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学校姓名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单元计划单元内容课时单元内容课时一有余数的除法5二万以内数的认识5三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3四万以内的加减法(一)5五观察物体2六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4七图形与拼组2八解决问题2九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十总复习4学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3、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4、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5、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6、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XkB1.com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从生活情境中认识较大数的过程,能用万以内数描述具体的事物,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对长方形及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经历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过程,体会统计的工具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结合教学内容的类别分析,我认为“数与代数”中的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有余数除法、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空间与图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及换算,认识对称现象,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是重点教学内容。在“统计与概率”中分段统计是重点教学内容。_____至_____学年度第学期当堂达标教学学期教学计划\n教学难点1、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2、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是教学上一个难点部分。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新课标第一网3、在“统计与概率”部分中,分段统计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教学的难点。学情分析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周次教学内容第1周一、有余数除法窗口1第2周有余数除法窗口2第3周二、万以内数的认识窗口1、2第4周二、万以内数的认识窗口1、2第5周三、千米分米毫米认识月考第6周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窗口1、2第7周四、万以内数的加法窗口2、3第8周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窗口4第9周五、观察物体第10周期中考试第11周六、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窗口1第12周六、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窗口2、3第13周六、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窗口4第14周七、图形与拼组第15周八、解决问题窗口1月考第16周八、解决问题窗口2第17周九、数据与整理第18周十、总复习1、2第19周十、总复习3、4第20周期末评价第21周第22周\n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在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制作标本——表内除法”中第一次初步认识除法竖式后,对除法竖式的第二次学习,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余数与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野营活动中几个小朋友分食品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平均分的问题,从而引出有余数的除法。教材让学生通过动手分一分,在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中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得出算式及分的结果。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一些小朋友参加野营活动的几个镜头,通过提出一些有关有余数除法的问题,学习用竖式的方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学会用竖式进行计算。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在摆一摆、分一分、写一写、画一画等各种操作中,认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2、会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3、理解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知道余数比除数小。4、熟练地进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教学难点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关系。2、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时安排本单元用5课时完成教学,其中机动课时2课时XkB1.com\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分食品——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情况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有余数除法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重点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每一部分所表达的含义。教具课件,磁性小棒,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看一下其他小朋友野营的图片,你能收集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问题预设:(1)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2)14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3)17根香蕉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我们先来研究“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呢?”这一问题吧。(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读一读刚才的题目并列出算式。学生列式:9÷4=2、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用学具盒来操作一下,想一想我们只需要几个学具学生回答:9个下面孩子们就用你的学具试一下吧。3、汇报交流学生预设:(1)我是一个一个地分给4个人,分了2轮之后,每人得到了2个,还剩1个。(2)我是2个2个地分给4个人,分了1轮之后,每人到了2个,还剩1个。(3)我本来是3个3个地分给4个人,分到第3个人时,就没有了,我又重新进行了分配。4、请学生思考:(1)你从刚才分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2)剩下的那一个为什么不继续分了?5、小结:在生活常常会遇到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后,还有剩余的情况,在数学上我们就把这剩下的“1”叫做“余数”。可以把我们刚才的算式补充完整了:9÷4=2(个)……1(个)授课人设计\n这个算式读作:9除以4商2余1。6、请学生说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代表的含义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得到2个面包,还剩下1个面包没有分完。7、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下这个算式,同桌再互相读一读。(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分食品——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创设情况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再一次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知道有余数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重点余数与除数的关系难点灵活运用关系解决问题教具课件,磁性小棒,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今天研究的问题是18片饼干可以平均分给几人?怎样分呢?2、齐读这个问题(生大声读)3、这个问题应该从何入手?生;先知道每人分几片,就能知道可以平均分给几人?4、他说的对吗?那想每人分几片?(让学生说一说可以每人几片,)5、那我们还等什么,下面听清楚老师的要求:利用你组的学具,确定好每人分几片,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算一算活动开始(二)探究新知:1、下面我想听一听你们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的活动和发现生:18片饼干,每人分4片,可以平均分给4人,还剩下2片2、用算式表达一下:18÷4=4(人)……2(片)3、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和描述,进行有序地板书,以利于学生发现规律18片饼干,每人分2片,可以平均分给9人。18÷2=9(人)18片饼干,每人分3片,可以平均分给6人。18÷3=6(人)18片饼干,每人分4片,可以平均分给4人,还剩下2片。18÷4=4(人)……2(片)18片饼干,每人分5片,可以平均分给3人,还剩下3片。18÷5=3(人)……3(片)18片饼干,每人分6片,可以平均分给3人。18÷6=3(人)18片饼干,每人分7片,可以平均分给2人,还剩下4片。18÷7=2(人)……4(片)18片饼干,每人分8片,可以平均分给2人,还剩下2片。18÷8=2(人)……2(片)18片饼干,每人分9片,可以平均分给2人。18÷9=2(人)4、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些除法算式有的有余数,有的没有余数5、师总结,除法算式分两种情况(1)整除(2)有余数6、请学生思考:18片饼干,每人分4片,能不能余4片?授课人设计\n生:不能,余4片,就说明又能分给一个人了,不能与4片7、好,说的特别棒,你们同意吗?谁再来说一下呢生:余4片,说明又可以分给一个人了,不能余4片8、不能余4片,能余5片对吗?生:余5片说明还是没有分完,还可以再给一个人。9、总结:每人4片,在算式中就是除数,余几片,就是余数,也就是除以4时,余数不能等于4也不能超过410、余数和除数之间填符号,应该填什么符号生:余数要小于除数,除数要大于余数11、你能记下我们的发现吗?(三)巩固新知:1、请学生再思考:18片饼干,每人7片,能余7片吗?能余8片吗?生:每人7片,不能余7片,余7片就说明没有分完。生:每人7片,不能余8片,余8片说明还能继续分。2、判断,下面的算式对吗?为什么?16÷4=3……4①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生生之间互相补充②总结:余数是4,说明没有分完,余数要小于除数。3、填一填,÷6=4……(),余数可能是()。其中最大的余数是(),最小的余数是()。生:余数可能是1,2,3,4,5生: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是5,最小的余数是1。(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野餐——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各部分表示的含义,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有余数的除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通过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掌握试商的方法。教具课件,磁性小棒,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同学们,你有过野餐的经历吗?(生纷纷举手描述自己野餐的经历)2、是的,野餐时你们很高兴,今天我们一起研究野餐中的数学知识,有信心吗?3、出示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学生信息和问题:(1)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2)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3)有13个玉米,每人分4个,能分给几人,还剩几个?(4)野营小队共17人,每顶帐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4、教师提议我们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二)探究新知:1、大声齐读我们的第一个问题: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2、列式为:22÷4=3、小组内摆一摆,画一画解决这个问题4、汇报交流:谁来说一说摆一摆的方法?生:我拿出22个野果,1个1个分给4人,每人分5个,还剩2个。再说一说画一画的方法。生:我5个5个圈一圈,正好分给4人,还剩2个。5、你能口算出这个题目吗?生:我想4的口诀,最大想到四五二十,所以22÷4=5(个)……2(个)授课人设计\n6、下面我们就把我们的口算变成竖式计算,先自己试一下吧!7、教师巡视学生,发现学生的问题,指名学生上黑板板书自己的竖式8、集体指导学生的竖式,规范竖式的书写。9、交流写竖式要注意什么?10、仔细观察我们的除法算式,你发现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生:商×除数+余数=被除数11、总结我们的发现,特别有用可以帮忙验算我们的除法算式是否成立,下面请同学们口头验算一下这个算式成立吗?35÷4=8……312、分组练习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并进行汇报交流生:48个蘑菇,平均分给9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生:48÷9=5个……3个生:有13个玉米,每人分4个,(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搭帐篷——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感受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速度。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索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经历从生活数学到数学问题的抽象过程,感受知识的现实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以及热爱数学的情感。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的余数,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具课件,磁性小棒,彩色粉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这节课我们一起看一下生活中与有余数的除法有关的数学解决问题2、直接出题:上节课我们还有一个帐篷问题没有解决,请同学们读一下这个问题:野营小队共17人,每顶帐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生齐读)3、列式为:17÷34、谁要来口算一下这个除法算式生:我想3的乘法口诀,最大想到三五十五生:17÷3=5(顶)……2(人)5、对不对呢?我们一起用竖式检查一下吧(指名学生板书演示)6、评价一下这个竖式,提醒他要注意(再一次巩固学生对竖式的书写)(二)探究新知:1、下面我们是不是应该说需要5帐篷,同意的同学举手?有不同答案的同学能说一下理由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生:剩下的两个人住在那儿呢,我们应该多搭一顶帐篷,需要4顶帐篷。