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总汇

更新时间:2022-08-24
类型:docx
大小:189.72 KB
页数:136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冀教版数学课件 > 五年级下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总汇生活中的负数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页。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正数,会读、写负数。2•经历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温度计上的数,观察直线上的数等认识整数的过程。3•积极参加观察、交流数学活动,感受借助直观理解数学的作用。教学重难点:L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2•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教学用具:—个:關计教学过程:\n教学环节设计意图教学预设—、问题情境L学生通过听天气预从学生了解的石家师:同学们,昨天听天气预报了吗?报了解石家庄今天的庄气温入手复习旧预报今天石家庄的气温是多少度?气温,复习温度的读知,引出当前准确生:略。法。温度是由温度计测师:谁来猜猜现在的室内温度是多量岀来的。少?生:略。师:怎样才能知道确切的温度呢?生:用温度计。2学会使用温度讯卖先让学生根据生活师:(拿出一个温度计)我这儿有_数据,了解温度计的经验,尝试的说说个温度计,上面显示的就是现在的室有关知识。温度计的使用方内温度Z谁来读读?法,给学生表现的生:现在是好。C。(多找几个人来读)机会。这样既体现师: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学生的主体地位,生1:温度计的边上有数字,还有刻又激发了学生的表度,中间红色的水注上升到几,就是\n现欲望。几摄氏度。生2:旁边没有数字时可以看看10到20之间被平均分成了10个小格,一小格就是i°c生3:温度计上有摄氏温度,还有华\n3.读教材中的4支温度计,说明温度表不的实际意思。学生表述不完整时,老师补充有关知识,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增加了学生课外知识。练习从温度计上读取数据的方法,复习温度表示的实际氏温度若学生不知道温度计上的C和F表示的意思,老师可以介绍。师:我们平时用的温度计一般都有两排数字,分别用C和F表示。字母C的这一排表示测出的温度是我们常见的〃摄氏温度〃o摄氏温度规走:在—个大气压下,把水刚刚结冰时的温度定为0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份是1°CO温度计上f表示测出的温度的数值是〃华氏温度〃,在美国比较常用,它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水刚刚结冰时的温度为32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212度。它们之间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FO我们只要会用摄氏温度就可以了。岀乔书上第4页图。师:谁能读读这4支温度计上的温度,说说表示什么?生读师板书相应的数值。生:10°C表示零上10摄氏度厂10°C\n二认识正负数1•介绍负数的意义和读法。让学生写出3个负数与同桌互相读读。意思,为后面区分正负数垫定基础。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区分正负数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表示零下10摄氏度……师:仔细观察这4个的数值,你能发现什么?生1:有两个温度在o°c以下,有一个0°C,—个在0°C以上。生2:有两个温度带减号,有两个不rfoo生3:有两个温度带减号,有两个不-H-H帀。师:-10°C和・5°C都比0°C还低,说明-10.-5是比0小的数,这样的数我们叫做负数,前面的这个〃■“叫做负号。板书:负数师:这两个负数该怎样读?谁来试着读一读指生读板书:-10读作:负10;-5读作:负5。师:我们认识了负数,下面请你在本上任意写岀3个负数,读给同桌听。\n2介绍正数的意义和书写规则,说明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出正数的特点,认识正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一句话概括正数和负数的意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概括能力。活动略。师:谁来跟大家说说你写了哪些负数?生:略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负数,还有一种数叫正数,你们来猜猜什么样的数是正数?生:比0大的数是正数。师:对!像这样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比0大的数都叫做正数。它们也有符号,只是把符号省略没写,如:10我们可以写作〃+10",前面的符号叫做正号,一般情况下可以省略不写。板书:正数、师: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生: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出示)师:对!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n这样做是为了的数就是负数。那0呢?是正数还是3.提出©是正数还让更多的同学都有负数?是负数的问题,请同发表观点的机会,生1:0是正数,因为它的前面省略学思考、讨论。并得也便于同学之间相了符号〃+〃O出结论:0既不是正互启发得出合理的生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数,也不是负数。结论。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线。生3:因为比0大的数是正数,比0小的数是负数,0既不符合正数的特点”也不符合负数的特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不要轻易的肯定或否疋,听元各种观点后,让学生自己做出判断。岀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师:小声读读这两句话。师:刚才我们通过读温度计上的数据三、认识整数认识了正负数,你们在读温度计时有L观察温度计,说一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没有注意到温度计上的刻度是怎样排说温度计上都有哪些和经验的基础上,列的?我们再来观察温度计,看看上刻度,是怎样排列的。再次有目的的观面都有哪些刻度?它们又是怎样排列使学生知道,温度计察、分析温度计的的?上每一个刻度都表示刻度,理解每一个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观察,指名说想法。\n—个2•教师实验:把温度刻度都表示一个温度,为下面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作铺垫。教师讲解回图,使学生经历从温度计生1:温度计上的刻度有:・15°C、・10°C.・5°C、0°C、5°C、10°C.15°C……。生2:温度计上的刻度有:0°C、5°C、10°Cx15°C……,还有・5°C、-10°Cs-15°C……零上温度在0°C的上面z零下温度都在o°c的下面。生3:0°C到5°C之间有4个刻度,分别是1°C,2°C,3°C,4°CO如果学生说不岀第3种答案,教师可引导观察:师:0°C到5°C之间还有几个刻度,它们分别表示多少摄氏度?生:略。师:那5°C到10°C之间呢?生:略。师::那0°C到-5°C之间呢?师:看来每个刻度都表示个温度。现在我把温度计横放”温度计中间的红线看作一个直线,上面的每一个表示温度的数都可以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岀来,(边说边回图:ia条直线,\n计横放,温度计上的上的刻度表示温度平均分成若干份”标岀0。)数可以用直线上的点到用直线上的点表师:1应写在哪儿?表乔出来,教师/范示数的迁移。对比生:0的右边,画出直线,写出0和温度计,让学生试师:2呢?3呢?谁上来写写?部分正、负数。要使着写出直线上的数生:1的右边……学生了解,继续写下所在的位置,学生去,还可以写出很多的参与调动他们的师:直线要向右边无限延伸,你还能正数和负数。兴趣,增强学生学在直线上与出多少个正数?习的自信心,加深生:很多个,无数个。了用直线上的点表师:J应与在哪儿?・2呢?-3呢?示整数的理解。生:0的左边,1的左边……师:直线要向左边无限延伸,你还能在直线上与出多少个负数?生:很多个,无数个。师:我们一起来观察直线上的这些数,比较它们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在参与观察和学生可能岀现的答案:交流的过程中充分正数都在0的右边,负数都在0的左表达自己的想法,边。3.启发学生观察直线分享他人的经验,从0往右,数越来越大,从0往左,上的数,使学生发现从而发现直线上的数越来越小。直线上的数的排列、数排列、大小等规负数在0的左边,正数在0的右边。\n大小等规律。4•教师说明:直线上的这些数都是整数,并总结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三、课堂练习1•第一题/书本练一练1。律。在观察、交流基础上,建立整数、正数、负数、0之间的关系。练习两个整数大小的比较。在说想法的同时,巩固对于学生的回答,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师:我还发现直线上的数都是整数,谁来试着说说整数里包括哪些数?生1:正数,负数。(评价:不够准确,它们不仅是正负数,还是整数。)生2:包括正整数、负整数。生3:还包括0。师:谁能再完整的说说?生说师板书: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整数里面包括正整数,负整数,0上匕较了它们的大小,下面我们一起做一组练习,打开书第6页试一试,先自己试着做一做,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交流可能岀现的想法:-4o4-4比0小,0比4小,所以・4比4小■4在0的右边,4在0的右边,所以\n的知识的理解。2.第二题,书本练一练习多个整数比较练2。大小。四、课后作业练习第3题-4比4小。负数都比0小,正数都比0大。师:接下来,我们做练一练第1题,自己试着写岀直线上括号里所表示的数。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z个别指导z然后全班交流。师:下面再看第2题,把你排岀的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说说想法。师:收听天气预报,记录明天下列城市的气温,并按要求排列顺序。这项作业我们留作课下完成。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进一步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熟悉的事物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熟悉的事例,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简单事物的过程。\n1.过程与方法:进一步认识负数,初步体会用正、负数可以表示意义相反的量并会运用。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正、负数表示事物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z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山脚到山顶,气温相差很大,这是和它的海拔高度有关的。珠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谁来读一读这段介绍。2.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请看。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先放在心里)3•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引导学生交流,回答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o4•对,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地方会用到负数,请看这是妈妈12月份家庭收支记录。二设计记事卡L观察收支记录,了解其中的内容。2.讨论有没有更好的记录方法。3•提出”设计一张记事卡,记录家庭收支情况〃小组合作完成。3.交流设计记事卡。4.评价学生设计的记事卡,说一说各有什么特点,使学生了解,用负数表示支\n岀钱数的记录方式较简单。三、典型事例师:在实际生活中还有许多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L教师介绍教材中用正、负数表示的典型问题。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四、练一练L让学生自己填空。2•先了解养鸦场的记录内容,其次设计表格,最后交流设计的表格,鼓励学生算出目前有鸡蛋的千克数。3•鼓励学生给自己家设计一张记事卡。五、问题讨论L先看图了解奶奶取款时发生了什么情况?2•讨论〃结余・200元〃是什么意思?2.推算一下奶奶卡上原来有多少钱?教学后记:通过吐鲁番盆地、楼房地下层等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负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设计记事卡,使学生了解可以用正负数表示收入和支出,让学生明白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n(四)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问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进一步认识负数、用负数表示事物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一定的标准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有关数量。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正、负数来表达和交流。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数学竞赛,进一步认识正数和负数。1.师:同学们某班利用课余活动举办〃兔博士〃数学竞赛,我们去看看吧。谁来读一读2.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先放在心里)3•提出(1)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学生用正数、负数表示的结果。3.提出(2)的要求,让学生自己计算并填空。&交流三个队的得分,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二、质量检查1•让学生了解一袋糖的标准质量和七袋糖抽样检测的结果,知道用正、负数和0表示每袋白糖和标准质量相比的要求,然后自己填表。\n2•交流填表的结果,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做的。3•提出兔博士的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三、练一练1•先让学生了解6名同学的体重并计算他们的平均体重。再自己完成(2)题”最后交流。2.让学生利用小组同学的身高进行练习。教学后记:教学中z我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交流的空间’使学生体验正负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讨论〃±5g〃表示的意义,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体会用数学表示和交流问题的意义和价值。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生活中的负数天气预报中的负数本单元的教育标是: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负数的过程,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整数,会比较简单负整数的大小。2、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负数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解释。3、能用负数描述并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4、对现实生活中与负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负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n认识到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负数来表达和交流。(-)了解天气预报中的负数3、100的1/2是多少?4、80的1/10是多少?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特点?生:这几道题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师:同学们,老师这还有几道口算题,相信你们能口算正确。出示口算题:3/5x210x1/22/3x611x7/123/4x91/3xl/2师:最后一道题,与前面几道题有什么不同?生:前面都是整数与分数相乘的乘法,最后一道是分数乘分数,不会算。师:那分数与整数相乘”你是怎么计算的?生: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子乘整数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师:那分数乘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n活动一: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长方形纸,现在,拿出其中的一张,我们—起玩一个折纸游戏。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1)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算式吗?学生边操作,边回答问题,教师相机板书:1x1/2=1/2(2)在此基础上再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一个算式吗?