练习第1题。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踢足球吗?你们知道这些球分别该往哪个球门踢吗?(1)学生独立完成题目。(2)班级集体校对。(3)让学生说说这些球还可以踢进哪些球门?2、综合练习第2题。(1)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填写统计表。(2)在小组内交流。(3)说说用的是哪句口诀。3、综合练习第3题。(1)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看懂图意。(2)根据图中的信息解决问题。(3)小组交流,说说解题的过程。4、综合练习第4题。(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弄清题意,再填表;小组交流,从表中发现了什么规律;班级内进行成果汇报。)5、综合练习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2人板演;集体纠正。)三、我学会了吗1、师:仔细观察图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货架上有多少支中性笔?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3、指名回答,说说计算过程。4、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5、班级内进行交流。四、丰收园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n板书设计:回顾与整理作业设计:   用多种方法背1——9乘法口诀 本学期总第31课时本单元第10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0.28第四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把口诀填完整二九()()九三十六三九()()九八十一()六十三五()四十五2、根据口决写乘法算式四九三十六八九七十二()×()=()()×()=()()×()=( 2、把口诀填完整后再连一连(    )十六       1×8     三八(    )       2×8五八(    )       8×3(    )得八       8×3四八(    )       4×83、把口诀补充完整二五();三六();()六二十四;()得六;五六()()五二十五二、口算4×6=2×6=6×6=6×3=0×6=1×6=3×4=5×5=3×2=5×6=三、根据口决写乘法算式二六十二 四六二十四五九四十五三八二十四第五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李杰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n二、单元学与教建议: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本单元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森林里的童话故事。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素材。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故事中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本单元的知识。2、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除法。除法的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教学时,要抓住“平均分”这一关键,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除法。三、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单元教材解读本单元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前提,因此,要在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基础上,展开后续学习。本单元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平均分;除法的意义;出发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有关0的除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的基础上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取充满童趣的素材。通话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本单元以发生在森林里小动物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丰盛的宴会”——“愉快的联欢”——“猴子捞月”——“水中救援”——“重建家园”等一系列故事,将数学知识与故事情节有机的融为一体,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主动的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2、合理编排知识结构。本单元改变了过去按照数学知识和逻辑体系编排知识的做法,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安排知识结构的重要根据,生活中分东西的现象可以概括为:分东西(不平均分和平均分,而平均分里面又包括正好分完和分不完,正好分完是除法的意义,分不完是除法意义的理解,同时初步感知余数。)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出现不能分完的情况让学生初步感知余数。3、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本单元的学习正是要有效的利用这些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各种学具进行操作,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逐渐理解出发的意义。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9课时本学期总第33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0.31\n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体验“平均分”的含义。2、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巩固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第一种分法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师:同学们,你最喜欢哪种小动物?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想知道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来没来吗?现在我们一起去美丽的大森林看看,好吗?出示加上动画配音的情境图。(主要内容是:小动物欢快的走到桌前,惊讶地说:“哇!这么多好吃的。太丰盛了。”熊猫说:“好极了,这是我们爱吃的竹笋。”小猴子说:“这是我们喜欢的桃子。”小兔说:“这是我们爱吃的萝卜。”松鼠说:“这儿有我们喜欢的松果。”)师:好热闹的聚会呀!从刚才的动画中尼发现了什么?生1:桌上有6个竹笋,12个桃子,16个萝卜,15个松果。生2:有2只熊猫。生3:有3只小猴。生4:还有2只小兔,2只松鼠。……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们要干什么呢?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生1:这么多好吃的,它们会怎么分呢?生2:熊猫最喜欢吃竹笋了,两只熊猫要分6个竹笋,每只熊猫会分到几个?生3:一只小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呢?生4:每只小兔4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呢?生5:每只松鼠分5个松果,可以分给几只松鼠?……(老师把同学提出的有关平均分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发现了小动物可能会遇到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好吗?你们想先来帮帮谁?\n师:猜猜看这两只熊猫会怎样分这6个竹笋?为什么会这样分?生1:大的熊猫分到4个竹笋,小的熊猫分到2个,因为大的熊猫需要很多才能饱,而小的熊猫吃一点点就饱了。生2:大的熊猫分到了3个,小的熊猫也分到了3个,因为这样就同样多了,这样公平。生3:我也认为大的熊猫、小的熊猫都应分到3个,因为这样他们才不会吵架。(学生提到同样多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并板书:同样多)师:同学们能找到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板书:平均分(二)师:怎样才能把6个竹笋评分分给两只熊猫呢?你能用学具来分一分,试一试呢?(教师巡视、指导)师:把你的分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好吗?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生1:我用6根小棒代替竹笋,先给大的熊猫1个,再给小的熊猫1个,然后再拿1个给大的熊猫,再拿1个给小的熊猫,一直到分完,每只熊猫正好分了3个竹笋。生2:我用小木块代替竹笋,先拿2个给大的熊猫,再拿2个小的熊猫;剩下2个一只熊猫再分1个,每只熊猫正好分了3个。……(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生:虽然分法不同,但每只熊猫分到的竹笋一样多,都是5个,也就是同样多。师:每份分得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在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吗?看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吗?(学生运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师:谁能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分的?学生介绍自己的分法。……师:我们通过分一分懂得了什么事平均分,现在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他的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吗?\n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四、归纳质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教学反思:平均分是学习除法的开始,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计算的基础。因此我觉得只有充分的感受平均分,才能理解除法的真正含义。于是我在教学中从学生分竹笋开始,让学生尝试多种分法,最终体会到一种等同的分法,理解平均分。接着又让学生巩固平均分,理解平均分的真正含义。在学生初步认识到了平均分的意义时,设计除法的两种含义——每份是多少?和可以分几份?学生一步步理解平均分可以有两种含义。最后巩固让小动物都分到合适的美味。练习题由浅入深让学生体会到平均分,在生活中能够的应用。本节课巧妙的利用了“森林宴会”的情境,在设计的问题中让学生感到乐此不彼,同学们在为每种小动物平均分食物时,都倾注了饱满的兴趣,数学知识和方法也渗透其中,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很好的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动手参与也是体验平均分的一个重要环节,把平均分教材上的食物,到在小组内平均分手中的物品,使学生从观看听评平均分,到亲身的参与其中,更深的理解了平均分是等同的分。并通过汇报,把除法的两种含义深入学生心中。但在本节课中,在环节的紧凑上还欠缺一些,使得在最后的练习上草草收场,今后要在此方面多下功夫。本学期总第34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课型:练习时间:11.1课题:认识平均分练习教学目标: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含义。2、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n4、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巩固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第一种分法的含义。练习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昨天学习的知识,谁能说一说昨天我们都学习了什么?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1)教师拿出6个桃子和3个盘子的磁贴,贴在黑板上并出示题目: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每盘几个?(2)提问:“平均分在3个盘里是什么意思?”[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要放得同样多。](3)师生合作分桃子。①引导学生思考应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②学生用学具自己试着分一分。③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演示。(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再让1个学生边说,边操作一下分的全桃子的过程。)④师生小结:6个桃,分在3个盘里,每盘分得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个。二 自主练习(1)观察题图,说说两幅画,哪幅图是平均分?(指生交流)(2)6条鱼,平均分给2只小猫,每只分得几条?(3)学生小组讨论。(可以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4)指名回答。(5)评析。(强调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 2、第二题(1)将石榴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分?\n(2)先数数有几个石榴,说说怎样分。(3)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指导)(4)小结活动结果。3、第3题(1)指导学生看懂题意(2)以同桌为单位运用学具分一分。(学生运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分的方法。(4)强调平均分。4、第4题(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分2个,能分给几人?(2)运用学具动手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4)每人分3个,能分给几人?(5)全班交流。(6)引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题意。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理解平均分。) 三、补充练习。 1、练习一 6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分得几个?(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摆一摆,我们发现有好几种分桃子的方法。) 评析。(强调“平均分”) 2、练习二将自己手中的花片或绢花平均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就怎样分。教师巡视指导,小结活动结果。3、练习三6人,每组3人,分成了()组?6人,平均分成2组,每组()人?四、总结作业设计:   把你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n课后反思:本学期总第35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1.3课题:平均分教学目标: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含义。