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冀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立刻就要八班级数学期末考试了,人常说,艰苦的环境,更能激发人努力向上,培育学习的爱好,有时在题海里游览,以求知为目的,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冀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盼望你们喜爱。 冀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8的立方根是( ) A.﹣2B.2C.2D.﹣2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 ) A.x2B.x2C.x=2D.x2 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4.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无限小数是无理数B.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C.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D.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5.如图,△ABC≌△ADE,若BAE=130,BAD=50,则BAC的度数为( ) A.130B.50C.30D.80 6.如图,已知△ABC中AB=6,AC=4,AD为角平分线,DEAB,DE=2,则△ABC的面积为( ) A.6B.8C.10D.9 7.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为3和4,则第三条边的长为( ) A.5B.4C.D.5或 8.如图,在△ABC中,OB,OC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OM∥BC,分别交AB,AC于点M,N.若MB=8,NC=6,则MN的长是( )第12页共12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A.10B.8C.14D.6 9.在如图中,AB=AC,BEAC于E,CFAB于F,BE、CF交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BE≌△ACFB.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 C.△BDF≌△CDED.点D是BE的中点 10.观看下面分母有理化的过程:,从计算过程中体会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计算(++)(+1)的值是( ) A.B.C.2021D.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1.= . 12.化简的结果是 . 1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CBD=90,BD=BC,则1的度数是 . 14.关于x的分式方程假如有增根,则增根是 . 15.如图,在△ABC和△DEF,若AB=DE,BE=CF,要使△ABC≌△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只要写出一个就可以)是 . 16.小峰与小月进行跳绳竞赛,在相同的时间内,小峰跳了100个,小月跳了110个,假如小月比小峰每分钟多跳20个,若小峰每分钟跳绳x个,则x满意的方程为 . 17.已知: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点F在BC上,BF=CF,则图中与EF相等的线段是 . 18.如图,全部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全部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 cm2. 19.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叠放,若设AB=1,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第12页共12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0.铁路上A、B两站(视为直线上两点)相距25km,C、D为两村庄(视为两个点),DAAB于A,CBAB于B(如图),已知DA=15km,CB=10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建设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距A站 km处.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0分) 21.计算:(+). 22.解方程:. 23.已知线段AB和点O,画出线段AB关于点O的中心对称图形,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并完成填空: 解: (1)连结AO,BO,并延长AO到点C,延长BO到点D,使得OC= ,OD= . (2)连结 . 线段CD即为所求. 观看作图结果,你认为线段AB与线段CD的位置关系是 . 理由如下: 依作图过程可证△ABO≌ . 证明三角形全等所依据的判定定理简称为 . 由三角形全等可得A= . 从而依据 判定出线段AB与CD的位置关系. 24.对于题目:"化简并求值:,其中a=.' 甲、乙两人的解答不同,甲的解答是: ==; 乙的答案是:====. 谁的解答是错误的?谁的解答是正确的?为什么? 25.如图,P是等边△ABC内的一点,且PA=6,PB=8,PC=10,若将△PAC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后,得到△PAB. (1)△APP的外形是 ; (2)求APB的度数.第12页共12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26.如图,在△ABC中,AB=AC,DE是过点A的直线,BDDE于D,CEDE于点E; (1)若B、C在DE的同侧(如图所示)且AD=CE.求证:ABAC; (2)若B、C在DE的两侧(如图所示),其他条件不变,AB与AC仍垂直吗?若是请给出证明;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冀教版初二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8的立方根是( ) A.﹣2B.2C.2D.﹣2 【考点】立方根. 【分析】依据立方根的定义,即可解答. 【解答】解:=﹣2,故选:D. 【点评】本题看错了立方根,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记立方根的定义.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 ) A.x2B.x2C.x=2D.x2 【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分析】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 【解答】解:∵分式有意义, x﹣20. 解得:x2.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明确分式有意义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依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第12页共12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查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中心对称图形是要查找对称中心,旋转180度后与原图重合. 4.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无限小数是无理数B.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C.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D.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考点】无理数. 【分析】依据无理数的定义推断即可. 【解答】解:A、0.111,(1循环)是无限小数,但不是无理数,本选项错误; B、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正确; C、带根号,但不是无理数,本选项错误; D、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定义,特殊是无理数的定义.无理数有三个来源:(1)开方开不尽的数;(2)与有关的一些运算;(3)有规律的无限不循环小数. 5.如图,△ABC≌△ADE,若BAE=130,BAD=50,则BAC的度数为( ) A.130B.50C.30D.80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依据题意求出DAE的度数,依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第12页共12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解答】解:∵BAE=130,BAD=50, DAE=80, ∵△ABC≌△ADE, BAC=DAE=8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把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已知△ABC中AB=6,AC=4,AD为角平分线,DEAB,DE=2,则△ABC的面积为( ) A.6B.8C.10D.9 【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过点D作DFAC于F,依据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可得DE=DF,然后依据三角形的S△ABC=S△ABD+S△ACD列式计算即可. 【解答】解:如图,过点D作DFAC于F, ∵AD为角平分线,DEAB, DE=DF, S△ABC=S△ABD+S△ACD =62+42 =6+4 =10.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熟记性质并作帮助线把△ABC分成两部分是解题的关键. 7.