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反思《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厘米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经历了大量的数一数的基础上开展的。我们知道,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首先注重了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阿福做新衣”的故事情境中,体验现实生活,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发现厘米的认识。我根据“怎么会把衣服做小了?”这一主题设计了“量师傅、徒弟和自己的一拃长”以及“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这两大学习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学习中,为了让学生体验到1厘米有多长,我创设了有趣的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估测物体的长度,奠定了基础。测量长度教学反思从今天的课堂来看学生没有掌握分度值的含义,反思课堂教学,在讲解这一点的概念是我用的是讲授法,虽然但是学生基本上都懂了,但是一遇到在实际的测量中,学生就不能准确地指出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我认为在此点上只用讲授法显得单调,学生缺少真正的参与,因此对学生的刺激不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一个材料,在材料上有各种各样的刻度尺,然后让学生指出每个刻度尺的分度值,以加强学生的印象。同时在讲授的时候,应该强调一是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二是距离(及具有一定的长度)。\n画线段教学反思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对此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先让一名同学上来跳绳,再让两名同学上来拔河,既让学生直观深刻的感受到了曲和直的区别,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让学生观察手中毛线的变化来认识线段,让学生通过拉一拉,体验线段“直”的特点和线段有两个端点,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形成线段表象,并通过一些演示让学生明白线段与方向没有关系。接着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线段,加深学生对线段的印象及理解,再出示生活中存在的线段,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线段。然后通过折纸的活动让学生明白线段有长有短,为后面测量线段的长度打下铺垫。最后让学生利用各种工具画线段,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掌握较好。认识米.用尺量教学反思这节课中,在教学“1米=100厘米”这一知识点时,我在二年五班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用厘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让学生感知测量时太慢、太麻烦,引出用米尺来测量,量出黑板长4米,引导学生认识米,然后引导学生探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用厘米尺量自己准备的1米长的绳子或彩带,由于彩带和绳子易弯曲,不易测量,所以测量验证时间过长,而且有些学生带的彩带不是标准的1米,所以在此环节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影响了后面的教学。不过在测量过程中,\n有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出了“先对折彩带再测量最后计算”的好方法。真好!在二年四班教学时,我及时调整了教学方法,在教学“1米=100厘米”时,仍然先让学生用厘米尺测量黑板的长度,做好标记,让学生感受到麻烦后及时让其停止,再引出用米尺测量,然后巧妙地将米尺测量时所做的标记与刚才厘米尺的标记进行结合,比较。学生的厘米尺是20厘米,每20厘米做一个标记,5个20厘米处恰恰是1米的标记处,带领学生实际数一数“20厘米、40厘米…100厘米”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1米=100厘米”,而且节省了时间,促进了后面教学的有序进行。分米的认识与米、厘米的关系教学反思本节课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毫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整节课均以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方式完成。教学分层次展开,教学分米的认识通过量一量、数一数、说一说等步骤,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用眼观察、用口交流、用手操作、用脑思考,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教学反思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掌握了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在教学时先通过一个例题,让学生通过圈一圈、摆一摆、分一分等活动进行平均分,让学生发现有些平均分的问题不能正好分完,而\n是有剩余的。这就引出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学习。让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会其横式的读法和写法。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法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