2、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4、通过动手实践、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巩固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的概念,理解除法的第一种分法的含义。练习进一步巩固平均分的含义。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教学过程:一、复习。1、什么是“平均分”,谁能出“平均分”的题目?2、总结复习情况。二、新授。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师:同学们,森林里小动物联欢会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序幕。你们想参加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小动物联欢情景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们有可能提出加法或减法的问题,教师把学生提出有关除法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其它问题收入问题口袋。)除法问题:1、12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怎样排队?\n2、30只松鼠,怎样分组?二、探索新知。(一)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认真,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动物解决下面的问题,好吗?(二)12个小动物怎样排队?1、.师:12个小熊进行体操表演,他们该怎样排队呢?请同学们借助手中的学具自己摆一摆.分一分.试一试。(学生利用学具摆出各种情况)2、师:同学们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吗?3、师:哪个小组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排的?(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按一定的顺序板书各种平均分的结果)可能出现:(1)每4只一行,,排3行;(2)每3只一行,排4行;(3)每6只一行,排2行;(4)每2只一行,排6行。4、师:我们刚才找到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分法用什么相同之处?(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会发现:其相同点都是把12只小熊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三)16只松鼠怎样分组?1、.师:刚才我们帮小熊排好了队,那么16只松鼠怎样分组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助小松鼠分组吗?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分一分。学生可能找到以下几种方法(1)16只松鼠,若每组2只,可以分成8组,若每组8只,则可以分成2组。(2)16只松鼠平均分成2组,每组8只;若平均分成8组,则每组2只。2、师:谁愿意把你的分组方法告诉大家?(学生交流)三、巩固练习。1.第一题:连一连,分一分,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1,并说出自己的想法。2.第二题:圈一圈,填一填。(1)与同位说说怎样分(2)说说你的想法四、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n五、布置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平均分教学反思:本学期总第36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课型:练习时间:11.4 课题: 自主练习教学目标:1、巩固对除法的认识,通过练习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学重难点:巩固对除法的认识,通过练习体会乘、除之间的联系。教学准备:学具袋教学过程:一、复习1、你能根据图片写出算式吗?2、每个花坛栽6朵花,3个花坛共栽几棵花?每个花坛栽6朵花,18棵花栽了几个花坛?3、3个花坛载了18朵花,平均每个花坛载了几棵?4、每盘4个苹果,2盘有多少个?   有8个苹果,每盘放4个,放了几盘?   把8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几个?5、开放题:你能说出哪几道算式?   (小组比赛,看哪一组说出的最多。)三、自主练习3、摆一摆,填一填。(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体会不同的分发。)4、分一分,记录下来(让学生体会“若干个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了几份”及“若干个物体,\n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5、观察图画,再填空6、摆一摆四、总结本学期总第37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1.7课题:水中救援教学内容:课本第56——58页,除法的简单应用。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教学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二、探索新知:(一)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条)小练习: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n(二)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只)小练习: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三、自主练习。1、自主练习1。先让学生实际分一分,在圈一圈,然后再做一做。2、自主练习2。先引导学生摆一摆,在练习。四、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五、布置作业。提前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平均分教后反思:认识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考虑到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习除法会感到困难,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整个教学过程要努力使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亲自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在在新课伊始,教师就揭示“除法”,了解学生对除法的掌握程度,当然学生也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了他们心中的“除法”,这样就激活了学生最近的认知区域,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更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起点。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本课上完后,虽然学生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理解其含义。因而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多次给学生积级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体验到掌握一种新方法的快乐。\n但是,每一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必需长期进行的。本学期总第38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1.8课题:水中救援教学目标: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意义。2、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初步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意义,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了解有关0的除法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回忆整理:上节课你都学会了什么?二、活动二1、自主练习1老师有首儿歌,排排坐吃果果,现在请你们帮他们分果子吧,今天老师带来一些水果,你能帮老师把它们装到盘子里吗?2、摆一摆,填一填:(让我们用学具摆一摆,出示题目要求,学生先自己动手摆一摆,然后小组内列算式)3、自主练习3看,美丽的花园里盛开了鲜艳的花朵,你能把它们插到花瓶里吗?4、自主练习4出示情境图看,大卡车正在忙碌的工作。你能帮助司机叔叔把集装箱装到车上吗?5、自主练习5出示情境图\n小朋友们认识图上的人吗?没错。他们就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正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呢!谁愿意给大家讲讲现在发生了什么故事?(学生独立、小组合作交流、解决故事中出现的数学问题)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在以后的活动中准备怎样用它?作业设计: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请他们跟你一起解决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设计:  16÷8=2(个) 9÷3=3(个)本学期总第39课时本单元第7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1.10课题: 有关0的除法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并在实际生活中熟练运用。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熟练掌握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教学准备:课件,学具袋教学过程:一、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会用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谁能说一说你能用出发来解决哪些问题?二、探索新知:1.故事导入:孙悟空有四个西瓜,本来想师徒四人每人一个,可猪八戒抢着分,自己偷偷的把西瓜都吃掉了,然后对孙悟空说:“我吃了四个西瓜,剩下的你们三个人分吧!”孙悟空听了非常生气,就问学生,你们知道孙悟空为什么生气吗?学生讨论回答 2.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n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提出问题: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你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讨论学习: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 教师板书: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三、想想做做。1、自主练习:1-32、先让学生看图自己列式计算,然后引导学生套用规律进行计算。(综合练习,帮助学生熟练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 3、第三题只给出了条件,让学生在自己题问题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列式计算。(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讲解再让学生完成。) 4、口算比赛。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作业设计: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0的除法?写数学日记板书设计:     每只猴子平均分到几个月亮?0÷5=0(个)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有关0的除法算式的含义,能进行正确计算。即交流有关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得出“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的结论。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学会本节课的有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n1、导入我运用的是讲故事,讲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孙悟空有四个西瓜,本来想师徒四人每人一个,可猪八戒抢着分,自己偷偷的把西瓜都吃掉了,然后对孙悟空说:“我吃了四个西瓜,剩下的你们三个人分吧!”孙悟空听了非常生气,就问学生,你们知道孙悟空为什么生气吗?他们分到几个西瓜?学生回答:“0个”我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有学生说:“猪八戒把西瓜都吃掉了,也就没有西瓜了,所以他们没有分到西瓜,没有也就是0个西瓜了。”引导其列出有关0的除法算式,这样学生对于0的除法有了初步理解。2、然后让孩子们说一说在生活中举出有关0的除法的问题。如孩子们说出了妈妈买了0个苹果,平均分给我,妈妈和爸爸三个人,每个人分到几个苹果?通过孩子们举的例子,然后在黑板上板书一列有关0的除法,让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得出“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的结论。为什么是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呢?我也做了强调,让孩子们理解0除以0是没有意义的。整个教学过程都非常顺利,学生的理解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对于0的除法理解比较透彻。3、接下来设计了几个巩固练习,第一个是口算,全是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让孩子们快速的说出答案,对于“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这一结论加以巩固。第二个和第三个练习是有关0的除法和乘法计算,通过写得数,填空,进一步对0的除法巩固,也复习了前面学习的0的乘法。 本学期总第41-42课时本单元第9-10课时课型:第五单元测试题时间:11.14-11.15一、填空题1、△△○○○○○左图三角形有()个,圆有()个,圆的个数是三角形个数的()倍。2、42里面有()个7。3、3个8是(),9的6倍是()。4、40是5的()倍。5、6×9=(),表示()个()是()。也表示()的()倍是()。6、72÷8=(),表示()里面有()个()。还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二、口算8×4=32÷4=4×9=56÷8=14÷7=27÷3=81÷9=16÷2=54÷6=4×9=35÷5=3×7=9×9=6×8=56÷8=2×9=3×9+3=9÷9+1=81÷9-9=64÷8-4=8×9-20=14÷7+18=2×4÷8=30÷5×6=72÷(21-12)=\n三、列式计算1、5的9倍是多少?2、28里面有几个4?  3、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  4、两个因数都是8,积是多少?5、3个7是多少?  6、36是9的多少倍? 四、应用题1、食堂买进24袋大米,8袋面粉。大米的袋数是面粉的几倍?   2、在3月植树活动中,第二小组植树5棵,第三小组植树棵数是第二小组植树棵数的7倍,第三小组植树多少棵?   3、哥哥把21本书平均分给小里、小军和小明,小军分到多少本?   