学生可能答:lxl/4=l/4或l/2xl/2=:L/4。如果学生不岀现第二种情况,教师可出示教材示意图,提问,你发现1/2和1/4有关系吗?弓|导学生发现1/4就是1/2的1/2。教师板书:172x1/2=1/4活动二: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另一张纸,我们把它当作张大爷家的地。(师口述教材活动的内容)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折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吗?生动手折纸,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师:蔬菜地的1/2种西红柿,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生: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n师:怎样列式?生:1/3x1/2=师:1/3x1/2得多少,我们先动手折一折,看是多少?生动手折纸”涂色”发现l/3xl/2=l/6o师:你能说说1/3x1/2为什么等于1/6吗?学生可能这样回答:生1:(结合折纸和涂色)因为求西红柿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6份,取了其中的一份。生2:(结合折纸和涂色)西红柿地是占蔬菜地的1/2,蔬菜地占整块地的1/3,求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3的1/2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3x2二6份」仪了其中的一份。师随学生的发言板书:173x1/2=1/2*3=1/6师:那问题(2)该怎样解答呢?同学们结合折纸图独立列式计算,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师:谁把你的想法和大家说说?生:(结合折纸和涂色)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求黄豆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2/3的1/3是多少,也就相当于把整块地平均分成了3x3=9份,取了其中的2份\n(师随学生发言板书:2/3x1/3=2*1/3*3二2/9)师: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可以站起来说一说。学生可以继续进行补充发言。师:题目中只说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也没说是2份呀?这里的2是怎么回事?(以此引起学生的争论,使学生明白,粮食作物占整块地的2/3,粮食作物的1/3种黄豆,黄豆的这一份包含了2小份)师:有点明白了,那老师再补充一个问题”你帮着解答解答。如果粮食作物地剩下的这2/3(指图),种玉米,玉米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生:2/3x2/3=2*2/3*3=4/9师:给大家讲讲吧!(引导全体学生结合图理解其中的算理)师:经过刚才的学习,你能总结一下,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三、及时拓展,巩固新知。1、完成〃试一试〃。师:通过刚才我们共同的努力”已经探究出了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相信下面几道题一定难不住你。出示〃试一试教学目标:1、经历从天气预报中理解信息、表达信息并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n2、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3、对天气预报中的数学信息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了解天气预报图中数字信息的实际意义”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气温。教学准备:提前看气象预报模仿预报员播报教学过程:—、趣味导入学生模仿预报员播报天气预报(1)有的学生可能播报1°C~5°C(2)有的可能报出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抓住这两种播报方法让学生谈谈这两种记法有什么不同?二教学新知:1、我们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现场播报以下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多媒体出示图片2、交流~表示的意思,让学生用语言描绘一下哈尔滨和海口的景色,感受一下两个地区的差异和冷热程度。3、提问:\n4、教师介绍有关温度、零摄氏度的有关知识:温度表示冷热诚度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科学家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弋沸水的温度定为100°C表示比0°C低3°C读作零下3摄氏度。提问:・5°C表示什么意思?代标是什么意思?5、发给学生表格,让学生记录这四个城市的天气预报数据6、投影出示资料表让学生观察资料表”提问:〃你了解到那些信息?〃或者说你发现的问题?(1)这四个城市最高气温低的是哈尔滨,最低气温的得也是哈尔滨因此哈尔滨这个城市很冷。(2)・10°C与・15°C相差5°C说到这的时候可以顺便告诉学生这叫温差。北京的温差是多少?(3)与5°C相差15摄氏度。要提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做几个练习U摄氏度与2摄氏度相差多少?你怎么想的?17摄氏度与4摄氏度相差多少\n(4)让学生从高到地排列着四个城市的最高温度。按从低到高排列最低温度(5)还可能说通过气温知道哈尔滨在我国的北方。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简单的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提问海口在我国那边呢?(6)还可能说・15°C与七。C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以上设想如果学生不能说教师可以进行提问。7、岀示例2的天气预报图(1)找—名同学播报F天气预报,根据书中提供的信息自己把这几个城市的气温整理在表中。(培养学生做题的方法,和提高学生统计整理能力。)(2)回答书中的问题并让学生写在书上”集体订正。书中第四题的第三个订正时学生说说怎么想的?&完成试一试的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1、出示第一题让学生读下面的温度27°C0°C・22°C39°C扩展延伸让学生找出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2、让学生自己完成全班交流\n30摄氏度零下8摄氏度零下10摄氏度15摄氏度扩展延伸:让学生从高到低排列。3、第三题让学生课下完成四、小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全体同学根据大家的交流情况和自己的回忆把本课的知识点记录在书中空白处。板书设计生活中的负数3°C读作:零下3摄氏度相差3°C相差6°C0°C读作:零摄氏度相差3°C读作:3摄氏度教学后记:通过对城市气温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n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生活中的负数初步认识正负数和整数教学目标:借助温度计,经历认识正、负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及认识整数的过程。2、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知道整数包括正整数、零和负整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整数,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对负数充满好奇心,感受借助直观模型理解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了解负数的意义,会读、会写负数。教学难点: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教学过程:游戏导入,初识负数玩游戏:师生互动:玩〃锤子、剪刀、布〃的游戏,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的输赢结果。经历符号化的过程:\n生汇报:我赢2次,输2次……板书(22)师:输和赢它们的意思正好相反,老师这样记录能表示出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吗?生:不能师:怎样记录才能让人一眼就分清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量?下面请大家用喜欢的方式来表示。3.展示学生记录材料生1:笑脸2哭脸2生2:箭头向上2箭头向下2生3:赢2输2生4:+2-24、师生共同交流比较z感受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人们为了记录方便,在数学中就规定了这种符号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板书:十、一)\n5、认识正、负数。师:你知道像上面的数叫什么?(正数)+2怎么读?师:像下面的数呢?(负数)板书-2怎么读?师板书:负数正数-2+26、快速抢答,说说下面的数是正数还是负数:400、+15、-15.36.0讨论:(1)36是正数还是负数?(认识正数为了简便〃+〃行不行?可以省略不写)正数去掉〃+〃,我们熟悉吗?负数去掉p(2)0呢设置悬念7、揭示课题:生活中的负数二探究气温中的正数和负数,进一步认识负数1、出示某日气象预报数据:哈尔滨-15°C-3°C.北京・5°C~5°C、上海0°C~8°C、海口12°C-20°C这几个温度哪些是负数温度?谁能用负数的读法读一读?2、生活中用什么测量温度?(出示温度计模型)\n你了解温度计的什么知识?生1:每格代表l°c生2:零上的温度用正数表示,零下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师: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是以谁为分界的呢?(0弋)科学家把自然状态下水刚开始结冰的温度定为0°Co4、小组讨论:零上温度都用正数表示,零下温度都用负数表示。那0呢?它算什么?是正数?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师讲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5、巧用温度计,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1)-5°C在哪儿?怎样才能准确找到-5°C在温度计上的位置?是从哪儿开始数,往哪个方向数?(2)岀示5。(:图,这是多少?你怎么看出来的?(3)-5°C和5°C有什么不同?(4)-5°C和哪个温度更冷?三、生活中的应用。1、写数:王叔叔从5楼乘电梯,电\n梯显示()层;到地下1层去取车,电梯显示()层。2、(黄山、吐鲁番海拔与海平面对比示意图)3、解释生活中的负数所表示的含义。出示存折4、下面每格表示1米,小华刚开始的位置在0处(数轴)(1)小华从0点向东行5米,表示为+5米,那么向西行3米,表示为(2)如果小华的位置到了+7米,说明他向()行()米(3)如果小华的位置到了£米,说明他向()行()四、总结教学后记:教学中,借助温度计这个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对气温数据的理解,初步认识负数的意义,学会比较简单整数的大小。\n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向与路线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1、能根据平面示意图,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在辨认物体方向和路线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能解决现实生活中有关方向和路线的简单实际问题,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4、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在平面图上用角度确定并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目标:1、经历读平面示意图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过程。2、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体会用平面图表示事物和用角度描述物体方向的作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n能读懂简单的平面示意图,会测量角并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过程:读示意图1、让学生看书上的示意图。观察火车站广场周围主要有哪些服务设施?并交流2、"以中心花坛为观测点,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同桌之间交流3、教师提出怎样描述出站口、托运处的方向才更准确呢?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描述方向1、让学生看18页的含有角度的示意图,让学生用角度描述出站口、托运处在花坛的什么方向?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描述方法的机会。2、看19页示意图,鼓励学生描述其他设施所在的方向。练一练\n第1题:指导学生先用量角器测量岀每个同学家玉栋、南、西、北构成的角各是多少度,然后再填空。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确定某地所在的方向。教学后记:给学生充分的观察图、表述自己意见的机会,使学生体会用角度描述物体所在方向的作用。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向与路线认识简单路线图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读线路图、用语言描述行走路线的过程。2、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3.感受线路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线路图在表达和交流问题中的作用。教学重难点:会看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教学过程:\n读示意图1、让学生看书上的示意图。指导学生认识图例和]号、2号线路。2、从上面的线路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让学生观察、思考。3.交流观察的结果。二、模拟出行1.从北京站到天安门怎样乘车?让学生先思考,再交流。2、你想去什么地方?如何乘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交流乘车路线。三、练一练教学后记: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说一说中,了解线路图的知识,提高学生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出行和适应生活。\n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程认识等式和方程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具体IW境,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f青境中的等量关系。2、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二5,2x-x=3),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3.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每一步计算和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4、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5、感受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解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认识等式和方程教学要求:1、结合天平示意图,在观察、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n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0那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列出方程。3、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教学难点:等式和方程的意义教学用具:简易天平、不去码、标有〃20:和7的方木块、\n教学过程:一、看图写算式1•师生逐个观察天平示意图,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数量关系。2.让学生观察写出的6个式子,说一说这些式子可以怎样分类。师生共同归纳二等式和方程1•教师结合算式介绍等式。2.让学生观察等式,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3.介绍方程的概念。4.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三、方程与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明确:等式包括方程,等式的范围比方程的范围大;一切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答。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四、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回答。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五、练一练\n第]题,先让学生看懂图,再尝试列方程。第2题,让学生先读懂图,再试着列出方程。