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毫米教案

更新时间:2022-08-19
类型:docx
大小:23.96 KB
页数:7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冀教版数学课件 > 三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认识毫米教学目标:1.在实际测量的活动中,经历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长度观念的过程。2.体会长度单位毫米的含义,知道1厘米=10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3.增强实际测量经验,感受数学的发展及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体会长度单位毫米的含义,知道1厘米=10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教学过程:【导入】一、师生谈话引出毫米的概念。 (1)、出示两本厚度约为5毫米和3毫米的笔记本,提出:“老师这两本笔记本那本厚?那本薄?”(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时间后,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测是一种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有没有比它更科学、更准确的方法知道这两本书到底有多厚?”生3:“可以用尺子量一量。”师:“大家同意他的做法吗?”然后指出:“只有亲手测量才能更准确的验证自己的想法。”提问:“测量物体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我们学过那些长度单位?”学生用手比划出这三种长度单位的大小。\n师:“用长度单位米能准确的量出这两本的厚度吗?分米呢?厘米呢?”学生觉得这三个单位都不能准确的量出笔记本的厚度,脸上产生了疑惑的表情,师:“那怎么办呢?”教师顺水推舟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比厘米还要小的长度单位——毫米。(精心创设的情境,使要学习的数学问题成为学生迫切要解决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看似无意实有意。)【导入】二、在数一数、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中认识体会毫米。1、观察、讨论、认识毫米。师:“请同学们观察直尺,用自己的方法去寻找毫米,可以仔细的看,也可以认真的数,然后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在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和思考时间后,全班利用2号课件图片交流。鼓励学生积极说出自己的发现(1)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比1厘米更小的格。”师:“你有一双很善于发现的眼睛。每一小格就是1毫米,毫米用字母mm表示。”板书:毫米mm(2)、生:“在0—1厘米刻度中间有10个小格,就是10毫米。”师期待的问:“其他两个数字之间也是10毫米吗?”(学生纷纷在自己的直尺上验证。)师提出:“那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试着总来吗?”师又趁势问:“谁能用字母公式表示,并写到黑板上。”\n很多同学跃跃欲试。老师把机会让给了没有发过言的学生。让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学生对于自己总结公式的活动很感兴趣,充满了自豪感和成功感。)(3)利用公式进行简单换算。师:“1厘米是10毫米,2厘米是多少毫米?8厘米呢?”学生简单思考后很快说出了答案。“2厘米是20毫米。”“8厘米是80毫米。”师:“反过来想呢?有时候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思考,也会有新的发现哟。比如30毫米是多少厘米?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并解决吗?””在学生的尝试中,很好的练习了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给予启发和引导,没有越俎代庖。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总结。)3、师:“你能量出手中的电话卡的厚几毫米吗?”汇报结果。生:“大约是一毫米。”师边演示(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卡片,慢慢将卡片抽出。)边说:“两个手指之间的缝隙就是1毫米。”师:“仔细观察缝隙,你感觉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特点?”教师趁势提问:“1毫米这么短,你认为测量什么样的物体用毫米作单位?”全班讨论得出:可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出示3号只有厘米刻度的课件图片,师:“观察一下木块长几厘米?”在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要求测量的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出示课件4号图片,全班读一读结论。出示5号课件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情况要用毫米作单位。\n3、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出20毫米吗?”在2号课件图片上交流,了解学生是否能指出。师:“你怎么知道的?生a:“我是一格一格的数出的”生b:“每一厘米有10毫米,0到2之间有2厘米,就是20毫米。生c:我是5毫米5毫米的4、出示6号课件图片。(铅笔长78毫米,)师:“这一次该大家用眼睛仔细观察了,铅笔长多少毫米?”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师启发:“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生a:“7厘米是70毫米,再往后数了8毫米,所以是78毫米;”生b:“我是用70毫米+5毫米+3毫米=78毫米;”生c:“我用80毫米-2毫米=78毫米。”师:“大家说的都很好,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我们要会选最简洁、最巧妙的一种。(对有不同说法的学生给予表扬,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思维方式,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5、出示7号课件图片。(木块的测量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师:“木块长几毫米?” “木块不是从0刻度开始量的,而是从3厘米开始的。所以是19毫米,不是39毫米。”\n(当有学生认为是39毫米,而有的学生认为是19毫米。教师没有马上表态让学生听命接受,而是让他们在辩驳验证中接近事物的本质。这样他们对这次学习经历记得更深。)【导入】在动手操作测量活动中,学会用毫米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数学书、笔记本、硬币的厚度和别针的长度。)师:“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出学具袋中所列物品的厚度和宽度。组长要合理分工,使自己小组测量的又快又准。我说明白了吗?”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分工合理,认真有序。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基础差的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观察学生对一人不能完成的能否合作测量。有的组几分钟就测量完毕,教师引导他们相互验证本组同学测量的结果。各组完成后,全班交流测量结果和过程。师:“数学书厚几毫米?”生1:“数学书厚4毫米。”生2:“我们组是5毫米。”师:“在测量时结果出现的一些偏差,这就是误差。大家思考一下,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小误差?”学生开始认真思考,有的还相互讨论。在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后,全班交流。生a:“左端要对准0刻度线。”生b:“要把直尺放平”生c:“多量几次,求出平均数,就是数学书的厚度。”师竖起大拇指,鼓励:“很棒,老师很喜欢勤于动脑的孩子。”师:“用刚才方法再量一下。到底是几毫米。”\n学生很快得出是5毫米。汇报别针长度,师:“别针右端是圆的,怎样更准确的知道他它是几毫米?”生1:“用比较直的三角板的一条边挡住别针右端,再看三角板的边对着几毫米。”生2:“让别针和直尺重叠,看别针右端对着几毫米。”师:“我发现大家不仅学会了用毫米测量物体的长度,还想了很多减小误差的办法,你们很聪明,老师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自豪。”(在交流汇报过程中,教师注意了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交流,让他们敢于表达,学会表达。)【导入】估测学生一摞纸有多少张 (1)、教师取出一摞纸,师:“不用数,你能想办法可以用估测出这摞纸的张数吗?自己试一试。”(2)、在在学生独立解决有困难的情况下,师:“可以和同桌商量,共同想办法。”(让学生体会合作学习的必要性。)(3)、学生同桌合作实际操作测量。汇报测量结果。生:“先量出1毫米有5张纸,在量出这摞纸有15毫米,用15与5相乘就是这摞纸的张数。”(在这一活动中,既提高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又使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导入】课堂小结反思。提问学生:“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和想了解的?”(因为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和会解决问题同样重要。)师:“毫米并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可以阅读教材69页的“兔博士网站”了解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n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