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案 青岛版五年制

更新时间:2022-08-22
类型:doc
大小:76.00 KB
页数:4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青岛版数学课件 > 二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教案青岛版五年制教学目标:1.通过对已学的长度单位的练习,加深理解1千米、1毫米、1分米有多长,能合理运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知道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发展估测的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长度单位的意义,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随着甜甜和孙悟空比了本领,今天我们到生活中看看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长度单位。1.首先,老师想考考大家,你知道了长度单位的哪些知识?2.把我们所学过的长度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你行吗?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二、巩固拓展:第1题,是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跟同位交流一下,注意有没有学生没建立好这些长度的概念。第2题,是估一估、量一量的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测量能力和估测能力。练习时,先组织学生进行估测,然后进行测量。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各自的估测方法,只要方法合理教师就要予以鼓励。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更多的估测和测量身边物体的长度,以建立长度观念。第3题,是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组织交流,重点交流换算的方法。最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体会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互化的方法。第4题,是根据具体事物选择长度单位的题目。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对这些动物的了解情况,然后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填写。交流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是如何选择不同的长度单位的。教师还可以通过该题的练习,使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动物的小知识,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第5题,是估计图形长度和测量长度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估计长度,然后再测量,注意学生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n第6题,是长度单位简单计算的题目。练习时,要引导学生思考解题的方法,有的题目是先换算再计算,有的是先计算再换算,要提醒学生认真审题。第7题,是比较长度大小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交流自己比较的方法。第8题,通过读一读让学生了解一些动植物和山川河流的长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交流自己还知道些什么?注意学生能不能正确地读出并体会这些长度。附送:2019-2020年二年级数学下册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教案青岛版教学目标:1.学会解答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应用题。2.熟练应用已学知识正确地解答。3.培养同学们的观察、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问题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看,在这片茂密的树林里,一场激烈的比赛就要拉开序幕了,现在我们请参加比赛的选手代表做赛前发言。生1:黄鹂捉了146只虫子。生2:喜鹊比黄鹂多捉38只。生3:啄木鸟比黄鹂少捉12只。师:它们谁是冠军?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到底谁说得对呢?算一算它们具体的捉虫数量就知道了。我们先算谁的?好,我们就先算喜鹊的。谁来把这个问题完整地说一说?说的真好,看屏幕,谁来读一读?要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同学们会解答吗?生答,为什么这么做?他的想法对不对呢?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师:神秘信封里的物品(一张蓝色纸条可反复使用,二张红色纸条)能帮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注意:信封里有黄鹂写给大家的一封信,请同学们先读信再交流。\n(信的内容:孩子们,我是黄鹂,请你们用蓝色纸条表示我捉虫的数量,选择合适的红纸条表示喜鹊捉虫的数量!我要提醒大家的是:选好纸条后请同学们摆一摆、比一比,把题目中的数字在纸条上标出来,并说一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师:谁来读信?黄鹂的信同学们读懂了?就请同学们把代表黄鹂只数的纸条举一下,这些代表多少?请同学们根据黄鹂的话小组合作摆一摆,解答这个问题。老师也听明白了,一起看大屏幕,蓝色部分表示黄鹂捉的146只虫子(蓝色闪动,标出146只),红色的表示喜鹊捉虫的数量,喜鹊捉虫的数量可以分为两部分,这一部分是和喜鹊捉的同样多的部分,也是146只(红色闪动,蓝色与红色重合、画虚线、返回),这一段表示喜鹊比黄鹂多捉的38只,(多出的一段闪动,标出多38只)课件演示。求喜鹊捉虫的只数就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合起来用加法,谁来列出算式?生:146+38=184(只),说数字的含义。三、展示交流,吸收提升要想知道谁是冠军,还得知道谁的捉虫数量?谁来把这个问题完整地说一说?说的真好,看屏幕,谁来读一读?我们还是用蓝色纸条表示黄鹂捉虫的数量,请同学们从剩下的纸条里选择你认为合适的一张代表啄木鸟啄虫的数量,用刚才的方法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师指导,生汇报。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刚才喜鹊和啄木鸟的捉虫数量都是和谁比较的?(黄鹂)喜鹊比黄鹂捉的多,啄木鸟比黄鹂捉的少,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问题”。(板书课题)四、回顾整理,拓展应用练习1:青蛙妈妈:我捉了58只害虫,青蛙爸爸:我比青蛙妈妈多捉10只,青蛙宝宝:我比妈妈少捉20只,问题1:青蛙爸爸捉了多少只害虫?问题2:青蛙宝宝捉了多少只害虫?练习2:青蛙一次比你多跳50厘米(随机说)(青蛙能跳200厘米)请同学们算算,青蛙能跳多远?生读题,指名解答。练习3:猜数字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三位捉虫能手,还解决了“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的问题”,认识了田园小卫士——青蛙一家,它们都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n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4页共4页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