第3题,由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六、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设计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教学后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以及等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我在教学中也准确把握了这一点,依次教学了这三个知识点。这三个知识点看上去也很简单,如果做练习应该不会出什么错,可是课后练习我发现这类的问题学生的正确率并不是我想象的百分之百。课后,我反思在教学概念知识时,不仅要教学概念本质内容,还要抓住概念现象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更容易和轻松的做好练习。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程等式的基本性质标:1.在用算式表示试验结果、讨论、归纳等活动中,经历探\n索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2、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久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重难点:理解并能用语言表述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问题。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用天平做过实验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天平去发现一些重要的规律,有信心吗?二、新知探究(-)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ro第一步/出示天平/左盘放一茶壶/右盘放两茶杯/天平保持平衡。问:这说明什么?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J个茶杯重b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a=2b(板),第二步,问: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生思考片刻,进而问:往两边各放一个茶杯,天平会发生\n□□什么变化?教师演示加以验证在已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增加—个相同的杯子,天平保持平衡。这个过程可以表示为a+b=2b+bo第三步,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个茶壶呢?学生回答后,老师一一演示验证。第四步,想一想,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如果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z天平会保持平衡吗?第五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同时减少一个茶壶,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a・a二2b+a・a。因此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概括起来可以怎么说?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z天平会保持平衡。第六步,应用,进一步验证。展示数学书P55页第2幅图的场景,1个花盆和几个花瓶同样重呢?该怎么办?两边同时减少一个花瓶,天平保持平衡。(二)探寻发现〃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2〃。第一步,岀示天平,左盘放一瓶墨水,右盘放两个铅笔盒,天平保持平衡。一瓶墨水等于两个铅笔盒的质量,如果设一瓶墨水重C克,]个铅笔盒重d克,则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即c=2d(板),第二步,问:想一想,如果在左边再放上1瓶墨水z右边再放上2个铅笔盒,天平还保持平衡吗?验证,天平两边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也不同,为什么还能保持平衡呢?学生可能\n会说,因为两边增加的质量相同,肯定;同时引导,天平左边的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发生了什么变化?(扩大了2倍),右边呢?(也扩大了两倍)因此,天平两边尽管所增加的东西不同,数量不同,但两边质量所发生的变化是相同的,都扩大\n了2倍,所以天平仍然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cx2=2dx2。第三步,刚才的演示反过来,就是天平两边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用式子表示就是2c—2=4d—2。因此,天平除了在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会保持平衡外,还可怎么变换也可以保持平衡?归纳得出:天平两边物品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第四步,进一步验证,出示P56的情景,问要求1个排球和几个皮球同样重该怎么办?两边质量同时缩小2倍,即把两边的球都平均分成2份,保留其中的一份,按其操作,天平保持平衡,得出结论:1个排球和3个皮球同样重。(三)小结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引出等式不变的规律。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什么,谁来总结一下。得出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天平两边同时增加或减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2)天平两边的质量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天平保持平衡。老师引导:我们可以发现,天平保持平衡时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当天平两边发生变化时,等式的两边也在发生变化,天平保持平衡,等式也保持不变。从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我\n们可以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吗?想一想,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2)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试一试。等式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也使学生感知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学习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推理。四、练一练五、小结。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教学后记:\n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提出问题让学生先猜测的教学方法,因为平时训练的少,教师突然放手,学生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思考。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还存在包办现象,学生还习惯于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新知,然后学会解题。即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需要加强。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程列方程解一步计算的应用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列方程和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过程。\n2、会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会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问题。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解方程的兴趣。教学重点:应用等式性质列、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难点:分析等量关系,列方程。教学过程:设计应用等式性质填空的练习。(复习等式的性质,重点提问为什么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为学习解方程奠定基础。)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创设:〃星期日,妈妈去商场购物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自主探索、学习新知:(一)自主学习例题1。(解方程)1、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2、本例题重点在〃解方程〃,通过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n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z自己列方程并试着解方程。3.交流时重点通过提问〃方程两边为什么都减去58〃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学会解方程。(1)重点通过〃方程两边为什么都减去58〃的问题,启发学生交流解方程的依据z学会解方程的思路和方法。(2)教师指导书写格式:写上〃解“字,各行等号要齐。4、初步练习。教材28页练一练第1题的(1)、(2)小题。(二)、教师指导,小组讨论,学习例2O(列方程解一步计算的应用题)1.学生观察、发现情境图中数学信息及要解决的问题。2、教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叔叔每分钟用电脑打字的速度和手写速度有什么关系?3、小组讨论:怎样用等式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三种可能:每分钟用电脑打的字数三3二每分钟手写的字数(2)每分钟手写的字数x3二每分钟用电脑打的字数(3)每分钟用电脑打的字数-每分钟手写的字数二3\n(找等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和难点,小组讨论出现在新知的生长点、关键点和知识的难点,让学生通过讨论,发现题中存在的所有等量关系,从而达到强化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5、列方程教师:如果用"X"表示巴每分钟手写的字数,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列出方程如下:⑴、120^3=X(2)、3X=120(3)、120^X=86、试着解方程。(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方程试解)7、再次小组讨论上面三个方程及解方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一个:与算术方法相同;第三个:不会解或者解起来比较困难,(在小学阶段不要求解此类方程)O得出结论:第二个是比较合适的方程。\n&规范书写:教师指导:列方程,首先要写出〃解〃和设哪个数"X””再写出方程,并示范书写。9、学生再次规范列、解"3XJ20"。交流时重点问:为什么两边都除以〃列O教师板书示范,规范解题步骤。10、初步练习。(1)、教材28页第1题(3)。(2)根据线段图列、解方程。(3)教材27页例题2.由实物图到线段图再到具体问题,让学生再次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1、解方程。教材28页第2题。2、列方程解应用题。教材28页第3题。五、全课总结:你学到了什么?教学后记:\n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能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程列方程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问题标:经历猜数游戏、列方程解决问题以及认识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过程。知道什么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能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并能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3、在猜数、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活动中,体验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n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规律及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学习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会逐渐发现到它的重要作用了。二、新知学习。1、猜数游戏学生任意想好一个数,然后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运算:把想好的数加上2,乘上3”减去6,再减去原来所想的数.把最后的结果告诉教师,教师可以马上知道学生原来所想的数•2、学生分小组探讨其中的秘密•3、认识、区别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得出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含:像这样,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刚才,x=25就是方程2x+10=60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刚才,我们用这几种方法来求2x+10=60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这两个概念说起来差不多,但它们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4、练习\n齐读题目要求。么判断X=19是不是方程的解?检验一下二作业。独立完成练一练,强调书写格式。三、小结。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教学后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等式”与”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个规律,不断对孩子们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促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灵活地运用此规律来解方程。从而,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的学习活动是那么的有滋有味,进而使我能很顺利地就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程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相遇问题的过程。\n2、能根据相遇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感受解题方法的多样化。3、体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获得自主解决问题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正确地寻找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教学难点掌握列方程解具有两积之和(或差)的数量关系的应用题的解法。教学过程:—、激发1.在相遇问题中有哪些等量关系?板书:甲速X相遇时间+乙速X相遇时间二路程(甲速+乙速)X相遇时间二路程2•出示复习题: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122干米,乙车每小时行87干米,经过7小时相遇。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生做完后,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答的,师画出线段图,并板书出两种解法。\n甲车相遇乙车每小时122干米每小时87干米北京上海第一种解法:用两车的速度和X相遇时间:(122+87)x7第二种解法:把两车相遇时各自走的路程加起来:122x7+87x73•揭示课题:如果我们把复习准备中的第2题改成"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相遇时间及其中一辆车的速度,求另一辆车\n的速度〃,要求用方程解,又该怎样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列方程解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板书课题)二尝试1•出示例题:北京到上海的路程是1463干米,甲乙两列火车分别同时从北京和上海开出,相向而行。乙车每小时行87千米,经过7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干米?1.指名读题,找出已知所求,引导学生根据复习题的线段图画出线段图。3•根据线段图学生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甲车7小时行的路程+乙车7小时行的路程=1463干米1.设未知数列方程并解答。解:设甲车平均每小时行X千米。\n87x7+7x=1463609+7x二14637x=1463-6097x=856x=856-7x=122答:甲车平均每小时行40干米。3.启发学生用不同方法列方程,并说说方程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表示相遇时,两车的速度和与时间的积等于两地间铁路的长度。