4、妈妈买回来24米布,然后平均分成了4块,每块是几米?如果每块做2件衣服,可以做多少件?  \n 5、在暑假里,小华在学校图书室借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小华每天看9页,8天一共看了多少页?还剩下68页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第六单元《认识方向》单元备课教学内容:认识方位教材分析:本单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要运用有关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例如: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学生家的门牌号等。教材尽可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以实践活动为主开展学习活动,并为学生的合作交流提供足够的空间。本单元的学习内容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践性、应用性很强,因而教材注意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先尝试解决问题,再组织同学间的讨论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它三个方位。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并能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使学生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并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描述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使学生能区分东、南、西、北的方位,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位,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位确定其它三个方位。使学生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知道平面图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绘制,并能在平面图上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行走路线。课时分配:共3课时:信息窗1   1课时我学会了吗1课时我喜欢的地方1课时本学期总第43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1.17课题:认识方向教学目标:\n1.结合现实情境,学会根据给定的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2.经历辨别方向与确定位置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根据指定的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于三个方向。2.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教具准备:情境图、卡片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是:介绍你前后左右同学的名字。2、师:太阳每天从哪个方向升起?从哪个方向落下?学生自己指出东方和西方。怎样辨别南方和北方呢?同学们一起交流。二、新授1、创设情境,制作校园平面图。师:这四张照片分别拍的是咱们未来学校四个方向上主要的建筑物,假如你站在校园中旗台的位置,现在来想校园的北边是什么?南边、西边、东边呢?(引导生说出四个主要建筑)生:北边是教学楼,南边是电教室,西边是大门,东边是围墙。师:课前我们准备了四张分别写有我们学校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物的卡纸和一张白纸,接下来你们的任务就是把这四张卡纸分别按一定的方向贴到这站白纸上,完成我们学校的平面图。2、展示学生作品,并说明理由。师:是啊,我们规定的方向不一样,有的小组规定上面是北,有的规定下面是北有的规定左面是北,有的规定右面是北。生:我觉得应该统一方向。师:为了我们看地图方便,通常地图都规定上面是北(板书:北),那下面是什么方向?(板书:南)左边呢?(板书:西)右边呢?(板书:东)师:为了方便大家记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首小儿歌。师:为了使地图上的方向更清楚,往往在地图的右上角画上指向标。(板书:↑北)\n师:好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平面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个方位绘制的呢?然后画上指向标。三、活动三:解决问题1、辨别简单的平面图。师:只要牢记这八个字,所有的平面图都难不倒我们,想来试一下吗?这是一幅简单的平面图,你能看懂吗?生:图上有方向标,所以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四、活动四: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新的收获?板书设计:认识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教学反思:辨认东南西北是学生在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上课开始环节我设计了介绍你前后左右同学的名字。主要考虑“前后左右”是学生在一年级学过的方位词,利用学生熟悉的旧知引入新知,既是对旧知的复习,同时也为后面继续学习新知作了铺垫。然后我告诉学生太阳从哪升起,在我们教室里是从哪面升起的,然后再加上动作来做。在教室里辨认东西南北,我让全体学生起立做了一个游戏:听老师口令,现在都面向东,学生面向东,全部面向南,学生再面向西、北。通过让学生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生活中的四个方向, 为了让学生明确认识方向充分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确定身边同学的位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并获得数学经验,培育了方向意识,发展了空间观念。本节课的不足中出现的问题:1、本节课的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我对学生的评价多一些,但缺少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评价,如果在判断方向这一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价,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及时激励学生。 2、自己在课堂上的语言还需简练,精确,注意组织教学。\n 认识方向是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是有用的。认识方向学生会在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这部分知识比较难,生活也是大课堂,我想学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对方向的认识。在 今后教学中,我将数学问题转化为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悟,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本学期总第44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型:练习时间:11.18课题:我学会了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况,加深对方向与位置的理解。2、能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和解决有关方向与位置的简单问题,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正确辨认方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辨认物体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情境;然后导出课题:你学会了吗?我们来看一看,从图中来证明。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一)收集信息看课本信息图,从中看到些什么?小朋友们各站在什么方位?(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n(指名学生回答,板书问题)教师和同学们逐一解决问题。(三)补充练习:到教室外,给定一个物体,把学生分成3组观察,然后回答你观察的物体的结果。1、填空(1)太阳每天从()升起,从()落下。(2)面向东方站好,说说自己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3)地图是按上()下()左()右()的方位绘制的。2、看图填空(1)小明家在学校的()面。王位家在学校的()面。(2)学校的东面是(),西面是()(3)从小明家到医院,应先向()走,再向()走才能到医院。三、回顾总结。在这一单元里,你有那些收获?你认为你的表现怎样?丰收园中的苹果你能拿到几个?本学期总第45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课型:练习时间:11.21课题:我喜欢的地方教学目标:1.通过多我喜欢的地方的实地考察和描述,发现并提出有关方位的问题,进一步结合生活实践辨认方向和面述物体的相对位置。2.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亲身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发现并提出有关方位的问题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践辨认方向和面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n师:老师课下把自己喜欢的地方画下来了,谁知道老师喜欢什么地方?你能看着图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介绍时注意用方位词语来描述。)二、新授师:看图中的小朋友喜欢什么地方?在小组内说一说分别在什么方位?(学生看图说一说。)师: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去很多地方,比如公园、商场、体育馆等,那你喜欢的地方呢?说给大家听一听。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地方。师:每个人喜欢的地方都不一样,仅凭嘴说我们的记忆可能还不是很深刻,如果能画出来会看的更清楚,现在就请你把自己喜欢的地方画出来。生:将自己喜欢的地方画出来。三、达标练习1、填空:我面向北,我的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2、地图是按上()下()左()右()的方位绘制的。四、师生共同总结:学生画的和介绍的怎样,评选出十佳地图。 本学期总第46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课型:练习时间:11.22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测试题一、想一想,填一填.(17分)1、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  )方,后面是(  )方.2、地图是按上(  ),下(  ),左(  ),右(  )的方向绘制的.3、教室里,小明坐在小红的北面,小红坐在小明的(  )面.4、晴朗的夜晚,北极星出现在天空的(  )方.5、一般情况下,树叶稠密的是(  )面,树叶稀的是(  )面.6、你班的教室门在(  )面,窗户在(  )面,黑板在(  )面.7、上学时,笑笑先向东走200米,又向北走60米\n.放学后笑笑要先向(  )走(  )米,再向(  )走(  )米,才能回家.8、小明晚上面向北看星星,他的前面是(),后面是()右面是(),左面是()二.画一画,再在(  )里填上东、西、南、北.(1)△在第2行第4个;(2)在第1行第2个画○;(3)在第2行第2个画☆;(4)在第4行第3个画□;(5)在第2行第3个画◇;三.请按下面的要求,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小动物的家 。 小山羊的家在梅花鹿家向南走10米,再向东走20米处;小白兔的家梅花鹿的家西面30米处;小松鼠的家在小白兔家北面10米处。四、实践题画一画学校的平面图(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物)第七单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法和初步认识了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以后继续学习除法相关知识的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知道有些除法可以直接用乘法口诀算,而且还可以在想乘法口诀算除法的过程中加深对乘除法关系的认识。本单元安排了3个信息窗和1个“相关链接”内容。主要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倍的意义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单元教材编写的特点是:1、素材的选取具有趣味性和广泛性。捕捉昆虫、采摘树叶、捡拾贝壳等,是小学生都喜欢的有趣的活动。这样的素材适用于不同地域的学生,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有利于学生操作、理解、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2、对学习内容进行学科整合。\n本单元所编排的知识结构较传统教材有很多的改变,知识跨度比较大,编排较灵活。教材对利用口诀求商的知识不再细分为6的口诀、7的口诀……而是采取了大步走的方式,将2‾9的口诀求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2‾5的口诀求商,一部分是用6‾9的口诀求商,重在算理、方法的探索;第二部分用6‾9的口诀求商则重在运用口诀求商来解决问题。这样编排会使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有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3、多角度理解除法的意义,加强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第四单元认识“倍”的基础上,本单元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纳入其中,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有利于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深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会知识的发展与联系。4、练习设计增强了多样性和现实性。本单元的练习题形式多样,其中,如“下雨了,伞够吗”、“小猴请客”、“篮球队训练”“练打字故事”等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这些题目都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解决,有较大的灵活性。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应用了知识,而且充满了情趣,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5、新增了相关链接的内容。表内除法计算之后,教材安排了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既可以增加练习乘法口诀的机会,又可以初步感知乘除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逐步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进一步认识“倍”,体会“倍”的意义。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能利用有关倍的知识,解决问题。