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为3和4,则第三条边的长为( ) A.5B.4C.D.5或第12页共12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考点】勾股定理. 【分析】本题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但未明确这两条边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两条边中的较长边4既可以是直角边,也可以是斜边,所以求第三边的长必需分类争论,即4是斜边或直角边的两种状况,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解答】解:设第三边为x (1)若4是直角边,则第三边x是斜边,由勾股定理,得 32+42=x2,所以x=5. (2)若4是斜边,则第三边x为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 32+x2=42,所以x= 所以第三边的长为5或.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力量,当已知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是斜边时,要留意争论,一些同学往往忽视这一点,造成丢解. 8.如图,在△ABC中,OB,OC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OM∥BC,分别交AB,AC于点M,N.若MB=8,NC=6,则MN的长是( ) A.10B.8C.14D.6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由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MBO=OBC,OCN=OCB,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利用等量代换可MBO=MOB,NOC=OCN,然后即可求得结论. 【解答】解:∵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MBO=OBC,OCN=OCB, ∵MN∥BC, OBC=MOB,NOC=OCB, MBO=MOB,NOC=OCN, BM=MO,ON=CN, MN=MO+ON,第12页共12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即MN=BM+CN. ∵MB=8,NC=6, MN=1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性质、平行线性质、以及等角对等边的性质等.进行线段的等量代换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在如图中,AB=AC,BEAC于E,CFAB于F,BE、CF交于点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ABE≌△ACFB.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 C.△BDF≌△CDED.点D是BE的中点 【考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分析】依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从而得到答案.做题时,要结合已知条件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逐个验证. 【解答】解:A、∵AB=AC,BEAC于E,CFAB于F,A=A△ABE≌△ACF(AAS),正确; B、∵△ABE≌△ACF,AB=ACBF=CE,B=C,DFB=DEC=90DF=DE故点D在BAC的平分线上,正确; C、∵△ABE≌△ACF,AB=ACBF=CE,B=C,DFB=DEC=90△BDF≌△CDE(AAS),正确; D、无法判定,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一般方法有:SSS、SAS、SSA、HL. 留意:AAA、SSA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必需有边的参加,若有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时,角必需是两边的夹角. 10.观看下面分母有理化的过程:,从计算过程中体会方法,并利用这一方法计算(++)(+1)的值是( )第12页共12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A.B.C.2021D. 【考点】分母有理化. 【分析】首先利用已知化简二次根式,进而结合平方差公式计算得出答案. 【解答】解:(++)(+1) =(﹣1+﹣+﹣++﹣)(+1) =(+1)(﹣1) =2021﹣1 =202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母有理化,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1.= 5 . 【考点】算术平方根. 【分析】依据开方运算,可得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解答】解:=5,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留意一个正数只有一个算术平方根. 12.化简的结果是 a+b . 【考点】分式的加减法. 【分析】本题属于同分母通分,再将分子因式分解,约分. 【解答】解:原式= = =a+b. 故答案为:a+b.第12页共12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加减运算.关键是直接通分,将分子因式分解,约分. 13.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CBD=90,BD=BC,则1的度数是 75 .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依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BC,ABC=60,然后证得△ABD是等腰三角形,求得BDA=15,依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CD=BDC=45,即可得出ADC=45﹣15=30,然后依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得即可. 【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BC=60, ∵BD=BC, AB=BD, BAD=BDA, ∵CBD=90, ABD=90+60=150, BDA=15, ∵CBD=90,BD=BC, BCD=BDC=45, ADC=45﹣15=30, 1=ADC+BCD=30+45=75. 故答案为75.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娴熟把握这些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关于x的分式方程假如有增根,则增根是 x=5 . 【考点】分式方程的增根. 【分析】增根是化为整式方程后产生的不适合分式方程的根,确定增根的值.第12页共12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解答】解:方程两边都乘x﹣5, x﹣5=0, 解得x=5. 故答案为x=5.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增根,增根问题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①让最简公分母为0确定增根; ②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 ③把增根代入整式方程即可求得相关字母的值. 15.如图,在△ABC和△DEF,若AB=DE,BE=CF,要使△ABC≌△DEF,还需添加一个条件(只要写出一个就可以)是 B=DEF .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求出BC=EF,依据SAS推出全等即可,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 【解答】解:B=DEF, 理由是:∵BE=CF, BE+EC=CF+EC, BC=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AS), 故答案为:B=DEF.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的应用,能熟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是解此题的关键,留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 16.小峰与小月进行跳绳竞赛,在相同的时间内,小峰跳了100个,小月跳了110个,假如小月比小峰每分钟多跳20个,若小峰每分钟跳绳x个,则x满意的方程为 .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第12页共12页\n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分析】首先设小峰每分钟跳绳x个,则小月每分钟跳绳(x+20)个,依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小峰跳了100个的时间=小月跳了110个的时间,依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解答】解:设小峰每分钟跳绳x个,由题意得: ,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17.已知:如图,在△ABC中,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点F在BC上,BF=CF,则图中与EF相等的线段是 BF、CF、DF . 【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依据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可得BEC=CDB=90,再依据BF=CF可得F为BC中点,再依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EF=BC,DF=BC,进而可得答案. 【解答】解:∵BD,CE分别是边AC,AB上的高, BEC=CDB=90, ∵BF=CF, F为中点, EF=BC,DF=BC, EF=DF,第12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