三、应用试一试,试着让学生列出两种方程,如:32x+32x7=480,480-32x=32x7四、体验相遇问题中求速度的应用题,列方程解比较简便。列方程解求速度、时间等问题时,首先要根据以前学习的相遇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再正确地解答。\n五、作业练一练教学后记: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演示取代了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生学得比较轻松、愉快。不仅掌握了应用题的两种解答方法,而且明白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学生学习需要经历亲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切实的感受,感受越深,理解数学知识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方程列方程解解决稍复杂的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问题教学要求: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列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和解方程的过程。2.能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会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出方程的解。\n3•在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感受用线段图表示数量的直观性,初步建立数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形象思维。教学重点:用方程解答"和倍"、”差倍"应用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分析应用题的等量关系,恰当地设未知数。教学过程:—、激发1•复习题:一套英语书的价钱是71元,—套磁带的价钱是书的3倍,一套英语书和一套磁带一共多少钱?⑴读题,理解题意。(2)生独立解答z指名讲算式的意义。71x3+71磁带英语书两套的和2•揭示课题:如果我们知道一套英语书和一套磁带一共284元,要求一套英语书和一套磁带各有多少钱,该怎样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列方程解像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的方法。(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题。)\n二尝试\n1.出示例题:一套英语书加上配套磁带的价钱一共是284元,其中磁带的价钱是书的3倍。这套书和磁带的价钱各是多少?(1)指名读题,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画出线段图。X书的价钱xxx284磁带的价钱⑵根据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①这道题要求几个未知数?(两个,书和磁带的价钱。)②要求的未知数有两个,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应先设哪一个未知数为X?为什么?(设书为X元,因为根据磁带的价钱是书的3倍,可知磁带的价钱为3x元。根据学生的答,教师在线段图上标注xo⑶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板书:解:设这套书的价钱是X元z那么磁带的价钱是3x元\nx+3x=2844x二284x二284m4x=71(4)学生求出x二71后,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做完了没有,还要做什么?使学生明确:求出x,只求出了书的价钱,题还没做完还要求磁带的价钱3x得多少。求磁带的方法有两种:3x71或284-71,学生用哪一种都可以。2・一个数的4倍比这个数多135z这个数十多少?让学生找出等量关系,鼓励学生用X表示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求解。全班交流三、应用1.试一试。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找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求解。练一练让学生自己解答,再交流。\n四、体验列方程解已知两个倍数关系求两个数的应用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题里有两个未知数,可以先选择一个设为X,另一个未知数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列出方程第二解方程,求出X后,再求另一个未知数;第三,通过列式计算,检验两个得数的和及倍数关系是否符合已知条件。板书设计:列方程解解决稍复杂的求两个未知数的应用问题解:设这套书的价钱是X元,那么磁带的价钱是3x元。x+3x=2844x=284x=284^4x=713x=3x71=213答:这套书的价钱是71元,磁带的价钱是213元。教学后记:\n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体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本课学生缺少了观察、比较,太快进入了尝试教学、迁移学习z对这类方程未能建构起模型。对于难点,如:4x-3x二1x。点拔、提示得不够,1x可以写成x,1可省略不写。未能通过不同类型的巩题让学生更进步明确算理。如:b-0.6bx-0.36x的算法。没有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会说、会算:一个式子中如果含有两个未知数x的加减法,可以根据乘法分配律和式子所表示的意义,将未知数前面的因数相加或相减,再乘x,算出结果。对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书写格式等,未能让学生观察细致。问题出现了,只及时调整,针对上述情况,我让学生停止计算,观察运算的顺序和书写格式,学生很快发现了解题的规律和格式。用他们的语言说"从上往下算,等号对齐,未算到的按位置顺序照抄。”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分数乘整数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乘整数。\n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学习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乘整数的乘法。3.体验用乘法解决连加问题的价值,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愿望。教学重点: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教学设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L让我们先来做几道口算题,你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吗?出不:3/8+1/8=1/3+1/5=7+9二1/4+1/4+1/4=2/9+2/9=3+3+3+3+3+3=2学生口答。\n3.最后一题你是怎么口算的?还可以怎样口算?——引导学生说岀用乘法3x5或5x3来计算。1.师小结:是啊,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可以用乘法。二自主探究1.质量问题教师口述问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2/5+2/5+2/52/5x3=(2+2+2)/5=(2*3)/5=6/5(千克)二6/5(千克)2.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教师板书:2/5+2/5+2/5二2/5x3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加法表示3个2/5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2/5x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表示3个2/5的和是多少。2/5+2/5+2/5=(2+2+2)/5=2*3/5=6/5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1•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三归纳概括分数乘整数,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试一试\n让学生独立观察图并列式计算。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怎样算的。练一练总结回顾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二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总结及应用过程。2.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3.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教学设备:幻灯片。\n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谁来说说应该怎样去计算分数乘整数呢?出ZF复习题2/5x23/4x92/7x611x7/12全班交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的知识。二自主探究草莓问题L师口述:每千克草莓5元,我要是买2千克应该付多少钱呢?买3千克呢?2启己列式并算出结果。3•全班交流。(1)5x2=10(元)(2)5x3=15(元)1.谁能告诉老师,刚才做的题我们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数量关系?(单价x数量二总价)5•师:说的很好,那么下面这个该怎么解答呢?我要是买1/2千克、2/5千克草莓呢?&自己试着列出算式,并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7.交流,让学生明白:5x1/2求的是5的二分之一是多少。5x2/5求的是5的五分之二是多少。8.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9•师生共同总结:\n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三巩固练习L5元的3/4是多少?7元的2/3是多少?5元的1/7是多少?2作品展(1)教师口述,写出相关数据五(1)班举行庆〃十一"〃我爱祖国"作品展,共收到45件作品。其中,绘画作品占2/5,赞美祖国的文章占1/3,各种图片占4/15,三种作品各有多少件?(2)讨论:求〃三件作品各有多少件〃是什么意思?(3)师生共同算出绘画作品的件数。(4)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其他两个问题,再交流。练一练总结回顾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总结及应用过程。2•过程与方法: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n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谁来说说应该怎样去计算分数乘整数呢?1•出示复习题Tx2一x947x62•全班交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的知识。二.草莓问题L师口述:每千克草莓5元,我要是买2千克应该付多少钱呢?买3千克呢?2启己列式并算出结果。3.全班交流。(1)5x2=10(元)(2)5x3=15(元)4•谁呢告诉老师,刚才做的题我们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数量关系?(单价x数量二总价)1.师:说的很好,那么下面这个该怎么解答呢?12我要是买丁千克、—千克草莓呢?\n6.自己试着列出算式,并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7•交流,让学生明白:15xy求的是5的二分之一是多少。25xy求的是5的五分之二是多少。8•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9.师生共同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三、巩固练习35元的才是多少?27元的亍是多少?15元的丁是多少?L教师口述,写岀相关数据五(1)班举行庆〃十一"〃我爱祖国"作品展,共收到45件作品。其中,214绘画作品占E,赞美祖国的文章占亍,各种图片占正,三种作品各有多少件?2.讨论:求〃三件作品各有多少件”是什么意思?3•师生共同算岀绘画作品的件数。4.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其他两个问题,再交流。二练一练板书设计:\n1515xy=—=2—(元)2105xy=2(元)\n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教学后记:在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但关健是学生理解〃求—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点,出示题目后,我不是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分析题意,慢慢引导学生弄清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最后再引导学生共同小结解答方法,效果还不错。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z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总结及应用过程。2.过程与方法: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教学重难点: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含义,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谁来说说应该怎样去计算分数乘整数呢?\nI.lUzf复刁越2327lx2x9_x6llx—547122.全班交流。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乘法的知识。二.草莓问题1・师口述:每千克草莓5元,我要是买2千克应该付多少钱呢?买3千克呢?2启己列式并算出结果。2.全班交流。(1)5x2=10(元)(2)5x3=15(元)4谁呢告诉老师,刚才做的题我们用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数量关系?(单价x数量二总价)4.师:说的很好,那么下面这个该怎么解答呢?12我要是买亍千克、—千克草莓呢?6启己试着列出算式z并说说算式求的是什么?6.交流,让学生明白:125xy求的是5的二分之一是多少。5xy求的是5的五分之二是多少。7.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9•师生共同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巩固练习\n2215元的才是多少?7元的亍是多少?5元的丁是多少?四、作品展1•教师口述,写岀相关数据五(1)班举行庆〃十一"〃我爱祖国"作品展,共收到45件作品。其中,214绘画作品占f,赞美祖国的文章占亍,各种图片占正,三种作品各有多少件?2.讨论:求〃三件作品各有多少件〃是什么意思?划帀生共同算出绘画作品的件数。2.鼓励学生自己解决其他两个问题,再交流。二练一练板书设计:1515xy=—=2—(元)2105xy=2(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教学后记:在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但关健是学生理解〃求—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数量关系,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这点,出示题目后,我不是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分析题意,慢慢引导学生弄清数量关系,然后再解答,最后再引导学生共同小结解答方法,效果还不错。分数乘法打折问题\n教学目1.结合具体事例r经历自主解决打折问题的过程。2.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3•体验分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了解许多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重难点:知道打折的含义,能解决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我们前面学过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我们先来做两道题,巩固一下L出示练习题:415x—=57x云17x80=2•交流结果。我们去商场经常会看到某某商品一律几折岀售。那么打折是什么意思?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关于分数的知识。(板书课题)二.打折问题1•打开书看课本上的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2.你们知道六折出售的含义吗?让学生知道〃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六出售。划帀生共同计算出裤子六折出售的价钱。\n4.鼓励学生独立计算其他商品按六折出售的价钱,并填在统计表中。5•全班交流。三、试一试L先让学生理解〃按七折出售〃和〃现价〃的意思,再提出〃便宜了多少钱〃,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2.全班交流。四.练一练板书设计:打折问题〃六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六出售。教学后记: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经常看到的打折问题入手,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通过看情境图让学生了解打折的含义。