生:我也是这样思考的2、上面的同学非常棒,能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灵活处理,这种方法是“进一法”,就是根据生活实际,我们应该多想一个。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有很多,请看大屏幕:(1)18个小朋友一起旅游,每辆车现乘5人,需要租几辆车?(2)32个苹果,每盘放6个,需要几个盘子?(3)25个西瓜,每次运4个,需要运几次才能运完?(这里一定要多请几位孩子说说自己的理解)3、搭帐篷竟然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你学会了吗?(生纷纷举手回答很好)4、下面再和老师看一下做衣服里面的数学吧!出示问题:做一件小风衣用2米布,11米布最多可以做几件?授课人设计\n5、齐读一遍并列式解答生:11÷2=5(件)……1(米)6、那这个题目也有余数,我们是不是和上面一样啊?生:不行,剩下1米,不能做一件小风衣了生:是的,不能再做一件,不到2米就不能做一件衣服生:这里不能“进一”7、是的,这个生活问题,我们对余数的处理是不要的,这种方法是“去尾法”说一下你对“去尾法”理解生:有的生活问题不考虑余数8、拓展: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请看大屏幕:(1)妈妈给我30元,每本书7元,我最多可以买几本书?(2)5月份有31天,最多有几个星期?9、总结比较“进一法”和“去尾法”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智慧广场——图形排列的周期问题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五课时教学目标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感受。重点发现简单周期问题的规律并能解决问题难点确定几个物体为一组,怎样根据余数来解决问题。教具课件,磁性小棒,彩色粉笔彩旗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魔术入手:看老师给大家变魔术(教师慢慢地从魔术箱中扯出一串按“红、黄、绿”规律排列的彩旗。彩旗有一部分在箱内没扯出来。)2、仔细观察,彩旗的颜色有什么特点?生:彩旗是按“红、黄、绿”的顺序排列的。生:它们的排放是有规律的,“红、黄、绿”3个一组,重复出现。3、总结:这些彩旗是按每3个一组的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我们把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出现的现象叫周期现象。(二)探究新知:1、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周期现象?生:1星期有7天,7天一周期。生:1年有12个月,12个月是一年生: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学生交流,互相评价)2、孩子们都是生活的细心者,下面我们一起看几组图形(课件展示)生:生:生:+-×÷+-×÷+-×÷3、生活中或图形中都存在周期规律,下面我们继续研究彩旗中的周期规律,第17面小旗是什么颜色的?4、小组活动,独立探索小组内采用圈一圈、算一算、数一数的方法一起研究一下这个规律(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研究问题,教师巡视,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5、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1)画一画红,黄,绿,红,黄,绿……(2)数一数1红2黄3绿4红5黄6绿……授课人设计\n(3)算一算17÷3=5(组)……2(面)第17面小旗是黄色的。6、下面我们听一听算一算同学的想法生:每3个一组,就是3个3个分一分,能分这样的5组,还剩下2面17÷3=5(组)……2(面)生:按照周期规律,余下的第一面是红色,第2面是黄色的。生:我圈一圈时,就是这样的7、观察比较: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论,第17面小旗是黄色的。这些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最简单的是谁?(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理由)8、总结:周期规律,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算一算,你学会了吗?(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第二单元浏览北京---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本单元安排了5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游览北京的所见所闻。借助“一百九十八有多大”,引入对千以内数的认识及读写方法的探索;借助“一千有多大”,引入对计数单位“千”的认识的探索,并且初步了解算盘结构,掌握在算盘上拨数的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参观人民大会堂万人礼堂和宴会厅的情境。借助“三千九百六十三”引入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探索;借助“一万有多大”,引入对计数单位“万”的认识的探索。通过小电脑提出的问题,引入对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探索。第三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来到联谊学校看到的隆重的欢迎仪式以及参观图书室、餐厅等的情境。借助“一楼餐厅大约能坐多少人呢?二楼呢?”、“哪所学习人数多”、“故事书和科技书,哪类册数多”,引入对近似数和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索。第四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爬长城的情境。借助问题“从入口到北四楼有多长”和“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级台阶”,展开对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整百数口算方法的学习。第五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学生回校后通过回顾浏览北京活动进行的班报展览。借助“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引入对估计策略的探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计数单位“千”和“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2、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3、知道用算盘可以表示多位数,会用算珠表示数;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4、会正确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过程与方法: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合理性。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千以内数的认识。2、万以内数的认识。3、计数单位“千”、“万”的认识,以及万以内数位顺序。教学难点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千数时,下一个整千数应是多少。2、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课时安排共5课时机动课时2课时\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游览北京——千以内数的认识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计数单位“千”,初步理解千以内数的实际含义,能准确地说出千位、百位、十位、个位的数位顺序。了解千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十进关系,能认、读、写千以内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并与他人交流,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重点千以内数的组成、数的读写、相邻数位间的十进关系。难点正确数出接近整十、整百数拐弯处的数。教具课件,大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旧知(1)谁来说一下56,92的组成(2)3个3个地数,从33数到862、出示信息窗,读信息(1)看来同学们的数数非常棒,这节课我们认识更大的数,有信心吗?(生非常有信心)(2)请看小朋友得到和北京有关的数字(出示情境图,找信息)(3)读一下数学信息:我们学校有一百九十八名同学来的北京。这个停车场有二百个车位。今天来观看升旗仪式的学生大约有一千人。这个花坛造型用了八百零八盆菊花。3、读完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学生的问题有:一百九十八有多大?一千是多少?等等4、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数。(二)探究新知:1、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一百九十八有多大?(1)小组内数学具(瓜子、绿点、黄豆)数到一百九十八(2)用计数器拨一拨一百九十八(3)根据一百九十八的组成写出一百九十八2、汇报交流(1)我们一起来数数(从1到198)(2)我们一起拨计数器(课件演示关键的地方也就是满十进一的情况)(3)拨到198,说组成,读作和写作。3、200和208的组成(1)我们以198为基础,继续往下数(课件演示)再加一个是199,学生说组成,读作和写作(2)画出199的计数器(3)拨出计数器199看一下再加一个的变化过程(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授课人设计\n(4)交流: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9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再添一个珠子,就变成了200。2个百是200.(5)同学们很棒,这些数都没有难倒我们,208比200差几个,拨出208的计数器,说组成,读作和写作(6)把你的学具变成200,撰到手中,感受一下200有多少,(7)谈体会,200个200个数,数到一千。4、一千有多少?(1)你发现了什么?生:5个200是1000生:200,400,600,800,1000.(2)用手捧一下感受1000有多少?(3)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说组成,(千位上是1,表示一千。)读作、写作(4)刚才我们200个200个数,数到了1000,你能1个1个地数数到1000,100个100个数数到1000吗?(分组进行左边一个一个数,右边一百一百地数,比一比谁数的快)(5)汇报交流,讲解999到1000的过程(课件演示)(6)学生自己拨一拨999到1000的过程(7)感受10个一百是1000的过程(课件演示,计数器拨一拨)(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参观人民大会堂——万以内数的认识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识“万位”及其位置,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学的语言和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经历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的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重点认识“万位”及其位置,十进制计数法难点体会“万”的必要性,数感的培养。教具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1)同学们,去过北京吗?(生有的说去过,生有的说没有)(2)说一说你印象最深的是北京的什么?生:北京的升旗仪式,有很多很多的人生:北京故宫里的人也有很多生:我知道北京的人民大会堂(3)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下人民大会堂2、欣赏短片(课件展示)3、看了刚才的短片,你又有什么感觉?生:人民大会堂很大生:我知道1万这个数很大……4、总结: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万”(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认识万以内的数(1)人民大会堂一层有三千六百九十三个座位,这个数有多大呢?(2)活动:瓜子数一数、计数器拨一拨(3)汇报交流生:我数出了3693,三个千,六个百,九个十,三个一生:我用计数器拨出了3693,千位上是3粒珠子,百位上是6粒珠子,十位上是9粒珠子,个位上是3粒珠子。(4)看大屏幕一起拨出3693,(5)画一画,在练习本上画出3693的计数器,练习读数、写数(6)巩固练习读数和写数:并说出组成五千二千五百一十八2、数数(1)下面小组内拨数从三千六百九十三,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九千六百九十三(2)汇报交流(指名学生上台拨,大家一起数)授课人设计\n(3)讨论两个9表示意思是否一样?生:千位上的9表示9个千,十位上的9表示9个十。(4)下面我们继续数数,从9693,一个一个地数数到9999(生直接一个一个的数,检查学生的数数)3、认识一万(1)在计数器上拨出9999,说组成,读数、写数,(课件演示)生:千位上是9,百位上是9,十位上是9,个位上是9生:读作:九千九百九十九生:写作:9999(2)9999是最大的四位数,你记住了吗?(3)下面我们继续添一粒珠子,会怎样呢?自己试一下吧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百位满十向千位进一,千位满十向万位进一(4)你会读写10000吗?画一画10000的计数器,并读数、写数(5)师介绍10000和9999是相邻的数,9999是最大的四位数,10000是最小的五位数。(6)补充数位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课件展示)(7)拨一拨,说一说(师生一起)生: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10个百是1000,10个一千是10000.生:10000里面有10个一千。(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参观学校——比较大小与近似数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熟练比较数的大小,并会用语言和符号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知道近似数的含义,会求近似数。通过观察、讨论、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重点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运用近似数。难点用语言和符号描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小朋友到北京参观学校,受到热烈欢迎,还参观了餐厅和图书馆,我们去看一下。2、观看视频(课件出示)3、课件出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信息有:(1)光明小学有1210人,实验小学有958人(2)一楼餐厅597座,二楼餐厅508座(3)故事书895册,科技书806册4、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哪些问题?生:一楼餐厅大约能坐多少人?生:哪个学校的人多?生哪种数多一些?5、我们先来看一下第一个问题(二)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一:一楼餐厅大约能坐多少人呢?二楼呢?(1)齐读问题,找到数据(2)同桌讨论597大约是多少,508大约是多少(3)交流生:597由5个百,9个十和7个一组成,比600差3个,597接近600生:508由5个百和8个一组成,比500多8个,508接近500(4)课件出示数轴看来同学们理解的非常好,大约是多少,也就是最接近哪个数这时候我们就说600是597的近似数,597≈600,同样500是508的近似数,508≈500(5)600是597的近似数,还能是谁的近似数?2、哪所学校的人数多?已经有了除法竖式的知识储备,所以这时放手先让学生自己写,(1)下面我们看一下第二个问题(齐读)(2)这个问题也就是授课人设计\n生:比较1210和958的大小(3)画一画,拨一拨小组内研究一下这两数的大小(4)汇报交流生;1210接近1200,958接近1000,1210>958,958<1210生:1210由一个千,2个百1一个十组成,958由9个百,5个十和8个一。1210>958,958<1210生:1210有千位,958没有千位,1210>958,958<1210。生:四位数大于三位数3、故事书和科技书,哪类册数多?(1)895接近900,806接近800,895>806,806<895(2)都有8个百,895有9个十,806十位上没有895>806,806<895(3)总结,数位不同,先看最高位,相同再看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游览长城——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四课时教学目标能选择适当的方法,熟练地进行整百、整千数加减法的口算,能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以及热爱数学的情感。