4、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逐步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2、进一步认识“倍”,体会“倍”的意义,能解决有关倍的问题。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4、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教学难点1、进一步认识“倍”,体会“倍”的意义。\n2、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教学建议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生活问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意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个数里有几个几的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例题和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平均分的实际问题。1、开发利用好教学资源。本单元的学习素材是孩子们所喜欢的。学习本单元知识时,要充分利用信息窗提供的情境,引起学生对相关活动的回忆,展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2、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组织小学生的探索活动,注重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指导。虽然本单元是计算教学,但要注意基本的解决问题方法的训练。如教学“平均每人捉了几只蝴蝶”,先要引导学生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就是“把15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让后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3、正确处理算法多样化与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教材中用解决问题引出对口诀求商计算方法的探索。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适当关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学会用口诀求商是本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当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求商后,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如果学生想不到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师应该给予针对性的引导。4、恰当的评价学生运用口诀计算表内除法的能力。■课时安排本单元用6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课时采集动植物标本——2‾5的口诀求商1制作植物标本——6‾9的口诀求商1采集贝壳标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n相关链接——连乘、连乘、乘除混合1小小宇航员——回顾整理1本学期总第47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1.24教学目标n知识与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认识除法竖式。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读一读、找出数学信息;想一想、提出数学问题;摆一摆,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议一议,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伴共同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n教学重点: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认识除法竖式。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情境问题,采用相应的策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数学意识。教学准备n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圆片,彩色粉笔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教学过程n(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经常到郊外去玩吗?都参加过哪些活动?(学生回忆到郊外参加过的活动,如:放风筝、捕蜻蜓、捉蝴蝶、采野花等。)生:我们烤过羊肉串,生:我放过风筝师:我知道咱们班有捉过蜜蜂的,是吗?生:×××捉过蜜蜂2、出示大屏幕:我们数学课本上的小朋友去捉蝴蝶了,我们一起看一下\n3、找信息读课本79页的信息窗1-采集动物标本,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为说话的小朋友想个名字)生:朵朵说:我们采了8朵花,每种两朵。生:笑笑说:我们捉了15只蝴蝶,平均放在3个笼子里。生:丽丽说:我们采了12种叶子,平均放在4个信封里。4、提问题师:你能根据我们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小组合作来解答,把你们讨论的结果让小组长来总结。组1:笑笑,每个笼子里有几只蝴蝶?组2:朵朵:采了几种花?组3:丽丽:每个信封里有几种叶子?师把问题都板书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试着列式和解答“笑笑”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主找出数学信息,提高课堂气氛;对信息窗中的人物加了姓名。一是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的准确性,防止学生说的时候含糊不清,并且容易分清楚信息;二是降低了学生的难度,增加了学生寻找信息的目的性。(二)探究新知:1、研究问题:每个笼子里有几只蝴蝶?(1)读信息:我们捉了15只蝴蝶,平均放在3个笼子里。(2)分析:这个问题也就是让我们做什么?生: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只。(表扬能说出答案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生:我是想的乘法口诀三五十五,所以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5只。(3)列算式:15÷3=5(只)刚才,我班的×××同学,想到了用乘法口诀,知道答案,下面,同学们摆一摆,画一画,验证一下这个算式是不是正确的。(小组合作,教师进行巡视指导)(4)汇报交流:生:这个算式是对的,15÷3=5(只)(一起看大屏幕的动画演示)\n那么同学们想,我们可不可以用乘法口诀算除法呢生:可以,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用口诀求商。(用2‾5的口诀求商)师:那么看一下你能快速的算出丽丽的问题吧2、解决问题:丽丽:每个信封里有几种叶子?(1)找信息:我们采了12种叶子,平均放在4个信封里(2)分析: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种叶子。生: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种叶子。(让学生多说几遍)(3)列算式:12÷4=3(种)生:口诀:三四十二(4)找不一样师同学们真棒,乘法口诀用的特别好,那么,你发现乘法口诀在除法中是怎么用?生:是从后往前,生:乘法是从前往后生:……师我们帮助了笑笑和丽丽,我们知道平均分有两种类型,他们是属于?生:按份数平均分师下面我们再一起看一下朵朵的问题3、解决“朵朵”的问题:采了几朵花?(1)读信息:我们采了8朵花,每种两朵。(2)分析问题:把8,每份2个,可以分成4份生:把8,两个两个分一分,可以分成4份生:把8两个两个圈一圈,可以分成4份生:……这个平均分的哪种分法?生:按每份几个分一分生:按每份几个分一分(3)列算式说说这个问题的算式生:8÷2=4(种)\n生:口诀二四得八(4)竖式计算师:计算除法,我们还可以把它写成竖式。教师讲解并板书:先写被除数8,再写,最后在8的左边写除数2,想8里面有几个2?然后再在横线上写4……4……商除数……2╯8……被除数8……2和4的积0(学生学习除法竖式的书写和计算过程。理解每一步的意义及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找到相关的数学信息,想一想这些信息直角的联系,能提出什么问题,这样在实际情景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除法竖式比乘法竖式要难,书写格式与加、减、乘法不同,计算的过程也比较复杂,所以重点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三)巩固新知:(1)算一算,说出每一个算式用的乘法口诀。16÷4=20÷5=12÷4=10÷2=9÷3=学生排火车完成这个题目。(2)15÷3=15÷5=(并且把他们的口诀说出来,让学生发现有什么关系,这两个除法算式都用了同一句口诀)(3)二四得八三五十五利用它们能不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学生自己写,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指名同学上黑板写出正确的答案。集体订正。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以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达标反馈1、先想一想各用哪句口诀计算,再填一填。6÷2=()12÷4=()20÷4=()16÷4=()二()得六()四十二四()二十四()十六\n2、竖式计算3、找出规律,并填()4、8、12、16、()、()、()3、6、9、12、()、()、()4、有30个小朋友去划船,5人一条船,需要租几只这样的小船?(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我知道用乘法口诀可以求商。生:我会写除法竖式。生:我们要分清楚现实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反思n表内除法(一)主要是讲清楚除法的含义,使学生知道除法的两种分法:一种是把一个数按照几个作为一份,就能分成多少份;另一种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学生对这两种分法容易发生混淆。在教材中先讲第一种分法,因为这种分法比较容易理解。本节课就是除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节课,所以除法的认识我就从“分一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第一层次的“分”是在新授的一开始;提出分的要求:要全部分完,你们小组想怎么分就怎么分?结果有的小组分成每份的个数相同(如每4个一份,有3份;每2个一份,有6份等等;)还有的小组分成每份的个数都不相同。在这里我就肯定他们的每种分发都是正确的。再让他们仔细看看黑板上的三种分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们立刻发现其中两种分发有相同的地方就是每份的朵数相等。此刻我就顺势往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分发。第二层次的“分”是在学生已了解了一个数可以按照几个为一份,就能分成多少份的基础进行的。我设计的花朵个数是12个,就可以让学生充分去分一分,最后得出共有六种分法。整节课我感到还可以让每个学生们动一动,但由于时间、学具等因素的制约,所以有个别学生其实一直在一边观望,不知所以然。今后在教学中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能动性\n本节课是在学习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学习让学生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并理解掌握列竖式求商,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课堂上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相出求商的方法。课堂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情境图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自主探索求商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同伴的想法,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与灵活性。在练习的设计中,还要注意采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方式的练习,使学生在思考交流之中理解算理、掌握方法。并且注意练习要由易到难,利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增加练习的密度。本学期总第48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1.25第二课时:用2—5的的乘法口决求商(二)教学内容:教材第七单元信息窗1练习课教学目标:巩固学习用乘法口决解决除法的计算过程,掌握用的乘法口决求商的思路。初步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算法多样,促使学生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巩固用2—5的口决求商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口算除法练习。教学设计:一、复习导入。口算20÷4=6÷2=10÷2=四()二十二()得六二()一十用竖式计算。12÷4=12÷3=20÷5=16÷4=导入: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决求商的问题。二、探究新知。小朋友们把昨天采的野花、树叶、捕捉的蝴蝶制作成了标本,大家想不想看一下呀?观察情境图。(1)问: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解决问题。(1)独立解决问题一:一共用了几只蝴蝶?订正时说一说怎样列式,用的口决是什么?式子中的2、5、10分别表示什么?(2)解决问题二: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说一说怎样列式,用哪用口决来计算。(3)解决问题三:一共做了几标本?独立完成。\n比较:这三道算式有什么不同?算式中每一部分表示什么。让学生体会一句乘法口决是怎样计算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的。三、巩固练习。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用3、4、5、12、15、20照例子列出算式。完成第3、4、5题。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用2—5的乘法口决求商(二)(1)一共用了几只蝴蝶?2×5=10(只)口决:二五一十(2)每件标本用了几只蝴蝶?10÷2=5(件)口决:二(五)一十(3)一共做了几件标本?10÷5=2(件)口决:(二)五一十本学期总第49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1、28教学内容n教材第83‾86页,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提示n本节课教学是学生在掌握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基础上,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用6、7、8、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教材从学生感兴趣的制作植物标本出发,“红花42朵,每件标本需要6朵”、“56片圆叶子,每件标本需要8片”、“72片长叶子,每件标本需要9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除法的意义,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本课时,先让学生回顾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再让学生从熟悉的情境图入手,学会分析数学信息,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深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学会用口诀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对角度的练习,让学生对本课所学可以灵活运用。