这样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陌生,很快就学会了。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分数乘分数第4课时:分数乘分数授课时间年月曰\n教学目标\n参考教案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书写教案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情境引入:师:同学们,课前情境引入:老师让大家准备了长方形纸,现在/拿出其中的一张/我们—起玩一个折纸游戏。请大家按老师的要求折一折。展示目标:展示目标: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1)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这时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算式吗?(2)在此基础上再对折,这时\n你得到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能列一个算式吗?活动二:质疑答疑:专项训练:综合训练:师: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另一张纸,我们把它当作张大爷家的地。(师口述教材活动的内容)你能在这张长方形纸上折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吗?生动手折纸,并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师:蔬菜地的1/2种西红柿,课堂小结:西红柿地占整块地的几分之几?就是求什么?怎样列式?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质疑答疑: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专项训练:完成书上的试一试综合训练:书上练一练的1、2、课堂小结: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呢?我们该如何计算分数乘分数的乘法?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分数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问题、自主解决问题、列综合算式等学\n习分数混合运算的过程。1.会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2.在用已有知识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分数、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一致性。教学重难点:会进行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设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L—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24米,还剩多少米彩带?读题,理解题意。2.生自己解答,并说明算式的意义。\n3.揭示课题:如果我们知道,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2/5,该怎么解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解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和混合运算。二自主探究1•出示例题:一条彩带长60米,某蛋糕店今天已经用去这捆彩带的2/5,还剩多少米彩带?⑴指名读题,说岀已知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根据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并回答。(2)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已知条件,找岀数量间的关系,进行解答。―2/5=3/560-24=36(米)60x3/5=36(米)60x2/5=24(米)答:还剩36米彩带。(3)鼓励学生根据分步计算的算式列出综合算式。2简便运算(1)提问:在加法计算中有哪两个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在乘法计算中有哪些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2)我们已经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不仅适用于整数,小数z还可用于分数,那么乘法计算中的三个运算走律能否也适用于分数呢?(3)打字问题①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的信息和问题,鼓励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②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结果。③师生观察比较,使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一个算式应用乘法分配律就是第二个算式),从而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走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n240x(1/4+1/6)=240x5/12=100(页)三尝试应用1.出示240xl/4x+240xl/6=60+40二100(页)7/8x4/15x5/7(3/4+5/6)xl2鼓励学生用简便算法计算。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说说是怎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使学生了解分数连乘,写成分子连乘、分母连乘后,可以先进行约分。试一试让学生自主计算,交流时,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总结回顾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倒数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倒数。教学目标:1.经历猜数、观察、交流等发现两个数的特殊关系及认识倒数的过程。2.了解互为倒数的含义,能写一个数的倒数。1.在认识倒数的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n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互为〃、"倒数〃的意义。教学设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发探究课前带学生唱〃找朋友〃歌,做〃找朋友〃的游戏师:生1请问你找到的朋友是谁?师:生2你愿意做生1的朋友吗?生2:愿意。师:生1和生2互为朋友。(板书互为)师:谁来理解一下这句话?生:生1是生2的朋友,生2是生1的朋友。师:能不能单独说生1是朋友,或者生2是朋友呢?生:不能”只能说谁是谁的朋友。师:类似这样的互为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生:同桌关系、邻居关系、兄弟关系……这些关系都是相互的。师:在数学王国中是否也存在这种互为关系呢?比如……\n生:约数和倍数的关系、互质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的倒数,也是属于这种互为关系。(板书倒数)二自主探究1.打开书52页,看书上的数形图,让学生观察每个同样颜色平行四边形中的两个数,说说发现了什么?2.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3教师介绍: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让学生讨论〃互为倒数〃的含义。(即:其中的一个数叫做另一个数的倒数。)2.让学生举出两个互为倒数的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了解T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三巩固练习L写出下面个数的倒数。51/6208/316/7232判断。(1)3的倒数是1/3O()(2)5/8的倒数是5/8。()(3)1的倒数是0。()(4)0的倒数是0。()总结回顾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n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乘法简便算法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尝试进行有关分数乘法的简便算法的过程。2、能解决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问题,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分数简便算法。3、感受运算定律应用的广泛性,能对简便算法的方法和结果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教学重点:能观察题目的特点,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提问:在加法计算中有哪两个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在乘法计算中有哪些运算定律?如何用字母表示?2、我们已经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不仅适用于整数,\n小数,还可用于分数那么乘法计算中的三个运算定律能否也适用于分数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打字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题中的信息和问题,鼓励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2、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结果。3、师生观察比较,使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第一个算式应用乘法分配律就是第二个算式),从而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240x(1/4+1/6)2401/4x+240xl/6=240x5/12=60+40二100(页)二100(页)简便算法Is出示7/8x4/15x5/7(3/4+5/6)x12鼓励学生用简便算法计算。\n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说说是怎样做的,依据是什么。使学生了解分数连乘,写成分子连乘、分母连乘后,可以先进行约分。试一试让学生自主计算,交流时,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练一练教学后记:教学中我应坚持〃以人为本〃,学生为主体,结合新课改的新理念,充分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发展。所以由情境导入,引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再由整数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引入新授,然后小组合作,共同验证新课题。不足之处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所以使一些事先设计好的练习,没来得及做完。这也提醒我,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案,更重要的还是要备好学生,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n教学目标:1.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之间的关系。2.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特点的认识。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教学重难点: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教学设备:幻灯片、一个正方体纸盒、一个长方体纸盒、直尺。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出示实物图。让学生找出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幻灯显示)师:同学们请看,这些物体你们认识吗?你能从中找岀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吗?生:墨水瓶的形状是长方体……生汇报,教师进行分类。说出生活中见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物体。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n生:牙膏盒的形状是长方体,骰子的形状是正方体的。生:……指名发言要更多倾向于差生。二自主探究1!1、顶点、棱的特征。指出面、棱和顶点。师:生活中这样的物体有很多,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像老师这样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生:上面有平平的面,还有边和尖尖的角。师:这个平平的面我们就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之间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称)教师板书。拿出正方体物体:你们能指出面、棱和顶点吗?再让学生指一指长方体的。面的特征。师:数一数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生:长方体有6个面、正方体有6个面。师:你是怎么数的?这些面有多少特征?(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数)生: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师:你用什么办法验证你的猜测呢?(可以在小组内说一说)生用一定的方法验证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生:我用算的方法来验证\n生:我用剪的方法验证,是这样做的……生:我用画的方法……顶点、棱的特征。师:观察用细棒和珠子做成的正方体和长方体。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用了多少根小棒、多少颗珠子?(珠子也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所用的小棒就相当于〃棱〃O)生:正方体用了8颗珠子12根小棒,证明正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生:……师: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它们的棱各有什么特点呢?让学生按照一走的顺序来数。整理特征。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找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你能把它们的特征整理在表格中吗?名称面正方体6个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都相等。长方体6个面,相对的面完全相等。度相等。学生先自己整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2.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顶点棱8个顶点12条棱,所有的棱的长度8个顶点12条棱,每组4条棱的长师:仔细观察表格,正方体和长方体有哪些相同的地方?D那些不同的地方呢?生: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有….,不同的地方是……学生汇报得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n认识长、宽、高。师:相交于一个顶点有三条棱,这三条棱的长度谁知道叫什么名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生:……师:拿出你准备的长方体,这样放着谁能说出它的长、宽、高?如果这样放呢?(变换不同的方向说出)师:你们能看图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吗?师:你能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吗?完成练一练第一题。师: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特点?那正方体每条棱的长度都叫做正方体的棱长。练一练第二题。三巩固新知练一练的第三题。师:看练一练的第三题,谁能把题读一读,然后回答。生:……师:前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呢?生:……总结回顾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n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不同的展开图,加深对正方体、长方体特点的认识。2、经历展开与折叠的活动过程,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一种转化的思想,及硏究方法的学习’体会学科的价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岀示漂亮的大礼品盒,引发学生研究兴趣)想做漂亮的礼品盒么?打算怎样硏究?2、提岀研究的方法并揭示课题:展开与折二自主探究活动之一1、引发猜想,唤起思考: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后会得到什么形状的图形?2、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1)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教师提出"展开"的要求:①沿棱剪开,不能剪散②边剪边想,相对的面跑到哪里去了?