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究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口算。难点整百、整千数的进(退)位加减法教具课件,题卡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1)复习数的组成(课件出示)35150090004201(2)我会口算(课件出示)50+50=70-20=57-50=62+202、导入(1)北京长城你都了解哪些知识(学生之间汇报交流)(2)这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一下长城(课件出示图片)(3)长城上有很多数学问题需要我们解决,有信心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4)找信息生:小力登了110个台阶,小宇登了90个台阶生:从入口到北三楼长约500米,从北三楼到北四楼长约300米,从入口到好汉城坡长约1400米。(5)提问题生:从入口到北四楼有多长?生:从入口到北三楼比从北三楼到北四楼长多少米?生:从入口到北四楼一共长约多少米?生: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个台阶?生:小宇比小力少登多少个台阶?(6)同学们的问题真不少,我们一个一个的解决(二)探究新知:1、问题一:从入口到北四楼有多长?(1)读问题,找数据,列算式生:500+300(2)这一个算式应该叫什么名字?生:整百数加整百数(及时表扬孩子)(3)这个算式我们口算就可以,在小组内说一下你的口算方法。授课人设计\n(4)汇报交流生: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500+300=800(米)生;我是想5+3=8,所以类推过来500+300=800(米)生:我是想位数相同,个位上0+0=0,十位上0+0=0,百位上5+3=8,所以500+300=800(米)(5)评论这几种方法2、探究几百几十加减几十,或几千几百加减几百的方法问题一:小力比小宇多登多少个台阶?(1)读问题,找数据,列式生:110-90=(2)它的名字生:几百几十减几十(3)小组内交流算法(4)汇报生:11个十减9个十等于2个十,所以110-90=20(米)生:因为11-9=2,所以110-90=20(米)生:我会背竖式:0-0=0,十位上1不够,向百位借,11-9=2,所以110-90=20(米)(5)计算方法进行归纳整理问题二:你会口算1400+600吗(1)小组内交流算法(2)汇报生:14个百加6个百等于20个百,也就是1400+600=2000生:因为14+6=20,所以1400+600=2000生:背竖式:个位0+0=0,十位上0+0=0,百位上4+6=10,写0向千位进一,千位上1+1=2所以1400+600=2000(3)归纳整理:你喜欢那种方法,就用那种方法计算,但是一定要算对吆!(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5美好回忆——估计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五课时教学目标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用万以内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和交流信息,培养估计意识,在活动中培养数感。初步体验估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应用估计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亲身经历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发现估计的策略与方法的过程,做到估计有根据。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难点探究发现估计的策略和方法,培养估计意识,逐步发展数感。教具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同学们参观完北京城后回到学校开展班报大赛活动一起来看2、仔细观察情境图,有哪些板块?3、看到这个班报,你想知道什么?生: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生:这张班报大约有多少个字?生……4、大约和哪个知识点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估计的方法。(二)探究新知:研究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探究估计的策略与方法(1)第一次估计,你猜这篇日记大约有多少个字?生:我估计有100多个生:我估计有200个生:我估计有500多个(2)估计不是乱估,我们要运用了一定的方法和窍门,小组内再一次交流方法,进行重新估计?(3)汇报生:我先数出10个,圈起来,然后大约有10个10,我就估计可能有100字生:先数了数一行大约10个,有10行,所以我估计共有100个字。生:我是先数了20个,这篇日记大约有5个20,所以我也估计有100个字。(4)反例:每行有10个字,有这样的10行,然后再扣除开头的两个,结尾的三个,所以我估计共有97个,这样对吗生:不对,估计是大约有多少,这样计算进成了准确数了生:估计不是计算准确数(5)总结:先估计一部分,然后再估计整体的数量,估计要有依据,讲究方法,不是精确计算。授课人设计\n(三)巩固新知:绿点问题:这张班报大约有多少个字?(1)课件出示,收集信息,弄懂题意(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法(3)汇报交流生:我估计日记大约是100字,整张班报就是4个100,大约400字。生:上边大约有200字,下边大约200字,整张班报大约400字。(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第三单元甜甜的梦---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通过学习,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这对于今后学习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单元呈现的素材非常新颖、有趣、做梦这一生活中常见的事件被赋予了童话色彩小朋友梦中的人物孙悟空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个神话形象,用这样的素材引入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材安排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测量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实地测量身边的物体,体会1毫米、1分米、1千米有多长。在“自主练习”和“实践活动”中,也安排了许多实际测量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大量的估测和实测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单元安排了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在梦中看到齐天大圣孙悟空金箍棒逐渐变小的情境。借助“1毫米有多长呢”、“1分米有多长呢”等问题,展开对长度单位“分米”、“毫米等有关知识的学习。第二个信息窗呈现的是小朋友梦中与孙悟空比本领的画面,借助问题“1千米有多长”引入对长度单位“千米”的学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2、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过程与方法:1、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2、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2、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毫米、分米、千米。2、建立毫米、分米、千米长度的概念。3、会正确进行单位间的互换和转化。教学难点1、熟练进行长度单位间的互相转化,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2、进行长度单位的估测。课时安排共3课时机动课时1课时\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金箍棒的变化——毫米、分米的认识授课人班级wWw.xKb1.coM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会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难点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能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表示物体的长度。教具课件,米尺、1分的硬币、名片、1角纸币、粉笔盒、作业本若干个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1)我们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米)(2)关于它们我们都知道了什么?生:字母表示:米m,厘米cm生:关系:1米=100厘米生:手势表示米和厘米(3)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今天我们就是研究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的知识。)(二)探究新知:(一)学习毫米1、请你拿尺子量一量手中橡皮的长度或厚度(学生活动)汇报:谁来说一说你的测量结果总结:听了几个同学的汇报老师发现一个问题,你们要么用了大约这个词语,要么说几厘米多一点,要么说不到几厘米,想不想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长度单位毫米(mm)2、学习毫米(小组活动)仔细观察直尺,从哪儿到哪儿是1毫米多让学生到黑板上指一指,说一说,找到不同地方的1毫米总结:直尺上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http://www.xkb1.com画一画:把你找到的1毫米画在练习本上?谁先来黑板上演示一下?他的方法你学会了吗?自己试一下吧授课人设计\n找一找:找一找你身边的哪些物体他们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举例:(1)把1个1分硬币捏在食指和拇指中间,这枚硬币的厚度大约就是1毫米。(2)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3)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3、毫米和厘米的关系毫米和厘米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仔细观察直尺他能告诉你,我们一起找一找吧生:我数了数刻度3到刻度4之间发现1厘米=10毫米生:我数了数刻度5到刻度6之间发现1厘米=10毫米总结:1厘米=10毫米(二)学习分米1、请拿出你准备的长10厘米的纸条,同桌两个互相检查一下你同桌的准确吗?把有疑问的给老师。2、向老师学习把10厘米的纸条记在手上。(手势)3、同学们,我们这个手势是10厘米,也是1分米。你记住了吗?学生之间重复说10厘米是1分米。板书分米(dm)4、在直尺上寻找1分米,你的直尺上的1分米是从刻度几到刻度几的长度?(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金箍棒的变化——简单的单位换算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巩固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建立几毫米、几分米的长度观念。、根据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去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互相转换。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有用之处。重点建立几毫米、几分米的长度观念难点毫米、厘米、分米、米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具课件,米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引入:同学们,大家喜欢看动画片吗?我这里有一部动画片,想看吗?(播放动画《西游记》,引出孙悟空及兵器金箍棒,教师适时导入新课。)2、俗话说:日有所思,梦游所想。甜甜同学非常喜欢齐天大圣孙悟空,有一天晚上,孙悟空就来到了他的梦里,甜甜还和他学了不少数学知识呢?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去探索研究隐藏在这金箍棒里的数学问题。3、你知道1毫米,1分米有多长了吗?把你知道的告诉甜甜吧(回忆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4、画一画,画出5厘米的线段和10厘米的线段。(两个同学演示画出线段,集体订正)。5、在直尺上找到你喜欢的5厘米和10厘米仔细观察,他们是多少毫米?(二)探究新知:(一)学习厘米和毫米的互换1、交流你的发现生1:5厘米=50毫米生2:10厘米=100毫米2、说一说你的根据生:1厘米=10毫米,所以5厘米是50毫米,10厘米是100毫米3、仔细观察直尺,你还能发现几厘米等于几毫米学生之间互相交换自己的发现,巩固厘米和毫米的关系4、反过来,80毫米是几厘米,70毫米是几厘米呢孩子?授课人设计\n(二)厘米和分米之间的互换1、刚才我们发现厘米和毫米之间的秘密了,有没有信心研究一下厘米和分米之间的秘密呢?2、出示绿点问题:金箍棒长70厘米,用分米作单位是多少分米?生:10厘米是1分米,70厘米是7分米。生:1分米是10厘米,70厘米是7分米。3、那么,4分米是多少厘米呢?生:1分米10厘米,4分米是40厘米。总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这是我们学习今天内容的法宝,一定要牢记吆!(三)米和分米的关系1、提问:1米等于多少分米多让几个学生回答2、5米是多少分米?3、8米是多少分米?(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下册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比本领——千米的认识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逐步养成做事耐心细致的好习惯。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教具课件,米尺,卷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我们知道孙悟空的金箍棒既能变短,也能变长,这不孙悟空又跑到甜甜的梦中去了,我们一起看一下2、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金箍棒变成了1千米,生2:热气球的高度也是1000米生3:小朋友的高度是2千米2、关于千米你都知道了什么?生:千米是长度单位,是的,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我们一起举例感受一下1千米的长度(二)探究新知: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板书:1000米)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3.(屏幕显示)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小结:1千米=1000米授课人设计\n4、读法指导: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5.图中的小朋友高度是2千米,你知道是多少吗?生:2千米就是2个1千米,2千米=2000米。那么5千米是多少米?6000米是多少千米?生:5千米就是5个1千米,5千米=5000米生:1000米是1千米,所以6000米里面有6个1千米,6000米=6千米。(三)巩固新知:(四)达标反馈(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的加减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口算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巩固与提高。不连续进位、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笔算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减法的笔算以及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作准备。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万以内数的认识,是认数范围的一次扩展。它不仅是学习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万以上数的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本单元安排了4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第二个信息窗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以及估算方法。第三个信息窗学习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不退位)笔算方法。第四个信息窗学习三位数加减法验算方法。