教学目标n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用6、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索,体验成功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n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n教学重点:会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难点:懂得信息的整理,数据的分析,模型的建构,充分感受乘法和除法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n教师准备:课件,磁性圆片,彩色粉笔学生准备:学具盒,学习用品教学过程n(一)新课导入:1、出示情境图:同学们上次小朋友采集的花和树叶,他们正准备做植物标本呢,我们一起看一下(观察情境图)2、找信息:快来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红花42朵,每件标本需要6朵生:56片圆叶子,每个件标本需要8片生:72片长叶子,每个件标本需要9片3、提问题:同学们找到的信息真不少,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红花能做几件标本?生:圆树叶能做几件标本?生:长树叶能做几件标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看一下这三个问题,同学们有信心吗?生:有。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自主能力,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间交还给学生。(二)探究新知:(一)问题1:红花能做几件标本?1、读信息:红花42朵,每件标本需要6朵2、分析问题:把42,每份6个,可以分成7组生:把42,每份6个,可以分成7组3、列式计算:42÷6=7(件)\n4、说计算方法生:口诀六七四十二,42÷6=7(件)。生:我用画一画的方法,圈一圈,也能知道42÷6=7(件)。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用乘法口诀求商了,(二)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圆树叶能做几件标本?和长树叶能做几件标本?(小组内选择你喜欢的题目,进行交流)1、汇报交流:谁来说说圆树叶能做几件标本?(1)信息:56片圆叶子,每个件标本需要8片(2)分析问题:把56,每份8个,可以分成7组。生:把56,每份8个,可以分成7组。(3)列式计算:56÷8=7(件)(4)说计算方法生: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生:画一画,圈一圈,56÷8=7(件)2、汇报交流:长树叶能做几件标本?(1)读信息:72片长叶子,每个件标本需要9片(2)分析问题:把72,每份9个,可以分成8组。生:把72,每份9个,可以分成8组。(3)列式计算:72÷9=8(件)(4)说计算方法:生:乘法口诀八九七十二。生:画一画,圈一圈,72÷9=8(件)设计意图: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提高学生运用口诀的能力尽可能让每位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同时积极开发学生的思路,促成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巩固新知:1、检查学生背诵6、7、8、9的乘法口诀(1)同组之间互相检查(2)指名学生背诵2、说一说,你是用哪句乘法口诀计算的?\n18÷9=40÷8=54÷6=21÷3=16÷8=63÷7=排火车进行检查学生的口诀熟练程度。3、有42辆玩具车,每6辆装一箱,可以装几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生:42÷6=7(箱)生:六七四十二。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大量的实际情景的问题,在进行计算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深刻体会除法的意义,以及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达标反馈1、填一填(1)被除数是35,除数是7,商是()。(2)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有18个苹果,3个3个地分,可以分成()份。(4)20里面有()个5。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3563=()×748÷()=6()÷2=53、(1)每2辆汽车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16÷□=□(组)(2)每4辆汽车编成1组,可以编()组。16÷□=□(组)4、.某班有24名同学,上微机课需分为6组,每组有多少人?(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我会背6、7、8、9的乘法口诀。生:我知道乘法口诀可以求商。生:我会圈一圈,表示除法。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n本学期总第50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1、29第四课时教学内容:第七单元信息窗3倍的认识教学目的:1.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倍的概念,为学习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做准备。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和难点:建立倍的概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见过大海吗?生:见过。师:你在海边捡过贝壳吗?生:捡过。师: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大海边采集贝壳标本,想不想去看一看?生:想。(出示情境图)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信息?生: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了6只??师:谁还有补充?二、探究新知(一)认识‘倍’1.建立‘倍’的含义师:同学们发现这么多信息,那我们先来看看王丁和李飞拾贝壳的情况。王丁拾了几只贝壳?李飞拾了几只贝壳?生: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了6只。师:下面请同学们用学具摆一摆他们两个拾贝壳的情况第一行摆王丁拾的,第二行摆李飞拾的。(生动手摆,师同时板摆。)师:(指着黑板)仔细观察比较一下,他们两个拾贝壳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生:王丁比李飞少拾3个。生:李飞比王丁多拾3个。生: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了2个3只。师:也就是李飞拾的贝壳数里有两个王丁那么多,那你能根据刚才摆的,想个办法,让大家清楚地看出李飞拾的只数是两个王丁那么多。(生动手摆,师巡视。)师:谁愿意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生上台。)\n生:移一移。师:为什么3个一份3个一份的分?生:王丁拾了3个。生:圈一圈。生:分一分。师:好了,同学们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表示方法,虽方法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电脑出示三种方法。)师:指说,王丁拾了3只,李飞拾的只数里有这样的2份,也就是6里面有2个3,我们还可以说6是3的2倍。板书: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问:这个字你认识吗?师:对,今天我们就来和它交朋友,板书课题:和倍交朋友。师:6里面有2个3,6是3的2倍,你会像教师这样说吗?(生说,小组互相说)(1)师:现在李飞又拾了3只贝壳(板贴),现在李飞一共拾了几只贝壳?生:9只。师:现在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生:3倍。师:你怎么知道?生:9里面有3个3,9是3的3倍。师:谁能像这样说一说?(找2生说)(三)师:能干的李飞又拾了3只贝壳(板贴)现在李飞一共拾了几只贝壳?生:12只。问:12是3的几倍?生:4倍。问:为什么?生:12里面有4个3,12是3的4倍。师:你能上来给大家圈一圈让大家清楚看出12里面有4个3(生上台圈)师:这样我们就能很清楚看出12里面有4个3,12是3的4倍。(3)师:不甘落后的王丁也匆忙拾了一只贝壳,那现在王丁拾了几次贝壳?生:4只。问:12是4的几倍?请动手摆一摆(生动手摆,同时找一生板摆)师:下面同学已经摆完了,我们来看这个同学摆的,你能说一说你为什么4个一份,4个一份的分?生:因王丁拾了4只,12里面有3个4。师:你们和他一样吗?生:一样。师:这样我们就能看出,12里面有3个4,所以,12是4的3倍。(4)师:同学们往这儿看(电脑出示)问:李飞拾的贝壳数同样都是12,为什么上面3个一份,3个一份的分,而正面却4个一份,4个一份的分呢?生:因为上面王丁拾了3只,下面王丁拾了4只。\n师:对,也就是都是李飞和王丁比,要想知道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就要看李飞拾的贝壳数里面有几个王丁的个数。(5)师:那王丁拾的贝壳数是6的时候,12是6的几倍?为什么?生:2倍。因为12里面有2个6,所以12是6的2倍。师:当王丁拾的贝壳数是12的时候,12是12的几倍?为什么?生:1倍。因为12里面有1个12,所以,12是12的1倍。(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1.师:根据刚才大家的表现,相信你们已经和‘倍’成了朋友。(出示情境图)师:根据刚才发现的信息,你能提一些有关‘倍’的问题吗?生: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生:丁明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生:林杰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生:林杰拾的贝壳数是丁明的几倍?师:同学们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关倍的问题,那我们先来看看这个问题。(出示: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问:这个问题怎样解决?你想到的方法与小组同学说一说?(小组活动,师巡视)师:谁把你的方法给大家说一说?生:想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生:想口诀,二四得八。师:也就是8里面有2个4。生:用摆一摆的方法,看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师:谁还用不同方法?生:我用列算式的方法:8÷4=2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生:想8里面有2个4,8是4的2倍,所以8÷4=2师:看着你们美美的当了一回数学家,发明创造了这么多好方法,从这儿可以看出,要求刘林拾的贝壳数是王晶的几倍?也就想8里面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板书:8÷4=2,因为倍不是计量单位,所以不是单位名称,在得数2的后面不要写倍字,你们记住了吗?生:记住了师:好,你们可要说到做到。\n2.师:刚才大家提出这么多有关倍的问题(电脑出示),每个同学选一个你喜欢的问题独立解决并写出算式。(生自由写式)师:谁给大家说一说你选的哪个问题?怎样列式?(生自由答)师:看来我们班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真强师:相信你们现在已经和“倍”成了知心朋友,都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三、巩固练习1.师:图形王国的一些图形听说我们已经和倍成了好朋友,它们也来到我们课堂,请同学们打开题卡,看一看能解决它们提出的问题吗?(生自由回答)(找一生展示)师:我们来看这个同学做的问:你为什么3个一份3个一份圈。生:因为蓝色的有3块师:要求红正方体的个数是蓝色的几倍,也就是求什么?生:求9里面有几个3?师:算式这样列对吗?生:对,9÷3=3师:第二个你为什么4个一份,4个一份的圈?生:圆形有4个师:要求△的个数是○的几倍?也就是求什么?生:求8里面有几个4?师:看他算式对不对?生:对8÷4=22师:科技小组的小明不知遇到了什么问题,想请大家帮帮他,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电脑出示)师:要求去年妈妈的岁数是我的几倍:怎样列式?生:35÷5=7师:今年妈妈的岁数是我的几倍,小组讨论讨论(小组讨论)师:哪个小组来说一说。生:今年妈妈和小明都长了1岁,所以用36÷6=6师:你们组和他们一样吗?生:一样师:你们个个真是聪明的孩子,小明说谢谢你们。四、全课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共同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谁能说一说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啊?生:我学会了“倍”生:我学会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生:我和倍交成朋友。四、总结: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还有许多有关倍数的数学问题,请同学们留心观察,找一找,说给你的同学或爸爸妈妈,这节课上到这儿下课。\n教学反思:教材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学生感兴趣的素材,用主题图的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从“观察主题图,看事情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从条件中明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环节中,一定要学生充分观察,说明条件,学生的表述要准确,一定要学生自己说:说条件、提问题。再说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列式计算,分成两步。分步计算掌握后再尝试练习将两个一步算式合并成一个两步算式。多说精练,重交流与反馈。但是,也有不少问题存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同学不会正确的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针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多出一些题,让学生一点一点学会分析,从而正确选择方法。对于个别后进生一定要紧抓辅导,争取让每个孩子都不掉队。本学期总第51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课型:练习授课日期:12、1教学内容:   教科书88—89页,信息窗3,倍地认识巩固练习。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的口算表内除法;2、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3、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口诀求商的方法,比较熟练的口算表内除法;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盒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倍”,了解“倍”的意义。