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的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2-08-26
类型:doc
大小:122.50 KB
页数:10
下载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课件 > 青岛版数学课件 > 三年级上册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3.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QQ 403074932
单元备课课题第十一单元谁长得快——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教学总目标1.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2.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描述等活动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统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解读由于在这之前,学生已学过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对于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已接触过,只是不很系统。本单元主要学习用“分段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教材借助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统计的意识;逐步体验搜集数据、整理数据、涂统计图、填统计表、分析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而且能根据简单的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打下基础。教学重点学会分类整理数据的方法教学难点能将收集的数据填入表中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和回答有关问题,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课时安排1.信息窗11课时2.我学会了吗?1课时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10页\n课题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123—126页备课教师梁京菊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单位良庄镇中心小学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会用不同方法进行统计,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2.感受分类的多样性,体会分类统计的意义,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教学重点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教学难点掌握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咱们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怎样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调查了一下。你做了吗?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对,要想知道增长情况必须测量出每人现在的身高,再去查一下去年的身高记录算出增长的情况。哪个小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组的增长情况。小组汇报。怎样把我们全班同学的身高增长情况整理整理呢?学生思考,交流汇报自己的方法。引导学生说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出示统计表让学生根据每组的情况填写,并提问学生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增长高度6及6以下78910及10以上人数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10页\n教学过程复备接着再出示条形统计图,并让学生根据统计表中的人数涂格子,学生动手涂,教师提示涂得时候要从下往上涂,涂均匀,对准下面的数字,涂完让学生相互说说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二、提出问题,整理知识一年一度的校园吉尼斯运动会拉开了序幕。瞧,运动场上赛得可热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情况吧。师:看了这幅图,你想知道些什么?生1:我想知道赛跑的有多少人?跳绳的有多少人?生2:我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人?生3:我想知道有哪些比赛项目?每个比赛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1.如何解决一共有多少人?2.我们可以根据获奖名次来统计。合计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人()人()人()人3.除了根据获奖情况来统计,还可以根据什么来统计?生:获奖的项目。合计赛跑立定跳远投球跳绳()人()人()人()人()人4.利用学过的统计知识完成上述两张统计表。5.交流:看了两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6.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生1:统计的方法不同。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10页\n教学过程复备生2:合计都是15。生3:我明白了对同一中场面进行统计,虽然统计的方法可以不同,但总人数应该不变。【统计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统计教学,重点不是教知识点,也不是教技能,而是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本段教学中,自然的让学生经历了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7.小结:通过刚才的统计,让我们明白了:同一件事物,在不同标准下的统计结果具有多样性。四、拓展应用,提高能力做自主练习1、2、3、4题五、课堂评价,课后延伸【再次让学生感受在生活中统计随处可见,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的乐趣。】板书设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段整理教学反思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10页\n达标检测题一、下面是二年级第二组数学期中测试成绩。(单位:分)978668888998996898100876978859695根据上面数据填写下表。分数10090~9980~8970~7960~69人数(1)这个组数学成绩在()范围的人数最多,是()人。(2)最高分是()分,有()人,最低分是()分,有()人。二、下面是三(1)班同学1分钟跳绳成绩情况的统计表。成绩(次)59及59以下60~7980~99100及100以上人数36167(1)根据统计表,涂统计图。59及59以下60~7980~99100及100以上(2)跳绳成绩在()范围内的人数最多,在()范围内的人数最少。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10页\n课题我学会了吗课型新授教学内容教科书127页备课教师梁京菊教学时间共1课时第1课时单位良庄镇中心小学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统计,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2.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和理解相应的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教学重点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教学难点认识和理解相应的统计方法和统计结果。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复备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谈话:上节课,我们看了三年级二班学生参加学校运动会的成绩今天我们就一起把这个班的体育小明星选出来,你认为谁能当选呢?(出示“王强、李亮、于小美、刘明”四人的得票情况。)2.收集原始数据:师:在这之前,我们首先把得票情况记录一下吧!。3.用什么方法把收集到的数据记录下来?4.汇报得出一些常用的整理记录方法。5.教师报,学生进行记录。6.比较:哪种记录方法比较简单?7.小结: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统计数据更加简便、清楚。今天我们记录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通过创设活动的情景将学生引入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原始数据的收、整理,用自己喜欢的记录方法进行记录、整理,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从而获得不同的体验。】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10页\n教学过程复备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10页\n二、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出示统计表):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1.引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写。2.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教师向学生提供统计表进行数据的处理,及时地点拨,通过亲身操作获得处理信息的方法和统计表的特点。并设计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收集到的数据这样一个开放的环节,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多种能力的提高。】三、达标训练1.让学生提前记录1分钟内经过十字路口的车辆。(1)师:这是小明同学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的1分钟内十字路口通过的车辆统计的数据。你可以把它整理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吗?如果有疑问可以问老师或者同桌。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完成。由于学生完成的速度有快有慢,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小组比赛。(2)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展示学生完成的好的统计图,点评一下。请完成不好的学生说一说自己失误在哪里,说得好的学生给予鼓励。(3)教师演示正确的方法。师:画图时我们用了数格子的方法,比如10我们要画10个格。(4)学生根据统计图提几个数学问题,并自己解答。【贴近实际生活,有观察题,有实践操作题,还有思考问题】2.转盘游戏请同学打开“学生转盘”,通过拨动指针转盘.看一看指针落在哪个区域?并且做好统计工作.每组组长做好统计汇总工作,看看两个同学到底谁赢了?教学过程复备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10页\n3.摞方块你能摞多少块?5次的结果各不相同,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地探讨出画“正”字的方法,不仅学会这个方法,而且明白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同时,教师巧妙地结合多媒体的演示,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掌握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快捷地获得了技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四、实践游戏:掷硬币学生各自掷硬币50次,并记录下来,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师:做过这个实验的数学家还不少呢,他们分别是:蒲丰、德·摩根、费勒、皮尔逊、罗曼诺夫斯基。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结果他们抛的次数很多哦!数学家们的统计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随着抛币次数的不断增加,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就会越来越接近。就说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结论:抛硬币的次数越多,正面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抛硬币总次数的一半。【以上练习的素材来源于生活。真实、生动、有趣。不仅再次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数学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情感。】板书设计填写统计表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教学反思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10页\n一、数一数,填一填,答一答。1.上图中各种图形各有几个?请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回答问题。①()的个数最多,有()个。②()的个数最少,有()个。③最多和最少的图形数量相差()个。算式:。()的个数最多,有()个。达标检测题青岛版五年制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10页

网站简介

奥数库(www.aoshuku.com)是一个专注奥数知识扩展和学习的在线教育网站,内容涵盖了奥数题、数学题、试卷、课件、知识点、数学公式等,拥有大量的奥数题库和数学题库,包含全国中小学各个版本教材,深受中小学师生用户喜爱的网站。

微信公众号

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如部分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过以下方式联系站点负责人。

2016-2021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 闽ICP备2021004933号

奥数库专注奥数知识分享,如有版权作品存在问题或内容中存在违法和不良信息,请立即联系403074932@qq.com

闽公网安备 35021302000396号

闽ICP备2021004933号
返回首页下载文档