本单元的特点是以学生喜欢的小动物“勤劳的小蜜蜂”为素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把解决问题与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口算得数是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2、能计算得数是千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不连续进位、退位),并会验算。过程与方法: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2、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估算。3、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教学难点1、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一次进位笔算。2、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一次退位笔算。课时安排共5课时\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陈新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经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寻找算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重点熟练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难点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法的多样性。教具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口算:50+70300+600800-400200+700600+40080+90课件出示,开火车进行口算,重点让学生说出怎么计算的。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春天到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忙了起来,看!他们的国王分配完工作之后小蜜蜂们赶紧投入到工作当中。(2)找出数学信息(出示情境图)通过情境图,你能找出那些数学信息?(侍从有32只、卫兵有45只、保育员有54只、清洁工有23只。)(3)提出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保育员和卫兵一共多少只?保育员和侍从一共多少只?卫兵和清洁工一共有几只?(二)探究新知:1、解决问题一: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列式:32+45=(只)(板书)(2)今天我们计算时尝试一下,不列竖式,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有信心吗?(有)(3)学生小组合作,并试着解决。(4)汇报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可能说出:生:30+40=702+5=770+7=77生:45+30=7575+2=77生:45+40=8585-8=77生:40+32=7272+5=77……(5)优化算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授课人设计\n(6)及时巩固解决问题侍从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人?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多少人?……(7)总结:口算时一定要认真,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最后加一起,不要有遗漏。2、解决问题“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引入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1)要求这一问题就是求什么?(2)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45-32=(3)小组合作交流:45-32的口算方法。(4)优化算法:哪种方法好?为什么?(5)总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口算时,要仔细,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最后加一起,不要有遗漏。(三)巩固新知:1、解决剩余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2、口算23+15=40+32=27+31=19+40=36-22=64-20=30+57=75-13=(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怎么算的。(四)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我学会了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生:我口算时一定要认真仔细.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五)布置作业1、我会算23+15=47+32=27+31=15+43=76-23=98-74=84-52=99-27=2、想一想再填空32+()=7483-()=62()+21=76()-22=353、按得数的大小给算式排队。76-3590-2163-3933+18()>()>()>()4、列式计算(1)、一个加数是36,另一个加数是24,和是多少?(2)、被减数是91,减数是38,差是多少?教学反思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陈新课题:三位数加减法(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2、能利用所学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重点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会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难点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概括出计算方法。教具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激趣引入同学们蜂王分配完工作之后,工蜂们准备开始工作了。看!它们正准备出发呢。(出示情境图)2.找出数学信息同学们,从图中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210只小蜜蜂向苹果园飞;86只小蜜蜂向桃园飞;320只小蜜蜂向杏园飞;103只小蜜蜂向梨园飞。3.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蜜蜂?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二队比三队多多少只蜜蜂?一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三队比一队少多少只蜜蜂?……(二)探究新知:1、解决第一个问题: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1)列式:320+210=(2)为什么这样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3)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一下怎样算并汇报交流:生:320是32个十,210是21个十,32个十加21个十等于53个十即530所以:320+210=530生:3个百加2个百=5个百,2个十加1个十=3个十,5个百和3个十组成530,所以:320+210=530生:竖式计算:320+210530用竖式计算时,我们应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2、解决绿点问题: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蜜蜂?(1)学生独立列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2)汇报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怎么算的。3、解决红点2: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1)列式,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式?210+86=(2)小组合作交流算法,汇报:授课人设计\n生:借助计数器拨一拨:让学生边说边用计数器拨一拨。生:口算:10+86=96200+96=296生:竖式:210+86296(4)优化算法:让学生对算法进行比较,分析哪种算法更好。(三)巩固新知:1、解决剩余问题。2、用竖式计算65+30=240+109=130+168=456-222=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订正。设计意图: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选择题目进行再一次巩固,提高计算技能。(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生:我学会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生:我知道笔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生:笔算时要认真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六)布置作业1、我会竖式计算2、(1)梨树和石榴树一共有多少棵?(2)石榴树比苹果树少多少棵?3、填空(1)310里面有()个十;250里面有()个十;310和250合起来一共()个十。(2)3个百4个十5个一是()。4、找规律650、700、()、800、()、()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陈新课题:万以内数加减法的估算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2、知道估算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4、增强学生的类推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重点会进行万以内数加减法的估算,会读估算算式,认识“≈”难点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教具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近似数(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人,(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2、谈话引入:(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2)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3、提出问题:上节课小朋友还有这样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呢,我们一起看一下(课件出示)三队和四队一共约有多少只蜜蜂?(1)齐读问题(2)这个问题要注意什么?生:和近似数有关,要注意估算(板书课题,加减法的估算)(3)你能提出类似的问题吗生:二队和三队一共约有多少只蜜蜂?生:二队和四队一共约有多少只蜜蜂?生:一队比三队大约多多少只蜜蜂?……设计意图:再一次回到整装待发的情境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引入估算算式的学习,估算策略多样性的研究。(二)探究新知:1.问题一:三队和四队一共约有多少只蜜蜂?(1)列式:86+103≈(2)小组内探究估算方法。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汇报:①86≈100103≈100100+100=200所以86+103≈200②86+103=189189≈200所以89+103≈200③86≈90103≈10090+100=190所以86+103≈190(4)估算方法优化生:第一种方法是都看成整百数,估算出来是200.生:第二站方法是先计算,根据结果进行估算是200.授课人设计\n生:第三种方法86看成了整十数,估算出来是190,生:我喜欢看成整百数的,计算出来简单。生:……(5)向学生介绍估算的写法与读法:86+103≈200“≈”约等号读作86+103约等于200总结估算的作用:当我们不需要准确数时,可以使用估算确定大致的范围。(三)巩固新知:1.计算出下列算式的近似数:296+103≈512-387≈786-412≈689+212≈2.竖式计算324+432=783-512=444+225=867-321=个别学生上台做题,进行集体订正。(四)达标反馈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870—()=670680+()=780430—()=130260+()=7602、估算。998—302≈503—121≈288+513≈113+642≈(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一、填一填。(1)115+109≈(),‘≈’读作()(4)红星小学有学生996人,男生大约有600人,女生大约有()人。二、想一想,估一估。202+197≈()想:()+()=()187+234≈()想:()+()=()793—597≈()想:()+()=()三、估算789+589≈319—106≈106+589≈398—288≈217+308≈309—107≈四、生活中的数学。食堂有142袋大米,吃了42袋,又运来118袋,现在有多少袋大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陈新课题: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笔算。2、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同学积极合作的意识。3、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以及分析、对比和概括的能力。重点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一次进位、退位)。难点十位上相加满十,十位上不够减时的正确处理方法教具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导入新知小蜜蜂飞到果园和花园,就开始采蜜了,它们个个都很能干,你想不想参观一下它们采蜜的场景。(想)2、(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画面,充分表达从画面上看到的信息。3、提出问题小蜜蜂想知道什么?果园到花园有多远?(板书)第一队和第二队一共有多少只?比多、比少问题:第一队比第二队多多少只?(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从家到果园比从家到花园远多少米?(从家到花园比从家到果园近多少米?)(二)探究新知:1、谈话,我们先来帮小蜜蜂解决问题:从果园到花园有多远?(1)应该从图画中寻找哪些有关的信息?你能把你找到的两个信息与小蜜蜂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同位互相说)如图(花园)————(房子)————————(果园)(2)根据图意,你会列式吗?学生列式:592+384(3)探究算法:生可能估算:592接近600,384接近380,600+380=980,592+374≈980生可能用竖式计算:(让生边说边板演)592+384976从个位加起2个一加4个一得6,十位上9个十加8个十是17个十,10个十是1个百,向百位进1,百位上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再加进位的1个百得9百,结果是976。(4)算法优化:引导学生比较各种计算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小组讨论,达成共识,笔算既方便又准确。。授课人设计\n(5)全班小结:小组讨论做这样的笔算应注意什么?全班交流小结:先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从个位加起,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6)独立解决、交流解决及计算方法。518+227=745(只)。518+227745你有没有问题要问××同学?问:为什么要在十位上进一而不是在百位上进一?答:个位8个一加7个一是15个一,10个一是1个十,所以向十位进1。2、解决问题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蜜蜂?(1)谈话:我们学会了一次进位的加法,有没有信心,学习一次退位的减法(有)1、(2)课件出示问题:列出算式。生:518-227(3)探究算法: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生:可能估算:518≈500,227≈200,500-200=300,518-227≈300(只)生可能用计数器拨一拨(边拨边说)先拨518,再减227,个位8个一减7个一得1,十位1个十减2个十不够,到百位借1个百,10个十加1个十是11个十,11个十减2个十,得9个十,百位借走1个百还剩4个百,4个百减2个百还剩2个百,结果是291。生可能用竖式计算(边板书边讲)518-227291个位8减7得1,十位上1减2不够,到百位借1,得11个十,11减2,得9,百位借走1个百,剩4,4减2得2,结果是291。