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4的6倍是多少  9的7倍是多少    7的5倍是多少  9的6倍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n   1、请学生说自己有几支铅笔,并和你们小组同学的比一比,再说说你的铅笔是它的几倍。(同位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强调用倍)   3、完成自主练习。   1)出示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汇报时说明自己为什么这样列式,说出自己的计算方法。)   2、数一数、填一填。   让学生先逐个数出每组方块的数量,再填空、列出算式。   (让学生提出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进行讨论。)   3、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列算式。(教师巡视检查。按照要求完成练习题。)   4、投信。让学生以连线的形式完成这道练习题。(以“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进行对题。)   5、投球游戏。   让学生在成绩单中找到相应的信息,独立解决题中的问题,并交流思路。再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然后组织交流。(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计算时不能整除,可让学生列出算式放入“问题口袋”中,以后解决。)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作业设计:   熟练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板书设计:表出除法4的6倍是多少  9的7倍是多少 7的5倍是多少  9的6倍是多少课后反思: 本学期总第52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2、2第六课时\n教学内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的基础上,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在实际情境中,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的现实问题。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难点:结合具体情境,在初步认识“倍”,了解“倍”的意义的基础上,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你喜欢大海吗?生:喜欢。师:为什么?生:大海不仅非常美,而且有许多鱼虾、贝壳、珊瑚等。师: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海边捡拾过贝壳吗?你知道五彩斑斓的贝壳可以做成什么吗?生:可以把漂亮的贝壳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师:贝壳不仅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而且,可以制作成标本,供大家参观。我们学校科技小组的同学,正在自己动手制作贝壳标本,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二)、新授。1、出示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提取数学信息。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谁能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生边读,师边板书)师:听了他们的对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生2:王晶用了多少个贝壳?生3:李飞比王晶多用了多少个贝壳?3、带领学生一起解决第一个问题。师:要想知道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在学生自己思考后,可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引导学生从对话中找出:刘林用了2个贝壳,林杰用的贝壳数是刘林的3倍。4、学生动手操作。\n三、巩固练习:游戏:看口诀列一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四、全课小结:你这节课都有哪些收获呀?本学期总第53课时本单元第7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2、教学内容:相关链接: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2、通过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学重点:掌握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概括运算顺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喜欢玩积木吗?你是怎么玩的?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玩积木,在玩的过程中除了能体验玩积木的快乐,还能探究数学的奥秘。二、你说我讲1、连乘计算课件出示积木图1。师: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我发现2个一组,一行有4组,摆了3行。生2:我发现2个一组,一排有3组,摆了4排。师:观察得真仔细!你能算出一共摆了多少个积木吗?师:请小朋友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记录在答题卡1上。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师: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的方法?生1:我先算的是一行有几个,这是4个2,2×4=8(个),再算3行有几个,3个8,8×3=24(个)\n生2:我的算式是2×4×3=24(个),先求1行有多少个,再求3行一共有多少个。师:真聪明,你列了一个综合算式。老师把这个算式记在黑板上。(2×4×3=24)师:咦,你为什么把2×4写在前面?生:我先算的是一行有多少个积木,是4个2,所以2×4=8.(师在2×4的下面板书8),再算3行,8×3=24。板书:2×4×3=24(个)8师:刚才这两位同学都是先求一行有多少个积木,哪个小朋友还有不同的方法?生3:我的算式是2×3×4=24(个),先求一排有几个,2×3=6(个),再算4排有多少个,6×4=24(个)师:这位同学也用了一个综合算式来算,(板书:2×3×4=24(个))你为什么把2×3写在前面?生:我是先算一排有多少个积木,2×3=6,再算4排有多少个积木,6×4=24。板书:2×3×4=246师:说得很有条理,看来我们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回想刚才的计算过程,这两道题你会算吗?试试看。2×3×5=3×3×2=师: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2、连除计算师:学会了连乘的计算顺序,你会计算36÷6÷2吗?生尝试计算。师: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生:先算36÷6=6,再用6÷2=3.师:这种算式叫什么名字?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生:它叫连除,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的。(板书课题:连除)师:你学会了吗?那老师就考考你,敢不敢接受挑战?24÷6÷2=32÷4÷2=3、乘除混合计算师:课件出示积木图2.\n从图中你可以读到哪些数学信息?生:每行摆8个,摆了2行。师:如果摆4行,每行摆几个?你能算出来吗?生尝试解决。师:谁来说你的算法和理由?生:我的算式是2×8÷4=4,2×8先求一共有16个积木,然后摆4行,除以4,算出每行是4个。师:说得真好。(板书:2×8÷4=4(个))16师:你会计算15÷3×5吗?生独立计算。师:这两道算式是乘除混合计算,(板书课题:乘除混合)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生:也是从左往右计算。师:观察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它们的运算顺序都是怎样的?生: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三、自主练习自主练习2.3四、回顾反思师: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本学期总第54、55课时本单元第7、9课时课型:测试时间:1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一、口算。8×4=24÷6=21÷3=7×9=5×8=6×6=72÷9=4×7=14÷2=24-8=28÷4=7×8=27-9=5×5=18+6=9×1=56÷6=49÷7=48÷9=54+8=二、在()里填上合适的数。6+6+6+6=()×()5×9-5=()×()\n6×7=6×6+()9×8>9×()7=()÷()5×()=3563=()×748÷()=6()÷2=5三、填空。1.被除数是35,除数是7,商是()。2.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有18个苹果,3个3个地分,可以分成()份。4.20里面有()个5。5.可以给()件衣服钉上扣子。□÷□=□(件)6.平均每只小刺猬运()个果子。□÷□=□(个)7.(1)每2辆汽车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16÷□=□(组)(2)每4辆汽车编成1组,可以编()组。16÷□=□(组)四、写出除法算式。(1)8除以2等于4。(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3)把1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3。(4)20个桃,每4个分成一份,分成了5份。(5)54是6的多少倍?五、在()里填>、<或=5×8()8×54×6()3×845÷5()3×39×4()4×818÷2()18÷35×2()36÷45+5()5×528÷4()35-53×2()32÷4六、解决实际问题。\n1.一包瓜子4元,一个面包3元。问:一根火腿的价钱是一个面包的2倍,一根火腿多少钱?2.小象一次运两根木头,大象一次运的是小象的4倍。大象一次运几根木头?3.王倩的前面有6个同学,他后面的同学是前面的2倍,他后面有多少个同学?这一排共有多少人?4.某班有24名同学,上微机课需分为6组,每组有多少人?5.小明一分钟做45题,小红一分钟做9道题,小明一分钟做的是小红的几倍?第八单元过年----总复习■教材分析“总复习”是对全册所学内容的回顾、反思、梳理、提升,是在更高层面上的二次创新学习,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编排上它以解决问题为载体,以展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脉络,以学习数学的策略和方法的总结与提升为灵魂,全面实现了“总复习”融会贯通、辐射提升的功能。学生在整理所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方法,形成基本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查缺补漏,最终形成初步归纳整理的能力,对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册“总复习”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以“一家人开车回家过年”为主题的综合情境图。该图把本册教材所涉及的主要学习内容借助农家小院的情景,通过人们之间对话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第二部分是对全册知识的“回顾与整理”。该部分把方向与位置、表内乘法的意义与计算应用、角的初步认识、表内除法的意义与计算应用按知识板块分成了四大部分,分别进行回顾与整理。这样处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体会各版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第三部分是对应整理与复习的设计思路,提供了涵盖各单元知识点的综合练习,目的是使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在练习中得到具体落实,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查缺补漏,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主要特点:1、素材的选取反映了我国传统的民俗风情。春节是我国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小学生最向往的节日之一。总复习以过年为题材,时令上符合时间要求,民俗上符合我国国情。2、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复习相关知识。\n学生在综合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这些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对全册内容进行整理与反思,从而达到复习、巩固、融会、提高的目的。3、先行回顾,再做整理。“总复习”以课堂上组织复习的学习情境为中心,引领学生对这学期的内容进行回顾,这里的回顾是简要的粗线条的,而后将复习的重心由回顾转入了整理的环节。4、板块式结构,分领域整理。中心部分是对全册回顾的引领,左上角板块主要复习方向与位置的知识,左下角是表内乘法的知识,右上角是角的初步认识,右下角是表内除法的知识。整个回顾整理的内容清晰明了,一目了然,既分解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又为学生提供了回顾整理的方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法、除法、角的初步认识,方向与位置等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建立所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概括、整理知识的能力。3、回顾与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并运用这些策略来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4、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提升数学素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乘、除法的意义。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知识。3、角的初步认识方向。教学难点1、确定方向、“倍”的认识。2、构建知识网络。3、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建议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的知识”、“除法的知识”、“角的认识”和“认识方向”\n等几个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利用总复习,进一步回顾和整理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理解,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进而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提倡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整理复习时,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回顾整理所学的知识,然后通过小组整理,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补充完善。只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了整理,教师都要给予鼓励,并对学生的整理提出合理化建议,是每个学生都有收获,提高回顾与整理知识的兴趣和主动性。2、加强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指导。