\n①把相对的面用相同的符号标出来。教师巡堂,并与学生一起”展开”长方体和正方体。(2)初步感知"展开"与"折叠"的关系。四人小组交流,教师相机(展开活动)提问:"为什么把展开的图形又折叠回去呢?"(3)请学生把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不同的形状的展开图展示在黑板上。3、揭示概念,探究特征:(1)揭示展开图的概念:象这样由立体图形展开后得到的平面图形就叫做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2)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展开的特征:观察黑板上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感悟:①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各小图形的特点②长方体、正方体展开图的不唯一的特点三、自主探究活动之二1、(出示做一做1)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对折后能围成正方体?(1)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判断。能围成正方体的在课本上打",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打x。\n(2)反馈、辨析。①把你认为不能围成正方体的找出来。说说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想象折叠的过程)②找出能围成正方体的图形。教师提出要求:能确定哪个图形能围成正方体的请想象-下它是怎样围成的;如果无法确认能否围成正方体的请拿出老师为大家提供的学具折一折,再想象一下。2、出示做一做2:下面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1)学生独立思考判断。(2)小组交流。(3)反馈、辨析。①哪些图形沿虚线折叠后能围成长方体?在脑子里想象你是怎样围的。②引发争论:4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吗?全班动手折叠验证,说明理由。③哪些图形不能围成长方体?说明理由。提升思维,深层探究由上例弓I发的思考:(出示3号图形)怎样变一变使3号图形能围成长方体?相机点拨:摆放的规律2、出示下图:\n怎样移动两个小正方形可得到正方体的展开图?(设计意图:由上例不能围成长方体的图形弓I发的探究活动,变不能围为能围、变静为动、变特殊为一般,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四、课后延伸,拓展探究简单的展开与折叠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其实这样的方法还可以硏究其它的立体图形。相信同学们随着课后的不断研究一定会有了不起的发现。教学后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目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知道表面积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3、在自主解决现实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n教学难点1、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确定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长和宽。教学媒体教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可展开)、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学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男刀。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答填空。1・长方体有()个面,一般都是(),相对的面的()相等;2・正方体有()个面,它们都是(),正方形各面的()相等;3・这是一个()/它的长()厘米,宽()厘米,高()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4・这是一个(),它的棱长是()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厘米。(二)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它们的表面都有6个面,今天就来研究它们表面的大小。(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二、学习新课。(_)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意义。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面积?长方体有几个面?正方体有几个面?\n(用手按前、后,上、下,左、右的顺序摸一遍)2•教师明确:这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3•学生两人一组相互说一说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4・教师板书: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二)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上下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宽作为长和宽的;前后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长和高作为长和宽的;左右两个面大小相等,它是由长方体的高和宽作为长和宽的。2•教师提问:想一想,长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学生讨论)老师板书:上下面:长x宽x2前后面:长x高x2左右面:咼X宽x23.练习解答。做一个长6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4.巩固练习。—个长方体长4米,宽3米,高2.5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教师:如此题改为同样尺寸的无盖塑料盒求表面积如何办?\n学生:应该少算上边的一面。列式:4x3+4x25x2+3x2.5x2(三)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1.教师提问: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吗?学生:棱长X棱长X62.试解例2。—个正方体纸盒/棱长3厘米,求它的表面积。32x6=9x6=54(平方厘米)答:它的表面积是54平方厘米。教师:如果这个盒子没有盖子,做这个盒子要用多少纸板该如何列式?学生:少一个面。列式:32x5教师明确:说表面积是指六个面,实际问题中有的不是求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审题时要分清求的是哪几个面的和。3•巩固练习:一个正方体的1!1积是1.2分米,求它的表面积。巩間反馈。1.—个长方体的长是6厘米z宽是4厘米,高是5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长方体的三条棱分别叫它的长、宽、高。()\n(2)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42x6=48(平方分米)()(3)用四个同样大的正方体小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四个正方体表面积的和小。()四、课堂总结。什么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计算?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分数除以整数本单元的教育标是:1•会进行简单的分数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2.能借助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在用方程解简单分数除法应用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3.能够表达解决简单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4.体验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直观性和用方程解决问题时思维的条理性,认识到许多分数除法问题可以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一)分数除以整数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经历总结规律和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除法。2.情感与态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n信心。教学重点: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先写出这个数的倒数,在相乘。教学过程:一、复习1•举例说明分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分数乘法的意义各是什么?2.根据乘法算式134x38=5092,写出相应的两个除法算式。1.谁能根据这三道算式说说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二新授(一)口算1•口算下面各题。(1)20-5=(2)48-8=(3)36-4=11120x-=48x-=36x-=让学生口算并交流计算结果。2•观察算式和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3•讨论,交流。2.师生共同概括规律: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除以乙数的倒数。3.让学生举岀一个例子。(二)分饼问题\n1.教师口述文字题1妈妈买来3张大饼,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大饼的几分之几?让学生说说这道题的的条件和问题。112.画示意图分析,师生共同得出:了曲=2。263.鼓励学生用计算方法是着计算。3.交流。4•总结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三、试一试让学生自己计算。交流时,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四、练一练第一题,师生借助线段图分析题意,然后学生自己列式计算。第二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并列式计算。第四题,让学生独立解答。板书设计:分数除以整数\n分数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1111—4-3=_><_二_2236教学后记:本节课我认为最突岀的地方是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探究新知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发散学生的思维,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岀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并小组内试举简单的例子试算,然后小组汇报方法,学生分别说出了三种计算方法,然后老师再岀示习题,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去计算,在汇报计算中又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最后总结岀分数除以整数的最通用的方法。整个探究新知的过程都是有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来完成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除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找等量关系并用方程解答简单分数除法问题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能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n3•情感与态度:认识到许多分数除法问题可以借助方程来解决,能够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重点: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难点: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复习L口算1产5397x=63x=~t410105x=u1826—v———v——29371•口答下列各题的数量关系式。3⑴某数的§是36。5⑵全厂人数的§是210人。1⑶完成了300个”刚好是计划的才o12⑷一个数的3倍是牙o\n33.解答: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生练习,提问: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把谁看作单位〃1〃?二探究新知□□4师:请看黑板,同学们开联欢会布置会场,用的红气球占总数的§,—共用了多少个气球?师:指名读题,谁能找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师:题中"总数的彳“这个条件你是怎样理解的?师:边画图边理解红气球占总数的善28个师:请同学们看图说说题里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师:观察图示,你发现数量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师:你是根据什么列出等量关系的?(同桌讨论)\n师:在这个等量关系中,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量是未知的?师:未知的可以设为X,根据等量关系我们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同学们自己能解答吗?(指名板演,其他自练,并提醒学生做完要检验。)师:做完的同学把书打开72页,对照例题检查自己做对了吗?谁愿意说说你是怎样检验的?师:同学们是用把原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的方法检4验的,其实还可以根据题意进行检验,我们可以计算28是不是占X的§”如果是就说明你的方程不但列对了,而且解对了。如果不是就说明有错误出现,好及时改正。师:回顾例题的学习过程,你认为解题关键是什么?师:同学们真聪明!自己不但能学懂知识,还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师:其实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不光能解决有关联欢会的问题,还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比如说〃十、T段期,老师上街买了一套衣服,裤子75元,2是上衣价钱的亍,”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你能求出一件上衣多少钱吗?(能)指名板演,其他自练。巩固练习\n■全课小结师: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用乘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z求这个数用除法。五、作业教学后记:找准单位"V的量,掌握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答分数问题的关键,教学例题时。我先让学生找单位,写出数量关系,让他们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掌握还不错。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分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尝试、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除法的计算过程。2.过程与方法:理解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的道理,会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的除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用不同方法解决分数除法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冀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教学重难点:理解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问题的道理”会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的除法。\n教学过程:计算技能展示121.出示计算题卡,要求口述计算过程:213学生抢答2.用语言描述上述计算题的计算方法学生:(1)分数三整数二分数x整数的倒数(2)甲数m乙数二甲数x乙数的倒数(除数不能为0)3•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1021新课导入:通过上面的习题的计算”进一步巩固了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即甲数m乙数二甲数x乙数的倒数(乙不等于0),这种计算方法是否同样适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呢?板书:一个数除以分数二.学习新课:1•整数除以分数2出示把2升消毒液倒入相同的瓶子中,每瓶装§升,要用几个这样的瓶子?学生读题,提炼数学信息,探寻钥匙解题方法(1)求用几个瓶子,就是求2升中有几个彳升,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2)可以用方程求解,设瓶子的个数为x\n22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及时板书:2它-x=2师:我们先看看方程中x的解法有几种方法呢?