(4)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借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三)巩固新知:1、直接写得数430+560=742-210=390+203=2、用竖式计算526+358=623+194=359-178=(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我学会了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和退位三位数减三位数。生:我竖式计算时一定要对准数位。生:我知道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1(五)布置作业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陈新课题:加减法法验算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理解验算的意义,初步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验算。经历加减法验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并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验算方法的多样性。用所学到的验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重点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难点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加减法的互逆关系,探究发现加减法的教具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导入:小蜜蜂的故事还在继续,小蜜蜂的工作也在继续,我们一起看今天的小蜜蜂又在做些什么?2、初步观察,弄清图意。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3、深入观察、搜集信息;归纳整理、解决问题。从这张蜂蜜生产和使用情况记录表中都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这张记录表,知道表中分了两个内容:1、生产情况记录,2、使用情况记录。4、国王有令,让工蜂检查蜂蜜生产情况记录和蜂蜜使用情况记录,工蜂想知道怎样检查,我们和它一起想一想吧!(二)探究新知:1、请学生思考:生产情况记录和使用情况记录这两种表格的含义,引出数量关系:(1)生产情况记录:一队的蜂蜜+二队的蜂蜜=合计573+318=891(克)(2)使用情况记录:总量-用去的蜂蜜=剩下的蜂蜜891-264=627(克)2、同学们真聪明,把小蜜蜂的表格看明白了,那表格对不对呢,怎样检查?3、我们先算一遍,我们再算一下,看一下对不对,其实这样的想法在我们数学上就是验算,(板书课题:加减法的验算)4、下面我们先研究加法的验算,自己在本子上试试看!学生试着独立完成,教师可巡视了解一下学生的想法。请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验算方法。(1)学生可能验算的方法有:生:用交换两个加数位置的方法,如:318+573891生:和减其中一个加数的方法,如:891-318573授课人设计\n生:有的会再算一遍,如:573+318891(2)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那让我们一起评判一下,哪个方法不好?加法常用的验算方法:①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不是与原来的得数相同。②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结果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5、研究减法验算(1)有了刚才的经验你能检查一下使用情况记录吗?自己检查完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生:用差加减数的方法,如:627+264891生:用被减数减差的方法,如:891-627264生:也有的会再算一遍,如:891-264627(2)归纳减法验算的方法:①差加减数等于被减数②被减数减差等于减数(3)巩固练习(三)巩固新知:1、429-154=678-169=提问:为什么会出这么多错误呢?提问:如何就能避免错误的产生?学生可能回答:要仔细认真,验算。2、先竖式计算,再验算808-436=483+125=(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五)布置作业课后自主练习教学反思\n第五单元谁的眼睛亮---观察物体■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具有观察物体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本套教材第一次进行观察物体的教学。教材中让学生观察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的、结构简单的物体,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1、素材的选取富有童趣。喜欢玩具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选取的素材取自山东民间手工艺品布老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强调了数学学习的现实性。教材的选取都离不开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积累的感性经验,观察能力是在观察物体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需要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这样的实践活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过程与方法: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教学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后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教学建议1、充分挖掘素材中的人文资源。布老虎是一种古代就已广为流传的儿童玩具,是俗雅共赏的民间手工艺品,他的主要产地在山东。教师可以借此向学生进行关于布老虎的民俗教育,渗透热爱家乡的教育。2、为学生学习创设现实情境。根据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现实的学习情境。情境图只是为我们教学提供一个素材,现实教学中应把布老虎或者其他的素材带到课堂中来,以小组形式展开观察活动。3、采用实践性、操作性的评价方式。评价时,可以在多种多样的实践观察活动中,多角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课时安排共2课时机动课时2课时\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时间备课人袁振法董志刚陈新课题:观察物体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索的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在实际观察活动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物体的形状。教具课件,布老虎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照片导入(1)同学们照过相吗?先看老师拍的照片(课件出示照片)(2)照片怎么都不一样呢?生:因为拍摄的位置不一样生:看的角度不一样。2、总结:对,因为是从不同的角度拍到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本位观察(1)想不想当摄影师?(想)下面我们就来当摄影师,听好要求①四个人一组,布老虎放中间②。头不偏,手不动,认真观察③听老师口令:相机打开(手势模拟),拍照(2)交流:你在布老虎的哪一边?你能看到布老虎的什么?生:我在布老虎的前面,我能看到布老虎的五官,生:我在布老虎的后面,我能看到布老虎的后背生:我在布老虎的左面,我能看到布老虎的一侧胳膊、脸。生:我在布老虎的左面,我能看到布老虎的一侧胳膊、脸。(随着学生的描述,课件出示演示,教师板书:前面(正面),侧面(左面和右面),后面)(3)总结:我们的照片一样吗?为什么?生:因为位置不同,所以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样子不一样,照片也就不一样。设计意图:通过第一次观察尝试,想让学生学会仔细地观察、流利地表达,并向学生介绍正面、侧面和后面的知识。2、换位观察(1)下面我们转动一周都来为布老虎留下不一样的照片要求:举例说明四个人一组怎样转动。口令:预备,打开相机,拍照(2)交流,转动一圈,你的发现是什么?生:我在正面全部五官都能看到,反面就没有。生:我在反面看不到正面的器官生:……(3)总结: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不同。授课人设计\n设计意图:换位观察,按照一定的要求变换座位,再次对布老虎进行观察。这次观察不仅要求学生说出看到布老虎的哪个面,同时要思考现在看到的布老虎的样子和刚才看到的是一样及原因。因为有了转换位置的活动,学生很容易就能看得出是因为改变了方向的缘故。3、小组观察(1)师知道你们今天还带了了其他玩具,下面我们进行小组观察自己的其他玩具,注意换位置,并说一说你的发现(2)小组活动,教师进行巡视指导,提问个别学生的观察。(3)交流生:我在小狗的前面观察看到了小狗的五官。生:我在小猫的后面,只看到小猫的尾巴。生:……设计意图:二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对于具有游戏因素但又不是吧学习变成游戏的学习形式学生很感兴趣。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体验着自主、挑战、胜利带来的愉悦,进一步明确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三)布置作业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练一练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陈新课题:观察物体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经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形状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重点让学生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能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难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后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教具教学过程(一)导入:猜物品游戏(1)老师也观察了一些物体,拍了照片,帮老师辨认一下(选择难辨认的物体的一面)生:我猜是生:我猜是生:……(2)课件出示答案,请学生思考,为什么难以辨认?生:老师只让我们看到了一面(3)总结:观察物体,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位置,全面地去观察,这样才能比较正确地了解这个物体的特点。设计意图:设置悬念,让学生猜一猜,紧紧抓住了学生好奇的特点,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从而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看问题要全面。在学生知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基础上,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要全面地了解一个物体各个方面的特征,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二)巩固1、请写出右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2、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练一练授课人设计\n答案:1、小鸟,小猫。2、第一张照片是女孩看到的,第二张照片是男孩看到的,第三张照片是小鸟看到的。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题目,引导学生明确我们观察物体不仅可以从它的前面、侧面、后面来观察,也可以从它的上面进行观察,有时还可以从它的下面进行观察等等,观察的角度是多方面的。(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我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照的照片不一样。生:我观察物体要多角度。生:不同的位置拍到的物体的美是不一样的。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四)课堂练习1、课下继续观察身边的物体,观察身边的风景,从不同的角度。2、谁看到的?连一连。教学反思\n第六单元单元计划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知识基础:一是万以内数的认识;二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2、教材的地位:本单元知识是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的延续及发展;是小学阶段整数加减法的终结和完善,是整数加减计算教学的最高阶段,是今后学习乘数是两三位数乘法和大数目加减计算的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 会计算连续退位的整百数减三位数;增强估算意识,强调算法多样化;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三、教学重点、难点: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的笔算方法。四、课时安排:4课时\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连续进退位的加减法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的加减法。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体验解决问题的快乐。重点掌握三位数连续两次进位的加法、和连续两次退位的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两次进位和两次退位的算理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课:同学们,你们认识七星瓢虫吗?你都了解它哪些方面?你想不想去看看它们是怎样捉害虫的?[出示信息图]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一共有多少棵白菜?一共有多少只七星瓢虫?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活动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我们先来解决刚才大家提出的“一共有多少棵白菜?”这个问题。你自己试着解决一下,好吗?2、把自己解决方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谁的方法巧妙。1)估算:2)口算:3)笔算:说出算理及算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说明理由。3、我们计算了“一共有多少棵白菜”的问题。现在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地里一共有多少只瓢虫”这个问题吗?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列竖式解答。授课人设计\n4、大家已经自己解决了两个加法问题,想一想,你觉得我们在计算加法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5、下面我们再来解决“还有多少棵茄子没有检查?”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1)估算:435≈440276≈280435-276≈160(棵)2)用学具摆一摆3)笔算:435-276=159(棵)435-276159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把你喜欢的方法介绍给小组同学。(2)解决“已经检查的茄子比白菜多多少棵?”这个问题。活动三:拓展延伸,巩固练习一.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做法,教师及时予以指导和点拨。二.看图填算式,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3、自主练习第3题。新|课|标|第|一|网活动四:你认为这节课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教学反思\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会计算连续退位的整百数减三位数。增强估算意识,强调算法多样化。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重点发现并概括出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其算理。难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具计数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夜幕降临,月亮出来了,山林里静悄悄的。