全册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在整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综合情境图,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思考和整理,可按教材所提供的方法进行回顾整理,便于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3、灵活运用练习题,提高复习效率。复习时,要突出重点,不能平均用力,要做到全面系统,又重点突出。对教材提供的练习题,使用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既可以打乱顺序,也可以作适当调整、分解、改动和补充。4、尊重学生的差异,重视查缺补漏。无论是学生回顾、整理知识,还是应用解决问题,教师都要注意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帮助,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课时安排本单元用3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课时1课时教学内容课时过年——表内乘除法1过年——角的初步认识和方向1合计2本学期总第56课时本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2、8.1过年----表内乘除法n教学内容教材第100~103页,表内乘除法。n教学提示\n总复习是对全册所学内容的全面回顾、整理与提升。通过复习,系统、全面的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理解,使所学知识更加系统,进而形成知识网络,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由于本课时是对整册书的知识点的一个回顾整理与练习,所以在课程开始时直接表明了本节课的目的。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首先对数与代数进行复习,教学时让学生自主回忆新接触数的类型,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的相应知识,然后学习图形与几何。教学时要注意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在直观的条件下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这样既能避免单纯的讲解带来的枯燥乏味,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n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出全面的知识点。有条理的进行知识整理,是知识系统化、网络化。2、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过程与方法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与人合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n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和应用。教学难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n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学习用品n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n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大家一定学到了很多知识,昨天晚上已经让同学们对本册数学知识进行了回忆,并且做了简单的整理,谁来说说你都学会了什么?生:我知道了什么是乘法,而且会用乘法计算。生:我会用乘法口诀解决除法计算。生:我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还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方向辨别其他三个方向。生:我知道了什么是角,角有锐角、直角、钝角,还学会了怎样比较角的大小。生:……师: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精彩,总结得特别详细,真了不起!设计意图:虽然是低年级的学习阶段,但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简单归纳、整理,对其形成知识网络有着重要的意义。(二)探究新知:1、出示“过年”情境图。师:同学们,喜欢这幅图画吗?如果你们能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幅喜庆的图画中包含了本学期我们学过的所有知识,怎么样?有兴趣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2、欣赏图画,理清图意。(课件显示“过年”画面)同学们,图中有什么?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让学生先观察,然后指名说一说。)生:有的小朋友在放鞭炮,有的在贴对联,有的在看汽车,有的……生:房子的旁边有小河,河里有鸭子、鹅、岸上还有小鸡。生:树上有一些小鸟。生:奶奶家的另一面有很多树。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我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梳理一下所学知识。设计意图:整个画面呈现出来热闹的农村过年气息,孩子们被这热闹的情景所吸引,教师特别注重让学生认真观察、理清图意,为全面系统地进行整理与复习做好铺垫,让学生对复习产生兴趣,并愉悦地进行复习。3、结合图意,分区域整理知识瞧,奶奶家多热闹呀!下面让我们一起到奶奶家的院子里看看哪些地方藏着乘法问题和除法问题。(1)整理乘法知识\n师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一个乘法问题吗?生:墙上一共挂多少串辣椒?生:墙上的玉米,一串有8个,这样的5串有多少个玉米?生:小刚的鞭炮是5响的,小华鞭炮的响数是小刚的4倍,小华的鞭炮是多少响?生:一副对联,上下联分别有7个字,一副对联共有多少个字?生:大树上一共有多少只鸟?师:这么多和乘法有关的问题,你会解决吗?下面我们一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生:我算辣椒:2×4=8(串)生:我算玉米:5×8=40(个)生:我算小华的鞭炮:5×4=20(响)生:我算对联:2×7=14(个)生:我算鸟:2×4+3=11(只)师:小鸟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生:这是乘加算式师乘加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再算加师:通过刚才的解决问题,老师发现同学们的乘法口诀掌握的非常好,那除法也一定不错,我们一起去找一找除法问题2、整理除法知识师:大家一起看一下院子的外面有什么?生:河里有8只鸭子生:岸上有24只鸡生:河里有3只鹅……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道除法问题并解答吗?生:鸡的只数是鸭的多少倍?24÷8=3生:鸡的只数是鹅的多少倍?24÷3=8师同学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是哪种类型的?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n师它表示什么意思?生: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师:关于除法知识,你还知道哪些?生:我知道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生:我知道除法算式的名字:被除数、除数、商生:我知道除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诀计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乘法知识、除法知识,当然图片上呈现的只是一部分,让学生自己补充,丰富知识的内涵。(三)巩固新知我身边的乘法问题和除法问题在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大乘法问题和除法问题,你能举例说几个吗?并说说怎样计算生:每个小组有8人,5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算式为:5×8=40人生:一只兔子吃2个萝卜,9只兔子共吃几个萝卜?算式为:2×9=18(人)生:小明买一个本子花了3元钱,买7个本子共花多少钱?3×7=21(元)生:……师:老师发现这些问题都和乘法有关,除法的有吗?生:把18支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支?18÷2=9(支),二九十八生:有24本书,平均每个班分4本,可以分给几个班?24÷4=6(个)四六二十四生:10个苹果,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几份?10÷2=5(份)二五一十生:……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出题,学生积极性特高,学生出题的范围更是让老师意想不到。(四)达标反馈1、填空题。(1)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在30÷6=5里,除数是()。(2)8的5倍是();21是3的()倍。(2)根据口诀填空。四五()()四得八五()四十五7×()=42()÷8=4()×()=182、看图写出算式。\n7只小狗腿的条数是:一共有多少个辣椒?□×□=□□○□+□=□3、在○里填上“+”、“-”、“×”、“÷”。2○2=05○5=14○4=164、按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⑴2,4,6,(),()。⑵,36,30,(),()答案:1、25,6;40,7;横着:二十,二,九,6,32,随意。2、4×7=28(条),3×5+3=18(个)。3、-,÷,×。4、8,10,24,18。(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我学会了乘法和除法。生:我整理时一定不能慌。生:举例子时我喜欢×××的例子。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六)布置作业1、认真选一选,在正确答案后的□里打“√”。(1)兰兰每天学会3个英语单词,一周学会英语单词多少个?3□15□21□(2)表示12里面有几个4的算式是()12÷4=3□12÷3=4□3×4=12□(3)5个4相加可以写成算式()5+4□5+5+5+5+5□5×4□(4)在67>()×9中,()里最大能填几?6□7□8□2、计算,你一定行!(1)直接写得数。2×7=20÷4=0×9=64÷8=12÷3=3×6=35÷7=8×3=\n4×6-8=28÷7+16=85-60=72÷9÷4=(2)用竖式计算。25+36=8×7=54÷9=51-18=3、动手做,你一定行!⑴画一画。⑵圈一圈,填一填。△的个数是○的2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数是△的()倍。4、在○里填上“>”、“<”或“=”。7×7○148÷2○52×4○24÷35、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或乘加、乘减算式。4+4+4+4+4+4=()3+3+3+3+1=()6+6+6+6+6=()2+2+2-3=()6、解决问题。(1)如图所示:做6根这样的跳绳,需要多少米绳?□○□=□()⑵二⑴班原有12根跳绳,后来又做了6根。现在一共有多少根?□○□=□()(3)合唱队有8名男生,32名女生。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倍?□○□=□如果每排站8人,一共可以站几排?过年——总复习求几个相同的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n教学反思本学期总第57课时本单元第2课时课型:新授时间:12、8.2过年----角和方向n教学内容:教材第104~108页,角和方向。n教学提示在整册教材中,除了乘除法两个知识点,还有两个小单元,那就是角的初步认识和方向两个单元。\n在《角的初步认识》单元中,学生掌握了角的概念、组成、角的特点,角的分类等知识,在《认识方向》这一单元中,学生掌握了生活中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和地图绘制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两个知识点里面有丰富的内容,还有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例如:根据一个方向去辨认其他三个方向,孩子们掌握起来有点困难,所以在本节课的复习中,教师一定要安排各种各样的题目,让学生通过对比、操作等方法,进行知识点的练习巩固。n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归纳、整理和角有关的知识,知道三种角的区别。2、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掌握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过程与方法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与人合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2、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n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和角的判断。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用学过的方位词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和角的判断。n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学习用品,三角板n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乘除法,其实在整个二年级上册,我们还学习了两个知识?生:我知道,角生:我知道,方向。\n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这两个知识点(板书课题角和方向)设计意图:有了第一节课的复习,学生有了一定的经验,教师这节课直接点题,节约时间,学生也正好进入主题。(二)探究新知:复习角的知识1、师:关于角你都了解了哪些知识?生: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师及时总结这是角的组成)生:角的顶点尖尖,两条边直直的(这是角的特点)生:角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角的分类)生:锐角最小,钝角最大。师有大有小但是有一种角不管在哪儿都是一样大的?生:我知道是直角生:所有的直角一样大(多让学生重复)师:那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生:角的大小和开口有关,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生:我们的教具活动角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特点:顶点尖尖,边直直分类:锐角<直角<钝角角所有的直角一样大活动角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和张口的大小有关。2、举例说明不是角的图形?让学生到黑板画出不是角的图形,3、在方格纸和点子图上各画出一个直角、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回忆教师进行及时的板书,梳理,归纳,鲜明的板书会让学生眼睛一亮,让学生举例画出不是角的图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让学生进行画角,加深对三种角的认识。复习方向知识\n1、师:角的知识老师发现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方向知识,有信心吗?生:有师:在生活中,怎样辨别方向?生:太阳一定从东方升起生:太阳在西方落下生:中午,太阳在南边生:北极星北方挂。师这些都是帮助我们辨认方向的法宝,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了。