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1、亲历科学【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科学这门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自己平时所经历的科学过程。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推理归纳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使学生知道科学就是研究事物的规律的。2.推理归纳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是难点【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按课文要求准备。2.挂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要点】1.让学生懂得要进入科学领域必须从自己开始。2.让学生对自己的外表、特征有所了解。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和记录数字。【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1.通过插图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图片与插图相结合;口头与教材相结合。2.通过演示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简单易做的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问题,不解释为什么。3.参考实验:挂物体吸盘、空气占据空间。4.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产生好奇心。5.关于电视提问题,可安排小组讨论。注意:让学生提问题,首先让学生有问题,其次能够提出问题,要给出时间、机会。本活动的重点是提出问题的训练,而不是问题的训练。二、体验活动1.提现成问题“向两片纸中间吹气,猜一猜会发生什么现象?”2.让学生自己填写“我认为”。3.两人一组体验,交换角色体验。4.填写观察到的现象。5.填写我的解释。6.交流我的解释。三、小结: 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就是我们科学上要解释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我们今后要研究的课题。只要我们努力学习积极探索,科学这一门学科将会学得更好,同学们一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性。教学反思:授课时要注意重点是唤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不要纠缠学生答案的对与错。\n2、认识自己【教学目的】1.探究过程和方法:·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2.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人体的遗传和变异,而且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3.情感态度:·培养学习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科学的探究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什么是遗传和变异现象难点:什么是变异现象【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自带全家福照片、投影片、性状遗传的录像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1.这两位同学的长相一样吗?有什么地方不一样?2.他们长的不一样,那他们像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像谁”的问题。二、新授新课1.指导学生认识人体的特征(1)大家有没有注意过?,这位同学是双眼皮,这位同学是单眼皮;这位同学有酒窝,但他却没有等等。你想不想拥有一个自己的特征代码?(2)阅读P25图①书上是从哪几方面研究人类特征的?上面一排是编了字母的,下面的却编了数字,有什么区别吗它们是什么意思呢?②对照书上的图,写出你自己的特征代码(3)核对特征代码①请一位同学报出自己的特征代码。②有没有人发现自己的特征代码和他是一样的?③他们长的都不一样啊,特征代码却是一样的。怎么办?(选用更多的对比方法就行了)④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⑤这一些在不同人身上表现不同的样子,这些特征我们就称为性状。就像书上的四个性状,都是两种表现形式的,这样的特征、性状,就可以作为研究人体遗传现象的素材。2.指导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1)经常会有人说某个同学像爸爸或者妈妈。你究竟长得像谁呢?①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全家福,也可以请周围的同学看看你长得像谁.②你长的像谁?哪些地方像?描述一下③人们就把子女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不仅面部特征可以遗传,而且连身高、音色、智力等等都可以遗传。\n(1)是不是每个子女与父母长得都一样?那不就是克隆人了吗?①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的某些特征既不像爸爸、又不像妈妈的?②那这种子女与父母之间存在的差异是什么呢?(变异)所以,世界上除了克隆以外,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3.指导学生认识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1)分析P27表格,你的哪些特征是从父母那儿遗传的?哪些特征和父母是不一样的?(2)你还调查过其它特征吗?完成P27下张表格(3)对于以上的调查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小结: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巩固总结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哪种现象?“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是哪种生命现象?2、你今天知道了什么?二、课外思考人为什么会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板书设计遗传相似普遍存在变异不相似教学后记: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人体的遗传和变异,而且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培养学习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科学的探究方法人们就把子女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叫做遗传。不仅面部特征可以遗传,而且连身高、音色、智力等等都可以遗传。进一步认识了自己。常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脊椎骨的发育以及四肢骨骼的生长。