老鼠们来到田园要偷点儿粮食,正在这时,被躲在枝干上的猫头鹰一家看到了,(出示情境图)瞧,它们可是捕捉老鼠的大英雄。师:这是前几周猫头鹰爸爸妈妈捕鼠的情况:请你算出爸爸每周比妈妈多捉几只老鼠?二、创设情境、探求新知。1、猫头鹰有高超的捕鼠本领,当它看到野鼠就会没有一点儿声响的飞到它们头顶。用利爪逮住,然后吞掉。(出示情境图)这是猫头鹰一家,每月捉鼠情况的统计,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2、你能提出哪些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学生提出减法问题,3、先解决猫头鹰妈妈比孩子多捉多少只?一.你会列算式吗?205-116二.你想怎样算?学生可能会回答: 估算;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然后进行验算;……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回指导。)4、全班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总结并板书。5、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300-116请同学们用列竖式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计算,进行巩固,教师指导。)全班交流:谁想介绍一下你的计算过程?(学生到展台前说出计算过程。)授课人设计\n谁的结果和他不一样?(学生说出粗心出错的地方。)6、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像这样,个位上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你怎样来解决?学生可能回答:就要从百位上退1在十位上作10,现在可以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作10(学生通过回答,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教师及时评价:你说的这一点很重要,希望大家在计算的时候都应注意到这一点。)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1题。找4名学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2、自主练习第5题。3:火眼金睛辩对错。要求学生先独立改正,再说一说错误的原因。课堂教学时,可根据学生这几天学习的实际情况,一些出错比较多的题让学生改一改。如:以后在计算连续进、退位加减法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4、自主练习7:对于动物的知识学生比较感兴趣,练习时先让学生说说袋鼠、企鹅和鸵鸟的奔跑速度,然后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如:鸵鸟每分钟比袋鼠多跑多少千米?980-725=155(米)鸵鸟每分钟比企鹅多跑多少千米?980-473=503(米)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每分钟跑多少米?(猎豹每分钟大约是1680米)。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用万以内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握解题思路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握解题思路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在田园里认识了菜园卫士和灭鼠能手这两位田园小卫士。今天我们再到田园里,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大树说:哎吆,最近呀,我生病了,真难受哇。怎么办呢?)多可怜的大树呀,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还可以请谁来帮忙?对,请树林医生来帮忙。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仔细观察,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同学们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指板书)二、探究新知。1、请大家拿出白纸条,我们用白纸条表示黄鹂捉虫的只数。多少只?(板书:146只)2、如果用红纸条表示喜鹊捉虫的只数,你来试一试,选一选?(摆出4根不同长度的纸条)谁说你选的哪一条?(上来选择后拿起来)为什么选这一条?(因为啄木鸟捉的虫子比黄鹂多。)(拿另外一条长的)这条也比白纸条长,为什么你不选它?(他说多38只,是多一些。这条是多得多了。)他说的有道理吗?你真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3、喜鹊捉的虫子比黄鹂多38只。这38只应该写在哪里?谁能上来指一指?4、(指纸条)另一部分表示什么?问题是什么?应该写在哪里?5、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看出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能算出喜鹊捉虫的只数吗?6、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指名板书:146+38=184(只))为什么用加法?(求喜鹊捉虫的只数,就是把146与38合起来。)7、146、38、184各表示什么?(上来指着板书说)8、总结:你认为像这样的求多的数怎样求?共同总结出:多的=少的+相差的1、求啄木鸟捉虫的只数授课人设计\n1、你能用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求出啄木鸟捉虫的只数。(指名:一人摆,一人列式)2、汇报。你是怎么想的?(求啄木鸟的只数也就是从146只里面去掉12只)算式里各数表示什么意思?3、师生共同总结:少的=多的-相差的三、拍手游戏过渡:我们来做个拍手游戏轻松一下吧!(师拍2下) 我拍了几下?指名:你能拍的比我多3下吗? 生拍你怎么拍的?谁听出来了?它先拍了几下?又拍了几下?再来试一试?(师拍4下)你们拍的比我多5下。(全班齐拍)老师刚才和小朋友玩了一个拍手游戏,你们自已想玩吗?那么同位来合作吧。老师喊停你们就停下来,好吗?玩吧!五、巩固练习:自主练习64页。教学反思\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回顾整理 授课人班级课型:复习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熟练掌握的计算方法并能又对又快地进行计算;引导学生回顾整理综合运用多位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熟悉这类题目的结构;过程与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学会合作,大胆交流。重点掌握算理,理清解题思路。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梳理数量之间的关系,把握解题思路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回忆呈现,查漏补缺 大屏幕出示:计算下面各题,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算。(1)32+47(2)546+217(3)497+139580-200 912-804 603-205学生可能出现:用口算、估算、笔算或用拨计数器等方法算。 谈话:通过刚才计算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二、比较深化 加深理解谈话:刚才同学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了计算,也发现了这么多知识。下面大家用笔算计算下列各题并演算:837—205 329+182 306—97(指3名同学板演)先让板演的三名同学向全班同学说说是怎样算的相同点:都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不同点:计算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算减法时,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三、实际应用,拓展延伸1、以组为单位互相出题进行练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时间大约8分钟)四、解决问题。授课人设计\n1.出示教材66页第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图:2.搜集信息提出问题3.全班交流1、独立思考,组内交流⑴学生读题,比较两题,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⑵分析这两道题,小组内交流思考方法。●用画线段图的方式来分析第一题。(展示线段图)所以要求小新的就是把16和25合起来●用在脑子中画图的方式分析第一题。学生口述算式。2、分析比较,揭示解题思路用画线段图方法;根据题意直接写出算式。解答这类实际问题时应该注意:(1)知道谁和谁比。(2)知道谁多谁少。(3)知道要求谁。(4)根据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计算方法。五、拓展应用1、师生共同游戏,提出要求:老师在黑板上用磁卡片组成数403,学生在桌子上组成另一个数,你告诉大家,你的数比老师的数大几还是小几,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组成一个什么数。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疑问吗?请提出来。2、作业:完成69页的我学会了吗。教学反思\n第七单元单元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将为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和图形的拼组。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二、教学目标: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2、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及拼组的过程,发展空间想像力和创新意识。3、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难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四、课时分配:2课时\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使学生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2、让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3、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等环保意识。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了解他们的特征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得出,以及验证和比较 教具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种鸟巢模型,钉子板、彩色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谈话:同学们,春天来了,大森林里,各种小鸟在林间飞来飞去,高兴地唱着歌儿。瞧,她们在欢快地忙着做鸟巢呢!(课件出示情境图)谈话:你知道每个鸟巢是什么形状的吗?我们把这个长方体的面画下来,(板书)你知道它叫什么图形吗?关于长方形你都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一)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1、认识长方形的特征。(1)观察猜测。谈话:仔细观察长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2)操作验证。①学生独立操作。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长方形边的特征③小结特征,认识长、宽。长方形的长边叫“长”,短边叫“宽”。(3)找生活中的长方形。2、认识正方形的特征(1)观察猜测。谈话:仔细观察正方形的边和角,你有什么新的发现?。(2)操作验证。谈话:能想法验证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吗?①学生独立操作。②班内交流,展示方法,认识正方形边的特征③小结特征,认识边长。(3)找生活中的正方形。3、比较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二)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和绿点问题,认识多边形。一.认识五边形。谈话:你知道蓝色的鸟巢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操作交流,认识五边形)授课人设计\n2、认识六边形。三、自主练习,应用拓展1、自主练习第1题。你能用钉子板围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2、自主练习第3题。一、基本练习1.判断题。(引导学生在辨析中,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1)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3)所有的四边形都是长方形。(4)五边形有五个角、五条边。2、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3、自主练习第4题。学生观察对比交流。四、今天你收获了什么?教学反思\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图形的拼组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借助图形的拼组,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认识。2、在实际的情境(欣赏、拼摆、创作粘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3、以爱为主题,启发学生爱护小鸟升至珍爱一切生命,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重点发现并感知图形之间的变化及联系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教具课件、用彩色卡纸剪出若干个简单的几何图形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1、谈谈自己喜欢什么小动物?(肯定孩子的爱心)。2、猜猜老师喜欢什么小动物?活动一:欣赏壁画2、导入新课:老师喜欢的小动物是“小鸟”,你喜欢小鸟吗?为什么?因为“鸟是人类的朋友”。3、创设情境: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各种小动物都活跃起来了!小鸟也飞回到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为了倡导大家都来爱护小鸟,小朋友们做了一幅画,咱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件展示信息窗2画面)!4、欣赏:此时此景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现在再请你用奇妙的数学眼睛来观察能发现什么?生交流。4、揭示课题:看来这些美丽的图案都由刚学过的图形拼组成的!(出示课题:图形的拼组)同学们有自己最感兴趣的图案吗?小组内交流。每组一名学生介绍本组最感兴趣的图案。活动二:玩七巧板1、引入:壁画中用图形拼成的事物就在我们生活中,学具盒中有一种玩具也能拼出美丽的图案,它叫——七巧板。你们能用七巧板拼出生活中什么物品的图案?2、交流。3、各自动手拼摆。4、各组推荐一名有创意的同学上前展示。5、展示与评价。活动三:创作大赛授课人设计\n引入: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的孩子!假如把你们的智慧团结起来会更了不起!想不想用你们集体的智慧来创作一幅画?咱们举办现场创作大赛。1、出示比赛有关事宜⑴材料:使用学具盒中各种图形的纸片。⑵作品:美观而且有一定意义。⑶展示时说明设计意图。另外本次大赛设有:创意奖(三角形的)、文明奖(六边形的)、智慧奖(五边形的)、爱心奖(圆形的)。2、小组讨论:准备用哪些图形创作一幅什么有意义的作品?3、汇报交流。4、(播放音乐)各组在优雅的音乐中动手创作。5、展示作品并说明设计意图。6、评价并颁奖:⑴各组的作品已经展示完毕,各个奖项该花落谁家呢?让我们一起来评一评吧?⑵师生交流评价,达成一致意见。⑶颁奖:获奖小组说明该奖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活动四:课堂总结1、学生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教师总结:通过以上活动我们又熟悉了学过的平面图形,同时老师觉得小朋友们都有一颗善良而又智慧的心,希望在生活中能用你们的爱心去关心和爱护一切生命,为它们撑起爱之伞!