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四、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共有两个信息窗:参观新农村、参观饮料加工厂。平移旋转现象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方向,在观察生活中感受平移、旋转。知识基础:学生在一年级学过上、下、前、后、左、右和生活中的东、西、南、北,在二年级学过图上的东、南、西、北和对称。能力基础:学生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已能熟练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与图上的方位有机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初步体会平移和旋转现象。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根据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中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七个不同的方向,并能运用合适的术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平面图上的方位,会看简单的路线图。2.结合实例,感受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4.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单元教学重点:辨认方向单元教学难点:借助路线图确定生活中物体所在的具体方位。单元教学措施和方法:1.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会辨认方向。学生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单元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用准确的方位名词对某一地点的位置进行描述。2.在直观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平移、旋转现象。\n直观操作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物体运动现象的基础上,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描述,充分感受物体的运动方向,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单元课时安排:新授课3课时练习课1课时考试讲评课2课时总6课时第1课时总第()课时课题:参观新农村——位置与变换教学内容;教材36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并能运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2.运用方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教学准备:课件、山东地图、指南针预习要求:观察情境图中有什么,试着描述它们的位置。预习检查:活动课集中检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到哪儿玩过?今天老师想带领大家到农村去看一看,好吗?(课件展示农村图片)今天就领大家凤凰村游览一番。请大家看都有什么。根据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从村口到文化中心怎么走?从村口到牡丹亭怎么走?从村口到凤凰塔怎么走?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n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认识东北方向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小组交流,集体展示可能的情况有:从出村口先向东走到凤凰塔,再向北走就到风景区。从出村口先向北走到牡丹亭,再向北走到住宅区,再向东走就到风景区。从出村口先向北走到牡丹亭,再向东北走就到风景区。从出村口先向北走到牡丹亭,再向北东走到风景区。从出村口先向北走到牡丹亭,再向右上方到风景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评价找到表达路线的最佳方式,对于最后一种情况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使用方位表达位置,由图上方向转到现实方位,或者可以指一指教室,引导学生说出方位;对于第四种情况可以告诉学生规定的说法,把东放在北的前面。小结:在东与北之间的方向是东北方向。2.认识西北方向从村口到文化中心怎么走?小组交流,集体展示可能的情况有:从出村口先向北走到牡丹亭,再向北走到住宅区,再向西走就到风景区。从出村口先向北走到牡丹亭,再向西北走就到风景区。学生小组内自主探究,在评价中优化并获得新的方位知识。小结:在西与北之间的方向是西北方向。3.认识东南、西南凤凰塔、饮料加工厂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全班交流,凤凰塔在牡丹亭东南方向饮料加工厂在牡丹亭西南方向\n此处可以完全交由学生个人解决。小结:在东与南之间的方向是东南,在西与南之间的方向是西南。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一对口令游戏规则:教师说一个方向,学生说与之相对的方向。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并说一说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2.小导游的游戏(1)教师和一学生示范(2)同桌之间玩此游戏。3.空间的方位(1)找教室的东、南、西、北。(2)找教室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并说一说都有什么。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五、限时作业课本37页第二题:在山东地图上找一找第2课时总第()课时课题:参观新农村——位置与变换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37、38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和线路中,熟练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并能运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2.运用方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3.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熟悉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东、南、西、北八个方位\n教学准备:课件、地图教学过程:一、自主练习1.完成自主练习1独立完成,比一比谁做得准又快汇报交流,并说一说做题方法通过此题巩固本节课所学计算知识,提高识图能力。2.完成自主练习2练习时可先出示情景图,看一下图中有什么,进而按要求独立完成,再组织同学汇报交流还可以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任选两个地点,互相说一说位置和方向,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3.完成自主练习3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示意图然后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时,可组织同桌之间玩“当导游”的游戏“同学们当导游累了吧,我们来做个游戏吧。”出示游戏规则,教师和几个同学玩以做师范,小组内玩4.完成自主练习4引导学生读懂题意:这是一道根据给定的建筑物的实际位置填写平面图的练习。