现在你是面朝西方,你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生:我的前面是西,我的后面是东,我的左面是南,右面是北。(多指名几个孩子说说)师学校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生:学校的东面有操场,西面有花园,南面是大门,北面是餐厅。2、认识地图方向师:你会认地图吗,他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生:地图是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绘制的。(三)总结:本学期总第58课时本单元第3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日期:12、教学内容:   回顾整理所学知识。课本第102和103页。教学目标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根据板块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情境图中寻找相关的信息,然后自主的提出数学问题,回顾整理所涉及的知识内容,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准备:   课件\n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本学期的数学知识已经学完了,这节课,我们来回顾一下,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并且在做题中能大胆发现规律。  二、课堂练习。 1、出示图片(回顾整理) 师: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我看到很多同学,这幅图分成了4部分) 2、由中心板块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看中心板块“这学期我们学习的内容有很多,情境图里有很多数学知识,我们来解决一下吧!” 进入其他板块的整理活动。(对每一个板块知识的回顾整理,采取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先由小组内每个同学独立的观察,然后组内交流,交流后要对学生复习、整理情况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他任何自己的整理活动进行评价。) 1)左上角:由“今天刮的西北风、房子的东面有条河等”引入对方位知识的整理。 2)左下角:由“有多少个玉米”引入对“乘法”的整理,由“树上多少只小鸟?”(引入对混合运算的整理,借。并且涉及到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等知识的整理 ) 3)右上角:“我们学过的角、我能画一个大角、我发现我们周围到处有角”引入对“角的认识”的整理。 4)右下角:通过“图中有-----”、“我们认识“倍”吧”引入倍知识的整理,引导学生从统计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三、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发现事物中隐含的规律,还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数学是非常有趣的,相信你们会越来越喜欢它。 本学期总第59课时本单元第4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日期:12、教学内容:课本第104、105页综合练习题。教学目标: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n对乘法、除法的认识以及对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乘除法等知识”,知道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说给大家听  2、同位互相说说(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背乘法口诀。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出示第1题。引导学生先看懂图意,再进行列式计算 2)出示第2题。(练一练,进行填数的练习,互相说说知道什么,要求什么。再进行填数 3)出示第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4)出示第4题(是一道口算题练习)或活动前线说明活动规则和要求,轮流出示表示得数的数字卡片,反复练习,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 5)出示第5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画面,互相说说,再列式计算。(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四、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n 本学期总第60课时本单元第5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日期:12、教学内容:课本第105、106页综合练习题。教学目标: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教学难点: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准备: 图片教与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我们学过的一些知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8×8=    14÷7=     16÷4=      16÷4=   18÷2=     49÷7=     2、同位互相出口算题(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三、巩固练习。 1、请同位互相出题做。(乘除运算的练习)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综合练习。 1)出示第6题。(两幅情境图)通过第一幅图提出“长绳的长度是短绳的几倍?”,复习除法,通过第二幅图“长绳是短绳的3倍”,复习乘法。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2)出示第7题。(等量代换\n的练习)练习时,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互相检查,说说为什么这样填。 3)出示第8、9题。看图列算式,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4)出示第10题。(三幅情境图)通过第一幅图提出“够吃三天吗?”,复习乘法,通过第二幅图“可以怎样分?”,复习除法。通过第三幅图复习乘除法以及混合运算。(练习时要充分利用图中信息,达到一图多用的目的) 5)出示第15题(复习有关最大能填几的知识)练习时让学生说说打算怎样口算,然后按照题中的要求进行整理填写结果。(引导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标准进行。)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完成练习。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本学期总第61课时本单元第6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日期:12、教学内容:   课本第115、116页综合练习题。教学目标:复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巩固练习方位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重点:复习有关分类、统计的知识,巩固练习方位图形,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教学难点: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到生活中,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回顾整理”我们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并从中发现了一些规律,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1、说说你的前后左右是谁,你有什么玩具,分别是什么? 2、用自己的话说说所见到的角\n 3、从生活中找一找角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综合练习。 1)|出示第12、13题。(看图列算式)学生先说说计算方法,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练习是先让学生观察图,理解图意,再列式。2)出示17题。学生仔细看图,先模仿小朋友说的练习,再照样子说下去。3)出示第18题引导学生画出角,并标出个部分的名称。可以进行类似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4)出示第19题。学生先观察有什么规律,再接着画下去,并说说图中都有哪些角? 5)出示20题。复习方位练习题。   学生看着路线图互相说说小名从家到书店先向哪走?再向哪走? 6)出示第21题。引导学生先观察画面,提出不同的问题,讨论后解决问题。    7)出示22题(通过观察画面,从“鸭的只数是鸡的多少倍?”练习除法的运用)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很好,能正确计算,还能提出数学问题,特别是有的同学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同一个问题。数学是非常有趣的,只要你们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你们喜欢的东西,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数学。  本学期总第62课时本单元第7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日期:12、 教学内容:110页我都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前面复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品质。教学重点: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生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具:\n实物展台、多媒体教学过程:1、 同学今天我们一起到动物园看一看大象、长颈鹿和它的小伙伴们在做什么?2、投影出示课本第110页彩图(插入图)让学生观察图然后教师提出问题:(1)大象和长颈鹿都有那些小伙伴?(2)灰兔在说什么?谁知道小灰兔有多少只?让学生说一说是如何算出来的并列出算式。(3)各种小动物分别有多少只?看谁数的快。(4)出示下表师生共同完成动物名称长颈鹿大象蚂蚁小白兔小灰兔小猴小鸟合计数量           3、老师是按动物名称分的,谁还能想出其他的分类方法来统计?(如:可按天上、水里、草地上)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合理就给一鼓励。   4、教师提出:过河的小蚂蚁有几只?你是怎么数的?(4×2=8)左下角的4只小白兔平均每只能分几个萝卜?学生算一算。 5、教师把学生分成两组开展竟赛,一组提出问题另一组回答然后交换。学生完成后教师在学生提的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小结。  6、投影出示110页第二题图提出:看谁找的准?课堂练习:投影出示110页第3题该题目让学生同桌两人相互讨论得出问题的答案并在班内交流。小结:你今天都学到了什么?学生说一说后教师总结。 本学期总第63、64课时本单元第8、9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日期:12、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一、填空。1.这是王爷爷家养的家禽,小红想知道各种家禽各有几只?帮帮忙好吗?\n2.选择正确的,填在()里。(1)今年冬天能下雪吗?()(2)你将来能上大学读书吗?()(3)你在河里游泳,能看到鲸鱼吗?()【能不能不一定能】3.在()里填上一定、可能或不可能。升旗手()是女的;爸爸()比儿子大;宇宙中()有外星人;夏天()过春节。二、看图填表。种类猴子老虎公鸡兔子小狗数量三、应用。1.数一数上面各种水果的数量,完成下面的统计表。2.根据统计表解决以下问题(1)(   )最多,(   )最少。(2)苹果的个数是桃子的几倍?(3)梨子的个数是香蕉的几倍?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测试题一、口算。14-6×2=8+5×3=6×4-20=30-5×4=(90-60)÷6=8×(7-4)=36÷(3×3)=16÷8×7=80-5×8=9×3+20=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48-39)×89×7+2448+81÷922+42÷790-64÷86×8-2032+6×490-64÷858-34+45\n三、列式计算。1.7与8的积减去42,差是多少?2.45与32除以8的商的和是多少? 四、在○>、<或=。6×8○409×7○6564÷8○82×7○101×9○98×4○300×5○55×7○7×5五、解决问题。10元5元9元3元2本8元(1)20元钱能买几个玩具熊?(2)小红有15元钱,买2把玩具枪,还差多少钱?(3)买一辆坦克和7块汉堡包一共要花多少钱?(4)小青拿32元钱,买了两辆玩具坦克,应找回多少钱?青岛版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一、直接写出得数31+47=72÷9=9×546-18=380+530=16÷4=6×6=710-420=810-490=81÷9=2×7=340+270=二、填空1.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2.差是590,减数是380,被减数是()3.三角板有三个角,其中一个角是()角。4.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5.填口诀二四()()得九()十二\n三五()()得六三六()6.9的3倍是(),4个5相加的和是()7.7×6=(),口诀:(),读作:(),表示:()8.比67多29的数是(),比67少29的数是()9.在○里填上“+”、“-”、“×”或“<”、“>”、“=”。8○6=4836○73-379×7○652○2=443○6×718○9=9三、选择题1.5个3相加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A.5+5+5=15B.5+3=8C.5×3=152.用2、6、0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   )个。A.2     B.4     C.63.小明有50元钱,买故事书花了28元,他大约还剩()元。A.22B.30C.204.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A.5×4B.5×3+4C.4×5-15.4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拥抱一次,共要拥抱()次。A.3次B.4次C.6次四、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3.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4.4个3相加的和是13。()5.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6.计算48+29,得数大约是70。()五、我是小画家1.请画一个直角。2.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六、列式计算1.6的4倍是多少?\n2.一个数的9倍是72,这个数是多少?3.7除14,商是多少?七、解决实际问题2.周日,小明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公园的儿童票是每张5元,他们一共花了多少元?带30元去,买票的钱够吗?3.小明今年8岁,爷爷今年72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1)爸爸今年多少岁?(2)爷爷比爸爸大多少岁?4.(1)要付多少元?(2)该付多少钱?(3)如果付100元给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钱?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