学生思考、交流自己的想法。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⑴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⑵可以在方程两边同时乘亍G)可以在方程两边先乘以5再除以22师板书:-x=222x二2訂(两边同时除以§)55x=2x-(两边同时乘亍)x=5学生观察方程的求解过程,看看能有什么发现?说一说252訂=2X2师:在方程的求解过程中,我们两次用到了等式的基本性质,因此方程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的右边应该是相等的。即学生的发现,还有哪位学生发现了这一现师:这回2三|的算式会算了吗?算一算再说一说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师生共同总结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整数除以分数二整数x分数的倒数。\n4练习:4-~2分数除以分数6出示:ffi-升消毒液倒入上述一样的瓶子中,要用几个瓶子呢?师:根据第一题的解题过程,独立思考第二题的解题方法和计算过程。学生解答交流:并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板书26⑵方程:-x=-622x=~(原方程两边同时除以§)655x=-x-(原方程两边同时乘亍)再计算§它5=3师:哪位同学发现了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一个分数m另一个分数二一个分数X另一个分数的倒数师:比较一下分数除以分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都是第一个数不动。-变X,原来的除数变为它的倒数师:现在我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代替上面算式中不变的第一个数呢?给他起个名叫什么好呢?学生:就叫一个数学生:叫甲数\n师:我们把上面和算式叫什么呢:学生:一个数除以分数学生:甲数一分数三、归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学生:甲数除以分数二甲数X分数的倒数学生:一个数-分数二一个数X分数的倒数四■比较一个数除以分数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的相同之处,合并计算方法甲数除以乙数二甲数乘乙数的倒数五、练习解:设需要x个瓶板书设计:解:设需要x个瓶子。子。2x=2x-答:需要3个答:需要5个瓶子。瓶子。教学后记:该课时的教学,着重在于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意义与一个数除以分数的\n计算方法。所以,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说一说分数除法的意义和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体积认识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目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过程:-:故事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瓶子里的水很少,乌鸦够不着,聪明的乌鸦是怎样喝到瓶子里的水的?……\n这个故事里蕴含着一个丰富的数学知识,同学们有兴趣来探究与学习这个知识吗?二:暴露过程,认识体积概念。1、从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取出两个相同的烧杯,盛有同样多的水,逐一向烧杯里放入小石块和大石块,结果水位明显上升。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烧杯里的水位为什么会上升?学生从这一具体事例中获得了物体占有空间的表象。2、揭示体积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为什么烧杯里的水位会随着石块的增大而升高?自然地导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体积〃这一概念。大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也就是体积大/小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小/也就是体积小。3、进一步理解和巩固体积概念。让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关体积的例子。并再一次用实验来解释体积现象,使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识在应用中得到巩固。在烧杯里盛满水,并把烧杯放在一空盆中。往烧杯中放入石块,水会溢出。石块从杯中取出,水位下降,再把溢出的水倒回杯中,仍近乎满杯水。观察实验现象,思考:从杯里溢岀的水的多少与石块有什么关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n推测,交流,验证。)得出:溢出的水所占空间的大小二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即溢出的水的体积二石块的体积。三、教学常用的体积单位。1、岀示两个长方体图,把图中的长4厘米改为3厘米。问学生,能比岀他们体积的大小吗?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较?2、认识体积单位.教师指出: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时只凭感觉是无法判断出谁大谁小的,这就要我们精确地计量物体的体积・我们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计量物体的体积就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板书)(1)教学立方厘米。出示一块1立方厘米的体积模型,说明这就是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分组观察,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看一看:1立方厘米的体积比较小,是正方体.量一量: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厘米.说一说: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板书)\n比一比:用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同自己的手指尖比一比,说一说同哪—个指尖的大小差不多。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比较小.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厘米比较恰当?举例说一说’你见到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几立方厘米?(2)教学立方分米.出示一块1立方分米的体积模型,这就是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分组观察,然后汇报:你知道了什么?看一看:1立方分米的体积大一些”是一个正方体.量一量: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说一说: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板书)想一想: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物体比1立方厘米的物体大•用手势比划一下1立方分米的大小议一议:哪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举例说一说”你见到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几立方分米?\nG)、教学立方米。猜测:棱长多少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观察教具1立方米的三棱架,看看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让学生感觉一下1立方米有多大,试一试1立方米的空间里大约可以容纳多少个同学。说不得说你见到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米,教师可说明:1立方米水约可装满500个热水瓶z1立方米木料,用它可做课桌约50张。议一议:D那些物体计量体积时使用立方分米比较恰当?(4)比较:这三个体积单位的共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立方厘米是较小的体积单位,立方米是较大的体积单位。(5)进行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对比。计量单位常用单位名称用途举例说明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计算线段的长度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计量面积的大小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计量体积的大小\n(6)练习。四、教学体积的初步计量。1、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教师用4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演示:出示1个小正方体,说明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出示2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问这个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因为是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它含有2个1立方厘米,所以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2立方厘米)出示3个小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问: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2、出示4个小正方体。学生操作,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你能想出几种拼法?每一种拼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几厘米?体积是多少?师揭示学生中的不同拼法。提问:每一种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为什么都是4立方厘米?3、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个才能拼成?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五、全课总结。\n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疑惑吗?你还想了解其他有关体积的知识吗?小组内先交流,再全班交流。(体积的意义,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六、布置作业。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体积体积单位的进率教学目在认识体积单位,知道体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的联系和区别基础上,学习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与计算方法。学习计算重量的解答方法。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计算物体的重量。教学难点:体积单位的进率的化聚。教学过程:—、复习检查: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1、计算体积用\n2、填空:\n1厘米1平方厘米1立方厘米单位单位单位说一说:计算长度用单位,计算面积用单位,计算体积用单位。1平方米二()平方分米1分米二()厘米1平方分米二()平方厘米二新课:1、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1)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lxlxl=l立方分米。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棱长改用厘米作单位:体积是10x10x10=1000立方厘米底面积是1平方分米z也就是100平方厘米z利用体积的计算公式100X10=1000平方厘米通过刚才的计算你能告诉大家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2)根据上面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lxlxl=l立方分米棱长改用厘米作单位:体积是10x10x10=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书)\n(3)小结: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4)练习:5立方米二()立方分米L5立方米二()立方分米2400立方分米二()立方米12500立方厘米二()立方分米3.6立方分米二()立方厘米填写比较表50x30x4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3、一块长方体的钢板,长2.5米,长1.6米厚0.02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7.8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钢板的体积:2.5x1.6x0.02二0.08(立方米)0.08立方米二80立方分米钢板的质量(比重x体积二质量):7.8x80=624(千克)答:这块钢板的体积是80立方分米,质量是624千克。求物体的质量公式为:比重X体积二质量注意前后单位是否统一。\n三、巩固练习:1、一块正方体的钢板,棱长是20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钢重8.9千克。这块钢重多少千克?20厘米二2分米2x2x2=8(立方分米)8.9x8=712(千克)2、一根长方体钢材,长4.8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分米钢重7.8千克,这根钢材重多少千克?3、一块长方体铁板重468干克,又知铁板长2米,宽1.5米,厚2厘米。每立方分米的铁板重多少千克?(列方程解答)!1!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目1、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使学生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要看它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教学重点:1、建立体积概念。\n2、认识体积单位。教学难点:建立体积概念。教学用具:学具袋。教学过程:—、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二新授:1、体积的意义。(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岀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2)、每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明U个所占的空间大?(2).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3)、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n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n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2、体积单位:(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认识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2)、认识立方厘米: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3).认识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4)、认识立方米: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②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n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0张。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5)、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橡皮的体积甩),火车的体积用(),书包的体积甩)。(6)、比一比:到现在为止,我们都了学哪些测量单位?(板书)长度、面积、体积三种单位的区别:(7)、练习:①说一说:测量篮球场的大小用()单位。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用()单位测量一只木箱的体积要用()单位。②、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1(),表面积是(),体积是()。(你想怎样填?)③、判断:一只长方体纸箱,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体积是24立方分米,它的表面积大。()3、体积初步认识:\n①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A、演示:用棱长1厘米的4个正方体,拼一个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是多少?B、说出下面物体的体积(3个体积单位,4个体积单位,)C、摆一摆:请你也摆出一个体积是3立方厘米的物体。摆出体积是4立方厘米的物体。