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独立填写平面图,然后对照填好的图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建筑物的方位。也可让学生说说自己学校建筑物的方位,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平面框图,让学生填写。通过这三题提高运用方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二、画一画校园都有什么,各在什么方向动手画出我们美丽的校园作品展示,学生评价。\n三、评价反思学生说一说方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第3课时总第()课时课题:参观饮料加工厂——平移和旋转教学内容:认识平移旋转现象,教材39、40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重点:感知平移旋转现象教学难点:图形的平移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滑板等预习要求:图中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吗?预习检查:活动课集中检查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同学们,上次我们一起参观了凤凰村,今天我们再去参观他们的饮料加工厂(课件出示情境图)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二、师生合作,探究问题1.请学生描述一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升降机是从下往上移动的。大门是这样开关的(做动作)\n传送带上的饮料是这样运动的。灯泡是这样运动的。2.同学们说的真好,有些同学还能用手势展示给大家看。你能根据他们的不同运动方式给他们分类吗?(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可能有如下做法)(1)大门、传送带这样的分为一类,因为他们的运动都是平的。(2)吊扇、灯泡、汽车轮子分为一类,因为他们是转的。(3)升降机也属于第一类,因为它在运动时也是直直的小结:像大门、传送带、升降机这些物体是直着运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平移。像吊扇、汽车轮子这些物体是转动的,这种运动方式叫旋转。拓展应用:说一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小组讨论,汇报交流。三、平移的距离看一个小故事《评评理》。(课件展示)一只小狗和一只小猫坐在一辆滑板车上,小猫坐在车头,小狗坐在车尾,滑了一段距离后,他们俩争了起来,小猫说它滑得远,小狗说它滑得远,到底谁滑得远?小组讨论并汇报验证探究成果:可以由学生亲自用尺子量一量他们移动的距离,在测量之后可以找学生展示多种测量的方法和结论,并将他们的方法和结论进行对比,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评价。小结: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要观察该图形上的任意一个点的平移过程就可以。四、巩固练习1.完成自主练习一这是一道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基本练习,应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模拟运动,说一说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并说出理由。还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感受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区别。\n2.完成自主练习二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图形怎样平移的,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中的题目。完成后进行汇报交流。3.完成自主练习三引导学生看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全班汇报交流,并欣赏美丽的图画。五、小结随着时钟指针的旋转,这节课也结束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六、限时作业:自主练习一第4课时总第()课时课题: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教学内容:教材42、43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了解同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再同一地点,正午时刻物体的影子最短。2.经历观察、测量影子的长短的过程,体会影子的长短与时刻的关系,获得一些数字活动经验,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3.再与同伴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及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初步建立物体的高度与影长之间变化的现象。教学难点:体会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正比例关系。教学准备:1.不同的竹竿、卷尺2.选定不同的测量时刻。3.影子的长度与时刻变化的记录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n1.谈话:同学们,注意过自己的影子吗?……是的影子给我们无限的遐想。不论是在阳光下,还是在月光下,我们总想抓住自己的影子。2.认真观察情景图,引导学生发现情景图中的信息3.提问题什么时间物体的影子最长?什么时间物体的影子最短?4.小结:影子的长度与物体的高度有关系,与时刻也有关系。二、计划阶段1.划分小组思考活动设想:(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全班学生分成6组?(2)思考:怎样进行测量学生讨论,小组制定具体步骤。(1)小组内分工(2)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三、活动阶段:按照分工,各小组选择不同长度的物体再不同的时刻进行测量。记录影子的长度与时刻的变化情况。四、总结阶段1.交流(1)学生展示记录的表格中的数据。(2)交流活动的过程及感受。2.发现规律(1)在同一时刻,由于物体的高度不同,影子的长度也不相同。(2)即使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刻,影子的长度也不相同。\n第三单元位置与变换限时作业1.基本练习:(1)羊在猴的面,鸡在猴的面。(2)狗在松鼠的面,猴在松鼠的面。(3)猴的东北面是,马的西南面是。2、综合练习:图书馆植物园45米少年宫65米20米45米18米小明家学校奶奶家动物园(1)动物园在植物园的()面,在少年宫的()方向。(2)、小明从家出发,向()走()米到学校,再向()走()米到图书馆,然后向()走()米到少年宫,而后向()走()米就到了动物园。3、拓展练习:填一填\n星期天,我们去动物园游玩,走进动物园大门,正北面有狮子馆和河马馆,熊猫馆在狮子馆的西北面,飞禽馆在狮子馆的东北面,经过熊猫馆向南走,可到达猴山和大象馆,经过猴山向东走到达狮子馆和金鱼馆,经过金鱼馆向南走到达骆驼馆,你能填出它们的位置吗?4.下面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现象。(2)飞行中的直升机,其螺旋桨做()运动。(3)拉开抽屉时,抽屉做()运动。5.下列现象属于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客车摩天轮()()()6、综合练习:(1)向()平移了()格。(2)向()平移了()格。\n(3)向()平移了()格。7、拓展练习:把上面的图形向左平移5个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