用你们的慧心去创造美好的生活,让我们是世界更加美丽教学反思\n第八单元单元计划一、教材分析:本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前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思维方法难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及思维方法四、课时安排:2课时\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解决问题(一)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情感目标: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功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能力目标: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难点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活动一:师:同学们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老人节那天你都会做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红一家是怎么做的?(出示课本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活动二:逐一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1、买三件衣服共用了多少元?师:自己试试看,能用哪些方法解决?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有:(1)估算:112元、103元、88元都接近100元,所以大约用了300元。(2)列算式计算:112+103+88=215+88=303元(3)用竖式计算(4)用凑整十整百法计算。……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并说明理由。2、给姥姥买衣服比给姥爷买衣服多花多少元?师:刚才我们解决了“买三件衣服共用多少元?”的问题,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给姥姥买衣服比给姥爷买衣服多花多少元”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完成。师: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算法?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并说出想法。活动三:1、变魔术师:小红和哥哥来到姥姥家后,和姥爷一起玩起了变魔术的游戏,你们想玩吗?(出示图片)授课人设计\n师:你们看,魔术图片上有6道算式,每算对一道,就会得到一张魔术卡片,大家赶快行动吧。2、师:为了奖励同学们,姥爷决定带领大家去养鸡场参观,你们想去吗?看,车站上发生了什么事?你能帮助他们吗?(学生独立解决后,全班集体交流。)3、开连环锁师:到了农场,谁会开农场的连环锁呢?(学生分为两队进行比赛,完成练习题。)4、参观农场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孵小鸡的知识,看一看小鸡们的表演吧。(出示第5题)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决。活动四: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进行反思,自我评价。)活动五:1、自主练习第8题找到有用信息:成人的身体有206块骨头,婴儿比成人多99块.儿童比婴儿少88块骨头。解决:儿童的身体有多少块骨头。要求把所有信息都列出来,然后进行计算。集体交流纠正。206+99-88=217(块)2、自主练习第9题某家电商场销售空调情况1、()月的销售量最多,()月的销售量最少。2、前三个月一共销售多少台?3、7月的销售量比5月、6月的总和多多少台?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七、补充练习1、小裁判。(把错的改正过来)400-(400+50)462-199+201388+122-122=0+50=462-400=388+0=50=62=3882、请用526、738、482组成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试一试,能组成多少道不同的算式。教学反思\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运用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目标: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情感目标:通过情境图引导学生综合应用万以内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难点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并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小红星期天去参观了姥爷的花圃,我们也一起去参观参观。二、新授课出示情景图,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你能找到图中给我们的丰富信息吗?(学生自由回答)让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独立解决问题。同位互相说说各自的想法和算法。全班交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辅导。三、共同解决学生提出一个自己认为有点困难的问题,比如“一共有多少朵花?山菊花和一串红共有多少朵?郁金香和月季一共有多少朵?一串红还剩多少朵?”等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算什么后算什么。X|k|B|1.c|O|m列算式计算,注意计算结果。授课人设计\n看图,说说你看明白了什么(父子两个在量身高)。根据父子两人的对话和前年、去年的身高记录,分别填上今年林文和爸爸的身高。求出林文比去年长高多少厘米。观察父子俩的身高记录单,说一说自己的发现:爸爸的身高是不变的,而林文的身高是不断变化的,了解人的成长规律。四、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教学反思\n第九单元我是体育小明星----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教材分析在本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能够根据象形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简单回答。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了有关分类统计和画“正”字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知识。因此,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切实感受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做准备。本单元教材编写的基本特点:学习材料生活化。素材选取与学扼杀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运动会是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情,询问班级运动会获奖成绩是每个学生在运动会中非常关心的问题,如全班每个运动员的成绩如何,获得的名次如何、获得第几名的人数最多、获得第几名的人数最少、获奖人数最多的项目是什么等等。教材提供的这一素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统计欲望,从而体验了统计的必要性。新|课|标|第|一|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学会分类统计,并会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过程与方法: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方式呈现整理的结果,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体会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初步感受数据分析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按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2、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整理。教学难点1、分析数据,感受数据分析对决策的作用。课时安排共2课时机动课时2课时\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陈新课题:分类统计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价值。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统计,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重点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难点指导学生学会分类整理与统计数据。教具课件,统计表,纸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生:我喜欢跳绳生:我喜欢踢毽子师:运动会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课件出示运动会学生比赛的照片)二年级一班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咱们一起去看看好吗?学生观察一下画面(课件展示情境图),2、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运动项目有男子60cm生:运动项目有女子100cm3、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获奖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生:我想知道哪个项目获奖的人数最多,哪个项目获奖人数最少。4、从这个获奖成绩表中,你们能一下找到这些答案吗?生:不能生:为什么呢?生:信息很多,很乱5、信息很乱,就需要整理一下,想一想,可以怎样来整理?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统计。设计意图:课前,联系学生实际生活,以学校运动会的话题引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巩固,通过观看比赛照片,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二)探究新知:1、交流分类方法:你打算怎样整理?把你的想法在同桌中交流,集体汇报:生:我想按名次来整理生:我想按参加的运动项目进行整理生:我想按男生、女生进行分类整理师总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不同的整理数据方法。像这样先分一分类来整理数据的方法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分类统计(板书课题:分类统计)2、小组合作,统计数据:(1)师:老师把大家刚才交流的分类方法整理了一下,制作了这些统计表。每种分类方法都有它们自己不同的分类标准。仔细看统计表,你明白合计的意思吗?(2)生:合计就是把分类的每一项都合起来,求的是一个总和。授课人设计\n(3)小组内完成自己的统计,教师提醒:统计一定要细心一下吧!3、汇报交流:你的统计数据完成了吗?生:我们是按获奖名次来统计的,第一名有7人,第二名有3人,第三名有5人,合计是15人。生:我们是按获奖的项目进行统计的,赛跑的有6人,立定跳远的有4人,投球的有2人,跳绳的有3人,合计是15人。生:我们是按性别来统计的,男生获奖的有8人,女生获奖的有7人,合计也是15人。4、总结:仔细我们完成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生:它们的合计都一样生:分类的标准不同。师总结:是的,在统计过程中,我们选择的标准不同,但最后合计的数却是相同的。(师板书:分类不同,合计相同。)5、学习统计方法:(1)在你们统计时,我发现有的同学做了这样的标记(展示学生的标记),你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吗?生:很好的进行统计生:能保证统计的正确性(2)你还有什么好的统计方法:生:用不同的符号不好标记生:统计时要小心总结:我们一定要仔细地进行统计。(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我学会了分类统计。生:我知道了要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四)布置作业1、分一分,填一填合计大货车面包车小轿车摩托车()辆()辆()辆()辆()辆合计2个轮子的4个轮子的6个轮子的(28)辆(8)辆(14)辆(6)辆教学反思\n鲁权屯镇集体备课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时间备课人董志刚袁振法陈新课题: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授课人班级课型:新授课时:2教学目标1、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2、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他们养成有序观察,以及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好习惯。重点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难点体会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的方便教具课件,统计表,纸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咱们班体育小明星评选活动开始了。谁能当选呢,你们想不想知道?那我们就来现场来统计一下。设计意图:直接点题,进行体育小明星的评选活动,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亲自经历了统计过程,才会更真实的统计结果。(二)探究新知:1、个人选举,组内收集。2、师:现在各组的选票都已经收集完了,接下来,我们应该把评选的人数记录下来,用什么方法记录最好呢?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生:用画O的方法。生:用画√的方法3、介绍用画正字的方法。(1)我这是写的什么字?生:正字(2)你会写吗?生:板书正字的书写方法在许多的记录方法中,请大家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一个“正”字。(师生共同书写“正”字,写时师强调笔顺。)(3)“正”字方法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每人的得票情况,谁愿意当记录员?(师指4名学生到前面,分别记录票数。)4、用各种方法进行统计,选择不同的方法,所有学生一起完成。(选不同方法的代表上台板演)生:我用√进行统计生:我用正字方法进行统计师:你发现正字方法有什么优点吗?生:我发现正字比较方便5、完成统计表。师:选举谁的人最多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6、汇报结果。师指一组学生,到前面展示汇报统计结果。7、完成统计图。设计意图:用不同的方法一起进行记录,让学生自己发现授课人设计\n“正”字统计的优点,学生亲身经历了才会有更好的思路,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是最准确的,还是最有印象的。(三)巩固新知: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向全班汇报。(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生:我“正”字统计方法生:我会完成统计表,统计图。生:在刚才发言时我受到了你的表扬。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及时评价,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五)布置作业1、下面是本班同学喜欢的电视节目情况记录:动画片:12人电视剧:10人体育:9人新闻:8人把上面的数据记录下来并回答问题。节目动画片体育电视剧新闻人数(1)喜欢()电视节目的人数最多。(2)共调查了()名同学。(3)如果是你看电视,你会选什么节目?教学反思\n第十单元单元计划一、教材分析:本章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情境图——奥运在我心中,意在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不断追求创新与超越,在孩子们心目中从小播下奥运的种子,长大为祖国争光。整个情境图可分为5个区域,呈现的信息和作用是这样的:看台上的座位数——复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运动员跑步、踢毽子——有余数的除法;足球场上同学的对话——图形与拼组;跳高的成绩——毫米、分米和千米;掷铅球——统计。第二部分是对全册内容的回顾与整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长度单位、图形与拼组,统计等知识。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为奥运争光彩的爱国情感。