D、小结:怎样知道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同一个体积数,可以摆出不同的形状。②动手摆一摆:请大家用手中的小正方体拼一个体积是8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想一想你拼的物体体积是多少?)可以怎么摆?三、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体积的意义和体积单位。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课后小结: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体积探索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及体积计算教学目标:\n1•知识与技能:在摆长方体、数据整理、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过程。2.过程与方法: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知道公式的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活动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z知道公式的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的体积。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呈现课题L体积是指什么?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什么是1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2.体积是4立方厘米的正方体里含有多少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那么,体积是8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呢?这说明了什么?(生:体积是多少就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n(师出示一长方体教具师:你能猜出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吗?生:长方体的体积二长X宽X高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我以前问过我爸爸。师:你真是一个勤学上进的孩子!师:你们对他的回答有什么问题想问吗?生: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二长X宽X高。二观察操作,实验探究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1=1L探索活动:小组合作(每四人一组做实验并记录):用40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活动前师友情提示:(1海个小组用40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2)注意观察你所摆的长方体有几层?每层有几行?每行有几块小正方体?你所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3)我的发现是o2•成果展不:(请小组代表到台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拼摆的过程并汇报方法及结果。)(1)体积与每排个数、排数、层数的关系。\n(板书:长方体体积二每排个数X排数X层数)每排个数、排数、层数与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关系。(每排个数相当于长;排数相当于宽;层数相当于高)(板书:长宽高)(2)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与它的长、宽、高的关系。(长方体体积等于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正好等于长方体长、宽、高的乘积)长方体体积公式长方体体积=长><宽X高(3)如果用V表示长方体的体积,用a、b、h分别表示长方体的长、宽、高体积的字母公式怎样写?V=axbxhV=abh(板书)(4)说一说: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长、宽、高)2.运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解决问题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推导出了长方体体积公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三、巩固发展计算出数学课本的体积。(学生两人一组完成该项任务)小结板书设计:长方体的体积二长X宽X高V=abh\n教学后记: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本单元的教育目标是:L通过实例,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2.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和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能对现实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做出合理的解释,会用统计图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3•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能进行判断和预测。2.体验统计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统计表、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一)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读统计图,分析、比较统计图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2.过程与方法: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能读懂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有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折线统计图在描述和交流数据中的作用,激发学\n习新知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说出折线统计图的作用。教学过程:—、通过旧知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了解某市2003年每月平均气温,并制作成了直线统计图,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条形统计图,互相欣赏。2.请同学们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是怎样制作的,教师随着学生的叙述用多媒体制作出条形统计图。生回答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方法3.如果不用直条来表示(隐去纸条剩下点)把各个点用线顺次连接起来(多媒体连点)就成了另一种统计图。4•揭题这幅统计图就叫单式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二、合作交流,探究体会它的作用。L让生讨论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师指出: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2.折线统计图中的点表示什么?横格、竖格各起什么作用?3.这个地区2006的月平均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升\n得最快?哪两个月间平均气温降得最快?三、读折线统计图1•让学生读课本99页某市2005年水位变化的内容和折线统计图。2.交流读图得至啲信息,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3•回答书中的4个问题。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到的问题。四、练一练L先让学生读统计图,然后,交流(1)(2)两个问题。2.(3)(4)问题让学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3•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二)尝试完成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L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教学重难点: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教学过程:\n_、画折线统计图L让学生了解表中的数学信息。2.观察未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图中圆点表示什么,然后鼓励学生试着完成折线统计图。3.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让画得美观、漂亮的同学介绍画图的方法。二议一议1•观察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6年中戴眼镜的人数有什么变化。2.你能试着说一说这种变化的原因吗?三、练一练L让学生读统计图”了解表中的信息。2.让学生观察身长变化的统计图z说一说图的特点,使学生了解,第一小格表示1到50厘米,以后每格表示2厘米。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折线统计图并交流、展示。3.鼓励学生自己画体重变化的折线统计图。4•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5•根据画好的统计图回答问题。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尝试完成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尝试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进行描述、分析的过程。\n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借助折线统计图来表述和交流。教学重难点:能用折线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预测。教学过程:二、画折线统计图1・让学生了解表中的数学信息。2.观察未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图中圆点表示什么,然后鼓励学生试着完成折线统计图。3•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让画得美观、漂亮的同学介绍画图的方法。三、议一议L观察统计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6年中戴眼镜的人数有什么变化。2.你能试着说一说这种变化的原因吗?四、练一练L让学生读统计图”了解表中的信息。1.让学生观察身长变化的统计图,说一说图的特点,使学生了解,第一小格表示1到50厘米,以后每格表示2厘米。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折线统计图并父流、展2.鼓励学生自己画体重变化的折线统计图。4•交流、展示学生画的统计图。\n5.根据画好的统计图回答问题。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统计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L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读懂折线统计图上所表示的数据,学会分析数量变化情况。2.能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数据,能对数据进行简单有效地分析和预测,并能进行比较。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归纳复式统计图的特点。2.复式统计图中图例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要想有强壮的体魄,那课余时间我们应该积极参加什么呢?(体育锻炼)很好,那你们知道中国队在历届亚运会上获得了多少枚金牌吗?生:不知道。师:电脑博士帮助我们整理了一组详细的数据,请看(岀示中国队在9至14\n届亚运会上获得金牌的信息。)(课件:第9—14届亚运会中国获金牌情况表)师:(指着课件)这是一张什么?生:单式统计表。(提醒学生标题不能漏)师:看来大家对学过的知识还是掌握得很好。二新授师:同学们你们从这个统计表中,能直观的看出中国队在9至14届亚运会上金牌枚数的增减变化吗?生:不能。师:聪明的你思考一下:怎样才能让别人直观看出中国队获得金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生:可以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要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吗?生:因为单式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反应出数据的增减变化。师: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师:同学们真聪明!我们可以制作一幅单式折线统计图,来反应中国队获得金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课件出示:一张统计图)师:接下来哪位同学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画折线统计图?生5:描点、标上数据、(把所有的点都找出来后)连线。师:你回答得很完整,真棒!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刚才发的那张练习纸,请根据大屏幕上的统计表,把这张统计图补充完整。现在动手画。\n(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学生,并选两位学生的作业展示)师:从一张单式折线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生:……师: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但是,我们在清楚自己的同时,还要注意了解我们的对手。俗话说的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那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韩国队是什么情况呢?师:电脑博士也帮助我们整理了一组详细的数据。那我们要怎样得到韩国队在第9——14届亚运会获金牌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呢?生:可以在刚才的统计图上再作出韩国队的折线图。(课件:韩国队获金牌折线统计图)师:那你能给大家介绍介绍,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吗?生:第一,制作起来不是很困难;第二,可以方便的比较岀两个国家的金牌枚数的变化情况;第三,还很环保(节约用纸)。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让我们方便的找出了中、韩两个国家之间金牌的增减变化情况。师:现在请同学们再拿岀刚才那张练习纸,刚才你们已经作出中国获金牌折线统计图,在画韩国获金牌折线统计图之前,聪明的你先思考一下:你怎样区分中国、韩国?考虑好的同学动手画。(教师巡视,帮助个别学生,并选两位学生的作业展示)师:你是怎样区分中国、韩国这两条不同的折线统计图的?生:韩国用虚线(点虚线按钮);韩国用不同颜色(点红色按钮)。\n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这张统计图完整吗?生:不完整。师:那你将怎么做?生:把标题改完整。师:你真细心!师:谁有更好的建议:让别人很清楚地知道这条折线表示中国获金牌情况,这条折线表示韩国获金牌情况?生:在右上角注明:——表示中国;……表示韩国师:这叫作〃图例〃。师:同学们想得很周到!制作一幅这样的统计图,不能少了标题和图例。标题可以告诉我们这幅统计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图例(指着说)可以告诉我们图中的折线含义是什么。我们刚才制作的这样一幅统计图有它的名字。叫:复式折线统计图(点题)板书(课件:点题)师:从这张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数学信息?生:……师:那谁来说一说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生:相同点:制作方法大体相同,都是先找到点,再写数据,最后连线。不仅可以看出数据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反应出数据的增减变化。生:不同点: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方便的分析两个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多了图例。师:你的回答很全面,说明你上课很认真!\n师:现在大家看到这张练习纸的第二页。完成这道题。练习(学生动笔做,教师巡视,并个别辅导)师:请同学回答第一个问题,毛衣的销售量,你要看D那一条折线?你是从哪里得出的?师:请一学生回答第二题。师:针对第三题,再提问:为什么毛衣的销售量从7月到11月会逐步上升?总结: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复式折线统计图)它的特点是什么?(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一样,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更能便于比较。)同学们今天开动脑筋,学会了一种新的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大家都表现得很好,老师真替你们感到自豪。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