从医学角度来讲,长高关键在于骨骼的生长发育,特别是下肢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的生长有赖于骨端骺软骨的增生,运动能够对骺软骨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所以,持久的锻炼能够使个子长高一点。从少年时代就进行体育锻炼,对身高的增长效果十分显著,通常能增长3厘米,甚至还可更高。哪些锻炼对于增高最有帮助呢?第一应该是跳跃性比较强的运动,比如跳高、跳远、篮球和排球等等。第二是游泳,腿部的蹬夹以及强力的屈伸,可以起到强筋健骨、牵伸肌肉以及韧带的作用。第三就是跳绳、跳橡皮筋,这种简便而且又被少年儿童深深喜爱的活动也能刺激骺软骨、韧带以及肌肉,使其发育良好。3、寻找动物和植物【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我国几种珍稀的动植物,以及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2.向学生进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教育。【教学准备】\n教师准备:收集一些有关珍稀动植物的图片、视频等并做成网页放在校园网上供学生上课调用。学生准备:了解本地有没有珍稀动植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动植物种类很多,其中有些是非常珍贵稀少的动植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我国珍稀的动植物。(出示课题)(二)学习新课1、让学生利用校园网查找有关“大熊猫”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或视频)①学生查找、收集、交流以,老师巡视。②教师用电子教室软件进行学生屏幕广播,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③师生小结:大熊猫又叫猫熊。它是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大熊猫体胖,长约1.5米,身体像熊,脸像猫,所以人们称它熊猫。大熊猫生活在2000米~4000米高山的竹林中,以竹子和某些小动物为食。大熊猫生长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目前只有1000只左右。熊猫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80年,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被确定为世界熊猫研究中心,专门对熊猫进行观察和研究。2、让学生利用校园网查找有关“朱鹮”的资料。①学生查找、收集、交流以,老师巡视。②教师用电子教室软件进行学生屏幕广播,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③师生小结:朱鹮是目前世界上最稀少的鸟之一。雄鸟体长80厘米,雌鸟稍小些。全身羽毛白色,飞羽粉红色。头顶、额、眼周、下嘴、脚部有朱红色,故叫朱鹮。生活在沼泽、山区溪流旁,栖息于树上。以蟹、蛙、小鱼、田螺为食。在1981年5月以前,全世界仅发现有5只这种鸟,号称“国际保护鸟”。1981年5月,我国科学工作者在陕西省洋县又发现了7只朱鹮。后来,又孵出了6只小朱鹮,使朱鹮的总数上升到18只。朱鹮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也是国际上一级濒危动物。现在我国已在陕西建立了“朱鹮群体观察站”,观察和记录朱鹮的全部生活情况。
3、按上述方法,认识其他几种珍稀的动物——东北虎、扬子鳄、金丝猴、白鳍豚、中华鲟、丹顶鹤等。4、认识珍稀植物“银杉”①学生查找、收集、交流以,老师巡视。②教师用电子教室软件进行学生屏幕广播,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③师生小结:银杉是一种高达20米的树木,叶背面有两条银白色的“带子”闪闪发光,所以人们称它做银杉。它是世界上珍稀的植物,仅生存在我国,目前只有2000多株,被称为“植物中的大熊猫”。5、认识珍稀植物“水杉”①学生查找、收集、交流以,老师巡视。②教师用电子教室软件进行学生屏幕广播,展示学生收集到的资料。③师生小结:水杉是一种高达35米的树木,叶淡绿色,在树枝上排成羽毛状,非常好看。它也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的植物。6、按上述方法,认识其他几种珍稀的植物——银杏、珙桐、望天树、桫椤、金花茶、鹅掌楸等。7、提问:①现在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稀的动物?有哪些珍稀的植物?\n②为什么称它们为珍稀的动植物?(有的数量极少,有的仅在我国有。)8、指导学生认识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①你知道这些动植物为什么会这样稀少吗?②这些动植物所以这样稀少,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由于温度、湿度等变化,大片竹林死亡,熊猫的食物没有了,就会造成熊猫大量的死亡。另一方面是人的乱捕乱杀、胡乱砍伐。由于以上两方面原因,它们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有的已经濒临灭亡。③讨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3.指导学生认识如何保护珍稀动植物 讨论:怎样保护珍稀动植物呢? 为了保护珍稀的动植物,国家颁布了法律,对捕杀珍稀动物、砍伐珍稀植物的人,要进行法律制裁。为了保护珍稀的动植物,国家还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在自然保护区里,不准狩猎和采伐,不准破坏自然环境,使珍稀动植物能很好地生存、繁殖。通过以上措施,我国的珍稀动植物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保护,有的种类数量有所增加。但是,破坏珍稀动植物的事情还时有发生,我们必须大力宣传保护珍稀动植物的意义,使每个人都懂得并认真做到。(三)巩固应用1、写出下面动植物的名称。2、我国有哪些珍稀的动植物?我们湖北有哪些珍稀的动植物?3、珍稀植物中的大熊猫是谁?称为“古老活化石”的珍稀植物谁?3、为什么要保护珍稀动植物?如何保护珍稀动植物?4、讨论:假如我们这个地方飞来一只受伤的珍稀鸟,应该怎么办?(四)布置作业调查:1.当地有哪些珍稀的动植物? 2.当地有没有自然保护区?3.当地重点保护的是哪些珍稀的动植物?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到我国地域辽阔,地质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复杂,属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动植物区系各占世界动植物区系的百分之十左右,加之受第四纪冰川影响较小,保存了诸如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水杉、银杏等大量珍稀遗得种。中国绚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是大自然留给中国和世界的宝贵遗产。4、蚯蚓【教学目的】:过程与方法:·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蚯蚓的行为特征。·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蚯蚓的食性等情况。