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2、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3、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1、加深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四、课时安排:4课时\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复习和整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授课人班级课型:复习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知识,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归纳整理知识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回顾和反思的习惯,为奥运争光彩的爱国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重点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难点复习和整理的方法,对万以内数知识的运用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2008年奥运会是在我国举行的,关于奥运会你都知道什么?生:我知道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生:我喜欢奥运会中的跳水项目生:……2、有这样一群小学生,也在为参加奥运会做准备呢,我们一起看一下(出示情境图)(学生自由畅谈)3、上面的数学信息多不多,怎么看好呢?生:从左往右依次看生:按照上中下来找生:按地方看台、跑道、足球场……4、小组内交流数学信息,看一下包含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生:有万以内数加减法生:有余数的除法生:长度单位生:……5、总结:是的,这个情境图蕴含了我们学过的所有知识,你们学的怎么样呢,一起来验证一下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看一下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这么多的信息,让我们先来解决看台上蕴含的数学问题吧!1、读信息:生:A区有380座;B区有350座;C区有286座;D区282座。生:全校共有学生1806人生:一年级有376人,二年级比一年级少62人2、提问题: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生:二年级有多少人?生:二年级和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生:A区和B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生:A区比C区多多少个座位?生:A区、B区和C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3、老师也有几个问题,我们一起看一下吧:授课人设计\n(1)1806的组成是多少?(2)A区、B区、C区和D区,哪个区的座位最多?哪个区的最少?(3)C区和D区大约有多少个座位?4、师生共同解决问题(1)口答:组成、数位、比较、估算(2)小组汇报交流的解决问题的算式,教师及时板书,并分好类。(3)观察这些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与分析,找到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三种形式。(4)总结: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引导说出计算万能以内加减法时要注意的问题: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从个位减起,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三)巩固新知:基础练习:(1)综合练习第1题:连一连(板贴卡片)1000 四个千和八个一560 九百九十九4008 最小的四位数999 千位上是2,十位上是7的数2070 五百六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进行交流汇报。2、写出下列数的近似数。(1)我们学校有学生1952人,约人。(2)滨海大桥长2052米,约米。(3)一篇文章有8978个字,约个字。(四)达标反馈1、综合练习第6题:房子里可能住着哪些数字娃娃?6()7>6573()49<3549789>()982、综合练习第7题:(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1、下面各数中的“6”各表示什么?(1)623(2)567(3)986(4)63212、按要求数数从八百七十开始,一十一十地数,数到一千零五十。教学反思\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复习和整理长度单位授课人班级课型:复习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经历数、画、量、算探究毫米、厘米、分米、米与千米长度单位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完善对已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过程与方法:以动手实践的自主探究活动为基础,以帮助建立毫米、分米、千米的表象为目标,实现数的认识、图形与空间两个领域的互相融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回顾和反思的习惯,为奥运争光彩的爱国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重点长度单位知识的系统及应用难点复习和整理的方法,长度单位的灵活运用。教具课件,米尺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上节课我们在看台部分复习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今天我们复习整理关于长度单位的知识,(板书课题,请看情境图)2、找信息:你找到关于长度单位的信息了吗?生:学校的跳高纪录是110厘米,4103号运动员的跳高成绩超过学校纪录2厘米生:这个小朋友推铅球的成绩是15米生:2205号运动员每天坚持跑步1千米3、提出问题: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问题?生:4103号运动员的跳高成绩是多少?生:图上小朋友的跳高成绩是多少分米?生:……4、老师的问题是这些长度按照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再一次回到“奥运”情境图,找信息——提问题,这里有些问题学生可能说不到,教师一定要及时的引导:我有这样的问题你会解决吗?给学生一个榜样,学生就会成为两个、三个……(二)探究新知:1、回顾一下,到现在为止,我们都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生: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从大到小)生: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生:mm,cm,dm,m,km。2、它们之间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知识)生:1厘米=10毫米生:1分米=10厘米生:1米=100厘米。新|课|标|第|一|网3、小组内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巡视指导)4、汇报交流:生:学校的跳高纪录是110厘米,4103号运动员的跳高成绩超过学校纪录2厘米生:这个小朋友推铅球的成绩是15米生:2205号运动员每天坚持跑步1千米3、提出问题:这些信息,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授课人设计\n生:4103号运动员的跳高成绩是多少?生:图上小朋友的推铅球成绩是多少分米?生:……4、老师的问题是这些长度按照从大到小的规律排列是怎样的?(1)1米=10分米,15米=150分米,(2)1千米=1000米(3)110+2=112厘米(4)1千米>15米>112厘米>110厘米5、总结:长度单位之间一定要注意互相转化(三)巩固新知:巩固练习:(1)5千米=()米3000米=()千米8分米=()厘米60分米=()米()毫米=3厘米()分米=9米()米=8千米()米=70分米7厘米=()毫米单位间的互相转化,学生多说自己的理由。(2)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巡视指导。(2)画线段略。(四)达标反馈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一枚一元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2)我的手掌的长度大约是1()。(3)粉笔盒的高度大约是1()。(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一、我会长度计算(1)3千米-()米=1000米(2)36毫米+54毫米=()毫米=()厘米(3)5千米=2000米+()米(4)1分米-5厘米=()厘米=()毫米二、把下面的每组数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2dm、2m、2mm、2㎞、2cm()﹥()﹥()﹥()﹥()三、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教室的门高大约2()(2)橡皮的厚度大约4()(3)我步行15分钟大约行1()四、有19米布,如果每2米做一条床单,最多可以做多少条床单?还剩多少米布?五、长颈鹿身高610厘米,大象比长颈鹿矮370厘米,大象的身高是多少厘米?新-课-标-第-一-网教学反思\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复习和整理有余数的除法授课人班级课型:复习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归纳整理知识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回顾和反思的习惯,为奥运争光彩的爱国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重点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有余数除法的解决问题处理方法难点复习和整理的方法,对有余数除法知识的运用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我会口算8÷2=0÷6=35÷4=27÷9=42÷7=19÷3(1)仔细观察得数,有什么不一样?(有余数或没有余数)(2)复习各部分之间的名称。(3)下面的三个算式进行竖式计算。(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知道被除数=商×除数+余数)(4)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与有余数的除法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复习和整理有余数的除法)2、导入在小学生“奥运在我心中”运动会上,孩子们也碰到和除法运算有关的问题了,我们一起看一下(出示情境图)3、找信息:在图上你找到了哪些信息?(1)小芳踢毽子1分钟踢了13个,小明踢毽子2分钟踢了18个,小红踢毽子1分钟踢了15个wWw.xKb1.coM(2)跑四百米的运动员有22人,每4人一组,4、提问题:根据你找到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跑四百米的运动员需要分成几组?(2)小芳踢毽子每分钟比小明多踢几个?(3)小明一分钟踢了多少个?(4)小红每分钟比小明多踢几个?……(二)探究新知:1、问题一:跑四百米的运动员需要分成几组?生:22÷4=5(组)……2(人)答:需要分成5组。生:剩下的2人也要进行比赛,所以需要分成6组进行比赛。总结:这是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进一法,生活中这样的数学问题有很多,你记住了哪一个?生:搭帐篷问题,剩下的人也需要一个帐篷生:运东西问题,剩下的一点也需要再来一次。生:租船问题,剩下的人也需要一条船……举反例:那有没有不考虑余数的情况呢,举例说明生:做衣服时,剩下的布不够一件了,就不能说成能做一件生:拼图形,剩下的不够拼成一个了,也不能进一。生:……2、问题二:小芳踢毽子每分钟比小明多踢几个?授课人设计\n18÷2=9(个)13-9=4(个)综合算式:13-18÷2=9(个)分析运算顺序:生:先算除法运算,再算加法运算。生:先乘除法,后加减法。总结:在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中,我们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三)巩固新知:1、学生独立解决自己提出的其它毽子问题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22()×9﹤777×()﹤52()×8﹤66()×4﹤31学生间说一下自己的根据是什么。3、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2×7+16=54-12÷3=2×6÷4=34-72÷8=(四)达标反馈连一连,填一填。(1)把14个苹果平均放到4个盘子里。每盘放()个,还剩()个。□○□=□(个)……□(个)(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1、火眼金眼辨对错。(1)25÷5=5()(2)18÷4=3……6()(3)14÷3=4()2、我会算15÷2=26÷4=7×5=30÷6=教学反思\n时间备课人董志刚陈新袁振法课题:复习和整理图形与拼组、观察物体和统计知识授课人班级课型:复习课时: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图形与拼组、观察物体和统计知识的理解,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归纳整理知识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回顾和反思的习惯,为奥运争光彩的爱国情感,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重点图形与拼组、观察物体和统计知识难点复习和整理的方法,对图形与拼组、观察物体、统计知识的灵活运用。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谈话:经过前面的复习,我们把大单元的知识都整理了,在这册教材中还有几个小单元的知识点呢,你能猜到是谁吗?生: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生:第七单元的图形与拼组X|k|B|1.c|O|m生:第九单元的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也就是统计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及时板书)2、真不错,在我们“奥运在我心中”运动会中,你能找到吗?试一下吧(二)探究新知:一、观察物体1、课件出示“奥运在我心中”运动会情境图,观察小朋友跳高部分,你发现了你说的哪些知识生:我找到长方形了,2、看这是我为海绵垫拍到的照片,这是谁看到的生;这是带黄帽和蓝帽的小朋友看到的,生:这是带灰帽的小朋友看到的生:……3、总结:为什么照片不一样?生:站的位置不一样,拍到的角度也不一样生:观察物体,要注意自己的观察角度。(位置:正面、侧面、后面、上面、下面)二、图形与拼组1、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有哪些?生: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生: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生:五边形、六边形2、下面用你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再一次研究他们的特点有什么?学生自主活动,教师进行指导3、汇报交流:生:我通过对折发现长方形对边相等生:我通过对折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相等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生:我通过对折发现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授课人设计\n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验证,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生:……4、总结:①长方形的名称:长边的长度叫长,短边的长度叫宽。②正方形的名称:正方形的边的长度叫边长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正方形5、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统计)1、参加运动会的人这么多,怎样来统计一下呢?生:按男生和女生进行统计生:按年级进行统计生:按参加项目进行统计2、男女、年级、项目等这些都是标准,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收集与整理就是分类统计,下面同学们一起完成这两个统计表吧(课件出示按项目统计、男女统计)3、集体订正与总结:仔细观察这两个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生:标准不一样,合计是相同的。(三)巩固新知:1、说出下面每种色块各是几边形?2、动手做(1)先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剪出一个正方形,再在正方形纸上剪一刀,能剪出什么图形?(2)与同伴交流一下,你们剪出的图形一样吗?(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六)布置作业新-课-标-第-一-网教学反思\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