·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知识与技能:·知道蚯蚓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照顾蚯蚓、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n·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教学重难点】能对蚯蚓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准备:(1)学生课前捉到的蚯蚓,盛放蚯蚓的容器、放大镜等。(2)供蚯蚓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菜叶、面包、鸡蛋、苹果皮等。(3)供学生实验用的啤酒、醋、干布、湿布(或干纸、湿纸)、特制的纸盒(里边涂黑,盖子上开个长条孔)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平时大家都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让大家猜猜这是一种什么动物:说它没骨气,可是它力大无边,它可在泥土里自由地活动,像鱼儿一样在水里自由地游。(板书:蚯蚓)2.检查学生捉到的蚯蚓。说说你在哪里捉到的蚯蚓?二、观察蚯蚓1.发给学生放大镜,谈话:同学们,这是什么?(放大镜)你能用它来干什么?(观察蚯蚓)(板书:观察)2.现在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蚯蚓,并把它画下来,你可以给你的蚯蚓起个名字。3.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并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画的蚯蚓。三、研究蚯蚓1.你还想了解蚯蚓的哪些方面?2.找到和你研究同样问题的伙伴,与他们组成一个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讨论:你们准备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研究你们想了解的问题?需要哪些实验用品?3.根据各小组所研究的问题,分别给学生提供切成小块的菜叶、面包、鸡蛋、苹果皮、啤酒、醋、干布、湿布(或干纸、湿纸)等实验用品。4.提出实验要求: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实验前能不能给你们的实验结果先做一个预测?各小组的记录员要做好实验研究记录。5.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研究。(教师巡视,根据出现的情况进行点拨)6.汇报交流研究成果: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与你们预测的结果一致吗?四、拓展今天我们通过对蚯蚓的研究,对蚯蚓的各个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家能不能根据你对蚯蚓的了解,给你捉到的蚯蚓设计一个家,饲养它,让它成为你的好朋友呢?教学后记:通过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蚯蚓的行为特征。同学们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蚯蚓的食性等情况。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知道蚯蚓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体验照顾蚯蚓、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能对蚯蚓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体会到小动物的可爱,意识到要爱惜一切动物的重要性。\n5、凤仙花【教学目的】1.了解周围一些常见植物的名称,通过观察能用语言或图画描述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会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植物特征,发现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比较能力,以及通过查阅书刊了解其它信息的能力,并能做科学活动记录。3. 体验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植物的美,爱护花草树木,产生亲近自然的情感;在研究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在充分观察、描述多种多样的植物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2.指导学生描述植物的形态特征【教学准备】桃树枝、向日葵、桃子、生葵瓜子;实物投影仪。【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节课我们在校园里寻找了有生命的物体,你们都找到些什么呢?2.学生汇报,师在黑板记录。3.提问:看看我们在校园里找到的这些有生命的物体能分成几类?(动物、植物)4.讲述:在科学课上,我们不但要会找还要会研究,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植物,好吗?5.谈话:除了在校园里发现有植物,你还知道哪些地方有植物?家里有吗?马路上有吗还有哪有?6.讲述:在我们地球上目前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40多万种。今天我们就来比比看哪组对植物研究的最好,评出一个优秀科学研究小组,优胜的小组将会得到一个流动牌。 (二) 学习新课1.指导学生观察几种常见植物,初步学会描述它们的特征。(1)出示图1凤仙花,指导学生观察凤仙花的特征。①提问:这种植物认识吗?你怎么知道是凤仙花的?为什么不叫它杜鹃?②学生讨论。③提问:要是凤仙花还没结果怎么认呢?④学生看图,描述凤仙花特征。⑤小结:像刚才我们说的用来认识凤仙花样子的几条理由都可以叫做凤仙花的特征。(2)指导学生观察另外四种植物(小麦、菊花、玉米、椰子),描述其特征。①看图。②讲述: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四种植物,像刚才我们观察苹果树一样,比比哪组观察的仔细,说出的特征最多。③各组观察、讨论,师巡视指导。④各组汇报。⑤出示第六幅图提问:这种植物认识吗?在哪见过类似的树?它有什么特征?⑥学生观察、汇报。\n(1)小结:刚才每组同学观察的都很仔细,讲的也很多,我们在认识一种植物时,不但要知道它的名字,还要会说出它的特征。(2)比赛:除了刚才我们认识的这几种植物,你还认识哪些植物?看谁报的植物名称多。2.指导学生通过对某一种植物的观察,能用一段文字具体描述其特征。(1)看书P11下图,提问:再来看看书上下面的这种植物,知道叫什么吗?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观察它的?又是从哪些方面描述它的特征的呢?你会不会?(2)学生读。(3)布置活动任务:每组在校园中找一种认识的植物,仔细观察它的特征,并且像书上那样记录下来。(4)学生分组到室外活动,师巡视指导。(5)小结学生室外活动情况并作评价。(6)各组派代表上台汇报。(7)小结表扬记录优秀的小组。教学后记:通过观察,同学们将风仙花解剖并制成标本。记录了花蕾的形状和颜色。认识风仙花各部分名称。认识风仙花各部分名称会用镊子解剖风仙花,观察记录你的种植记录,描述风仙花的生长,到花开过程学生汇报,同学们敢于说出自己的不同发现。观察更多的花,了解它们的构造,鼓励学生好好做标本,注意保护花草树木,体会到种植的辛苦,意识到要爱惜风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